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676B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676B
CN112912676B CN201980069844.2A CN201980069844A CN112912676B CN 112912676 B CN112912676 B CN 112912676B CN 201980069844 A CN201980069844 A CN 201980069844A CN 112912676 B CN112912676 B CN 112912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cooling
heating
thawing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98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676A (zh
Inventor
南部桂
森贵代志
平井刚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23L3/365Thawing subsequent to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46Dielectric heating
    • H05B6/54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Freezing, Cooling And Drying Of Foods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的冷藏库具有:加热部,其对冷却/加热室内进行加热从而将食品加热;和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其在食品的加热结束后,检测在冷却/加热室内是否存在加热完毕食品。基于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变更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对食品进行解冻的冷藏库。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可对冷冻状态的食品进行解冻的冷冻库。专利文献1的冷冻库具有高频加热室,其收纳解冻对象的食品,并对该收纳的食品进行高频加热(介电加热)。高频加热室构成为可导入冷冻室的冷气。由此,在不用于解冻时,高频加热室被用作冷冻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7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冻库中,在解冻完成食品就这样保存在高频加热室的情况下,需要用户操作温度调节开关来将高频加热室设定到适合保存的温度、例如冷藏温度。因此,在用户忘了食品的解冻的情况下,不操作温度调节开关就能够在非适合温度的高频加热室放置解冻完成食品。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的冷藏库中,适当地保存在冷却/加热室内加热后原样继续放置的加热完毕食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冷藏库,
其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
所述冷藏库包括:
加热部,其对所述冷却/加热室内进行加热来将所述食品加热;和
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其在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后,检测在所述冷却/加热室内是否存在加热完毕食品,
所述冷藏库基于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变更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的冷藏库中,能够适当地保存在冷却/加热室内加热后原样继续放置的加热完毕食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方式和特征通过与附图涉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的下文的记述将变得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2是表示冷藏库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冷冻/解冻室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冷气的流动的冷冻/解冻室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图6是组装加热模块前的冷藏库的主体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加热模块的分解截面图。
图8是沿图5的A-A线的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加热模块的加热部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0是表示食品解冻中的反射率的变化的图。
图11是通常运转的时序图。
图12是急冷运转的时序图。
图13是区域解冻运转的时序图。
图14是全区域解冻运转的时序图。
图15是区域解冻运转(全区域解冻运转)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冷藏库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其具有:加热部,其对所述冷却/加热室内进行加热来将所述食品加热;和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其在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后,检测在所述冷却/加热室内是否存在加热完毕食品,且所述冷藏库基于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变更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
根据这样的方式,在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的冷藏库中,能够适当地保存在冷却/加热室内加热并原样继续放置的加热完毕食品。
例如,可以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维持为第1冷却保存温度的通常运转。
例如,可以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维持为比所述第1冷却保存温度高的第2冷却保存温度的第2冷却保存运转。
例如,可以在从加热结束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从所述第2冷却保存运转切换为所述通常运转。由此,能够抑制加热完毕食品长时间以第2冷却保存温度保存。
例如,可以在所述冷却/加热室被划分为作为配置有加热对象的食品的空间的加热区域和作为相对于所述加热区域相连续的空间的、配置有非加热对象的食品的非加热区域时,所述加热部含有配置为隔着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加热区域相对的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和对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对它们之间的食品进行加热的振荡部。该情况下,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时,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维持为所述第1冷却保存温度,并通过由所述加热部对所述加热完毕食品进行加热而将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维持为所述第2冷却保存温度。由此,能够将非加热区域的食品以第1冷却保存温度进行保存,并使加热完毕食品成为第2冷却保存温度。
例如,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包括检测返回所述振荡部的反射波的反射波检测部、和计算作为反射波相对于从所述振荡部输出的入射波的比例的反射率的反射率计算部,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可以在所述反射率小于第1阈值时,检测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所述第1阈值是比在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不存在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时的值小的值。由此,能够检测加热完毕食品。
例如,冷藏库具有开闭所述冷却/加热室的门和检测所述门的开闭的门传感器,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可以在解冻结束后所述门开闭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开门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由此,能够检测加热完毕食品。
例如,冷藏库具有匹配部,其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食品进行加热期间,所述反射率上升而到达作为比所述第1阈值小的值的第2阈值时,进行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的阻抗匹配,可以在通过所述阻抗匹配而所述反射率超过作为比所述第2阈值小的值的第3阈值且不下降时,将该阻抗匹配的执行时刻作为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时刻。由此,能够在食品的加热结束后开始第2冷却保存运转。
例如,冷藏库具有操作部,其用于接收用户的加热的开始指示并供所述用户输入加热时间,可以将从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的时刻起经过了所述加热时间的时刻作为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时刻。由此,能够在食品的加热结束后开始第2冷却保存运转。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冷藏库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在图1中,左侧为冷藏库的正面侧,右侧为冷藏库的背面侧。此外,图2是表示冷藏库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1所示,冷藏库10包括主体12。主体12由下述部件构成:由金属材料制造并构成冷藏库10的外侧表面的外侧壳体14;由例如ABS等树脂材料制造并构成冷藏库10的内侧表面的内侧壳体16;和填充于外侧壳体14与内侧壳体16之间的空间的、例如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18。
冷藏库10的主体12包括贮藏食品(食材、食材的加工品等)的多个收纳室。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作为收纳室,从最上方起包括冷藏室12a、冷冻/解冻室12b、冷冻室12c、和蔬菜室12d。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冷冻/解冻室12b的右侧(图面靠里侧)设置有制冰的制冰室。此外,冷藏库10也能够收纳食品以外的物品。
冷藏室12a是被维持为食品不冻结的温度域、例如1℃~5℃的温度域的空间。冷冻室12c是被维持为食品冻结的温度域、例如-22℃~-15℃的温度域的空间。蔬菜室12d是被维持为与冷藏室12a相比同等或以上的温度域、例如2℃~7℃的空间。关于冷冻/解冻室12b将于后文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在冷藏库10的主体12的上部设置有机械室12e。在机械室8收纳有构成冷藏库10的制冷循环并使该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20等。另外,代替该方式,机械室12e也可以设置于冷藏库10的主体12的下部。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在冷冻室12c与蔬菜室12d的背面侧设置有冷却室12f。在该冷却室12f内配置有构成冷藏库10的制冷循环且制冷剂通过的冷却器22。此外,在冷却室12f设置有将由冷却器22冷却的冷却室12f的空气(冷气)向冷藏室12a、冷冻/解冻室12b、冷冻室12c、和蔬菜室12d送风的冷却风扇24。进一步,如图2所示,控制流入各室12a~12d的冷气流量的风门26A~26D配置于各室12a~12d与冷却风扇24之间的流路上(图1中仅示出了风门26B)。
除此之外,如图2所示,在冷藏室12a、冷冻/解冻室12b、冷冻室12c、和蔬菜室12d分别设置有测量其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8A~28D。
如图2所示,冷藏库10的控制部30基于多个温度传感器28A~28D的测量结果来执行冷却控制,即通过执行压缩机20的输出控制、冷却风扇24的转速控制、和风门26A~26D各自的开闭控制,而适当地维持冷藏室12a、冷冻/解冻室12b、冷冻室12c、和蔬菜室12d内的温度。控制部30是包括例如CPU等处理器、存储有程序等的内存等存储装置、和电路的基板,处理器依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来控制压缩机20、冷却风扇24、和风门26A~26D。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冷藏库10包括操作部32,其用于供用户操作冷藏库10、尤其是用于操作冷冻/解冻室12b。另外,操作部32可以是组装入冷藏库10的触摸面板等,和/或也可以是用户的便携终端。在操作部32为便携终端时,对便携终端安装用于操作冷藏库10的软件(应用)。接下来,对该冷冻/解冻室12b的详情进行说明。
图3是冷冻/解冻室12b的放大截面图。此外,图4是表示冷气的流动的冷冻/解冻室12b的放大截面图。另外,冷气的流动用点划线表示。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冷冻/解冻室12b由组装到冷藏库10的主体12的加热模块40构成。
图5为加热模块的截面图,图6为组装加热模块前的冷藏库的主体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7为加热模块的分解截面图。图8为沿图5的A-A线的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如图5和图8所示,加热模块40是呈长方体形状,且具有内壳42和收纳内壳42的屏蔽壳44的双层壁结构体。屏蔽壳44作为加热模块40的壳体发挥作用。内壳42划定收纳有食品的收纳室,即冷冻/解冻室12b。
内壳42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呈在前侧具有开口的箱状。屏蔽壳44由含有金属的材料构成,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制成。此外,屏蔽壳44是在前侧具有开口的收纳内壳42的箱状。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7所示,加热模块40包括从冷冻/解冻室12b拉出或推入冷冻/解冻室12b并收纳食品的抽屉46。具体而言,抽屉46包括收纳有食品的收纳部46a和设置于该收纳部46a的前侧而开闭冷冻/解冻室12b的门部46b。收纳部46a由树脂材料制成。此外,在拉出或推入时引导抽屉46的金属制的轨道48设置于内壳42的内壁面。利用这样的抽屉46,易于从冷冻/解冻室12b取放食品。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加热模块40设置有向其内部的冷冻/解冻室12b导入冷气(点划线)的冷气入口孔、和排出冷冻/解冻室12b内的冷气的冷气出口孔。具体而言,作为加热模块40的冷气入口孔,设置有形成于屏蔽壳44的顶部的多个贯通孔44a和形成于内壳42的顶部的贯通孔42a。利用这些贯通孔42a、44a,能够将送风至冷却风扇24、通过风门26B并流经流路12g的冷气导入冷冻/解冻室12b内。
作为加热模块40的冷气出口孔,设置有形成于内壳42的底部的多个贯通孔42b和形成于屏蔽壳44的底部的多个贯通孔44b。利用这些贯通孔42b、44b,能够使冷冻/解冻室12b内的冷气返回冷却室12f。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从作为冷气出口孔的贯通孔42b、44b流出的冷气经由冷冻室12c而返回冷却室12f。因此,如图6所示,在对组装到冷却/解冻室12b的空间12h和冷冻室12c进行分隔的冷藏库10的主体12中的分隔壁部12j设置有将空间12h和冷冻室12c连通的贯通孔12k。
此外,如图4和图8所示,为了使抽屉46内的冷气顺畅地流动至冷却室12f(即冷冻室12c),抽屉46的收纳部46a优选在其底部和侧壁部的至少一者包括从抽屉46的内部朝向外部贯通的贯通孔46c。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作为贯通孔46c,在抽屉46的后侧侧壁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狭缝孔46c。
为了对冷冻/解冻室12b内的冷冻状态的食品进行解冻,如图2所示,加热模块40包括加热部50。
图9是表示加热模块的加热部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5所示,加热模块40作为加热部50的构成要素,包括振荡电极52和与振荡电极52相对的相对电极(相对电极部)54。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8所示,振荡电极52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平板状的电极,如图5所示配置于内壳42的顶部与屏蔽壳44的顶部之间的空间。此外,在振荡电极52形成有冷气通过的多个冷气通过孔52a。利用该冷气通过孔52a,能够利用冷气将振荡电极52冷却,并对位于振荡电极52的下方的冷冻/解冻室12b的区域也导入冷气。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相对电极54是屏蔽壳44的底部的一部分44c。此外,相对电极54(部分44c)隔着内壳42,即隔着冷冻/解冻室12b相对于振荡电极5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可以面积相同。
如图9所示,加热部50包括受控制部30控制,对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施加规定VHF频段的频率,例如40.68MHz的交流电压的振荡电路(振荡部)56。具体而言,振荡电路56是形成在基板上的电路,与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电连接。此外,振荡电路56对源自与工频电源连接的冷藏库10的电源部58的交流电压进行转换,并对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施加该转换后的交流电压。
通过被施加交流电压,在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产生交变电场。利用该交变电场,配置在这些电极52、54之间的食品,即收纳于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抽屉46的食品被介电加热。其结果是,冷冻状态的食品被解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3和图5所示,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配置为不是隔着冷冻/解冻室12b整体相对,而是隔着其一部分相对。由此,冷冻/解冻室12b被划分为作为配置有解冻对象(加热对象)的食品的空间的解冻区域(加热区域)DZ(用虚线网状线表示的区域)和作为相对于解冻区域DZ连续的空间的、配置有非解冻对象(非加热对象)的食品的非解冻区域(非加热区域)NDZ。即在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存在解冻区域DZ,不存在非解冻区域NDZ。
通过像这样将冷冻/解冻室12b划分为解冻区域DZ和非解冻区域NDZ,能够仅对收纳于冷冻/解冻室12b的多个食品的一部分进行解冻。因此在进行解冻时,无需将不期望解冻的食品从冷冻/解冻室12b移动出来,例如移动至冷冻室12c。此外,在操作部32构成为能够预约解冻的开始时刻的情况下,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至解冻开始为止被维持为冷冻状态,然后,以该状态被自动地解冻。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解冻区域DZ相对于非解冻区域NDZ位于冷藏库10的前侧。因此,能够迅速地取出在解冻区域DZ解冻的食品。
为了向用户显示应在该解冻区域DZ配置解冻对象的食品,优选设置提示部,用于向用户提示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抽屉46的部分为配置解冻对象的食品的部位。提示部例如可以是印刷在抽屉46的底面的图像、字符。此外,例如提示部可以是表示解冻区域DZ与非解冻区域NDZ之间的边界的、设置于抽屉46的分隔壁。解冻区域DZ与非解冻区域NDZ的前后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在相反的情况下,连接部件64的距离变短,加热效率提高。
如图8所示,在从正对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的方向(冷藏库10的上下方向)观察时,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优选以相对于轨道48不重叠的方式设置于内壳42。与此不同,在轨道48存在于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情况下,在振荡电极52与轨道48之间产生交变电场,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产生的交变电场变弱,有损于电场的均匀性(加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相对电极54为朝向振荡电极52隆起的屏蔽壳44的隆起部分,使得相对电极54接近振荡电极52。由此,与相对电极54不是隆起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产生更强的交变电场。
在食品的解冻过程中,即在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产生交变电场时,屏蔽壳44作为进行屏蔽以使该交变电场不向外部泄漏的屏蔽部件发挥作用。另外,为了交变电场不经由屏蔽壳44的前侧的开口向外部泄漏,如图5所示,在抽屉46的门部46b内设置有金属制的屏蔽板46d。利用该屏蔽板46d和屏蔽壳44,产生交变电场的冷冻/解冻室12b被包围而被电磁屏蔽。
如图9所示,加热部50还包括进行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阻抗匹配的匹配电路(匹配部)60。具体而言,匹配电路60是形成在基板上的电路,并且与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相对电极54接地。
对匹配电路60的作用进行说明。随着食品的解冻进行,食品内的水分子增加。当水分子增加时,阻抗从匹配状态变化,反射率增加。另外,反射率为返回振荡电路56的反射波相对于从振荡电路56输出的入射波的比例。
图10是表示食品解冻中的反射率的变化的图。
在图10中,P1~P5是匹配电路60重新进行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阻抗匹配的时刻。此外,R1~R3为反射率的阈值。此外,在现实中,也可以代替反射率而设置易于检测得到的反射电力的阈值来进行判断。
当食品的解冻开始时,反射率随时间经过而增加。每当反射率到达第2阈值R2时,匹配电路60重新进行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阻抗匹配。其结果是反射率下降。至这样的食品的解冻结束为止,反复重新进行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阻抗匹配,由此能够抑制因反射而造成的电能的损耗,高效地对食品进行解冻。
为了计算该反射率,如图9所示,加热部50包括反射波检测电路62。控制部30作为反射率计算部,基于从振荡电路60输出的入射波和由反射波检测电路62检测到的反射波来计算反射率。每当该计算出的反射率到达第2阈值R2时,匹配电路60重新进行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阻抗匹配。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5所示,振荡电路56、匹配电路60、和反射波检测电路62被组装到加热模块40内。另外,反射波检测电路62在形成有匹配电路60的基板上形成。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振荡电路56和匹配电路60配置在设置于屏蔽壳44的屏蔽室44d内。该屏蔽室44d利用分隔壁44e而与冷冻/解冻室12b隔离。通过配置于这样的屏蔽室44d内,振荡电路56和匹配电路60相对于在冷冻/解冻室12b内产生的交变电场被屏蔽,能够抑制误动作。
另外,将匹配电路60和振荡电极52电连接的连接部件64贯通分隔壁44e。此外,如图8所示,与振荡电极52相比连接部件64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其用于抑制在连接部件64和隔着冷冻/解冻室12b相对的屏蔽壳44的部分之间产生交变电场。即为了使如图3所示存在于位于连接部件64的下方的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不解冻。
此外,如图5所示,在振荡电路56设有用于与冷藏库10的控制部30连接的连接器66。此外,在匹配电路60也设有用于与控制部30连接的连接器68。振荡电路56的连接器66如图6所示,设置于组装有加热模块40的冷藏库10的主体12的空间12h,与连接于控制部30的连接器70卡合。此外,匹配电路60的连接器68同样设置于空间12h并与连接于控制部30的连接器72卡合。这些连接器的卡合作业经由联络空间12h和冷冻室12c的贯通孔12k来进行。即,如图4所示,从冷冻/解冻室12b朝向冷冻室12c的冷气通过的贯通孔12k作为用于与加热模块40联接的联接孔而发挥作用。
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振荡电路56和匹配电路60(包含其中的反射波检测电路62)与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一起组装到含有屏蔽壳44的加热模块40的优势是:能够在冷藏库10外进行它们的加热测试、噪声(交变电场)泄漏检查等检查。
与此不同,在振荡电极、相对电极、振荡电路、匹配电路、反射波检测电路、和屏蔽部件被分别组装到冷藏库主体的内部时,需要在将它们全部组装到冷藏库主体后进行加热测试、噪声泄漏检查等检查。因此,例如在加热测试的结果不良的情况或产生了噪声泄漏的情况下,需要将组装到冷藏库主体的内部的电路、屏蔽部件拆除,这非常耗时耗力。此外,在发生噪声泄漏的情况下,需要将屏蔽部件从冷藏库主体拆除。其结果可能导致包括检查在内的冷藏库的制造作业变得繁琐。
因此,通过像这样将振荡电极52、相对电极54、振荡电路56、匹配电路60、反射波检测电路62、屏蔽壳44作为加热模块40模块化,能够在冷藏库10外进行加热测试、噪声泄漏检查等检查,因此能够使冷藏库10的制造变得容易。此外,在冷藏库壳体由金属板覆盖的情况下,存在被金属板遮蔽而无法从库外对泄漏噪声进行检测的可能性。该情况下,会忽略位于金属板与加热模块40之间的电子部件受泄漏噪声造成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无法进行作为冷藏库的品质确认。
至此为止对冷冻/解冻室12b的构成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就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冻/解冻室12b内的食品的动作(运转)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控制部30对于冷冻/解冻室12b内的食品执行通常运转、急冷运转、区域解冻运转(区域加热运转)、全区域解冻运转、和微冻结运转。
通常运转是为了以冷冻状态保存冷冻/解冻室12b内的食品,而将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温度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第1冷却保存温度),例如作为食品不冻结的冷冻温度的-16℃~-20℃的温度的运转。即是维持为与冷冻室12c相同程度的温度的运转。
图11为通常运转的时序图。
如图11所示,在通常运转中,以将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温度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Tf的方式(将食品温度维持为Tf的方式),使压缩机20断续工作,并控制冷却风扇24和风门26B。
通过这样的压缩机20的断续的工作,在压缩机20停止时(关闭时)食品的水分蒸发,在压缩机20工作时(启动时)会在该食品上附着霜,由此食品温度大幅变动。
当在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上附着有霜时,食品的局部干燥,发生冻伤而劣化,因此,即使高质量地进行了解冻,也无法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食品。
作为其对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在压缩机20工作时,使振荡电路56启动而对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在压缩机20停止时使振荡电路56关闭而停止施加交流电压,从而缩小食品的温度变动。此时的振荡电路56的输出例如为冷冻能力的3成以上。
通过这样的振荡电路56的断续的工作(即断续的介电加热),能够抑制在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上产生霜,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解冻品质的参差的产生。此外,能够抑制在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内部冰晶生长。当在食品内部冰晶变大而延伸时,会损伤食品的细胞和/或组织,在解冻时从受损的细胞、组织流出水分,食品的品质下降。作为其对策,能够通过介电加热在冰晶的前端聚集电场而抑制结晶的延伸,通过抑制冰晶尺寸来抑制食品的物理变质。
急冷运转是接下来要在冷冻/解冻室12b的解冻区域DZ配置新的要冷冻的食品时,用于将该食品以与通常运转相比快速的方式冷冻(急冷)的运转。此外,当配置了该食品时,急冷运转自动开始。
图12是急冷运转的时序图。
为了检测接下来要急速冷冻的食品被配置在了冷冻/解冻室12b的解冻区域DZ,使用上述说明的反射率。如图12所示,以门开闭开关的信号为触发点使振荡电路56小幅工作(较小的振荡输出),通过反射率来判断放入。放入判断后,使振荡电路56定期工作并检测反射率的变化,基于该检测到的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冻结状态,并控制振荡电路56的工作。
如图12所示,当在冷冻/解冻室12b的解冻区域DZ配置有接下来要急速冷冻的食品时(时刻P6),反射率下降。这是因为通过将要急速冷冻的食品配置在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的介电常数增加。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当反射率越过第1阈值R1并下降时,控制部30判断为接下来要急速冷冻的食品被配置在了冷冻/解冻室12b的解冻区域DZ,开始急冷运转来代替通常运转(时刻P7)。
当急冷运转开始时,如图12所示,连续地执行冷却控制。例如,压缩机20和冷却风扇24连续工作,并维持风门26B打开的状态。另外,若尚有余力,也可以使压缩机20的输出和冷却风扇24的转速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增加。
如图12所示,当反射率下降并到达第2阈值R2时,反射率的变化率变大。这是因为食品温度进入到了冰晶易于延伸的最大冰晶生成域(例如,-1~-5℃)。
当食品温度进入最大冰晶生成域时(反射率到达第2阈值R2时),加热部50的振荡电路56开始断续地对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施加交流电压。此时,振荡电路56的输出比通常运转时的输出小,例如为1~10W。通过这样的基于加热部50的介电加热,能够抑制食品内的冰晶的生长,并对该食品进行冷冻。
当反射率进一步下降而到达第3阈值R3时,反射率的变化率变小。这是因为到达了食品温度即将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域的温度。当到达第3阈值R3并经过规定时间t1时,控制部30判断为食品温度通过了最大冰晶生成域,冷却控制返回到通常运转时的控制并结束基于振荡电路56的交流电压的断续的施加(时刻P8)。由此,急冷运转结束,恢复通常运转。
区域解冻运转(区域加热运转)是仅对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进行解冻(加热),将配置于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Tf的运转。区域解冻运转与急冷运转不同,在操作部32接收到从通常运转切换为区域解冻运转的用户的指示时开始。例如,当用户按下操作部32的“区域解冻”按钮时,区域解冻运转开始。
图13是区域解冻运转的时序图。
如图13所示,当区域解冻运转开始时,加热部50的振荡电路56开始对振荡电极52与相对电极54之间连续地施加交流电压。由此,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A的解冻开始,食品A的温度开始上升。
另一方面,以将配置于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B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Tf的方式,即以将冷冻/解冻室12b维持为通常运转时的冷冻保存温度Tf的方式,对压缩机20的输出、冷却风扇24的转速、和风门26B的开闭进行控制。例如,风门26B以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持续相同时间的方式而反复开闭。
由此,配置于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B与通常运转时同样被冷冻保存。该区域解冻运转的情况中,考虑到因基于加热部50的介电加热而产生的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温度上升量,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压缩机20的输出和冷却风扇24的转速高,此外风门26B的打开时间长。
此外,根据这样的区域解冻运转,从解冻中的食品A产生的水蒸气通过风门26B断续地打开而被向冷却/解冻室12b的外部排出。由此,冷却/解冻室12b的相对湿度不会到达100%,霜的产生被抑制。
当配置于解冻区域DZ的食品A的解冻结束时,区域解冻运转结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食品的解冻结束基于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
从表示食品解冻中的反射率的变化的图10可见,随着解冻的进行,阻抗匹配之后的反射率逐渐上升。例如,与时刻P1的反射率相比,时刻P2的反射率高。在时刻P5,与之前的时刻P1~P4不同,阻抗匹配后的反射率是比第3阈值R3高的值。通过适当地设定该第3阈值R3,能够在通过阻抗匹配而下降的反射率比第3阈值R3高时,将该阻抗匹配的执行时刻P5视为解冻结束时刻。因此,在因阻抗匹配反射率超过第3阈值且不下降的情况下,控制部30判断为在该阻抗匹配的执行时刻食品的解冻已结束,结束区域解冻运转。当区域解冻运转结束时,返回通常运转。但是,根据食品的量、物性,存在虽然尚未解冻但匹配后的反射率超过R3、或即使解冻已完成但没有到达R2的情况。因此,也可以不考虑阈值R2、R3而设定最低运转时间和最长运转时间。
全区域解冻运转是对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所有食品,即不仅对解冻区域DZ的食品进行解冻(加热),对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也进行解冻(加热)的运转。全区域解冻运转也与区域解冻运转同样,在操作部32接收到从通常运转切换至全区域解冻运转的用户的指示时开始。例如,当用户按下操作部32的“全区域解冻”按钮时,全区域解冻运转开始。
图14是全区域解冻运转的时序图。
如图14所示,全区域解冻运转除风门26B的打开时间之外与图12所示的区域解冻运转相同。具体而言,在全区域解冻运转中,为了维持通过加热部50的介电加热而上升的冷冻/解冻室12b的温度,风门26B大体是关闭的。但是,风门26B会为了使冷却/解冻室12b内的湿度下降并抑制霜的产生而瞬间打开,从而将水蒸气向外部排出。通过这样的全区域解冻运转,冷却/解冻室12b内的食品全部解冻。全区域解冻运转也与区域解冻运转同样结束。其结束后,返回通常运转。
微冻结运转是不把解冻结束后的食品(解冻完毕食品)从冷却/解冻室12b取出而在原样继续放置的情况下执行的运转。
当通过区域解冻运转或全区域解冻运转而解冻的解冻完毕食品被原样继续放置时,通过之后的通常运转会再次被冷冻。但是,存在用户在再次冷冻的状态下将解冻完毕食品从冷冻/解冻室12b取出的可能性。那么当然,因处于再次冷冻的状态所以很硬,用户无法立即对该食品进行烹饪。作为其对策,考虑在解冻结束后,将解冻完毕食品的温度维持为不冻结的温度,但该情况下,若长时间放置,则解冻完毕食品可能腐败。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在解冻完毕食品没有被从冷却/解冻室12b取出而原样继续放置的情况下,执行将该解冻完毕食品维持为比冷冻保存温度(-16℃~-20℃)高的冷却保存温度(第2冷却保持温度),例如以解冻完毕食品呈微冻结状态的方式维持为微冻结温度(例如-3℃~-7℃)的微冻结运转(第2冷却保存运转)。此处所说的“微冻结状态”是指食品的细胞内的液体不冻结,细胞外的液体冻结的状态。
另外,在区域解冻运转后进行的微冻结运转(区域微冻结运转)和在全区域解冻运转后进行的微冻结运转(全区域微冻结运转)的内容不同。
在区域解冻运转后执行区域微冻结运转。该运转是以将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温度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并将解冻区域DZ的解冻完毕食品的温度维持为微冻结温度的方式,利用加热部50进行加热的运转。由此,解冻区域DZ的解冻完毕食品被维持为微冻结温度,并且非解冻区域NDZ的食品与通常运转时同样,被维持为冷冻保存温度。
在全区域解冻运转后,执行全区域解冻运转。该运转是在加热部50停止的状态下,将冷冻/解冻室12b内的温度维持为微冻结温度的运转。由此,冷冻/解冻室12b内的解冻完毕食品被维持为微冻结温度。
为了执行区域和全区域微冻结运转,需要在解冻结束后,判断在冷冻/解冻室12b内是否存在解冻完毕食品的解冻完毕食品检测部(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使用上述反射率来检测解冻完毕食品的存在。即,检测反射波的反射波检测电路62和基于反射波检测电路62检测出的反射波计算反射率的控制部30作为解冻完毕食品检测部而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如急冷运转中所说明那样,当将接下来要冷冻的食品配置在解冻区域DZ时,反射率越过第1阈值R1并下降。从相反的观点来看,当将解冻完毕食品从解冻区域DZ取出时,反射率超过第1阈值R1并上升。因此,能够在反射率超过第1阈值R1并上升时,判断为通过区域解冻运转而解冻的解冻完毕食品被从解冻区域DZ取出,或能够判断为通过全区域解冻运转而解冻的食品被从解冻区域DZ和非解冻区域NDZ取出。
当检测到在解冻结束后的冷冻/解冻室12b存在解冻完毕食品时,执行区域或全区域微冻结运转。在没有检测到食品的存在时,执行通常运转。
作为其替代方式,也可以如图3所示,通过检测冷却/解冻室12b的门(抽屉46的门部46b)的开闭的门传感器34来检测解冻完毕食品的存在。
为了将解冻完毕食品从冷冻/解冻室12b取出,用户必须打开它的门。因此,能够在解冻结束后门传感器34没有检测到开门时,判断为冷冻/解冻室12b中存在解冻完毕食品。
使用图15所示的流程图对区域微冻结运转和全区域微冻结运转的其他详情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首先,当区域(全区域)解冻运转结束时,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30开始区域(全区域)微冻结运转。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30判断在冷冻/解冻室12b内是否存在食品。在存在的情况下,进至步骤S120。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进至步骤S140。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30判断在步骤S110中检测到的食品是否为解冻完毕食品。这是因为在步骤S110中检测到的食品有可能是收纳于冷冻/解冻室12b的接下来要冷冻的食品。但是,在步骤S110中检测到的食品为接下来要冷冻的食品的情况下,在解冻结束后冷冻/解冻室12b的门会被用户打开。即,在解冻结束后,门传感器34会检测到开门。因此,在门传感器34没有检测到开门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步骤S110中检测到的食品为解冻完毕食品,进至步骤S130。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步骤S110中检测到的食品为接下来要冷冻的食品,进至步骤S160,结束区域(全区域)微冻结运转,在接下来的步骤S170中开始急冷运转。
当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解冻完毕食品时,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30判断从解冻结束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这是因为若解冻完毕食品长时间以微冻结状态保存,则品质下降。全区域解冻运转的情况下,规定时间例如为7天。区域解冻运转的情况下,与全区域解冻运转相比易于产生霜,所以规定时间是比全区域解冻运转短的5天。在从解冻结束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至步骤S140而区域(全区域)微冻结运转结束,在接下来的步骤S150中开始通常运转。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返回步骤S1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包括可冷冻和解冻食品的冷冻/解冻室的冷藏库中,能够适当地保存在冷冻/解冻室内解冻并原样继续放置的解冻完毕的食品。
以上,举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5所示,冷却/解冻室12b被划分为解冻区域DZ和非解冻区域NDZ。即,振荡电极52和相对电极54隔着冷却/解冻室12b的一部分相对配置。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也可以隔着冷却/解冻室整体而相对配置。即,冷却/解冻室整体可以是能够对食品进行介电加热而解冻的解冻区域。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对食品进行加热而解冻的方法采用了使用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的介电加热,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护套加热器(sheath heater)。
进一步,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基于反射率对食品的解冻结束进行判断。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用户可以设定解冻时间,并将从解冻开始起经过了解冻时间的时刻作为食品的解冻结束时刻。该情况下,操作部构成为接收用户的解冻的开始指示,并且能够输入解冻时间。
更进一步,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4所示,加热模块40的收纳室通过导入冷气而作为可冷冻和解冻的冷冻/解冻室12b而发挥作用。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加热模块也可以不对该收纳室导入冷气,即为解冻专用。并且,加热模块40也可以不仅用于冷冻和解冻,也作为温度调节而用于对食品进行冷却、加热。即,加热模块40的收纳室也可以是冷却/加热室。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冷冻室内进行加热而解冻的例子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冷藏库内的除此之外的温度域的分区进行加热。例如,可以通过对保存在冷藏室内的添加了酸奶菌的牛奶或添加了纳豆菌的大豆进行加热,促进发酵而制作自制酸奶或自制纳豆等。
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整体或部分地对某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结合另一至少1个实施方式而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本公开的技术的示例,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为此提供了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因此,附图及详细的说明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中不仅包括为了解决问题而必须的构成要素,也可以为了对所述技术进行示例,包括对于解决问题而言并非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不应因在附图或详细的说明中记载了这些并非必须的构成要素而直接认定这些并非必须的构成要素是必须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对本公开的记述进行示例,因此,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替换、追加、省略等。
对2018年10月23日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99433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整体进行了参考并将其引入到了本说明书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加热功能的冷藏库。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库,其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所述冷藏库的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部,其对所述冷却/加热室内进行加热来将所述食品加热;和
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其在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后,检测在所述冷却/加热室内是否存在加热完毕食品,
所述冷却/加热室被划分为:加热区域,其是用于配置加热对象的食品的空间;和非加热区域,其是与所述加热区域相连续的空间,用于配置非加热对象的食品,
所述加热部包括:配置成隔着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加热区域相对的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和振荡部,其对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来对它们之间的食品进行加热,
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维持为第1冷却保存温度,并利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加热完毕食品进行加热,由此将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维持为第2冷却保存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维持为所述第1冷却保存温度的通常运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完毕食品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冷却/加热室的冷却运转的冷却温度维持为比所述第1冷却保存温度高的所述第2冷却保存温度的第2冷却保存运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当从加热结束起经过规定时间时,从所述第2冷却运转切换为所述通常运转。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够开闭所述冷却/加热室的门;和
能够检测所述门的开闭的门传感器,
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在加热结束后所述门开闭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开门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加热完毕食品。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冷却保存温度为冷冻温度。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冷却保存温度为微冻结温度。
8.一种冷藏库,其包括可冷却和加热食品的冷却/加热室,所述冷藏库的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部,其对所述冷却/加热室内进行加热来将所述食品加热;和
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其在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后,检测在所述冷却/加热室内是否存在加热完毕食品,
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包括:反射波检测部,其检测返回到振荡部的反射波;和反射率计算部,其计算作为反射波相对于从所述振荡部输出的入射波的比例的反射率,
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检测部在所述反射率比第1阈值小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加热完毕食品,其中,所述第1阈值是比在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不存在所述加热完毕食品时的值小的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具有匹配部,其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食品进行加热期间,当所述反射率上升而到达作为比所述第1阈值小的值的第2阈值时,进行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的阻抗匹配,
在通过所述阻抗匹配而所述反射率超过作为比所述第2阈值小的值的第3阈值且不下降的情况下,将该阻抗匹配的执行时刻作为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时刻。
10.权利要求1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具有操作部,其用于接收用户的加热的开始指示并供所述用户输入加热时间,
将从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的时刻起经过所述加热时间的时刻作为所述食品的加热结束时刻。
CN201980069844.2A 2018-10-23 2019-08-06 冷藏库 Active CN112912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9433A JP7369932B2 (ja) 2018-10-23 2018-10-23 冷蔵庫
JP2018-199433 2018-10-23
PCT/JP2019/030924 WO2020084866A1 (ja) 2018-10-23 2019-08-06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676A CN112912676A (zh) 2021-06-04
CN112912676B true CN112912676B (zh) 2023-01-03

Family

ID=7033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9844.2A Active CN112912676B (zh) 2018-10-23 2019-08-06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69932B2 (zh)
CN (1) CN112912676B (zh)
WO (1) WO20200848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7414B2 (ja) 2018-10-23 2023-0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TW202144319A (zh) 2020-04-03 2021-12-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芳基胺化合物、電洞傳輸層用材料、電洞注入層用材料、發光器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JP2023161106A (ja) * 2022-04-25 2023-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16294415A (zh) * 2023-04-06 2023-06-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4145Y2 (ja) * 1977-08-08 1983-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解凍室付き冷蔵庫
JP3251275B2 (ja) * 1990-01-24 2002-0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
JPH051880A (ja) * 1991-06-25 1993-01-08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解凍室付き冷蔵庫
JPH09250867A (ja) * 1996-03-16 1997-09-22 Chubu Corp:Kk 冷蔵庫
JP4121258B2 (ja) * 2001-07-13 2008-07-23 山本ビニター株式会社 解凍装置
JP2005351543A (ja) 2004-06-10 2005-12-22 Sharp Corp 解凍室付き冷却庫
JP4630189B2 (ja) * 2005-12-21 2011-02-09 山本ビニター株式会社 高周波解凍装置および解凍方法
JP4926200B2 (ja) * 2009-04-20 2012-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304729B2 (ja) * 2010-06-01 2013-10-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保存装置およびその保存方法
EP2773226A2 (en) * 2011-11-04 2014-09-10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A refrigerator having a frozen food thawing function
WO2015068127A1 (en) 2013-11-08 2015-05-14 Novasyst Inc. Frozen food thawing
US9961928B2 (en) 2015-09-14 2018-05-08 8318808 Canada Inc. Refrigerator defrost compartment
JP6722486B2 (ja) * 2016-03-28 2020-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8004228A (ja) 2016-07-08 2018-01-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8072230A (zh) 2016-11-16 2018-05-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解冻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9932B2 (ja) 2023-10-27
JP2020067217A (ja) 2020-04-30
CN112912676A (zh) 2021-06-04
WO2020084866A1 (ja)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2676B (zh) 冷藏库
CN112955704B (zh) 冷藏库
EP3783283B1 (en) Refrigerator
CN109000401B (zh) 冰箱
CN112648775B (zh) 冷藏库
JP2024083541A (ja) 冷蔵庫
CN112648774B (zh) 冷藏库
JP7157955B2 (ja) 冷蔵庫
JP7308427B2 (ja) 冷蔵庫
JP7199052B2 (ja) 冷蔵庫
CN114424008A (zh) 冰箱
WO2023063134A1 (ja) 冷蔵庫
WO2023063135A1 (ja) 冷蔵庫
CN213811288U (zh) 冷藏库
WO2021070619A1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