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3324B - 电梯换乘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换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3324B
CN113003324B CN202110391997.8A CN202110391997A CN113003324B CN 113003324 B CN113003324 B CN 113003324B CN 202110391997 A CN202110391997 A CN 202110391997A CN 113003324 B CN113003324 B CN 113003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elevator
floor
elevators
flo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19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3324A (zh
Inventor
陈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19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3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3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3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3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3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换乘系统,包括:乘客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客的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电梯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换乘规划单元,在判断单元判定乘客需要换乘时,其根据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信息进行换乘规划并输出换乘规划方案;告知单元,至少将换乘规划方案告知乘客。本发明能够同时应对不同情形的换乘需求,为乘客规划合理的换乘方案,减少换乘可能导致的电梯停靠次数,提高电梯的运送效率,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

Description

电梯换乘系统
本案为申请日为2019年07月24日、申请号为201910669769.5、名称为“电梯换乘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电梯控制有关,具体属于一种电梯换乘系统。
背景技术
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发生电梯换乘的情形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乘客尚未进入电梯轿厢但没有电梯可以使乘客从其所在楼层直接到达目的楼层或目的地,此时乘客需要先在其所在楼层搭乘一部电梯运行一定距离,然后在中间某处换乘其它电梯(一次甚至是多次换乘)继续,最终到达乘客的目的楼层或目的地;另一种是乘客已经进入电梯轿厢且电梯已经关门启动,此时发现乘客因为某些原因(如当前电梯在其目的楼层不停靠)错误乘梯,需要在中间换乘其它电梯。
对于第一种情形,申请号为201810891708.9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根据在目标楼层停靠且可到达目标地点的电梯集合(第一编号集合)和在乘客出发楼层停靠的电梯集合(第二编号集合)是否有交集电梯来判断乘客去往其目的楼层或目的地是否需要进行换乘,并且将第一编号集合与第二编号集合中具有相同停靠楼层的电梯作为换乘方案。对于有多种可选的换乘方案的情况,提出了根据电梯所需的总移动距离和总移动时间选出最优换乘方案。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对于判断是否需要换乘阶段,没有考虑换乘乘客的乘坐权限问题,例如某电梯可直达乘客的目的楼层但是乘客却不具有乘坐该电梯的权限;在换乘方案阶段,以相同停靠楼层作为构建换乘方案的依据,并未区分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待停靠楼层,造成技术方案不够清楚和明确,而且仅根据各段移动距离以及各段移动路径对应的基于预测规则设定的各段移动速度计算得到的移动时间选取最优换乘方案,并未考虑换乘对电梯停靠次数的影响,因此该方案可能会导致电梯运送效率的降低,并且该方案并未给出没有相同停靠楼层时的应对方法。
对于第二种情形,申请号为201710473916.2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当乘客错误乘梯时,将与乘客当前所在的乘用电梯同方向运行且与乘用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的方式,或者使乘客当前所在的乘用电梯强制停靠在换乘对象电梯在位于乘客当前位置与其目的楼层之间的任意停靠楼层。上述技术方案的存在以下缺点:在乘用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不具有相同停靠楼层的情况下,未考虑一方的可停靠楼层与另一方的待停靠楼层相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电梯运送效率的情形,并且强制改变乘用电梯的停靠而破坏该电梯的停靠规则,无法应对乘客乘错方向这种场景。
因此,如何利用一种电梯换乘系统来统一应对前述两种情形下的换乘需求,同时克服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未考虑乘客乘坐权限、未区分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待停靠楼层、未考虑换乘对电梯停靠次数的影响而导致运送效率降低、破坏电梯停靠规则、适用范围小等缺点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换乘系统,可以同时应对发生电梯换乘的两种情形,并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未考虑乘客乘坐权限、未区分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待停靠楼层、未考虑换乘对电梯停靠次数的影响而导致运送效率降低、破坏电梯停靠规则、适用范围小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换乘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乘客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客的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
电梯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动态信息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所述静态信息至少包括可停靠楼层,所述可停靠楼层由所述待停靠楼层和非待停靠楼层组成;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换乘规划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乘客需要换乘时,其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和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信息进行换乘规划,并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告知单元,至少将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告知乘客;
所述换乘规划单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换乘规划:
步骤1,建立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步骤2,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3,判断所述交集内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4,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4,从所述交集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5,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相同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8;
步骤6,判断所述交集内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7,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7,从所述交集的所有楼层中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8,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非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11;
步骤9,判断所述交集内非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10,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0,从所述交集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1,基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或者进行步行换乘规划。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乘梯意向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其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意向目的楼层、意向目的地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其为下述信息中的任一项: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以及该乘用电梯的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动态信息还包括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和电梯运行方向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所述静态信息还包括电梯权限信息和乘客权限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当乘客尚未进入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时,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在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停靠的所有电梯都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不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都属于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但乘客仅乘坐一部所述乘用电梯无法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且乘客乘坐所述乘用电梯能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但乘客由所述乘用电梯在乘客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当乘客已经位于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时,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以及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时,所述乘用电梯当前的运行方向与所述意向运行方向相反;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不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访问权限;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从所述乘用电梯在该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如果存在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至少一项有交集的中间转乘电梯,则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2;
步骤S2,以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规划对象,或者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梯意向信息为规划对象;
步骤S3,如果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或者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则确定步行路线并输出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4;
步骤S4,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以及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各选出一个可停靠楼层,并以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作为步行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其中较佳地,在步骤1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其中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其中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其中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其中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7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楼层中挑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其中进一步地,在步骤9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非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其中进一步地,在步骤10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建立中间转乘电梯集合,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任一部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至少一项有交集;
步骤S12,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内存在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6;
步骤S16,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为规划对象,进行一次以上转乘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方案是由乘客当前所在楼层步行至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再乘坐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
进一步地,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按方案是乘坐可停靠楼层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换乘前乘用电梯至该可停靠楼层,再由该可停靠楼层步行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
进一步地,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信息、两个可停靠楼层之间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所述两个可停靠楼层分别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存在相同的可停靠楼层但与所述相同的可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其中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告知单元通过文字、符号、语音、图像、视频中的至少一种形式在电梯轿厢内显示装置、层站显示装置、乘客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种装置上向乘客提供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能够同时应对不同情形时的换乘需求;
2)能够正确判断乘客是否需要换乘;
3)减少换乘可能导致的电梯停靠次数增加;
4)能够全面对应电梯换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
5)为乘客规划合理的换乘方案;
6)提高电梯的乘客运送效率;
7)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
8)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
9)缓解消除乘客的焦虑及无措情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换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换乘规划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换乘规划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针对乘客因错误乘梯或电梯分区域运行而需要进行换乘到达目的楼层的情况,虽然公开技术可以实现换乘功能,但是却无法统一应对前述两种情形下的换乘需求,而且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未考虑乘客乘坐权限、未区分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待停靠楼层、未考虑换乘对电梯停靠次数的影响而导致运送效率降低、破坏电梯停靠规则、适用范围小等诸多不足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技术方案,以“A和/或B”的技术方案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B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以进行各种类似推广和替换。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换乘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乘客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客的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
电梯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动态信息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所述静态信息至少包括可停靠楼层,所述可停靠楼层由所述待停靠楼层和非待停靠楼层组成;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换乘规划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乘客需要换乘时,其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和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信息进行换乘规划,并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告知单元,至少将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告知乘客;具体地,所述告知单元通过文字、符号、语音、图像、视频中的至少一种形式在电梯轿厢内显示装置、层站显示装置、乘客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种装置上向乘客提供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
其中,在乘客信息获取单元中,所述乘梯意向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其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意向目的楼层、意向目的地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在乘客信息获取单元中,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例如由电梯管理系统得到轿厢的当前所在楼层。
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下述信息中的任一项:1)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2)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3)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以及该乘用电梯的轿厢当前所在楼层。显然,前两种情况下乘客位于电梯轿厢外,第三种情况下乘客已经进入轿厢。为了便于后续说明,假定第三种情况下乘客已经进入轿厢且电梯已经关门并启动,因为如果尚未关门启动时,乘客只要离开当前电梯轿厢重新选择正确电梯轿厢即可,不涉及本发明将要解决的复杂换乘问题,所以该假定是合理的。
进一步地,在电梯信息获取单元中,所述动态信息还包括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和电梯运行方向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静态信息还包括电梯权限信息和乘客权限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针对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前述的前两种情况时,即乘客尚未进入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在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停靠的所有电梯都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不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都属于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但乘客仅乘坐一部所述乘用电梯无法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且乘客乘坐所述乘用电梯能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但乘客由所述乘用电梯在乘客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针对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前述的第三种情况时,即乘客已经位于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以及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时,所述乘用电梯当前的运行方向与所述意向运行方向相反;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不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访问权限(在这种情况下,电梯换乘系统通过告知单元直接告知乘客原因而不提供换乘方案);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从所述乘用电梯在该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换乘规划单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换乘规划:
步骤1,建立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步骤2,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3,判断所述交集内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4,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4,从所述交集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5,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相同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8;
步骤6,判断所述交集内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7,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7,从所述交集的所有楼层中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8,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非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11;
步骤9,判断所述交集内非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10,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0,从所述交集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1,基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或者进行步行换乘规划。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具体如下:
1)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2)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3)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4)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在步骤3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4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6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所述步骤7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楼层中挑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9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非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时,以所述交集内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10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换乘系统能够同时应对不同情形时的换乘需求,其中判断单元可以根据乘客的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电梯的动态信息和/或静态信息准确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换乘,换乘规划单元能够全面对应电梯换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为乘客规划最合理的换乘方案,从而减少换乘可能导致的电梯停靠次数的的增加,降低电梯的电能损耗,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缓解消除乘客的的焦虑无措情绪,并提高电梯的乘客运送效率。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电梯换乘系统中,如图3所示,换乘规划单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换乘规划:
步骤1,建立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步骤2,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3,判断所述交集内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4,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4,从所述交集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5,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相同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8;
步骤6,判断所述交集内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7,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7,从所述交集的所有楼层中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8,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非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11;
步骤9,判断所述交集内非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10,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0,从所述交集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1,基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或者进行步行换乘规划。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1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如果存在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至少一项有交集的中间转乘电梯,则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2;
步骤S2,以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规划对象,或者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梯意向信息为规划对象;
步骤S3,如果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或者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则确定步行路线并输出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4;
步骤S4,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以及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各选出一个可停靠楼层,并以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作为步行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建立中间转乘电梯集合,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任一部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至少一项有交集;
步骤S12,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内存在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6;
步骤S16,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为规划对象,进行一次以上转乘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方案是由乘客当前所在楼层步行至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再乘坐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进一步地,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按方案是乘坐可停靠楼层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换乘前乘用电梯至该可停靠楼层,再由该可停靠楼层步行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进一步地,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信息、两个可停靠楼层之间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所述两个可停靠楼层分别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存在相同的可停靠楼层但与所述相同的可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具体如下:
在步骤3和步骤4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存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但该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换乘对象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6和步骤7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但该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换乘对象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9和步骤10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具有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但该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换乘对象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2至步骤S15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或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存在相同的可停靠楼层但与所述相同的可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或换乘前乘用电梯与中间转乘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可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具体如下:
在步骤S12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分别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存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3中,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或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4中,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或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5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分别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存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27)

1.一种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乘客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客的乘梯意向信息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
电梯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动态信息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所述静态信息至少包括可停靠楼层,所述可停靠楼层由所述待停靠楼层和非待停靠楼层组成;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换乘规划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乘客需要换乘时,其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和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输出的信息进行换乘规划,并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告知单元,至少将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告知乘客;
所述换乘规划单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换乘规划:
步骤1,建立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步骤2,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3,判断所述交集内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4,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4,从所述交集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5,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相同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8;
步骤6,判断所述交集内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7,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7,从所述交集的所有楼层中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8,判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是否存在交集且所述交集内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非待停靠楼层,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11;
步骤9,判断所述交集内非待停靠楼层的数量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入步骤10,否则以所述交集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0,从所述交集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步骤11,基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或者进行步行换乘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梯意向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其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意向目的楼层、意向目的地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根据其接收到的乘客的信息内容通过解析而得到,其为下述信息中的任一项: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以及该乘用电梯的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信息还包括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和电梯运行方向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信息还包括电梯权限信息和乘客权限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乘客尚未进入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时,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在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停靠的所有电梯都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不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或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或意向目的楼层以及乘客当前所在楼层都属于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但乘客仅乘坐一部所述乘用电梯无法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和乘客当前所在楼层同时属于一部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且乘客获得所述乘用电梯的乘坐权限且乘客乘坐所述乘用电梯能由其当前所在楼层到达其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但乘客由所述乘用电梯在乘客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乘客已经位于乘用电梯的轿厢内时,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以及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电梯换乘,如果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则判定乘客需要进行电梯换乘:
条件一,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运行方向时,所述乘用电梯当前的运行方向与所述意向运行方向相反;
条件二,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不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
条件三,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楼层时,所述意向目的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乘客未获得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访问权限;
条件四,当乘梯意向信息包括意向目的地时,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属于所述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但从所述乘用电梯在该意向目的地的所在楼层的停靠区域无法抵达所述意向目的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如果存在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至少一项有交集的中间转乘电梯,则进行至少一次中间转乘规划,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2;
步骤S2,以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规划对象,或者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乘梯意向信息为规划对象;
步骤S3,如果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或者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则确定步行路线并输出规划方案,否则进入步骤S4;
步骤S4,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以及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各选出一个可停靠楼层,并以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作为步行换乘楼层,输出换乘规划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由所述电梯换乘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和/或所述静态信息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楼层,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梯意向信息为意向目的地,则首先挑选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所述意向目的地所在的意向目的楼层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由其停靠区域能够到达所述意向目的地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对象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动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动态信息中待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梯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静态信息,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建立规则为: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的电梯停靠区域,则将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乘客当前所在乘用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则将乘客当前所在的所述乘用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唯一元素;如果所述乘客当前位置信息为建筑物某楼层内除电梯停靠区域外的其余区域,则首先挑选从乘客当前所在位置能够到达其停靠区域的所有电梯,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所述静态信息中可停靠楼层包括乘客当前所在楼层的所有电梯作为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且所述交集内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时,以所述交集内的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楼层数量为1且所述交集内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以所述交集内的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楼层中挑选出最佳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9中,当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中非待停靠楼层数量为1且所述交集内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所述非待停靠楼层时,以所述交集内的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以乘客到达其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所需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电梯消耗电能、总停靠次数中的至少一项作为评价指标,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的非待停靠楼层的交集内的所有非待停靠楼层中挑选出最佳非待停靠楼层作为换乘楼层,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所述换乘楼层以及与该换乘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建立中间转乘电梯集合,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任一部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至少一项有交集;
步骤S12,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待停靠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存在一部中间转乘电梯,该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或者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的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该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待停靠楼层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电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相同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如果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内存在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一部中间转乘电梯且所述中间转乘电梯晚于换乘前乘用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但早于换乘对象电梯到达对应的相同非待停靠楼层,则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最终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非待停靠楼层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都有交集的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具有相同非待停靠楼层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及相同非待停靠楼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S16;
步骤S16,以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为规划对象,进行一次以上转乘并输出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方案是由乘客当前所在楼层步行至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再乘坐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当前所在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所述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存在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时,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规划按方案是乘坐可停靠楼层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换乘前乘用电梯至该可停靠楼层,再由该可停靠楼层步行至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或意向目的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方案至少包括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乘客的意向目的楼层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小于最小阈值的可停靠楼层信息及该可停靠楼层在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对应的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至少包括之间的距离或楼层层数最小的两个可停靠楼层信息、两个可停靠楼层之间需要步行的距离或楼层层数、与所述两个可停靠楼层分别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的标识信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存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但所述相同的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中任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可停靠楼层中的非待停靠楼层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但所述相同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内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存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但所述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对应的换乘对象电梯和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在该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2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分别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存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的待停靠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3中,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或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4中,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存在相同楼层或者所有中间转乘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分别与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和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中的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且与另一个集合内所有电梯的非待停靠楼层具有相同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在步骤S15中,所述换乘对象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对象电梯和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集合的所有换乘前乘用电梯分别与所述中间转乘电梯集合的所有中间转乘电梯存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但换乘前乘用电梯和中间转乘电梯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和/或中间转乘电梯和换乘对象电梯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的停靠区域位于不同区域时,所述最终的换乘规划方案还包括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由所述换乘前乘用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和/或在相同的非待停靠楼层由所述中间转乘电梯的停靠区域到达所述换乘对象电梯的停靠区域的路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知单元通过文字、符号、语音、图像、视频中的至少一种形式在电梯轿厢内显示装置、层站显示装置、乘客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种装置上向乘客提供所述换乘规划单元输出的换乘规划方案。
CN202110391997.8A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Active CN113003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1997.8A CN113003324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9769.5A CN110304503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CN202110391997.8A CN113003324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9769.5A Division CN110304503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3324A CN113003324A (zh) 2021-06-22
CN113003324B true CN113003324B (zh) 2023-03-21

Family

ID=6808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1997.8A Active CN113003324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CN201910669769.5A Active CN110304503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9769.5A Active CN110304503B (zh) 2019-07-24 2019-07-24 电梯换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003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4840B2 (ja) * 2020-03-06 2022-02-0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ルート検索情報生成装置、エレベ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乗車ルート検索情報生成方法
CN113213283B (zh) * 2021-05-27 2022-05-24 姚志勇 高楼电梯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26103A1 (de) * 2003-10-09 2005-04-27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mehrstöckigen Kabinen für den Zonenbetrieb in einem Gebäude
CN101239685A (zh) * 2006-12-22 2008-08-1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换乘层的建筑物内的电梯装置
WO2009132696A1 (de) * 2008-04-29 2009-11-05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r führung eines passagiers in einem gebäude
CN10229520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轿箱用电力供给装置和电梯电力供给系统
CN10787920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建筑物内用于人员疏散的电梯的分组协调
CN109665413A (zh) * 2018-12-03 2019-04-23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换乘层的建筑物内的电梯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1929B (fi) * 1997-01-23 2003-10-15 Kone Corp Hissiryhmän ohjaus
FI118381B (fi) * 2006-06-19 2007-10-31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JP2009046266A (ja) * 2007-08-21 2009-03-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771431B2 (ja) * 2011-04-12 2015-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数バンクの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CN104379478B (zh) * 2012-06-25 2016-02-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系统操作方法和其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JP6301513B1 (ja) * 2017-01-13 2018-03-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9205413B (zh) * 2018-08-07 2021-02-02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跨楼层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9102186B (zh) * 2018-08-07 2022-05-17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楼层路径冲突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84109B (zh) * 2018-12-26 2020-08-14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调度方法
CN109665386A (zh) * 2019-01-21 2019-04-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26103A1 (de) * 2003-10-09 2005-04-27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mehrstöckigen Kabinen für den Zonenbetrieb in einem Gebäude
CN101239685A (zh) * 2006-12-22 2008-08-1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换乘层的建筑物内的电梯装置
WO2009132696A1 (de) * 2008-04-29 2009-11-05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r führung eines passagiers in einem gebäude
CN10229520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轿箱用电力供给装置和电梯电力供给系统
CN10787920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建筑物内用于人员疏散的电梯的分组协调
CN109665413A (zh) * 2018-12-03 2019-04-23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换乘层的建筑物内的电梯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梯动态分区算法及其遗传进化研究;郑延军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115(第22期);144-1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503A (zh) 2019-10-08
CN113003324A (zh) 2021-06-22
CN110304503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062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in the boarding area and for optimizing usage of the capacity in transport means which comprise at least one locally fixed boarding area
EP2261160B1 (en) Group management device of elevator
US7849974B2 (en) Method of dispatching an elevator car
KR101457318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및 엘리베이터의 그룹 관리 시스템
US8196711B2 (en) Elevator system
CN102596776B (zh)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US7392884B2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13003324B (zh) 电梯换乘系统
CN111847149B (zh) 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US20220043451A1 (en) Automated-taxi that proposes alternate-destination to optimize route
EP3613689B1 (en) Inferred elevator car assignments based on proximity of potential passengers
CN107848732A (zh) 电梯的目的地呼梯登记系统及其方法
JP201324123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US9682843B2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US11217054B2 (en) Access gate arrangement
CN114007971B (zh) 电梯组管理系统
US9527696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for double operation
CN110386517B (zh) 用于实现电梯换乘的电梯调配系统
JP20170018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004409B1 (ja) エレベータ統括制御装置及び割当てかご決定方法
CN113822573B (zh) 乘梯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081414A (zh) 针对乘客乘梯时间的电梯控制方法
JP6650421B2 (ja) 配車管理装置、配車管理方法、モビリティ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612940A (zh) 一种机器人乘梯方法及装置
CN114314234A (zh) 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