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5784A -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85784A CN113085784A CN202110220506.3A CN202110220506A CN113085784A CN 113085784 A CN113085784 A CN 113085784A CN 202110220506 A CN202110220506 A CN 202110220506A CN 113085784 A CN113085784 A CN 1130857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glass
- end surface
- fixed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0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 B60S1/081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using several drive motors; motor synchronisation circu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23—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60S1/02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2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wipers
- B60S1/30—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wipers arranged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涉及汽车领域,包括后尾门及安装于后尾门的玻璃,玻璃与后尾门连接处的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一端面槽,内侧设有第二端面槽,第一端面槽的底端面和第二端面槽内的底端面均设有滑槽;位于第一端面槽内的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端面槽内的第二电机及滑块,第一电机的侧表面和第二电机的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一端固定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雨刮器;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刮雾杆;设于玻璃下方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通过本发明,使得刮雨器的除雨范围大大增加,另外在玻璃起雾时,可在玻璃内侧进行大范围的除雾操作,保证车内人员的视线畅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后尾门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上部一般会安装玻璃,方便汽车行驶时,车内人员观察外部环境,在下雨时,玻璃外部会通过刮雨器除掉玻璃上的雨水。
本申请人发现:刮雨器的位置固定,只能去除一小部分范围的雨水,另外在冬天,玻璃容易起雾,两者都会影响车内人员的视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刮雨器的位置固定,只能去除一小部分范围的雨水,另外在冬天,玻璃容易起雾,两者都会影响车内人员的视线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包括:
后尾门及安装于所述后尾门的玻璃,所述玻璃与后尾门连接处的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一端面槽,内侧设有第二端面槽,所述第一端面槽的底端面和第二端面槽内的底端面均设有滑槽;
位于第一端面槽内的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端面槽内的第二电机及滑块,所述第一电机的侧表面和第二电机的侧表面均固定有所述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雨刮器,所述雨刮器与玻璃的外侧面接触;
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刮雾杆,所述刮雾杆的侧表面包裹有用于除雾的橡胶层,且该橡胶层与玻璃的内侧面接触;
设于玻璃下方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两个滑块同时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并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分开;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联动装置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分开,并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
进一步的,包括安装于所述刮雾杆内的加热棒。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设于滑槽下方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滑槽连通;
安装于内腔两侧的两个转轮及连接两个所述转轮的皮带;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设置于滑块与皮带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使得滑块与皮带连接或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
一端固定于滑块底端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面设有底面槽;
对称设置的压杆及与所述压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底面槽的侧壁,且皮带穿过压杆之间,所述压杆侧表面设有滑孔;
穿过所述滑孔的环形杆及固定于所述环形杆端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块的侧表面;
位于压杆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环形杆,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压杆侧表面固定连接
设有穿孔的驱动板,所述压杆穿过穿孔,且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压杆侧表面与穿孔侧壁接触;
固定于固定块内的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驱动板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内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将内腔内的雨水导出到后尾门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面槽底端面到后尾门顶部的距离大于第二端面槽底端面到后尾门顶部的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在初始状态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处于玻璃中下部的中间处,且对称,当外部下雨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雨刮器刮雨的同时,使得第二电机在第一端面槽内滑动,这样雨刮器的工作范围更大;当玻璃内部起雾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此时第一电机动,带动刮雾杆除雾的同时,使得第一电机在第二端面槽内滑动,这样可以尽可能大范围的将起雾部分去除,当在既下雨又起雾的环境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启动,同时,第一电机在第一端面槽内滑动,第二电机在第二端面槽内滑动,从而达到既可以除掉玻璃的雨水又可以去除玻璃上的雾气,无论在联动装置处于哪一个状态,在不需要雨刮器或者不需要刮雾杆时,联动装置使得两者恢复初始状态,通过本发明,使得刮雨器的除雨范围大大增加,另外在玻璃起雾时,可在玻璃内侧进行大范围的除雾操作,保证车内人员的视线畅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腔处的俯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尾门;2、玻璃;3、雨刮器;4、第一端面槽;5、第一电机;6、刮雾杆;7、第二端面槽;8、第二电机;9、加热棒;10、滑块;11、滑槽;12、内腔;13、第三电机;14、转轮;15、皮带;16、出水孔;17、固定块;18、底面槽;19、气缸;20、驱动板;21、穿孔;22、转轴;23、压杆;24、固定杆;25、滑孔;26、环形杆;2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包括:
后尾门1及安装于所述后尾门1的玻璃2,所述玻璃2与后尾门1连接处的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一端面槽4,内侧设有第二端面槽7,所述第一端面槽4的底端面和第二端面槽7内的底端面均设有滑槽11;
位于第一端面槽4内的第一电机5、位于第二端面槽7内的第二电机8及滑块10,所述第一电机5的侧表面和第二电机8的侧表面均固定有所述的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对应的滑槽11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雨刮器3,所述雨刮器3与玻璃2的外侧面接触;
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8输出轴的刮雾杆6,所述刮雾杆6的侧表面包裹有用于除雾的橡胶层,且该橡胶层与玻璃2的内侧面接触;
设于玻璃2下方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两个滑块10同时在对应的滑槽11中滑动;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5侧表面的滑块10在对应的滑槽11中滑动,并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8侧表面的滑块10分开;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联动装置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5侧表面的滑块10分开,并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8侧表面的滑块10在对应的滑槽11中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处于玻璃2中下部的中间处,且对称,当外部下雨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第二电机8启动,带动雨刮器3刮雨的同时,使得第二电机8在第一端面槽4内滑动,这样雨刮器3的工作范围更大;当玻璃2内部起雾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此时第一电机5动,带动刮雾杆6除雾的同时,使得第一电机5在第二端面槽7内滑动,这样可以尽可能大范围的将起雾部分去除,当在既下雨又起雾的环境时,联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同时启动,同时,第一电机5在第一端面槽4内滑动,第二电机8在第二端面槽7内滑动,从而达到既可以除掉玻璃2的雨水又可以去除玻璃2上的雾气,无论在联动装置处于哪一个状态,在不需要雨刮器3或者不需要刮雾杆6时,联动装置使得两者恢复初始状态,通过本发明,使得刮雨器的除雨范围大大增加,另外在玻璃2起雾时,可在玻璃2内侧进行大范围的除雾操作,保证车内人员的视线畅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于所述刮雾杆6内的加热棒9。在除雾时,可以通过加热棒9适当加热,起到加快除雾的作用。
在这里,提供一种联动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设于滑槽11下方的内腔12,所述内腔12与滑槽11连通;
安装于内腔12两侧的两个转轮14及连接两个所述转轮14的皮带15;
第三电机13,所述第三电机1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轮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设置于滑块10与皮带15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使得滑块10与皮带15连接或分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使得滑块10与皮带15连接或分开,因此在汽车行驶时,如果既要给玻璃2内侧进行除雾,又要给玻璃2外侧进行除雨时,连接部使得两个滑块10均与皮带15连接,这样在第三电机13启动时,即可带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滑动;当只需要给玻璃2内侧进行除雾时,连接部使得第二电机8对应的滑块10与皮带15连接,第一电机5对应的滑块10与皮带15分开,此时第三电机13启动时,只有第二电机8在第二端面槽7上滑动;当只需要给玻璃2外侧进行除雾时,连接部使得第一电机5对应的滑块10与皮带15连接,第二电机8对应的滑块10与皮带15分开,此时第三电机13启动时,只有第一电机5在第一端面槽4上滑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包括:
一端固定于滑块10底端面的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底端面设有底面槽18;
对称设置的压杆23及与所述压杆23一端转动连接的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两端固定于底面槽18的侧壁,且皮带15穿过压杆23之间,所述压杆23侧表面设有滑孔25;
穿过所述滑孔25的环形杆26及固定于所述环形杆26端部的固定杆24,所述固定杆24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块17的侧表面;
位于压杆23之间的弹簧27,所述弹簧27套接于环形杆26,且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压杆23侧表面固定连接
设有穿孔21的驱动板20,所述压杆23穿过穿孔21,且通过弹簧27的弹力,使得压杆23侧表面与穿孔21侧壁接触;
固定于固定块17内的的气缸19,所述气缸19的输出轴固定于驱动板20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弹簧27处于自然状态时,压杆23与皮带15分开,这时皮带15运动时,将不会带动固定块17运动,当气缸19启动带动驱动板20向下运动,使得压杆23按着转轴22克服弹簧27的弹力相互靠近,并最终使得两个压杆23相互对皮带15进行夹持,此时皮带15运动就会带动固定块17运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内腔12内设有若干出水孔16,所述出水孔16用于将内腔12内的雨水导出到后尾门1的外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面槽4底端面到后尾门1顶部的距离大于第二端面槽7底端面到后尾门1顶部的距离,这样在雨水较大时,可有效防止雨水通过内腔12进入到第二端面槽7内,进而进入车内。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尾门及安装于所述后尾门的玻璃,所述玻璃与后尾门连接处的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一端面槽,内侧设有第二端面槽,所述第一端面槽的底端面和第二端面槽内的底端面均设有滑槽;
位于第一端面槽内的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端面槽内的第二电机及滑块,所述第一电机的侧表面和第二电机的侧表面均固定有所述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雨刮器,所述雨刮器与玻璃的外侧面接触;
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刮雾杆,所述刮雾杆的侧表面包裹有用于除雾的橡胶层,且该橡胶层与玻璃的内侧面接触;
设于玻璃下方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两个滑块同时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联动装置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并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分开;在所述联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联动装置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分开,并带动与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侧表面的滑块在对应的滑槽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所述刮雾杆内的加热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设于滑槽下方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滑槽连通;
安装于内腔两侧的两个转轮及连接两个所述转轮的皮带;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设置于滑块与皮带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使得滑块与皮带连接或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一端固定于滑块底端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面设有底面槽;
对称设置的压杆及与所述压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底面槽的侧壁,且皮带穿过压杆之间,所述压杆侧表面设有滑孔;
穿过所述滑孔的环形杆及固定于所述环形杆端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块的侧表面;
位于压杆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环形杆,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压杆侧表面固定连接
设有穿孔的驱动板,所述压杆穿过穿孔,且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压杆侧表面与穿孔侧壁接触;
固定于固定块内的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驱动板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将内腔内的雨水导出到后尾门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槽底端面到后尾门顶部的距离大于第二端面槽底端面到后尾门顶部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0506.3A CN113085784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0506.3A CN113085784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5784A true CN113085784A (zh) | 2021-07-09 |
CN113085784B CN113085784B (zh) | 2022-05-20 |
Family
ID=7666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0506.3A Active CN113085784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8578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4708A (en) * | 1996-07-26 | 1998-12-29 | Murakami Corporation | Anti-fog element |
KR20040003431A (ko) * | 2002-07-03 | 2004-01-1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윈드실드글라스 김서림 제거장치 |
CN2756505Y (zh) * | 2004-12-20 | 2006-02-08 | 刘曜 | 汽车挡风玻璃雨/雾刮除器 |
CN203057879U (zh) * | 2013-01-30 | 2013-07-17 | 黄桂珍 | 一种简易摘果器 |
CN108556796A (zh) * | 2018-01-31 | 2018-09-21 | 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玻璃刮刷装置 |
CN209170937U (zh) * | 2018-12-07 | 2019-07-30 | 江西省石古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废果采摘辅助设备 |
CN110326429A (zh) * | 2019-07-23 | 2019-10-15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采摘装置 |
CN111497746A (zh) * | 2020-04-28 | 2020-08-07 | 梅国强 | 一种新型汽车雨刷和去除车内热雾的方法 |
-
2021
- 2021-02-26 CN CN202110220506.3A patent/CN1130857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4708A (en) * | 1996-07-26 | 1998-12-29 | Murakami Corporation | Anti-fog element |
KR20040003431A (ko) * | 2002-07-03 | 2004-01-1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윈드실드글라스 김서림 제거장치 |
CN2756505Y (zh) * | 2004-12-20 | 2006-02-08 | 刘曜 | 汽车挡风玻璃雨/雾刮除器 |
CN203057879U (zh) * | 2013-01-30 | 2013-07-17 | 黄桂珍 | 一种简易摘果器 |
CN108556796A (zh) * | 2018-01-31 | 2018-09-21 | 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玻璃刮刷装置 |
CN209170937U (zh) * | 2018-12-07 | 2019-07-30 | 江西省石古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废果采摘辅助设备 |
CN110326429A (zh) * | 2019-07-23 | 2019-10-15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采摘装置 |
CN111497746A (zh) * | 2020-04-28 | 2020-08-07 | 梅国强 | 一种新型汽车雨刷和去除车内热雾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5784B (zh) | 2022-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31199U (zh) | 雨刮装置及具有该雨刮装置的车辆 | |
CN113085784B (zh) | 一种汽车后尾门用玻璃组件 | |
CN103373320B (zh) | 车用雨刮装置 | |
CN204915595U (zh) | 一种新型的隐藏式升降汽车雨刮器 | |
CN109415035A (zh) | 风挡擦拭器装置 | |
CN205149668U (zh) | 一种带有雨刷的机动车后视镜 | |
US20080072392A1 (en) | Double-sided windshield wiper | |
CN103569055A (zh) | 汽车侧窗的刮水装置 | |
CN207345760U (zh) | 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 | |
CN105235648A (zh) | 一种客车前挡风玻璃除雾装置 | |
CN104554152A (zh) | 雨刮器 | |
KR100853706B1 (ko) | 자동차용 와이퍼 장치 | |
CN214929597U (zh) | 一种贴合效果好的汽车雨刮器用刮雨片 | |
CN210258353U (zh) | 一种汽车侧面玻璃除雾装置 | |
CN105799655B (zh) | 车窗和装置擦拭系统 | |
CN205468976U (zh) | 一种用于汽车侧方的雨刷 | |
CN106828419A (zh) | 增大清理面积的雨刮器 | |
CN200988479Y (zh) | 汽车双面雨刷 | |
CN207826198U (zh) |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雨刮 | |
CN109649338A (zh) | 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 | |
CN204136947U (zh) | 一种汽车观后镜除水除雾装置 | |
CN2434180Y (zh) | 防炙烤雨刮器 | |
CN209904717U (zh) | 一种可以方便清洗后窗玻璃的汽车雨刷 | |
CN209426721U (zh) | 一种两厢车及suv用功能型后雨刮器 | |
CN103223922B (zh) | 一种磁力传递动力的侧视镜自动刮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