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639B -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74639B CN112874639B CN202110214069.4A CN202110214069A CN112874639B CN 112874639 B CN112874639 B CN 112874639B CN 202110214069 A CN202110214069 A CN 202110214069A CN 112874639 B CN112874639 B CN 1128746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tion rib
- rib
- chamber
- connecting piece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包括连接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左侧的连接件外板,所述连接件主体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的开口方向朝左,并且所述连接件外板覆盖在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的开口上,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设置有中部凹槽,所述中部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右,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均被分隔成多个小腔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能够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在受到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力均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纵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是车身的重要部件之一,该连接件是传递前后纵梁受力的主要通道之一,通过该零部件可以把纵梁前段的受力分解到纵梁后段,从而减轻对乘客的伤害。随着汽车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客户对车辆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车辆结构性安全,同时也注重产品轻量化带来的能耗节约,车身轻量化结构设计是提升安全性、节约汽车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需要设计高强度、低重量的产品结构形式,为汽车碰撞安全保驾护航,这也对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能够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在受到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力均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包括连接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左侧的连接件外板,所述连接件主体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的开口方向朝左,并且所述连接件外板覆盖在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的开口上,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设置有中部凹槽,所述中部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右,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均被分隔成多个小腔室。
进一步,所述下部腔室内设置有第一纵向分隔筋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的后侧的第二纵向分隔筋,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的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将所述下部腔室分隔成前区腔室、中区腔室以及后区腔室。
进一步,所述中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中区分隔筋和第二中区分隔筋,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从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从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的后部和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的后部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部凹槽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凹槽前段、凹槽过渡段和凹槽后段,所述凹槽过渡段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从前至后增加。
进一步,所述后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后区分隔筋、第二后区分隔筋、第三后区分隔筋和第四后区分隔筋,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的前部、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的前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凹槽过渡段的后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的前部和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的后部、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的后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的下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区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五后区分隔筋、第六后区分隔筋和第七后区分隔筋,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所述第五后区分隔筋、所述第六后区分隔筋和所述第七后区分隔筋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且组成“M”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前区腔室内设置有多个前区分隔筋。
进一步,所述上部腔室内设置有N个上部分隔筋,N个所述上部分隔筋沿前后方向依次连接。
进一步,N=4,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组成“M”形结构。
进一步,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上部分隔筋、第二上部分隔筋、第三上部分隔筋和第四上部分隔筋,所述第一上部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部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的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一方面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上下方向上的冲击力时,中部凹槽会最先发生变形,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另一方面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前后方向上的冲击力时,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受力发生变形时,中部凹槽能够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的变形提供空间,防止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之间互相影响;此外,连接件主体的结构还能够显著降低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的重量,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并且,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力均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件主体,2-上部腔室,31-第一上部分隔筋,32-第二上部分隔筋,33-第三上部分隔筋,34-第四上部分隔筋,4-下部腔室,51-第一纵向分隔筋,52-第二纵向分隔筋,61-第一中区分隔筋,62-第二中区分隔筋,63-第一后区分隔筋,64-第二后区分隔筋,65-第三后区分隔筋,66-第四后区分隔筋,67-第五后区分隔筋,68-第六后区分隔筋,69-第七后区分隔筋,71-前区分隔筋,8-中部凹槽,81-凹槽前段,82-凹槽过渡段,83-凹槽后段,9-连接件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包括连接件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左侧的连接件外板9,所述连接件主体1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的开口方向朝左,并且所述连接件外板9覆盖在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的开口上,所述上部腔室2与所述下部腔室4之间设置有中部凹槽8,所述中部凹槽8的开口方向朝右,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均被分隔成多个小腔室。中部凹槽8的向左凹陷并抵靠在连接件外板9上,形成开口朝右的槽,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被分隔成多个小腔室之后强度会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上下方向上的冲击力时,中部凹槽8会最先发生变形,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另一方面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前后方向上的冲击力时,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受力发生变形时,中部凹槽8能够为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的变形提供空间,防止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之间互相影响。此外,连接件主体1的结构还能够显著降低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的重量,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腔室4内设置有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后侧的第二纵向分隔筋52,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将所述下部腔室4分隔成前区腔室、中区腔室以及后区腔室;所述中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中区分隔筋61和第二中区分隔筋62,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从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从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的后部和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的后部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中部连接;所述中部凹槽8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凹槽前段81、凹槽过渡段82和凹槽后段83,所述凹槽过渡段82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从前至后增加;所述后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后区分隔筋63、第二后区分隔筋64、第三后区分隔筋65和第四后区分隔筋66,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63的前部、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前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63的后部与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后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64的前部和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65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64的后部、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后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65的后部与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的下部连接;所述后区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五后区分隔筋67、第六后区分隔筋68和第七后区分隔筋69,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所述第五后区分隔筋67、所述第六后区分隔筋68和所述第七后区分隔筋69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且组成“M”形结构;所述前区腔室内设置有多个前区分隔筋71,多个前区分隔筋71将前区腔室分隔成多个小腔室。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上下方向上的冲击力时,下部腔室4分隔成前区腔室、中区腔室以及后区腔室能够多级变形吸能,例如纵梁前段上的力传递至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后,前区腔室最先受到冲击发生变形吸能,然后由于第一中区分隔筋61与第二中区分隔筋62的间距从前至后减小,同时第一后区分隔筋63、第二后区分隔筋64和第三后区分隔筋65能够对第二纵向分隔筋52提供支撑,形成由六个三角形腔室组成的稳定结构,不仅能够增加第二纵向分隔筋52附近区域的强度,还会使第一中区分隔筋61和第二中区分隔筋62会先于第二纵向分隔筋52发生变形吸能,最后在第二纵向分隔筋52变形之后,后区腔室才会发生变形吸能,实现三级变形吸能,从而使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力均具有多级变形吸能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腔室2内设置有N个上部分隔筋,N个所述上部分隔筋沿前后方向依次连接,N≥2且为整数,优选N=4,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组成“M”形结构,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上部分隔筋31、第二上部分隔筋32、第三上部分隔筋33和第四上部分隔筋34,所述第一上部分隔筋31的后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部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位置相对应。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之间不互相影响,能够分别变形吸能,而将第一上部分隔筋31的后部与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上部分隔筋的后部与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位置相对应之后,第一上部分隔筋31的变形吸能与前区腔室的变形吸能同时进行,第二上部分隔筋32的变形吸能与中区腔室的变形吸能同时进行,第三上部分隔筋33和第四上部分隔筋34的变形吸能与后区腔室的变形吸能同时进行,更好的保证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在受到从前向后的方向上的力时,能够沿前区腔室、中区腔室和后区腔室逐级变形吸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左侧的连接件外板(9),所述连接件主体(1)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上部腔室(2)和下部腔室(4),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的开口方向朝左,并且所述连接件外板(9)覆盖在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的开口上,所述上部腔室(2)与所述下部腔室(4)之间设置有中部凹槽(8),所述中部凹槽(8)的开口方向朝右,所述上部腔室(2)和所述下部腔室(4)均被分隔成多个小腔室;
所述下部腔室(4)内设置有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后侧的第二纵向分隔筋(52),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将所述下部腔室(4)分隔成前区腔室、中区腔室以及后区腔室;
所述中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中区分隔筋(61)和第二中区分隔筋(62),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从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从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中区分隔筋(61)的后部和所述第二中区分隔筋(62)的后部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中部连接;
所述中部凹槽(8)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凹槽前段(81)、凹槽过渡段(82)和凹槽后段(83),所述凹槽过渡段(82)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从前至后增加;
所述后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后区分隔筋(63)、第二后区分隔筋(64)、第三后区分隔筋(65)和第四后区分隔筋(66),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63)的前部、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前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后区分隔筋(63)的后部与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后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64)的前部和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65)均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后区分隔筋(64)的后部、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的上部以及所述凹槽过渡段(82)的后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三后区分隔筋(65)的后部与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的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区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五后区分隔筋(67)、第六后区分隔筋(68)和第七后区分隔筋(69),所述第四后区分隔筋(66)、所述第五后区分隔筋(67)、所述第六后区分隔筋(68)和所述第七后区分隔筋(69)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且组成“M”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区腔室内设置有多个前区分隔筋(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腔室(2)内设置有N个上部分隔筋,N个所述上部分隔筋沿前后方向依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N=4,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组成“M”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上部分隔筋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上部分隔筋(31)、第二上部分隔筋(32)、第三上部分隔筋(33)和第四上部分隔筋(34),所述第一上部分隔筋(31)的后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分隔筋(5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部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二纵向分隔筋(52)的位置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4069.4A CN112874639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4069.4A CN112874639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4639A CN112874639A (zh) | 2021-06-01 |
CN112874639B true CN112874639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605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14069.4A Active CN112874639B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7463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86829A2 (de) * | 2002-08-02 | 2004-02-04 | Dr.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Aufbaustruktur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
GB0418612D0 (en) * | 2003-08-20 | 2004-09-22 | Ford Global Tech Llc | Motor vehicles |
CN207962915U (zh) * | 2018-01-31 | 2018-10-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
CN209833789U (zh) * | 2019-02-22 | 2019-12-24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后纵梁接头及汽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18686B (it) * | 1987-09-30 | 1990-04-19 | Iveco Fiat | Struttura a traliccio per una carozzeria di un autoveicolo |
DE102010006669B4 (de) * | 2010-02-03 | 2020-01-23 | Audi Ag | Profilknoten für eine Fahrzeugkarosserie |
DE102015010595A1 (de) * | 2015-08-13 | 2016-03-17 | Daimler Ag | Heckstruktur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
CN106560379B (zh) * | 2015-10-05 | 2019-09-17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机动车混合构件 |
CN206664694U (zh) * | 2016-12-26 | 2017-11-24 |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 |
CN207060158U (zh) * | 2017-04-25 | 2018-03-02 |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前舱的前纵梁结构 |
CN206841524U (zh) * | 2017-05-27 | 2018-01-0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的前纵梁结构及车辆 |
JP6647248B2 (ja) * | 2017-07-05 | 2020-02-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CN206954322U (zh) * | 2017-07-12 | 2018-02-02 | 安徽吉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后梁臂结构件 |
JP6954024B2 (ja) * | 2017-11-13 | 2021-10-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骨格構造 |
CN109927790A (zh) * | 2017-12-15 | 2019-06-25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和汽车 |
CN210761011U (zh) * | 2019-02-01 | 2020-06-1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车身前地板与机舱总成搭接结构及车辆 |
CN210063124U (zh) * | 2019-04-09 | 2020-02-14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后纵梁连接结构 |
CN109808773B (zh) * | 2019-04-11 | 2020-04-10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及其后扭力盒 |
CN110104067A (zh) * | 2019-04-19 | 2019-08-09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
JP6956141B2 (ja) * | 2019-05-08 | 2021-10-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側部構造 |
CN210027590U (zh) * | 2019-06-06 | 2020-02-07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纵梁连接件及汽车 |
CN210760983U (zh) * | 2019-07-05 | 2020-06-16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前扭力盒 |
CN211844626U (zh) * | 2020-01-02 | 2020-11-0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车体框架结构及车辆 |
CN111497942A (zh) * | 2020-04-23 | 2020-08-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及结构件 |
-
2021
- 2021-02-26 CN CN202110214069.4A patent/CN1128746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86829A2 (de) * | 2002-08-02 | 2004-02-04 | Dr.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Aufbaustruktur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
GB0418612D0 (en) * | 2003-08-20 | 2004-09-22 | Ford Global Tech Llc | Motor vehicles |
CN207962915U (zh) * | 2018-01-31 | 2018-10-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
CN209833789U (zh) * | 2019-02-22 | 2019-12-24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后纵梁接头及汽车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纯电动汽车MPDB碰撞仿真工况车体结构优化;杨杨等;《北京汽车》;20201025(第05期);第39-4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4639A (zh)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50169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部的框架结构 | |
JP2015189433A (ja) | 車体の後部に搭載され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保護構造 | |
CN104781133A (zh) | 针对轻微重叠的碰撞设计的机动车车身 | |
CN111232059B (zh) | 门槛梁组件 | |
CN111376986B (zh) | 汽车车身骨架前部结构 | |
CN202413926U (zh) | 一种前地板结构 | |
CN110282017B (zh) |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 |
CN113928104B (zh) | 一种用于提升碰撞性能的悬置支架、动力总成结构及汽车 | |
CN112874639B (zh) | 一种汽车前后纵梁连接件总成 | |
CN209366293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
CN212828704U (zh) | 一种汽车地板结构及汽车 | |
CN209126810U (zh) | 汽车前纵梁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汽车 | |
CN104955715A (zh) | 机动车 | |
CN110316251B (zh) | 前车架和客车 | |
CN105946753A (zh) |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前碰撞保护结构 | |
CN209336826U (zh) | 车身和车辆 | |
EP4126639B1 (en) | A vehicle comprising a collision protection structure | |
CN210554635U (zh) |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
CN112074451B (zh) | 具有加强纵梁的车辆结构 | |
CN106042855A (zh) | 一种四轮车侧面防撞结构 | |
CN219382626U (zh) | 兼顾纵向及横向传力的中央通道系统 | |
CN217100172U (zh) | 后防撞梁及车辆 | |
CN216269521U (zh) | 机动车及其前副车架 | |
CN202863584U (zh) |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与后地板总成的连接结构 | |
CN101125561A (zh) | 一种车身后地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