CN113099947A -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947A
CN113099947A CN202110513530.6A CN202110513530A CN113099947A CN 113099947 A CN113099947 A CN 113099947A CN 202110513530 A CN202110513530 A CN 202110513530A CN 113099947 A CN113099947 A CN 113099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bag
inoculation
bags
edible mush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35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越
卢焕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Donglan Guil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Donglan Guil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Donglan Guil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Donglan Guil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35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选择;步骤二,包裹;步骤三,灭菌;步骤四,冷却;步骤五,选菌种;步骤六,消毒;步骤七,接种;步骤八,发菌培养;步骤九,转移;该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通过采用包装袋以及纱网对培养料进行包裹,随后在利用培养袋对食用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在包装袋上扎下透气孔,有利于培养袋中的培养料进行透气,进而保证食用菌根部对氧气的需求,避免了食用菌根部腐烂导致食用菌的死亡,从而降低了培养成本,同时在配置培养料的过程中添加的玉米芯混合物和干泥炭藓,提高了培养料的保水效果,保障了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水分的需求,提高了食用菌的生长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中在对食用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包装袋对培养料进行包裹,在后续对食用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易由于食用菌根部的缺氧导致食用菌根部的腐烂导致食用菌的死亡,进而增加了培养食用菌的成本,同时在培养食用菌的过程中,需保证培养袋内部的水分以便于食用菌对水分的吸收,但现有的培养料在选择配方的过程中,配方中的原料不利于保水,因此不利于食用菌对水分的吸收,降低了食用菌的生长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选择;步骤二,包裹;步骤三,灭菌;步骤四,冷却;步骤五,选菌种;步骤六,消毒;步骤七,接种;步骤八,发菌培养;步骤九,转移;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培养料选择桦木料的木屑,配以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干泥炭藓以及适当的水混合配置形成培养料,且培养料选择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结块以及虫蛀的现象发生,且配置的培养料含水率为55-60%;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配置完成后的培养料首先利用纱网进行包裹,随后利用包装袋对利用纱网包裹后的培养料进行再一次的包裹得到培养袋,且培养料的中心处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包裹得到的培养袋放入灭菌锅中,一次升温至100℃,然后打开灭菌锅中的冷气阀门排放冷气,待灭菌锅中的温度降低0℃时即可关闭冷气阀门,随后灭菌锅重新二次升温至100℃后保持10-12h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待灭菌时间到达后即可打开冷气阀门使灭菌锅中的温度降至0℃即可取出灭菌后的培养袋;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灭菌取出的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中备用,待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后对接种室的内部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将接种室中的培养袋中心温度自然冷却降低25-28℃时即可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选择高产以及高抗的菌种备用,且选择的菌种中无杂质菌污染、无退化、无老化以及无虫害的劣质菌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人工将所需接种过程中的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接种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首先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培养袋外表面包裹的包装袋利用牙签进行均匀的开孔处理,然后双手消毒后并带有无菌丁腈材质手套的接种人员利用消毒后的接种工具对步骤五中选择的菌种接种到去袋处理后的培养袋中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然后将步骤七中接种后的培养袋放置在发菌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待菌丝长到5-10cm时即可定期的翻动培养袋,并淘汰污染袋,随后即可发菌培养数月时间;
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将步骤八中培养数月后的培养袋转移到菇棚进行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培养料中的桦木料的木屑、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和干泥炭藓的重量比为8∶2∶1∶2∶2∶2∶1,同时玉米芯混合物是由玉米芯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按照重量比3∶1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一次升温速率为8℃/min,二次升温速率为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接种室为干净、干燥、远离污染源的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消毒处理采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且接种人员在接种的过程中戴上无菌丁腈材质手套。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发菌培养室中的环境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5%。
优选的,所述步骤九中,每层相邻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5-6cm,相邻两层的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通过采用包装袋以及纱网对培养料进行包裹,随后在利用培养袋对食用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在包装袋上扎下透气孔,有利于培养袋中的培养料进行透气处理,进而保证食用菌根部对氧气的需求,避免了食用菌根部腐烂导致食用菌的死亡,从而降低了培养成本,同时培养料中加入玉米芯混合物和干泥炭藓,提高了培养料的保水效果,保障了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水分的需求,进而提高了食用菌的生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选择;步骤二,包裹;步骤三,灭菌;步骤四,冷却;步骤五,选菌种;步骤六,消毒;步骤七,接种;步骤八,发菌培养;步骤九,转移;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培养料选择桦木料的木屑,配以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干泥炭藓以及适当的水混合配置形成培养料,且培养料选择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结块以及虫蛀的现象发生,且配置的培养料含水率为55-60%,且培养料中的桦木料的木屑、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和干泥炭藓的重量比为8∶2∶1∶2∶2∶2∶1,同时玉米芯混合物是由玉米芯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按照重量比3∶1混合制备而成;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配置完成后的培养料首先利用纱网进行包裹,随后利用包装袋对利用纱网包裹后的培养料进行再一次的包裹得到培养袋,且培养料的中心处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包裹得到的培养袋放入灭菌锅中,一次升温至100℃,然后打开灭菌锅中的冷气阀门排放冷气,待灭菌锅中的温度降低0℃时即可关闭冷气阀门,随后灭菌锅重新二次升温至100℃后保持10-12h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待灭菌时间到达后即可打开冷气阀门使灭菌锅中的温度降至0℃即可取出灭菌后的培养袋,且一次升温速率为8℃/min,二次升温速率为5℃/min;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灭菌取出的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中备用,且接种室为干净、干燥、远离污染源的密闭空间,待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后对接种室的内部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将接种室中的培养袋中心温度自然冷却降低25-28℃时即可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选择高产以及高抗的菌种备用,且选择的菌种中无杂质菌污染、无退化、无老化以及无虫害的劣质菌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人工将所需接种过程中的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接种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且消毒处理采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且接种人员在接种的过程中戴上无菌丁腈材质手套;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首先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培养袋外表面包裹的包装袋利用牙签进行均匀的开孔处理,然后双手消毒后并带有无菌丁腈材质手套的接种人员利用消毒后的接种工具对步骤五中选择的菌种接种到去袋处理后的培养袋中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然后将步骤七中接种后的培养袋放置在发菌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且发菌培养室中的环境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5%,待菌丝长到5-10cm时即可定期的翻动培养袋,并淘汰污染袋,随后即可发菌培养数月时间;
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将步骤八中培养数月后的培养袋转移到菇棚进行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即可,且每层相邻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5-6cm,相邻两层的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使用时,利用在培养料中加入玉米芯混合物和干泥炭藓,有利于对培养料进行保水处理,进而保障了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水分的需求,进而提高了食用菌的生长效果,同时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利用在包装袋上进行扎口处理,有利于保证食用菌根部对氧气的需求,避免了食用菌根部腐烂导致食用菌的死亡,从而降低了培养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选择;步骤二,包裹;步骤三,灭菌;步骤四,冷却;步骤五,选菌种;步骤六,消毒;步骤七,接种;步骤八,发菌培养;步骤九,转移;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培养料选择桦木料的木屑,配以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干泥炭藓以及适当的水混合配置形成培养料,且培养料选择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结块以及虫蛀的现象发生,且配置的培养料含水率为55-60%;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配置完成后的培养料首先利用纱网进行包裹,随后利用包装袋对利用纱网包裹后的培养料进行再一次的包裹得到培养袋,且培养料的中心处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包裹得到的培养袋放入灭菌锅中,一次升温至100℃,然后打开灭菌锅中的冷气阀门排放冷气,待灭菌锅中的温度降低0℃时即可关闭冷气阀门,随后灭菌锅重新二次升温至100℃后保持10-12h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待灭菌时间到达后即可打开冷气阀门使灭菌锅中的温度降至0℃即可取出灭菌后的培养袋;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灭菌取出的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中备用,待培养袋放置在接种室后对接种室的内部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将接种室中的培养袋中心温度自然冷却降低25-28℃时即可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选择高产以及高抗的菌种备用,且选择的菌种中无杂质菌污染、无退化、无老化以及无虫害的劣质菌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人工将所需接种过程中的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接种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首先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培养袋外表面包裹的包装袋利用牙签进行均匀的开孔处理,然后双手消毒后并带有无菌丁腈材质手套的接种人员利用消毒后的接种工具对步骤五中选择的菌种接种到去袋处理后的培养袋中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然后将步骤七中接种后的培养袋放置在发菌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待菌丝长到5-10cm时即可定期的翻动培养袋,并淘汰污染袋,随后即可发菌培养数月时间;
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将步骤八中培养数月后的培养袋转移到菇棚进行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培养料中的桦木料的木屑、棉籽壳、黄豆杆、玉米芯混合物、麸皮、米糠和干泥炭藓的重量比为8∶2∶1∶2∶2∶2∶1,同时玉米芯混合物是由玉米芯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按照重量比3∶1混合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一次升温速率为8℃/min,二次升温速率为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接种室为干净、干燥、远离污染源的密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消毒处理采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且接种人员在接种的过程中戴上无菌丁腈材质手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发菌培养室中的环境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中,每层相邻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5-6cm,相邻两层的培养袋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CN202110513530.6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Pending CN113099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530.6A CN11309994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530.6A CN11309994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947A true CN113099947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1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3530.6A Pending CN11309994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9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750A (zh) * 2022-05-28 2022-08-12 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3001A (zh) * 2005-07-31 2007-01-31 赵伟 室内草菇网袋栽培技术
CN102630489A (zh) * 2012-04-18 2012-08-15 浙江大学 一种绿化网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4285674A (zh) * 2014-10-24 2015-01-21 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4557232A (zh) * 2013-10-10 2015-04-29 詹文蔚 一种新型金针菇专用培养基的生产方法
CN106977320A (zh) * 2017-05-20 2017-07-25 天津市宝坻区和泰丰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387A (zh) * 2017-10-25 2018-01-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3001A (zh) * 2005-07-31 2007-01-31 赵伟 室内草菇网袋栽培技术
CN102630489A (zh) * 2012-04-18 2012-08-15 浙江大学 一种绿化网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4557232A (zh) * 2013-10-10 2015-04-29 詹文蔚 一种新型金针菇专用培养基的生产方法
CN104285674A (zh) * 2014-10-24 2015-01-21 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6977320A (zh) * 2017-05-20 2017-07-25 天津市宝坻区和泰丰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387A (zh) * 2017-10-25 2018-01-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昊: "《优质杏鲍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31 January 2015,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750A (zh) * 2022-05-28 2022-08-12 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7787B (zh) 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
US7043874B2 (en)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growing shiitake mushrooms [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er] and new shiitake strain
CN103931420A (zh) 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2144496B (zh) 一种滑子菇的栽培方法
CN109392592B (zh) 一种桑黄栽培方法
CN107873394A (zh) 一种灵芝的种植方法
Chen Cultivation of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curt.: Fr.) P. karst.(reishi) in north America
CN113207550A (zh) 一种富硒平菇栽培方法
CN111990167A (zh)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KR101385540B1 (ko) 꽃송이버섯 재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꽃송이버섯
CN113099947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CN109429900B (zh)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US4987698A (en) Mushroom cultivation
CN113711849B (zh) 一种茯苓栽培种培养基、压缩松木段及茯苓栽培方法
CN102379210A (zh) 利用远志副产物栽培食用、药用真菌的方法
JP2000069845A (ja) キノコの子実体を容器で栽培する方法
CN106348941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
Mizuno Cultivation of the medicinal mushroom royal sun agaricus—Agaricus blazei Murr.(Agaricomycetideae)
KR100332317B1 (ko) 신령버섯 종균 및 그 자실체 생산방법
CN112075289A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86961A (zh) 一种猪肚菇人工种植方法
KR19980025630A (ko) 버섯재배용 인공배지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버섯재배법
CN116326421B (zh) 一种促进平菇增产的方法
JPH10215678A (ja) 菌根菌の子実体の人工栽培方法
CN114009275B (zh) 一种灵芝段木菌棒及仿野生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