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9834B - 门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9834B CN112969834B CN201980071689.8A CN201980071689A CN112969834B CN 112969834 B CN112969834 B CN 112969834B CN 201980071689 A CN201980071689 A CN 201980071689A CN 112969834 B CN112969834 B CN 1129698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k
- restricting
- rotation
- opening
- restric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8—Mounting of individual lock elements in the lock, e.g. lev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6—Cooperation between bolts and deten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门闩装置(10)具备从保持位置向开放位置旋转的拨叉(22)、能够在卡止位置与非卡止位置之间旋转的卡爪杆(27)、能够从解除位置经过限制位置而移动至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以及能够向第一方向(A1)与第二方向(A2)旋转的旋转构件(48)。旋转构件(48)具有能够操作解除位置以及限制位置的限制构件(55)且不能操作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第一操作部(51)、以及能够操作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第二操作部(52)。在打开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限制位置之后,允许限制构件(55)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然后,允许限制构件(55)向退避位置的移动。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二操作部(52)使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移动至解除位置并保持于解除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闩装置。
背景技术
门闩装置具备将撞针(striker)保持为能够脱离的拨叉、以及卡止于保持位置的拨叉的卡爪杆。当利用卡爪杆进行的卡止被解除时,拨叉通过弹簧的作用力而从保持位置向开放位置旋转。此时,还施加有配置于车身与门之间的防水用的密封条的弹力,拨叉强有力地旋转。其结果是,在门开放时,产生由快速旋转引起的拨叉的振动、以及由该振动与门等共鸣引起的异响。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抑制该振动和异响的产生的门闩装置。
在专利文献1的门闩装置中,在拨叉与拨叉的配置面上,以局部地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突起。当拨叉向保持位置旋转时,这些突起相互压接。通过该压接(阻力),抑制拨叉从保持位置朝向开放位置的急剧旋转。
专利文献2的门闩装置具备齿轮构件,该齿轮构件具有对拨叉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以及对卡爪杆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当齿轮构件被打开驱动而旋转时,在通过第一操作部限制了拨叉从保持位置朝向开放位置的移动之后,通过第二操作部解除卡爪杆对拨叉的卡止。然后,一边限制拨叉的移动一边使齿轮构件旋转,拨叉与该旋转连动地向开放位置旋转。由此,能够抑制拨叉朝向开放位置的急剧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4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门闩装置中,若增大突起的压接阻力,则给拨叉的通常动作带来障碍,拨叉有可能不会旋转到开放位置。另外,若突起彼此的压接被解除,则拨叉朝向开放位置急剧旋转。由此,关于抑制由拨叉引起的振动和异响,无法得到充分的效果。
在专利文献2的门闩装置中,由于拨叉与齿轮构件的旋转连动地向开放位置旋转,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门开放时的振动和异响的产生。但是,齿轮构件通过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直接操作拨叉和卡爪杆,所以配置位置和大小被限定,因此设计的自由度低。另外,由于拨叉、卡爪杆以及齿轮构件配置于同一面上,因此需要确保较大的配置面。由此,该门闩装置是大型的,对于小型化没有任何考虑。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开放时的振动和异响的产生并且实现小型化的门闩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提供一种门闩装置,其具备:拨叉,其被第一施力构件施力,以从保持撞针的保持位置向能够使所述撞针脱离的开放位置旋转;卡爪杆,其能够在与所述保持位置的所述拨叉卡止的卡止位置、和解除与所述拨叉的卡止而允许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的旋转的非卡止位置之间旋转;限制构件,其能够从允许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的旋转的解除位置,经过克服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而将所述拨叉保持于所述保持位置的限制位置,移动至越过该限制位置的退避位置;以及旋转构件,其能够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所述旋转构件具有:第一操作部,其能够与所述限制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抵接,且不能操作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以及第二操作部,其能够操作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旋转构件从规定的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时,所述第一操作部在将所述限制构件保持于所述限制位置之后,允许所述限制构件通过由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引起的所述拨叉的按压而从所述限制位置朝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然后,允许所述限制构件向所述退避位置的移动,在所述旋转构件朝向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时,所述第二操作部使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移动至所述解除位置并保持于所述解除位置。
在该门闩装置中,在第一驱动时,限制构件在被第一操作部保持于限制位置之后,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逐渐移动。由此,由于与限制构件的移动连动而逐渐解除拨叉的旋转限制,因此保持位置的拨叉在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朝向开放位置逐渐旋转。而且,当限制构件移动至解除位置时,限制构件对拨叉的旋转限制被解除,因此拨叉在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朝向开放位置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二驱动时,通过第二操作部将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移动至解除位置,并保持该状态。
这样,在第一驱动时,由于借助限制构件使拨叉从保持位置向开放位置逐渐旋转,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拨叉急剧旋转的情况那样的振动和异响的产生。由于借助与旋转构件分开的限制构件而限制拨叉的旋转,因此能够提高旋转构件的设计的自由度,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在第二驱动时,限制构件旋转至解除位置并保持在解除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与限制构件的干涉引起的拨叉的动作不良。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抑制开放时的振动和异响的产生,并且实现门闩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于后尾门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闩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门闩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门闩装置的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门闩装置的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电动开闭机构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限制构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卡爪杆、扇形齿轮以及限制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操作部与打开操作接受部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9A是示出扇形齿轮旋转到中立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B是示出图9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A是示出打开动作的一工序的主视图。
图10B是示出图10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A是示出打开动作的另一工序的主视图。
图11B是示出图11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A是示出打开动作的另一工序的主视图。
图12B是示出图12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A是示出打开动作完成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B是示出图13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A是示出撞针的开放状态的主视图。
图14B是示出图14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A是示出关闭动作的一工序的主视图。
图15B是示出图15A中的拨叉、卡爪杆以及限制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限制构件的操作接受部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7A是示出限制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7B是图17A的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闩装置10。如图1所示,该门闩装置10配置于对车身1的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后尾门4,且以能够将后尾门4相对于车身1开放的方式保持为关闭的状态。在车身1配置有将与后尾门4之间的间隙密封的橡胶制的密封条3。
(门闩装置的概要)
如图2所示,门闩装置10具备闩锁机构20、电动开闭机构40以及手动开放机构70,它们一体地安装于框架12。
闩锁机构20通过电动开闭机构40切换为图9B所示的闩锁状态,通过电动开闭机构40或者手动开放机构70切换为图14B所示的打开状态。闩锁状态的闩锁机构20将配置于车身1的U形状的撞针2保持为不能脱离,且将后尾门4相对于车身1保持关闭状态。打开状态的闩锁机构20允许撞针2的脱离,允许后尾门4相对于车身1的开放。
电动开闭机构40与车辆的电池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若配置于后尾门4的打开开关(未图示)被操作,则电动开闭机构40通过ECU(控制部)的指令而被打开驱动,并使闩锁状态的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成为打开状态。若打开状态的后尾门4被关闭而撞针2进入闩锁机构20,则电动开闭机构40通过ECU的指令而被关闭驱动,并使闩锁机构20进行关闭动作成为闩锁状态。
手动开放机构70用于由于电池的电力不足等而不能打开驱动电动开闭机构40的情况。通过用户的操作,手动开放机构70进行打开驱动,使闩锁状态的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成为打开状态。
(框架的概要)
如图1至图3所示,框架12具备基板13、防护块14、闩锁基座15以及闩锁罩16。在基板13配置有电动开闭机构40的一部分和手动开放机构70。在防护块14配置有闩锁机构20和电动开闭机构40的剩余部分。
基板13为金属制,且沿着后尾门4的外板5配置。在基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组装闩锁基座15和闩锁罩16的托架13a。
防护块14是树脂制,且沿着后尾门4的前端面板6配置。防护块14在被闩锁基座15与闩锁罩16夹入的状态下,经由它们而组装于基板13。在与前端面板6对置的防护块14的下侧设置有供撞针2贯穿的贯穿槽14a。
闩锁基座15是金属制,且配置于防护块14的下表面。在闩锁基座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组装于基板13的托架15a。托架15a以覆盖防护块14的侧面的方式弯曲。在关闭后尾门4的方向的前端侧、即与内板7对置的闩锁基座15的前部设置有罩部15b。在包括罩部15b在内的闩锁基座15形成有使贯穿槽14a露出的开口15c。
闩锁罩16是金属制,且配置在位于闩锁基座15的相反侧的防护块14的上表面。在闩锁罩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组装于基板13的托架16a。如图2最明确所示的那样,在闩锁罩16与基板1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电动开闭机构40的一部分配置的间隙。
例如,框架12如以下那样组装。首先,在闩锁基座15的上侧配置防护块14。接着,在基板13的下侧配置闩锁基座15,在基板13的托架13a的下侧重叠闩锁基座15的托架15a。然后,在防护块14的上表面配置闩锁罩16,在基板13的托架13a的上侧重叠闩锁罩16的托架16a。最后,将重叠的3个托架13a、15a、16a螺栓固定。
(闩锁机构的概要)
如图2以及图4所示,闩锁机构20具备将撞针2保持为能够脱离的拨叉22、以及将拨叉22卡止为能够脱离的卡爪杆27。拨叉22能够旋转地安装于防护块14的贯穿槽14a的一侧(在图2中为右侧)。卡爪杆27能够旋转地安装于防护块14的贯穿槽14a的另一侧(在图2中为左侧)。
卡爪杆27将旋转到全闩锁位置(保持位置)的拨叉22卡止,通过卡爪杆27而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通过将卡爪杆27与拨叉22的卡止解除,而允许拨叉22从全闩锁位置向打开位置(开放位置)的旋转。
拨叉22轴支承于在防护块14配置的旋转轴23。拨叉22能够以旋转轴23为中心在图9B所示的全闩锁位置与图14B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一并参照图4,拨叉22被弹簧(第一施力构件)24从全闩锁位置向打开位置逆时针施力。
拨叉22具备从外周部朝向旋转轴23延伸的保持槽22a。图9B所示的全闩锁位置的保持槽22a成为相对于贯穿槽14a交叉的姿态,且将撞针2保持为不能脱离。图14B所示的打开位置的保持槽22a沿着贯穿槽14a延伸,成为前端开口位于贯穿槽14a上的姿态,且允许撞针2的脱离。
参照图14B,在打开位置处位于贯穿槽14a侧的拨叉22的外周设置有全闩锁台阶部22b和半闩锁台阶部22c。当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时,卡爪杆27卡止于全闩锁台阶部22b。当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半闩锁位置时,卡爪杆27卡止于半闩锁台阶部22c。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卡爪杆27轴支承于在防护块14配置的旋转轴30。卡爪杆27能够以旋转轴30为中心在图9B所示的卡止位置与图13B所示的非卡止位置之间旋转。参照图4,卡爪杆27被弹簧31从非卡止位置向卡止位置顺时针施力。
参照图7,卡爪杆27具备金属制的杆主体28、覆盖杆主体28的树脂(例如聚缩醛)制的覆盖件29,且通过嵌入成型而形成。在位于贯穿槽14a侧的杆主体28的角部设置有卡止部28a。卡止部28a从覆盖件29露出。图9B所示的卡止位置的卡止部28a能够与拨叉22的全闩锁台阶部22b卡止,并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另外,卡止位置的卡止部28a能够与拨叉22的半闩锁台阶部22c卡止,并将拨叉22保持于半闩锁位置。图13B所示的非卡止位置的卡止部28a不能与全闩锁台阶部22b以及半闩锁台阶部22c中的任一个卡止,允许拨叉22在弹簧24的施力的作用下向打开位置的旋转。
(电动开闭机构的概要)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4,电动开闭机构40具备致动器42、扇形齿轮(旋转构件)48以及限制构件55。致动器42和扇形齿轮48安装于基板13。限制构件55安装于闩锁罩16。电动开闭机构40还具备在卡爪杆27一体设置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和在拨叉22一体设置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
当通过ECU打开驱动致动器42时,扇形齿轮48、限制构件55、以及卡爪杆27(打开操作接受部33)进行打开动作。具体而言,扇形齿轮48向第一方向A1(参照图5)旋转,通过限制构件55限制拨叉22从全闩锁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在该状态下,接受到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的打开操作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使卡止位置的卡爪杆27旋转到非卡止位置。然后,当借助限制构件55使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逐渐向打开位置旋转,且拨叉22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解除限制构件55对拨叉22的旋转限制。由此,闩锁机构20成为打开状态。
若通过ECU关闭驱动致动器42,则扇形齿轮48、以及拨叉22(关闭操作接受部26)进行关闭动作。具体而言,扇形齿轮48向第二方向A2(参照图5)旋转,接受到第一操作部51的关闭操作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使半闩锁位置的拨叉22向全闩锁位置旋转。由此,卡爪杆27卡止于全闩锁台阶部22b,且闩锁机构20成为闩锁状态。
致动器42具备能够正转(打开驱动)和反转(关闭驱动)的电动马达43、以及与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机械连接的输出齿轮44。电动马达43固定于与外板5对置的基板13的外表面侧。输出齿轮44穿过基板13的贯通部13b(参照图3),而配置于与内板7对置的基板13的内表面侧。
参照图1以及图2,配设有用于将电动马达43电连接于ECU以及电池的电线45。在电线4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器46A、46B。一方的连接器46A连接于电动马达43,另一方的连接器46B连接于与ECU以及电池连接的连接器(未图示)。
在连接器46B还电连接有图2所示的拨叉22用的开关25、图9B所示的卡爪杆27用的开关32、以及图2所示的扇形齿轮48用的开关53。开关25是具备与拨叉22的旋转连动的检测件的旋转开关,且检测拨叉22旋转到打开位置、半闩锁位置以及全闩锁位置中的哪一个。开关32是微动开关,且通过卡爪杆27的按压,而检测出卡爪杆27旋转到非卡止位置的情况。开关53是微动开关,且通过扇形齿轮48的干涉构件50的按压,而检测扇形齿轮48旋转到中立位置的情况。
如图2以及图4所示,扇形齿轮48是配置于基板13的内表面侧的大致扇形的板体,且具备与输出齿轮44的齿44a啮合的多个齿48a。参照图3以及图7,扇形齿轮48轴支承于在基板13的贯通孔13c配置的旋转轴49。如前述那样,拨叉22的旋转轴23与卡爪杆27的旋转轴30配置于防护块14。即,配置于基板13的旋转轴49以沿着相对于旋转轴23以及旋转轴30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扇形齿轮48以图9A所示的规定的中立位置为起点,通过电动马达43正转而利用输出齿轮44向逆时针(第一方向)旋转,且通过电动马达43反转而利用输出齿轮44向顺时针(第二方向)旋转。即,如图5所示,以旋转轴49为中心,扇形齿轮48以描绘圆弧轨道A的方式旋转。在打开驱动时,扇形齿轮48从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A1旋转至图13A所示的旋转角度位置。在关闭驱动时,扇形齿轮48从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向第二方向A2旋转至图15A所示的旋转角度位置。
在扇形齿轮48的内表面侧设置有干涉构件50、第一操作部51以及第二操作部52。当扇形齿轮48到旋转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时,干涉构件50对固定在基板13的开关53进行接通操作。在打开驱动时(第一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对限制构件55和卡爪杆27进行操作。在打开驱动后扇形齿轮48朝向中立位置向第二方向A2旋转的复位时(第二驱动时),第二操作部52对限制构件55进行操作。在关闭驱动时(第三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对拨叉22进行操作。在关闭驱动后扇形齿轮48朝向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A1旋转的复位时(第四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与第二操作部52不操作拨叉22、限制构件55以及卡爪杆27中的任一个。关于第一操作部51与第二操作部52的具体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5至图7所示,限制构件55接受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而限制拨叉22从全闩锁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具体而言,在卡止位置的卡爪杆27向非卡止位置旋转时(打开驱动的初期),限制构件55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然后(打开驱动的后期),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连动,限制构件55逐渐允许拨叉22在弹簧24的施力的作用下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当拨叉22旋转至规定的旋转角度位置时,限制构件55解除拨叉22的旋转限制,且允许拨叉22向打开位置的旋转。
限制构件55轴支承于在闩锁罩16的安装孔16b(参照图3)配置的旋转轴59,并配置于闩锁基座15与闩锁罩16之间的间隙。限制构件55能够以旋转轴59为中心从图9A以及图9B所示的解除位置经过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的限制位置旋转至图13A以及图13B所示的退避位置。在解除位置,限制构件55允许拨叉22的旋转。在限制位置,限制构件55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在退避位置,限制构件55不与第一操作部51干涉(抵接)。
限制构件55被弹簧(第二施力构件)60从解除位置至退避位置向逆时针(图5所示的方向B1)施力。通过限制构件55与检测拨叉22的旋转位置的开关25的壳体抵接,从而限制构件55在退避位置停止(参照图13A)。
限制构件55具备与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抵接的保持部56、在打开驱动时接受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操作接受部57、以及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接受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的被操作部58。
保持部56设置于金属制的基板55a的下端,且朝向拨叉22呈圆柱状突出。旋转至限制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保持部56与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的半闩锁台阶部22c抵接。如前述那样,限制构件55被弹簧60向方向B1施力,且由于弹簧24对拨叉22的施力,而向与方向B1相反的方向B2被按压。弹簧60的作用力比弹簧24的作用力小。由此,保持部56与半闩锁台阶部22c抵接的限制构件55由于弹簧24的施力,而向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方向B2被施力。然而,在卡爪杆27卡止于拨叉22的状态下,限制构件55不会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
参照图5,操作接受部57在基板55a中形成于位于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的下部(通过打开动作而移动的方向A1)且右侧(第一操作部51的圆弧轨道A的内侧)的部分。在限制构件55旋转至解除位置以及限制位置时,第一操作部51能够与操作接受部57抵接(操作)。由此,在打开驱动时,通过与第一操作部51的抵接,从而操作接受部57限制限制构件55向方向B2的旋转,使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逐渐向打开位置旋转。在限制构件55旋转至退避位置时,第一操作部51不能与操作接受部57抵接(操作)。由此,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能够抑制由第一操作部51对操作接受部57的干涉引起的扇形齿轮48的动作不良。
被操作部58在基板55a中设置于相对于旋转轴59与保持部56的相反的一侧(即是上侧)。被操作部58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通过第二操作部52的抵接(按压)而使限制构件55从退避位置向解除位置旋转。在扇形齿轮48旋转到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由第二操作部52限制被操作部58的移动,限制构件55被保持于解除位置。
如图5以及图7所示,打开操作接受部33在树脂制的覆盖件29一体设置,且从基板13与闩锁罩16的间隙向第一操作部51侧突出。打开操作接受部33配置于第一操作部51的下部(通过打开动作而移动的方向A1)且左侧(第一操作部51的圆弧轨道A的外侧)。打开操作接受部33接受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克服弹簧31的施力使卡爪杆27向方向C1旋转,以使卡止位置的卡爪杆27位于非卡止位置。由此,解除拨叉22与卡爪杆27的卡止,允许拨叉22的旋转。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关闭操作接受部26接受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克服弹簧24的施力而使半闩锁位置的拨叉22向全闩锁位置旋转。关闭操作接受部26具备弯曲的固定部26a,该固定部26a固定于从闩锁罩16突出的旋转轴23的前端。关闭操作接受部26沿着旋转轴23突出,并形成为以旋转轴23为中心的圆弧状。参照图14A以及图14B,打开位置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配置于第二方向A2上的第一操作部51的前侧并且附近。
(手动开放机构的概要)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4,手动开放机构70具备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基板13的打开杆72。另外,手动开放机构70具备形成于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抵接部33a。即,打开操作接受部33接受电动开闭机构40的打开操作、以及手动开放机构70的打开操作这两方。抵接部33a朝向打开杆72从打开操作接受部33突出。
打开杆72具备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基板13的安装孔13d(参照图3)的轴部72a。另外,打开杆72具备从轴部72a突出的手柄部72b和打开操作部72c。手柄部72b向与闩锁机构20相反的方向突出。打开操作部72c朝向打开操作接受部33突出,且前端配置在与使卡爪杆27旋转的方向C1相反的一侧(方向C2)。打开杆72被弹簧73从使卡爪杆27进行打开动作的操作位置向朝方向C2远离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非操作位置施力。
为了利用工具等从车内侧操作手柄部72b,在内板7设置有未图示的开口部。通过手柄部72b的操作,从而在图2中打开杆72顺时针旋转,并利用打开操作部72c按压抵接部33a。由此,卡止位置的卡爪杆27朝向非卡止位置旋转。
(第一操作部的详细情况)
如图10A、图10B、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在打开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依次进行限制构件5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限制、以及卡爪杆27相对于拨叉22的卡止解除。这里,卡止解除是指完全解除了拨叉22与卡爪杆27的卡止的状态。即,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朝向非卡止位置的移动(操作)开始也可以在限制构件55的移动限制之前进行。在关闭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使半闩锁位置的拨叉22向全闩锁位置移动。
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操作部51具备对角部进行了圆倒角的大致四棱柱状的第一销51A、以及圆柱状的第二销51B。这些构件从扇形齿轮48朝向限制构件55和卡爪杆27所在的车内突出。第一销51A和第二销51B在扇形齿轮48的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位于旋转轴49侧的第一销51A的全长比位于与第一销51A相比远离旋转轴49的位置的第二销51B的全长长。
如图9A所示,在扇形齿轮48停止于中立位置(第一旋转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销51A和第二销51B远离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以及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通过扇形齿轮48的旋转,从而第一销51A和第二销51B以旋转轴49为中心以描绘圆弧轨道A的方式旋转。
在打开驱动时,扇形齿轮48从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A1旋转。通过该旋转,从而第一销51A操作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另外,第一销51A操作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之后第二销51B对打开操作接受部33进行操作。即,在通过第一销51A使卡爪杆27旋转至规定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销51B与打开操作接受部33抵接,与第一销51A接续地使卡爪杆27朝向非卡止位置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销51B,不进行操作接受部57的操作。
具体而言,如图10A所示的第二旋转角度位置(第二位置)那样,第一销51A依次与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和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抵接。由此,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朝向非卡止位置的旋转开始。另外,限制构件5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旋转被限制。由此,借助限制构件55限制拨叉22从全闩锁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
接着,如图11A所示的第三旋转角度位置(第三位置)那样,与操作接受部57抵接的第一销51A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限制位置,借助该限制构件55保持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另外,与打开操作接受部33抵接的第二销51B使卡爪杆27朝向非卡止位置移动。
接着,如图12A所示的第四旋转角度位置(第四位置)那样,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连动地与操作接受部57滑动接触的第一销51A逐渐允许限制构件55朝向解除位置的旋转,且借助该限制构件55而逐渐允许拨叉22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另外,与打开操作接受部33抵接的第二销51B将卡爪杆27保持于非卡止位置。
最后,如图13A所示的第五旋转角度位置(第五位置)那样,与打开操作接受部33抵接的第二销51B将卡爪杆27维持在非卡止位置。另外,限制构件55对拨叉22的旋转限制被解除,限制构件55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向退避位置旋转,由此操作接受部57远离第一销51A。
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一销51A以及第二销51B不进行任何构件的操作。具体而言,在复位时的初期,限制构件55旋转到退避位置,因此第一销51A不与操作接受部57抵接。由此,能够抑制由与限制构件55的干涉引起的扇形齿轮48的动作不良。
在关闭驱动时,扇形齿轮48从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向第二方向A2旋转。通过该旋转,从而第一销51A按压于拨叉22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由此,克服弹簧24的施力,半闩锁位置的拨叉22朝向全闩锁位置旋转。在图15A以及图15B所示的旋转角度位置,通过第一销51A,从而拨叉22从半闩锁位置越过全闩锁位置旋转。在该关闭驱动时,关闭操作接受部26的操作不通过第二销51B进行。
在关闭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一销51A以及第二销51B不进行任何构件的操作。通过向朝向中立位置的第一方向A1的旋转,从而在第一销51A远离关闭操作接受部26时,卡止位置的卡爪杆27卡止于拨叉22。
这样,通过扇形齿轮48的打开驱动,第一销51A对配置于圆弧轨道A的内侧的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进行操作,并且对配置于圆弧轨道A的外侧的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进行操作。另外,第一销51A与第二销51B依次对打开操作接受部33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卡爪杆27的旋转角度(动作行程)。由此,能够减小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形状。另外,由于通过小型化能够减轻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重量,因此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降低作用于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惯性力。因此,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防止卡爪杆27意外地从卡止位置移动到非卡止位置而解除拨叉22的卡止、且后尾门4开放的情况。
(第二操作部的详细情况)
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二操作部52在扇形齿轮48的径向上的干涉构件50的内侧一体设置。第二操作部52朝向限制构件55所在的车内突出。当从延伸的方向观察旋转轴49时,第二操作部52形成为与旋转轴49同轴的圆弧状。通过扇形齿轮48的旋转,从而第二操作部52以旋转轴49为中心以描绘圆弧轨道A的方式旋转。
如图9A所示,在扇形齿轮48停止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二操作部52与旋转到解除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被操作部58抵接,限制限制构件55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朝向退避位置的旋转。
如图10A所示,在打开驱动时,在第一销51A与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和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抵接之前,第二操作部52从被操作部58远离,解除限制构件55的旋转限制。由此,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限制构件55从解除位置朝向退避位置旋转。然而,在该状态下,由于拨叉22位于全闩锁位置,因此限制构件55在限制位置停止。
如图13A以及图14A所示,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二操作部52与被操作部58抵接。与扇形齿轮48向第二方向A2的旋转连动,第二操作部52按压被操作部58,并克服弹簧60的施力使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向解除位置旋转。
如图9A以及图15A所示,在关闭驱动时以及关闭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二操作部52维持与被操作部58抵接的状态,并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解除位置。
这样,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即允许拨叉22向打开位置旋转后,通过第二操作部52使限制构件55从退避位置旋转并保持在解除位置。由此,在关闭驱动时,即关闭后尾门4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与限制构件55的干涉引起的拨叉22的动作不良。
(限制构件的详细情况)
如图5以及图7所示,限制构件55是与扇形齿轮48平行地配置的板状的构件,如前述那样,具备保持部56、操作接受部57以及被操作部58。在打开驱动时,为了限制拨叉22的旋转,限制构件55被第一操作部51保持于限制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操作部51的抵接和拨叉22的按压而逐渐地向解除位置旋转,然后,通过弹簧60的施力而向退避位置旋转。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为了维持解除了拨叉22的旋转限制的状态,限制构件55通过第二操作部52而从退避位置旋转到解除位置。
限制构件55的旋转轴59设置于限制构件55的上端,且以位于中立位置的第一销51A的旁边的方式配置于闩锁罩16。旋转轴59与拨叉22的旋转轴23以及卡爪杆27的旋转轴30正交,且位于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平行的位置。
保持部56是朝向拨叉22突出的棒状的构件,且与拨叉22的旋转轨道面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上。限制构件55旋转到图10B所示的限制位置以及图13B所示的退避位置的状态下的保持部56位于拨叉22的旋转轨道内。图12B示出了即将解除限制构件55对拨叉22的旋转限制之前的状态。一并参照图9B,限制构件55旋转到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的保持部56位于拨叉22的旋转轨道外。
在拨叉22旋转到全闩锁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保持部56与半闩锁台阶部22c抵接(卡止),因此限制构件55不会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越过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这一方旋转。在拨叉22旋转到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保持部56不与拨叉22干涉,因此限制构件55越过限制位置而向退避位置这一方旋转。然而,在打开驱动后,由于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通过第二操作部52而向解除位置旋转,因此拨叉22不与保持部56干涉。
如图5最明确所示那样,操作接受部57设置于旋转轴59与保持部56之间。操作接受部57在限制构件55旋转至解除位置以及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位于第一销51A的圆弧轨道A1上,并在限制构件55旋转至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位于不与第一销51A干涉的区域。操作接受部57具备位于最远离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的位置的突出顶部57a、以及从突出顶部57a向保持部56这一方延伸的倾斜部57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接受部57设置有从突出顶部57a向旋转轴59这一方延伸的加强部57c。它们通过对基板55a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相互相连且向与保持部56相同的方向突出。
突出顶部57a是使倾斜部57b和加强部57c连续的圆弧状的弯曲部分。参照图11A,以在第一销51A抵接于突出顶部57a的状态下使限制构件55向限制位置旋转的方式,设定突出顶部57a的位置。
倾斜部57b形成为与第一销51A线接触的板状,且随着从突出顶部57a朝向旋转轴59这一方,向远离中立位置的第一销51A的方向倾斜。即,倾斜部57b由向右下的倾斜面构成。通过第一销51A的抵接,从而倾斜部57b克服由弹簧24的施力引起的拨叉22的按压,限制限制构件55朝向解除位置的旋转。另外,与由向第一方向A1的旋转引起的第一销51A的滑动连动,倾斜部57b逐渐允许限制构件55由拨叉22的按压引起的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旋转。
加强部57c防止由第一销51A的抵接引起的操作接受部57的变形、以及限制构件55的动作不良。加强部57c形成为与第一销51A线接触的板状,且随着从旋转轴59朝向突出顶部57c这一方,向远离中立位置的第一销51A的方向倾斜。即,倾斜部57b由向左下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这样,限制构件55具备操作接受部57,该操作接受部57具有逐渐允许拨叉22的旋转的倾斜部57b。由此,在打开驱动时,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实现在限制限制拨叉22的旋转的同时使限制位置的限制构件55通过拨叉22的按压而向解除位置旋转的动作。
如图5以及图7所示,被操作部58呈板状,且设置于隔着旋转轴59而位于与保持部56相反一侧的限制构件55的端部。如图5最明确所示那样,旋转到解除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被操作部58形成为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同轴的圆弧状。即,该状态下的被操作部58是与扇形齿轮48的第二操作部52同心的圆弧状,且位于第二操作部52的内周。
如图5中虚线所示,旋转到的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被操作部58成为与第二操作部52的圆弧轨道A交叉的姿态。更具体而言,被操作部58的基端58a位于第二操作部52的圆弧轨道A的内侧,被操作部58的前端58b位于第二操作部52的圆弧轨道A的外侧,在打开驱动后的复位时,第二操作部52沿着所旋转的第二方向A2而倾斜。由此,第二操作部52能够与被操作部58抵接,且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连动地将限制构件55从退避位置旋转至解除位置。
从基端58a至前端58b的被操作部58的全长如以下那样设定。如图9A所示,在扇形齿轮48旋转至中立位置的状态下,被操作部58的基端58a位于第二操作部52的周向的范围内。如图10A所示,在打开驱动时,在第一销51A与操作接受部57抵接之前,被操作部58远离第二操作部52。如图15A所示,在关闭驱动时,在第一销51A按压关闭操作接受部26,且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的状态下,被操作部58的前端58b位于第二操作部52的周向的范围内。被操作部58的全长与第二操作部52的全长设定为满足这些条件。
(打开操作接受部的详细情况)
参照图7,打开操作接受部33如前述那样,形成于构成卡爪杆27的树脂制的覆盖件29。卡爪杆27具备沿着旋转轴30朝向第一操作部51突出的臂部27a,在该臂部27a的前端设置有打开操作接受部33。打开操作接受部33具备供打开杆72的打开操作部72c抵接的抵接部33a、以及供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抵接的倾斜部33b。
一并参照图5,倾斜部33b随着朝向在弹簧31的施力的作用下使卡爪杆27旋转的方向(方向C2),向远离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的方向(方向A1)倾斜。另外,倾斜部33b相对于卡爪杆27所旋转的周向的圆弧轨道在切线方向上延伸。由此,第一销51A与第二销51B以交叉的姿态从上方与倾斜部33b抵接。第一销51A以及第二销51B将倾斜部33b向下方向按压,由此卡爪杆27通过倾斜部33b的倾斜而从卡止位置向非卡止位置旋转。
若倾斜部33b的倾斜角度(杆主体28的上表面与倾斜部33b所成的角)过缓,则卡爪杆27的旋转变得困难,且打开操作接受部33变得大型。另一方面,若倾斜部33b的倾斜角度过陡,则卡爪杆27的动作行程变短。由此,为了使打开操作接受部33小型化,倾斜部33b的倾斜角度优选为45度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45度。另外,对于利用电动的卡爪杆27的动作旋转角度,由于卡爪杆27的实际的释放角度(拨叉22与卡爪杆27的卡止被解除的角度)约为20度,且全行程(卡爪杆27能够机械地旋转的角度)约为30度,因此优选是20度以上且30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25度。
如图8所示,当从卡爪杆27的径向的内侧至外侧的倾斜部33b的宽度W过大时,需要增大基板13与闩锁罩16的间隙。另外,当倾斜部33b的宽度W过小时,如果不使第一销51A与第二销51B的全长变长,则在使卡爪杆27旋转至非卡止位置以前,无法将第一销51A或者第二销51B维持为与倾斜部33b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卡爪杆27的臂部27a使金属制的杆主体28的一部分沿着卡爪杆27的旋转轴方向C1、C2大致直角地弯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杆主体28的板厚为5mm,使构成臂部27a的覆盖件29的宽度为1.5mm。而且,倾斜部33b的宽度W进一步扩大为8mm,确保用于第一销51A或者第二销51B与倾斜部33b抵接的充分的抵接量。
接着,参照图8,倾斜部33b形成为朝向销51A、51B突出的曲面状。即,倾斜部33b的沿着宽度W的方向的剖面形状向上弯曲。由此,第一销51A和第二销51B相对于倾斜部33b点接触。由此,倾斜部33b和销51A、51B能够在行程区域内顺畅地进行接点移动,在动作中成为顺畅的动摩擦状态而能够降低摩擦阻力。由此,通过扇形齿轮48的驱动,能够可靠地旋转卡爪杆27。倾斜部33b的曲率半径r优选设定为,相对于倾斜部33b的宽度W,滑动点的移动距离为1/2W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mm。这是因为,在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旋转至非卡止位置时,第一操作部51与倾斜部33b的滑动轨道从倾斜部33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且延长滑动距离。根据这样的结构,滑动点成为更顺畅的动摩擦状态,能够减小第一操作部51与倾斜部33b的滑动阻力,能够降低倾斜部33b的磨损。
这样,通过将打开操作接受部33设置于卡爪杆27的臂部27a的前端,能够将打开操作接受部33配置成接近第一操作部51,因此能够提高扇形齿轮48的配置的自由度。打开操作接受部33是树脂部件,因此能够降低第一操作部51抵接时的碰撞声、以及第一操作部51与倾斜部33b滑动接触时的动作声。
参照图9A,并结合图8,从正对扇形齿轮48的方向观察,倾斜部33b配置于与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相同的高度。即,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倾斜部33b和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左右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设定成距闩锁罩16的距离大致相同。换言之,倾斜部33b和旋转轴49在与卡爪杆27的旋转轴30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从铅垂方向的上方与这样的倾斜部33b抵接。由此,与打开操作接受部33和扇形齿轮48的旋转轴49沿着卡爪杆27的旋转轴30隔开间隔地配置的情况相比,即使扇形齿轮48的旋转角度较小,也能够使卡爪杆27以较长的行程动作。其结果是,由于能够使扇形齿轮48小型化,因此装置整体也能够小型化。
参照图8,并结合图4,抵接部33a是相对十倾斜部33b位十远离拨叉22的一侧的板状的部分。在打开操作部72c通过打开杆72的打开驱动而旋转的方向C1上,抵接部33a经由连结部33c设置成相对于倾斜部33b隔开间隔地位于前方。在卡爪杆27旋转至卡止位置的状态下,抵接部33a沿着打开杆72的轴部72a的轴线延伸。
接下来,对门闩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非驱动状态)
在后尾门4相对于车身1关闭的状态下,如图9B所示,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卡爪杆27旋转至卡止位置而卡止拨叉22。另外,将撞针2保持于拨叉22的保持槽22a,撞针2不能从贯穿槽14a脱离。如图9A所示,扇形齿轮48位于中立位置,限制构件55位于解除位置。
(利用电动开闭机构进行的打开驱动)
当在闩锁状态下操作后尾门4的打开开关时,电动马达43正转,从而输出齿轮44顺时针(第一方向A1)旋转,图9A所示的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48被逆时针打开驱动。由此,如图10A所示,首先,第二操作部52与被操作部58的抵接(限制)被解除,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解除位置的限制构件55朝向退避位置旋转。此时,由于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因此保持部56与半闩锁台阶部22c抵接,限制构件55在限制位置停止。
接着,如图10A所示,扇形齿轮48的第一销51A与卡爪杆27的倾斜部33b抵接,紧接其后与限制构件55的突出顶部57a的上部抵接。如图10B所示,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一销51A对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按压,从而开始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朝向非卡止位置的旋转,但未到达非卡止位置,而是维持通过卡止部28a卡止全闩锁台阶部22b的状态。另外,通过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限制位置,从而保持部56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
若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进行下去,则第一销51A位于倾斜部33b的下端,并且第二销51B与倾斜部33b的上端抵接。然后,如图11A所示,第一销51A远离卡爪杆27的倾斜部33b,并且位于限制构件55的突出顶部57a的最外端。另外,第二销51B按压倾斜部33b。
如图11A所示,在第二销51B位于倾斜部33b的中段的状态下,如图11B所示,卡爪杆27与拨叉22的卡止尚未被解除。通过使第二销51B位于比倾斜部33b的中段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解除卡爪杆27与拨叉22的卡止。另外,通过第一销51A,限制构件55被保持于限制位置,保持部56维持保持半闩锁台阶部22c的状态。由此,维持拨叉22从全闩锁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限制。
如图12A所示,若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进一步进行,则利用第二销51B保持卡爪杆27旋转至非卡止位置的状态。另外,第一销51A位于倾斜部57b,限制位置的限制构件55通过第一销51A相对于倾斜部57b的滑动接触、以及由弹簧24的施力引起的拨叉22的按压,而向解除位置逐渐旋转。如图12B所示,与限制构件55的旋转连动,全闩锁位置的拨叉22朝向打开位置逐渐旋转。由此,后尾门4稍微打开,密封条3的弹力对后尾门4的作用力减弱。
如图13A所示,当第二销51B通过扇形齿轮48的旋转而位于倾斜部33b的下端时,第一销51A位于限制构件55的倾斜部57b的下端。在该状态下,卡爪杆27被保持于非卡止位置。另外,通过限制构件55旋转至解除位置,从而保持部56与半闩锁台阶部22c的抵接被解除,限制构件55对拨叉22的旋转限制被解除。
由此,如图13B所示,在弹簧24的施力的作用下,拨叉22向打开位置旋转,撞针2变得能够从保持槽22a脱离。此时,如前述那样,由于密封条3对后尾门4的作用力减弱,因此能够降低卡止解除时的拨叉22的振动,能够降低异响。另外,在弹簧60的施力的作用下,限制构件55从解除位置向退避位置旋转,操作接受部57远离第一销51A。
当开关25检测到拨叉22旋转至打开位置时,停止电动马达43的正转,开始电动马达43的反转。由此,输出齿轮44逆时针旋转,扇形齿轮48顺时针旋转。
(利用电动开闭机构进行的打开驱动后的复位)
当从图13A所示的状态进行复位驱动时,第一操作部51对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抵接(按压)被解除。由此,如图14B所示,在弹簧31的施力的作用下,卡爪杆27从非卡止位置向卡止位置旋转。此时,第一操作部51不与旋转到的退避位置的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抵接。
若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进行下去,且第一操作部51位于比操作接受部57靠上方的位置,则第二操作部52与限制构件55的被操作部58抵接。然后,如图14A所示,通过第二操作部52对被操作部58的按压,从而限制构件55从退避位置向解除位置旋转。然后,通过维持第二操作部52与被操作部58的抵接,从而限制构件55被第二操作部52保持在解除位置。此时,由于拨叉22在弹簧24的施力的作用下保持于打开位置,因此拨叉22不位于限制构件55的旋转范围内。由此,拨叉22不会妨碍限制构件55的复位动作。
当通过干涉构件50接通开关53而检测出扇形齿轮48旋转到中立位置时,停止电动马达43的反转。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马达43也可以从驱动开始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正转(打开驱动),当经过规定时间时反转(复位驱动)。该规定时间优选预先设定为第一销51A从中立位置到达限制构件55的倾斜部57b的下端、且第二销51B从中立位置到达倾斜部33b的下端的长度。另外,也可以基于开关32的检测结果,而切换电动马达43的正转与反转。另外,电动马达43的反转也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而代替由开关53进行的扇形齿轮48的中立位置的检测。
如以上那样,在门闩装置10中,在打开驱动时,即使解除了卡爪杆27对拨叉22的卡止,也借助限制构件55限制拨叉22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由此,不会有在弹簧24的施力上施加密封条3的弹力、且拨叉22强有力地向打开位置旋转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抑制后尾门4的开放时的振动和异响的产生。
拨叉22的旋转并不是由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直接限制,而是借助单独的限制构件55来限制,因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设定扇形齿轮48的配置位置和大小,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在第一操作部51的圆弧轨道A1的内侧与外侧中,在一方配置有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在另一方配置有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通过第一操作部51,对限制构件55和卡爪杆27这两方进行操作。即,由于将限制构件55和卡爪杆27隔着第一操作部51而接近配置,因此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一个致动器42进行限制构件55对拨叉22的旋转限制和卡爪杆27的卡止解除,因此能够减少门闩装置10的部件数量,且降低制造成本。
拨叉22和限制构件55立体地配置于不同的面,卡爪杆27和扇形齿轮48也立体地配置于不同的面。由此,能够使配置拨叉22和卡爪杆27的闩锁基座15以及防护块14省空间化,能够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由于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直接操作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因此无需将打开杆72的打开操作部72c配置于打开操作接受部33与第一操作部51之间。由此,由于不需要在卡爪杆27与扇形齿轮48之间确保多余的空间,因此能够将部件集中配置,在该点上也能够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限制构件55仅在限制位置将拨叉22保持于全闩锁位置,并不是克服弹簧24的施力与密封条3的弹力而使拨叉22向关闭方向旋转的构件。由此,能够减小作用于限制构件55、以及支承限制构件55的框架12的反作用力。其结果是,不需要在框架12设置加强构件等,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实现轻量化。
在打开驱动的完成后,通过弹簧60的施力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退避位置。由此,在扇形齿轮48向中立位置的复位时,能够防止第一操作部51对限制构件55的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它们的干涉引起的扇形齿轮48的动作不良。在中立位置,通过第二操作部52将限制构件55保持于解除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与限制构件55的干涉引起的拨叉22的动作不良。
(利用手动开放机构进行的打开驱动)
如图2所示,当在闩锁状态下打开杆72的手柄部72b顺时针旋转时,打开杆72的打开操作部72c与卡爪杆27的抵接部33a抵接,将抵接部33a在图2中向左按压。由此,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向非卡止位置逆时针旋转,卡爪杆27与拨叉22的卡止被解除。其结果是,拨叉22在弹簧24的施力的作用下向打开位置旋转。
当打开杆72的操作停止时,在弹簧73的施力的作用下,打开杆72从操作位置向非操作位置旋转。由此,打开操作部72c对抵接部33a的按压被解除,因此在弹簧31的施力的作用下,卡爪杆27从非卡止位置向卡止位置旋转。
这样,在门闩装置10中,在电池的电力不足等紧急情况下,通过直接操作打开杆72,能够使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另外,由于打开杆72仅在紧急情况使用,因此能够降低耐久性,即使降低机械强度,也不会产生破损等不良情况。由此,打开杆72不需要烧结等热处理,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在扇形齿轮48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处于不与拨叉22、卡爪杆27以及限制构件55干涉的位置,限制构件55处于不能与拨叉22抵接的解除位置。由此,即使在拨叉22处于全闩锁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手动开放机构70解除拨叉22与卡爪杆27的卡止,拨叉22和限制构件55也不会干涉。因此,拨叉22能够没有问题地从全闩锁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能够使闩锁机构20成为打开状态。此时,扇形齿轮48维持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限制构件55维持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因此,能够继续关闭后尾门4,并利用电动开闭机构40进行关闭驱动。
(利用电动开闭机构进行的关闭驱动)
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在拨叉22旋转至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当对打开状态的后尾门4进行关闭操作时,撞针2相对地进入保持槽22a。由此,通过由后尾门4的旋转引起的撞针2的按压,从而打开位置的拨叉22朝向全闩锁位置旋转。当打开位置的拨叉22旋转至半闩锁位置时,卡爪杆27的卡止部28a卡止于半闩锁台阶部22c。当开关25检测出拨叉22旋转到半闩锁位置时,电动马达43开始反转。
如图15A所示,通过电动马达43的反转,从而输出齿轮44逆时针旋转,扇形齿轮48被顺时针关闭驱动。由此,扇形齿轮48的第一销51A与拨叉22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抵接。若扇形齿轮48的旋转进行下去,则第一销51A按压关闭操作接受部26,从而克服弹簧24的施力,使半闩锁位置的拨叉22朝向全闩锁位置旋转。
如图15B所示,当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时,卡爪杆27的卡止部28a卡止于全闩锁台阶部22b。然后,当开关25检测出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且开关32检测出卡爪杆27旋转至卡止位置时,电动马达43的反转停止,电动马达43正转。在此期间,第二操作部52维持与被操作部58抵接的状态,将限制构件55保持在解除位置。
(利用电动开闭机构进行的关闭驱动后的复位)
当从图15A所示的状态进行复位驱动时,输出齿轮44顺时针旋转,扇形齿轮48逆时针旋转。由此,第一操作部51对拨叉22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的抵接(按压)被解除,第一操作部51远离关闭操作接受部26。另外,当通过干涉构件50接通开关53而检测出扇形齿轮48旋转至中立位置时,电动马达43的正转停止。在该期间,第二操作部52维持与被操作部58抵接的状态,将限制构件55保持在解除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马达43也可以从驱动开始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反转(关闭驱动),当经过规定时间时正转(复位驱动)。该规定时间优选预先设定为第一销51A按压关闭操作接受部26且拨叉22从半闩锁位置旋转至全闩锁位置的长度。另外,也可以基于开关32的检测结果,而切换电动马达43的反转与正转。另外,电动马达43的正转也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而代替由开关53进行的中立位置的检测。
(利用手动操作进行的关闭驱动)
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在拨叉22旋转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对打开状态的后尾门4强有力地进行关闭操作。由此,与利用电动开闭机构40进行的关闭驱动的情况相同,撞针2相对地进入旋转到打开位置的拨叉22的保持槽22a,拨叉22旋转至半闩锁位置。当开关25检测出该旋转时,电动马达43被反转驱动。但是,在后尾门4的旋转速度快的情况下,在电动马达43开始反转之前,或者电动马达43开始反转而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与拨叉22的关闭操作接受部26抵接之前,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后尾门4关闭。即,不是利用电动开闭机构40进行的关闭动作,而是利用手动的力关闭后尾门4。在该情况下,当开关25检测出拨叉22旋转至全闩锁位置,且开关32检测出卡爪杆27旋转到卡止位置时,通过电动马达43正转,从而旋转到中途的扇形齿轮48向中立位置返回。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门闩装置10中,能够通过电动开闭机构40或者手动开放机构70,使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另外,通过电动开闭机构40,能够使闩锁机构20进行关闭动作。
扇形齿轮48在打开驱动时,通过从中立位置向逆时针(第一方向)旋转,而利用第一操作部51进行限制构件55的限制动作和卡爪杆27的打开动作,之后返回中立位置。另外,扇形齿轮48在关闭驱动时,通过从中立位置向顺时针(第二方向)旋转,而利用第一操作部51进行拨叉22的关闭动作,之后返回中立位置。而且,在该中立位置,被向退避位置施力的限制构件55被第二操作部52保持于解除位置。由此,能够在通过手动使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或者关闭动作的过程中,驱动电动开闭机构40,接着,通过电动开闭机构40使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或者关闭动作。
在扇形齿轮48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限制构件55处于解除位置,解除位置的限制构件55位于脱离拨叉22的旋转范围的区域。由此,在不使用电动开闭机构40而使闩锁机构20进行打开动作或者关闭动作的情况下,由于拨叉22不与限制构件55干涉,因此能够防止由限制构件55的干涉引起的闩锁机构20的动作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闩装置10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使限制构件55向限制位置和解除位置旋转的操作部、以及使卡爪杆27从卡止位置向非卡止位置旋转的操作部也可以单独设置。另外,也可以是,在第一操作部51进行打开驱动的旋转轨道的内侧与外侧中,在外侧配置限制构件55,在内侧配置卡爪杆27。
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先进行限制构件5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限制,之后进行卡爪杆27相对于拨叉22的卡止解除,但也可以同时进行这些。第一操作部51也可以经由打开杆72而对卡爪杆27进行操作。
致动器42、包括第一操作部51的扇形齿轮48、限制构件55、打开操作接受部33、以及关闭操作接受部26的配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更,拨叉22、以及卡爪杆27的配置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更。当然,构成框架12的部件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形成于卡爪杆27的打开操作接受部33的倾斜部33b也可以设为不具备曲面的平坦面状。另外,打开操作接受部33也可以与金属制的杆主体28一体成形。
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由第一销51A和第二销51B构成,但也可以由将它们一体化而成的在径向上较长的一个构件构成,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销构成。
只要限制构件55的旋转轴59配置于与拨叉22的旋转轴23交叉的方向,则其倾斜角度能够根据需要而变更。而且,即使这样构成,也能够使防护块14省空间化,能够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也可以在扇形齿轮48的第一操作部51设置使限制构件5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移动的倾斜部,并使限制构件55的操作接受部57为圆柱状。
如图16所示,操作接受部57也可以不设置加强部57c而由突出顶部57a以及倾斜部57b构成。
如图17A所示,限制构件55也可以设为由一张金属板构成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构成限制构件55的金属制的基板55a,通过冲压加工一体地设置有与拨叉22抵接的保持部56、接受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操作接受部57、以及接受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的被操作部58。通过去除图7所示的由棒状构件构成的单独的保持部56,而减少部件数量。基板55a的厚度比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板55a的厚度厚(例如2mm)。被操作部58的结构与图7所示的被操作部58的结构相同。
保持部56代替单独的棒状构件而使基板55a弯曲地设置。由此,保持部56中的、与拨叉22抵接的部分是与金属板的厚度相当的平面。即,与呈线状抵接的棒状构件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确保与拨叉22的接触面积。另外,能够将与保持部56相连的基板55a的外周面用作与拨叉22的抵接面。由此,不需要如图7的例子那样,形成用于确保棒状的保持部56与拨叉22的抵接距离的弯曲部55b。
操作接受部57由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基板55a的外周面构成。该操作接受部57与图7所示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的曲面状的操作接受部57相比,能够提高突出顶部57a以及倾斜部57b的曲率半径的设计的自由度。特别是,接受第一操作部51(第一销51A)的操作的倾斜部57b可以组合两个以上(在图17B中为两个)的弯曲部57b1、57b2而构成。因此,在第一销51A与曲部57b1抵接的情况和第一销51A与弯曲部57b2抵接的情况下,能够变更限制构件55的旋转速度。由此,能够以如下方式调整限制构件55的动作,即逐渐地解除拨叉22的旋转限制,直至由密封条3对后尾门4的施力消失为止,另一方面,之后迅速地解除拨叉22的卡止。另外,也能够确保操作接受部57的强度。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2撞针;3密封条;4后尾门;5外板;6前端面板;7内板;10门闩装置;12框架;13基板;13a托架;13b贯通部;13c贯通孔;13d安装孔;14防护块;14a贯穿槽;15闩锁基座;15a托架;15b罩部;15c开口;16闩锁罩;16a托架;16b安装孔;20闩锁机构;22拨叉;22a保持槽;22b全闩锁台阶部;22c半闩锁台阶部;23旋转轴;24弹簧(第一施力构件);25开关;26关闭操作接受部;26a固定部;27卡爪杆;27a臂部;28杆主体;28a卡止部;29覆盖件;30旋转轴;31弹簧;32开关;33打开操作接受部;33a抵接部;33b倾斜部;33c连结部;40电动开闭机构;42致动器;43电动马达;44输出齿轮;44a齿;45电线;46A、46B连接器;48扇形齿轮(旋转构件);48a齿;49旋转轴;50干涉构件;51第一操作部;51A第一销;51B第二销;52第二操作部;53开关;55限制构件;55a基板;55b弯曲部;56保持部;57操作接受部;57a突出顶部;57b倾斜部;57b1、57b2曲部;57c加强部;58被操作部;58a基端;58b前端;59旋转轴;60弹簧(第二施力构件);70手动开放机构;72打开杆;72a轴部;72b手柄部;72c打开操作部;73弹簧;A1第一方向;A2第二方向。
Claims (9)
1.一种门闩装置,其中,
所述门闩装置具备:
拨叉,其被第一施力构件施力,以从保持撞针的保持位置向能够使所述撞针脱离的开放位置旋转;
卡爪杆,其能够在与所述保持位置的所述拨叉卡止的卡止位置、和解除与所述拨叉的卡止而允许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的旋转的非卡止位置之间旋转;
限制构件,其能够从允许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的作用下的旋转的解除位置,经过克服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而将所述拨叉保持于所述保持位置的限制位置,移动至越过该限制位置的退避位置;以及
旋转构件,其能够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所述旋转构件具有:
第一操作部,其能够与所述限制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抵接,且不能操作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以及
第二操作部,其能够操作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
在所述旋转构件从规定的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时,所述第一操作部在将所述限制构件保持于所述限制位置之后,允许所述限制构件通过由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引起的所述拨叉的按压而从所述限制位置朝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然后,允许所述限制构件向所述退避位置的移动,
在所述旋转构件朝向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时,所述第二操作部使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移动至所述解除位置并保持于所述解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所述门闩装置具备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以比所述第一施力构件对所述限制构件的作用力小的作用力,对所述解除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向所述退避位置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所述限制构件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以供所述第一操作部滑动接触、且允许所述限制构件通过所述拨叉的按压而从所述限制位置朝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的方式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构件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二操作部抵接的被操作部,
所述被操作部在所述第二驱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抵接而使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移动至所述解除位置,且在所述第一驱动时,通过解除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抵接而允许所述限制构件从所述解除位置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所述卡爪杆具有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卡止位置的所述卡爪杆向所述非卡止位置旋转的打开操作接受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驱动时,在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旋转轨道的内侧与外侧中,在一方配置有所述限制构件,并且在另一方配置有所述卡爪杆或者使所述卡爪杆连动的构件,
所述第一操作部依次或同时进行所述限制构件从所述限制位置朝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限制、和所述卡爪杆相对于所述拨叉的卡止解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构件具有用于使所述限制构件向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旋转的旋转轴、以及用于将所述拨叉保持于所述保持位置的保持部,
所述旋转轴沿与所述拨叉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在所述旋转构件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三驱动时,所述拨叉具有供所述第一操作部抵接而使所述拨叉向所述保持位置旋转的关闭操作接受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
所述解除位置的所述限制构件位于所述拨叉的旋转范围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05541 | 2018-10-31 | ||
JP2018205541 | 2018-10-31 | ||
PCT/JP2019/042654 WO2020090926A1 (ja) | 2018-10-31 | 2019-10-30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9834A CN112969834A (zh) | 2021-06-15 |
CN112969834B true CN112969834B (zh) | 2022-05-06 |
Family
ID=70464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71689.8A Active CN112969834B (zh) | 2018-10-31 | 2019-10-30 | 门闩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11733B2 (zh) |
CN (1) | CN112969834B (zh) |
WO (1) | WO2020090926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9581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曹茂盛 | 汽车前门中控锁体 |
CN101736962A (zh) * | 2008-11-10 | 2010-06-16 | 株式会社有信 | 门锁装置 |
CN104066914A (zh) * | 2012-01-18 | 2014-09-24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 |
CN104652995A (zh) * | 2013-11-25 | 2015-05-27 | 株式会社有信 | 车辆用的门闩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11527B2 (ja) * | 2003-07-31 | 2009-01-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画像選択装置及び方法 |
JP5050276B2 (ja) | 2010-02-18 | 2012-10-17 |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JP5736611B2 (ja) * | 2012-09-13 | 2015-06-17 |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
JP6467964B2 (ja) | 2015-02-09 | 2019-02-13 |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
JP6729241B2 (ja) * | 2016-09-23 | 2020-07-2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開閉体制御装置 |
-
2019
- 2019-10-30 WO PCT/JP2019/042654 patent/WO202009092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0-30 JP JP2020554000A patent/JP70117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30 CN CN201980071689.8A patent/CN1129698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9581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曹茂盛 | 汽车前门中控锁体 |
CN101736962A (zh) * | 2008-11-10 | 2010-06-16 | 株式会社有信 | 门锁装置 |
CN104066914A (zh) * | 2012-01-18 | 2014-09-24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 |
CN104652995A (zh) * | 2013-11-25 | 2015-05-27 | 株式会社有信 | 车辆用的门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90926A1 (ja) | 2020-05-07 |
JPWO2020090926A1 (ja) | 2021-09-09 |
JP7011733B2 (ja) | 2022-01-27 |
CN112969834A (zh) | 202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79419B (zh) | 门闩锁装置 | |
JP5682004B2 (ja) |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 |
JP4473919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4972803B2 (ja) |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US6655179B2 (en) | Automotive door lock assembly | |
JP5205679B2 (ja) |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CN112431490B (zh) | 车辆用的盖体开闭装置 | |
JP2007100390A (ja) |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CN112955621B (zh) | 门闩装置 | |
JP4619930B2 (ja) |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 |
CN112969834B (zh) | 门闩装置 | |
JP6162946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7341857B2 (ja)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7377064B2 (ja)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2016205028A (ja) | レバー組付構造及びレバー組付方法 | |
JP5120941B2 (ja) | 車両ドアラッチユニット | |
JP2019090257A (ja)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2016180216A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2013213342A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6909133B2 (ja)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5023401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2023178877A (ja) |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 |
CN117052245A (zh) | 车用的门锁装置 | |
JP2024051699A (ja) | 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2023128137A (ja) |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