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8418A -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8418A
CN113078418A CN202110626206.5A CN202110626206A CN113078418A CN 113078418 A CN113078418 A CN 113078418A CN 202110626206 A CN202110626206 A CN 202110626206A CN 113078418 A CN113078418 A CN 113078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pulgite
lithium battery
coating
diaphragm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6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科
陆芸辉
翁星星
陈朝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u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u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u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u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62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8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8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8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基材,聚烯烃基材表面有涂覆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该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50份、助黏剂12~15份、润湿剂0.5~0.7份。其中,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含有机硅醚类的表面活性剂,聚烯烃基材为PE微孔膜、PP微孔膜、无纺布隔膜、PI隔膜、芳纶隔膜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调节挤压速度和挤压次数,来调控涂覆浆料的粘度,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的粘结剂,同时凹凸棒石可以代替防沉剂起到防沉降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锂电隔膜为聚烯烃隔膜,如PE、PP微孔膜、无纺布、芳纶等,以PE隔膜为例,其孔隙率常见的范围在38~47%之间,孔径约30~45nm之间,对电解液的亲和性不好,隔膜吸液量不高。另外,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差,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热易收缩,造成短路爆炸,没有阻燃材料保护。
目前,用于涂覆的锂电池隔膜浆料,在配制过程都加入了专门的防沉剂来增加浆料的稳定性和保质期,无形中增加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锂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基材,聚烯烃基材表面有涂覆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50份、助黏剂12~15份、润湿剂0.5~0.7份;所述凹凸棒石经差速挤压预处理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棒石经差速挤压后,形成的涂覆浆料粘度可达到80-10000mpa·s;所述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
所述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
进一步的,所述助黏剂为聚乙烯醇。
进一步的,所述润湿剂为含有机硅醚类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含有机硅醚类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芳基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羟乙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基材为PE微孔膜、PP微孔膜、无纺布隔膜、PI隔膜、芳纶隔膜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差速挤压凹凸棒石;
(2)制备涂覆浆料;
(3)制备锂电池隔膜。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加水浸泡,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3次;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助黏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润湿剂,搅拌均匀,得到涂覆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涂覆浆料,干燥,制得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水浸泡24~36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3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00~150min,搅拌转速为400~6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20~40min,搅拌转速为600~8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0~20min,搅拌速度为200~4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温度为70~8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3~6μm,涂覆速度为70~90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凹凸棒石、助黏剂、润湿剂混合形成的涂覆浆料涂覆在聚烯烃基材表面,制得了锂电池隔膜。由于凹凸棒石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和可塑性,本发明通过差速挤压对凹凸棒石显微结构改性处理,内部变得蓬松,并形成大量显微间隙和裂缝,这样在制备涂覆浆料时,水比较容易通过内部的孔隙和微孔进入微粒内部,进一步渗透到薄片和纤维中,微粒内部因充水而产生高度膨胀,这种分散的纤维会在水之类的介质中形成网架结构,俗称“溶胀”过程,使浆料体系失去流动性,因而也提高了粘度;本发明利用凹凸棒石的这一特征,通过调节挤压速度和挤压次数,来调控涂覆浆料的粘度,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的粘结剂。但由于挤压处理并不能提高凹凸棒土的极限粘度,而是使凹凸棒土更容易分散和容易达到极限粘度,因此本发明有添加少量的助黏剂,来保证涂覆层与基材的粘结力;助黏剂选择PVA聚乙烯醇,是由于聚乙烯醇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因此作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接剂使用,使涂层牢牢粘接在基材表面,可抑制基材受热时的收缩力。
本发明中凹凸棒石作为涂覆浆料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可以替代防沉剂起到防沉降的作用。凹凸棒石在受热时会分解反应,失去结构水,产生水蒸气,吸收热量;另一方面凹凸棒石热分解产生氧化镁、氧化铝、氧化硅等,覆盖在基材表面,可起到隔离阻燃的作用。
本发明中还添加了润湿剂,润湿剂可降低浆料的表面张力,提高涂布过程的流平性,有利于涂覆层质量的提高,避免漏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锂电池隔膜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份、助黏剂12份、润湿剂0.5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重量份数为47.5的水浸泡24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20min,搅拌转速为5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7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70m/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份、助黏剂12份、润湿剂0.5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重量份数为47.5的水浸泡24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2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20min,搅拌转速为5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7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80m/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50份、助黏剂15份、润湿剂0.5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重量份数为34.5的水浸泡24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50min,搅拌转速为5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7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80m/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实施例4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5份、助黏剂14份、润湿剂0.6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重量份数为40.4的水浸泡27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2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00min,搅拌转速为4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20min,搅拌转速为6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2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75m/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实施例5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份、助黏剂15份、润湿剂0.7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重量份数为44.3的水浸泡36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2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50min,搅拌转速为6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40min,搅拌转速为8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4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90m/min。在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对比例1
为PE隔膜基材,其表面未涂覆任何涂层。
对比例2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包括PE隔膜基材,PE隔膜基材表面有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份、丙烯酸粘结剂25份、助黏剂12份、润湿剂0.5份。
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助黏剂为聚乙烯醇,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加入重量份数为22.5的水中,搅拌120min,搅拌转速为500rpm,加入丙烯酸粘结剂、助黏剂,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7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4μm,涂覆速度为80m/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与实施例2相比,凹凸棒石未经差速挤压,其余内容相同。
效果例
取实施例1-5、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涂覆浆料,测定浆料的固含量、粘度;实施例1~5、对比例1-2中制备得到的锂电池隔膜,检测各组隔膜的孔隙率、吸液量、接触角、热收缩值等,检测结果见表1;
Figure 6771DEST_PATH_IMAGE001
表1
由表1数据可知,实施例1-5中PE隔膜表面涂覆了凹凸棒石,其隔膜孔隙率有明显提高,且随着凹凸棒石的含量的增大,隔膜的孔隙率越高,这是因为凹凸棒石具有层链状晶体纤维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矿物,其微粒内部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将凹凸棒石涂覆在基材表面,可以直接增加锂电池隔膜的孔隙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凹凸棒石挤压次数增加,粘度随之增加,浆料的粘度主要通过挤压次数和凹凸棒石比例控制,不需要额外增加粘结剂。
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隔膜吸液量比对比例1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涂层表面和孔结构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硅羟基,其表面的官能团可以增强锂电池隔膜与有机电解液之间的亲和性;其次锂电池隔膜的孔隙率越高,给电解液提供的吸附位置越多,接触角也随之降低。
对比例2中,凹凸棒石未经差速挤压处理,凹凸棒石自身无粘度,因此在涂覆浆料中额外添加了丙烯酸粘结剂,提高浆料的粘度,保证涂覆浆料的成膜性。
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隔膜在130℃条件下1h后的热收缩率均小于3.5%,而对比例1制备的隔膜在130℃条件下的热收缩率较大,直接收缩成团。
另外,由图1电镜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锂电池隔膜表面孔隙结构丰富,含有蓬松的纤维间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基材,聚烯烃基材表面有涂覆浆料涂覆形成的涂覆层;
所述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凹凸棒石40~50份、助黏剂12~15份、润湿剂0.5~0.7份;所述凹凸棒石经差速挤压预处理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石经差速挤压后,形成的涂覆浆料粘度为80-10000mpa·s;所述凹凸棒石的粒径为10~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黏剂为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含有机硅醚类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含有机硅醚类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芳基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羟乙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基材为PE微孔膜、PP微孔膜、无纺布隔膜、PI隔膜、芳纶隔膜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加水浸泡,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3次;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助黏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润湿剂,搅拌均匀,得到涂覆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涂覆浆料,干燥,制得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凹凸棒石,经熟化、粉碎,得到粒径为10~20μm的凹凸棒石,加水浸泡24~36h,沥干水分,对辊机差速挤压1~3次,主辊轴速度为1m/min,副辊轴速度为0.95m/min;
(2)取步骤(1)中挤压后的凹凸棒石加入水中,搅拌100~150min,搅拌转速为400~600rpm,加入助黏剂,搅拌20~40min,搅拌转速为600~800rpm;再加入润湿剂,搅拌10~20min,搅拌速度为200~400rpm,得到浆料;
(3)取基材,采用凹版辊逆涂法在基材表面均匀涂覆步骤(2)制得的浆料,温度为70~80℃条件下,干燥,制得锂电池隔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凹版辊逆涂的网纹辊线数为50线,槽深150μm;浆料的涂覆厚度为3~6μm,涂覆速度为70~90m/min。
CN202110626206.5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078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206.5A CN113078418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206.5A CN113078418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8418A true CN113078418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6206.5A Pending CN113078418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84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429A (zh) * 2005-11-01 2006-06-28 南京大学 一种制备高纯度凹凸棒石的方法
CN104681819A (zh) * 2014-12-25 2015-06-03 江苏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凹凸棒粘土浆料
CN105655521A (zh) * 2016-02-01 2016-06-08 湖南紫皇冠新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坡缕石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3166A (zh) * 2018-07-18 2018-12-07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含石墨层的陶瓷复合隔膜及锂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429A (zh) * 2005-11-01 2006-06-28 南京大学 一种制备高纯度凹凸棒石的方法
CN104681819A (zh) * 2014-12-25 2015-06-03 江苏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凹凸棒粘土浆料
CN105655521A (zh) * 2016-02-01 2016-06-08 湖南紫皇冠新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坡缕石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3166A (zh) * 2018-07-18 2018-12-07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含石墨层的陶瓷复合隔膜及锂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杰等: ""挤压对凹凸棒石粘土胶体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矿物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949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组合物及泡沫施胶方法
WO2017016373A1 (zh) 一种芳纶聚合体涂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6056B (zh) 隔膜涂覆液和水系纳米对位芳纶涂隔膜
CN110284323B (zh) 柔性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海水淡化中的用途
CN111916631B (zh) 一种复合电解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0919290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功能陶瓷有机涂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32192A (zh) 電化學元件用分隔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32194A (zh) 微多孔膜及其製造方法(一)
CN110350214B (zh) 锌空气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8426A (zh)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10409224A (zh) 一种纤维素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TW201330363A (zh) 微多孔膜及其製造方法(三)
CN111697185A (zh) 多孔基膜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多孔基膜和应用
CN111785893A (zh) 一种低闭孔温度的涂覆聚丙烯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RU2538207C1 (ru) Пористая мембра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13078418A (zh) 一种基于差速挤压凹凸棒石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12765A (zh) 低水分高耐热锂电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802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5082A (zh) 一种复合隔膜
CN115506180B (zh) 一种纳米纤维素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4665219B (zh) 一种高阻燃和高透气的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6234A (zh) 陶瓷微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7649A (zh) 一种高吸液性硅藻土-pva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39665A (zh) 一种阻燃耐高温浆料、制备方法及其涂覆的隔膜
CN114824656B (zh) 一种隔膜纸及制备方法、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