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2009B -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2009B
CN113022009B CN202110527248.3A CN202110527248A CN113022009B CN 113022009 B CN113022009 B CN 113022009B CN 202110527248 A CN202110527248 A CN 202110527248A CN 113022009 B CN113022009 B CN 113022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supporting
cavity
magnet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7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2009A (zh
Inventor
梅碧舟
王晓东
郭洪昌
魏贤达
华志铭
孙明杰
李秀全
陈晓
吴良
卢立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7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2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2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2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2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2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28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or damage to,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 B30B15/281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or damage to,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overload limi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5/00Safety devices protecting the machine or the operat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28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or damage to,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 B30B15/281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or damage to,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overload limiting devices
    • B30B15/28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or damage to,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overload limiting devices releasing fluid from a fluid chamber subjected to overloa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应用于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上压板,滑动设置于支撑柱上,并与加压机构连接;下压板,滑动设置于支撑柱上,下压板下侧设置有下模板;磁性伸缩杆,一端连接于上压板上,另一端连接于下压板上,磁性伸缩杆包括杆件、套杆、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当磁性伸缩杆受到的压力超过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的吸引力时,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分离,使磁性伸缩杆收缩以避免对工件施加过大的压力。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磁性伸缩杆,当下压板受到过大的压力时,磁性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达到限制冲压机床的压力的效果,避免压力过大对工件、模具以及设备产生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机床(又称压力机、冲床、液压机)是一种常见的加工设备,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冲压机床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
曲柄冲压机床是一种常见的冲压机床,通过大齿轮(飞轮)与离合器进行加工,冲压机床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产生极高的压力,以对工件进行加工,但压力的大小往往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将工件压溃,导致工件严重变形而产生无法修复的缺陷,使工件报废,由此产生了较高的次品率,降低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生产成本,甚至由于惯性不能及时卸载压力而出现将模具压损的情况,故而,需要设置限压机构以保护设备及工件处于安全范围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能够限制压力的大小,从而避免对工件产生无法复原的损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应用于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加压机构、上模板、下模板,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上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并与所述加压机构连接;下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压板下侧设置有下模板;磁性伸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板上,所述磁性伸缩杆包括杆件、套杆、第一磁环、第二磁环,所述套杆套设于所述杆件上,所述杆件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持环,所述第一抵持环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磁环,所述套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抵持环,所述第二抵持环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能够吸合以使所述磁性伸缩杆无法伸缩,当所述加压机构驱动所述上压板下降,能够同步带动所述下压板下降,使上模板与下模板重合进行冲压加工,当所述磁性伸缩杆受到的压力超过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的吸引力时,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分离,使所述磁性伸缩杆收缩以避免对工件施加过大的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杆、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上的锁定板、滑动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上的推杆,所述推杆为弹性伸缩杆,当所述套杆靠近所述上压板时,所述套杆能够推动所述推杆,进而推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卡接,以限制所述上压板继续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缓冲腔、中间腔、补液腔、挤压杆、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内,所述第一缓冲腔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中间腔连通,所述中间腔通过限流通道与所述补液腔连通,所述挤压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推动下能够挤压所述补液腔,当所述第一支杆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一缓冲腔,使第一缓冲腔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进入所述中间腔,而后通过所述限流通道进入补液腔内,且所述缓冲液的流量受到所述限流通道的限制,使所述第一支杆缓慢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杆,当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卡接时,所述锁定板同步与所述第二支杆卡接,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所述中间腔连通,所述第二支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当所述第二支杆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二缓冲腔,使第二缓冲腔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进入所述中间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锁定板旋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通过旋转所述锁定板,使得所述锁定板与所述卡接槽卡接,从而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同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板与所述上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从而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脱离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腔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杆,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缓冲腔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杆,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杆向上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卸压机构,所述卸压机构包括活塞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五弹性件、第六弹性件,所述活塞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入所述中间腔内,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两侧,通过上下滑移所述活塞杆,能够使所述活塞杆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从而固定所述下模板,所述第五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出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六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移出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第一推移部,所述第一推移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挤压所述第五弹性件并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第二推移部,所述第二推移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使所述第二支撑件挤压所述第六弹性件并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板上设置有推移斜面,当所述推杆上升时,所述推杆抵接于所述推移斜面,从而带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使所述锁定板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磁性伸缩杆,当下压板受到过大的压力时,磁性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达到限制冲压机床的压力的效果,避免压力过大对工件、模具以及设备产生的破坏;
2.通过设置锁定组件,使得在磁性伸缩杆在收缩后,上压板能够迅速的与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卡接,从而防止上压板继续下降对下压板二次施压;
3.通过设置缓冲单元,能够有效的避免过快停止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对锁定组件产生破坏;
4.通过设置卸压机构,当冲压机床复位时,无需先将缓冲单元复位,而后上压板与下压板再复位,而是通过将下模板向下移动,使得锁定板与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分离,使得缓冲单元与上压板及下压板分别同步进行复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复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冲压机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冲压机床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2的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3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5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7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3的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9的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3的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锁定板的立体图。
图中,工件01、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2、支撑柱13、加压机构14、上模板15、下模板16、上压板21、下压板22、磁性伸缩杆3、杆件31、第一抵持环311、套杆32、第二抵持环321、第一磁环33、第二磁环34、第一支杆41、卡接槽411、第一推移部412、锁定板42、推移斜面421、第二弹性件562、推杆43、第二支杆44、第二推移部441、第一缓冲腔51、第一连接通道511、中间腔52、限流通道53、补液腔54、挤压杆55、第一弹性件561、第二缓冲腔57、第二连接通道571、第三弹性件563、第四弹性件564、活塞杆61、第一支撑件62、第二支撑件63、第五弹性件64、第六弹性件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包括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2、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11与下支撑板12之间的支撑柱13、加压机构14、上模板15、下模板16、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上压板21、下压板22、磁性伸缩杆3,所述上压板21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3上,并与所述加压机构14连接;所述下压板22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3上,所述下压板22下侧设置有下模板16;所述磁性伸缩杆3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板2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板22上,所述磁性伸缩杆3包括杆件31、套杆32、第一磁环33、第二磁环34,所述套杆32套设于所述杆件31上,所述杆件31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持环311,所述第一抵持环31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磁环33,所述套杆32上端设置有第二抵持环321,所述第二抵持环321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磁环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环34采用电磁铁,所述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能够吸合以使所述磁性伸缩杆3无法伸缩,当所述加压机构14驱动所述上压板21下降,能够同步带动所述下压板22下降,使上模板15与下模板16重合进行冲压加工,结合图5所示,当所述磁性伸缩杆3受到的压力超过所述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之间的吸引力时,所述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分离,如图5所示,使所述磁性伸缩杆3收缩以避免对工件01施加过大的压力。
结合图3所示,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互相吸合,当下压板22受到的压力过大,使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分离后,由于磁性件的特性,随着距离的增加,吸引力迅速减弱,从而使上压板21无法对下压板22施压,以达到迅速卸压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所提及的加压机构14为曲柄冲压机床所使用的常规结构,图中的加压机构14仅作为示意,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所指的加压机构14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12上的第一支杆41、设置于所述上压板21上的锁定板42、滑动设置于所述上压板21上的推杆43,所述推杆43为弹性伸缩杆,当所述套杆32靠近所述上压板21时,所述套杆32能够推动所述推杆43,进而推动所述锁定板42旋转,使所述锁定板42与所述第一支杆41卡接,以限制所述上压板21继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磁环33与第二磁环34分离后,即可通过断电或者解除与驱动装置的连接而使上压板21停止向下移动,但由于机械设备的惯性作用,上压板21仍然会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为避免上压板21对下压板22二次挤压,故而通过设置锁定组件,使上压板21与第一支杆41卡接,从而避免上压板21继续向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缓冲腔51、中间腔52、补液腔54、挤压杆55、第一弹性件561,所述第一支杆41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12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51内,所述第一缓冲腔51通过第一连接通道511与中间腔52连通,所述中间腔52通过限流通道53与所述补液腔54连通,所述挤压杆55在所述第一弹性件561的推动下能够挤压所述补液腔54,当所述第一支杆41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一缓冲腔51,使第一缓冲腔51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511进入所述中间腔52,而后通过所述限流通道53进入补液腔54内,且所述缓冲液的流量受到所述限流通道53的限制,使所述第一支杆41缓慢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锁定组件,能够有效的限制上压板21向下移动,但由于过快的锁定,使得锁定组件会承受过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锁定板42与第一支杆41出现损伤,故而通过设置缓冲单元,对第一支杆41进行缓冲,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支杆41仅进行小幅度的下移缓冲,能够避免使上压板21再次抵接下压板2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推杆43为弹性伸缩杆,当所述下压板22靠近所述上压板21时,能够推动所述推杆43上移,以进一步推动所述锁定板42旋转,当所述上压板21跟随所述第一支杆41进一步向下移动时,所述推杆43受力发生收缩。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杆44,当所述锁定板42与所述第一支杆41卡接时,所述锁定板42同步与所述第二支杆44卡接,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第二缓冲腔57,所述第二缓冲腔57通过第二连接通道571与所述中间腔52连通,所述第二支杆44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12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二缓冲腔57内,当所述第二支杆44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二缓冲腔57,使第二缓冲腔57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571进入所述中间腔52。
如图9所示,此时,锁定板42与所述第一支杆41以及第二支杆44卡接,如图10所示,锁定板42与所述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缓冲腔51通过第一连接通道511与中间腔52连通,第二缓冲腔57通过第二连接通道571与中间腔52连通,从而使第一缓冲腔51与第二缓冲腔57连通,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能够为上压板21提供相等的支撑力,使上压板21受到的支撑力更均衡,避免产生一侧受力过大的情况,同时也使得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上均设置有多个卡接槽411,所述锁定板42旋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21上,通过旋转所述锁定板42,使得所述锁定板42与所述卡接槽411卡接,从而使所述上压板21与所述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同步固定。
优选的,所述锁定板42与所述上压板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62,所述第二弹性件562能够驱动所述锁定板42旋转,从而使所述锁定板42与所述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脱离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562,能够使所述锁定板42自动复位,脱离与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的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腔51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563,所述第三弹性件563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杆41,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杆41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缓冲腔57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件564,所述第四弹性件564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杆44,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杆44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卸压机构,所述卸压机构包括活塞杆61、第一支撑件62、第二支撑件63、第五弹性件64、第六弹性件65,所述活塞杆61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12上,且所述活塞杆61上端与所述下模板16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61的下端伸入所述中间腔52内,所述第一支撑件62与第二支撑件63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16的两侧,通过上下滑移所述活塞杆61,能够使所述活塞杆61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活塞杆6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62与第二支撑件63能够伸入所述下模板16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从而固定所述下模板16,所述第五弹性件6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2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撑件62移出所述下模板16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所述第六弹性件6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63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撑件63移出所述下模板16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所述第一支杆41上设置有第一推移部412,所述第一推移部412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2,使所述第一支撑件62挤压所述第五弹性件64并伸入所述下模板16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所述第二支杆44上设置有第二推移部441,所述第二推移部441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63,使所述第二支撑件63挤压所述第六弹性件65并伸入所述下模板16与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62与第二支撑件63移出所述下模板16下方,使下模板16能够向下移动。如图7和图8所示,下模板16下降,并与所述下支撑板12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回复冲压机床的初始状态时,加压机构14带动上压板21上升,由于此时锁定板42与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卡接,使得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同步上升,第一缓冲腔51与第二缓冲腔57容积增大,将中间腔52内的缓冲液吸入,而由于限流通道53的限制,补液腔54内的缓冲液只能缓慢进入中间腔52,从而产生压力差导致中间腔52缩小,使得活塞杆61从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工件01下降,进而使上压板21与下压板22之间的间距扩大,当所述推杆43下降,使锁定板42能够在第二弹性件562的作用下脱离与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4的卡接时,下压板22能够自由上升。如此设置,能够使上压板21与下压板22的复位以及缓冲单元的复位分别同步进行,避免由于缓冲单元自身结构的原因产生的复位缓慢而影响冲压机床的复位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冲压机床的复位效率,且能够避免加压机构长时间高负载的反向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补液腔54内的液体通过挤压杆55的挤压进入中间腔52,第一支杆41在第三弹性件563的作用下上升,第二支杆44在第四弹性件564的作用下上升,中间腔52内的缓冲液由于流速差,进入第一缓冲腔51与第二缓冲腔57,并使得活塞杆61下降,当第一推移部412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2、第二推移部441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63时,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停止上升,使得中间腔52内的缓冲液不再流出,而补液腔54内的缓冲液继续通过限流通道53持续流入中间腔52内,推动活塞杆61上升,当活塞杆61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4能够继续上升,推动所述第一支撑件62与第二支撑件63进入下模板16与下支撑板12之间,使下模板16固定,缓冲单元完成复位。
优选的,所述锁定板42上设置有推移斜面421,当所述推杆43上升时,所述推杆43抵接于所述推移斜面421,从而带动所述锁定板42旋转,使所述锁定板42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杆4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应用于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加压机构、上模板、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
上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并与所述加压机构连接;
下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压板下侧设置有下模板;
磁性伸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板上,所述磁性伸缩杆包括杆件、套杆、第一磁环、第二磁环,所述套杆套设于所述杆件上,所述杆件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持环,所述第一抵持环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磁环,所述套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抵持环,所述第二抵持环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能够吸合以使所述磁性伸缩杆无法伸缩,
当所述加压机构驱动所述上压板下降,能够同步带动所述下压板下降,使上模板与下模板重合进行冲压加工,当所述磁性伸缩杆受到的压力超过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的吸引力时,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分离,使所述磁性伸缩杆收缩以避免对工件施加过大的压力,
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杆、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上的锁定板、滑动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上的推杆,所述推杆为弹性伸缩杆,当所述套杆靠近所述上压板时,所述套杆能够推动所述推杆,进而推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卡接,以限制所述上压板继续下降,
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缓冲腔、中间腔、补液腔、挤压杆、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内,所述第一缓冲腔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中间腔连通,所述中间腔通过限流通道与所述补液腔连通,所述挤压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推动下能够挤压所述补液腔,当所述第一支杆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一缓冲腔,使第一缓冲腔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进入所述中间腔,而后通过所述限流通道进入补液腔内,且所述缓冲液的流量受到所述限流通道的限制,使所述第一支杆缓慢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杆,当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卡接时,所述锁定板同步与所述第二支杆卡接,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所述中间腔连通,所述第二支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下端伸入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当所述第二支杆下降,能够挤压所述第二缓冲腔,使第二缓冲腔内的缓冲液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进入所述中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锁定板旋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通过旋转所述锁定板,使得所述锁定板与所述卡接槽卡接,从而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同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与所述上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从而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脱离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杆,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缓冲腔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杆,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杆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卸压机构,所述卸压机构包括活塞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五弹性件、第六弹性件,所述活塞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且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入所述中间腔内,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两侧,通过上下滑移所述活塞杆,能够使所述活塞杆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从而固定所述下模板,所述第五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出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六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移出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第一推移部,所述第一推移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挤压所述第五弹性件并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第二推移部,所述第二推移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使所述第二支撑件挤压所述第六弹性件并伸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上设置有推移斜面,当所述推杆上升时,所述推杆抵接于所述推移斜面,从而带动所述锁定板旋转,使所述锁定板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杆。
CN202110527248.3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Active CN113022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7248.3A CN113022009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7248.3A CN113022009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2009A CN113022009A (zh) 2021-06-25
CN113022009B true CN113022009B (zh) 2022-10-11

Family

ID=76455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7248.3A Active CN113022009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2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3149B (zh) * 2021-07-12 2022-05-13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机械加工作业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9946B4 (de) * 2010-10-28 2013-04-18 Novopress Gmbh Pressen Und Presswerkzeuge & Co. Kg Hydraulik-Presswerk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Hydraulik-Presswerkzeugs
DE102013002267A1 (de) * 2013-02-12 2014-08-14 Michael Hager Tablettenpresse
CN108188250A (zh) * 2018-02-07 2018-06-22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车身冲压机用缓冲装置
CN208277491U (zh) * 2018-05-14 2018-12-25 浙江钜丰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床
CN211075743U (zh) * 2019-09-19 2020-07-24 江苏中赢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用监控装置
CN212144206U (zh) * 2020-01-16 2020-12-15 苏州康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钣金件冲压模具
CN112775286A (zh) * 2020-12-24 2021-05-11 昆山迪乐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可定位调节的精密冲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2009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2009B (zh) 一种冲压机床的过载保护机构
CN201026670Y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压床
JP2017121644A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CN220127267U (zh) 适用于对称工件的快速折弯结构及折弯模具
CN109047461B (zh) 一种用于板材冲孔的新型冲压模具
CN211564172U (zh) 一种快速分离的复合模具
CN114289627A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用自动脱模冲压设备
CN214639493U (zh) 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
CN210098693U (zh) 一种用于加工拨叉墩挤的冲压模具
CN211638031U (zh) 一种冲压机床的模具定位机构
CN208305870U (zh) 一种啮合件压合模具
CN218798729U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冲压模具
CN215203637U (zh) 三级放大半自动增力机构
CN217315694U (zh) 大型锻件脱模装置
JP4347197B2 (ja) サーボプレスを用いた成形方法
CN214866456U (zh) 一种高效率开式可倾式压力机
CN2107548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0435177U (zh) 一种可自动取件的冲压模具
CN220781987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内废料滑出装置
CN2155085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自动弹料冲压模具装置
CN216881344U (zh) 一种备胎底板模具
CN216502164U (zh) 一种铆钉压合治具
CN220278122U (zh) 一种带有泄压结构的精密冲压模具
CN214920349U (zh) 一种制作模具的快速压点定位设备
CN216780210U (zh) 一种活塞杆铆接夹具及其应用的压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