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6843B -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 Google Patents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6843B
CN113056843B CN201980076005.3A CN201980076005A CN113056843B CN 113056843 B CN113056843 B CN 113056843B CN 201980076005 A CN201980076005 A CN 201980076005A CN 113056843 B CN113056843 B CN 113056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portions
wire
elasti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6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6843A (zh
Inventor
清水宏
伊佐治优介
竹田仁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446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0553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305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6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供一种端子座,将设置于包覆电线(20)的末端的端子连接部(32)和设置于机器的机器侧连接部(T)电连接,端子座(40)具备:触点配置部(50),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触点配置部(50);电线设置部(44),与触点配置部(50)相连地设置,包覆电线(20)配置于电线设置部(44);以及应力缓和部(70),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电线设置部(44)与包覆电线(20)之间,以在包覆电线(20)与电线设置部(44)之间具有余隙(CL)的状态将包覆电线(20)折弯地保持于应力缓和部(70)。

Description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将与电线的末端连接的连接端子和设置于机器的电路端子连接的端子座,已知日本特开2017-004874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座。该端子座通过将连接端子和电路端子利用端子螺栓和螺母进行紧固,从而将连接端子和电路端子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048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电线在使用于例如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电线自身的发热或从连接目的地传递的热等,电线热膨胀或者热收缩。当电线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与电线连接的连接端子在电线的轴线方向被推拉,应力集中于连接端子和电路端子的触点部,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因此,以提供如下新颖结构的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为目的:能够抑制在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端子座,将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端子座具备:触点配置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部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触点配置部;电线设置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连地设置,所述电线配置于该电线设置部;以及应力缓和部,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所述电线设置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设置部之间具有余隙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折弯地保持于该应力缓和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在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线布设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电线布设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端子座的立体图。
图5是端子座的俯视图。
图6是端子座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在电线布设单元中一方电线热膨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示出在电线布设单元中一方电线热收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C-C线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电线布设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电线布设单元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端子座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电线布设单元的立体图。
图16是电线布设单元的俯视图。
图17是电线布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6的E-E线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将端子螺栓紧固前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端子座,
(1)将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端子座具备:触点配置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部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触点配置部;电线设置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连地设置,所述电线配置于该电线设置部;以及应力缓和部,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所述电线设置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设置部之间具有余隙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折弯地保持于该应力缓和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端子座,在电线由于发热等而热膨胀的情况下,电线以已经折弯的部分为起点进一步折弯,通过应力缓和部弹性移位,从而电线进入到形成于电线与电线设置部之间的余隙内。由此,能够将包覆电线由于热膨胀而延伸的余长吸收。
另一方面,在电线由于冷却等而热收缩的情况下,通过应力缓和部弹性移位,从而电线进入到形成于电线与电线设置部之间的余隙内,折弯的电线变为直线。由此,能够抑制轴线方向的拉伸应力施加于电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电线热膨胀或热收缩的原因而在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触点部施加应力。即,在电线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2)优选的是,所述电线设置部具有沿着所述电线配置的多个侧壁部,所述应力缓和部具有多个弹性部,该多个弹性部能向与所述电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移位地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部中,并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侧壁部之间具有余隙的方式将所述电线保持为折弯的状态。
由此,能够利用多个弹性部将电线折弯地保持在多个侧壁部间。在电线热膨胀的情况下,通过弹性部弹性移位,从而电线进入到电线与侧壁部之间的余隙内。另外,在电线热收缩的情况下,通过应力缓和部弹性移位,从而电线进入到电线与侧壁部之间的余隙内,折弯的电线变为直线。故此,在电线变为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任一状态的情况下,都能够抑制在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触点部产生应力。
(3)优选的是,所述多个侧壁部是配置于所述电线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所述多个弹性部是在所述电线的轴线方向设置于相同区域的一对弹性部,所述一对弹性部中的一方形成为比另一方朝向所述电线突出的大弹性部。
(4)优选的是,所述电线设置部具有载置所述电线的底壁部和从所述底壁部延伸的所述一对侧壁部,所述一对弹性部从所述侧壁部朝向所述电线悬臂状突出地形成。
由此,能够利用一对弹性部使配置于一对侧壁部间的电线折弯,与例如将弹性部设为三个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端子座的结构。
另外,因为一对弹性部在轴线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所以例如与一对弹性部在轴线方向错开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应力缓和部在轴线方向小型化。进而能够使端子座在轴线方向小型化。
但是,在一对弹性部在轴线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且一对弹性部在轴线方向从两侧与电线接触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使电线折弯。但是,因为一对弹性部中的一方成为比另一方朝向电线突出的大弹性部,所以利用大弹性部能够将电线朝向另一方侧可靠地折弯。
另外,因为一对弹性部从侧壁部朝向电线悬臂状突出地形成,所以通过变更一对弹性部的从侧壁部算起的突出尺寸,能够容易调整使电线折弯的比例。
(5)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弹性部在与所述底壁部交叉的方向悬臂状延伸。
由此,例如在一对弹性部向与底壁部交叉的下方悬臂状延伸的情况下,与在电线的轴线方向悬臂状延伸的弹性部相比,能够缩短电线的轴线方向上的一对弹性部的长度尺寸。故此,能够使应力缓和部、进而端子座在电线的轴线方向上小型化。
(6)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具备:定位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两侧缘部的表面而将所述连接部定位于正规朝向;和弹性按压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背面而对所述连接部施力。
由此,在将连接部安装于端子座时,被弹性按压部朝向定位部施力的平板状的连接部的表面至少在两侧缘部抵接于定位部。故此,可防止连接部向绕电线轴线旋转的方向移位的、所谓的连接部扭转方向的移位。即,当在平板状的连接部施加扭转方向的力时,连接部的两侧缘部的一方向斜上方移位,但是通过抵接于定位部而被推回,从而连接部定位于正规朝向。
特别是,根据本公开的端子座,考虑到由于将电线折弯地保持于应力缓和部的原因而在连接部施加扭转方向的力的可能性。另外,在电线的直径较大且弯曲习性强的情况下,也考虑到在连接部施加扭转方向的力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平板状的连接部的两侧缘部的一方向扭转方向移位,也通过抵接于定位部而被推回,从而保持于正规朝向,能够有利地防止连接部的扭转的发生。
其结果是,连接部以触点配置部以正规朝向配置于触点配置部的方式定位于触点配置部,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另外,针对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的连接部分,也可避免由连接部的扭转方向的旋转移位导致的应力的作用。
(7)优选的是,设置有腿部,所述腿部配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能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变形,在所述腿部突出地形成有所述定位部。
由此,例如当一边将连接部的背面侧的两侧端部推压到定位部一边将连接部压入时,腿部向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定位部朝向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移动。故此,通过仅仅将连接部压入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连接部插入到定位部与弹性按压部之间。
此外,较佳地,在所述定位部设置有按压引导面,所述按压引导面通过所述连接部的推压而使所述弹性腿部弹性变形,使所述定位部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移动。由此,通过一边将连接部的背面侧的两侧端部推压到定位部的按压引导面一边将连接部压入,从而腿部容易向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能够将连接部更简单地向定位部与弹性按压部之间插入。
(8)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一体形成。
由此,部件数量减少,结构能够变得简单。
(9)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弹性按压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由此,在连接部被弹性按压部推压到定位部的状态下,不易产生连接部的别紧方向的移位。连接部不仅被限制扭转方向的移位,而且也被限制别紧方向的移位,由此容易将连接部相对于触点配置部保持为定位于正规朝向的正规安装状态。
此外,也可以在触点配置部设置有当进行连接部的装配时引导连接部的导向面。
由此,因为连接部被导向面引导到触点配置部中的正规安装位置,所以将连接部安装于触点配置部的装配作业变得容易。
(10)一种电线布设单元,具备:所述端子座;和包围部,收纳从所述端子座的所述电线设置部向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反的一侧引出的所述电线,收纳于所述包围部内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包围部的壁部成为靠近的配置。
收纳于包围部内并与壁部靠近的电线成为与壁部紧密的状态。因此,在电线热膨胀的情况下,收纳于包围部内的电线不能折弯,电线的热膨胀量累积延伸到端子座的电线设置部的位置为止。
即,在收纳电线的包围部的壁部和电线靠近的情况下,应力缓和部将热膨胀的电线的余长吸收的技术非常有效。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例示电线布设单元10,电线布设单元10与搭载于车辆的机器的机器侧连接部(“对方侧连接部”的一例)T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机器侧连接部T呈平板状,在左右方向排列配置有一对。
如图1及图2所示,电线布设单元10构成为具备:一对包覆电线20;一对端子30,与一对包覆电线20的前侧的末端连接;端子座40,配置一对包覆电线20中的前侧的末端部分及一对端子30;以及包围部60,将从端子座40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20收纳。
包覆电线20通过芯线22由具有绝缘性的绝缘包覆部24覆盖而形成,芯线22由具有导电性的绞线构成。芯线22能够采用铜、铜合金、铝或者铝合金等任意的材料。包覆电线20的前端部形成为绝缘包覆部24被剥掉而露出芯线22的状态。
端子30通过利用冲压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与包覆电线20相比,截面积形成得较小。端子30能够采用铜、铜合金、铝或者铝合金等任意的采用。端子30具备与机器侧连接部T连接的端子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例)32和与包覆电线20的芯线22连接的电线连接部34。
端子连接部32呈平板状,在端子连接部32的后方相连地形成有电线连接部34。
电线连接部34具有一对筒35,通过将一对筒35压接于包覆电线20的芯线22,从而与包覆电线20的前端部电连接。
端子座40大致上利用合成树脂形成,构成为具备俯视为大致方形的装配板41和从装配板41向前方突出的一对触点配置部50。装配板41呈平板状,在装配板41的四角分别埋设有未图示的装配螺栓插通的金属制的套环42。
装配板4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为电线设置部44,一对包覆电线20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于电线设置部44。
电线设置部44构成为具备在前后方向长的底壁部45和从底壁部45朝向上方延伸的多个侧壁部46。
底壁部45遍及装配板41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而形成,在底壁部45上能够将一对端子30的电线连接部34及一对包覆电线20的前端部以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载置。
多个侧壁部46设置在载置于底壁部45的一对包覆电线20之间和一对包覆电线20的左右方向两侧共计三个部位。
各侧壁部46形成为以沿着包覆电线20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直线延伸的形态,遍及底壁部45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而形成。
多个侧壁部46中配置于一对包覆电线20之间的中央侧壁部46A的板厚尺寸比配置于一对包覆电线20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外侧壁部46B的板厚尺寸设定得大。另外,中央侧壁部46A从装配板41朝向前方突出,形成为延伸到从底壁部45向前方突出的一对端子30中的端子连接部32的前端位置的形态。因此,中央侧壁部46A成为用于使配置于底壁部45上的一对端子30间绝缘的绝缘壁。
另外,中央侧壁部46A与外侧壁部46B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包覆电线20的外径尺寸设定得大,当在中央侧壁部46A与外侧壁部46B之间配置包覆电线20时,在包覆电线20与各个侧壁部46之间形成余隙CL。
即,如图1至图10所示,电线设置部44具有通过底壁部45、中央侧壁部46A以及外侧壁部46B构成的两个电线布设路47,当在电线布设路47内设置包覆电线20时,如图1及图2所示,在各个侧壁部46与包覆电线20之间形成余隙CL。
一对触点配置部50呈平板状。一对触点配置部50形成为以沿着中央侧壁部46A的方式从装配板41的前端缘向前方突出的形态,各个触点配置部50与在电线设置部44的中央侧壁部46A与外侧壁部46B之间配置的底壁部45的前缘及中央侧壁部46A相连。
如图4至图6所示,在各个触点配置部50的前端部固定有螺母N,在螺母N上能够将端子30的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以上下重叠的状态载置。如图1及图2所示,通过在重叠配置于螺母N上的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插通紧固螺栓B并将其拧入到螺母N,从而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电连接。
另一方面,从电线设置部44的后端向后方引出的一对包覆电线20收纳到设置于包围部60内的电线收纳部61内。
电线收纳部61通过将各个包覆电线20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覆盖的四个壁部62构成,成为各个包覆电线20被四个壁部62单个地包围的状态。电线收纳部61内的各个壁部62与包覆电线20靠近地配置,各个壁部62和包覆电线20成为紧密的状态。
在载置于底壁部45的包覆电线20与电线设置部44中的外侧壁部46B及中央侧壁部46A之间,如图1至图6所示,分别配置有以将包覆电线20折弯的方式保持包覆电线20的应力缓和部70。
应力缓和部70构成为具备多个弹性部72,多个弹性部72分别设置于外侧壁部46B及中央侧壁部46A。
本实施方式1的弹性部72以在前后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外侧壁部46B和中央侧壁部46A中,一对弹性部72与配置于电线布设路47内的包覆电线20的前后方向的相同区域从两侧接触。
设置于中央侧壁部46A的弹性部72形成为在向电线设置部44内突出后朝向前方悬臂状延伸的小弹性部73。另一方面,设置于外侧壁部46B的弹性部72形成为在向电线设置部44内突出后朝向后方悬臂状延伸的大弹性部74。
如图3及图6所示,大弹性部74以向电线设置部44内突出的突出量L1比小弹性部73的向电线设置部44内突出的突出量L2大、且在前后方向变长的方式形成。
另外,大弹性部74和包覆电线20接触的部分74A与小弹性部73和包覆电线20接触的部分73A之间的距离与包覆电线20的外径尺寸设定相同尺寸。在此,所谓相同尺寸包括如下情况:大弹性部74和包覆电线20接触的部分74A与小弹性部73和包覆电线20接触的部分73A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包覆电线20的外径尺寸相同,即使是不相同的情况也能够认定为基本上相同。
因此,当在外侧壁部46B与中央侧壁部46A之间配置包覆电线20时,如图2所示,包覆电线20沿着比小弹性部73向包覆电线20侧突出的大弹性部74接触,并朝向中央侧壁部46A侧折弯。由此,包覆电线20以朝向中央侧壁部46A侧折弯的状态由大弹性部74和小弹性部73从左右方向两侧保持地配置。另外,包覆电线20以沿着小弹性部73的方式接触,以与中央侧壁部46A之间具有余隙CL的状态配置于电线设置部44内。
本实施方式1是如上结构,接着对电线布设单元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电线布设单元在使用于例如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当置于包覆电线自身的发热、从与机器侧连接部T的触点部传递的热等中时,截面积比端子的截面积大的包覆电线由于热膨胀或者热收缩,轴线方向的长度较大地变化。因此,与包覆电线连接的端子连接部在作为包覆电线的轴线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被推拉,有可能应力集中于端子连接部和机器侧连接部的触点部而在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端子座40,端子座40将设置于包覆电线20的末端的端子连接部32和设置于机器的机器侧连接部T电连接,端子座40具备:触点配置部50,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触点配置部50;电线设置部44,与触点配置部50相连地设置,包覆电线20配置于电线设置部44;以及应力缓和部70,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电线设置部44与包覆电线20之间,以在包覆电线20与电线设置部44之间具有余隙CL的状态将包覆电线20折弯地保持于应力缓和部70。
故此,本实施方式1的端子座40在包覆电线20由于发热等而热膨胀的情况下,如图7及图8所示,以包覆电线20已经折弯的部分为起点进一步折弯。并且,通过应力缓和部70弹性移位,从而包覆电线20进入到在包覆电线20与电线设置部44之间形成的余隙CL内,能够吸收包覆电线20由于热膨胀而产生的余长。另外,在图7及图8中,为了容易明白包覆电线20热膨胀的状态和没有热膨胀的状态,右侧(图示上侧)的包覆电线20示出没有热膨胀的状态,左侧(图示下侧)的包覆电线20示出热膨胀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包覆电线20由于冷却等而热收缩的情况下,如图9及图10所示,通过应力缓和部70弹性移位,从而包覆电线20进入到包覆电线20与电线设置部44之间的余隙CL内,已折弯的包覆电线20变为直线,能够抑制轴线方向的拉伸应力施加于包覆电线20。此外,在图9及图10中,为了容易明白包覆电线20热收缩的状态和没有热收缩的状态,右侧(图示上侧)的包覆电线20示出没有热收缩的状态,左侧(图示下侧)的包覆电线20示出热收缩的状态。
即,能够抑制由于包覆电线20热膨胀或热收缩的原因而在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的触点部施加应力。由此,能够抑制在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的触点部发生不良情况。
另外,电线设置部44具有沿着包覆电线20配置的多个侧壁部46。应力缓和部70具有多个弹性部72,多个弹性部72能够向作为与包覆电线20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左右方向弹性移位地设置在多个侧壁部46中,并以在包覆电线20与侧壁部46之间具有余隙CL的方式将包覆电线20保持为折弯的状态。
由此,能够利用多个弹性部72将包覆电线20折弯地保持在多个侧壁部46间。在包覆电线20热膨胀的情况下,如图7及图8所示,弹性部(小弹性部73)72朝向侧壁部(中央侧壁部46A)46侧弹性移位。由此,使包覆电线20进入到形成于包覆电线20与侧壁部(中央侧壁部46A)46之间的余隙CL内,能够吸收由于热膨胀量而产生的余长。
另一方面,在包覆电线20热收缩的情况下,如图9及图10所示,弹性部(大弹性部74)72朝向侧壁部(外侧壁部46B)46侧弹性移位。由此,包覆电线20进入到侧壁部(外侧壁部46B)与包覆电线20之间的余隙CL内,折弯的包覆电线20变为直线,能够抑制拉伸应力施加于包覆电线20。
故此,在包覆电线20热膨胀或热收缩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端子连接部32和机器侧连接部T的触点部产生应力。
另外,当包覆电线20热收缩而变为直线时,包覆电线20和弹性部(小弹性部73)变为在左右方向分离的状态。
另外,多个侧壁部46通过在包覆电线20的左右方向两侧配置的一对侧壁部46构成。如图1至图6所示,多个弹性部72通过在包覆电线20的前后方向设置于相同区域的一对弹性部72构成,一对弹性部72中的一方形成为比另一方朝向包覆电线20突出的大弹性部74。
由此,能够利用一对弹性部72使配置于一对侧壁部46间的包覆电线20折弯,所以与例如将弹性部构成为三个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端子座40的结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1,因为一对弹性部72在前后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所以与例如一对弹性部在前后方向错开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应力缓和部70在前后方向小型化。进而能够使端子座40在前后方向小型化。
但是,在一对弹性部72在前后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的情况下,当一对弹性部72从两侧与包覆电线20接触时,有可能不能使包覆电线20折弯。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1,一对弹性部72中的一方成为比另一方朝向包覆电线20突出的大弹性部74。
即,因为成为从外侧壁部46B算起的大弹性部74的突出量L1比从中央侧壁部46A算起的小弹性部73的突出量L2设定得大的结构,所以能够利用大弹性部74使包覆电线20朝向小弹性部73侧可靠地地折弯。
另外,电线设置部44具有载置包覆电线20的底壁部45和从底壁部45延伸的一对侧壁部46,一对弹性部72从侧壁部46朝向包覆电线20悬臂状突出地形成。
由此,因为一对弹性部72从侧壁部46朝向包覆电线20悬臂状突出,所以通过调整一对弹性部72从侧壁部46的突出尺寸,能够容易调整使包覆电线20折弯的比例。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电线布设单元10具备包围部60,包围部60收纳从端子座40的电线设置部44向与触点配置部50相反的一侧即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20,收纳于包围部60内的包覆电线20和包围部60的壁部62成为靠近的配置。
即,收纳于包围部60内的包覆电线20被壁部62包围,各个壁部62和包覆电线20成为紧密的状态。因此,在包覆电线20热膨胀的情况下,收纳于包围部60内的包覆电线20不能折弯,包覆电线20的热膨胀量累积延伸到端子座40的电线设置部44的位置。因此,在收纳包覆电线20的包围部60的壁部62和包覆电线20靠近的情况下,应力缓和部70将热膨胀的包覆电线20的余长吸收的技术非常有效。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1至图14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电线布设单元110中的端子座140的应力缓和部170是将实施方式1的应力缓和部70中的一对弹性部72的形状变更的应力缓和部,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重复,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
如图11至图14所示,实施方式2的一对弹性部172在从中央侧壁部46A及外侧壁部46B朝向电线设置部44内突出后,朝向作为与底壁部45交叉的方向的下方悬臂状延伸地形成。
如图13所示,一对弹性部172中、设置于外侧壁部46B的弹性部172形成为向电线设置部44内的突出量L4比设置于中央侧壁部46A的弹性部172的突出量L3设定得大的大弹性部174。设置于中央侧壁部46A的弹性部72形成为小弹性部173。
大弹性部174和小弹性部173在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在配置于外侧壁部46B与中央侧壁部46A之间的包覆电线20的前后方向与相同区域接触。另外,大弹性部174与小弹性部173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与包覆电线20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
因此,配置于外侧壁部46B与中央侧壁部46A之间的包覆电线20由于比小弹性部173朝向包覆电线侧突出的大弹性部174而朝向中央侧壁部46A侧折弯。由此,包覆电线20以朝向中央侧壁部46A侧折弯的状态被大弹性部174和小弹性部173从左右方向两侧保持地配置。另外,包覆电线20通过与小弹性部173接触,从而以与中央侧壁部46A之间具有余隙CL的状态配置于电线设置部44内。
故此,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弹性部172与例如在作为包覆电线的轴线方向的前后方向悬臂状延伸的弹性部相比,能够减小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由此,能够使应力缓和部170、进而端子座140在前后方向小型化。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5至图19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的电线布设单元180中的端子座182是变更为取代具备实施方式1的端子座40的触点配置部50而具备触点配置部184的端子座。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重复,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
触点配置部184具有比装配板41小的俯视为大致方形的底板185,底板185向装配板41的前方突出。在触点配置部184延伸出电线设置部44的侧壁部46,侧壁部46与底板185的两侧面连接。在底板185的前端部设置有与侧壁部46连接的竖壁部186,由竖壁部186包围端子连接部32的顶端部。
在竖壁部186的上端部分设置有朝向后述的端子收纳区域190下倾的导向面188。导向面188形成为倾斜角度恒定的平面,但是例如也可以为弯曲面,而且也可以使倾斜角度阶段性地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30的周围在触点配置部184中被中央侧壁部46A及外侧壁部46B和竖壁部186包围,与电线布设路47连续并收纳端子30的端子收纳区域190设置于触点配置部18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2相比,设置于端子30的平板状的端子连接部32在成为包覆电线20的轴线方向的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在俯视时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矩形。
在触点配置部184设置有多个按压部192。这些按压部192设置于从竖壁部186在前后方向上向电线设置部44侧隔离的位置。各按压部192具备:腿部194,从触点配置部184的底板185朝向上方延伸;和定位部196,与腿部194的顶端部分一体形成。
如图17、18所示,腿部194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32的侧面平行地扩展的平板形状。腿部194通过金属、合成树脂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触点配置部184一体形成。腿部194能够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弹性的弯曲变形。
如图18所示,定位部196在腿部194的突出顶端部向腿部194的厚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定位部196的上表面形成为通过朝向突出顶端下倾的倾斜面构成的按压引导面198。当在按压引导面198作用向下的力时,由于分力,腿部194弯曲变形,定位部196朝向宽度方向的外方移动。
这样的形状的按压部192在插入到侧壁部46A、46B之间的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成对地面对面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对置地配置的一对按压部192设置于在成为前后方向的端子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隔开预定距离的两部位。此外,一对按压部192的各定位部196在那些按压部192的对置方向上朝向内侧突出。
在设置于端子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前方的一对按压部192和设置于后方的一对按压部192之间设置有弹性按压部200。弹性按压部200为板状,能够进行厚度方向的弹性弯曲变形。如图18所示,弹性按压部200与侧壁部46一体形成,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弹性按压部200从中央侧壁部46A和外侧壁部46B、46B朝向端子收纳区域190的左右方向的内侧分别延伸出。弹性按压部200的顶端部分位于比按压部192的定位部196靠左右方向内侧。弹性按压部200朝向顶端逐渐上倾。弹性按压部200具有顶端部分朝向上方变凸的弯曲截面。弹性按压部200的顶端部分的上表面位于比按压部192的定位部196的下表面靠下方。此外,在触点配置部184的底板185、且位于弹性按压部200下方的部位设置有制造上的脱模孔。
如图16所示,弹性按压部200设置于在端子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前方和后方所设置的按压部192之间、且它们之间的大致中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弹性按压部200的前方和后方的两侧各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对按压部192。
在包覆电线20及端子30配设于端子座140的电线布设路47、47及端子收纳区域190的状态下,各端子连接部32插入到在各端子收纳区域190设置的各一对按压部192的腿部194的对置面间。位于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腿部194的对置间距离比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尺寸大。设置于各一对按压部192的定位部196间的距离比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尺寸小。由此,定位部196在端子连接部32的两侧缘部设置于与端子连接部32的上表面重叠的位置,端子连接部32从端子收纳区域190向上方的脱离,通过被定位部196可防止。
端子连接部32通过从上侧向各一对按压部192的对置面间插入,从而容易越过定位部196而向一对腿部194之间配置。即,端子连接部32的两侧部的下侧角部从上方向下按压到被定位部196的按压引导面198。由此,在定位部196作用朝向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外方的分力,腿部194弹性地弯曲,定位部196向宽度方向的外方移动。并且,在由于腿部194的弯曲变形而扩张的定位部196间通过,端子连接部32插入到与弹性按压部200抵接为止。当端子连接部32插入到比定位部196靠下侧时,腿部194的弯曲变形解除,所以定位部196在宽度方向相互接近,相对于端子连接部32的两侧缘部配置于上方。
端子连接部32通过一边与定位部196的按压引导面198接触一边插入到端子收纳区域190,从而以在宽度方向被引导到预定位置的状态收纳于端子收纳区域190。由此,通过仅仅将端子连接部32插入到定位部196之间的简单操作,端子连接部32在宽度方向上定位于端子收纳区域190内的适当位置。故此,能够将端子连接部32在端子收纳区域190中简单地配置于适当位置。
另外,在触点配置部184中构成端子收纳区域190的一部分壁部的竖壁部186设置有导向面188。由此,当将端子连接部32配置于端子收纳区域190而装配于触点配置部184时,通过端子连接部32的顶端侧一边与导向面188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也可将端子连接部32引导到端子收纳区域190的适当位置。特别是,在端子连接部32从顶端侧(图16中的下侧)向端子收纳区域190插入的情况下,容易将端子连接部32的顶端侧插入到端子收纳区域190。
插入到各一对按压部192之间的端子连接部32如图19所示,作为表面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的两端缘部与定位部196重叠,作为背面的下表面与弹性按压部200的上表面抵接。端子连接部32被弹性按压部200的弹性朝向作为定位部196侧的上侧施力,端子连接部32的两侧缘部抵接于定位部196。端子连接部32插入到各一对按压部192之间,且在没有利用后述的紧固螺栓B和螺母N的紧固而固定的安装状态下夹持在定位部196与弹性按压部200之间。
由此,在紧固螺栓B与螺母N螺合而将端子连接部32固定前的安装状态下,端子连接部32夹着支承在与两侧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定位部196和按压到下表面的弹性按压部20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由于将包覆电线20折弯地保持于应力缓和部70的原因而在端子连接部32施加扭转方向的力的可能性。另外,也有时由于包覆电线20的弯曲习性的原因而施加扭转方向的力。即使是那样的情况,端子连接部32也夹着支承在与上表面的两侧缘部抵接的定位部196与按压到下表面的弹性按压部200之间。由此,可防止端子连接部32的扭转方向的移位,端子连接部32在端子收纳区域190中定位保持于正规朝向。端子连接部32的正规朝向是指端子连接部3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相对于与成为紧固螺栓B和螺母N的紧固方向的上下方向正交地扩展的朝向。故此,可防止端子连接部32相对于紧固螺栓B和螺母N的紧固方向的倾斜,紧固螺栓B向螺母N的紧固作业变得容易,能够将端子连接部32稳定地装配于触点配置部50。另外,当利用紧固螺栓B和螺母N进行端子连接部32的紧固时,由于端子连接部32的扭转移位而作用于紧固螺栓B的应力减小。
特别是,弹性按压部200也分别设置于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于端子连接部32的下表面按压到宽度方向的两部位,所以可更有效地防止端子连接部32的扭转方向的移位。
一对按压部192相对于弹性按压部200设置于前方和后方的两侧的两处。当端子连接部32向扭转方向移位时,端子连接部32在从由弹性按压部200支承下表面的部分向前后方向离开的两部位分别被定位部196限制扭转方向的移位。由此,利用通过端子连接部32向定位部196抵接而产生的力矩的作用,能够防止端子连接部32向别紧方向移位。特别是,在前后方向分隔的两处所设置的各一对按压部192相对于弹性按压部200向前后方向的两侧各离开相同距离而配置,所以通过端子连接部32和定位部196的抵接而产生的力矩更有效地抵消。
端子连接部32在图19所示的上述安装状态下向上方离开螺母N。由此,可容许螺母N的上表面和定位部196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的相对距离的误差,端子连接部32能稳定地插入到定位部196和螺母N的上下间。
安装于端子收纳区域190的端子连接部32与所述实施方式1、2同样,末端部分通过紧固螺栓B向螺母N的紧固而固定于触点配置部50。如图18所示,通过紧固螺栓B紧固于螺母N,从而端子连接部32向下方移动,相对于螺母N以抵接状态重叠。由此,在紧固螺栓B紧固于螺母N的状态下,端子连接部32向下方离开定位部196,在端子连接部32的上表面与定位部19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202。另外,在图18中,机器侧连接部T的图示省略,但是端子连接部32与实施方式1、2同样,通过紧固螺栓B向螺母N的紧固而与机器侧连接部T以接触状态连接。
<其他实施方式>
作为本公开的具体例,对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公开不被该具体的记载所限定。能在达成本公开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包含于本公开。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弹性部72、172构成应力缓和部70、170。但是,不限于此,应力缓和部70、170可以通过在电线设置部与包覆电线之间设置分体的橡胶件而构成,而且也可以通过在电线设置部与包覆电线之间配置金属制的夹子等而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利用一对弹性部72、172使包覆电线20折弯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前后方向确保空间,也可以将弹性部构成为三个以上。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底壁部45向上方延伸的一对侧壁部46构成有弹性部72、17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底壁部构成弹性部。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一对弹性部72、172在前后方向配置于相同区域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前后方向确保空间,也可以将一对弹性部在前后方向错开地构成。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对弹性部72、172构成为悬臂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弹性部构成为双支撑梁状。
(6)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例示了在各端子收纳区域190设置有四个按压部192的结构,但是按压部192的数量不受限定。在端子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按压部192的数量在左侧方和右侧方相互不同。同样,弹性按压部200不被限定数量,而且左右的数量也可以相互不同。
(7)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定位部196只要至少在端子连接部32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端部与表面重叠即可,不必仅在左右方向的两侧端部重叠。另外,定位部196不限定于在端子连接部32的左右方向两侧独立设置的结构。例如,可采用在宽度方向横跨端子连接部32而延伸的定位部,也可实现定位部相对于端子连接部32的表面遍及宽度方向的全长连续地重叠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例如只要使定位部相对于触点配置部50能装卸,且在端子连接部32向触点配置部50安装后将定位部装配于触点配置部50即可。另外,例如也能够将端子连接部32在前后方向插入安装到定位部与弹性按压部200之间。
(8)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弹性按压部200不必限定于从侧壁部46延伸出,例如,也可以与电线设置部44的底壁部45一体形成。另外,弹性按压部例如也能够利用支承于电线设置部44的底壁部45的分体的螺旋弹簧等构成。
(9)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在弹性按压部20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按压部192,但是按压部192也可以相对于弹性按压部200仅设置于前后一侧。另外,也能够在按压部192的前后两侧设置弹性按压部200,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端子连接部32的别紧方向的倾动。
符号说明
10、110、180:电线布设单元
20:包覆电线(“电线”的一例)
22:芯线
24:绝缘包覆部
30:端子
32:端子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例)
34:电线连接部
35:筒
40、140、182:端子座
41:装配板
42:套环
44:电线设置部
45:底壁部
46:侧壁部
46A:中央侧壁部
46B:外侧壁部
47:电线布设路
50、184:触点配置部
60:包围部
61:电线收纳部
62:壁部
70、170:应力缓和部
72、172:弹性部
73、173:小弹性部
73A:与包覆电线接触的部分
74、174:大弹性部
74A:与包覆电线接触的部分
185:底板
186:竖壁部
188:导向面
190:端子收纳区域
192:按压部
194:腿部
196:定位部
198:按压引导面
200:弹性按压部
202:间隙
B:紧固螺栓
CL:余隙
L1:突出量
L2:突出量
L3:突出量
L4:突出量
N:螺母
T:机器侧连接部(“对方侧连接部”的一例)

Claims (14)

1.一种端子座,将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端子座具备:
触点配置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部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触点配置部;
电线设置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连地设置,所述电线配置于该电线设置部;以及
应力缓和部,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所述电线设置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设置部之间具有余隙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折弯地保持于该应力缓和部,
在所述电线热膨胀或热收缩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应力缓和部弹性移位,从而所述电线进入到形成于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设置部之间的所述余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电线设置部具有沿着所述电线配置的多个侧壁部,
所述应力缓和部具有多个弹性部,该多个弹性部能向与所述电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移位地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部中,并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侧壁部之间具有余隙的方式将所述电线保持为折弯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多个侧壁部是配置于所述电线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
所述多个弹性部是在所述电线的轴线方向设置于相同区域的一对弹性部,
所述一对弹性部中的一方形成为比另一方朝向所述电线突出的大弹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电线设置部具有载置所述电线的底壁部和从所述底壁部延伸的所述一对侧壁部,
所述一对弹性部从所述侧壁部朝向所述电线悬臂状突出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一对弹性部在与所述底壁部交叉的方向悬臂状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
具备:定位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两侧缘部的表面而将所述连接部定位于正规朝向;和
弹性按压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背面而对所述连接部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座,其中,设置有腿部,所述腿部配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能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变形,
在所述腿部突出地形成有所述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弹性按压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10.一种电线布设单元,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和
包围部,收纳从所述端子座的所述电线设置部向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反的一侧引出的所述电线,
收纳于所述包围部内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包围部的壁部成为靠近地配置。
11.一种端子座,将设置于电线的末端的连接部和对方侧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端子座具备:
触点配置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部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触点配置部;
电线设置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相连地设置,所述电线配置于该电线设置部;以及
应力缓和部,能弹性移位地配置在所述电线设置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以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设置部之间具有余隙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折弯地保持于该应力缓和部,
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
具备:定位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两侧缘部的表面而将所述连接部定位于正规朝向;和
弹性按压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背面而对所述连接部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子座,其中,设置有腿部,所述腿部配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能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变形,
在所述腿部突出地形成有所述定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触点配置部一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子座,其中,所述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弹性按压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CN201980076005.3A 2018-11-22 2019-11-14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Active CN113056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9477 2018-11-22
JP2018-219477 2018-11-22
JP2019-080017 2019-04-19
JP2019080017A JP7089702B2 (ja) 2018-11-22 2019-04-19 端子台および電線配索ユニット
PCT/JP2019/044678 WO2020105537A1 (ja) 2018-11-22 2019-11-14 端子台および電線配索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843A CN113056843A (zh) 2021-06-29
CN113056843B true CN113056843B (zh) 2023-04-04

Family

ID=7101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6005.3A Active CN113056843B (zh) 2018-11-22 2019-11-14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89702B2 (zh)
CN (1) CN11305684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050A (en) * 1991-09-30 1992-09-29 Amp Incorporated Cable assembly
US8647160B2 (en) * 2009-05-20 2014-02-11 Yukita Electric Wire Co., Ltd. Connection terminal,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box
CN103875126A (zh) * 2011-10-17 2014-06-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端子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0246U (zh) * 1979-07-25 1981-02-23
JPS60158572A (ja) * 1984-01-27 1985-08-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リ−ド線接続装置
JPS60158571A (ja) * 1984-01-27 1985-08-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リ−ド線接続装置
JPS6193565A (ja) * 1984-10-15 1986-05-12 株式会社 ジユピタ−電通 コネクタ
JP2529838Y2 (ja) * 1990-05-28 1997-03-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圧接端子用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H06163090A (ja) * 1992-11-25 1994-06-10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2003031300A (ja) * 2001-07-12 2003-01-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端子のハウジング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050A (en) * 1991-09-30 1992-09-29 Amp Incorporated Cable assembly
US8647160B2 (en) * 2009-05-20 2014-02-11 Yukita Electric Wire Co., Ltd. Connection terminal,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box
CN103875126A (zh) * 2011-10-17 2014-06-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端子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89702B2 (ja) 2022-06-23
JP2020092077A (ja) 2020-06-11
CN113056843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3667B2 (ja) コネクタ
JP5814397B2 (ja) コネクタ
US9583869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JP4918424B2 (ja) シールドボックス
JP6500771B2 (ja) コネクタ
CN109586129B (zh) 插头装置以及配电系统
US9136660B2 (en) Female terminal
JP2017112031A (ja) コネクタ
JP5933697B2 (ja) 基準状態における接触バネの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保持手段を備えた電気接続デバイス
JP2018200777A (ja) 端子モジュール
CN113056843B (zh) 端子座及电线布设单元
WO2021177007A1 (ja) コネクタ
US11394138B2 (en) Terminal block and wire routing unit
JP2016009527A (ja) コネクタ
CN111801850A (zh) 阴端子
JP2019160416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接続装置
KR100993105B1 (ko) 통전용 탄성편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폐 커넥터 세트
JP6593631B2 (ja) コネクタ
US20160294100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TWI455424B (zh) 配線槽連接裝置
JP6962730B2 (ja) 被覆部材及びコイル装置
JP7304718B2 (ja) 端子台
JP6780513B2 (ja) 端子モジュール
JP7133780B2 (ja) プラグ装置及び配電システム
US20190123458A1 (en) Sock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