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7644B -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7644B
CN112977644B CN202110209904.5A CN202110209904A CN112977644B CN 112977644 B CN112977644 B CN 112977644B CN 202110209904 A CN202110209904 A CN 202110209904A CN 112977644 B CN112977644 B CN 112977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tate
wind
deflector
wind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99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7644A (zh
Inventor
孙园园
丁健
孟兰会
曹慧林
赵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99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7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7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7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7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导流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车辆贴近地面的一端的固定装置上;挡风板,挡风板的第一端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挡风板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护板对应设置,在挡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时,挡风板在第二端与底护板搭接密封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端与底护板非搭接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导流装置通过挡风板的状态切换,使得该导流装置具有防护板的防护、优化整车NVH性能、提升了车辆前端的通过性的功能,以及减少气流进入汽车内部形成乱流、调整车辆底部气压,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今,能耗问题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风阻对于整车能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空气动力学组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尾翼、导流板等,已普遍应用于车型上。前端导流气坝作为一种空气动力套件,渐渐被应用在汽车前端下部,它能够阻止气流进入汽车底部,改善车底气流的流量以及乱流,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车身底部的底护板在保护车底的同时,也能够让气流能够更加平顺地向车后流动,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扰流作用。
一般来说,越低的前端导流气坝,越平整的底护板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身底部的气流,带来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汽车前端底部装置的离地高度通常决定了整车前端的通过性能,同时前端导流气坝与底护板的单独开发,会增加不少成本。因此,汽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好汽车前端底部装置的目标权衡工作,平衡好通过性能、底部防护、空气动力性能、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简称NVH)、热平衡、降重等整车关键要素。
现有车辆的前端底部装置(如导流气坝、底护板)基本上只具备单一功能,无法实现导流、防护、保证通过性等多项功能需求,不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且开发成本也较高。或者后期加装改装装置,不符合法规要求,有安全隐患,用户体验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用以解决当前车辆的前端底部装置基本上只具备单一功能,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车辆贴近地面的一端的固定装置上;
挡风板,挡风板的第一端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挡风板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护板对应设置,在挡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时,挡风板在第二端与底护板搭接密封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端与底护板非搭接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固定安装于第二端,且当挡风板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位于挡风板和底护板之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固定支架包括:转轴和至少一个支撑组件;
其中,支撑组件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转轴与支撑组件转动连接,且挡风板的第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固定支架还包括:限位结构;
当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挡风板与第一状态下的挡风板的角度呈预设角度时,挡风板与限位结构抵靠。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还包括:衔接支架,挡风板的第一端通过衔接支架与转轴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述的导流装置,挡风板为气密性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导流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和信号采集装置连接,在接收到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后,生成控制驱动装置转动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与导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导流装置中的挡风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检测挡风板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
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的第二传感器;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接收器。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流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
根据数据信息生成控制驱动装置转动或停止的控制信号;
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挡风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挡风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挡风板上与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护板搭接密封,使得该挡风板相当于车辆的防护板,增加车底对于石子飞溅等的保护功能,同时也可减少机舱内部的发动机等噪声外泄,优化整车NVH性能,此外,挡风板处于第一状态还增大了车辆前端的接近角或离地间隙,提升了车辆前端的通过性;挡风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挡风板能对气流进行阻挡,并减少气流进入汽车内部形成乱流,同时,根据转动角度不同可调整车辆底部气压,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即本发明的导流装置通过挡风板的状态切换,使得该导流装置具有防护板和导流气坝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导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导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导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支架;101、支撑组件;102、转轴;2、固定装置;3、挡风板;4、底护板;5、密封件;6、衔接支架;100、驱动装置;200、控制装置;300、信号采集装置;400、导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于车辆贴近地面的一端的固定装置2上;
挡风板3,挡风板3的第一端与固定支架1转动连接,挡风板3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护板4对应设置,在挡风板3绕固定支架1转动时,挡风板3在第二端与底护板4搭接密封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端与底护板4非搭接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以及与固定支架1转动连接的挡风板3,其中该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于车辆贴近底面的一端的固定装置2上,固定装置2优选为车头贴近底面的一端的保险杠或其它结构;固定支架1通过与车辆的固定安装为挡风板3提供安装位置和安装基础;挡风板3的第一端与固定支架1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使得挡风板3相对于固定支架1和车辆的位置可发生改变,便于使挡风板3通过改变位置实现不同的功能,具体地,挡风板3具有第一状态(如图1中的虚线表示)和第二状态(如图1中的实线表示),其中,挡风板3处于第一状态时,挡风板3上与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护板4搭接密封,使得该挡风板3相当于车辆的防护板,增加车底对于石子飞溅等的保护功能,同时也可减少机舱内部的发动机等噪声外泄,优化整车NVH性能,此外,挡风板3处于第一状态还增大了车辆前端的接近角或离地间隙,提升了车辆前端的通过性;挡风板3处于第二状态时,挡风板3能对气流进行阻挡,并减少气流进入汽车内部形成乱流,同时,根据转动角度不同可调整车辆底部气压,使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即本发明的导流装置通过挡风板3的状态切换,使得该导流装置具有防护板和导流气坝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参见图1和图2,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密封件5,密封件5固定安装于第二端,且当挡风板3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5位于挡风板3和底护板4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导流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挡风板3的第二端的密封件5,且当挡风板3处于第一状态时,该密封件5位于挡风板3和底护板4之间,有利于提高挡风板3与底护板4搭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机舱内部的发动机等噪声外泄,优化整车NVH性能,同时,提高对石子、泥沙等的防护能力。优选地,该密封件5为软质材料,其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挡风板3上,或者与挡风板3为一体成型结构。
参见图1和图2,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固定支架1包括:转轴102和至少一个支撑组件101;
其中,支撑组件101与固定装置2固定连接,转轴102与支撑组件101转动连接,且挡风板3的第一端与转轴102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固定支架1包括转轴102以及至少一个支撑组件101,其中,支撑组件101与车辆底部的固定装置2固定连接,用于为转轴102提供安装基础。且转轴102与支撑组件10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与挡风板3的第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使得挡风板3和转轴102可绕转轴102的轴线转动,实现挡风板3与固定支架1的转动连接。其中,支撑组件10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凸字形结构或凹槽结构,其中当支撑组件101为凸字形结构时,支撑组件10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固定支架1还包括:限位结构;
当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挡风板3与第一状态下的挡风板3的角度呈预设角度时,挡风板3与限位结构抵靠。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还包括有限位结构,其中,该限位结构用于对挡风板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使得挡风板3处于第二状态时,其与第一状态时的角度小于预设角度,避免出现转动角度过大的情况。保证挡风板3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导流性。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还包括:衔接支架6,挡风板3的第一端通过衔接支架6与转轴102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导流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衔接支架6,通过该衔接支架6的两端连接挡风板3和转轴102,实现挡风板3与转轴102的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挡风板3与转轴102连接的便利性,同时可有效对车辆上的其他结构进行有效避让,保证挡风板3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顺利切换。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挡风板3为气密性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汇总,挡风板3优选为气密性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避免因挡风板3透风对导流效果造成影响,以及透过的气流进入汽车底部形成乱流。具体地,挡风板3可直接选用气密材料制成,也可选用一般材料并通过喷涂漆料等形式保证挡风板3的气密性。
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导流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100、控制装置200、信号采集装置300以及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400;
控制装置200分别与驱动装置100和信号采集装置300连接,在接收到信号采集装置300发送的数据信息后,生成控制驱动装置100转动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装置100;
驱动装置100与导流装置400连接,用于驱动导流装置400中的挡风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导流控制系统,其包括驱动装置100、控制装置200、信号采集装置300以及上述的导流装置400,其中信号采集装置300用于采集与导流相关的参数并上传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用于根据参数进行当前导流装置400应处位置的判断,并根据该应处位置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装置100,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0驱动挡风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以及调整挡风板3在第二状态时的角度。通过上述导流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导流装置400的状态,使得该导流装置400具有防护板和导流气坝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具体地,当导流装置400中的固定支架包括转轴时,驱动装置400与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信号采集装置300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检测挡风板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
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的第二传感器;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接收器。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其中信号采集装置300以下至少一项,其中,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挡风板转动角度,便于控制装置200对挡风板的当前状态具有清晰的认识;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便于控制装置200根据风阻或气压判断车辆是否具有进行状态切换的需求,和/或获取挡风板的应转动角度;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便于控制装置200根据用户输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状态切换的需求和/或获取挡风板的应转动角度。
具体地,当信号采集装置300仅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的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200根据风阻或气压判断是否状态切换的需求,当确定有需求时,控制驱动装置100进行状态切换。
当信号采集装置300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挡风板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和盖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200根据风阻或气压判断是否状态切换的需求以及转动角度变化需求,当存在任一需求时,控制驱动装置100驱动挡风板转动。
当信号采集装置300仅包括上述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接收器或包括信号接收器和第一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手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200根据用户输入对驱动装置100进行控制;
当信号采集装置300包括信号接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手动和自动双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200根据用户输入首先确定为自动控制功能是否开启,进而再根据用户输入或第二传感器检测信息对驱动装置100进行控制。
参见图4,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流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包括:
步骤S401,接收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
步骤S402,根据数据信息生成控制驱动装置转动或停止的控制信号;
步骤S403,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控制装置的导流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装置接收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根据该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并生成控制驱动装置转动或停止的控制信号,进而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挡风板转动或停止。
具体地,当信号采集装置仅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的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根据风阻或气压判断是否状态切换的需求,当确定有需求时,控制驱动装置进行状态切换。
当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挡风板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和盖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根据风阻或气压判断是否状态切换的需求以及转动角度变化需求,当存在任一需求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挡风板转动。
当信号采集装置仅包括上述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接收器或包括信号接收器和第一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手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根据用户输入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
当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时,即表明上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为手动和自动双用控制系统,其在上电后,控制装置根据用户输入首先确定为自动控制功能是否开启,进而再根据用户输入或第二传感器检测信息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导流控制系统的车辆,其导流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且通过改变挡风板的状态可使导流装置在多种功能间切换,满足当前用户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功能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于车辆贴近地面的一端的固定装置(2)上;
挡风板(3),所述挡风板(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挡风板(3)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车辆的底护板(4)对应设置,在所述挡风板(3)绕所述固定支架(1)转动时,所述挡风板(3)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底护板(4)搭接密封的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底护板(4)非搭接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端,且当所述挡风板(3)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件(5)位于所述挡风板(3)和所述底护板(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转轴(102)和至少一个支撑组件(101);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01)与所述固定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2)与所述支撑组件(101)转动连接,且所述挡风板(3)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轴(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还包括:限位结构;
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挡风板(3)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挡风板(3)的角度呈预设角度时,所述挡风板(3)与所述限位结构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衔接支架(6),所述挡风板(3)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衔接支架(6)与所述转轴(1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3)为气密性结构。
7.一种导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00)、控制装置(200)、信号采集装置(3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400);
所述控制装置(200)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100)和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00)连接,在接收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00)发送的数据信息后,生成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00)转动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驱动装置(100);
所述驱动装置(100)与所述导流装置(4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流装置(400)中的所述挡风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00)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检测所述挡风板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
用于检测车辆风阻或车辆底部气压的第二传感器;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接收器。
9.一种导流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转动或停止的控制信号;
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流控制系统。
CN202110209904.5A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Active CN112977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9904.5A CN112977644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9904.5A CN112977644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7644A CN112977644A (zh) 2021-06-18
CN112977644B true CN112977644B (zh) 2022-04-19

Family

ID=76350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9904.5A Active CN112977644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7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683A (zh) * 2022-09-06 2022-12-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9289Y (zh) * 2002-11-29 2003-12-03 何剑波 汽车自动导流装置
CN202935447U (zh) * 2012-08-02 2013-05-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4821758U (zh) * 2015-07-16 2015-12-0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下导流板结构及汽车
CN207902591U (zh) * 2018-01-05 2018-09-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底导风装置及汽车
CN110466434A (zh) * 2018-05-09 2019-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动力装置
DE102019201323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Audi Ag Luftleit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4778A (ja) * 2003-04-16 2004-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スポイラ装置
CN203404019U (zh) * 2013-06-21 2014-01-22 张远林 一种具有阻流制动功能的垂直轴发电机叶片
JP6534717B2 (ja) * 2017-10-12 2019-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7153238B2 (ja) * 2019-03-27 2022-10-1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スカー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9289Y (zh) * 2002-11-29 2003-12-03 何剑波 汽车自动导流装置
CN202935447U (zh) * 2012-08-02 2013-05-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4821758U (zh) * 2015-07-16 2015-12-0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下导流板结构及汽车
CN207902591U (zh) * 2018-01-05 2018-09-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底导风装置及汽车
CN110466434A (zh) * 2018-05-09 2019-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动力装置
DE102019201323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Audi Ag Luftleit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7644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5703B2 (en) Backdoor apparatus
CN112977644B (zh) 一种导流装置、导流控制系统、导流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07117215B (zh) 一种车身立柱导流机构和汽车
CN111002797A (zh) 车窗风噪与风振调节装置及车辆
FR3006948A1 (fr) Ensemble d'habillage pour habitacle de vehicule et vehicule correspondant
US11713025B2 (en) Air blowing apparatus
US20090001774A1 (en) Wind Deflector in the Field of Motor Vehicles
CN211166384U (zh)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
CN212538049U (zh)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中框
CN108216391B (zh) 一种汽车后保下护板结构
CN202448717U (zh) 一种客车行李舱门密封结构
CN219456888U (zh) 车辆的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a柱和车辆
CN214164858U (zh)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后视镜
CN213109232U (zh) 一种阻燃性能较好的车身侧密封条
WO2023179367A1 (zh) 防撞装置及车辆
CN113942373A (zh) 汽车车窗风振噪声调节装置、方法及汽车
CN220332806U (zh) 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整流结构及车辆
CN211075686U (zh) 一种多功能抑尘车风道筒的调节组件
CN2092745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防护罩结构
CN210211970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箱出风控制结构
CN220429819U (zh) 一种用于车内通风的空调口风力调节装置
CN220349583U (zh) 一种带导流槽的后视辅助镜
CN219339150U (zh) 风窗调节装置和车辆
CN216709445U (zh) 一种气弹簧安装支架总成及装载机
CN209539626U (zh) 离心屋顶排风机密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