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1363A -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1363A
CN112891363A CN202110316466.2A CN202110316466A CN112891363A CN 112891363 A CN112891363 A CN 112891363A CN 202110316466 A CN202110316466 A CN 202110316466A CN 112891363 A CN112891363 A CN 112891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exin
new zealand
feed
coccidiosis
medic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4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1363B (zh
Inventor
孙铭飞
廖申权
戚南山
林栩慧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蔡海明
胡俊菁
肖文婉
于林增
张小慧
张健騑
谢明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nimal Health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nimal Health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nimal Health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Health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3164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4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leucoglucosan, hesperidin, erythromycin, nystatin, digitoxin or digox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7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 A23K50/75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for poul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02Antiprotozoals, e.g. for leishmaniasis, trichomoniasis, toxoplasmo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物疾病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具体是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发现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对球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体现在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在艾美耳球虫的细胞培养模型上能有效抑制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并且,该抑制作用通过动物体试验得以验证。针对这一发现,拓宽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领域,为抗球虫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案。

Description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疾病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新西兰牡荆苷2,又名维采宁-2,分子量为594.5,CAS号为23666-13-9,分子式为C27H30O15,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011
新西兰牡荆苷3,又名维采宁-3,分子量为564.49,CAS号为59914-91-9,分子式为C26H28O14,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012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是一类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布于植物的叶、茎、根、树皮、果实及种子中。现有的研究表明,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具有抗氧化、抗病毒与抗炎作用。根据报道,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功能包括抗肿瘤作用与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所述多种球虫是顶复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原虫。鸡球虫有7个种,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以及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
引起鸡球虫病的艾美球虫主要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鸡只感染艾美耳球虫后,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引起死亡,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虫种之一,感染鸡只后寄生于盲肠,导致血便,食欲减退,增重降低等临床症状。
目前,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药物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现今广泛使用的有20种。传统的预防药物有氯苯胍、氨丙啉、二硝托胺、莫能霉素、盐霉素、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氯羟吡啶以及尼卡巴嗪等。传统的治疗药物有妥曲珠利溶液以及磺胺类药(例如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等。
鸡球虫病的防治依赖于抗球虫药物的使用,随着临床野毒虫株对传统抗球虫药物抗药性的产生,导致原有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效果明显降低,使得临床上缺乏具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抗球虫药物。因此,迫切需要有新型的抗鸡球虫药物出现,随着畜牧水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发展需要,市场对新的抗鸡球虫药物需求将会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具体是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饲料中的用途,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能够有效抑制球虫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抗球虫病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虫病为鸡球虫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鸡球虫病的感染病原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感染所述鸡球虫病的鸡品种为岭南黄肉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包含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群体给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散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水溶性粉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溶液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微囊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预混合饲料、精料混合料或者混合饲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对球虫(尤其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体现在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在艾美耳球虫的细胞(例如MDBK细胞)培养模型上能有效抑制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并且,该抑制作用通过动物体试验得以验证。针对这一发现,开拓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领域,为新型抗球虫药物的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西兰牡荆苷2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2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2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西兰牡荆苷3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3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3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磺胺氯吡嗪钠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
本发明实施例发现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对球虫(尤其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体现在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在艾美耳球虫细胞(例如MDBK细胞)培养模型上能有效抑制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并且,该抑制作用通过动物体试验得以验证。针对这一发现,拓宽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领域,为抗球虫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鸡球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可以导致家禽生产严重的经济损失。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盲肠上皮细胞内,导致肠道组织病变,降低采食量和饲料中养分的吸收率,脱水和血便等。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Eimeria(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为兽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兽药(Veterinary 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抗球虫病”可以是对球虫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可以是对球虫病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该治疗作用、预防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抑制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实现的。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球虫病为鸡球虫病。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鸡球虫病的感染病原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感染鸡球虫病的鸡品种为岭南黄肉鸡。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药物包含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药物的剂型的不同,所选择的辅料的种类、辅料的用量等也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群体给药。当然,也可以采用除群体给药之外的其他给药方式,或者将群体给药方式与其他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给药方式相结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群体给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①混水给药:首先要了解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其次要根据饮水量计算药物用量,若因药物在水中稳定性差时可考虑“口渴服药法”;
②混料给药法:将药物混入饲料供自由采食,但药物和饲料必须混合均匀,可采用递加稀释法。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只是对“群体给药”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群体给药”的具体限制,除了本发明实施例举例的“混水给药”、“混料给药法”这两种“群体给药”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兽医学上可以接受的“群体给药”方式,可以将多种“群体给药”方式结合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可以与合适种类的辅料结合,制备成不同形态的药物(例如液态、半固体、固体),相应形成不同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散剂(包括预混剂)、水溶性粉剂(包括水扩散性粉剂及水溶性颗粒剂)、溶液剂(主要是水溶液,也有混悬液、乳浊液等)、微囊剂、片剂。
水溶性粉剂(包括水扩散性粉、水溶性颗粒剂),是由药物与助溶剂、助悬剂等辅料组成的可溶性粉末。投入饮水中使药物溶解,均匀分散,供动物饮用。该剂型的优点包括:①混合较均匀。②对群体疾病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患病畜禽往往吃料少(甚至不吃料)而多喝水,这对保证病畜禽能够摄食足够药物很有好处。
溶液剂(包括口服液,混悬液,乳浊液),是将药物溶在水中而成的药物,可供内服或外用。该剂型的优点包括:投入饮水中使药物溶解,均匀分散,供动物饮用。该剂型的优点包括:①混合较均匀。②对群体疾病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患病畜禽往往吃料少(甚至不吃料)而多喝水,这对保证病畜禽能够摄食足够药物很有好处。
散剂,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物剂型,药物经过研磨成粉末状,可掺合在饲料或溶于水中喂给动物。该剂型的优点包括:①大多作为添加剂添加于饲料中,作为防治用药。省工省时,除可以作为临床用药混于饲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于饲料生产过程中。②方便贮藏。③品质相对稳定。
微型胶囊(microcapsule)简称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药物(囊芯物)包裹成直径1微米~500微米的微型胶囊。药物微囊可根据需要制成散剂、片剂、注射剂及软膏剂等。该剂型的优点包括:微囊可延长药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只是对“剂型”的种类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剂型”的具体限制,除了本发明实施例举例的“散剂”、“水溶性粉剂”、“溶液剂”、“微囊剂”以及“片剂”这几种剂型之外,还可以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制备成其他合适的、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兽药剂型。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一种剂型或者多种剂型相结合进行投喂。
本发明实施例对饲料的具体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可以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预混合饲料、精料混合料、混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预混合饲料、精料混合料属于配合饲料,即指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求以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混合饲料。
全价配合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添加剂等,按规定的饲养标准配比而成的、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这类饲料可直接喂养。
浓缩饲料,是指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钙、磷、食盐)、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不能直接喂养,需要加入玉米或者其他能量饲料后方可喂养。
预混料/预混合饲料,是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和载体以及稀释剂一起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其微量成分经预混合后,有利于在大量饲料中均匀分布。该饲料属于半成品,不能直接喂养。
精料混合料,是用于营养不足的一种补充精料,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组成,可直接喂养。
混合饲料,由某些饲料原料经过简单加工混合而成,为初级配合饲料,主要考虑能量、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指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细胞水平试验,具体如下:
一、实验材料:
(1)药品: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和磺胺氯吡嗪钠购自Merck公司。
(2)球虫卵囊: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广东株孢子化卵囊,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保存,使用前在无球虫雏鸡体内复壮。
(3)细胞:MDBK细胞(即牛肾细胞),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保存。
二、实验方法:
本实施例以E.tenella MDBK细胞培养模型评价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效果,具体评价步骤包括:
(1)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液消化生长至融合状态达到80%以上的MDBK细胞,以4×105个/孔的细胞浓度铺板12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7℃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2)待12孔培养板的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达80%及以上时,每孔接种10×104个子孢子/ml,4h后弃去培养基,以PBS洗涤3次,洗掉悬浮的子孢子,每孔加入5%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
(3)试验分组:
新西兰牡荆苷2组,设置5个药物浓度梯度,具体为0.01μM、0.1μM、1μM、10μM、100μM,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
新西兰牡荆苷3组,设置5个药物浓度梯度,具体为0.01μM、0.1μM、1μM、10μM、100μM,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
阳性对照组(添加磺胺氯吡嗪钠),设置5个药物浓度梯度,具体为0.01μM、0.1μM、1μM、10μM、100μM,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
空白对照组:参照新西兰牡荆苷2组、新西兰牡荆苷3组和阳性对照组加入牡荆苷2、牡荆苷3和阳性对照药物的体积,添加等体积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为5%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设3个重复。
(4)置于37℃含5%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培养48h后弃去培养基,以PBS洗涤3次,提取各孔样品的总RNA,以RT-PCR检测各试验药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繁殖的影响。
Real-time PCR引物如下:
特异性扩增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actin引物,
EtActin-F:5’-CACCACCGCCGAGAAAGA-3’(SEQ ID NO.1),
EtActin-R:5’-GAACAACATTG-CCGTAGAGG-3’(SEQ ID NO.2);
特异性扩增宿主细胞actin引物,
Bactin-F:5’-GGATGAGGCTCAGAGCAAGAGA-3’(SEQ ID NO.3),
Bactin-R:5’-TCGTCCCAGTTGGTG-ACGAT-3’(SEQ ID NO.4)。
以ΔΔCT方法计算各试验药物对细胞培养水平上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生长发育的效果。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如表1所示,Real-time PCR反应程序如表2所示。
表1 Real-time RT-PCR反应体系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11
表2 Real-time PCR反应程序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12
评价指标:通过Real-time RT-PCR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ΔCT=CT[Et actin]-CT[H actin],ΔΔCT=ΔCT[exp]-ΔCT[ref],最终获得待筛选药物的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作用效果: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13
三、实验结果:
分别计算新西兰牡荆苷2组、新西兰牡荆苷3组和阳性对照组药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抑制作用,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和对照药物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繁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表3),新西兰牡荆苷2和新西兰牡荆苷3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MIC50值分别为28.35μM、35.08μM,对照药物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MIC50值为46.61μM。结果表明,新西兰牡荆苷2和新西兰牡荆苷3均具有良好的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且明显优于对照药物磺胺氯吡嗪钠。
表3各试验药物在细胞水平对球虫繁殖的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21
图1为新西兰牡荆苷2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2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2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图2为新西兰牡荆苷3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3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新西兰牡荆苷3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图3为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影响;图中,横坐标是化合物磺胺氯吡嗪钠的浓度,纵坐标是化合物磺胺氯吡嗪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抑制率。根据图1~图2可知,随着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浓度的增加,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抑制柔嫩艾美耳球虫繁殖的作用增强,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对抑制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发育繁殖具有良好的活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动物水平试验,具体如下:
一、实验材料:
(1)新西兰牡荆苷2散剂型的制备:分别取1g新西兰牡荆苷2(不低于80%)和99g淀粉混匀;新西兰牡荆苷3散剂型的制备:分别取1g新西兰牡荆苷3(不低于80%)和99g淀粉混匀。
(2)对照药物:常规抗球虫药物三字球虫粉(30%磺胺氯吡嗪钠),由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3)球虫卵囊: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广东株孢子化卵囊,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保存,使用前在无球虫雏鸡体内复壮。
(4)雏鸡:岭南黄肉鸡,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提供,饲养于已消毒的专用动物房内;鸡笼和所用器皿均严格消毒,自由采食和饮用纯净水;试验前观察雏鸡有无临床症状及连续2天检查粪便有无球虫卵囊,备用。
(5)饲料:由广东省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定制育雏料,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物。
二、实验方法:
(1)分组:按试验分组及处理将180只岭南黄肉鸡饲养至10日龄,逐只称重,淘汰弱雏和体重过大者,将剩余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并适当调整使每组雏鸡总体重大致相等。
(2)处理:除第1组(空白对照)每天正常饲喂饲料外,第2~5组雏鸡一次性经口灌服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孢子化卵囊l×105个/羽;攻虫当天,第3~5组分别饲喂含抗球虫药物的饲料7天,试验鸡的分组情况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见表4。
表4实验分组情况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31
(3)结果统计:
每天观察并记录鸡群的精神状况、采食量、粪便情况等;对死亡雏鸡称重,剖检,若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引起死亡则病变记分为+4分;所有雏鸡于感染后第7天逐只称重,剖检,进行盲肠病变记分;最后计算各组雏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
药效判定方法及标准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 indexes,ACI)按默克公司推荐的公式计算:
ACI=(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病变值);
相对增重率(%)=(试验组增重÷空白对照组增重)×100%;
存活率(%)=(各组存活雏鸡数÷各组雏鸡总数)×100%。
病变按五级记分:
①无卵囊,盲肠正常,为0分;
②有卵囊,盲肠黏膜稍增厚,有少量散在出血或少量血样肠内容物,为+1分;
③有卵囊,盲肠黏膜增厚,有明显出血或明显血样肠内容物,为+2分;
④有卵囊,盲肠黏膜增厚,有大量凝血块或血样肠芯,为+3分;
⑤雏鸡因球虫病死亡或有大量卵囊,盲肠外观呈酱油色(或小肠中部有点状坏死灶,黏膜面呈绯红色),肠管明显肿大,内容物形成明显的血样肠芯,为+4分。
病变值=每组平均病变记分×10。
卵囊值由盲肠内容物每克粪便卵囊数(OPG)换算而来。
药效判定标准是:ACI<120为无效,120~160为弱效,160~180为中效,180以上为强效。
三、实验结果:
(1)临床症状观察: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孢子化卵囊的对照组(第2组)第2天,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的情况,且采食量下降,第5天出现明显血便,并出现死亡,随后血便逐渐减少。第3组、第4组和第5组在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后第3天饮食欲稍有下降。第1组试验鸡的饮食欲、精神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均正常。
(2)分别计算组1~组5的抗球虫指数,结果如表5所示。第4、5组(新西兰牡荆苷2组与新西兰牡荆苷3组)的抗球虫指数均高于对照药物第3组(三字球虫粉),并且第4、5组的抗球虫指数(ACI)可达到16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作用,优于常规抗球虫药物三字球虫粉。
表5各组抗球虫指数
Figure BDA0002989401990000151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可用于治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感染,拓展了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同时开发了新的抗球虫药物。本发明进行了细胞水平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具有显著的抑制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作用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可以用于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药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序列表
<11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120>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新用途
<160> 4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caccaccgcc gagaaaga 18
<210> 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gaacaacatt gccgtagagg 20
<210> 3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ggatgaggct cagagcaaga ga 22
<210> 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tcgtcccagt tggtgacgat 20

Claims (12)

1.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虫病为鸡球虫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鸡球虫病的感染病原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感染所述鸡球虫病的鸡品种为岭南黄肉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含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群体给药。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散剂。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水溶性粉剂。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溶液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微囊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中的至少一种在制备抗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预混合饲料、精料混合料或者混合饲料。
CN202110316466.2A 2021-03-23 2021-03-23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 Active CN11289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466.2A CN112891363B (zh) 2021-03-23 2021-03-23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466.2A CN112891363B (zh) 2021-03-23 2021-03-23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1363A true CN112891363A (zh) 2021-06-04
CN112891363B CN112891363B (zh) 2023-08-15

Family

ID=7610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466.2A Active CN112891363B (zh) 2021-03-23 2021-03-23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13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5518A (zh) * 2022-06-30 2022-09-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马先蒿苷a在制备鸡饲料或者抗鸡球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5091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的中药免疫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5091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的中药免疫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F.F. GRAEL等: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Lychnophora pohlii and trypanocidal activity of crude plant extracts and of isolated compounds", 《FITOTERAPIA》, vol. 2005, no. 76, pages 73 - 82 *
LUCAS A. CHIBLI: "Untargeted LC–MS metabolomic studies of Asteraceae species to discover inhibitors of Leishmania major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METABOLOMICS 》, vol. 2019, no. 15, pages 59 *
廖申权等: "鸡球虫病的防控现状与发展趋势", 《广东饲料》, vol. 29, no. 07, pages 17 - 20 *
钱晶晶: "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5518A (zh) * 2022-06-30 2022-09-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马先蒿苷a在制备鸡饲料或者抗鸡球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105518B (zh) * 2022-06-30 2023-08-1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马先蒿苷a在制备鸡饲料或者抗鸡球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1363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jeevan et al.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of a marine yeast Candida sake S165 in Fenneropenaeus indicus
CN103554046B (zh) 一种具有抗鸡球虫病的三嗪化合物
US5135746A (en) Control of protozoal disease
WO2007003068A1 (fr) Additif pour nourriture,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celui-ci et application de celui-ci
CN110354139A (zh) 一种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891363B (zh) 新西兰牡荆苷2与新西兰牡荆苷3的用途
CN112891360B (zh) 脱氧土大黄苷的新用途
CN102641261B (zh) 伏立诺他在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80939B (zh) 染料木黄酮及其药用衍生物在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药物中的应用
TW201006467A (en) Coccidiosis control agent and feed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6554385B (zh) 多肽类化合物及其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CN113069442A (zh) 高良姜素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
CN112933074A (zh) 洋蓟酸的新用途
CN102028677B (zh) 胡桃醌在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药物中的应用
JP2010077056A (ja) 感染症予防剤
CN115105518B (zh) 马先蒿苷a在制备鸡饲料或者抗鸡球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9966289B (zh) 瑞香素在抗鸡球虫病中的应用
JPH0840935A (ja) 家禽類のコクシジウム症に対して免疫を付与する方法
CN112913978B (zh) 一种仔猪肠道菌群调节剂
CN115887431B (zh) 3-羟基梅笠草素在制备抗鸡球虫病的药物或者饲料中的用途
CN114569602B (zh) 高车前素在制备具有抗鸡球虫病功效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2028680B (zh) 漆黄素在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药物中的应用
CN115211496A (zh) 山奈酚在制备鸡饲料或者抗鸡球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32893B (zh) Desotamide在制备具有抗鸡球虫病功效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11632056B (zh) 松苓新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