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8200A -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8200A
CN112908200A CN202110396961.9A CN202110396961A CN112908200A CN 112908200 A CN112908200 A CN 112908200A CN 202110396961 A CN202110396961 A CN 202110396961A CN 112908200 A CN112908200 A CN 112908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flexible transparent
display screen
led display
in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6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8200B (zh
Inventor
鹿海华
何川
汤立文
罗建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c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69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8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8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8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8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8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包括: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在第一低反射层或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焊盘,焊盘位于LED显示屏的灯珠焊区中;在焊盘上焊接LED灯珠。本申请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可制作低成本、高透明度且使用寿命长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Description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透明LED显示屏在市场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展出各种产品形态。一种在透明基板上阵列分布LED灯的透明LED显示屏技术开始出现。这种LED显示屏普遍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LED灯珠的供电线路和信号传输线路。
该透明导电导电材料通常为ITO(氧化铟锡),但是ITO的价格昂贵,经济效益低。作为替代,市场上出现了以铜作为导电材料的LED显示屏,但是铜线的反光率较高,不利于提高LED显示屏的透明性。
故而,亟需提供一种低成本且高透明度的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旨在提供一种低成本且高透明度的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包括:
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所述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
在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所述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
在所述第一低反射层或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焊盘,所述焊盘位于所述LED显示屏的灯珠焊区中;
在所述焊盘上焊接LED灯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材质为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混合物。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包括: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压印或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符合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或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在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或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10wt%:90wt%~99.5wt%:0.5wt%。
在一实施例中,在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或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30wt%:70wt%~90wt%:10wt%。
在一实施例中,在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中,高分子物质包括无挥发性丙烯酸树脂、无挥发性环氧树脂、无挥发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前三者中任一者的改性物及硅胶中的至少一者;
和/或,
在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高分子物质为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3um~200u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5um~50um。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之前,所述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与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粘结力大于0.5kg/cm2,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设于所述有机粘接层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包括:
将透明有机涂料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述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介于1um-100um。
可以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通过在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并控制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从而可通过第一低反射层降低导电线路的反射率,进而以得到低反光率的灯珠线路(即得到低可视性的灯珠线路)。如此,即使采用选用低成本但高反光率的导电材料(如铜、镍、铁等)制作透明LED显示屏的导电线路,也可保证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的低可视性,进而可制作低成本且高透明度的LED显示屏。同时,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制得的导电线路在柔性透明基板的附着性强,有利于延长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使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有利于导电线路的覆盖面积,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透明LED显示屏的透明度。可见,相较于一般的透明LED显示屏而言,本申请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可制作低成本、高透明度且使用寿命长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的一实施例,所述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所述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
这其中,柔性透明基板可以为玻璃和透明高分子基材。具体地,玻璃基材包括但不限于钠硅玻璃、钠钙硅玻璃、钾硅玻璃、铝硅玻璃。透明高分子基材包括但不限于PET(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MMA(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中文名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PI(英文名称:polyimide,中文名称:聚酰亚胺)、PC(中文名称:聚碳酸酯,英文名称:Polycarbonate)。选择具有柔性及透明属性的材质制作基板,有利于提高LED显示屏的透明性,并有利于实现LED显示屏的自由弯曲。
导电线路设于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是指可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设置导电线路,也可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两侧均设置导电线路。这其中,当仅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设置导电线路时,柔性透明LED显示屏仅一侧可用于显示画面;而当柔性透明基板的两侧均设置导电线路时,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两侧均可用于显示画面。具体可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而选择性地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导电线路。
具体而言,该导电线路包括电极线和信号线,电极线用于为LED灯珠供电,其包括正极电极线和负极电极线;而信号线则用于在LED灯珠与控制芯片(模块)之间传输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正极电极线和负极电极线均呈网格状设置(即电极线呈网格设置),可以理解,将电极线设置为网格状,有利于提高灯珠线路的透光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透明度。此外,网格状设置的电极线还有利于提升电极线的散热能力,以保证电极线供电的稳定性。
而有机无机是指基于高分子物质(有机)与金属材料(无机)的混合物制备该导电线路。由于柔性透明基板的材质也包括高分子材料,故而基于该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混合值得的导电线路,可在保证导电线路导电性的基础上,提高导电线路的透明度,并提高导电线路在柔性透明基板上附着能力(其原因在于同属性的材料间粘接能力强),从而可延长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当柔性透明基板的两侧均设置导电线路时,柔性透明基板两侧的导电线路于柔性透明基板上的投影重叠。即是说,柔性透明基板两侧的导电线路相互对应。这样设置,可使柔性透明基板两侧的透光区域(无线路覆盖区域)保持一致,进而有利于光线透过LED显示屏,从而可有效提高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透明度。并且,两侧一致的导电线路设计还有利于降低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成本。
S20、在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所述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
这其中,第一低反射层设置于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后,可与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配合形成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
反射率可以理解为反光率,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即是说第一低反射层反光率小于35%。值得说明的是,当物体表面的反光率越高时,此时物体的可见性越高,反之,当物体表面的反光率越低时,物体的可见性也就越低。通常,当反射率高于35%时,物体在光线下便具有一定的可见性。那么,在导电线路上覆盖反射率低于35%的第一低反射层,便可通过第一低反射层降低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反射率,进而以得到低反光率的灯珠线路(即得到低可视性的灯珠线路)。如此,即使采用选用低成本但高反光率的导电材料(如铜、镍、铁等)制作透明LED显示屏的导电线路,也可保证灯珠线路的低可视性,进而可制作低成本且高透明度的LED显示屏。
具体地,在柔性透明基板上设置了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后,可进一步在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以降低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的反射率。
S30、在所述第一低反射层或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焊盘,所述焊盘位于所述LED显示屏的灯珠焊区中。
这其中,灯珠焊区是指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上用于焊接LED灯珠的区域,通常灯珠线路上会设有多个灯珠焊区,于每一灯珠焊区内,正极电极线、负极电极线及每根信号线各设有一个焊盘。
具体地,若在步骤S20中,于导电线路的焊盘位置处未覆盖第一低反射层,则可将焊盘直接设于导电线路上,而若是步骤S20中于导电线路的焊盘位置处覆盖了第一低反射层,则可将焊盘直接设于第一低反射层上。
示例性的,该焊盘的材料通常为锡。
S40、在所述焊盘上焊接LED灯珠。
具体地,LED灯珠具有多个焊脚,该焊脚与灯珠焊区中的各个焊盘一一对应,LED灯珠通过焊脚焊接于焊盘上。
可以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通过在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并控制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从而可通过第一低反射层降低导电线路的反射率,进而以得到低反光率的灯珠线路(即得到低可视性的灯珠线路)。如此,即使采用选用低成本但高反光率的导电材料(如铜、镍、铁等)制作透明LED显示屏的导电线路,也可保证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的低可视性,进而可制作低成本且高透明度的LED显示屏。同时,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制得的导电线路在柔性透明基板的附着性强,有利于延长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使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有利于导电线路的覆盖面积,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透明LED显示屏的透明度。可见,相较于一般的透明LED显示屏而言,本申请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可制作低成本、高透明度且使用寿命长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值得说明的是,当采用成本较高的导电材料,如银、氧化铟锡(ITO)等制作透明LED显示屏的导电线路,通过本申请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仍可确保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高透明性。
具体地,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材质为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混合物。具体地,金属包括纯金属与金属合金,其中,纯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镍、钛、铬、铜、铁。合金可以镍、钛、铬、铜、铁中至少两种金属的合金。高分子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无挥发性丙烯酸树脂、无挥发性环氧树脂、无挥发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前述三者中任一者的改性物、硅胶及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等。示例性的,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热熔胶、聚苯琉醚 (PPS)、聚砜 (PSU)、聚砜(PES)、聚醚醚酮 (PEEK) 、芳香族聚酯液晶聚合物(LCP)、聚醚酰亚胺(PEI)、聚酰胺酰亚胺 (PAI)、聚缩醛(POM)、锦纶(尼龙·耐纶)(PA)、聚碳酸酣(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达克纶)(PET)、聚苯醚(聚氧二甲苯、PPE、PPO)、ABS树脂 (ABS)、苯乙烯亚克力胶丙烯腈(ASA)、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共聚物(MS)、醋酸纤维素(CA)、热塑性聚氨酣 (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苯乙烯系弹性体(TPS)、尼龙12弹性体(PAE)、聚四氟乙烯(PTFE)、维尼纶(vinylon)、聚丙烯(PP)、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 (PVC)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包括: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压印或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符合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这其中,该预设配比是指液态浆料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的比值。预设线路设计是指根据实际产品所设计的导电线路结构,其包括线路的长度、宽度、相邻线路的间距、灯珠焊区的间距、数量等。
具体地,可基于预设配比配置金属粉末及高分子物质的液体,并将配置后的粉末与液体搅拌均匀,以得到所需的符合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这其中,搅拌可采用叶片式搅拌机、行星式搅拌机、三滚筒式搅拌机或离心均质搅拌机等搅拌机完成。
具体而言,在制得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后,可通过压印或涂布的方式在透明基板上印制线路,在印制线路时,可按照预设的线路设计进行,进而以得到符合预设线路设计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
可以理解,采用压印或涂布的方式,可在柔性透明基板上直接印制符合需求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这样操作工艺步骤少,有助于提高LED显示屏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在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中,高分子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无挥发性丙烯酸树脂、无挥发性环氧树脂、无挥发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前述三者中任一者的改性物及硅胶。
具体地,在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10wt%:90wt%~99.5wt%:0.5wt%。
这其中,在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中,若金属的占比过低,如低于10wt%,则会影响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如导电均匀性及导电率等;而若是高分子物质的占比过低,如低于0.5wt%,则会影响导电线路的透明度及导电线路在柔性透明基板上的附着性。故而,将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限定在10wt%:90wt%~99.5wt%:0.5wt%,可同时兼顾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透明性能及粘附性能。
示例性的,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可以为10wt%:90wt%、20wt%:80wt%、30wt%:70wt%、40wt%:60wt%、50wt%:50wt%、60wt%:40wt%、70wt%:30wt%、80wt%:20wt%、90wt%:10wt%、99.5wt%:0.5wt%。
优选地,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30wt%:70wt%~90wt%:10wt%。在该范围内,导电线路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透明性及粘附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还可添加溶剂、流平剂、遥变剂等助剂以提升转印与印刷制程的可操作性。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包括: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
这其中,该预设配比是指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的比值。预设线路设计是指根据实际产品所设计的导电线路结构,其包括线路的长度、宽度、相邻线路的间距、灯珠焊区的间距、数量等。
具体地,可基于预设配比配置金属粉末及高分子物质的液体,并将配置后的粉末与液体搅拌均匀,以得到所需的符合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然后将该液态浆料冷却以得到符合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再通过高温热混炼机与高温热挤压机将固态浆料挤压呈棒状。
具体而言,在制得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后,可通过3D打印的方式将浆料棒打印为透明基板上的线路,在打印线路时,可按照预设的线路设计进行,进而以得到符合预设线路设计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
可以理解,采用3D打印的方式,可在柔性透明基板上直接打印得到符合需求的导电线路,这样操作工艺步骤少,有助于提高LED显示屏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在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高分子物质为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等。示例性的,该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热熔胶、聚苯琉醚 (PPS)、聚砜 (PSU)、聚砜(PES)、聚醚醚酮 (PEEK) 、芳香族聚酯液晶聚合物(LCP)、聚醚酰亚胺 (PEI)、聚酰胺酰亚胺 (PAI)、聚缩醛(POM)、锦纶(尼龙·耐纶)(PA)、聚碳酸酣(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达克纶)(PET)、聚苯醚(聚氧二甲苯、PPE、PPO)、ABS树脂 (ABS)、苯乙烯亚克力胶丙烯腈(ASA)、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共聚物(MS)、醋酸纤维素(CA)、热塑性聚氨酣 (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苯乙烯系弹性体(TPS)、尼龙12弹性体(PAE)、聚四氟乙烯(PTFE)、维尼纶(vinylon)、聚丙烯(PP)、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 (PVC)等。
具体地,在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10wt%:90wt%~99.5wt%:0.5wt%。
这其中,在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若金属的占比过低,如低于10wt%,则会影响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如导电均匀性及导电率等;而若是高分子物质的占比过低,如低于0.5wt%,则会影响导电线路的透明度及导电线路与柔性透明基板粘接的稳固性。故而,将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限定在10wt%:90wt%~99.5wt%:0.5wt%,可同时兼顾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透明性能及粘附性能。
示例性的,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可以为10wt%:90wt%、20wt%:80wt%、30wt%:70wt%、40wt%:60wt%、50wt%:50wt%、60wt%:40wt%、70wt%:30wt%、80wt%:20wt%、90wt%:10wt%、99.5wt%:0.5wt%。
优选地,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30wt%:70wt%~90wt%:10wt%。在该范围内,导电线路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透明性及粘附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先于导电层上镀膜第一低反射层,再将导电层与第一低反射层蚀刻为导电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3um~200um。这其中,若导电线路的宽度过窄,如小于3um,则会影响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如导电均匀性及导电率)及粘附性能,而若是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过宽,则会增加导电线路的表面积,进而影响LED显示屏的透明度。因此,将导电线路的宽度限定在3um~200um,可兼顾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粘附性能及LED显示屏的透明度。
示例性的,导电线路的宽度可以为3um、4um、5um、6um、7um、8um、9um、10um、20um、30um、40um、50um、60um、70um、80um、90um、100um、200um、300um等。
优选地,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5um~50um。在该范围内,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透明性及粘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低反射层的厚度介于1nm~3000nm。这其中,若第一低反射层的厚度过薄,如小于1nm,则一方面会降低对导电线路的覆盖效果,而无法有效降低导电线路的反射率,而影响灯珠线路的反光率;另一方面则会使第一低反射层的制作工艺复杂化,不利于控制成本。而若是第一低反射层厚度过厚,如大于3000nm,则不利于控制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与透射率,影响LED显示屏的透明度。此外,第一低反射层过厚还将导致LED显示屏的成本增加。故而,将第一低反射层的厚度限定在1nm~3000nm可同时兼顾第一低反射层的低反射率与LED显示屏生产成本。
示例性的,该第一低反射层的厚度可以为1nm、10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60nm、170nm、180nm、190nm、200nm、210nm、220nm、230nm、240nm、250nm、300nm、400nm、500nm、600nm、700nm、800nm、900nm、1000nm、1500nm、2000nm、2500nm、3000nm等。
优选地,该第一低反射层的厚度介于20nm~250nm。在20nm到250nm范围内,既可以确保第一低反射层具有良好的低反射率,又易于控制LED显示屏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该第一低反射层的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金属化合物及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其中,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镍、钛、铬、铜、铁。合金可以镍、钛、铬、铜、铁中至少两种金属的合金。金属化合物可以为镍、钛、铬、铜、铁中任意两种金属化合得到。金属氧化物可以为镍、钛、铬、铜、铁中任意一种金属与氧化物反应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反射层,包括:
通过电镀、化学镀或真空镀的方式在所述有机无机导电线路上镀膜第一低反射层。
这其中,真空镀包括真空蒸镀和真空溅镀。
可以理解,通过电镀、化学镀或真空镀的方式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镀膜第一反射层,不仅工艺难度低、成本可控,且有助于提高第一低反射层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结合的紧密性,并有助于控制第一低反射层的均匀性与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镀膜第一反射层,包括:
于电镀或化学镀的镀液中添加氧化剂,通过所述氧化剂氧化沉积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金属镀层,以得到所述第一低反射层。
这其中,于电镀或化学镀的镀液中添加氧化剂,可以是在电镀或化学镀开始前于镀液中添加氧化剂,也可是在电镀或化学镀的过程中于镀液中添加氧化剂,或是电镀或化学镀结束后于镀液中添加氧化剂。由于氧化剂仅会与沉积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金属镀层发生反应,因此并不限定氧化剂的添加时间。
示例性的,该镀液可以为硫酸铜镀液或硫酸镍镀液,而该氧化剂可以为双氧水。
具体地,当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时,可在硫酸铜镀液或硫酸镍镀液中添加双氧水,如此,可将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金属镀层氧化形成深黑色氧化铜或氧化镍,进而在导电层上形成所需第一低反射层。
可以理解,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可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具有导电性的第一低反射层,如此,可通过第一低反射层辅助提高LED显示屏的灯珠线路的导电性能,如导电均匀性及导电率等,以提高LED显示屏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由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也包括金属相关的材料,故而制备含有金属材料的第一低反射层,还有利于第一低反射层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相结合,以延长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获得具有导电性的第一低反射层时,还可将焊盘直接设于第一低反射层上,进而可便于焊盘的设置,以降低LED显示屏的工艺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真空镀的方式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镀膜第一反射层,包括:
于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的载体气氛中添加反应气体,通过所述反应气体氧化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镀层金属,以得到所述第一低反射层。
这其中,于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的载体气氛中添加反应气体,可以是在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开始前于载体气氛中添加反应气体,也可是电镀或化学镀的过程中于载体气氛中添加反应气体,或是在电镀或化学镀结束后于载体气氛中添加反应气体。由于反应气体仅会与镀膜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镀层金属发生反应,因此并不限定反应气体的添加时间。
示例性的,该载体气氛为氩气气氛,而该反应气体可以为氮气和氧气。
具体地,当通过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的方式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时,可在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的载体气氛(原始氩气气氛)下,额外添加反应气体,如氮气和氧气,使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的镀层金属形成深黑色氮化铜、深黑色氧化铜、深黑色氧化镍层或其他乏氧的氧化物,以得到所需的第一低反射层。
可以理解,采用真空溅镀或真空蒸镀方式可在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具有导电性的第一低反射层,如此,可通过第一低反射层辅助提高LED显示屏的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如导电均匀性及导电率等,以提高LED显示屏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由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也包括金属相关的材料,故而制备含有金属材料的第一低反射层,还有利于第一低反射层与导电层相结合,以延长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获得具有导电性的第一低反射层时,还可将焊盘直接设于第一低反射层上,进而可便于焊盘的设置,以降低LED显示屏的工艺难度。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之前,所述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还包括:
S110、在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与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粘结力大于0.5kg/cm2,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设于所述有机粘接层上。
这其中,粘结力是指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可以理解为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之间的粘性。通常,粘结力越大,说明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之间粘性越强,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之间粘接的越稳定。
具体而言,在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之前,可于柔性透明基板上设置粘接层。
可以理解,在柔性透明基板上设置粘接层,可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柔性透明基板与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进而以提高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在柔性透明基板上附着的稳固性。此外,通过限定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的粘结力不小于0.5kg/cm2,可确保粘接层在柔性透明基板上附着的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包括:
将透明有机涂料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述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介于1um-100um。
这其中,透明有机涂料可以为无挥发性丙烯酸树脂、无挥发性环氧树脂、无挥发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及这三者的改性物中至少一者。
具体地,柔性透明基板上设置有机粘接层时,可先制备透明有机涂料,再通过刮刀逗式涂布、状式/平板涂布等方式将透明有机涂料涂布于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待涂料固化或半固化后,便可得到所需的有机粘接层。
可以理解,采用透明有机涂料制备有机粘接层,不仅工艺简单、成本可控,并且有利于提高粘接层与柔性透明基板之间粘接的稳固性。此外,透明有机涂料还可提高粘接层的透光性,进而有助于提高LED显示屏的透明度。
进一步地,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介于1um~100um。这其中,若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低于1um,则不利于发挥粘接性能,而若有机粘接层的厚度大于非100um,则粘接层过厚,会影响LED显示屏的厚度与成本,故而将有机粘接层的厚度限定在1um~100um同时兼顾有机粘接层的粘接能力与LED显示屏的生产成本。
示例性的,该有机粘接层的厚度可以为1um、2um、3um、4um、5um、6um、7um、8um、9um、10um、15um、20um、25um、30um、40um、50um、60um、70um、80um、90um、100um等。
优选地,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介于5um-30um。在5um到30um范围内,既可以确保粘接层的具有良好粘接性,又可有效控制LED显示屏的生产成本。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所述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至少部分呈网格状设置;
在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第一低反射层,所述第一低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35%;
在所述第一低反射层或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上设置焊盘,所述焊盘位于所述LED显示屏的灯珠焊区中;
在所述焊盘上焊接LED灯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材质为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包括: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压印或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符合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或
基于预设线路设计将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或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10wt%:90wt%~99.5wt%:0.5w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设配比的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或有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金属与高分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介于30wt%:70wt%~90wt%:10wt%。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无机混合液态浆料中,高分子物质包括无挥发性丙烯酸树脂、无挥发性环氧树脂、无挥发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前三者中任一者的改性物及硅胶中的至少一者;
和/或,
在机无机混合固态浆料棒中,高分子物质为无溶剂型热塑性树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3um~200u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需的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的宽度介于5um~50u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之前,所述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与所述柔性透明基板的粘结力大于0.5kg/cm2,所述有机无机混合导电线路设于所述有机粘接层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机粘接层,包括:
将透明有机涂料涂布于柔性透明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以得到所述有机粘接层,其中,所述有机粘接层的厚度介于1um-100um。
CN202110396961.9A 2021-04-13 2021-04-13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Active CN112908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961.9A CN112908200B (zh) 2021-04-13 2021-04-13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961.9A CN112908200B (zh) 2021-04-13 2021-04-13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8200A true CN112908200A (zh) 2021-06-04
CN112908200B CN112908200B (zh) 2023-05-09

Family

ID=7611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6961.9A Active CN112908200B (zh) 2021-04-13 2021-04-13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82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92A (zh) * 2022-07-29 2022-09-20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1887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CN104992745A (zh) * 2015-06-25 2015-10-21 湖南有色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5023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武汉华尚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导通透明玻璃基电路板
CN208819542U (zh) * 2018-08-30 2019-05-03 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屏
CN110415620A (zh) * 2019-08-19 2019-11-05 厦门福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96956A (zh) * 2019-11-15 2020-02-14 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透明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10984309U (zh) * 2019-10-18 2020-07-10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布及含导电布的物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1887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CN104992745A (zh) * 2015-06-25 2015-10-21 湖南有色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5023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武汉华尚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导通透明玻璃基电路板
CN208819542U (zh) * 2018-08-30 2019-05-03 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屏
CN110415620A (zh) * 2019-08-19 2019-11-05 厦门福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0984309U (zh) * 2019-10-18 2020-07-10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布及含导电布的物件
CN110796956A (zh) * 2019-11-15 2020-02-14 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透明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92A (zh) * 2022-07-29 2022-09-20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083292B (zh) * 2022-07-29 2023-05-12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8200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5252B (zh)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CN1103803C (zh) 粘接剂、液晶装置、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4380392B (zh) 带绝缘性粒子的导电性粒子、导电材料及连接结构体
CN101641668A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CN103124999A (zh) 导电性粒子、各向异性导电材料及连接结构体
JP4804596B1 (ja) 導電性粒子、導電性粒子の製造方法、異方性導電材料及び接続構造体
CN102576798A (zh) 光反射性导电颗粒、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和发光装置
KR20090075702A (ko) 이방 도전성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방 도전성 필름, 회로 부재의 접속 구조, 및 피복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2908200A (zh)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TWM607109U (zh) 觸控面板
CN215868475U (zh)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CN101903484A (zh) 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85254A (zh)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KR101391187B1 (ko) 방열특성이 향상된 플렉서블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2885253B (zh) 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制作工艺
TW202121033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212851172U (zh) 一种背光柔性电路板结构以及背光模组
CN113825376B (zh) 电磁屏蔽构件的制备方法和电磁屏蔽构件
CN113613482B (zh) 适用于极小接地孔接地的电磁波屏蔽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US11347359B2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device thereof
CN107071944A (zh) 一种电加热面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6527265U (zh) 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
JPH0745997Y2 (ja) 透明電磁波シールド用粘着シート
CN215729714U (zh) 一种触控式智能调光玻璃
KR102422589B1 (ko) 절연 피복 도전 입자, 이방 도전 필름, 이방 도전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접속 구조체 및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Chuan

Inventor after: Tang Liwen

Inventor after: Yin Zhian

Inventor after: Luo Jianyou

Inventor before: Lu Haihua

Inventor before: He Chuan

Inventor before: Tang Liwen

Inventor before: Luo Jianyo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12b19, Yifang building, 315 Shuangming Avenue, Dongzhou community,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Jin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b19, Yifang building, 315 Shuangming Avenue, Dongzhou community,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4

Address after: 519080 202, second floor, R & D building, No. 18, Jinheng Second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Jin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b19, Yifang building, 315 Shuangming Avenue, Dongzhou community,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icada wing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Jinzhi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8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262, floor 1, Zone C, building 24, Gangwa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ark, No. 1, Jinta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Huac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202, second floor, R & D building, No. 18, Jinheng Second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Jinzhi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