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9766A -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9766A
CN113059766A CN202110378257.0A CN202110378257A CN113059766A CN 113059766 A CN113059766 A CN 113059766A CN 202110378257 A CN202110378257 A CN 202110378257A CN 113059766 A CN113059766 A CN 113059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body
mold
mould
product
annula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82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楚荣
张勇帆
张盛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82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9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9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9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3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fluid und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62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ejection or removal of 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498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51Time
    • B29C2945/76555Time st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822Phase or stage of control
    • B29C2945/76899Removing or handling eject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底部与下模本体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本发明通过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通气槽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通过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发展到今天,诸多注塑模具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当前注塑模具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光镜面深腔模具产品,在注塑时会吸真空粘住模具前模高光一面,出不了产品,或勉强出得了的导致产品拖伤影响外观效果及装配功能,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具备防止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情况下才可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底部与下模本体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所述下模本体和第一镶件本体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内腔开设有第一环形排气槽,所述通气槽的输出端和第一环形排气槽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镶件本体的内腔开设有第二环形排气槽,所述通气接口的输出端通过通气槽与第二环形排气槽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开设有模槽,所述模槽的内腔和第一镶件本体以及第二镶件本体的表面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两端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通气槽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排气口的内腔中。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通气槽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
B、通过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及通气槽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
C、氮气辅助设备的控制方法将气体控制段位分三级,第一级压力为150-200pa,控制时间为3-8秒,第二级压力为130-180pa,控制时间为20-30秒,第三级压力为0-50pa,控制时间为1-5秒,氮气辅助设备启动时间为模具注塑完成后3秒内开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通气槽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通过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及通气槽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情况下才可使用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氮气辅助设备的控制方法将气体控制段位分三级,第一级压力为150-200pa,控制时间为3-8秒,第二级压力为130-180pa,控制时间为20-30秒,第三级压力为0-50pa,控制时间为1-5秒,氮气辅助设备启动时间为模具注塑完成后3秒内开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第一镶件本体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第二镶件本体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模本体;2、通气槽;3、通气接口;4、下模本体;5、模槽;6、第一镶件本体;7、第一环形排气槽;8、第二环形排气槽;9、第二镶件本体;1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上模本体1、通气槽2、通气接口3、下模本体4、模槽5、第一镶件本体6、第一环形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第二镶件本体9和排气口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上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6,第一镶件本体6的底部与下模本体4的顶部呈固定连接,第一镶件本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9,下模本体4和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2,通气槽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3。
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通气槽2的输出端和第一环形排气槽7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第二镶件本体9的内腔开设有第二环形排气槽8,通气接口3的输出端通过通气槽2与第二环形排气槽8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上模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模槽5,模槽5的内腔和第一镶件本体6以及第二镶件本体9的表面呈活动连接。
上模本体1的内腔两端均设置有排气口10,通气槽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排气口10的内腔中。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2,通气槽2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
B、通过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3及通气槽2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5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
C、氮气辅助设备的控制方法将气体控制段位分三级,第一级压力为150-200pa,控制时间为3-8秒,第二级压力为130-180pa,控制时间为20-30秒,第三级压力为0-50pa,控制时间为1-5秒,氮气辅助设备启动时间为模具注塑完成后3秒内开始,使用此方法对比常规的注塑方法明显不同的是注塑的周期最少可以缩短15秒,大大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解决了产品吸真空粘模避免了报废产品的机率,其对比数据如图所示:
检测数据对比
Figure BDA0003011699000000061
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在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2,通气槽2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通过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3及通气槽2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5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情况下才可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6),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底部与下模本体(4)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9),所述下模本体(4)和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2),所述通气槽(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所述通气槽(2)的输出端和第一环形排气槽(7)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9)的内腔开设有第二环形排气槽(8),所述通气接口(3)的输出端通过通气槽(2)与第二环形排气槽(8)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模槽(5),所述模槽(5)的内腔和第一镶件本体(6)以及第二镶件本体(9)的表面呈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两端均设置有排气口(10),所述通气槽(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排气口(10)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2),通气槽(2)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
B、通过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3)及通气槽(2)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6)和第二镶件本体(9)的第一环形排气槽(7)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5)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
C、氮气辅助设备的控制方法将气体控制段位分三级,第一级压力为150-200pa,控制时间为3-8秒,第二级压力为130-180pa,控制时间为20-30秒,第三级压力为0-50pa,控制时间为1-5秒,氮气辅助设备启动时间为模具注塑完成后3秒内开始。
CN202110378257.0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Pending CN113059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257.0A CN11305976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257.0A CN11305976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9766A true CN113059766A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6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257.0A Pending CN11305976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976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5392A (ja) * 2001-07-12 2003-01-29 Tohoku Munekata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射出成形方法
CN203994539U (zh) * 2014-05-30 2014-12-10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装置
CN205969747U (zh) * 2016-07-21 2017-02-22 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
CN210552739U (zh) * 2019-08-15 2020-05-19 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真空注塑成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5392A (ja) * 2001-07-12 2003-01-29 Tohoku Munekata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射出成形方法
CN203994539U (zh) * 2014-05-30 2014-12-10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装置
CN205969747U (zh) * 2016-07-21 2017-02-22 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
CN210552739U (zh) * 2019-08-15 2020-05-19 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真空注塑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8300U (zh)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
CN114770870A (zh) 一种高效率多形状自动化注塑模具
CN113059766A (zh)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CN111645273A (zh) 一种高效率瓶胚注塑模具
CN210552795U (zh) 一种tpu模具
CN216032231U (zh) 一种用于模具排气腔的排气结构
CN211334399U (zh) 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
CN206520161U (zh) 一种注塑模具导气结构
CN209365145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顶针排气结构
CN210940080U (zh) 一种排气顺畅的半导体封塑模具
CN108973030B (zh) 一种改进型油封类模具
CN212312628U (zh) 一种高效率瓶胚注塑模具
CN214684210U (zh) 一种制品的改良排气结构的模具
CN220390205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
CN110667055A (zh) 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
CN111136190B (zh) 一种模具顶料机构
CN219581618U (zh) 一种简易实用的吸附型腔砂粒的工装
CN209649381U (zh) 一种具有排气吹气结构的模具
CN214133833U (zh) 一种汽车零件的铸模总装台
CN212920222U (zh) 塑料模具排气组件
CN21219408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速顶出装置
CN219114694U (zh) 一种模具型腔抽真空结构
CN212193820U (zh) 一种喉罩气囊压塑模具
CN218256576U (zh) 一种玩具外壳一体成型模具
CN210733150U (zh)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