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6509B -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16509B CN114016509B CN202111389215.3A CN202111389215A CN114016509B CN 114016509 B CN114016509 B CN 114016509B CN 202111389215 A CN202111389215 A CN 202111389215A CN 114016509 B CN114016509 B CN 114016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rod
- retaining wall
- limiting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7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ast in si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以及用于驱动机架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模板移动的脱模装置。本申请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避免了不断调整墙板的繁琐工作,且施工轻便,可通过遥控作业,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达到了连续性建设的效果,以保证挡墙有较高的结构完整性,增加了挡墙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整个挡墙线条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能够较好的分隔交通,且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会在道路的中间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修建一条挡墙。
相关技术中的挡墙一般是通过装配式的墙板拼接形成的,先是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预制墙板。然后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道路中间开挖出一条沟渠,再将墙板的底部放入沟渠中,并对多个墙板进行拼接,使其形成挡墙。最后对墙板的底部进行掩埋,实现对墙板的固定,完成挡墙的修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装配式的挡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墙板进行起吊转移,同时需要多人协助配合不断的对墙板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大大影响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装配式挡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多人协助配合不断的对墙板进行修正和调整,消耗了大量劳动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用于驱动机架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模板移动的脱模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机架沿着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得钢筋骨架从两个模板之间穿过,此时操作者调节模板向钢筋骨架靠近,直至操作者将两个模板调整到适当位置以后,向两个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浆,直至混凝土浆凝固呈固态,以达到现浇挡墙的效果,然后操作者启动脱模装置,以使模板从挡墙上脱离,实现了对挡墙的建设;此时操作者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机架沿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继续进行挡墙的浇筑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避免了不断调整墙板的繁琐工作,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达到了连续性建设的效果,以保证挡墙有较高的结构完整性,增加了挡墙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且提升了现场施工质量和挡墙结构的整体性,以减少挡墙出现分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撑杆上,另一个所述立柱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杆上,两个所述立柱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同时设有一个支撑梁;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支撑梁上的滑套,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套移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滑套通过调节杆与模板连接,所述模板背离另一个模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远离模板的一侧铰接于立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脱模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启动第一液压缸,使得第一液压缸带动滑套在支撑梁上滑动,通过调节杆带动模板向靠近立柱的一侧移动,由于第二液压缸的限定作用,因此模板暂时无法移动,此时模板上部产生微量形变,并向远离挡墙的一侧逐渐倾斜,以使模板与挡墙由上至下的逐渐分离,并且在模板的形变作用下,可以使得模板与挡墙进行缓慢的分离,从而减少模板整块直接脱离,导致模板与挡墙之间的附着力较大,造成挡墙出现大面积掉皮的可能;然后操作者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第二液压缸带动模板继续移动,以达到缓慢脱模的效果,从而提升了脱模的质量,进而提高挡墙的表面光滑度,以避免模板整体移动,导致挡墙大面积掉皮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挡墙的整体性,大大提升了挡墙的质量;同时实现了自动化脱模的效果,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调节杆包括铰接于滑套上的第一螺纹杆,以及固定于所述模板上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同时螺纹连接有一个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连接杆,连接杆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带动模板升高或降低,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增加了模板的灵活度,以便于操作者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模板进行调节和校准,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模板移动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穿设于立柱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立柱的一端铰接于模板上,所述限位杆和第二液压缸通过同一点铰接于模板上,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内设有齿轮,所述限位杆朝向齿轮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腰形孔,所述转轴穿设于腰形孔内,所述转轴伸出立柱的一端设有定位轮,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固定定位轮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对定位轮进行固定,使得定位轮通过转轴对齿轮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并且限制转轴在腰形孔内滑动,此时齿轮通过齿条对限位杆进行定位,使得限位杆对模板进行定位,以避免操作者误操作,同时启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导致脱模操作不准确,从而影响脱模质量的情况发生;当操作者需要启动第二液压缸时,操作者将限位件从定位轮上脱离,使得齿轮恢复呈活动状态,此时操作者启动第二液压缸,以带动模板从挡墙上脱离,同时模板调动限位杆在滑动槽内移动。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立柱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转轴的滑动方向,所述定位轮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立柱在限位块远离定位轮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限位块之间设有抵紧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定位轮的过程中,操作者推动限位块在定位槽中移动,定位槽对限位块进行导向,使得限位块插接到限位槽中,此时定位槽对限位块进行固定,从而限位块通过限位槽对定位轮进行定位,进而达到了固定定位轮的效果,以减少齿轮出现移动的可能;同时限位块和挡板对抵紧弹簧进行挤压,抵紧弹簧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并且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弹簧推动限位块抵紧在限位槽中,从而增加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稳定性,以减少限位块从限位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所述立柱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铰接于推杆远离滑套的一端,所述摆杆远离推杆的一端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摆杆的一端穿过挡板固定于限位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脱模的过程中,滑套向立柱靠近,此时滑套与推杆相抵触,并推动推杆一同移动,此时推杆推动摆杆绕着铰接点转动,摆杆通过拉绳拉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从限位槽中脱离,以达到对锁定机构进行解锁的效果,自动化解除了限位块对定位轮的锁定,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定位套,所述腰形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导向槽,所述定位套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在滑动槽内移动时,齿轮通过转轴带动定位套在腰形孔中滑动,同时定位套带动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使得导向槽对导向块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齿轮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齿轮移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模板顶部均设有连接耳,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耳通过对拉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将模板调整到位以后,操作者将对拉螺栓同时穿过两个相对的连接耳,从而对两个模板进行连接,进而增加两个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浆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减少混凝土浆将模板冲开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包括用于限定模板与钢筋骨架之间间距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调整模板的过程中,操作者将定位件安装于钢筋骨架上,此时操作者操作模板向钢筋骨架靠近,直至模板与定位件相抵触时,操作者停止推动模板的调整,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模板与钢筋骨架的间距进行控制,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挡墙的厚度进行控制,以提升挡墙在厚度上的均匀度,大大提高了挡墙的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路面上设置挡墙的钢筋骨架;S2:在钢筋骨架上设置定位件;S3:将模板置于钢筋骨架的两侧并调节模板的位置,再向模板中间浇筑混凝土浆并等待混凝土浆凝固形成挡墙;S4:启动脱模装置进行脱模,先对模板的上部和挡墙的上部进行分离,再对模板的下部和挡墙的下部进行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的过程中,操作者先沿路面的长度方向在路面的中部建设钢筋骨架,通过钢筋骨架作为挡墙的基础,从而加强挡墙的结构强度;接着操作者沿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定位件,然后操作者对模板进行调整,使得模板向支撑估计靠近,直至模板抵触于定位件上时,定位件对模板进行限位,从而对模板与钢筋骨架之间的间隙进行控制,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挡墙的厚度进行统一建设;当操作者将模板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后,向两个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浆,等待混凝土浆凝固成固体以后,操作者对模板进行脱模,并且先让模板的上部与挡墙分离,再分离模板和挡墙的底部,最终完成模板的脱离,以实现对挡墙的建设。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避免了不断调整墙板的繁琐工作,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达到了连续性建设的效果,以保证挡墙有较高的结构完整性,增加了挡墙整体的结构强度;
2.通过锁定机构对限位杆进行定位,使得限位杆对模板进行定位,以避免操作者误操作,同时启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导致脱模操作不准确,使得整个模板直接从挡墙上脱离,从而影响脱模质量的情况发生;
3.通过定位件对模板进行限位,操作者可以对模板与钢筋骨架的间距进行控制,以便于操作者对挡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升了挡墙在厚度上的均匀度,大大提高了挡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于体现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导轨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于体现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于体现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用于体现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2用于体现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2用于体现定位套和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支撑杆;12、立柱;121、滑动槽;122、腰形孔;123、导向槽;13、支撑梁;2、模板;21、连接耳;22、对拉螺栓;23、垫板;24、封堵板;25、连接螺栓;26、插销;3、移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驱动轮;33、导向杆;331、插槽;34、插块;4、驱动机构;41、滑套;411、滚轮;42、第一液压缸;43、第二液压缸;44、调节杆;441、第一螺纹杆;442、第二螺纹杆;443、连接杆;5、锁定机构;51、限位杆;52、齿条;53、齿轮;54、转轴;55、定位轮;551、限位槽;56、定位套;57、导向块;6、限位件;61、定位槽;62、限位块;63、挡板;64、抵紧弹簧;65、安装筒;66、推杆;661、接触板;67、摆杆;671、铰接轴;672、让位孔;68、拉绳;681、导向筒;69、滑轮;7、定位件;71、水平筋;72、定位块;8、挡墙;81、钢筋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用于驱动机架1移动的移动机构3,机架1包括支撑杆11和龙门架,支撑杆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杆11相互平行。龙门架为一侧开口的框体,且龙门架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立柱12,其中一个立柱12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撑杆11上,另一个立柱12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杆11上,两个立柱12远离支撑杆11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梁13。
参照图2和图3,移动机构3包括驱动轮32和驱动电机31,驱动轮32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驱动轮32均设置在支撑杆11朝向路面的一侧。驱动轮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1上,驱动电机31固定于支撑杆11上,且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驱动轮32连接。当需要移动机架1时,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驱动轮32转动,以实现驱动机架1移动的目的,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4,路面上设有与驱动轮32相配合的导轨,导轨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设置,导轨包括若干个导向杆33,导向杆33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31,另一端开设有与插槽331尺寸相同的插块34。
在使用导轨的过程中,操作者对相邻两个导向杆33进行连接,操作者将其中一个导向杆33上的插块34插接到另一个导向杆33的插槽331内,使得插槽331对插块34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相邻的两个导向杆33起到了连接的作用,进而增加了导轨整体的机构稳定性,以减少相邻的两个导向杆33出现分离的可能。导轨由多个导向杆33拼接而成,可以大大减少导轨的占用空间,进而便于操作者对导轨进行运输和收纳。
在施工的过程中,驱动轮32在导向杆33上滚动。此时导向杆33可以对驱动轮3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驱动轮32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对机架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以提高机架1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龙门架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对,同一对龙门架为一个单元,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三个单元。同一单元的龙门架上设有两个模板2,两个模板2相对设置且沿龙门架的中心线对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模板2移动的脱模装置,脱模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模板2移动的驱动机构4。并且一个模板2对应设置一个脱模装置,两个脱模装置沿龙门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参照图2和图5,驱动机构4包括套设于支撑梁13上的滑套41,且滑套41与支撑梁13的纵向截面均为正四边形。支撑梁13的一端设有第一液压缸42,第一液压缸42的底座铰接于支撑梁13上,活塞杆铰接于滑套41的上表面;滑套41的下表面铰接有调节杆44,调节杆44远离滑套4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模板2的上表面。模板2背离另一个模板2的一侧设有第二液压缸43,第二液压缸43的活塞杆铰接于模板2的中下部,第二液压缸43的底座铰接于立柱12上。第二液压缸43呈倾斜设置,且第二液压缸43与立柱12的铰接点高于第二液压缸43与模板2的铰接点。
参照图2和图5,调节杆44包括第一螺纹杆441、第二螺纹杆442和连接杆443,连接杆443为中空的且带有内螺纹的管体,第一螺纹杆441螺纹连接于连接杆443的一端,第二螺纹杆442螺纹连接于连接杆443的另一端,且第一螺纹杆441远离连接杆443的一端铰接于滑套41上,第二螺纹杆442远离连接杆44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模板2的上表面。
操作者转动连接杆443即可带动模板2升高或降低,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模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增加了模板2的调节灵活度,以便于操作者对模板2进行精准的调节,有利于提升施工质量。
操作者启动第一液压缸42,第一液压缸42可以驱动滑套41沿支撑梁13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套41带动调节杆44产生形变,使得调节杆44呈倾斜状态。接着操作者再启动第二液压缸43,第二液压缸43可以驱动模板2产生位移,从而实现了驱动模板2的效果,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模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的目的,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滑套41的顶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一对与支撑梁13的表面相抵触的滚轮411,滚轮411滚动连接于滑套41上,且同一对滚轮411沿滑套4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套41在移动的过程中,滑套41带动滚轮411与支撑梁13之间产生摩擦,使得滚轮411产生滚动。此时滚轮411可以将滑套41与支撑梁13之间的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滑套41与支撑梁13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升了滑套41移动时的流畅度,以减少滑套41与支撑梁13之间出现卡滞的可能。
参照图6和图7,同一单元中的两个模板2的上表面均设有连接耳21,连接耳21沿模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三对。同一对连接耳21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连接耳21固定于其中一个模板2上,另一个连接耳21固定于另一个模板2上。连接耳21远离模板2的一端均开设有一个缺口,同一对连接耳21上的缺口同时穿设有一个对拉螺栓22。对拉螺栓22通过连接耳21对两个模板2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增加两个模板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以减少混凝土浆将两个模板2冲开的情况发生。
并且对拉螺栓22在同一对连接耳21相背离的一侧均套设有一个垫板23,垫板23可以增加对拉螺栓22与连接耳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对拉螺栓22与连接耳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减少对拉螺栓22与连接耳21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和图8,在浇筑混凝土挡墙8之前,操作者先沿着路面的长度方向修建钢筋骨架81,作为挡墙8内部的支撑结构。钢筋骨架8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对模板2进行定位的定位件7,定位件7包括沿钢筋骨架81长度方向设置的水平筋71,以及套设于水平筋71上的定位块72,水平筋71焊接于钢筋骨架81上,定位块72沿水平筋7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块72呈圆形板状,且水平筋71从定位块72的圆心处穿过。
在钢筋骨架81建设完成后,两个支撑杆11位于钢筋骨架81的两侧,以使模板2位于钢筋骨架81的两侧。接着操作者先启动第一液压缸42推动模板2向钢筋骨架81靠近,再启动第二液压缸43推动模板2向钢筋骨架81靠近,以实现调节模板2的目的,并调整模板2与钢筋骨架81之间的间距,直至模板2调节至适当的位置以后,操作者停止对模板2的调节。
此时定位块72对模板2与钢筋骨架81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定,从而对模板2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以便于操作者对挡墙8的厚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升挡墙8在厚度上的均匀度,大大提高了挡墙8的质量。
参照图2和图6,在施工的过程中,操作者通过第一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缸43驱动模板2移动,从而对模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操作者依次调节若干个单元中的模板2,当相邻两个模板2对齐时,操作者通过插销26对两个模板2进行连接,以使得位于同一侧的模板2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位于两端的模板2上均需要设置一个用于封堵相对两个模板2之间间隙的封堵板24,封堵板24通过连接螺栓25固定于模板2上,以使模板2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然后向模板2之间浇筑混凝土浆,此时封堵板24可以对模板2之间的混凝土浆进行封堵,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浆从模板2的两端流出的情况发生,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另外,操作者可以根据施工情况选择在模板2的一端设置封堵板24。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混凝土浆浇筑完成以后,等待混凝土浆凝固呈固体状态,操作者对模板2进行拆除。在拆除模板2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启动第一液压缸42,第一液压缸42驱动滑套41向立柱12靠近。此时滑套41带动调节杆44产生倾斜,使得调节杆44产生微小的形变,并且调节杆44带动模板2的上部从挡墙8上缓慢的脱离。接着操作者再启动第二液压缸43,使得第二液压缸43带动模板2从挡墙8上缓慢的脱离。通过先进行上部的脱模在进行下部的脱模可以提高脱模的质量,可以减少模板2整体直接从挡墙8上脱离,造成拉力过大,导致挡墙8受损的情况发生。
脱模完成以后,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机架1沿钢筋骨架8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继续进行挡墙8的浇筑工作,实现了连续性建设的目的,从而保证挡墙8的结构完整性,进而增加了挡墙8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提升了现场施工质量和挡墙8结构的整体性,以减少挡墙8出现分离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方法。
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用作挡墙的内部支撑结构,提升挡墙的结构强度,并在水平筋上套设若干个定位块,再将套设有定位块的水平筋固定于钢筋骨架的两侧;
S2:在钢筋骨架两侧的路面上铺设导轨,使得驱动轮移动到导轨上,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机架向前,使得钢筋骨架位于相对的两个模板之间;
S3:操作者使用打磨机对模板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以提高模板表面的光滑度,同时操作者在打磨后的模板上涂刷脱模剂,方便模板从挡墙上脱离;
S4:操作者启动第一液压缸驱动滑套移动,使得滑套通过调节杆带动模板向钢筋骨架靠近,再启动第二液压缸驱动模板向钢筋骨架靠近,并不断调整模板的位置,直至模板将模板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后,操作者停止对模板的调节,以控制挡墙的厚度,然后依次调节多个单元中的模板,并对相邻的两个模板进行连接;
S5:调节模板与路面之间的高度,使得模板与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孔隙,并向模板与路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泡沫胶,从而增加模板与路面之间的密封性;
S6:通过对拉螺栓对相对的两个模板的顶部进行连接,增加相邻两个模板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在两端的模板上固定封堵板,然后操作者向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浆,并等待混凝土将凝固呈固态;
S7:启动脱模装置进行脱模,操作者先启动第一液压缸进行收缩,第一液压缸带动滑套向立柱靠近,并带动调节杆产生倾斜,此时调节杆还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同时调节杆带动模板产生微量的形变,从而带动模板的上部缓慢的从挡墙上脱离,接着操作者再启动第二液压缸收缩,第二液压缸带动模板底部缓慢,从而提升模板的脱模质量;
S8:完成脱模以后,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机架向前移动,直至机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时,操作者停止电机,此时最后一个单元的模板与已经成型的挡墙产生1-2cm的重合部分,以便于模板贴合于模板上,从而便于后面浇筑的挡墙与前面浇筑的挡墙形成一体。
实施例2
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龙门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模板2底部的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包括限位杆51,限位杆51的一端铰接于模板2上,且限位杆51与模板2的铰接点和第二液压缸43与模板2的铰接点位于同一铰接点上。立柱12朝向模板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121,且滑动槽121贯穿立柱12,限位杆51远离模板2的一端穿设于滑动槽121内。当限位杆51的下表面与滑动槽121的底壁相贴合时,限位杆51垂直于立柱12。
参照图10和图11,立柱12在滑动槽121竖直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腰形孔122,腰形孔122沿滑动槽121的竖直方向开设。两个腰形孔122内同时穿设有一个转轴54,转轴54滑动设置于腰形孔122中。
参照图10和图12,转轴5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定位套56,转轴54转动连接于定位套56中,定位套56滑动设置于腰形孔122中。腰形孔12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导向槽123,定位套56朝向导向槽123的一侧设有导向块57,导向块57与定位套56一体成型,且导向块57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23中。转轴54在两个定位套56之间套设有齿轮53,齿轮53固定于转轴54上,且齿轮53位于滑动槽121内。限位杆51朝向齿轮53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齿轮53相啮合的齿条52。
当齿轮53沿滑动槽121的竖直方向移动时,齿轮53带动转轴54沿腰形孔122的竖直方向移动。此时转轴54带动定位套56沿腰形孔122的竖直方向移动,定位套56带动导向块57在导向槽123内滑动,从而导向槽123对导向块57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了定位套56移动时的稳定性,以提高齿轮53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0和图11,转轴54伸出立柱12的一端套设有定位轮55,且定位轮55固定于转轴54上。立柱12上设有用于固定定位轮55的限位件6,限位件6包括两个固定于立柱12上的定位槽61,两个定位槽61沿腰形孔122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定位槽61内均穿设有一个限位块62,且限位块62滑动设置于定位槽61内。定位轮55沿径向开设有与限位块62相配合的限位槽551,限位块62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551内,且限位块62位于定位槽61内,从而定位槽61对限位块6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限位块62通过限位槽551对定位轮55进行限位,以达到固定定位轮55的效果。
同时限位块62通过定位轮55限制转轴54圆周方向的转动,达到了固定齿轮53的效果,使得齿轮53通过齿条52对限位杆51进行限位,以实现对限位杆51的固定,从而限位杆51对模板2的底部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得第二液压缸43无法先带动模板2移动,以避免操作者误操作同时启动第一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缸43,导致脱模操作不准确,使得整个模板2直接脱离,影响脱模质量的情况发生。
立柱12在两个限位块62相背离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挡板63,挡板63与限位块62之间设有抵紧弹簧64。抵紧弹簧64的一端固定于限位块62上,另一端固定于挡板63上,以使限位块62和挡板63对抵紧弹簧64进行压缩。当限位块62插接于限位槽551内时,抵紧弹簧64处于部分压缩状态,抵紧弹簧64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并且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弹簧64对限位块62产生推力,从而推动限位块62抵紧于限位槽551中,进而增加限位块62与限位槽551的配合牢固度,以减少限位块62从限位槽551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9、图10和图11,支撑梁13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安装筒65,且安装筒65位于滑套41与立柱12之间。安装筒65内穿设有推杆66,推杆66滑动设置于安装筒65内,且推杆66的两端均伸出安装筒65。推杆66靠近滑套41的一端设有接触板661且接触板661与滑套41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推杆66远离滑套41的一端铰接有摆杆67,摆杆67沿立柱12的竖直方向设置,且摆杆67的中上部通过铰接轴671铰接于立柱12上,且摆杆67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672,铰接轴671穿设于让位孔672内。
摆杆67远离推杆66的一端连接有两根拉绳68,且立柱12在摆杆67远离推杆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两根拉绳68同时穿过的导向筒681。其中一根拉绳68远离摆杆67的一端穿过挡板63固定于限位块62上,另一根拉绳68穿过另一个挡板63固定另一个限位块62上。
同时立柱12在两个挡板63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滑轮69,滑轮69滚动连接于立柱12上,且滑轮69与限位块62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切。此时拉绳68可以绕过滑轮69对摆杆67和限位块62进行连接,从而滑轮69可以对拉绳68进行导向,进而减少拉绳68与挡板63之间的摩擦力,以减少挡板63磨损拉绳68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脱模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启动第一液压缸42,第一液压缸42驱动滑套41向背离另一个滑套41的一侧移动。此时滑套41与接触板661相抵触,并推动推杆66在安装筒65内滑动,使得推杆66推动摆杆67在铰接轴671上产生摆动。同时摆杆67沿着让位孔672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让位孔672对摆杆67起到了限位和导向的作用,进而让位孔672为摆杆67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于摆杆67能够进行灵活的摆动。然后摆杆67带动拉绳68拉动限位块62移动,使得限位块62从限位槽551中脱离,从而限位块62解除对定位轮55的固定,使得齿轮53恢复活动状态,进而达到自动解锁锁定机构5的效果,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然后操作者可以启动第二液压缸43,此时第二液压缸43带动限位杆51在滑动槽121内移动,限位杆51推动齿轮53在滑动槽121内沿竖直方形移动,从而解除了对模板2的限定,以便于操作者对模板2进行调节,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用于驱动机架(1)移动的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杆(1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1)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2),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模板(2)移动的脱模装置;
所述支撑杆(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12),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2)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撑杆(11)上,另一个所述立柱(12)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杆(11)上,两个所述立柱(12)远离支撑杆(11)的一端同时设有一个支撑梁(13);
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套设于支撑梁(13)上的滑套(41),所述支撑梁(13)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套(41)移动的第一液压缸(42),所述滑套(41)通过调节杆(44)与模板(2)连接,所述模板(2)背离另一个模板(2)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液压缸(43),所述第二液压缸(43)远离模板(2)的一侧铰接于立柱(12)上;
所述调节杆(44)包括铰接于滑套(41)上的第一螺纹杆(441),以及固定于所述模板(2)上的第二螺纹杆(442),所述第一螺纹杆(441)和第二螺纹杆(442)上同时螺纹连接有一个连接杆(443);
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模板(2)移动的锁定机构(5),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穿设于立柱(12)上的限位杆(51),所述限位杆(51)远离立柱(12)的一端铰接于模板(2)上,所述限位杆(51)和第二液压缸(43)通过同一点铰接于模板(2)上,所述立柱(1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121),所述限位杆(51)滑动设置于滑动槽(121)内;
所述滑动槽(121)内设有齿轮(53),所述限位杆(51)朝向齿轮(53)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齿轮(53)相啮合的齿条(52),所述齿轮(53)通过转轴(54)转动连接于滑动槽(121)内,所述立柱(12)沿竖直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腰形孔(122),所述转轴(54)穿设于腰形孔(122)内,所述转轴(54)伸出立柱(12)的一端设有定位轮(55),所述立柱(12)上设有用于固定定位轮(55)的限位件(6);
所述限位件(6)包括设置于立柱(12)上的定位槽(61),所述定位槽(61)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62),所述限位块(6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转轴(54)的滑动方向,所述定位轮(55)上开设有与限位块(62)相配合的限位槽(551);
所述立柱(12)在限位块(62)远离定位轮(55)的一侧设有挡板(63),所述挡板(63)与限位块(62)之间设有抵紧弹簧(64);
所述支撑梁(13)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安装筒(65),所述安装筒(65)内滑动设置有推杆(66),所述立柱(12)上铰接有摆杆(67),所述摆杆(67)一端铰接于推杆(66)远离滑套(41)的一端,所述摆杆(67)远离推杆(66)的一端连接有拉绳(68),所述拉绳(68)远离摆杆(67)的一端穿过挡板(63)固定于限位块(62)上;
所述转轴(54)上套设有定位套(56),所述腰形孔(12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导向槽(123),所述定位套(56)上设有导向块(57),所述导向块(57)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模板(2)顶部均设有连接耳(21),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耳(21)通过对拉螺栓(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限定模板(2)与钢筋骨架(81)之间间距的定位件(7)。
4.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在路面上设置挡墙(8)的钢筋骨架(81);
S2:在钢筋骨架(81)上设置定位件(7);
S3:将模板(2)置于钢筋骨架(81)的两侧并调节模板(2)的位置,再向模板(2)中间浇筑混凝土浆并等待混凝土浆凝固形成挡墙(8);
S4:启动脱模装置进行脱模,先对模板(2)的上部和挡墙(8)的上部进行分离,再对模板(2)的下部和挡墙(8)的下部进行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89215.3A CN114016509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89215.3A CN114016509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6509A CN114016509A (zh) | 2022-02-08 |
CN114016509B true CN114016509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006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89215.3A Active CN114016509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165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75955B (zh) * | 2022-04-26 | 2024-03-26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长混凝土直线挡墙模板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5338955B (zh) * | 2022-07-13 | 2023-10-24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式整体液压预制箱梁模板装置 |
CN115341750B (zh) * | 2022-09-03 | 2023-08-11 | 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整体提升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模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15057A2 (de) * | 2001-07-20 | 2004-05-06 | RWP Entwicklungs GmbH | Gebäude und bauverfahren |
CN206801592U (zh) * | 2017-05-16 | 2017-12-26 |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隧道明洞混凝土浇筑的液压衬砌台车 |
CN109396391A (zh) * | 2018-12-06 | 2019-03-01 | 江苏新佳晨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压铸机的动模板定位锁定机构 |
CN209669811U (zh) * | 2019-02-19 | 2019-11-22 | 韩宏雷 | 坝体防渗墙用台车及其筑墙机构 |
CN212582734U (zh) * | 2020-05-25 | 2021-02-23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管廊施工用内模台架 |
CN112746857A (zh) * | 2021-03-22 | 2021-05-04 | 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全液压高速公路隧道电缆沟衬砌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CN113008168A (zh) * | 2021-03-29 | 2021-06-22 | 深圳市利申和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工程施工用多性能检测装置 |
-
2021
- 2021-11-22 CN CN202111389215.3A patent/CN11401650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6509A (zh) | 2022-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16509B (zh) | 自行式混凝土挡墙现浇施工设备及方法 | |
CN109968499B (zh) | 一种t型梁浇筑专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265114B (zh) | 一种预制箱梁模板及应用该模板的施工方法 | |
CN113235472B (zh) |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 |
CN110513125B (zh) | 用于明挖暗渠的内外模台车衬砌系统 | |
CN114559534B (zh) |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 |
CN109869164B (zh) | 组合式液压模板台车浇筑多孔分离式隧道的施工方法 | |
CN105370298A (zh) | 黄土隧道一次衬砌液压模板台车 | |
CN110904969A (zh) | 一种高陡边坡板廊结构混凝土浇筑滑模系统 | |
CN108661670B (zh) | 利用模板台车进行管廊施工的施工方法 | |
CN109763458A (zh) | 坝体防渗墙用台车、筑墙机构、坝体防渗墙施工方法 | |
CN211815624U (zh) | 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 |
CN115030527B (zh) | 一种门式钢架厂房钢结构安装设备 | |
CN209669811U (zh) | 坝体防渗墙用台车及其筑墙机构 | |
CN114434594B (zh) |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方法 | |
CN113073556B (zh) | 一种下行式梁模合体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 |
CN112855221B (zh) |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加固设备及施工方法 | |
CN115748488A (zh) | 墩台现浇箱梁施工装置及施工工艺 | |
CN115288744A (zh) | 洞桩法扣拱衬砌分离式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
JPH0639878B2 (ja) | 覆工用移動式型枠の移動機構 | |
CN220666966U (zh) | 一种基于自稳式支架 | |
CN114809074B (zh) | 现浇底板卧式预制装配式箱型通道施工方法 | |
CN220954535U (zh) | 一种楼板悬挑支撑架 | |
CN219452174U (zh) | 水沟外模 | |
CN113006007B (zh) | 一种门槽施工装置及门槽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