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5221A -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5221A
CN112855221A CN202110311294.XA CN202110311294A CN112855221A CN 112855221 A CN112855221 A CN 112855221A CN 202110311294 A CN202110311294 A CN 202110311294A CN 112855221 A CN112855221 A CN 112855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plate
tunnel
trapezoidal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12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5221B (zh
Inventor
荣耀
张承客
朱利晴
孙洋
荣抄
崔猛
徐斌
肖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12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5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5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5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5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5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2Removable shuttering; Bear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2Temporary supports for use during building; Accesso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涉及到隧道加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液压伸缩缸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模板。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施工方法。本申请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隧道衬砌加固部,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顶模板和侧模板不会歪斜,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Description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而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在建设时更是需要进行加固支撑,使隧道完工后质量更好。
现有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结构固定,仅通过液压气缸来进行支撑,导致隧道衬砌台车稳定性不够高,容易出现模板偏斜的现象,使隧道衬砌完成后质量不够好,需要后期进行修整,降低了隧道的衬砌速度,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液压伸缩缸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模板,所述顶模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侧模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和两个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隧道衬砌加固部,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与所述固定板相接触,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衬砌挤压单元,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与所述衬砌挤压单元相接触,所述衬砌挤压单元与两个所述侧模板相接触。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隧道衬砌加固部,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顶模板和侧模板不会歪斜,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优选地,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包括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块侧壁上的第一双向螺纹螺杆、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调节板上的第二双向螺纹螺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上张紧有同一个皮带,所述第二双向螺纹螺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移动块,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均与所述固定板相接触,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板,两对所述固定耳板的侧壁上均通过固定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套接有两个连接耳板,两个所述连接耳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衬砌挤压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隧道衬砌加固部,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槽,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槽相接触。
进一步地,通过斜槽,使梯形移动块移动时更加稳定,能够更好的支撑并挤压顶块,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形固定架,所述L形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加固隧道衬砌台车时更加轻松省力。
优选地,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的底部均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接触,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通过支撑板,使梯形移动块和移动块移动时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
优选地,所述衬砌挤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顶部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滑块,两个所述梯形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块,所述挤压块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梯形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相接触,两个所述弧形块的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模板的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通过衬砌挤压单元,使弧形块相互远离对两个侧模板进行挤压支撑,使侧模板的稳定性更好,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梯形滑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另外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杆相接触。
进一步地,通过限位杆,使限位板在一定的位置内移动,使两个梯形滑块的位置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容易被加固,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四个所述卡块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液压伸缩缸,多个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伸缩端均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支撑耳板,多个所述支撑耳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模板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液压伸缩缸的设置,使两个侧模板被支撑起来,便于人员进行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稳定,实用性更强。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扶梯,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四个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车架,四个所述车架的底端均通过车轴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和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四个斜撑。
进一步地,通过斜撑的设置,斜撑使四个支撑柱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把支撑板支撑的更加稳定,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支撑板上进行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S1、预加固:启动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使固定板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把顶模板支撑住,使支撑耳板把侧模板支撑住;
S2、加固调节:启动电机,使第一双向螺纹螺杆、第二双向螺纹螺杆均发生转动,使两个梯形移动块相互靠近,使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带动挤压块向下移动;
S3、加固完成:使两个梯形移动块与两个斜槽相接触并挤压顶块,使顶块上升推动固定板,使固定板更加稳固,进而使顶模板更加稳固,挤压块向下移动与两个滑槽相接触并挤压两个梯形滑块,使两个梯形滑块带动两个弧形块与两个侧模板相接触,使两个侧模板更加稳固。
综上,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结构合理,启动电机,使第一双向螺纹螺杆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同时发生转动,使两个梯形移动块相互靠近挤压顶块,使固定板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顶模板进行挤压支撑,使顶模板更加稳定牢固,两个移动块同时相互靠近,使挤压块下移对两个梯形滑块进行挤压,使两个梯形滑块相互远离,使两个弧形块相互远离对两个侧模板进行挤压支撑,使侧模板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顶模板和侧模板不会歪斜,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2、本发明中,启动第一液压伸缩缸和第二液压伸缩缸,使固定板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同时上移并对顶模板进行支撑,使顶模板更加稳定,第二液压伸缩缸能够带动支撑耳板,使两个侧模板被支撑起来,使顶模板和侧模板能够连接的更加稳定,便于人员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稳定,实用性更强;
3、本发明中,拆除隧道衬砌台车时,使电机反转,带动第一双向螺纹螺杆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均发生反向转动,使两个梯形移动块相互远离并与顶块相分离,使挤压块发生上移与梯形滑块相分离,同时使第一液压伸缩缸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下移,使支撑板下移,在弹簧的弹性形变恢复力作用下,使两个梯形滑块相互靠近,使两个弧形块与两个侧模板相分离,同时使第二液压伸缩缸带动支撑耳板移动,使两个侧模板下移,使顶模板和侧模板均与隧道内壁分离,使隧道衬砌台车能够更好的从隧道内拆出,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简单便捷,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
4、本发明中,滑轨使两个梯形滑块移动时更加稳定,使两个弧形块能够更加稳定的把两个侧模板支撑起来,斜撑使四个支撑柱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把支撑板支撑的更加稳定,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支撑板上进行施工,限位杆使限位板在一定的位置内移动,使两个梯形滑块的位置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容易被加固,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5、本发明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够把顶模板产生的压力分散到固定板上,使顶模板更加稳定,滚轮在地面上发生滚动,使隧道衬砌台车移动时更加方便省力,对隧道衬砌台车进行加固,使第一液压伸缩缸和第二液压伸缩缸更加不易损坏,能够防止第一液压伸缩缸和第二液压伸缩缸损坏而导致隧道衬砌台车稳定性下降,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基于上述方法,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顶模板和侧模板不会歪斜,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的内部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轨、梯形滑块、弧形块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挤压块、连接耳板、转动杆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梯形移动块、顶块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顶模板;3、侧模板;4、第一固定板;5、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第一液压伸缩缸;8、电机;9、第一双向螺纹螺杆;10、第二液压伸缩缸;11、卡块;12、滚轮;13、扶梯;14、梯形滑块;15、连接板;16、滑轨;17、转动板;18、挤压块;19、斜撑;20、支撑柱;21、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2、梯形移动块;23、连接耳板;24、转动杆;25、弧形块;26、L形固定架;27、顶块;28、移动块;29、皮带;30、限位板;31、限位杆;32、安装块;33、固定耳板;34、固定轴;35、转动轴;36、调节板;37、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8所示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2、四个支撑柱20,安装块3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块,其与支撑板1的底部焊接进行固定。支撑柱2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杆,其与支撑板1的底部焊接进行固定。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液压伸缩缸7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板4、两个第二固定板6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模板2,顶模板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侧模板3,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板36,调节板36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板,其与支撑板1的顶部焊接进行固定。两个调节板36和两个安装块32上安装有隧道衬砌加固部,隧道衬砌加固部与固定板5相接触,四个支撑柱20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板15,连接板15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板,其与支撑柱20的侧壁焊接进行固定。连接板15的顶部安装有衬砌挤压单元,隧道衬砌加固部与衬砌挤压单元相接触,衬砌挤压单元与两个侧模板3相接触。通过隧道衬砌加固部的设置,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顶模板2和侧模板3不会歪斜,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隧道衬砌加固部包括转动安装于两个安装块32侧壁上的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转动安装于两个调节板36上的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37,两个带轮37上张紧有同一个皮带29,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上螺纹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移动块22,两个梯形移动块22均与固定板5相接触,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28,两个移动块2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板33,两对固定耳板33的侧壁上均通过固定轴34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两个转动杆24的侧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5,两个转动轴35上转动套接有两个连接耳板23,两个连接耳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挤压块18,挤压块18与衬砌挤压单元相连接。通过隧道衬砌加固部的设置,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无需后期进行修整。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块27,顶块2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槽,两个梯形移动块22分别与两个斜槽相接触。通过斜槽的设置,使梯形移动块22移动时更加稳定,能够更好的支撑并挤压顶块27,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安装块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形固定架26,L形固定架2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于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的一端上。通过电机8的设置,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加固隧道衬砌台车时更加轻松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梯形移动块22的底部均与支撑板1的顶部相接触,两个移动块28的顶部均与支撑板1的底部相接触。通过支撑板1的设置,使梯形移动块22和移动块28移动时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隧道衬砌后的质量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衬砌挤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连接板15顶部的滑轨16,滑轨16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滑块14,两个梯形滑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块25,挤压块18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梯形滑块14分别与两个滑槽相接触,两个弧形块25的侧壁分别与两个侧模板3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衬砌挤压单元的设置,使弧形块25相互远离对两个侧模板3进行挤压支撑,使侧模板3的稳定性更好,使隧道衬砌台车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柱20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31,两个梯形滑块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30,两个限位杆3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其中两个限位板30的侧壁上,另外两个限位板30分别与两个限位杆31相接触。通过限位杆31的设置,使限位板30在一定的位置内移动,使两个梯形滑块14的位置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容易被加固,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支撑柱20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四个卡块11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液压伸缩缸10,多个第二液压伸缩缸10的伸缩端均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支撑耳板,多个支撑耳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模板3的内壁上。通过第二液压伸缩缸10的设置,使两个侧模板3被支撑起来,便于人员进行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稳定,实用性更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板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扶梯13,四个支撑柱2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17,四个转动板17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车架,四个车架的底端均通过车轴转动安装有滚轮12,支撑板1的底部和四个支撑柱20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四个斜撑19。通过斜撑19的设置,斜撑19使四个支撑柱20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把支撑板1支撑的更加稳定,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支撑板1上进行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S1、预加固:启动第一液压伸缩缸7、第二液压伸缩缸10,使固定板5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把顶模板2支撑住,使支撑耳板把侧模板3支撑住;
S2、加固调节:启动电机8,使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均发生转动,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相互靠近,使两个移动块28相互靠近带动挤压块18向下移动;
S3、加固完成: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与两个斜槽相接触并挤压顶块27,使顶块27上升推动固定板5,使固定板5更加稳固,进而使顶模板2更加稳固,挤压块18向下移动与两个滑槽相接触并挤压两个梯形滑块14,使两个梯形滑块14带动两个弧形块25与两个侧模板3相接触,使两个侧模板3更加稳固。
本发明工作原理:顶模板2和侧模板3通过简单固定后,启动电机8,使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发生转动,进而使其中一个带轮37发生转动,进而在皮带29的带动下,使另外一个带轮37带动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同时发生转动,进而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相互靠近对顶块27进行挤压,使顶块27带动固定板5发生上移,进而使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对顶模板2进行挤压支撑,使固定板5的稳定性提高的同时,使顶模板2能够更加稳定牢固,两个移动块28同时相互靠近,使固定轴34拉扯转动杆24,进而使转动轴35带动连接耳板23发生下移,进而使挤压块18发生下移对两个梯形滑块14进行挤压,使两个梯形滑块14相互远离,进而使两个弧形块25相互远离分别与两个侧模板3相接触,使两个侧模板3被两个弧形块25挤压支撑,使侧模板3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使隧道衬砌台车能够被加固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稳定性更好,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对隧道进行衬砌,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
初始调节隧道衬砌台车时,启动第一液压伸缩缸7和第二液压伸缩缸10,使第一液压伸缩缸7支撑固定板5发生上移,进而使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能够同时上移并对顶模板2进行支撑,使顶模板2更加稳定,第二液压伸缩缸10能够带动支撑耳板,使两个侧模板3被支撑起来,使顶模板2和侧模板3能够连接的更加稳定,使人员能够更好的行施工,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稳定,实用性更强。
当拆除隧道衬砌台车时,使电机8反转,带动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均发生反向转动,进而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相互远离并与顶块27相分离,使挤压块18发生上移与梯形滑块14相分离,使顶块27失去支撑力,同时使第一液压伸缩缸7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下移,使支撑板1下移,在弹簧的弹性形变恢复力作用下,使两个梯形滑块14互相靠近,进而带动两个弧形块25与两个侧模板3相分离,同时使第二液压伸缩缸10带动支撑耳板移动,使两个侧模板3下移,进而使顶模板2和侧模板3均与隧道内壁分离,使隧道衬砌台车能够更好的从隧道内拆出,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时更加简单便捷,加快隧道的衬砌速度。
滑轨16使两个梯形滑块14移动时更加稳定,进而使两个弧形块25能够更加稳定的把两个侧模板3支撑起来,斜撑19使四个支撑柱20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把支撑板1支撑的更加稳定,使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支撑板1上进行施工,限位杆31能够使限位板30在一定的位置内移动,使两个梯形滑块14的位置更加稳定,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容易被加固,使隧道衬砌台车更加实用。
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能够把顶模板2产生的压力分散到固定板5上,进而通过固定板5把力通过第一液压伸缩缸7分到支撑板1上,使顶模板2更加稳定,人员可以通过扶梯13更加安全稳定的到支撑板1上,更加便于人员施工的进行,且移动隧道衬砌台车时,能够使滚轮12在地面上发生滚动,使隧道衬砌台车移动时更加方便省力,通过结构对隧道衬砌台车进行加固,使第一液压伸缩缸7和第二液压伸缩缸10更加不易损坏,且能够防止第一液压伸缩缸7和第二液压伸缩缸10损坏,导致隧道衬砌台车稳定性下降,使隧道衬砌台车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2)、四个支撑柱(20),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液压伸缩缸(7)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板(4)、两个第二固定板(6)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模板(2),所述顶模板(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侧模板(3),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板(36),两个所述调节板(36)和两个所述安装块(32)上安装有隧道衬砌加固部,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与所述固定板(5)相接触,四个所述支撑柱(20)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顶部安装有衬砌挤压单元,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与所述衬砌挤压单元相接触,所述衬砌挤压单元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衬砌加固部包括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块(32)侧壁上的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调节板(36)上的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和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37),两个所述带轮(37)上张紧有同一个皮带(29),所述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上螺纹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移动块(22),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22)均与所述固定板(5)相接触,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28),两个所述移动块(2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板(33),两对所述固定耳板(33)的侧壁上均通过固定轴(34)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两个所述转动杆(24)的侧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5),两个所述转动轴(35)上转动套接有两个连接耳板(23),两个所述连接耳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挤压块(18),所述挤压块(18)与所述衬砌挤压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块(27),所述顶块(2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槽,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22)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槽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形固定架(26),所述L形固定架(2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梯形移动块(22)的底部均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相接触,两个所述移动块(28)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挤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5)顶部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梯形滑块(14),两个所述梯形滑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块(25),所述挤压块(18)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梯形滑块(14)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相接触,两个所述弧形块(25)的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的内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20)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31),两个所述梯形滑块(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30),两个所述限位杆(3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板(30)的侧壁上,另外两个所述限位板(30)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杆(31)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20)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四个所述卡块(11)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液压伸缩缸(10),多个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10)的伸缩端均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支撑耳板,多个所述支撑耳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模板(3)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扶梯(13),四个所述支撑柱(2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17),四个所述转动板(17)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车架,四个所述车架的底端均通过车轴转动安装有滚轮(12),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和四个所述支撑柱(20)的侧壁上对应固定安装有四个斜撑(19)。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预加固:启动第一液压伸缩缸(7)、第二液压伸缩缸(10),使固定板(5)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6)把顶模板(2)支撑住,使支撑耳板把侧模板(3)支撑住;
S2、加固调节:启动电机(8),使第一双向螺纹螺杆(9)、第二双向螺纹螺杆(21)均发生转动,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相互靠近,使两个移动块(28)相互靠近带动挤压块(18)向下移动;
S3、加固完成:使两个梯形移动块(22)与两个斜槽相接触并挤压顶块(27),使顶块(27)上升推动固定板(5),使固定板(5)更加稳固,进而使顶模板(2)更加稳固,挤压块(18)向下移动与两个滑槽相接触并挤压两个梯形滑块(14),使两个梯形滑块(14)带动两个弧形块(25)与两个侧模板(3)相接触,使两个侧模板(3)更加稳固。
CN202110311294.X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855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1294.XA CN112855221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1294.XA CN112855221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5221A true CN112855221A (zh) 2021-05-28
CN112855221B CN112855221B (zh) 2023-03-14

Family

ID=7599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1294.XA Active CN112855221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52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905A (zh) * 2021-11-03 2021-12-21 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68828U (zh) * 2019-10-28 2020-06-16 洛阳广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隧道混凝土衬砌台车
CN210858744U (zh) * 2019-08-29 2020-06-26 武汉华瑞佳业路桥钢模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模板
CN211230494U (zh) * 2019-11-19 2020-08-11 代德彪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整体衬砌台车的沟槽衬砌成型装置
CN211397592U (zh) * 2019-07-25 2020-09-01 天津联东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双线隧道衬砌台车可调模板
CN112502740A (zh) * 2020-11-29 2021-03-16 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模板更换的隧道衬砌台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97592U (zh) * 2019-07-25 2020-09-01 天津联东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双线隧道衬砌台车可调模板
CN210858744U (zh) * 2019-08-29 2020-06-26 武汉华瑞佳业路桥钢模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模板
CN210768828U (zh) * 2019-10-28 2020-06-16 洛阳广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隧道混凝土衬砌台车
CN211230494U (zh) * 2019-11-19 2020-08-11 代德彪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整体衬砌台车的沟槽衬砌成型装置
CN112502740A (zh) * 2020-11-29 2021-03-16 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模板更换的隧道衬砌台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905A (zh) * 2021-11-03 2021-12-21 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CN113818905B (zh) * 2021-11-03 2024-01-23 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5221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6021U (zh) 一种箱梁浇筑外模移动装置
CN206538790U (zh) 一种现浇综合管廊施工用内模台车
CN104594918B (zh) 分体整合式地下通道钢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16509B (zh)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CN210217157U (zh) 爬模系统的退模装置
CN112855221B (zh)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6593469A (zh)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CN111075480A (zh) 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768274U (zh) 一种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设备
CN113074006B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用防塌方装置
CN104929660B (zh) 一种连续明洞隧道成型施工设备
CN211250585U (zh) 一种移动式预制箱梁模板系统
KR101848483B1 (ko) 터널의 공동구 및 배수구 성형용 거푸집
CN114622504B (zh) 一种混凝土外侧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3997426B (zh) 用于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操作的智能化轮式绳锯机
CN212177162U (zh) 穿行式紧急停车带二衬钢模台车
CN213563312U (zh) 可调式预制梁内侧模
CN114703767A (zh) 一种挂篮施工装置
CN111958781A (zh) 预制节段梁辅助成型装置
CN109648694B (zh) 一种盾构水泥管片曲面抹光机
CN112832203A (zh) 可调角度并适应水利沟渠多断面的衬砌台车
CN204282306U (zh) 坡面修整装置及其主桁架
CN213476620U (zh) 一种多功能的桥梁作业平台
CN218436516U (zh) 一种道路路缘石靠背施工装置
CN217999616U (zh) 一种涵洞施工可移动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ong Yao

Inventor after: Xiao Xiao

Inventor after: Lin Mushui

Inventor after: Zhang Chengke

Inventor after: Wu Rongjun

Inventor after: Zhu Liqing

Inventor after: Sun Yang

Inventor after: Rong Chao

Inventor after: Cui Meng

Inventor after: Xu Bin

Inventor before: Rong Y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engke

Inventor before: Zhu Liqing

Inventor before: Sun Yang

Inventor before: Rong Chao

Inventor before: Cui Meng

Inventor before: Xu Bin

Inventor before: Xiao Xi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9

Address after: 330052 no.809 Jinsha Avenue, Xiaol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Ltd.

Applicant after: DAC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52 no.809 Jinsha Avenue, Xiaol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