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4340A - 一种撕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撕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4340A
CN113044340A CN202110303713.5A CN202110303713A CN113044340A CN 113044340 A CN113044340 A CN 113044340A CN 202110303713 A CN202110303713 A CN 202110303713A CN 113044340 A CN113044340 A CN 113044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lm
conveying
rubb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37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宣
涂升琳
黄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iw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iw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iw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iw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37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4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4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4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65G13/07Roller driving means having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10Sequence control of conveyors operating in comb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机架、送板输送机构、撕膜机构、膜层收集机构、出板输送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板输送机构、撕膜机构、膜层收集机构以及出板输送机构。送板输送机构和出板输送机构分别设置有机架上的上料处和机架上的出料处。先通过送板输送机构将覆盖有保护膜的板材输送至撕膜机构处,经过撕膜机构松开并移除板材上的保护膜,膜层收集机构可以收集经过撕膜机构移除的保护膜,经过撕膜后的板材通过出板输送机构将板材输送至指定位置;各个机构在工作时,均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各个机构的工作,以完成完整的撕膜工序,使得整个操作为自动化操作,即节省人工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撕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由于其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又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刷电路板的加工时,普遍会在印刷电路板的上下表面覆设有保护膜,以此保护印刷电路板的上下两个表面。但是当需要对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加工时,需要移除印刷电路板上下两个表面的保护膜。
现有的撕膜方式是先通过刮刀以松动保护膜的其中一边缘,然后通过人手撕去该保护膜,但是采用上述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而且在使用刮刀松动保护膜的边缘时容易刮花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或刮破保护膜,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膜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人工撕膜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撕膜装置,包括:
机架;
送板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处,用于将板材输送至指定位置;
撕膜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松动并移除所述板材上的保护膜;
膜层收集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收集经过所述撕膜机构移除的保护膜;
出板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出料处,用于将撕膜后的板材输送至指定位置;以及
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送板输送机构、所述撕膜机构、所述膜层收集机构以及所述出板输送机构通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撕膜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撕膜装置工作时,先通过送板输送机构2将覆盖有保护膜的板材7输送至撕膜机构3处,经过撕膜机构3松开并移除板材7上的保护膜,膜层收集机构5可以收集经过撕膜机构3移除的保护膜,经过撕膜后的板材7通过出板输送机构6将撕膜后的板材7输送至指定位置;各个机构在工作时,均通过控制机构8控制各个机构的工作,以完成完整的撕膜工序,使得整个操作为自动化操作,即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压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输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对中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搓膜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撕膜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图15中的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板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板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图20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板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不良品暂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不良品暂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架;
2-送板输送机构;
21-送板输送组件;211-送板输送安装架;213-第一带轮;214-第一传动带;215-输送辊;216-张紧轮;
22-压板组件;221-压板连接板;222-压辊驱动件;223-压辊;224-承载件;
23-对中组件;231-第一移动件;2311-第一限位板;23111-第一连接部;23112-第一导向部;23113-第一承载部;2312-第一限位柱;232-第二移动件;2321-第二限位板;23211-第二连接部;23212-第二导向部;23213-第二承载部;2322-第二限位柱;233-对中驱动源;2331-对中旋转驱动件;2332-旋转轮;2333-输送带;23331-第一段;23332-第二段;234-导向杆;235-中心定位传感器;
3-撕膜机构;
31-支架;
32-搓膜组件;321-直线导轨;322-搓膜安装板;323-安装板驱动源;324-第一搓膜件;3241-第一搓轮;3242-第一搓轮驱动源;325-第二搓膜件;3251-第二搓轮;3252-第二搓轮驱动源;
33-过板运输组件;331-滚动辊;
34-撕膜组件;3411-第一粘轮轴;3412-第一粘贴带;3413-第一粘轮;3414-第二粘轮轴;3415-第二粘贴带;3416-第二粘轮;3421-第一压紧轴;3422-第一送膜带;3423-第一压紧轮;3424-第二压紧轴;3425-第二送膜带;3426-第二压紧轮;3431-第一止挡件;3432-第二止挡件;3433-第三止挡件;3434-第四止挡件;3441-第一测膜感应器;3442-第二测膜感应器;
35-过板组件;351-转轴;352-过板支撑杆;353-动力源;354-连杆;355-连接块;356-橡胶轮;
37-清洁组件;371-清洁安装板;372-第一清洁辊;373-第二清洁辊;374-把手;
38-除静电组件;381-第一除静电单元;382-第二除静电单元;
5-膜层收集机构;51-机械手;52-收集框;53-收集移动压紧件;54-直线驱动源;
6-出板输送机构;
61-出板输送组件;611-导电轴;612-支撑架;613-轴承;614-导电片;6141-第一连接段;6142-第二连接段;615-导电轮;6151-第二带轮;6152-第二传动带;6153-压紧轮;
62-不良品暂存组件;621-安装座;622-暂存架;6221-暂存连接板;6222-支撑组件;62221-支撑板;62222-暂存支撑杆;6223-暂存限位板;623-螺杆;624-移动螺母;625-移动导轨;
7-板材;
8-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通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撕膜装置用于对移除覆盖有保护膜的印刷电路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的保护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撕膜装置可以对其他覆盖有保护膜的板材7进行移除。其中,板材7的长宽的最大尺寸为740*740mm,最小尺寸为350*350mm;板材7的厚度为0.5mm-3.2mm。其中,该板材7的上下表面覆盖有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的厚度为15um-30um。具体地,该撕膜装置包括机架1、送板输送机构2、撕膜机构3、膜层收集机构5、出板输送机构6以及控制机构8。其中,机架1为框状结构,该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送板输送机构2、撕膜机构3、膜层收集机构5以及出板输送机构6。送板输送机构2和出板输送机构6分别设置有机架1上的上料处和机架1上的出料处。送板输送机构2用于将板材7输送至指定位置;撕膜机构3用于松动并移除板材7上的保护膜;膜层收集机构5用于收集经过撕膜机构3移除的保护膜;出板输送机构6用于将撕膜后的板材7输送至指定位置;控制机构8分别与送板输送机构2、撕膜机构3、膜层收集机构5以及出板输送机构6通讯连接。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该撕膜装置工作时,先通过送板输送机构2将覆盖有保护膜的板材7输送至撕膜机构3处,经过撕膜机构3松开并移除板材7上的保护膜,膜层收集机构5可以收集经过撕膜机构3移除的保护膜,经过撕膜后的板材7通过出板输送机构6将撕膜后的板材7输送至指定位置;各个机构在工作时,均通过控制机构8控制各个机构的工作,以完成完整的撕膜工序,使得整个操作为自动化操作,即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移除较大尺寸的板材7时,可以达到360片/小时,最快可以达到10秒/片,当移除较小尺寸的板材7时,可以达到480片/小时,最快可以达到7.5秒/片,膜层收集机构可以存储250片膜,撕膜失败率0.5%。
进一步结合图4至图6,该送板输送机构2包括送板输送组件21和压板组件22。其中,送板输送组件21包括多个用于输送板材7的输送辊215,多个输送辊215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压板组件22架设于送板输送组件21的出料处,该压板组件22用于抵压于板材7上,并与位于出料处的输送辊215之间形成供板材7通过的输送通道。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将板材7放置于送板输送组件21的进料处,在出料处的输送辊215的作用下,带动板材7移动,并移动至送板输送组件21出料处,由于该板材7的厚度较薄,该板材7的厚度为0.2-0.3mm,当该板材7由送板输送组件21输送到其他工位时,由于板材7的厚度较薄,无法顺利输送至其他工位进行撕膜,导致输送辊215在输送该印刷电路板输送不平整,通过压板组件22的作用,该压板组件22抵压于板材7上,增加了板材7与输送辊21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压着板材7沿输送方向输送,保证了板材7的平整性,使得板材7的输送比较顺畅,不卡顿。
通过将压板组件22对应出料处的输送辊215设置,当板材7通过输送通道时,该压板组件22抵压于板材7上,增加了板材7与输送辊21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压着板材7沿输送方向输送,保证了板材7的平整性,使得该板材7的输送比较顺畅,不卡顿,解决了现有的输送辊215在输送印刷电路板时比较卡顿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压板组件22包括压板暂存连接板6221、压辊驱动件222和压辊223。其中,压板暂存连接板6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板暂存连接板6221分别位于压辊223的两侧,并与压辊223的端部连接。压辊驱动件222的数量为两个,各压辊驱动件222对应与压板暂存连接板6221连接,压辊223与压辊驱动件222的驱动端连接,并位于出料处的输送辊215的上方,该压辊223与输送辊215之间形成输送通道,压辊驱动件222为驱动气缸,用于驱使压辊223朝靠近或者远离输送辊215的方向移动。通过压辊驱动件222驱使压辊223朝向或者远离输送辊215的方向移动,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7,提高了该压板组件22的适用性。同时避免压辊223将板材7压坏。具体地,该压板组件22还包括承载件224,该承载件224用于承载压辊223,该承载件224与压辊驱动件222的驱动端连接。
为了进一步避免压辊223将板材7压坏,压辊223采用软质材料制成,避免硬质材料挤压板材7而将板材7压坏。具体地,该软质材料可以采用软质橡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9,送板输送组件21还包括两送板输送安装架211、输送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带轮213以及第一传动带214。其中,两个送板输送安装架211相对设置于输送辊215的两端,该送板输送安装架211与输送辊215的端部连接,即两个送板输送安装架211分别与输送辊215的两端连接,第一带轮213分别固定套设于输送辊215的一端,输送驱动件设置于其中一个送板输送安装架211上,并与第一带轮213驱动连接,以驱使第一带轮213转动,第一传动带214套设于第一带轮213和输送驱动件的驱动端上。具体地,第一传动带214为皮带,输送驱动件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利用皮带与两轮间的摩擦,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从而带动输送辊215转动。
进一步地,该送板输送组件21还包括张紧轮216,该张紧轮216转动连接于送板输送安装架211上,并抵压于第一传动带214上,使得第一传动带214与输送辊215紧密接触。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6及图10,为了保证板材7能够输送至预定的工位。该输送机构还包括对中组件23,该对中组件23用于将设置于输送辊215上的板材7向靠近输送辊215的中心位置输送。
具体地,该对中组件23包括第一移动件231、第二移动件232以及对中驱动源233。其中,第一移动件231和第二移动件232分别设置于送板输送组件21的中线的两侧。对中驱动源233设置于送板输送安装架211上,并用于驱使第一移动件231和第二移动件232朝送板输送组件21的中线靠近或远离,从而将板材7向靠近送板输送组件21的中心位置输送。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10,第一移动件231包括第一限位板2311和多个第一限位柱2312。其中,第一限位板2311位于对中驱动源233的上方,并与对中驱动源233连接,多个第一限位柱2312设置于第一限位板2311的远离对中驱动源233的一侧,并与第一限位板2311连接,多个第一限位柱2312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限位柱2312伸出相邻的两个输送辊215之间的间隙。第二移动件232包括第二限位板2321和多个第二限位柱2322。第二限位板2321与对中驱动源233连接,第二限位柱2322设置于第二限位板2321的远离对中驱动源233的一侧,并与第二限位板2321连接,多个第二限位柱2322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二限位柱2322伸出相邻的两个输送辊215之间的间隙。多个第二限位柱2322、多个输送辊215以及多个第一限位柱2312围合形成容纳板材7的容纳空间,即将板材7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通过对中驱动源233的作用,使得第一限位板2311和第二限位板2321相对运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限位柱2312和第二限位柱2322移动,进而使得板材7对中。
进一步地,该对中组件23还包括导向杆234,该导向杆234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该导向杆234的两端分别与两送板输送安装架211连接,第一限位板2311和第二限位板2321均套设于导向杆234上。一方面,设置导向杆234可以给予第一限位板2311和第二限位板2321一定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给予第一限位板2311和第二限位板2321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限位板2311和第二限位板2321沿直线运动。
具体地,导向杆234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输送辊215和对中驱动源233之间。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10,对中驱动源233包括对中旋转驱动件2331、两旋转轮2332以及输送带2333。其中,对中旋转驱动件2331与其中一个所述送板输送安装架211连接;两旋转轮2332相对设置于所述输送辊215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轮2332与所述对中旋转驱动件2331的驱动端驱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轮2332与另一个所述送板输送安装架211连接;输送带2333套设于两所述旋转轮2332上,所述输送带2333包括第一段23331和第二段23332,所述第一段23331和第二段23332分设于所述旋转轮2332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板2311与所述第一段23331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2321与所述第二段23332连接。当对中旋转驱动件2331带动其中一个旋转轮2332转动时,通过输送带2333与两轮之间的摩擦,传递动力。输送带2333旋转时,第一段带动第一限位板2311朝输送辊215的中间位置移动,第二段也带动第一限位板2311朝输送辊215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限位柱2312和第二限位柱2322之间的板材7向中间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2311包括第一连接部23111、第一导向部23112以及第一承载部231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3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第一导向部231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3111的背离所述输送带23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23112穿设于所述导向杆234上,并可沿所述导向杆234滑动;第一承载部2311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23112的远离所述输送带2333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部23113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柱2312。所述第二限位板2321包括第二连接部23211、第二导向部23212以及第二承载部2321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3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连接;第二导向部232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11的背离所述输送带23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23212穿设于所述导向杆234上,并可沿所述导向杆234滑动;第二承载部23213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23212的远离所述输送带2333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部23213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柱2322。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及图10,对中组件23还包括中心定位传感器235,该中心定位传感器235与控制机构8电连接,该中心定位传感器235设置于输送辊215的中间位置,用于感应板材7设置于输送辊215的位置,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8,以控制对中驱动源233进行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具体参见图11至图13,该撕膜机构3包括支架31以及设置于支架31上并沿板材7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搓膜组件32、过板运输组件33和撕膜组件34。该撕膜机构3还包括过板组件35,该过板组件35包括转轴351、过板支撑杆352以及动力源353。其中,转轴351设置于搓膜组件32和过板运输组件33之间,该转轴351并与支架31转动连接,并与输送方向垂直设置;过板支撑杆352设置于转轴351的朝向搓膜组件32的一侧,与转轴351平行间隔设置,并与转轴351连接;动力源353设置于支架31上,该动力源353与转轴351驱动连接。该动力源353用于驱使转轴351转动,该转轴351转动带动过板支撑杆352从初始位置到工作位置之间来回运转,以带动板材7输送至过板运输组件33处。其中,初始位置指的是过板支撑杆352与转轴351平行的位置,工作位置指的是过板支撑杆352随着转轴351上升,以带动板材7运输至过板运输组件33处的位置。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板材7经过搓膜组件32搓膜后,运输至过板组件35处时,启动动力源353工作,该动力源353带动与之连接的转轴351转动,转轴351转动从而带动与转轴351连接的过板支撑杆352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板材7能够顺利达到过板运输组件33处,避免了过板运输组件33与搓膜组件32之间间隙过大,导致板材7容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板材7顺利通过该过板组件35,过板支撑杆352上还套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橡胶轮356,该橡胶轮356与过板支撑杆352转动连接,且该橡胶轮356与板材7软接触,避免过度挤压板材7。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13,动力源353为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与支架31固定连接,过板组件35还包括连杆354,连杆354的一端与动力源353的驱动端连接,连杆354的另一端与转轴351连接。具体地,该动力源353压缩时,带动连杆354的一端下降,连杆354转动,带动与连杆354的另一端连接的转轴351转动,转轴351转动带动与转轴351连接的过板支撑杆352转动上升,进而输送板材7至过板运输组件33处。
进一步地,过板组件35还包括连接块355,该连接块355设置于过板支撑杆352和转轴351之间,连接块355的两端分别与过板支撑杆352和转轴351连接。具体地,该连接块355的一端穿设于转轴351内,并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过板支撑杆352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块355内,并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从而实现了过板支撑杆352与转轴351之间的连接。在具体应用中,连接块355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及图14,搓膜组件32包括直线导轨321、至少两个搓膜安装板322、安装板驱动源323、第一搓膜件324以及第二搓膜件325。其中,直线导轨32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1的两端连接;各搓膜安装板322与直线导轨321滑动连接,搓膜安装板3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板材7通过的搓膜开口;安装板驱动源323与搓膜安装板322驱动连接,以驱使搓膜安装板322沿直线导轨321滑动;第一搓膜件324连接于搓膜安装板322的上端,用于与板材7的上表面滚动接触;第二搓膜件325连接于搓膜安装板322的下端,用于与板材7的下表面滚动接触,第一搓膜件324和第二搓膜件325之间形成供板材7通过的搓膜通道,搓膜通道与搓膜开口对应设置。
具体地,当安装板驱动源323驱使搓膜安装板322沿直线导轨321滑动时,带动连接于搓膜安装板322上端的第一搓膜件324和连接于搓膜安装板322下端的第二搓膜件325沿直线导轨321滑动,且由于第一搓膜件324与板材7的上表面滚动接触,第二搓膜件325与板材7的下表面滚动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搓膜件324能够分离板材7的上表面的保护膜,第二搓膜件325能够分离板材7的下表面的保护膜,便于后续撕膜组件34进行撕膜。在具体应用中,搓膜安装板322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其中,两个搓膜安装板322相对设置,形成供板材7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搓膜件324包括第一搓轮3241和第一搓轮驱动源3242。其中,第一搓轮3241用于与板材7的上表面滚动接触;第一搓轮驱动源3242设置于搓膜安装板322的上端部,第一搓轮驱动源3242的驱动端与第一搓轮3241驱动连接,以驱使第一搓轮3241朝靠近或者远离板材7的方向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板材7调节第一搓轮3241与板材7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7。
第二搓膜件325包括第二搓轮3251和第二搓轮驱动源3252。其中,第二搓轮3251用于与板材7的下表面滚动接触;第二搓轮驱动源3252设置于搓膜安装板322的下端部,第二搓轮驱动源3252的驱动端与第二搓轮3251驱动连接,以驱使第二搓轮3251朝靠近或者远离板材7的方向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板材7调节第二搓轮3251与板材7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7。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2、图15及图16,过板运输组件33包括多个滚动辊331和旋转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其中,各滚动辊33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1的两端转动连接;旋转驱动件与滚动辊331驱动连接,以驱使滚动辊331转动,从而可以对板材7进行输送。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及图16,撕膜组件34包括多个第一粘轮轴3411、第一粘贴带3412、多个第二粘轮轴3414、第二粘贴带3415以及薄膜粘贴驱动源。其中,多个第一粘轮轴3411与支架31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粘贴带3412套设于多个第一粘轮轴3411上,用于粘贴移除板材7上表面的保护膜;多个第二粘轮轴3414与支架31的下端转动连接,并与第一粘轮轴3411传动连接;第二粘贴带3415套设于多个第二粘轮轴3414上,用于粘贴移除板材7下表面的保护膜;薄膜粘贴驱动源设置于支架31上,并与第一粘轮轴3411或第二粘轮轴3414驱动连接,用于驱使第一粘轮轴3411和第二粘轮轴3414转动。
具体地,该薄膜粘贴驱动源为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粘轮轴3411驱动连接时,当该第一粘轮轴3411转动时,带动其他第一粘轮轴34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粘贴带3412转动,以粘贴脱离板材7上表面的保护膜;同时该第一粘轮轴3411通过皮带或者齿轮与第二粘轮轴3414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粘轮轴3414旋转,第二粘轮轴3414旋转,从而带动其他第二粘轮轴34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粘贴带3415转动,以粘贴脱离板材7下表面的保护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膜粘贴驱动源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粘轮轴3411和第二粘轮轴3414转动。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粘轮轴341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套设有多个第一粘轮3413,对应的,每一个第一粘轮3413上对应套设有一个第一粘贴带3412。第二粘轮轴3414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套设有多个第二粘轮3416,对应的,每一个第二粘轮3416上对应套设有一个第二粘贴带3415。其中,第一粘轮3413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第二粘轮3416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为了构成输送保护膜的输送通道,撕膜组件34还包括多个第一压紧轴3421、第一送膜带3422、多个第二压紧轴3424以及第二送膜带3425。其中,多个第一压紧轴3421与支架31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送膜带3422套设于多个第一压紧轴3421上,用于压紧第一粘贴带3412,并与第一粘贴带3412形成输送板材7上表面的保护膜的输送通道;多个第二压紧轴3424与支架31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送膜带3425套设于多个第二压紧轴3424上,用于压紧第二粘贴带3415,并与第二粘贴带3415形成输送板材7下表面的保护膜的输送通道。
具体地,第一送膜带3422压紧第一粘贴带3412,当第一粘贴带3412转动时带动第一送膜带342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压紧轴34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送膜带3422与第一粘贴带3412之间形成输送通道。第二送膜带3425压紧第二粘贴带3415,当第二粘贴带3415转动时带动第二送膜带342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压紧轴342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送膜带3425与第二粘贴带3415之间形成输送通道。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压紧轴342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套设有多个第一压紧轮3423,对应的,每一个第一压紧轮3423上对应套设有一个第一送膜带3422。第二压紧轴3424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套设有多个第二压紧轮3426,对应的,每一个第二压紧轮3426上对应套设有一个第二送膜带3425。其中,第一压紧轮3423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第二压紧轮3426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6及图17,撕膜组件34还包括第一止挡件3431、第二止挡件3432、第三止挡件3433以及第四止挡件3434。其中,第一止挡件3431的第一端与支架31的上端连接,第一止挡件3431的第二端与第一粘轮轴3411抵接,用于止挡保护膜随第一粘贴带3412转动;第二止挡件3432的第一段与支架31的上端连接,第二止挡件3432的第二段与第一压紧轴3421抵接,用于止挡保护膜随第一送膜带3422转动;第三止挡件3433的端部与第二粘轮轴3414连接,并朝背离第二粘轮轴3414的方向延伸,用于止挡保护膜随第二粘贴带3415转动;第四止挡件3434的端部与第二压紧轴3424连接,并朝背离第二压紧轴3424的方向延伸,用于止挡保护膜随第二送膜带3425转动。
通过设置第一止挡件3431和第二止挡件3432,能够避免上表面的保护膜随着第一粘贴带3412或者第一送膜带3422转动,再贴附至撕膜后的板材7上,导致撕膜失败。通过设置第三止挡件3433和第四止挡件3434,能够避免下表面的保护膜随着第二粘贴带3415或者第二送膜带3425转动,再贴附至撕膜后的板材7上,导致撕膜失败。
具体地,第一止挡件3431包括多个沿第一粘轮轴34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延伸杆,第一延伸杆的一端与支架31连接,第一延伸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粘轮轴3411抵接,从而可以阻挡保护膜;第二止挡件3432包括多个沿第一压紧轴34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的一端与支架31连接,第二延伸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紧轴3421抵接,从而可以阻挡保护膜。第三止挡件3433包括多个背离第二粘轮轴3414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杆,第三延伸杆的端部与第二粘轮轴3414连接,从而可以阻挡保护膜;第四止挡件3434包括多个背离第二压紧轴3424的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杆,第四延伸杆的端部与第二压紧轴3424连接,从而可以阻挡保护膜。
进一步地,该撕膜组件34还包括第一测膜感应器3441和第二测膜感应器3442。其中,第一测膜感应器3441设置于支架31的上端部,并与控制机构8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板材7上表面的保护膜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8;第二测膜感应器3442设置于与支架31的下端部,并与控制机构8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板材7下表面的保护膜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8。
具体地,第一测膜感应器3441可以检测上表面的保护膜是否撕破或者漏撕,第二测膜感应器3442可以检测下表面的保护膜是否撕破或者漏撕,从而可以检测该板材7是否撕膜合格,进而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8,以便对该板材7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至图18,该撕膜机构3还包括清洁组件37,该清洁组件37与支架31滑动连接,并位于过板运输组件33和撕膜组件34之间。具体地,该清洁组件37包括清洁安装板371、与清洁安装板371的上端连接的第一清洁辊372以及与清洁安装板371的下端连接的第二清洁辊373,第一清洁辊372用于对第一粘贴带3412进行清洁,第二清洁辊373用于对第二粘贴带3415进行清洁。该清洁安装板371的背离第一清洁辊372的一侧安装有把手374,便于拉出,以对第一清洁辊372和第二清洁辊373进行清洁。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该撕膜机构3还包括用于去除保护膜与板材7之间的产生的静电的除静电组件38,该除静电组件38位于撕膜组件34的出料处,该除静电组件38包括设于支架31的上端并靠近第一压紧轴3421的第一除静电单元381以及设于支架31的下端并靠近第二压紧轴3424的第二除静电单元38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及图16,膜层收集机构5包括机械手51和收集框52。其中,机械手51和收集框52均设置于机架1上,机械手51位于支架31的上端,收集框52位于支架31的下端,机械手51用于夹持板材77上表面的保护膜,收集框52用于接收7下表面的保护膜。
进一步地,该膜层收集机构5还包括收集移动压紧件53以及与收集移动压紧件53驱动连接的直线驱动源54,该收集移动压紧件53分别与第一止挡件3431和第二止挡件3432形成收集板材7上表面的保护膜的收集区,当收集到一定量的保护膜时,直线驱动源54带动收集移动压紧件53,以方便机械手51夹取包材上表面的保护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9至图21,出板输送机构6包括出板输送组件61,用于输送撕膜后的板材7。该出板输送组件61包括多个导电轴611、支撑架612、轴承613以及导电片614。其中,多个导电轴611沿板材7的输送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即多个导电轴611用于输送待撕膜后的板材7。支撑架612上开设有供导电轴611穿过的安装孔,该支撑架612用于接地,轴承613套设于导电轴611上,并位于安装孔内,轴承613的内圈与导电轴611接触,轴承613的外圈与安装孔的孔壁接触,从而使得导电轴611通过该轴承613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导电片614的一端与导电轴611接触,导电片61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61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轴承613套设于导电轴611上,为了避免轴承613与导电轴611以及轴承613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发生干摩擦,一般会在轴承613内加入润滑脂,使得导电轴611顺畅的在轴承613内转动,由于加了润滑脂的轴承613导电性能不好,所以无法将所有的静电传递给支撑架612,导致无法消除撕膜后的板材7的静电。
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导电片614的一端与导电轴611接触,导电片61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612连接,当撕膜后的板材7输送至出板输送机构出板输送机构6上时,撕膜后的板材7将静电传递给导电轴611,该导电轴611将静电传递给导电片614,再通过导电片614传递给接地的支撑架612,从而可以消除静电,解决了现有的出板输送机构6除静电效果不佳导致热量堆积的金属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片614设置于靠近进料处的导电轴6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可以在每一个导电轴611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614,可以对撕膜后的板材7多次除静电。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0及图21,导电片614包括第一连接段6141和第二连接段6142。其中,第一连接段6141的端部与支撑架6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6142自第一连接段6141的一侧朝向导电轴61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6142与导电轴611接触。具体地,第一连接段6141和第二连接段6142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段614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612铆接,以与支撑架61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614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6141连接,第二连接段6142的另一端与导电轴611接触,避免第二连接段6142与导电轴611连接影响了导电轴611的转动。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该出板输送组件61还包括多个导电轮615,多个导电轮615沿轴向间隔套设于导电轴611上。一方面,通过设置导电轮615使得撕膜后的板材7能够顺利到达相邻的另一导电轴611上,保证了待撕膜后的板材7的顺利输送;另一方面,使用导电轮615保证了静电的有效传输。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2,出板输送组件61还包括多个第二带轮6151、旋转驱动源(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传动带6152。其中,多个第二带轮6151分别固定套设于导电轴611的一端;旋转驱动源设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架612上,并与其中一个第二带轮6151驱动连接,以驱使第二带轮6151转动;第二传动带6152套设于多个第二带轮6151上,并与多个第二带轮6151传动连接。
具体地,旋转驱动源与其中一个第二带轮6151驱动连接,用于驱使该第二带轮6151旋转,第二传动带6152为皮带,压紧于多个第二带轮6151上,借助皮带与第二带轮6151之间的摩擦进行传动,从而带动多个第二带轮6151转动,进而带动导电轴611转动,进而可以输送撕膜后的板材7。
进一步地,该出板输送组件61还包括压紧轮6153,设置于支撑架612上,用于抵紧第二传动带6152,能够增加第二传动带6152与第二带轮6151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第二传动带6152带动第二带轮6151旋转。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23及图24,出板输送机构6还包括不良品暂存组件62,该不良品暂存组件62包括安装座621、暂存架622以及暂存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其中,安装座621设置于支撑架612的下方;暂存架622滑动连接于安装座621上,并可穿过多个导电轴611;暂存驱动源设置于安装座621上,暂存驱动源与暂存架622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暂存架622沿安装座621滑动,且该暂存驱动源与控制机构8通讯连接。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控制机构8检测判断到置于导电轴611上的撕膜后的板材7属于不良品时,其中,该不良品指的是撕膜不完整的板材7,即板材7上还残存有保护膜。控制机构8会控制暂存驱动源工作,暂存驱动源会驱使暂存架622沿安装座621滑动,以穿过多个导电轴611,从而可以带动撕膜操作不成功的不良品上升,以离开导电轴611。
进一步地,该不良品暂存组件62还包括螺杆623和移动螺母624。其中,螺杆623与暂存驱动源驱动连接;移动螺母624与螺杆623转动连接,移动螺母624与暂存架622连接。具体地,该暂存驱动源为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转动时,带动螺杆623转动,移动螺母624沿螺杆623转动时,带动暂存架622沿支撑座滑动,从而带动不良品上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及图24,为了使得暂存架622稳定地沿安装座621滑动,该不良品暂存组件62还包括移动导轨625,该移动导轨625设置于安装座621上,暂存架622与移动导轨625滑动连接,该移动导轨625用于支撑暂存架622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暂存件能够稳定的沿安装座621滑动。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3及图24,暂存架622包括暂存连接板6221和多个支撑组件6222,其中,暂存连接板6221与暂存驱动源驱动连接;多个支撑组件6222与暂存连接板6221的朝向导电轴611的侧部连接,多个支撑组件6222沿输送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各支撑组件6222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电轴611之间的间隙,通过将支撑组件6222放置于相邻的两个导电轴611之间的间隙中,避免影响导电轴611的正常输送工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及图24,暂存架622还包括暂存限位板6223,该暂存限位板6223设置于支撑组件6222背离导电轴611的一侧,并与多个支撑组件6222连接,用于限制支撑组件6222的移动距离。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及图24,支撑组件6222包括支撑板62221和多个暂存支撑杆62222。其中,支撑板62221与暂存连接板6221的朝向导电轴611的侧壁连接;多个暂存支撑杆62222沿支撑板622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暂存支撑杆62222的一端与支撑板62221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暂存支撑杆62222,可以承装多个不良品,当位于最上层的暂存支撑杆62222承装不良品时,可以使用与最上层的暂存支撑杆62222相邻的暂存支撑杆62222来承装不良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送板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处,用于将板材输送至指定位置;
撕膜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松动并移除所述板材上的保护膜;
膜层收集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收集经过所述撕膜机构移除的保护膜;
出板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出料处,用于将撕膜后的板材输送至指定位置;以及
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送板输送机构、所述撕膜机构、所述膜层收集机构以及所述出板输送机构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板输送机构包括:
送板输送组件,包括多个用于输送板材的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及
送板压板组件,架设于所述送板输送组件的出料处,用于抵压于所述板材上,并与位于所述出料处的输送辊之间形成供所述板材通过的输送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组件包括:
压板连接板,与所述送板输送组件连接;
压辊驱动件,与所述压板连接板连接;以及
压辊,与所述压辊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料处的输送辊的上方;
所述压辊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压辊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输送辊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板输送机构还包括:
对中组件,用于将设置于所述输送辊上的所述板材向靠近输送辊的中心位置输送;
所述对中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件;
第二移动件,和所述第一移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送板输送组件的中线的两侧,以及
对中驱动源,设置于所述送板输送组件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朝所述送板输送组件的中线靠近或远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
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对中驱动源连接;以及
多个第一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远离所述对中驱动源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柱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限位柱伸出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
第二限位板,与所述对中驱动源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远离所述对中驱动源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多个第二限位柱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限位柱伸出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的间隙;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多个输送辊以及多个第一限位柱围合形成容纳所述板材的容纳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还包括:
中心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的中间位置,并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感应所述板材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的位置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以控制所述对中驱动源进行相应工作。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沿板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搓膜组件、过板运输组件和撕膜组件,所述撕膜机构还包括过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搓膜组件和所述过板运输组件之间,所述过板组件包括:
转轴,设置于所述搓膜组件和所述过板运输组件之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并与输送方向垂直;
过板支撑杆,设置于所述转轴的朝向所述搓膜组件的一侧,与所述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及
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过板支撑杆将板材从所述搓膜组件输送至所述过板运输组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为驱动气缸,所述过板组件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以及
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过板支撑杆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板支撑杆和所述转轴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搓膜组件包括:
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两端连接;
至少两个搓膜安装板,各所述搓膜安装板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搓膜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板材通过的搓膜开口;
安装板驱动源,与所述搓膜安装板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搓膜安装板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
第一搓膜件,连接于所述搓膜安装板的上端,用于与板材的上表面滚动接触;以及
第二搓膜件,连接于所述搓膜安装板的下端,用于与所述板材的下表面滚动接触所述第一搓膜件和所述第二搓膜件之间形成供板材通过的搓膜通道,所述搓膜通道与所述搓膜开口对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搓膜件包括:
第一搓轮,用于与板材的上表面滚动接触;以及
第一搓轮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搓膜安装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一搓轮驱动源与所述第一搓轮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搓轮朝靠近或者远离板材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搓膜件包括:
第二搓轮,用于与板材的下表面滚动接触;以及
第二搓轮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搓膜安装板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搓轮驱动源与所述第二搓轮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二搓轮朝靠近或者远离板材的方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组件包括:
多个第一粘轮轴,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一粘贴带,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粘轮轴上,用于粘贴移除板材上表面的保护膜;
多个第二粘轮轴,与所述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粘轮轴传动连接;
第二粘贴带,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二粘轮轴上,用于粘贴移除板材下表面的保护膜;以及
薄膜粘贴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粘轮轴或其中一个第二粘轮轴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粘轮轴和所述第二粘轮轴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组件还包括:
多个第一压紧轴,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一送膜带,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压紧轴上,用于压紧所述第一粘贴带,并与所述第一粘贴带形成输送板材上表面的保护膜的输送通道;
多个第二压紧轴,与所述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以及
第二送膜带,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压紧轴上,用于压紧所述第二粘贴带,并与所述第二粘贴带形成输送板材下表面的保护膜的输送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组件还包括:
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粘轮轴抵接,用于止挡保护膜随所述第一粘贴带转动;
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一段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二段与所述第一压紧轴抵接,用于止挡保护膜随所述第一送膜带转动;
第三止挡件,所述第三止挡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粘轮轴连接,并朝背离所述第二粘轮轴的方向延伸,用于止挡保护膜随所述第二粘贴带转动;以及
第四止挡件,所述第四止挡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压紧轴连接,并朝背离所述第二压紧轴的方向延伸,用于止挡保护膜随所述第二送膜带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组件还包括:
第一测膜感应器,设置于与所述支架的上端部,并与控制机构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板材上表面的保护膜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机构;以及
第二测膜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端部,并与所述控制机构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板材下表面的保护膜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收集机构包括:
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端,用于夹持板材上表面的保护膜,与所述控制机构通讯连接;以及
收集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下端,用于接收板材下表面的保护膜。
16.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板输送机构包括出板输送组件,所述出板输送组件包括:
多个导电轴,沿板材的输送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支撑架,用于接地,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电轴穿过的安装孔;
轴承,套设于所述导电轴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电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以及
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轴接触,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板输送机构还包括不良品暂存组件;所述不良品暂存组件包括:
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暂存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并可穿过多个所述导电轴;以及
暂存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暂存架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暂存架沿所述安装座滑动,且所述暂存驱动源与控制机构通讯连接。
CN202110303713.5A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撕膜装置 Pending CN113044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713.5A CN113044340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撕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713.5A CN113044340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撕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4340A true CN113044340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1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3713.5A Pending CN113044340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撕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43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377A (zh) * 2022-01-28 2022-04-08 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撕膜机及撕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377A (zh) * 2022-01-28 2022-04-08 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撕膜机及撕膜方法
WO2023142426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撕膜机及撕膜方法
CN114291377B (zh) * 2022-01-28 2023-10-03 上海世禹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撕膜机及撕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2462B (zh) 除胶设备
CN113044340A (zh) 一种撕膜装置
CN105946336B (zh) 撕膜方法
CN214876179U (zh) 一种撕膜装置
CN105857794B (zh) 撕膜设备
KR100226875B1 (ko) 필름 부착장치에 있어서 원판필름의 연속적 공급방법 및 장치
CN213976355U (zh) 一种瓦楞纸板输送装置
CN216425662U (zh) 一种输送机构及撕膜装置
TWM540451U (zh) 撕膜裝置
CN216539954U (zh) Pet覆膜材料用的覆膜除尘结构
CN112830037B (zh) 外膜撕除装置及包边设备
CN214824777U (zh) 一种连线剥单机
CN115648609A (zh) 一种自动切膜分段传动式覆膜机及其覆膜方法
CN213200240U (zh) 一种液晶模组覆膜装置
CN216425059U (zh) 一种撕膜机构
CN209635571U (zh) 一种全自动片转卷压膜机
EP0550811B1 (en) Wet liminating apparatus
KR101793386B1 (ko) 판넬 인쇄장치
CN111606122A (zh) 一种剥胶机
CN216581472U (zh) 一种双面撕膜机
CN109748135A (zh) 一种全自动片转卷压膜机
CN214960310U (zh) 一种出板输送机构及撕膜装置
CN218429965U (zh) 双面覆膜机
CN216330712U (zh) 铜箔撕膜机
CN112848258B (zh) 包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