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939B -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939B
CN112888939B CN201880098772.XA CN201880098772A CN112888939B CN 112888939 B CN112888939 B CN 112888939B CN 201880098772 A CN201880098772 A CN 201880098772A CN 112888939 B CN112888939 B CN 112888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information
magnetic substance
detection signal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87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939A (zh
Inventor
児玉博明
山下光夫
赤瀬川聪
野地健俊
高见芳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88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involving significant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Abstract

该磁性体管理系统(100)具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其在磁性体(MM)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获取探测信号(DS);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相同方式的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其在磁性体(MM)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后获取探测信号(DS);服务器(3);第一发送部(4)以及第二发送部(5),其中,服务器(3)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来估计磁性体(MM)的劣化状态。

Description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随时间推移检查磁性体来获取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随时间推移检查磁性体来获取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这样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中被公开。
上述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中公开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具备测定磁性体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第一监视装置以及第二监视装置。第一监视装置通过通信单元与测定单元连接,构成为累积从测定单元输出的测定数据。另外,第一监视装置构成为:基于获取到的测定数据和已经累积的测定数据来判定磁性体的状态,在有异常的情况下,向第二监视装置发送判定数据。第二监视装置构成为:再次检查从第一监视装置发送来的判定数据来进行最终判定,并且将最终判定的结果发送到第一监视装置。此外,上述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中公开的磁性体管理系统获取了作为磁性体的钢丝绳的劣化状态。具体地说,上述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中公开的磁性体管理系统获取了设置于起重机等的钢丝绳的劣化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第5044545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是用于累积测定数据的结构,该测定数据是对将钢丝绳设置于起重机等之后的状态进行测定所得到的数据。因此,例如对运输钢丝绳时等在设置钢丝绳之前产生的钢丝绳的状态的变化进行测定所得到的数据不包含在所累积的测定数据中。因此,存在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磁性体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能够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磁性体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具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其在磁性体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获取基于磁性体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探测信号;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相同方式的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其在磁性体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后,获取磁性体的探测信号;服务器,其存储磁性体的信息;第一发送部,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第一磁性体信息是将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获取到的探测信号与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以及第二发送部,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第二磁性体信息是将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获取到的探测信号与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其中,服务器构成为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此外,磁场的变化是包括通过使磁性体与磁性体检查装置相对移动而引起的由磁性体检查装置探测到的磁场的强度的随时间变化以及通过使施加于磁性体的磁场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由磁性体检查装置探测到的磁场的强度的随时间变化的广义的概念。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具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服务器、第一发送部以及第二发送部,服务器构成为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由此,在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能够使用相同方式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获取测定数据,因此不仅能够累积使用场所的测定数据,还能够累积出厂场所的测定数据。其结果,能够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磁性体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另外,能够获取从出厂场所到使用场所自始至终的时间序列的数据,因此能够获取带来用于改善制造、管理、运输、安装等各工序的新见解的有用的数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服务器构成为通过获取第一磁性体信息与第二磁性体信息的差分波形,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获取第一磁性体信息与第二磁性体信息的差分波形,因此能够获取在从出厂场所向使用场所搬运的过程中产生的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其结果,能够获取出厂场所、运输中以及使用场所的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因此能够确保磁性体的可追溯性(追踪可能性)。此外,在本发明中,磁性体的“损伤”是包括在磁性体中产生的相对于探测方向的截面积的变化(包括由在磁性体内部产生了损伤等的情况下的空隙引起的变化)、由于磁性体的锈、焊接烧伤、杂质的混入、组成变化等产生的导磁率的变化、其它磁性体不均匀的部分的广义的概念。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服务器在进行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将被估计为磁性体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的第二磁性体信息中的探测信号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进行存储。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累积异常信息,因此能够基于所累积的异常信息来更新进行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的算法。其结果,能够提高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估计精度。
在上述服务器获取差分波形时,优选的是,服务器还具备劣化信息发送部,所述劣化信息发送部根据来自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请求,来发送至少包含差分波形的磁性体的劣化信息。如果像这样构成,则通过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向服务器进行请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能够获取差分波形。其结果,在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各场所能够基于差分波形掌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推移,因此能够掌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在哪个定时发生。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一发送部和第二发送部包括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或者包括在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中,第一发送部和第二发送部构成为经由网络向服务器至少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在第一发送部和第二发送部包括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的情况下,能够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直接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因此能够抑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化。另外,在第一发送部和第二发送部包括在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中的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设置信息发送功能(第一发送部和第二发送部),并且即使是无法与网络连接的场所,也能够使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其结果,能够提高系统的自由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具备:磁场施加部,其在进行探测信号的探测之前,调整磁性体的磁化方向;探测部,其输出由磁场施加部调整了磁化方向后的探测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探测信号;以及劣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信息。如果像这样构成,则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通过具备磁场施加部,能够降低探测信号的噪声,因此能够提高探测信号的精度,能够提高在各装置间探测到的探测信号的再现性。其结果,由于获取到的探测信号的再现性高,因此即使在分开的场所使用作为各不相同的个体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探测信号中的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能够统一处理各自的探测信号。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磁场施加部构成为:在出厂场所处的磁性体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磁性体的检查时对磁性体施加磁场,以使磁性体的磁化方向彼此一致。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在出厂场所处的磁性体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磁性体的检查时,能够使磁性体的磁化方向一致,能够抑制由于磁性体的磁化方向不同而在探测信号中产生除劣化状态的变化以外的差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数据的再现性。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数据的再现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用于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测定数据的质量。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构成为在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探测信号,服务器构成为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该第二磁性体信息是将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到的探测信号与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而得到关联的信息。在此,为了基于将磁性体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的探测信号和将磁性体实际配置于使用场所之后的探测信号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需要进行各个探测信号的位置对准。另外,在开始使用后的磁性体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获取探测信号时的磁性体的移动速度与在使用场所获取探测信号时的磁性体的移动速度有时不同。如果磁性体的移动速度不同,则磁性体的探测信号的测定点的间隔(采样间距)变化。另外,例如在电梯等中使用磁性体的情况下,有时对磁性体施加负荷而使磁性体发生局部的伸长。在磁性体发生了局部的伸长的情况下,磁性体的探测信号的测定点的间隔(采样间距)也变化。因而,为了高精度地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优选进行用于进行探测信号的位置对准的校正以及校正由移动速度的差异或磁性体的局部伸长导致的采样间距的差异。
因此,如果如上述那样构成,则通过在实际使用磁性体的场所刚开始使用磁性体后获取探测信号,能够利用制造时(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的磁性体信息和刚开始使用后的磁性体信息进行适于实际的使用环境的探测信号的位置对准和采样间距的校正。其结果,能够提高服务器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估计精度。另外,由于在刚开始使用后获取探测信号,因此与在刚开始使用后不获取探测信号而在将磁性体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以及将磁性体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后获取探测信号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进行定期检查之前的探测信号的获取次数增加。其结果,能够更详细地掌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时期。另外,由于在刚开始使用后获取探测信号,因此例如在电梯中使用时通过与开始使用前的磁性体的劣化状态进行比较,能够预测由在特定的楼层之间的移动多等情况下发生的磁性体的局部伸长导致的磁性体的切断等。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中,优选的是,磁性体是钢丝绳。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钢丝绳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的磁性体管理系统。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磁性体的标识符包含用于判别在制造钢丝绳时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部位的标识符。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容易地掌握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钢丝绳处于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之前的钢丝绳的哪个位置,因此即使在制造后将钢丝绳切割成规定的长度来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获取被切割后的钢丝绳的磁性体信息。其结果,通过获取开始使用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钢丝绳后的探测信号,能够容易地掌握钢丝绳的劣化状态的变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磁性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磁性体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磁性体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第一探测信号;在磁性体的使用场所,通过与获取第一探测信号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获取磁性体的第二探测信号;向服务器存储将第一探测信号与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向服务器存储将第二探测信号与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以及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磁性体管理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在磁性体的出厂场所,获取第一探测信号;在磁性体的使用场所,通过与获取第一探测信号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获取磁性体的第二探测信号;向服务器存储第一磁性体信息;向服务器存储第二磁性体信息;以及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和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同样地能够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并能够抑制磁性体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的磁性体管理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提供如下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能够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磁性体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出厂场所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的配置例的示意图(A)和示出在使用场所的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配置例的示意图(B)。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探测部和磁场施加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第一探测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第二探测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差分波形的示意图。
图8是磁性体的劣化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探测信号的示意图(A)、第二探测信号的示意图(B)以及差分波形的示意图(C)。
图9是磁性体的劣化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探测信号的示意图(A)、第二探测信号的示意图(B)以及差分波形的示意图(C)。
图10是示出第一磁性体信息的例子的示意图(A)、示出第二磁性体信息的例子的示意图(B)以及示出磁性体劣化信息的例子的示意图(C)。
图11是用于说明服务器与磁性体检查装置之间的信息的交换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估计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发送劣化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磁场施加部的示意图(A)~示意图(C)。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探测部的示意图(A)~示意图(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磁性体管理系统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磁性体管理系统100具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服务器3、第一发送部4以及第二发送部5。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构成为在磁性体MM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磁性体MM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参照图5)。关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探测信号DS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厂场所包括制造磁性体MM的制造工厂、在制造磁性体MM后对其进行保管的保管仓库等。另外,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所检查的磁性体MM是钢丝绳W。另外,钢丝绳W是权利要求书的“磁性体”的一例。
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在钢丝绳W的使用场所,以与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相同的方式获取探测信号DS(第二探测信号DS2(参照图6))。关于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探测信号DS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场所是设置有钢丝绳W的场所(机械、装置、基础设施等设备)。
第一发送部4构成为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参照图10的(A)),该第一磁性体信息10是将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部4包括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中,构成为经由网络N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部4例如包括发送机等,构成为与网络N进行无线连接。另外,ID是对每条钢丝绳W赋予的唯一的数字、符号或者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编码。此外,所谓将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是指通过对一条钢丝绳W赋予一个ID来使钢丝绳W与ID以一对一的关系对应。另外,ID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标识符”的一例。
另外,钢丝绳W的ID包括用于判别在制造钢丝绳W时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部位的副编号ID。此外,副编号ID是权利要求书的“用于判别被切割后的部位的标识符”的一例。
第二发送部5构成为向服务器3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11(参照图10的(B)),该第二磁性体信息11是将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部5包括在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构成为经由网络N向服务器3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部5例如包括发送机等,构成为与网络N进行无线连接。
服务器3包括控制部30、存储部31、劣化信息发送部32以及磁性体信息获取部33。服务器3与网络N连接。另外,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也与网络N连接。因而,构成为服务器3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及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经由网络N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控制部30构成为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另外,控制部30构成为将发送给服务器3的磁性体信息(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在存储部31中。控制部30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关于控制部30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存储部31存储有控制部30要执行的程序。另外,存储部31包括固有信息存储部31a、劣化信息存储部31b以及异常信息存储部31c。固有信息存储部31a构成为存储第一磁性体信息10来作为钢丝绳W的固有信息。另外,劣化信息存储部31b构成为存储第二磁性体信息11来作为钢丝绳W的劣化信息。另外,劣化信息存储部31b构成为存储后述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参照图10)。另外,异常信息存储部31c构成为存储后述的异常信息13(参照图9)。存储部31例如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另外,固有信息存储部31a、劣化信息存储部31b以及异常信息存储部31c分别包括在存储部31中构建的固有信息的数据库、劣化信息的数据库以及异常信息13的数据库。
劣化信息发送部32构成为根据来自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请求来发送至少包含差分波形DW(参照图9)的钢丝绳W的劣化信息(磁性体劣化信息12)。劣化信息发送部32例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
磁性体信息获取部33构成为经由网络N获取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发送来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磁性体信息获取部33例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
(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
接着,参照图2对配置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的出厂场所的一例和配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使用场所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是各不相同的场所。
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配置在作为钢丝绳W的出厂场所的钢丝绳W的制造工厂。具体地说,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配置在制造工厂,以在制造将多根线材构件WS绞合而形成的钢丝绳W时进行钢丝绳W的检查。此外,线材构件WS是指构成钢丝绳W的芯材、线材以及将线材绞合而成的构件(股线)。
如图2的(A)所示,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配置在用于将多根线材构件WS绞合的绞合机构M1与用于卷绕钢丝绳W的卷绕滚筒M2之间,来获取被卷绕滚筒M2卷绕之前的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即,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使用前(未使用)的状态的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此外,钢丝绳W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以在被切割后被卷绕在与卷绕滚筒M2不同的卷绕滚筒上的状态被运输到使用场所。
在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配置于作为钢丝绳W的使用场所的电梯E。具体地说,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配置于电梯E,以对设置于电梯E的钢丝绳W进行检查。电梯E具备:轿厢部E1;卷扬机E2,其卷起钢丝绳W以使轿厢部E1升降;以及位置传感器E3,其探测轿厢部E1(钢丝绳W)的位置。在电梯E中,钢丝绳W通过卷扬机E2进行移动,因此在将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固定的状态下,伴随钢丝绳W的移动进行检查。在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一边沿着钢丝绳W的表面在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相对移动一边检查钢丝绳W。即,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设置于电梯E后(使用时)的状态的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另外,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在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电梯E)后获取探测信号DS。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磁性体管理系统100随时间推移地获取从出厂场所被运输到使用场所并被设置在电梯E中的一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
(钢丝绳的结构)
钢丝绳W是由沿X方向延伸的长条材料构成的磁性体MM。如图2的(A)所示,通过将具有磁性的线材构件WS绞合来形成钢丝绳W。为了防止钢丝绳W发生由劣化引起的切断等,对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有无损伤等)进行监视。而且,与规定的状态相比劣化状态加剧而发生切断等的危险性高的钢丝绳W在发生切断等之前被更换。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3和图4对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具备磁场施加部6、探测部7、输出部86(参照图4)以及劣化信息获取部87(参照图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通过探测线圈70来探测钢丝绳W的磁场(全磁通)的变化。
(磁场施加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磁场施加部6构成为:在由探测部7进行探测信号DS的探测之前,通过沿规定的方向对钢丝绳W施加磁场来调整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磁场施加部6包括:第一磁场施加部,其包括磁体61和62;以及第二磁场施加部,其包括磁体63和64。磁体61、62、63以及64例如分别由永磁体构成。
第一磁场施加部(磁体61和62)相对于探测部7配置在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另外,第二磁场施加部(磁体63和64)相对于探测部7配置在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侧)。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磁体61和62被配置成S极和N极中的互不相同的极彼此相向。另外,磁体63和64也被配置成S极和N极中的互不相同的极彼此相向。此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方便,在磁体61(62、63以及64)中,对其中一极附加阴影进行图示。
另外,磁场施加部6构成为:在出厂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对钢丝绳W施加磁场,以使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彼此一致。具体地说,设置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磁场施加部6构成为分别沿同一方向对钢丝绳W施加磁场。因而,设置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磁场施加部6能够在出厂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使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彼此一致。
(探测部的结构)
探测部7包括用于探测钢丝绳W的全磁通的变化的探测线圈70,构成为输出由磁场施加部6调整了磁化方向的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探测线圈70具有接收线圈71和72,并包括用于获取由接收线圈71和72接收到的探测信号DS的差分值的一对差动线圈74。探测线圈70(差动线圈74)和激励线圈73如图3所示那样以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为中心轴沿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X方向)分别卷绕多圈。因而,探测线圈70和激励线圈73进行卷绕的导线部分所形成的面与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X方向)大致正交。钢丝绳W在探测线圈70和激励线圈73的内部通过。另外,探测线圈70在Y方向上设置在激励线圈73的内侧。接收线圈71和72设置在探测部7的内部,接收线圈71和72中的接收线圈71配置在X1方向侧。另外,接收线圈71和72中的接收线圈72配置在X2方向侧。此外,探测线圈70构成为以不与钢丝绳W接触的状态来探测探测信号DS。
探测线圈70构成为通过一对接收线圈71和72探测作为检查对象物的钢丝绳W的X方向的磁场的变化。即,探测线圈70针对通过激励线圈73被施加了磁场的钢丝绳W探测X方向的全磁通的变化。另外,探测线圈70构成为输出所探测到的钢丝绳W的X方向的磁场的变化。探测线圈70构成为将钢丝绳W的磁场的变化作为电压值来获取并输出。
激励线圈73激励钢丝绳W的磁化状态。具体地说,激励线圈73通过使激励交流电流流过激励线圈73而产生交流磁场。激励线圈73构成为:在激励线圈73的内部,通过对钢丝绳W施加基于激励交流电流产生的交流磁场,来激励钢丝绳W的磁化状态。
在钢丝绳W存在损伤(断线等)的情况下,在有损伤(断线等)的部分,钢丝绳W的全磁通(对磁场乘以导磁率和面积而得到的值)与没有损伤(断线等)的部分的全磁通相比变小。其结果,例如在接收线圈71位于有损伤(断线等)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接收线圈71的磁通量与通过接收线圈72的磁通量相比发生变化,因此由探测线圈70得到的探测电压之差的绝对值(探测信号DS的差分值)变大。另一方面,没有损伤(断线等)的部分的探测信号DS大致为零。这样,在探测线圈70中探测到表示存在损伤(断线等)的明确的信号(S/N比良好的信号)。由此,电子电路部8能够基于探测信号DS的值检测钢丝绳W的损伤(断线等)的存在。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钢丝绳W为相对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移动的结构。因而,不使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移动就能够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此外,例如在钢丝绳W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移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能够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
(磁性体检查部的结构)
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具备探测部7和电子电路部8。探测部7包括探测线圈70和激励线圈73。电子电路部8包括检查控制部80、接收I/F81、存储部82、激励I/F 83、电源电路84、位置信息获取部85、输出部86以及劣化信息获取部87。
图4所示的电子电路部8的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控制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各部。具体地说,检查控制部80包括CPU等处理器、存储器、AD转换器等。
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基于由探测线圈70探测到的全磁通来获取探测信号DS。另外,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接收由一对差动线圈74(接收线圈71和72)各自探测到的探测信号DS,并将该探测信号DS经由输出部86输出到服务器3。另外,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进行使激励线圈73激励的控制。
另外,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经由位置信息获取部85获取钢丝绳W中的探测部7(探测线圈70)的位置信息。检查控制部80例如从电梯E的位置传感器E3获取探测部7的位置信息。
存储部82构成为存储由检查控制部80将探测到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时的位置信息与探测线圈70(差动线圈74)探测到的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探测信息。存储部82例如能够由闪存、HDD或SSD等构成。另外,检查控制部80构成为经由输出部86向服务器3发送探测信息。
接收I/F 81构成为在检查控制部80的控制下接收基于来自探测线圈70的全磁通的信号(电压值)并发送到检查控制部80。具体地说,接收I/F 81包括放大器。另外,接收I/F81构成为将基于探测线圈70的全磁通的信号放大后发送到检查控制部80。
激励I/F 83构成为在检查控制部80的控制下控制对激励线圈73的电力供给。具体地说,激励I/F 83基于来自检查控制部8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从电源电路84向激励线圈73的电力供给。
位置信息获取部85构成为在检查控制部80的控制下获取探测部7探测到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时的探测部7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获取部85获取由电梯E的位置传感器E3获取到的探测部7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获取部85例如包括串行通信端口。在此,为了基于将钢丝绳W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的探测信号DS和将钢丝绳W实际配置于使用场所之后的探测信号DS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需要进行各个探测信号DS的位置对准。另外,在将开始使用后的钢丝绳W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获取探测信号DS时的钢丝绳W的移动速度与在使用场所获取探测信号DS时的钢丝绳W的移动速度有时不同。如果钢丝绳W的移动速度不同,则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的测定点的间隔(采样间距)变化。另外,例如在电梯E等中使用钢丝绳W的情况下,有时对钢丝绳W施加负荷而使钢丝绳W发生局部的伸长。在钢丝绳W发生了局部的伸长的情况下,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的测定点的间隔(采样间距)也变化。因而,为了高精度地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优选进行用于进行探测信号DS的位置对准的校正以及校正由移动速度的差异或钢丝绳W的局部伸长导致的采样间距的差异。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钢丝绳W的移动速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或者对钢丝绳W施加负荷而发生了局部的伸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具备位置信息获取部85来进行检查数据的位置对准。
输出部86构成为将由探测部7探测到的探测信号DS经由网络N输出到服务器3。输出部86例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
劣化信息获取部87构成为经由网络N从服务器3获取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信息。劣化信息获取部87例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
(探测信号和差分波形)
接着,参照图5~图7对第一探测信号DS1、第二探测信号DS2以及差分波形DW进行说明。
图5示出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到的第一探测信号DS1的图表G1的示意图。在图表G1中,横轴是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探测线圈70)的位置信息。另外,在图表G1中,纵轴是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的信号强度。
图6示出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的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图表G2的示意图。在图表G2中,横轴是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探测线圈70)的位置信息。另外,在图表G2中,纵轴是探测信号DS(第二探测信号DS2)的信号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和第二探测信号DS2)是包含探测到探测信号DS时的探测部7的位置信息和探测信号DS的信号强度的信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基于第一探测信号DS1和第二探测信号DS2来获取如图7所示的图表G3那样的差分波形DW。具体地说,服务器3通过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差分来获取差分波形DW。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图表G3的值大致为0(零),因此在与图表G3的横轴相同的位置处,将图表G3的线的粗细变为图表G3的横轴的粗细来进行图示。另外,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分别进行灵敏度校正。具体地说,构成为以图表G1的纵轴与图表G2的纵轴重合的方式进行校正。
(劣化状态的估计)
接着,参照图8和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30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的例子是在从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进行检查时到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进行检查时的期间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的例子。
由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分别具有磁场施加部6,因此能够抑制在探测信号DS中产生的噪声。因而,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变高。此外,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高是指在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检查了同一钢丝绳W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探测信号DS的形状的一致度高。
如上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为以下结构:具备磁场施加部6、激励线圈73以及差动线圈74,通过全磁通法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因而,与现有结构的装置相比,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高,因此如果在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进行检查时和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进行检查时的期间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没有变化,则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波形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大致相同。
因而,在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服务器3通过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差分而得到的差分波形DW如图8的(C)所示的图表G3那样成为大致固定的值的直线状的图表。
图9的(A)是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进行检查时的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的示意图。另外,图9的(B)是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进行检查时的探测信号DS(第二探测信号DS2)的示意图。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的例子是在从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进行检查时到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进行检查时的期间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例子。
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在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进行检查时和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进行检查时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发生了变化,因此第一探测信号DS1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形状不一致。因而,基于第一探测信号DS1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差分而获取到的差分波形DW如图9的(C)所示那样成为具有由钢丝绳W的劣化引起的峰P的形状。
服务器3能够基于在差分波形DW中产生的峰P的大小(强度)的变化来获取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另外,服务器3能够基于在差分波形DW中产生的峰P的大小(强度)来判定钢丝绳W是否产生了损伤。例如,在差分波形DW中产生的峰P的大小(强度)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3能够判定为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另外,服务器3构成为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该第二磁性体信息11是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电梯E)后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
另外,服务器3能够基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的形状来判定钢丝绳W产生的损伤的种类。具体地说,探测信号DS的波形的形状根据钢丝绳W产生的损伤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服务器3能够根据探测信号DS的波形的形状来判定钢丝绳W产生的损伤的种类。服务器3例如能够判定钢丝绳W的断线、扭结以及绞拧错乱等。此外,所谓钢丝绳W的扭结,是指由于将钢丝绳W从卷绕滚筒M2等引出或拉长时的处理不当而发生了扭转或多节状的弯曲等无法恢复的塑性变形的状态。另外,所谓钢丝绳W的绞拧错乱,是指在使线材构件WS绞合时由于无意地将线材构件WS的一部分交叉地绞合等而导致钢丝绳W的绞拧状态与正常的部分不同的状态。
作为服务器3基于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的形状来判定钢丝绳W的损伤的种类的方法,例如存在机器学习、与钢丝绳W的损伤的模型波形之间的形状拟合等。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以同一方式获取了探测信号DS,因此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变高,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钢丝绳W的断线等的峰P。因而,服务器3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钢丝绳W的损伤、损坏的种类等。
(磁性体检查装置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的交换)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对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及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与服务器3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进行说明。
图10的(A)是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向服务器3发送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的例子。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构成为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该第一磁性体信息10包含钢丝绳W的ID、钢丝绳W的产品信息、获取到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日期时间以及第一探测信号DS1。钢丝绳W的产品信息例如包含钢丝绳W的长度、钢丝绳W的直径。
图10的(B)是从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向服务器3发送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的例子。
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向服务器3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11,该第二磁性体信息11包含钢丝绳W的ID、获取到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日期时间以及第二探测信号DS2。
如图10的(A)和图10的(B)所示,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所包含的信息不同。
图10的(C)是从服务器3向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发送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例子。
服务器3构成为向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磁性体劣化信息12包含钢丝绳W的ID、获取差分波形DW时的探测信号DS的获取日期时间以及差分波形DW。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构成为根据来自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请求来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构成为:在进行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将被估计为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断线等)的情况下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中的探测信号DS(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13进行存储。
图11是按时间序列示出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及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与服务器3之间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例子。
如图11所示,首先,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向服务器3发送在制造钢丝绳W时(t1)获取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服务器3将发送来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存储于固有信息存储部31a。此外,向固有信息存储部31a存储的信息是被发送到服务器3的初次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具体地说,服务器3将第一磁性体信息10中包含的第一探测信号DS1和钢丝绳W的产品信息作为固有信息进行存储。此外,所谓钢丝绳W的固有信息,是指在用相同方式的检查装置测定了钢丝绳W的情况下,形状与其它钢丝绳W的形状不一致的各个钢丝绳W所特有的探测信号DS的波形的形状。
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的再现性高,因此能够以指纹方式处理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波形的形状,来作为钢丝绳W的固有信息。
接着,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向服务器3发送在钢丝绳W出厂时(t2)获取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此外,在第二次以后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的情况下,由于在固有信息存储部31a中已经存储有钢丝绳W的固有信息,因此作为第一磁性体信息10,与第二磁性体信息11同样地,只要包含钢丝绳W的ID、数据获取日期时间以及第一探测信号DS1即可。服务器3将发送来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存储于劣化信息存储部31b。此时,如果存在来自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的请求,则服务器3向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发送制造时(t1)和出厂时(t2)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之后,钢丝绳W被运输到使用场所。
接着,在开始使用钢丝绳W时(t3),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将获取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发送到服务器3。服务器3将发送来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于劣化信息存储部31b。此时,如果存在来自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请求,则服务器3向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发送出厂时(t2)和开始使用时(t3)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
之后,在用于获得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信息的定期检查1时(t4)、定期检查2时(t5)、定期检查n时(tn),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向服务器3发送所获取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服务器3将发送来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于劣化信息存储部31b。另外,服务器3根据来自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请求,向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服务器3构成为获取与前一个检查时的探测信号DS的差分波形DW。
另外,在制造钢丝绳W时,服务器3将第一磁性体信息10作为钢丝绳W的固有信息存储于固有信息存储部31a。在此之后,将在各检查时获取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于劣化信息存储部31b。即,服务器3将钢丝绳W的劣化信息作为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因此磁性体管理系统100能够确保钢丝绳W的可追溯性(追踪可能性)。因而,能够获取在各测量期间发生的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能够掌握在哪个阶段钢丝绳W发生了异常。
另外,服务器3将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中的探测信号DS(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13进行存储,因此能够存储钢丝绳W的劣化的推移以及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波形(第二探测信号DS2)。因而,服务器3能够针对多个钢丝绳W存储历史记录信息和异常信息13,因此能够基于多个钢丝绳W的历史记录信息和异常信息13掌握某钢丝绳W产生损伤的预兆。进而,通过对与施加于钢丝绳W的载荷的信息、其它信息进行综合解析,能够掌握准确度更高的预兆。另外,能够基于多个异常信息13进行用于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算法的更新。例如,在服务器3使用机器学习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累积机器学习用的数据,因此能够进行学习模型的更新。
另外,在服务器3通过模型波形与探测信号DS的形状拟合来估计损伤的情况下,作为异常信息13,能够累积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的波形形状,因此能够将模型波形的参数最优化。通过将模型波形的参数最优化,能够在服务器3中特别地提高钢丝绳W的损伤的种类的分类的精度。
(磁性体管理系统的劣化状态估计处理)
接着,参照图12对磁性体管理系统100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中,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在钢丝绳W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钢丝绳W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第一探测信号DS1。之后,在步骤S2中,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在钢丝绳W的使用场所,通过与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获取钢丝绳W的第二探测信号DS2。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将第一磁性体信息10存储于服务器3,该第一磁性体信息10是将第一探测信号DS1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4中,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将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于服务器3,该第二磁性体信息11是将第二探测信号DS2与钢丝绳W的ID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服务器3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具体地说,服务器3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在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在钢丝绳W没有产生损伤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步骤S6中,服务器3在估计为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将第二磁性体信息11中的第二探测信号DS2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13进行存储,并结束处理。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1的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3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2的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4的处理。在服务器3中,如果是在进行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之前,则步骤S3的处理和步骤S4的处理无论在哪个定时进行都可以。
(磁性体管理系统的劣化信息发送处理)
接着,参照图13对服务器3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7中,服务器3确认是否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接收到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在接收到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在没有接收到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的情况下,重复进行步骤S7的处理。
在步骤S8中,服务器3向发送了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的磁性体检查装置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并结束处理。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磁性体管理系统100具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其在钢丝绳W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钢丝绳W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探测信号DS;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相同方式的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其在钢丝绳W的使用场所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服务器3,其存储钢丝绳W的信息;第一发送部4,其向服务器3发送将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以及第二发送部5,其向服务器3发送将由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服务器3构成为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由此,由于能够在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使用相同方式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测定数据(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因此不仅能够累积使用场所的测定数据(第二磁性体信息11),还能够累积出厂场所的测定数据(第一磁性体信息10)。其结果,能够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的质量降低,并且能够抑制钢丝绳W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另外,能够获取从出厂场所到使用场所自始至终的时间序列的数据,因此能够获取带来用于改善制造、管理、运输、安装等各工序的新见解的有用的数据。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服务器3构成为通过获取第一磁性体信息10与第二磁性体信息11的差分波形DW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由此,获取第一磁性体信息10与第二磁性体信息11的差分波形DW,因此能够获取在从出厂场所向使用场所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其结果,能够获取出厂场所、运输中以及使用场所的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因此能够确保钢丝绳W的可追溯性(追踪可能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服务器3构成为:在进行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将被估计为钢丝绳W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中的探测信号DS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13进行存储。由此,能够累积异常信息13,因此能够基于所累积的异常信息13来更新进行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的算法。其结果,能够提高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精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还具备磁性体信息获取部33,该磁性体信息获取部33根据来自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请求,来发送至少包含差分波形DW的钢丝绳W的劣化信息。由此,通过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向服务器3进行请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能够获取差分波形DW。其结果,在出厂场所和使用场所各场所,能够基于差分波形DW掌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推移,因此能够掌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在哪个定时发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包括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构成为经由网络N向服务器3至少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由此,能够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直接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因此能够抑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具备:磁场施加部6,其在进行探测信号DS的探测之前,调整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探测部7,其输出由磁场施加部6调整了磁化方向后的探测信号DS;输出部86,其输出探测信号DS;以及劣化信息获取部87,其获取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信息。由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通过具备磁场施加部6,能够降低探测信号DS的噪声,因此能够提高探测信号DS的精度,能够提高在各装置间探测到的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其结果,由于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的再现性高,因此即使在分开的场所使用作为各不相同的个体的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探测信号DS中的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能够统一处理各自的探测信号DS。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磁场施加部6构成为:在出厂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对钢丝绳W施加磁场,以使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彼此一致。由此,能够在出厂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钢丝绳W的检查时使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一致,能够抑制因钢丝绳W的磁化方向不同而导致在探测信号DS中产生除劣化状态的变化以外的差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数据的再现性。其结果,由于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数据的再现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用于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测定数据的质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在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探测信号DS,服务器3构成为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该第二磁性体信息11是将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与钢丝绳W的识别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由此,通过在实际使用钢丝绳W的场所刚开始使用该钢丝绳W后获取探测信号DS,能够利用制造时(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的磁性体信息(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刚开始使用后的磁性体信息(第二磁性体信息11)进行适于实际的使用环境的探测信号DS的位置对准和采样间距的校正。其结果,能够提高服务器3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估计精度。另外,由于在刚开始使用后获取探测信号DS,因此与在刚开始使用后不获取探测信号DS而在将钢丝绳W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以及将钢丝绳W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后获取探测信号DS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进行定期检查之前的探测信号DS的获取次数增加。其结果,能够更详细地掌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时期。另外,由于在刚开始使用后获取探测信号DS,因此例如在电梯E中使用时,通过与开始使用前的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进行比较,能够预测由在特定的楼层之间的移动多等情况下发生的钢丝绳W的局部伸长导致的钢丝绳W的切断等。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磁性体MM是钢丝绳W。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钢丝绳W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的磁性体管理系统10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磁性体MM的标识符包含用于判别在制造钢丝绳W时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部位的副编号ID。由此,能够容易地掌握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钢丝绳W是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之前的钢丝绳W的哪个位置,因此,即使在制造后将钢丝绳W切割成规定的长度来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获取被切割后的钢丝绳W的磁性体信息(第一磁性体信息10)。其结果,通过获取被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的钢丝绳W的开始使用后的探测信号DS,能够容易地掌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磁性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钢丝绳W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钢丝绳W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第一探测信号DS1;步骤S2,在钢丝绳W的使用场所,通过与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获取钢丝绳W的第二探测信号DS2;步骤S3,向服务器3存储将第一探测信号DS1与钢丝绳W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10;步骤S4,向服务器3存储将第二探测信号DS2与钢丝绳W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11;以及步骤S5,至少基于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与磁性体管理系统100同样地抑制所累积的测定数据的质量降低并能够抑制钢丝绳W的状态判定的精度降低的磁性体管理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200进行说明。与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包括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构成为包括在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中。此外,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分别是权利要求书的“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的一例。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性体管理系统200中,第一发送部4包括在第一发送装置40中。另外,第二发送部5包括在第二发送装置41中。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分别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3连接。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例如包括个人计算机等。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构成为经由第一发送装置40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与第一发送装置40既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便携式存储介质使第一磁性体信息10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向第一发送装置40移动,并经由网络N从第一发送装置40向服务器3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
另外,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构成为经由第二发送装置41向服务器3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11。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与第二发送装置41既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便携式存储介质使第二磁性体信息11从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向第二发送装置41移动,并经由网络N从第二发送装置41向服务器3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11。因而,能够在设置于船舶等的起重机的钢丝绳W的检查中使用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包括在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中,且构成为经由网络N向服务器3至少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由此,不需要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设置信息发送功能(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并且即使是无法与网络N连接的场所,也能够使用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其结果,能够提高磁性体管理系统200的自由度。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
(变形例)
此外,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示出而非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示出,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出厂场所,示出了在制造钢丝绳W的场所配置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在制造钢丝绳W后保管钢丝绳W的仓库等中,并在制造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的出厂时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另外,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钢丝绳W的接纳部门、进行钢丝绳W的末端加工等的加工部门等,并在接纳检查时、加工后的出厂时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在出厂场所存在钢丝绳W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也可以在任意的定时获取第一探测信号DS1。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为了对设置于电梯E的钢丝绳W进行检查而配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了对设置有钢丝绳W的机械、装置或基础设施、例如起重机等装卸机械、搬运机械、建筑机械、绳索等移动用装置、吊舱、游戏设施、水闸、吊桥等上设置的钢丝绳W进行检查而配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另外,也可以为了进行设置有钢丝绳W的机械、装置或基础设施的使用前(交付前)的检查而配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另外,也可以在维修设置有钢丝绳W的机械、装置时进行使用中或使用后的钢丝绳W的品质检查、维修、更换等的维修部门配置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以进行钢丝绳W的检查。在使用场所存在钢丝绳W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也可以在任意的定时获取第二探测信号DS2。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磁性体MM是钢丝绳W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磁性体MM也可以是钢丝绳W的线材构件WS、薄板、方材、圆筒状的管、金属丝、链条等。另外,也可以是用树脂或镀层等覆盖的钢丝绳W。另外,也可以是将钢丝绳W设为构成构件的线缆等。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钢丝绳W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预先施加磁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磁场施加部6的结构设为如图15所示的结构。具体地说,如图15的(A)所示,一对磁体61和磁体62也可以被配置成同极彼此相向。另外,磁体63和磁体64也可以被配置成同极彼此相向。另外,如图15的(B)所示,磁体61、62以及磁体63、64的磁场的配置方向也可以不平行(分别为Y方向和相对于Y方向倾斜角度θ的方向)。另外,如图15的(C)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仅在探测部7的单侧设置磁体61和62(或者磁体63和磁体64d)。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磁场施加部6设为筒型永磁体。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磁场施加部6由永磁体构成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磁场施加部6也可以由电磁体(线圈)构成。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激励线圈73的内侧配置作为差动线圈74的接收线圈71和72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如图16的(A)所示那样将接收线圈71和72配置在激励线圈73的外侧。另外,也可以如图16的(B)所示那样将接收线圈71和72以夹持激励线圈73的方式并排地配置在激励线圈73的X方向(长边方向)的两侧。另外,也可以如图16的(C)所示那样将单个的接收线圈71配置在激励线圈73的内侧(或外侧)。另外,也可以如图16的(D)所示那样将两个激励线圈73a和73b以夹持单个的接收线圈71的方式并排地配置在接收线圈71的X方向(长边方向)的两侧。也可以如图16的(E)所示那样将单个的激励线圈73和单个的接收线圈71沿X方向(长边方向)并排地配置。另外,也可以如图16的(F)所示那样设为配置接收线圈71和72(或者单个的接收线圈71)而省略激励线圈73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分别包括第一发送部4和第二发送部5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构成为经由第一发送装置40或第二发送装置41与服务器3连接。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分别经由第一发送装置40及第二发送装置41与服务器3连接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任一方也可以构成为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那样不经由第一发送装置40和第二发送装置41就与服务器3连接。在作为使用场所的船舶等移动体中配置有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经由第二发送装置41与服务器3连接的结构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由服务器3推测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来判定钢丝绳W是否产生了损伤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由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获取到探测信号DS时判定钢丝绳W是否存在损伤。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仅进行钢丝绳W有无损伤的判定,通过服务器3判定钢丝绳W的损伤的数量以及各个损伤的种类来作为详细分析。在服务器3判定钢丝绳W的损伤的种类的情况下,服务器3也可以构成为基于第一探测信号DS1和第二探测信号DS2的差分波形DW的波形的形状来判定钢丝绳W发生的损伤的种类。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在制造时(t1)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之后、在出厂时(t2)也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在制造时(t1)和出厂时(t2)中的任一个获取钢丝绳W的探测信号DS。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在出厂时(t2)~定期检查n时(tn),在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时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也可以在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时不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如果是想要获取磁性体劣化信息12时,则无论在何时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发送请求都可以。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获取制造时(t1)与出厂时(t2)之间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开始使用时(t3)与出厂时(t2)之间的磁性体劣化信息12等与前一个检查时的探测信号DS的差分波形DW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用于获取差分波形DW的探测信号DS也可以使用在任意的定时获取到的探测信号DS。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下例子:作为第一磁性体信息10,包含钢丝绳W的ID、钢丝绳W的长度、钢丝绳W的直径、获取到第一探测信号DS1的日期时间以及第一探测信号DS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体信息10除了包含钢丝绳W的长度、钢丝绳W的直径以外,也可以还包含钢丝绳W的结构(表示线材构件WS如何绞合)、出厂目的地信息等。只要是与钢丝绳W有关的信息,在第一磁性体信息10中就可以包含任何信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定期地检查钢丝绳W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也可以构成为每次检查钢丝绳W或始终监视钢丝绳W。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通过获取差分波形DW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服务器3也可以构成为不获取差分波形DW就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例如,服务器3也可以构成为使用第二探测信号DS2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根据差分波形DW而根据相关系数的差异来估计劣化状态。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存储异常信息13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服务器3也可以不存储异常信息13。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具备劣化信息发送部32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服务器3在不向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劣化信息发送部32。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经由网络N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及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连接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磁性体信息10和第二磁性体信息11存储于便携式存储介质,并直接存储在服务器3的存储部31中。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根据差分波形DW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服务器3也可以构成为根据第二探测信号DS2来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然而,根据差分波形DW进行的判定与根据第二探测信号DS2进行的判定相比,仅探测到由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损伤)引起的峰P,因此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的变化(损伤)。因而,根据差分波形DW估计钢丝绳W的劣化状态(损伤)的结构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3根据来自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发送请求来发送磁性体劣化信息12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出厂场所或使用场所的作业人员、设置有钢丝绳W的机械、装置或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者、所有者、使用者在业务上使用的终端(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维护工具、个人计算机等)的发送请求,从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1、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2以及服务器3发送业务上所需的信息。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2: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3:服务器;4:第一发送部;5:第二发送部;6:磁场施加部;7:探测部;10:第一磁性体信息;11:第二磁性体信息;12:磁性体劣化信息;13:异常信息;32:劣化信息发送部;33:磁性体信息获取部;40:第一发送装置(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41:第二发送装置(除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86:输出部;87:劣化信息获取部;100、200:磁性体管理系统;DS:探测信号;DS1:第一探测信号;DS2:第二探测信号;MM:磁性体;W:钢丝绳(磁性体)。

Claims (11)

1.一种磁性体管理系统,具备:
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其在磁性体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前,获取基于所述磁性体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探测信号;
与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相同方式的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其在所述磁性体被设置于使用场所之后,获取所述磁性体的所述探测信号;
服务器,其存储所述磁性体的信息;
第一发送部,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磁性体信息,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是将由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获取到的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以及
第二发送部,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磁性体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是将由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获取到的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器构成为至少基于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构成为:通过获取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的差分波形,来估计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构成为:在进行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估计时,将被估计为所述磁性体产生了损伤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中的所述探测信号的波形信息作为异常信息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还具备劣化信息发送部,所述劣化信息发送部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请求,来发送至少包含所述差分波形的所述磁性体的劣化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部和所述第二发送部包括在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中、或者包括在除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以外的装置中,所述第一发送部和所述第二发送部构成为经由网络向所述服务器至少发送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磁性体检查装置和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具备:
磁场施加部,其在进行所述探测信号的探测之前,调整所述磁性体的磁化方向;
探测部,其输出由所述磁场施加部调整了磁化方向后的所述探测信号;
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探测信号;以及
劣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磁场施加部构成为:在出厂场所处的所述磁性体的检查时和使用场所处的所述磁性体的检查时对所述磁性体施加磁场,以使所述磁性体的磁化方向彼此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磁性体检查装置构成为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所述探测信号,
所述服务器构成为基于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是将刚被设置于使用场所后获取到的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磁性体是钢丝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包含用于判别在制造所述钢丝绳时被切割成规定长度的部位的标识符。
11.一种磁性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磁性体的出厂场所,获取基于所述磁性体的磁场或磁场的变化的第一探测信号;
在所述磁性体的使用场所,通过与获取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获取所述磁性体的第二探测信号;
向服务器存储将所述第一探测信号与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一磁性体信息;
向所述服务器存储将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与所述磁性体的标识符建立关联而得到的第二磁性体信息;以及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磁性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信息来估计所述磁性体的劣化状态。
CN201880098772.XA 2018-10-16 2018-10-16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Active CN112888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8457 WO2020079747A1 (ja) 2018-10-16 2018-10-16 磁性体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性体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939A CN112888939A (zh) 2021-06-01
CN112888939B true CN112888939B (zh) 2023-08-25

Family

ID=7028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772.XA Active CN112888939B (zh) 2018-10-16 2018-10-16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5316B2 (zh)
EP (1) EP3869189A4 (zh)
JP (1) JP7024883B2 (zh)
KR (1) KR102481867B1 (zh)
CN (1) CN112888939B (zh)
SG (1) SG11202103383UA (zh)
WO (1) WO20200797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4044A4 (en) * 2019-08-28 2022-09-21 Konica Minolta, In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NON DESTRUCTIVE INSPECTION AND NON DESTRUCTIVE INSPECTION EQUIPMENT
JP7443960B2 (ja) 2020-07-03 2024-03-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ワイヤロープ検査装置、ワイヤロープ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イヤロープ検査方法
US11493574B2 (en) * 2020-08-17 2022-11-08 Shimadzu Corporation Magnetic material inspection device
KR102403601B1 (ko) * 2020-08-19 2022-05-31 (주)엔키아 저전력 와이어로프 안전 진단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686948A (zh) * 2021-09-08 2021-11-23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磁记忆桥梁缆索探测装置的探测方法
CN113933379A (zh) * 2021-09-30 2022-01-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水闸钢丝绳检测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2808B1 (en) * 2000-06-29 2002-12-10 Intron Plus, Ltd. Magnetic non-destruct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detection of local flaws in elongated ferrous objects in response to longitudinally spaced sensors in an inter-pole area
EP1923700A2 (en) * 2005-07-19 2008-05-21 Fundacion Barredo Device for the continuous, permanent monitoring of steel cables used in installations for the transport or lifting of people and materials
CN101416050A (zh) * 2006-04-04 2009-04-22 东京制纲株式会社 钢缆的远程监视系统
CN102216862A (zh) * 2009-12-17 2011-10-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剩余寿命诊断装置和轴承诊断系统
CN103003184A (zh) * 2010-07-23 2013-03-2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装置载体元件的无损检测
CN103175889A (zh) * 2012-10-24 2013-0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利用磁性能检测预估再制造坯件剩余寿命的方法
WO2016199872A1 (ja) * 2015-06-12 2016-12-1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腐食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腐食管理方法
CN107764893A (zh) * 2017-09-16 2018-03-06 太原理工大学 三维磁记忆钢丝绳检测系统
CN108562639A (zh) * 2018-01-12 2018-09-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全生命周期缺陷外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39154A (ja) * 1985-04-17 1986-10-24 Hitachi Ltd き裂形状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H0713625B2 (ja) 1987-12-04 1995-0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劣化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239379B2 (ja) 1991-08-12 2001-12-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内燃機関の回転数制御方法
US9075023B2 (en) * 2011-06-07 201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ire rope flaw detector
JP2017003574A (ja) 2015-06-12 2017-01-0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腐食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腐食管理方法
WO2017052712A2 (en) * 2015-06-29 2017-03-30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ferromagnetic material
JP6587988B2 (ja) 2016-07-07 2019-10-09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ハンドレール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レールの検査方法
MX2020003800A (es) * 2017-10-09 2020-08-03 Knappco Llc Sistemas de control para vehiculos de entrega de productos liquidos.
US11598896B2 (en) * 2017-10-31 2023-03-07 Vie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vibration detection of submerged equipment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2808B1 (en) * 2000-06-29 2002-12-10 Intron Plus, Ltd. Magnetic non-destruct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detection of local flaws in elongated ferrous objects in response to longitudinally spaced sensors in an inter-pole area
EP1923700A2 (en) * 2005-07-19 2008-05-21 Fundacion Barredo Device for the continuous, permanent monitoring of steel cables used in installations for the transport or lifting of people and materials
CN101416050A (zh) * 2006-04-04 2009-04-22 东京制纲株式会社 钢缆的远程监视系统
CN102216862A (zh) * 2009-12-17 2011-10-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剩余寿命诊断装置和轴承诊断系统
CN103003184A (zh) * 2010-07-23 2013-03-2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装置载体元件的无损检测
CN103175889A (zh) * 2012-10-24 2013-0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利用磁性能检测预估再制造坯件剩余寿命的方法
WO2016199872A1 (ja) * 2015-06-12 2016-12-1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腐食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腐食管理方法
CN107764893A (zh) * 2017-09-16 2018-03-06 太原理工大学 三维磁记忆钢丝绳检测系统
CN108562639A (zh) * 2018-01-12 2018-09-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全生命周期缺陷外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9189A4 (en) 2022-06-01
KR20210029265A (ko) 2021-03-15
CN112888939A (zh) 2021-06-01
JPWO2020079747A1 (ja) 2021-09-02
US20210382008A1 (en) 2021-12-09
US11435316B2 (en) 2022-09-06
WO2020079747A1 (ja) 2020-04-23
EP3869189A1 (en) 2021-08-25
SG11202103383UA (en) 2021-05-28
KR102481867B1 (ko) 2022-12-28
JP7024883B2 (ja)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8939B (zh)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US11358836B2 (en) Wire rope inspection device, wire rope inspection system, and wire rope inspection method
JP4741734B2 (ja) 磁気エネルギを用いてエレベータロープの劣化を検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205826A (ja) ワイヤロープの探傷装置
CN111684276A (zh) 磁性体检查装置
JP7187855B2 (ja) 磁性体検査システム、磁性体検査装置および磁性体検査方法
JP7172135B2 (ja) 磁性体検査装置
EP3879263A1 (en) Magnetic-body inspection device and magnetic-body inspection system
JP7027927B2 (ja) 磁性体検査装置
CN113784907B (zh) 钢丝绳检查系统和钢丝绳检查方法
US20220050152A1 (en) Magnetic Material Inspection Device
US11480546B2 (en) Magnetic material inspection system, magnetic material inspection device, and magnetic material inspection method
JP2020076591A (ja) 磁性体検査装置および磁性体検査システム
JP7276233B2 (ja) 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検査装置、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検査方法
JP7143690B2 (ja) 磁性体検査システム、磁性体検査装置および磁性体検査方法
RU2281489C2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износа стальных проволочных канатов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ых машин
JPWO2020250617A1 (ja) 磁性体の劣化予測装置および磁性体の劣化予測方法
CN115753967A (zh) 钢丝绳检查方法、钢丝绳检查系统以及钢丝绳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