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885B - 通气部件 - Google Patents

通气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885B
CN112888885B CN201980068970.6A CN201980068970A CN112888885B CN 112888885 B CN112888885 B CN 112888885B CN 201980068970 A CN201980068970 A CN 201980068970A CN 112888885 B CN112888885 B CN 112888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housing
opening
ven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89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885A (zh
Inventor
仲山雄介
矢野阳三
宫垣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88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48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in their cent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16K24/04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for venting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17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6Venting plugs compri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通气部件(1a)在通气口(5)处安装于壳体(2)。通气部件(1a)具备通气膜(10)、通气阀(20)和构造构件(30)。构造构件(30)具有内部空间(40)、及第一通气路(51)和第二通气路(52)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40)是收容通气膜(10)和/或通气阀(20)的空间。第一通气路(51)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a)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气路(51)具有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第一内侧开口(51i)与第一外侧开口(51e)相对。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沿着与壳体的外表面(2s)平行的平面存在。第二通气路(52)具有第二内侧开口(52i)和第二外侧开口(52e),第二内侧开口(52i)不与第二外侧开口(52e)相对。

Description

通气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气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电池组等的壳体的通气而使用通气部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使电池组的防爆阀具有作为通气孔的功能,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具备通气膜的通气孔。该防爆阀具备防爆阀壳体、O形环、通气膜和保护件。防爆阀壳体是呈圆环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O形环将防爆阀壳体与电池组壳体之间密封。通气膜是以封闭防爆阀壳体的中央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的圆形的片状的膜。保护件是重叠配置于通气膜的外侧的圆形板状的合成树脂制的构件。在保护件的周围具有成为通气孔的切口部,能够经由通气膜使少量的空气出入。若在电池异常时内压急剧上升,则保护件弯折,基于卡止突起的卡止解除而脱落,因此瞬时确保较大的通路截面积,能够释放内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82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从抑制水及油等液体侵入防爆阀的内部的观点出发,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爆阀具有改良的余地。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部件,适合于释放急剧上升的壳体的内部的压力,并且从抑制水及油等液体侵入到内部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部件,在通气口处安装于壳体,其中,所述通气部件具备:
通气膜;
通气阀,包括弹性体,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开闭;及
构造构件,支承所述通气膜和所述通气阀,
在所述通气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所述通气膜进行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的压力之差达到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所述通气阀而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气体被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构造构件具有:内部空间,收容所述通气膜和/或所述通气阀;以及第一通气路及第二通气路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通气部件的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第一通气路具有作为与所述内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一内侧开口和作为与所述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一外侧开口,所述第一内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外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内侧开口和所述第一外侧开口沿着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通气部件安装的外表面平行的平面存在,
所述第二通气路具有作为与所述内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二内侧开口和作为与所述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二外侧开口,所述第二内侧开口不与所述第二外侧开口相对。
发明效果
上述通气部件适合于释放急剧上升的壳体的内部的压力,并且从抑制水及油等液体侵入到内部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气部件的一例的仰视图。
图2A是沿着图1的A-A线的通气部件的剖视图。
图2B是沿着图1的B-B线的通气部件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壳体的通气口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壳体安装有通气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通气阀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4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7是将参考例所涉及的通气部件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通气部件的另一例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车辆的电气部件的壳体需要具有通气性,以消除因温度变化而在其内部产生的差压。另一方面,壳体中所需的通气性的水平有可能根据壳体的内部的现象而发生变动。例如,如电池组的防爆那样,有时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壳体的内部排出大量的气体。因此,考虑将具备通气膜和通气阀的通气部件安装于壳体的通气口。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关闭通气阀的状态下使用通气膜来进行通常的通气,当壳体的内部的压力与壳体的外部的压力之差升高到规定的压力以上时,通气阀打开而在短时间内排出大量的气体。如果使用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开闭的通气阀作为通气阀,则能够实现通气阀的再次使用。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爆阀中,在电池组壳体的内压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内压直接作用于保护件,保护件以沿着狭缝弯折的方式挠曲变形。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使用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开闭的通气阀。
假定由于雨天时的车辆的行驶或车辆的清洗作业,通气部件与大量的水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若水侵入到通气部件的内部,则通气部件所包含的通气膜和通气阀等构件劣化,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进行通气。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从在具备通气膜和通气阀的通气部件中,抑制水及油等液体侵入到其内部的观点出发,反复进行了日夜研究。其结果是,新想到了将支承通气膜和通气阀的构造构件构成为具有规定的通气路,提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通气部件。另外,安装本发明所涉及的通气部件的壳体并不限于车辆的电气部件的壳体。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通气部件1a具备通气膜10、通气阀20和构造构件30。通气部件1a是如图3所示的安装于具有通气口5的壳体2的部件。如图4所示,通气部件1a在通气口5处安装于壳体2。如图4及图5所示,通气阀20包括弹性体,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开闭。构造构件30支承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在通气部件1a安装于壳体2的安装状态下,通过通气膜10进行壳体2的内部和外部的通气。而且,在安装状态下,在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与壳体2的外部的压力之差达到规定的压力以上时,通气阀20打开而将壳体2的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换言之,在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与壳体2的外部的压力之差小于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通气阀20关闭。构造构件30具有内部空间40和第一通气路51。内部空间40是收容通气膜10和/或通气阀20的空间。在通气部件1a中,内部空间40收容有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第一通气路51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a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气路51具有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第一内侧开口51i是第一通路51中与内部空间40相接的开口。第一外侧开口51e是第一通气路51中与通气部件1a的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如图6所示,第一内侧开口51i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外侧开口51e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换言之,在从第一外侧开口51e观察第一通气路51的内部时,能够目视确认第一内侧开口51i的至少一部分。如图6所示,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沿着与壳体2的安装通气部件1a的外表面2s平行的平面存在。在该情况下,水等液体只要不向与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移动就不能到达内部空间40。因此,液体不易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能够抑制液体与通气膜10或通气阀20接触的情况。
如图7所示,在参考例所涉及的通气部件100中,构造构件30具有通气路55来代替第一通气路51。另外,通气部件100除了特别说明的部分之外,与通气部件1a同样地构成。通气路55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00的外部空间连通。通气路55具有内侧开口55i和外侧开口55e。内侧开口55i的至少一部分与外侧开口55e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另一方面,在通气部件100安装于壳体2的安装状态下,内侧开口55i与外侧开口55e所形成的开口面相对于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平行的平面垂直。在通气部件100中,当液体沿着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平行的方向移动时,液体容易穿过通气路55而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因此,在通气部件100中,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容易因液体而劣化。
如图6所示,例如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外侧开口51e在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内侧开口51i更靠近壳体2的外表面2s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在液体朝向壳体2的外表面2s移动的情况下,液体不易穿过第一通气路51而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
如图6所示,例如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外侧开口51e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在该情况下,水等液体只要不向与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移动就不能到达内部空间40。因此,液体不易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
如图4和图5所示,构造构件30例如具有座面32s。座面32s是在通气阀20关闭的状态下通气阀20与之接触且在通气阀20打开的状态下通气阀20与之分离的面。在通气部件1a中,例如第一内侧开口51i存在于包含座面32s的平面上。假设即使液体穿过第一通气路51而到达座面32s的附近,之后液体也容易通过第一通气路51而从内部空间40排出,由此液体不易滞留于内部空间40。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的劣化。
如图4和图5所示,构造构件30例如具有平坦面32m。平坦面32m包含座面32s且平坦地延伸至第一内侧开口51i。在该情况下,假设即使液体穿过第一通气路51而到达座面32s的附近,之后液体也容易通过平坦面32m和第一通气路51从内部空间40排出。因此,液体不易滞留于内部空间40。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的劣化。
如图4所示,在安装状态下,构造构件30在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比座面32s更远离外表面2s的部分,不具有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00的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路。在该情况下,液体不会从在与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比座面32s更远离外表面2s的外部空间直接引导到内部空间40。
如图2A及图2B所示,构造构件30例如具有卡合部32c。卡合部32c插入于壳体2的通气口5。通气部件1a例如还具备密封构件60。如图4所示,密封构件60在安装状态下将构造构件30与壳体2的外表面2s之间的间隙密封。由此,即使壳体2与液体接触而液体顺着壳体2的外表面2s流动,也能够防止液体被引导到壳体2的内部的情况。密封构件60例如是O形环或密封件。密封构件60的材料例如是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
如图2A和图2B所示,构造构件30例如具有外方突出部32j。在安装状态下,外方突出部32j在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第一内侧开口51i与第一外侧开口51e之间,并且沿着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平行的方向比第一外侧开口51e更向外周侧突出。外方突出部32j例如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在该情况下,液体只要不穿过外方突出部32j与壳体2的外表面2s之间的空间,就不能到达第一外侧开口51e。因此,液体更不易被内部空间40引导。外方突出部32j的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的面例如包含在包含第一外侧开口51e的开口面的平面上。
通气膜10只要具有所期望的通气性,则不限定于特定的通气膜。通气膜10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多层膜。在通气膜10为多层膜的情况下,各层可以为选自多孔膜、无纺布、织物及网中的一种。通气膜10可以包含多孔膜和无纺布,也可以包含织物及网中的至少一种和多孔膜,还可以包含多种无纺布。通气膜10典型地由有机高分子材料(树脂)构成。多孔膜的材料例如是氟树脂。作为氟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或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无纺布、织物及网的材料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尼龙、芳族聚酰胺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通气膜10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疏液处理。疏液处理例如通过将包含具有全氟烷基的氟系表面修饰剂的疏液性被膜形成于通气膜10来进行。疏液性的被膜的形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空气喷涂法、静电喷涂法、浸涂法、旋涂法、辊涂法、幕涂法或含浸法等方法,用具有全氟烷基的氟系表面修饰剂的溶液或分散剂对树脂多孔膜进行涂布来进行。另外,也可以通过电沉积涂装法或等离子体聚合法形成疏液性的被膜。
通气阀20通过弹性变形而打开,通过返回到变形前的形状而关闭。因此,通气阀20能够反复开闭,由此能够反复使用。这带来了如下优点:能够在检查在通气部件1a安装于壳体2而成的产品中通气阀20是否正常工作之后,使检查后的产品能够出厂。
通气阀20所包含的弹性体只要是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体。在该情况下,合成橡胶例如是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橡胶、氟橡胶、丙烯酸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通气阀20优选包含硅橡胶作为弹性体。这些弹性体也可以作为密封构件60的材料来使用。
通气阀20例如是所谓的伞阀(伞型的开放阀)的一种,是在俯视阀部时,在其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圆环状的构件。伞阀通常包括负责开闭的阀部和支承阀部的轴部。也存在分别具有形成阀部的构件和形成轴部的其他构件的伞阀。通气阀20例如仅形成阀部,在俯视阀部时具有圆环状的形状。另一方面,构造构件30起到支承作为阀部的通气阀20的轴部的作用。通气阀20的贯通孔用于由构造构件30支承通气阀20。另外,在俯视通气部件1a时,例如将通气膜10配置成通气阀20的贯通孔中的空间与通气膜10的整体重叠。这样,通气阀20的贯通孔具有足以收容通气膜10的大小。
通气阀20只要是通过弹性变形而打开且通过返回到变形前的形状而关闭的阀即可,其形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通气阀20可以是所谓的鸭嘴阀型的阀,也可以是伞阀型的阀。在通气阀20为伞阀的情况下,通气阀20可以包含阀部和轴部而成,也可以仅由阀部构成。另外,在通气阀20为仅由阀部构成的伞阀的情况下,通气阀20可以具有贯通孔,也可以不具有贯通孔。在通气阀20是具有贯通孔的伞阀的情况下,该贯通孔的形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贯通孔的尺寸不限定于特定的值。
如图2A及图2B所示,构造构件30例如具备第一构件31、第二构件32、第三构件33。第一构件31支承通气膜10。第一构件31具备基部31b和轴部31s。基部31b为圆板状,支承通气膜10。基部31b在其中央具有用于通气的贯通孔31h。基部31b在与基部31b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在贯通孔31h的外侧支承通气膜10的周缘部。通气膜10例如通过热熔接、超声波熔接或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方法而固定于基部31b。轴部31s从基部31b的中央向基部31b的轴线方向突出。轴部31s为筒状,在基部31b的轴线方向上从基部31b分离的位置处具有多个(例如3个)脚部31g。多个脚部31g例如绕基部31b的轴线以等角度分离配置。多个脚部31g分别在其前端具有向与基部31b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合部31c。空气出入轴部31s的内部或脚部31g彼此之间和贯通孔31h而进行通气。
第二构件32形成构造构件30的底部和侧部,并支承通气阀20。通气阀20例如是在其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圆环状的伞阀,第二构件32形成伞阀的轴部。第二构件32是环状的构件,具备内周部32i、外周部32e及连结部32k。内周部32i位于第二构件32的中央,为筒状。外周部32e在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从内周部32i分离而包围内周部32i,为筒状。外周部32e形成构造构件30的侧部。连结部32k在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位于外周部32e与内周部32i之间,并连结外周部32e与内周部32i。内周部32i及连结部32k形成构造构件30的底部。内周部32i在其中央具有作为贯通孔的安装孔32h。第一构件31在轴线方向上的内周部32i的一个端部处安装于第二构件32。在内周部32i的一个端部处,安装孔32h形成锥形孔。此外,内周部32i具有环状的卡合面32f,该卡合面32f与锥形孔相邻,并沿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通过将轴部31s插入安装孔32h的锥形孔,并使卡合部31c与卡合面32f相向,由此防止了第一构件31从安装孔32h脱离的情况。此外,内周部32i的在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上与锥形孔相邻的端面与第一构件31的基部31b的底面相向。
内周部32i的内周面形成为从卡合面32f朝向内周部32i的另一端部形成多个(例如三个)台阶。例如,内周部32i的内周面具有第一侧面32p、第二侧面32q、第三侧面32r、第一连接面32t及第二连接面32u。第一侧面32p、第二侧面32q及第三侧面32r沿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延伸。此外,第一侧面32p、第二侧面32q及第三侧面32r分别具有第一内径、第二内径及第三内径。第一内径小于第二内径,且第二内径小于第三内径。第一连接面32t及第二连接面32u沿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面32t连接第一侧面32p与第二侧面32q。第二连接面32u连接第二侧面32q与第三侧面32r。
如图1所示,内周部32i例如具备多个(例如三个)卡合部32c。卡合部32c例如在内周部32i的在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处,沿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向外侧突出。卡合部32c是弯曲成圆弧状的板状的部分。多个卡合部32c例如绕内周部32i的轴线以等角度分离配置。在壳体2中,通气口5的一部分由多个(例如三个)突出部5p形成。多个突出部5p绕通气口5的轴线以等角度分离配置,在突出部5p彼此之间存在形成通气口5的一部分的多个槽5r。在将通气部件1a向壳体2进行安装时,以使卡合部32c穿过槽5r的方式将通气部件1a插入通气口5。然后,使通气部件1a绕内周部32i的轴线以规定的角度旋转,以在壳体2的内部使卡合部32c与突出部5p相向,由此将通气部件1a安装于壳体2。通过突出部5p与卡合部32c的协作,从而防止通气部件1a从壳体2脱落的情况。
通气阀20以与内周部32i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方式安装于内周部32i。例如,通气阀20的贯通孔的孔径被设定为能够与内周部32i的外周面紧密接触。
连结部32k例如起到作为针对通气阀20的阀座的作用。换言之,连结部32k具有座面32s。座面32s位于连结部32k的周缘部。连结部32k具有供气体流动的流路32d。流路32d形成为在座面32s与内周部32i之间沿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相连。通气阀20通过流路32d而受到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
连结部32k例如还具有环状槽32g。在环状槽32g收容有密封构件60。环状槽32g例如在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以与座面32s重叠的方式形成于连结部32k的底面。
外周部32e在连结部32k的外侧沿着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通气路51例如形成在连结部32k与外周部32e的内表面之间。
外周部32e具有在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的外方突出部32j。在外方突出部32j形成有通气路53。通气路53沿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贯通外方突出部32j。穿过第一通气路51后的气体的一部分穿过通气路53而排出。
外周部32e例如具有多个内方突出部32v。内方突出部32v在外周部32e的在内周部32i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处,沿与内周部32i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向内侧突出。多个内方突出部32v绕内周部32i的轴线以规定的间隔分离配置。
第三构件33是圆板状的构件。第三构件33是与第二构件32协作而形成内部空间40,并用于覆盖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的构件。第三构件33具有圆板状的盖部33c和卡合爪33e。卡合爪33e从盖部33c的一个主面的周缘部向盖部33c的轴线方向突出。卡合爪33e的前端部沿与盖部33c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向外侧突出。第三构件33以使卡合爪33e穿过内方突出部32v彼此的间隙的方式插入外周部32e的内部。之后,使第三构件33绕盖部33c的轴线以规定的角度旋转,以使卡合爪33e的前端部与内方突出部32v相向。这样,第三构件33被安装于第二构件32。通过卡合爪33e的前端部与内方突出部32v相向,由此防止第三构件33从第二构件32脱落的情况。
构造构件30的材料例如是合成树脂或金属。作为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砜(PS)、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ABS树脂。构造构件30的材料也可以是以热塑性树脂为母材的复合材料。在该情况下,添加于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或无机填料。
如图4所示,在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与壳体2的外部的压力之差小于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通气阀20关闭,壳体2的内部的气体无法通过流路32d移动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气体通过包括内周部32i的安装孔32h、第一构件31的贯通孔31h、通气膜10、内部空间40及第一通气路51在内的流路而出入壳体2的内部及外部。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与壳体2的外部的压力之差为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通气阀20打开,壳体2的内部的气体通过包括流路32d、内部空间40及第一通气路51在内的流路而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另外,由于壳体内部的压力急剧上升,即使具备通气阀,通气膜等有时也会破损。但是,通气部件1a具有能够抑制这种现象的构造。作为防止通气膜等的破损的手段,考虑到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通气阀将壳体内部的气体迅速地排出到壳体外部的构造。为此,重要的是调整气体通过的流路的截面积的宽度和堵塞该流路的通气阀的阀部的大小。通气部件1a在俯视时具有通气阀20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圆环状的形状。而且,通气部件1a具有以在俯视时通气膜10位于比通气阀20的形成贯通孔的内周面更靠内侧的方式收容通气膜10的构造。因此,在通气部件1a中的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确保了气体通过的流路的截面积及通气阀20的阀部。因此,在壳体2的内部的压力急剧上升时,通气阀20打开而迅速地通过包括流路32d、内部空间40及第一通气路51在内的流路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
通气部件1a可以根据各种观点进行变更。通气部件1a例如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通气部件1b那样进行变更。通气部件1b除了特别说明的部分之外,与通气部件1a同样地构成。对与通气部件1a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相应的通气部件1b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关于通气部件1a的说明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也适用于通气部件1b。在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通气阀20。
如图8所示,在通气部件1b中,构造构件30具有第二通气路52。第二通气路52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b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二通气路52具有第二内侧开口52i和第二外侧开口52e。第二内侧开口52i是与内部空间40相接的开口。第二外侧开口52e是与通气部件1b的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第二内侧开口52i不与第二外侧开口52e相对。换言之,在从第二外侧开口52e观察第二通气路52的内部时,不能目视确认第二内侧开口52i。在该情况下,水等液体只要在第二通气路52中不改变移动方向,就不能到达内部空间40。因此,液体不易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能够抑制液体与通气膜10或通气阀20接触的情况。
如图8所示,例如在安装状态下,第二外侧开口52e在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内侧开口52i更靠近壳体2的外表面2s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在液体朝向壳体2的外表面2s移动的情况下,液体不易穿过第二通气路52而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
如图8所示,例如在安装状态下,第二外侧开口52e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在该情况下,水等液体只要不向与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移动就不能到达内部空间40。因此,液体不易被引导到内部空间40。
如图8所示,在通气部件1b中,例如包含第二内侧开口52i的平面与包含座面32s的平面交叉。假设即使液体穿过第二通气路52而到达座面32s的附近,之后液体也容易通过第二通气路52从内部空间40排出,由此液体不易滞留于内部空间40。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的劣化。
如图8所示,平坦面32m包含座面32s且平坦地延伸至第二内侧开口52i。假设即使液体穿过第二通气路52而到达座面32s的附近,之后液体也容易通过平坦面32m和第二通气路52从内部空间40排出。因此,液体不易滞留于内部空间40。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通气膜10和通气阀20的劣化。
如图8所示,在通气部件1b中,构造构件30例如具有外方突出部32j。在安装状态下,外方突出部32j在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内侧开口52i与第二外侧开口52e之间,并且沿着与壳体2的外表面2s平行的方向比第二外侧开口52e更向外周侧突出。外方突出部32j例如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在该情况下,液体只要不穿过外方突出部32j与壳体2的外表面2s之间的空间,就不能到达第二外侧开口52e。因此,液体更不易被内部空间40引导。外方突出部32j的与壳体2的外表面2s相向的面例如包含在包含第二外侧开口52e的开口面的平面上。

Claims (10)

1.一种通气部件,在通气口处安装于壳体,其中,所述通气部件具备:
通气膜;
通气阀,包括弹性体,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开闭;
构造构件,支承所述通气膜和所述通气阀;及
覆盖所述通气膜和所述通气阀的构件,
所述弹性体从所述构件分离而配置,
在所述通气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所述通气膜进行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的压力之差达到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所述通气阀而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气体被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构造构件包括支承所述通气膜的第一构件、支承所述通气阀的第二构件以及覆盖所述通气膜和所述通气阀的第三构件,
所述构造构件具有:内部空间,收容所述通气膜和/或所述通气阀;以及第一通气路及第二通气路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通气部件的外部空间连通,并且贯通所述第二构件而形成,
所述第一通气路具有作为与所述内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一内侧开口和作为与所述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一外侧开口,所述第一内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外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内侧开口和所述第一外侧开口沿着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通气部件安装的外表面平行的平面存在,
所述第二通气路贯通所述构造构件而形成,具有作为与所述内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二内侧开口和作为与所述外部空间相接的开口的第二外侧开口,所述第二内侧开口不与所述第二外侧开口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所述通气阀是伞型的开放阀,并具有俯视时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圆环状的阀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外侧开口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内侧开口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外侧开口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二内侧开口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外侧开口和所述第二外侧开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相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所述构造构件具有座面,在所述通气阀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通气阀与该座面接触且在所述通气阀打开的状态下所述通气阀与该座面分离,
所述通气部件满足下述(i)和(ii)的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i)所述第一内侧开口或所述第二内侧开口存在于包含所述座面的平面上;
(ii)包含所述第一内侧开口或所述第二内侧开口的平面与包含所述座面的平面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所述构造构件具有平坦面,该平坦面包含所述座面并且平坦地延伸至第一内侧开口或所述第二内侧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构造构件在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比所述座面更远离所述外表面的部分,不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构造构件在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比所述座面更远离所述外表面的部分,不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部件,其中,
所述构造构件具有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通气口的卡合部,
所述通气部件还具备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将所述构造构件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密封。
CN201980068970.6A 2018-10-25 2019-10-17 通气部件 Active CN112888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1122 2018-10-25
JP2018201122 2018-10-25
PCT/JP2019/040955 WO2020085210A1 (ja) 2018-10-25 2019-10-17 通気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885A CN112888885A (zh) 2021-06-01
CN112888885B true CN112888885B (zh) 2024-05-10

Family

ID=7033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8970.6A Active CN112888885B (zh) 2018-10-25 2019-10-17 通气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0962B2 (zh)
JP (1) JP7386803B2 (zh)
CN (1) CN112888885B (zh)
DE (1) DE112019005328T5 (zh)
WO (1) WO2020085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9286B2 (ja) 2017-03-30 2023-03-30 ドナルドソン カンパニ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リリーフ弁を備えたベント
CN112952243B (zh) * 2020-11-16 2023-03-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排气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554743B (zh) * 2020-11-27 2023-10-03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JP2022086444A (ja) * 2020-11-30 2022-06-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US20230073073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Goodrich Corporation Freeze resistant valve
WO2023210638A1 (ja) * 2022-04-27 2023-11-02 株式会社 ニフコ 調圧弁
DE102022124526A1 (de) 2022-09-23 2024-03-28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Druck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 Gehäuse, ein Gehäuse mit der Druckausgleichsvorrichtung und ein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r Druckausgleichsvorrichtun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0882A (en) * 1957-04-23 1961-06-21 Gloster Aircraft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alves
DE1164183B (de) * 1962-10-08 1964-02-27 Augustin Imhof Rohrbruchventil
JPS62126671U (zh) * 1986-01-31 1987-08-11
JPH01158845U (zh) * 1988-04-22 1989-11-02
JP200328715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Tokai Kogyo Co Ltd 通気栓、及び通気栓組立体
CN1630792A (zh) * 2002-07-31 2005-06-22 动力流动控制有限公司 排气阀
CN101437728A (zh) * 2006-05-08 2009-05-20 塔雅威德霍芬塑料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阀盖的自关闭阀
CN102686888A (zh) * 2009-10-29 2012-09-19 雷斯麦德有限公司 病人通气装置及其部件
JP2013168293A (ja) * 2012-02-16 2013-08-29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防爆弁
CN108368996A (zh) * 2015-12-15 2018-08-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构件、灯
WO2018183804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Donaldson Company, Inc. Vent with relief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18968T1 (de) * 1990-08-15 1995-03-15 Horstine Farmery Ltd Ausgabevorrichtung für landwirtschaftliche chemikalien.
DE9312173U1 (de) * 1993-08-14 1993-10-14 Varta Batterie Verschlußstopfen für einen Bleiakkumulator
FR2731690B1 (fr) * 1995-03-17 1997-06-06 Total Raffinage Distribution Dispositif de limitation de perte de liquide, adaptable sur un organe de distribution de liquide sous pression
JP2003004127A (ja) 2001-06-20 2003-01-08 Nok Corp ブリーザ
JP2003336874A (ja) * 2002-05-15 2003-11-28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US7243676B2 (en) * 2004-05-19 2007-07-17 Vernay Laboratories, Inc. Combination umbrella and inverted bi-directional valve
JP4672530B2 (ja) * 2005-11-17 2011-04-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通気部材
EP3284985B1 (en) * 2016-08-17 2020-01-08 W.L. Gore & Associates GmbH Check valve
DE102017003360B3 (de) * 2017-04-06 2018-07-19 Carl Freudenberg Kg Druck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 Gehäus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0882A (en) * 1957-04-23 1961-06-21 Gloster Aircraft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alves
DE1164183B (de) * 1962-10-08 1964-02-27 Augustin Imhof Rohrbruchventil
JPS62126671U (zh) * 1986-01-31 1987-08-11
JPH01158845U (zh) * 1988-04-22 1989-11-02
JP200328715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Tokai Kogyo Co Ltd 通気栓、及び通気栓組立体
CN1630792A (zh) * 2002-07-31 2005-06-22 动力流动控制有限公司 排气阀
CN101437728A (zh) * 2006-05-08 2009-05-20 塔雅威德霍芬塑料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阀盖的自关闭阀
CN102686888A (zh) * 2009-10-29 2012-09-19 雷斯麦德有限公司 病人通气装置及其部件
JP2013168293A (ja) * 2012-02-16 2013-08-29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防爆弁
CN108368996A (zh) * 2015-12-15 2018-08-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构件、灯
WO2018183804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Donaldson Company, Inc. Vent with relief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96323A1 (en) 2021-12-23
DE112019005328T5 (de) 2021-07-15
WO2020085210A1 (ja) 2020-04-30
JPWO2020085210A1 (ja) 2021-09-16
CN112888885A (zh) 2021-06-01
US11560962B2 (en) 2023-01-24
JP7386803B2 (ja) 202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8885B (zh) 通气部件
KR102565772B1 (ko) 릴리프 밸브를 갖는 통기구
US9120060B2 (en) Ventilation unit
US9528622B2 (en) Ventilation member
KR102418290B1 (ko) 통기 부재 및 검사 방법
KR102469954B1 (ko) 기판 수납 용기
CN112867887B (zh) 通气部件
CN115943742A (zh) 通气单元
JP2024001893A (ja) 通気部品
US20150276244A1 (en) Ventilation member
US11739853B2 (en) Ventilation component
US20220287191A1 (en) Ventilation structure
KR20220127862A (ko) 통기 부품
WO2021090887A1 (ja) 通気部品
CN214492886U (zh) 盖组件和包括盖组件的制动液储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