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711A -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711A
CN113099711A CN202110357408.4A CN202110357408A CN113099711A CN 113099711 A CN113099711 A CN 113099711A CN 202110357408 A CN202110357408 A CN 202110357408A CN 113099711 A CN113099711 A CN 113099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arrier film
flexible circuit
display modul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74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麟欢
范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74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using handtoo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61Tools for holding the circuit boards during processing; handling transport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7Manufacture or processing of a substrate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supported by a temporary or sacrificial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吸附平面的面积较小,真空吸嘴难以吸附柔性线路板,影响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公开的承载膜,用于承载柔性线路板,承载膜具有承载区及设置在承载区两侧的夹持区,承载膜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且设置于承载区的粘结层、及位于基底上且设置于夹持区的夹持部;粘结层用于贴附柔性线路板;夹持部用于被夹持机构吸附,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基底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Description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模组制造通常使用尺寸较大的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对FPC进行弯折(Bending)后,在显示模组背面会占据较大空间,显示模组背面剩余空间小,影响了显示模组背面的可设计空间。为了解决FPC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目前可以采用较小尺寸的FPC,对其进行Bending后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现有工艺中,通常使用真空吸嘴吸附FPC后,对其进行Bending操作。然而,为了使FPC尺寸减小,其走线密度相对较大,同时FPC尺寸减小后,形状不规则,真空吸嘴的可吸附区很小,真空吸嘴难以吸附FPC,因此现有的工艺对小尺寸FPC进行Bending的过程不容易实现,影响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承载膜,用于承载柔性线路板,所述承载膜具有承载区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两侧的夹持区,所述承载膜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承载区的粘结层、及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夹持区的夹持部;
所述粘结层用于贴附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夹持部用于被夹持机构吸附,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所述基底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所述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可选地,所述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夹持区两侧的对位区;所述承载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位区且贯穿所述基底的对位孔;
所述对位孔用于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可选地,所述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对位区两侧的把手区;所述承载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把手区的把手;
所述把手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或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剥离。
可选地,所述粘结层设置有多个镂空开口;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电学器件;
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所述镂空开口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电学器件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
可选地,所述粘结层包括:紫外减粘胶层。
可选地,所述承载膜还包括: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离型膜。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柔性线路板及如上述提供的承载膜。
可选地,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膜的所述夹持部,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所述承载膜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所述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包括:
通过承载膜的把手转移承载膜,并利用治具将所述承载膜的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将所述承载膜的保护层由所述粘结层上剥离,并将所述柔性线路板贴附至承载膜的所述粘结层;
利用夹持机构对所述承载膜的夹持部进行吸附,使得所述承载膜的基底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将所述承载膜的所述粘结层由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剥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在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与柔性线路板贴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弯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柔性线路板可以与显示模组进行绑定连接,以通过柔性线路板向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单元输入数据信号,从而实现显示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显示模组的边框,提高显示模组的屏占比,一般将柔性线线路板进行弯折,使得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背离显示面的一侧,即显示模组的背面。目前,显示模组制造通常使用尺寸较大的柔性线路板,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弯折(Bending)后,在显示模组背面会占据较大空间,显示模组背面剩余空间小,影响了显示模组背面的可设计空间。为了解决柔性线路板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目前可以采用较小尺寸的FPC,对其进行Bending后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图2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中所示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其中的柔性线路板的尺寸明显减小,同时柔性线路板中的走线密度会相对较大,并且其形状更加不规则。
在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进行绑定连接时,一般采用真空吸嘴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吸附,以使得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对于图1中所示的柔性线路板,由于其中的柔性线路板的尺寸较大,可以预留出较大面积的吸附平面供真空吸嘴进行吸附,因此,真空吸嘴可以对柔性线路板中进行直接吸附,以利用外力使其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然而,对于图2中所示的柔性线路板,由于其中的柔性线路板的尺寸较小,其走线密度较大,并且其形状不规则,柔性线路板中可以预留出的吸附平面的面积较小,使得真空吸嘴难以对柔性线路板进行直接吸附,因此不容易使得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影响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为了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膜,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在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该承载膜用于承载柔性线路板,承载膜具有承载区及设置在承载区两侧的夹持区,承载膜包括:基底101、位于基底101上且设置于承载区的粘结层102、及位于基底101上且设置于夹持区的夹持部103;粘结层102用于贴附柔性线路板;夹持部103用于被夹持机构夹持,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承载膜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基底101可以为柔性基底,其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乙烯等柔性材料,以提高承载膜整体的柔性,使得承载膜整体可以具有可弯曲、可弯折等性能,但不限于此,基底101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材料,在此不在一一列举。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基底101可以沿着受力方向进行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即使得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
粘结层102可以位于基底101上且设置于承载区,其可以贴附柔性线路板,使得柔性线路板可以与基底101形成一体。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基底101可以通过粘结层102带动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完成后,可以降低粘结层102的粘结性能,使得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剥离,之后再进行显示模组的其他制备工艺。
夹持部103可以设置于基底101上粘结层102所在的承载区两侧的夹持区,夹持部103可以与基底101形成一体,可以被夹持机构吸附,以对基底101施加应力,使得基底101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由于承载膜整体的面积远大于柔性线路板的面积,这样,夹持机构可以不必直接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夹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膜中,首先,柔性线路板可以通过粘结层102贴附于基底101上,使得承载膜整体可以覆盖柔性线路板,避免柔性线路板在运输以及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过程中,其上的电学器件遭受到外力而损坏,因此可对柔性线路板进行保护。其次,承载膜的面积一般远大于柔性线路板的面积,其中的夹持部103可以提供较大面积的吸附平面,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夹持结构可以对承载膜中的夹持部103进行吸附,可以不必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吸附,这样,无论柔性线路板的尺寸大小,或者形状是否规则,均不影响夹持机构的吸附效果,因此有利于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再者,由于可以采用承载膜承载柔性线路板,在显示模组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较小尺寸的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背面后可以占用显示模组背面较小的空间,以留出较大的空间进行设计,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小尺寸柔性线路板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夹持区两侧的对位区;承载膜还包括:设置于对位区且贯穿基底101的对位孔104;对位孔104用于将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由于柔性线路板的尺寸较小且形状不规则,在柔性线路板与承载膜中的粘结层102进行贴附时,需要利用治具支撑柔性线路板,治具中具有与对位孔104一一对应的凸起结构,可以将对位孔104与治具中的凸起结构进行对位,以将承载膜中的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保证柔性线路板的贴附位置,以利于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的绑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对位孔10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对位孔104可以成一排分布,或者也可以按照其他规则分布,以保证承载膜中的粘结层104与柔性线路板精准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对位区两侧的把手区;承载膜还包括:位于基底101上且设置于把手区的把手105;把手105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或将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剥离。
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可以通过手持把手区的把手105,调整承载膜整体的方向及位置,使得对位区中的对位孔104与治具中的凸起结构一一对应,从而使得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精准对位。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完成后,可以降低粘结层102的粘结性能,通过手持把手区的把手,使得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剥离,之后再进行显示模组的其他制备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层102设置有多个镂空开口;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电学器件;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镂空开口在基底101上的正投影将电学器件在基底101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
柔性线路板中除了设置有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信号传输线,一般还设置有电学器件,可以在粘结层102中设置与电学器件对应的多个镂空开口,这样,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粘结层102可以避开柔性线路板中的电学器件,以防止粘结层102对电学器件进行粘结,影响电学器件的性能,以及防止在粘结层102的剥离过程中对电学器件造成损坏。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膜与柔性线路板贴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镂空开口可以包括位于粘结层102中心且呈闭合状的第一子镂空开口和位于粘结层102边缘且呈敞开状的第二子镂空开口。显示模组中一般可以设置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为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具体可以为PIN结构。第一子镂空开口可以与指纹识别传感器所在区域相对应,并且第一子镂空开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指纹识别传感器所在区域的面积,以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所在区域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及避免粘结层102的存在影响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性能。柔性线路板中可以设置有器件区,其中设置有例如测试PIN等电学器件。第二子镂空开口可以与柔性线路板上的器件区相对应,并且第二子镂空开口的面积大于器件区的面积,具体地,第二子镂空开口的面积可以不大于器件区的面积的1.2倍,以使得第二子镂空开口与电学器件之间预留一定的避让区域,避免粘接层102对柔性线路板上的电学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柔性线路板中的器件区还可以设置其他的信号传输线路,第二子镂空开口还可以避免粘结层102对柔性线路板上的信号传输线路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层102包括:紫外减粘胶层。
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紫外减粘胶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保证柔性线路板与承载膜整体的粘结效果,以使得基底101可以通过粘结层102带动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完成后,可以通过紫外光照射紫外减粘胶层,可以降低粘结层102的粘结性能,使得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剥离,之后再进行显示模组的其他制备工艺。可以理解的是,粘结层102还可以包括:加热减粘胶层,或者其他类型的减粘胶层。在正常情况下,其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保证柔性线路板与承载膜整体的粘结效果,通过加热或者其他方式处理后,其粘结效果降低,以利于柔性线路板可以与粘结层102进行剥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膜还包括:保护层106;保护层106位于粘结层102背离基底101的一侧。
保护层106可以覆盖于粘结层102的表面,防止灰尘等杂质落至粘结层102的表面,降低粘结层102的粘结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保护层106从粘结层102的表面剥离,以使得粘结层102可以与柔性线路板进行有效贴附,进而使得基底101带动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具体地,保护层106可以包括离型膜。其中,承载膜中的把手105也可以有粘结层102覆盖离型膜构成。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该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包括:放置平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柔性线路板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膜。
承载膜的面积一般远大于柔性线路板的面积,其中的夹持部103可以提供较大面积的吸附平面,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夹持结构可以对承载膜中的夹持部103进行吸附,可以不必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吸附,这样,无论柔性线路板的尺寸大小,或者形状是否规则,均不影响夹持机构的吸附效果,因此有利于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承载膜的夹持部103,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承载膜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夹持机构具体可以为真空吸嘴,当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真空吸嘴可以对承载膜层中的夹持部103进行吸附,可以不必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吸附,这样,无论柔性线路板的尺寸大小,或者形状是否规则,均不影响夹持机构的吸附效果,因此有利于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夹持结构还可以为对夹持部103进行夹持的其他类型的机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通过承载膜的把手转移承载膜,并利用治具将承载膜的粘结层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上述步骤S701中,首先可以准备好与柔性线路板的尺寸相适应的承载膜,之后可以手持承载膜的把手,调整承载膜整体的方向及位置,并利用治具支撑柔性线路板,治具中具有与对位孔104一一对应的凸起结构,可以将对位孔104与治具中的凸起结构进行对位,以将承载膜中的粘结层102与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保证柔性线路板的贴附位置,以利于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的绑定连接。
步骤S702,将承载膜的保护层由粘结层上剥离,并将柔性线路板贴附至承载膜的粘结层。
上述步骤S702中,保护层106可以覆盖于粘结层102的表面,防止灰尘等杂质落至粘结层102的表面,降低粘结层102的粘结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保护层106从粘结层102的表面剥离,以使得粘结层102可以与柔性线路板进行有效贴附。具体地,保护层106可以包括离型膜。
步骤S703,利用夹持机构对承载膜的夹持部进行吸附,使得承载膜的基底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上述步骤S703中,可以利用夹持机构,例如真空吸嘴,对承载膜的夹持部103进行吸附,以对承载膜整体施加作用力,使得承载膜的基底101带动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
步骤S704,将承载膜的粘结层由柔性线路板上剥离。
上述步骤S704中,待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完成后,可以手持承载膜的把手107,将承载膜的粘结层102由柔性线路板上剥离,以进行之后的显示模组的其他工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中,可以利用承载膜对柔性线路板进行承载,承载膜的面积一般远大于柔性线路板的面积,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夹持结构可以对承载膜中的夹持部103进行吸附,使得承载膜弯折以带动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这样,可以不必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吸附,无论柔性线路板的尺寸大小,或者形状是否规则,均不影响夹持机构的吸附效果,因此有利于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模组的背面,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承载膜,用于承载柔性线路板,所述承载膜具有承载区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两侧的夹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承载区的粘结层、及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夹持区的夹持部;
所述粘结层用于贴附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夹持部用于被夹持机构吸附,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所述基底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所述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夹持区两侧的对位区;所述承载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位区且贯穿所述基底的对位孔;
所述对位孔用于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对位区两侧的把手区;所述承载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且设置于所述把手区的把手;
所述把手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或将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剥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设置有多个镂空开口;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电学器件;
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所述镂空开口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电学器件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包括:紫外减粘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还包括: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离型膜。
8.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柔性线路板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承载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膜的所述夹持部,当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模组绑定连接时,使得所述承载膜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所述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10.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承载膜的把手转移承载膜,并利用治具将所述承载膜的粘结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对位;
将所述承载膜的保护层由所述粘结层上剥离,并将所述柔性线路板贴附至承载膜的所述粘结层;
利用夹持机构对所述承载膜的夹持部进行吸附,使得所述承载膜的基底弯折以带动所述柔性线路板朝着背离显示模组显示面的一侧弯折;
将所述承载膜的所述粘结层由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剥离。
CN202110357408.4A 2021-04-01 2021-04-01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Pending CN113099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7408.4A CN113099711A (zh) 2021-04-01 2021-04-01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7408.4A CN113099711A (zh) 2021-04-01 2021-04-01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711A true CN113099711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7408.4A Pending CN113099711A (zh) 2021-04-01 2021-04-01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71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752A (zh) * 2021-08-0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3724600A (zh) * 2021-09-02 2021-11-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14408659A (zh) * 2021-12-30 2022-04-29 深圳市九天中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屏用承载膜贴附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045A (zh) * 2017-08-08 2018-0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JP2019041066A (ja) * 2017-08-28 2019-03-14 陽程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薄膜表示器及びフレキシブル回路板の積層方法及びその積層装置
CN111546749A (zh) * 2020-05-28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贴合装置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1667773A (zh) * 2020-07-24 2020-09-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贴合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21012337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5121773U (zh) * 2021-04-01 2021-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膜及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045A (zh) * 2017-08-08 2018-0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JP2019041066A (ja) * 2017-08-28 2019-03-14 陽程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薄膜表示器及びフレキシブル回路板の積層方法及びその積層装置
WO2021012337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546749A (zh) * 2020-05-28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贴合装置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1667773A (zh) * 2020-07-24 2020-09-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贴合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15121773U (zh) * 2021-04-01 2021-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膜及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752A (zh) * 2021-08-0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3724600A (zh) * 2021-09-02 2021-11-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14408659A (zh) * 2021-12-30 2022-04-29 深圳市九天中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屏用承载膜贴附装置
CN114408659B (zh) * 2021-12-30 2023-09-12 深圳市九天中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屏用承载膜贴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9711A (zh) 承载膜、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及弯折方法
JP4740645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5121773U (zh) 承载膜及柔性线路板弯折装置
WO2021016988A1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8234780B2 (en) Substrate carrier system
CN108382049B (zh) 同时执行剥离和黏附工序的装置和方法
JP2010524207A (ja) 電子部品用ポリマー基板
JP4576207B2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KR20220021995A (ko) 이형 필름
JP452289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用シート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基板取付方法
US9655244B1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037572A (ja) 積層シートの剥離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剥離装置
KR20220023828A (ko) 이형 필름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홀 검사 방법
CN211909324U (zh) 柔性电路板贴片夹具
JP301417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WO2020206749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JPH06112239A (ja) 中間膜により、チップを基板内のハウジングに挿入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58697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付き電子部品
CN219733849U (zh) 一种触摸屏贴合治具
CN110767612B (zh) 贴合结构与贴合方法
CN113471261B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JP3429135B2 (ja) 粘着層積層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45464B2 (ja) 電子部品が接合された回路基板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531653Y2 (ja) 露光装置のベース板装置
JP2001117063A (ja) 液晶セル製造用補助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