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0166A - 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40166A CN112840166A CN201880096865.9A CN201880096865A CN112840166A CN 112840166 A CN112840166 A CN 112840166A CN 201880096865 A CN201880096865 A CN 201880096865A CN 112840166 A CN112840166 A CN 112840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layer forming
- forming drum
- turntable
- ic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2—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 F25C1/14—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to form thin sheets which are removed by scraping or wedging, e.g. in the form of flakes
- F25C1/142—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to form thin sheets which are removed by scraping or wedging, e.g. in the form of flakes from the outer walls of cooled bod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12—Ice-shav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具备:壳体,其具有左右的突出支承部;冰层形成转筒,其经由左右的轴承部件以水平状态设置于突出支承部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并且利用驱动马达的驱动力旋转;上端开口的存水托盘,其以水平状态配设于冰层形成转筒的下方,从设置于壳体的水供给部经由水导入路暂时地接收刨冰用水;削取刀,其以与冰层形成转筒的前侧大致接触的方式以水平状态设置于左右的突出支承部,并且削取在该冰层形成转筒的外周面形成的膜状冰层;引导部件,其以能够将由削取刀削取的雪状的刨冰向规定方向引导的方式固定地设置于左右的突出支承部;进一步在壳体的下部侧的前方设置利用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的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以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线y与通过投影至比削取刀位于前方的位置的冰层形成转筒的中心的水平轴线x正交的姿态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基台,其目的在于以均等状态盛装掉落至通常使用的刨冰用接收容器(杯状容器)的雪状刨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冰层形成转筒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在专利文件1中记载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该基本原理由如下部件构成:水供给手段,其向接水用具供给水;急速冷却单元,其具有同芯的长条状双筒;冷媒,其从该急速冷却单元供给;冰层形成转筒,其利用该冷媒使从上述水供给手段供给的水一边如“水车”那样旋转一边在外周面形成膜状的冰层;切削刀,其以相对于该冰层形成转筒的外周面交叉的方式设置,并且连续地削取上述膜状的冰层。
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经由水供给管28b和水供给承接件28a从上方向冷却筒的外周面供给水而形成膜状冰层、高效且结构简单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而且,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包含:冷却筒21,其一边将外周面维持为冰点以下的温度旋转一边在该外周面形成规定厚度的冰层;削冰刀29,其以与冷却筒的外周面大致接触的方式设置,并且形成在冷却筒的外周面;水供给手段28,其具备两侧面部的缘部和前表面部的缘部与冷却筒的外周面大致接触的水供给套组(承接件)28a以及向由水供给套组28a和冷却筒21的外周面形成的空间供给水的水供给管28b(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标记为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
上述专利文献1的发明虽然具有能够瞬时地形成膜状冰层的优点,但存在以下问题。
(a)由于雪状的刨冰直接掉落至大型的储藏容器,故而在储藏容器的特定的部位以堆积成山状的状态积存。由于没有像本申请那样具备转盘,故而无法以均等状态接收(盛装)掉落至通常使用的刨冰用接收容器(杯状容器)的雪状的刨冰。
(b)出于将轴承部件安装于纵长状壳体的左右侧壁、经由该轴承部件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却筒21、在壳体的内部倾斜状地设置削冰刀29、为了从冷却筒21的外周面的上方供给水而将构成复杂的水供给手段28配设于冷却筒21的上方附近等理由,无法将冷却筒21、削冰刀29、水供给手段28等简单地安装于壳体。因此,制作麻烦。并且,无法有效地活用壳体的前壁的空间部分。其结果是,要求将水供给手段28、冷却筒21、削冰刀29、刨冰用引导部件等各构成部件合理地组合,使装置小型化。
(c)例如,由于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接收由削冰刀29削取的雪状的刨冰的储藏容器,因而储藏容器30的取放麻烦,并且装置整体大型化。因此,出于与上述(b)同样的理由,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d)未记载不使在冷却筒21的内部空间急速气化的气体向外部泄漏的构造。由于不存在保持气密性的衬垫,因而无法使用强力的压缩机。
(e)另外,难以进行使水不从水供给套组28a溢出的控制,无法使用软水且安全的刨冰用水,无法具有刨冰制造的临场感。
接下来,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刨冰机,具备:旋转机构18;旋转台17,其利用该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杯状容器14,其载置于该旋转台的上表面;筒状的引导手段9,其在该杯状容器将利用切削刀所切削的刨冰向上述杯状容器的开口部引导;漏斗3,其接收小块状的冰;减速机5和驱动马达6,它们配设在该漏斗的下端部;旋转叶片4,其设置在上述漏斗内。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刨冰机由于无需一边手持杯状容器14一边进行盛装,因而具有不花费工夫的优点。然而,该刨冰机由于并非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成为具备一边如水车般旋转一边在外周面形成膜状的冰层的冰层形成转筒的结构,因而特征性原理与专利文献1不同。
因此,专利文献2不存在将具备冰层形成转筒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的各部件合理地配设,使装置小型化这一技术问题(附图标记为专利文献2中的附图标记)。
此外,专利文献3的刨冰机也记载了利用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的旋转台23。然而,该专利文献3的刨冰机为利用平刀齿轮16的多个尖钉17压抵长方体的冰片8的结构。而且,旋转台23位于上述平刀齿轮16、削刀11的大致正下方。因此,与专利文献2同样地,不存在将具备冰层形成转筒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的各部件合理地配设,使装置小型化这一技术问题(附图标记为专利文献3中的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8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55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2-1206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课题在于,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1的发明的优点,并且相对于冰层形成转筒侧的水平中心轴,将第一转盘侧的垂直输出轴的位置设定于最佳位置而使第一转盘旋转,从而能够以均等状态接收(盛装)掉落至通常使用的刨冰用接收容器(杯状容器)的雪状刨冰。优选通过使至少第一转盘电动旋转,从而将雪状的刨冰以均等状态盛装于杯状容器(省力化)。
第二课题在于,能够有效地活用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的左右的突出支承部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能够将冰层形成转筒、削取刀、刨冰用引导部件等各部件简单地组装。由此,实现制作作业的高效化、装置的小型化。
第三课题在于,即使提高构成冷却单元的压缩机的压力,也能够充分地保持气密性,不使流入冰层形成转筒的内部空间的气体容易地向外泄漏。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密封材料的耐久性优异。
第四课题在于,能够使用软水且安全的刨冰用水,制造不发黏(不立即溶化)且松软的雪状刨冰。
另外,还有以使冰层形成转筒的冷却热不经由轴承逸散、具有制造刨冰的临场感等课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左右的突出支承部;冰层形成转筒,其经由左右的轴承部件以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突出支承部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并且利用驱动马达的驱动力旋转;上端开口的存水托盘,其以水平状态配设于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下方,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水供给部经由水导入路暂时地接收刨冰用水;削取刀,其以与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前侧大致接触的方式以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左右的突出支承部,并且削取在该冰层形成转筒的外周面形成的膜状冰层;引导部件,其以能够将由所述削取刀削取的雪状的刨冰向规定方向引导的方式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左右的突出支承部;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侧的前方设置利用第一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的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以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线y与通过投影至比所述削取刀位于前方的位置的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中心的水平轴线x正交的姿态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基台(技术方案1)。该发明的效果如后所述。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能够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省力化。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上表面,在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y偏心的位置能够旋转地设有第二转盘,当第一转盘旋转时,能够利用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使所述第二转盘一起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沿着杯状容器的内周壁平衡地盛装雪状刨冰。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一侧壁,在所述左右的轴承部件的任一者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一方的轴承部件的筒状突起部,在该筒状突起部同心状地嵌插有构成急速冷却单元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进一步在所述外细长状圆筒管的外周面与在所述筒状突起部形成的环状凹陷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第一密封材料。根据该结构,即使提高构成急速冷却单元的压缩机的压力,也能够充分地保持气密性,使流入冰层形成转筒的内部空间的气体不向外泄漏。
并且,壳体的水供给部能够供给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部进行了软水化且利用过滤处理部除去了杂菌的刨冰用水。根据该结构,能够制造美味且安全、不立即溶化的松软的雪状刨冰。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侧的基台,设有遮蔽接收刨冰的容器的开闭门,该开闭门在第一转盘的周向上开闭。根据该结构,具有能够使观察的人感受到制造刨冰的临场感、由于开闭门不向左右方向突出因而不会成为障碍等效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基本的原理和发明的优点。而且,通过将第一转盘侧的垂直输出轴的位置设定为最佳的位置而使第一转盘旋转,能够以均等状态盛装掉落至通常使用的刨冰用接收容器(杯状容器)的雪状刨冰。并且,能够有效地活用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的左右突出支承部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将冰层形成转筒、削取刀、刨冰用引导部件等各部件简单地安装于左右的突出支承部。由此,能够实现制作作业的效率化、装置的小型化等。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在第一转盘旋转时利用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使上述第二转盘也一起旋转,能够将雪状的刨冰以更加均等的状态盛装至杯状容器。进一步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能够使喷射至能够旋转的冰层形成转筒的内部空间且失去了冷却温度的气化气体不向外部泄漏,由于利用刨冰用水W,因而能够制造美味且安全、不立即溶化的松软的雪状刨冰,能够使观察的人感受到制造刨冰的临场感,由于开闭门不向左右方向突出因而不会成为障碍等。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图18至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图24至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
图1是包含壳体的刨冰装置整体的前视图(旋转机构为假想线)。
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旋转机构及其垂直轴、冰层形成转筒及其水平轴为假想线)。
图3是主要部的立体图(x为通过投影至比削取刀位于前方的位置的冰层形成转筒的中心的水平轴线,y为通过第一转盘的中心的垂直轴线)。
图4是表示将壳体的右侧壁拆下的情况下看到的主要部件的配设部位的说明图(其他部件省略)。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主要部的说明图(热交换单元、压缩机省略)。
图6是将图5的要部放大的说明图。特别是概略性地表示包含第一密封材料、第二密封材料等的轴封装置(密封垫)的说明图。
图7是将衬垫按压件紧固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要部(流量控制部件、存水托盘)的说明图。
图9是图8的9-9线剖面图。
图10是要部(水源、离子交换树脂部、过滤处理部壳体的水供给部)的概略说明图。
图11是离子交换树脂部的说明图。
图12是冰层形成转筒的弧状下侧泡在存水托盘的浅凹陷部的刨冰用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要部(盖、削取刀、引导部件等)的说明图。
图14是构成急速冷却单元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的概略剖面说明图。
图15是相对于冰层形成转筒循环地连接的急速冷却单元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在转盘旋转的情况下,雪状的刨冰盛装至接收容器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17是电气系统的概略说明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1同样的前视图。
图19是与图2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20是与图3同样的主要部的立体图。
图21是要部(第一转盘与包含直驱部的第二转盘)的概略剖面说明图。
图22是与图16同样的概略说明图。
图23是与图17同样的电气系统的概略说明图。
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1同样的前视图(开闭门关闭的状态)。
图25是与图2同样的右侧视图(开闭门关闭的状态)。
图26是要部(开闭门、开闭门用驱动马达)的概略说明图。
图27是开闭门打开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8是与图17同样的电气系统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以下称之为“装置X”)的壳体1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参照图1的前视图和图2的右侧视图,壳体1由相当于下部的盒状的第一收纳部2和一体地设置在该第一收纳部的上方的盒状的第二收纳部3构成。
而且,上述第二收纳部3由能够在其上表面设置水供给部6的后方收纳部3a、以及从该后方收纳部的左右两端部呈水平状态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突出支承部3b构成。上述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从上述第一收纳部2的前壁2a呈箱状突出规定量,并且在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之间存在上、下、前呈连通状态开口的安装用空间部分4。该安装用空间部分4例如为长方体状的部件安装空间。
并且,在图2中,附图标记8是形成为比壳体1更大的第一收纳部2用的支承台,附图标记9是设置于支承台的上表面的可动式或固定式的基台,附图标记10是杯状的接收容器。
图3分别表示的是:经由左右的轴承部件7而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4并且利用下述驱动马达21的驱动力旋转的中空圆筒形的冰层形成转筒5;自如地设置于后方收纳部3a的上表面并且接收来自下述水源60的水的水供给部(具有盖体的贮存水槽、槽等)6。
需要说明的是,在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的任一者的前表面,设有用于使驱动马达正转的第一开关、用于使驱动马达反转的第二开关(省略)。并且,在壳体1的内部,适当地配设有对驱动马达赋予正转和反转用控制信号的控制部、存储有转筒用驱动马达控制用程序的存储部、对削取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水位检测单元、开闭阀、压缩机等(参照图17)。
参照图3,对垂直轴线y与水平轴线x进行说明。本发明在壳体1的下部侧的前方设置利用第一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的第一转盘72,该第一转盘72以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线y与通过投影至比下述削取刀47位于前方的位置的冰层形成转筒5的中心的水平轴线x正交的姿态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基台9(特征点)。
接下来,图4表示的是将壳体1的右侧壁拆下的状态下能够在外观上看到的主要部件。在下部的盒状第一收纳部2收纳有构成急速冷却单元11的压缩机(假想线)12和热交换单元(实线)13。
例如,如图2所示,在上述支承台8的前方侧的大致中央部内装有第一旋转机构70。该旋转机构70包含未图示的转盘马达和使该转盘马达的速度减速的减速机。当然,该旋转机构70也可以是直驱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附图标记71为第一旋转机构70侧的垂直轴(输出轴)。
附图标记y是通过以水平状态设置于基台9的第一转盘72的中心(垂直轴71)的垂直轴线。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72可动地嵌合于以贯通状态形成于基台9的嵌合孔9a。
第一转盘72支承于在其下表面的中心设置的垂直轴71或在第一旋转机构70设置的垂直轴71。当然,第一转盘72的支承结构并不是发明的本质性事项,因此,例如,可以经由在支承台8的上表面或基台9的下表面的任一者设置的滑动用支承部件(未图示)使第一转盘72支承于基台9。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标记73是在第一转盘72的上表面贴附的圆形或多边形的防滑片(例如橡胶片)。
并且,省略了冷媒供给管、气化气体用返回管、控制部等。在实施方式中,在冰层形成转筒5的内部空间失去了冷却温度的气化气体返回收纳于壳体1的压缩机12。
另一方面,对于上部的盒状第二收纳部3来说,后方收纳部3a与至少一个突出支承部3b在前后方向连通,并且在其内部空间经由前后的链轮而设有动力传递单元19。即,附图标记15是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附图标记16是冰层形成转筒的输入轴,附图标记17是驱动链轮,附图标记18是从动链轮,附图标记19是链条、正时皮带等动力传递单元。需要说明的是,下述驱动马达21优选以横设状态配设于后方收纳部3a,另一方面,冰层形成转筒5如图3所示的那样配设于安装用空间部分4。
接下来,参照图5与其他部件一起对左右的轴承部件7和冰层形成转筒5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观察本发明的主要部,该图5示意地表示转筒用的驱动马达21、动力传递单元19、与收纳刨冰用水W的水供给部6连接并且具有自动或手动式的开闭阀22的水导入路23、能够拆卸地与该水导入路连接的管状的流量控制部件(假想线)24、在冰层形成转筒5的下方配设的存水托盘(假想线)25等。
在该图5中,附图标记27是在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的内壁面固定地设置的一对金属制的垂直支承板,附图标记7是在上述垂直支承板27固定地设置并且在内周面具有滚珠轴承7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件,附图标记5是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述轴承部件7的中空圆筒形的冰层形成转筒,附图标记28、29是构成急速冷却单元11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附图标记30是在上述冰层形成转筒5的一侧壁(在附图中为左侧壁)设置的筒状突起部,附图标记31是在上述筒状突起部固定地设置的密封垫。而且,在上述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28、29的突出外端部(在附图中为左侧)经由双向接头32分别连接有另一冷媒供给管33的一端部和用于使气化气体返回的排出管34的一端部。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冰层形成转筒使用急冷性优异的金属材料,上述轴承部件7使用合成树脂材料(优选为铁氟龙)成型为具有凸缘部的筒状体,以使得尽量不使该金属材料的冷却热经由左右一对的轴承部件7传递到左右的金属制的垂直支承板27(不使冷却热逸散)。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对装置X的密封垫3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在冰层形成转筒5的一侧壁,在左右的轴承部件7的任一者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一方的轴承部件的筒状突起部30,在该筒状突起部30同心状地嵌插有构成急速冷却单元11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28、29,进一步在上述外细长状圆筒管29的外周面与在上述筒状突起部30形成的环状凹陷部36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第一密封材料37。
而且,密封垫31的形态各种各样。于是,实施方式的密封垫31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密封材料37,其在截面为矩形形状的接收侧的一侧面(在附图中为左)具有横卧山形形状的切口部37a;第二密封材料38,其同样在接收侧的一侧面具有横卧山形形状的切口部38a,并且在与一侧面位于相反侧的另一侧面(在附图中为右)具有以咬入上述切口部37a的方式压接的山形形状的突起部38b;第三密封材料39,其与该第二密封材料38为大致相同的形态;最后的第四密封材料40,其具有以咬入该第三密封材料39的山形形状的切口部39a的方式压接的山形形状的突起部40b;衬垫按压件42,其具有拧入筒状突起部30的多根固定件41。
这样,优选的密封垫31在外细长状圆筒管29的轴心方向上以与厚壁的第一密封材料37并设的方式配设厚壁的第二密封材料38,继该厚壁的第二密封材料38之后的第三密封材料39等以密接状态相互压接。
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9对流量控制部件24和存水托盘25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水导入路23设有自动或手动式的开闭阀22,在该开闭阀23朝向存水托盘25连接有管状的流量控制部件24,该流量控制部件24的上端部的开口24a为大径,另一方面,下端部的控制开口24b与上述开口相比为小径以使得刨冰用水能够逐渐流向存水托盘。
上端开口的存水托盘25具有接收刨冰用水W的平坦部分25a、以及与该平坦部分连续的较浅的凹陷部25b,该凹陷部的底壁内面向内形成为曲面状以使得冰层形成转筒5的弧状下侧始终泡在上述刨冰用水中。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对水源60、离子交换树脂部61以及过滤处理部62进行说明。水源60例如优选为自来水。但是,也可以是湖水或井水。离子交换树脂部61的一个例子如图11所示。并且,过滤处理部62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优选为使用能够去除杂菌的中空丝膜。这样,实施方式的壳体1的水供给部6暂时贮存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部61进行了软水化且利用过滤处理部62去除了杂菌的刨冰用水W。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软水生成部的离子交换树脂部61具有在上端部具有流入部和流出部的生成槽61a、内装于该产生槽的颗粒状的离子交换树脂61b、以及内装于生成槽的管状的送出管61c。
接下来,图12表示冰层形成转筒5与存水托盘25的位置关系。与专利文献1的复杂的水供给手段不同,实施方式的存水托盘25以水平状态配设于冰层形成转筒5的下方,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信号使开闭阀22与驱动马达21起动同时或稍微延迟地成为“开状态”时,该存水托盘25暂时地接收从流量控制部件24的上端部的开口24a流出的刨冰用水W。此时,希望从流量控制部件24流出的刨冰用水W的量与在冰层形成转筒5的外周面形成的膜状的冰层的厚度和量大致对应。
接下来,图13是盖45的说明图。盖45为透明或半透明。盖45的左右的端面形成为大致L形形状,能够覆盖冰层形成转筒5的露出的外周面和削取刀47。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将盖45设置于安装用空间部分4时,在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的内端的上部轴支承水平部的基端部,将该盖45的垂直或倾斜状的部分从近前侧向上方抬起。
接下来,图14是构成急速冷却单元11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28、29的概略剖面说明图。外细长状圆筒管29将从收纳于壳体内的压缩机12经由热交换单元13压送而来的冷媒经由单个或多个较小的喷射孔29a呈气化状态喷射至冰层形成转筒5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内细长状圆筒管28经由单个或多个抽吸口28a接收喷射至上述内部空间且失去了冷却温度的气化气体。
接下来,图15是相对于层形成转筒5循环地连接的急速冷却单元11的示意性说明图。在该图15中,附图标记12是内装于壳体的第一收纳部2且对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压缩机12例如具有槽本体、使经压缩的冷媒冷凝的冷凝器、用以将在冷凝时在冷凝器产生的热向系统外排出的冷凝器风扇、膨胀阀等。
附图标记13是以与上述压缩机12相邻的方式配设于第一收纳部2且经由一方的冷媒供给管33与压缩机12连接的热交换单元。利用该热交换单元13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媒经由另一方的冷媒供给管33和双向接头32输送至外细长状圆筒管29。输送至外细长状圆筒管29的冷媒经由较小的喷射孔29a向冰层形成转筒5的内部空间迅猛地喷出,由此冰层形成转筒5的外周面被冷却至例如零下14度左右。向冰层形成转筒5的内部空间迅猛地喷出且夺取产生热的气化气体从抽吸口28a进入内细长状圆筒管,经由上述双向接头32和返回管34循环返回压缩机12。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的种类等不受特别地限定,例如能够从一般使用的烃系冷媒、二氧化碳冷媒等适当地选择使用。并且,在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一方的轴承7使用密封垫31,因而能够使用大型(强力)的压缩机12。
接下来,参照图12和图13,对削取刀47和引导部件48简单地进行说明。削取刀47以与冰层形成转筒5的前侧大致接触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以水平状态设置于壳体1的左右的突出支承部3b,并且削取在旋转过程中急速地形成于该冰层形成转筒5的外周面的膜状冰层50。此处所谓的“以大致接触的方式”也包含物理上微妙地离开的情形的含义。在实施方式中,削取刀47以位于比冰层形成转筒5的中心轴线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与外周面正交。削取刀47的前端部的角度优选为适当地设定为与冰层形成转筒5的旋转方向对应地稍微向上或/和稍微向下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削取刀47位于与冰层形成转筒5的轴芯方向的中心线相比位于下方的位置且冰层形成转筒5的外周面的前侧。并且,在削取雪状的刨冰50a时,冰层形成转筒5如图3所示向箭头方向旋转,但于在完全削取膜状冰层50时,向与上述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控制部根据来自输入部的信号如何,不仅能够控制转数,也能够控制旋转方向。
如图13所示,优选引导部件48一体地设置于削取刀47的表面。并且,引导部件48具有能够取放浅底的存水托盘25的横长矩形形状的开口49。
附图标记48a是具有上述开口49、形成随着到达下端而前端稍微变尖状的倾斜底板,该倾斜底板48a适当地固定于壳体1的左右的突出端部3b的内壁面。附图标记48b是固定于上述倾斜底板48a的左右端部的左右一对的围板,这些围板48b以随着从中央部到达下端而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折。
因此,对于引导板48来说,例如在洗净时,能够自由取放浅底的存水托盘25,并且能够将由削取刀47削取的雪状的刨冰50a向规定方向(接收容器10)的开口引导。
接下来,图16是表示在第一转盘72旋转的情况下,雪状的刨冰50a盛装于接收容器10的状态。在该图16中,在第一转盘72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也包含中央部附近)放置接收容器10。在该情况下,优选接收容器10以其中心与中心点O大致一致的方式载置,该中心点O是通过第一转盘72的中心的垂直轴线y与通过投影至比削取刀位于前方的位置的上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中心的水平轴线x正交的点。在第一旋转机构70启动时,例如第一转盘72向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雪状的刨冰50a沿着接收容器10的内周壁倾泻流入。在第一转盘72在该状态下继续缓慢旋转时,雪状的刨冰50a以大致均等状态盛装至接收容器10内。
接下来,图17是电气系统的概略说明图。在该图17中,附图标记100是电源按钮、触控面板等输入部,向该输入部100输入与开关的ON/OFF相关的操作信息a、未图示的水位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以及与驱动马达21的启动和停止相关的驱动信息b。附图标记101是处理来自上述输入部的信息的控制部,该控制部101具有存储有控制程序的存储部102、对驱动马达21的驱动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103。附图标记104是输出部,附图标记105是显示部。
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经由上述输出部104流向开闭阀(自动式的情况下)22、驱动马达21、第一旋转机构70、压缩机12等。因此,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27能够根据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c旋转。
其他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8至图28,对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或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8至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该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结构(第二转盘82)。即,在第一转盘72的上表面,在相对于垂直轴线y偏心的位置,能够旋转地设有比第一转盘72小、且利用第二旋转机构80旋转的第二转盘82。
于是,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具有垂直轴81的第二转盘用驱动马达83固定于第一转盘72的上表面,截面为向下的匚形的第二转盘82以包围该驱动马达83的方式受上述垂直轴81支承。
包含驱动马达83的第二旋转机构80的旋转速度为低速。并且,驱动马达83利用在第二转盘82内设置的电源(例如二次电池)84旋转。进一步在第二转盘82的周壁82a设有上述驱动马达83的启动和停止用的开关85,该启动和停止用的开关85例如受来自控制部101侧的未图示的发送器的电波控制(参照图23)。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关85侧存在接收器。
图22表示的是在第一转盘72旋转时上述第二转盘82也能够一起旋转。优选在第一转盘72根据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旋转时,第二转盘82也大致同时地一起旋转。而且,当经过规定时间时,上述第一转盘72和第二转盘82大致同时停止。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标记73是在第二转盘82的上表面贴附的防滑片。
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均等地将雪状的刨冰50a盛装至接收容器10内。
最后,图24至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该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加入了其他结构(开闭门90)。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壳体1侧的基台9设有将接收刨冰的容器10的前方侧或容器10的全部周围遮蔽的开闭门90。在实施方式中,半筒状的遮蔽壁部93以具有所需要的空间的方式定位于接收刨冰的容器10的前方侧。开闭门90能够手动或电动地旋转,优选为通过电动旋转。在实施方式中,开闭门90根据来自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在第一转盘72的周向上开闭。
如图26和图27所示,开闭门90由外嵌合于第一转盘72的环状的凸缘部91、环状地设置于该凸缘部的下表面的斜齿轮部92、以及半筒状地设置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遮蔽壁部93构成,并且上述凸缘部91的下表面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基台9的嵌合孔9a的周缘部。
开闭门90利用设置于基台9的内部的第三旋转机构94的驱动马达95的驱动力旋转180度。在实施方式中,在制造刨冰之前,开闭门90的遮蔽壁部93至少覆盖接收容器10的前侧。另一方面,在制造刨冰时,利用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使驱动马达95启动。当驱动马达95启动时,驱动马达95的驱动齿轮96旋转,具有与该驱动齿轮96啮合的斜齿轮部92的开闭门90旋转180度。于是,如图27所示,开闭门90的遮蔽壁部93位移至接收容器10的后侧。
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则具有于制造时容易赋予临场感,并且开闭门90不从基台9的左右端伸出因而不会成为障碍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手动开闭开闭门90的情况下,能够代替上述斜齿轮部92而选用与在基台9上设置的未图示的引导部件(例如轨道)卡合的多个弧状滑动片或环状滑动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作为商用而用于制造不发黏(不立即溶化)且松软的雪状刨冰。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第一收纳部;
3:第二收纳部;
3a:后方收纳部;
3b:突出支承部;
4:安装用空间部分;
5:冰层形成转筒;
6:水供给部;
7:轴承部件;
10:接收容器;
11:急速冷却单元;
21、83、95:驱动马达;
23:水导入路;
24:流量控制部件;
25:存水托盘;
28:内细长状圆筒管;
29:外细长状圆筒管;
28a:抽吸口;
29a:喷射孔;
30:筒状突起部;
47:削取刀;
48:引导部件;
31:密封垫;
37:第一密封材料;
38:第二密封材料;
39:第三密封材料;
40:第四密封材料;
41:固定件;
42:衬垫按压件;
47:削取刀;
48:引导部件;
50:冰层;
50a:雪状的刨冰;
60:水源;
61:离子交换树脂部;
62:过滤处理部;
W:刨冰用水;
70:第一旋转机构;
71:垂直轴;
72:第一转盘;
73:防滑片材;
80:第二旋转机构;
81:垂直轴;
82:第二转盘;
84:电源;
85:开关;
90:开闭门;
91:凸缘部;
92:斜齿轮部;
93:遮蔽壁部;
94:第三旋转机构;
96:驱动齿轮。
Claims (6)
1.一种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左右的突出支承部;
冰层形成转筒,其经由左右的轴承部件以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突出支承部之间的安装用空间部分,并且利用驱动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上端开口的存水托盘,其以水平状态配设于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下方,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水供给部经由水导入路暂时地接收刨冰用水;
削取刀,其以与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前侧大致接触的方式以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左右的突出支承部,并且削取在该冰层形成转筒的外周面形成的膜状冰层;
引导部件,其以能够将由所述削取刀削取的雪状的刨冰向规定方向引导的方式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左右的突出支承部;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侧的前方设置利用第一旋转机构的驱动力旋转的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以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线y与通过投影至比所述削取刀位于前方的位置的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中心的水平轴线x正交的姿态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基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转盘能够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上表面,在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y偏心的位置能够旋转地设有第二转盘,当第一转盘旋转时,能够利用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使所述第二转盘一起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冰层形成转筒的一侧壁,在所述左右的轴承部件的任一者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一方的轴承部件的筒状突起部,在该筒状突起部同心状地嵌插有构成急速冷却单元的内外的细长状圆筒管,进一步在所述外细长状圆筒管的外周面与在所述筒状突起部形成的环状凹陷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第一密封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中,
壳体的水供给部暂时贮存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部进行了软水化且利用过滤处理部除去了杂菌的刨冰用水,进一步在该水供给部连接有具有开闭阀的水导入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其中,
在壳体侧的基台,设有遮蔽接收刨冰的容器的开闭门,该开闭门在第一转盘的周向上开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31654 WO2020044423A1 (ja) | 2018-08-28 | 2018-08-28 | 急速冷却かき氷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40166A true CN112840166A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964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6865.9A Pending CN112840166A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0044423A1 (zh) |
CN (1) | CN112840166A (zh) |
SG (1) | SG11202101637WA (zh) |
TW (1) | TW202009431A (zh) |
WO (1) | WO2020044423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8929Y2 (zh) * | 1987-02-25 | 1991-03-06 | ||
JPH10248494A (ja) * | 1997-03-05 | 1998-09-22 | Chubu Corp:Kk | かき氷の製造装置 |
JP2002350021A (ja) * | 2001-05-31 | 2002-12-04 | Hitachi Ltd | 冷蔵庫 |
JP2004361010A (ja) * | 2003-06-05 | 2004-12-24 | Chubu Corporation | 氷削機 |
JP4686348B2 (ja) * | 2005-12-07 | 2011-05-25 | 株式会社中部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氷削機及びかき氷の製造方法 |
KR100750089B1 (ko) * | 2006-03-17 | 2007-08-21 | 주식회사 비전과학 | 제빙기용 냉매 순환장치 |
KR101029373B1 (ko) * | 2008-03-06 | 2011-04-13 | 이재춘 | 빙수제조장치 |
WO2012109436A1 (en) * | 2011-02-09 | 2012-08-16 |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and maintainig the cleanliness of ice machines |
KR101384482B1 (ko) * | 2012-11-20 | 2014-04-10 | 이영덕 | 위생성이 향상된 드럼식 제빙기 |
KR101557594B1 (ko) * | 2014-12-31 | 2015-10-19 | 주식회사 아이스캡글로벌 | 설 빙 제빙기 |
KR20160145439A (ko) * | 2015-06-10 | 2016-12-20 | (주)엘에스엠스노위즈 | 제빙 장치 |
-
2018
- 2018-08-28 SG SG11202101637WA patent/SG11202101637WA/en unknown
- 2018-08-28 CN CN201880096865.9A patent/CN1128401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8-28 JP JP2020539888A patent/JPWO2020044423A1/ja active Pending
- 2018-08-28 WO PCT/JP2018/031654 patent/WO20200444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6-18 TW TW108120980A patent/TW202009431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44423A1 (ja) | 2020-03-05 |
TW202009431A (zh) | 2020-03-01 |
JPWO2020044423A1 (ja) | 2021-08-12 |
SG11202101637WA (en)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519131B1 (en) |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and ice-dispenser | |
CN100387917C (zh) | 电冰箱 | |
CN102803875B (zh) | 冰箱 | |
WO2019223307A1 (zh) | 碎冰装置及冰箱 | |
TWI351502B (zh) | ||
WO2019223308A1 (zh) | 碎冰装置及冰箱 | |
CN112840166A (zh) | 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 |
KR101081094B1 (ko) | 얼음 공급장치의 파쇄기구 | |
CN109695982B (zh) | 碎冰装置及冰箱 | |
CN112313460A (zh) | 刨冰供给系统及刨冰供给方法 | |
CN112840165A (zh) | 急速冷却刨冰制造装置 | |
KR100565603B1 (ko) |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 |
WO2021033229A1 (ja) | 急速冷却かき氷製造装置 | |
JP2002310549A (ja) | 自動製氷機付き冷蔵庫 | |
KR20070034680A (ko) | 냉장고 | |
US3534915A (en) | Ice crusher | |
KR102501803B1 (ko) | 기능성 제빙기 | |
KR200339267Y1 (ko) | 냉장고용 빙삭기 | |
KR0164754B1 (ko) | 냉장고용 자동제빙기 | |
CN116147271A (zh) | 一种冰箱 | |
JP2021042916A (ja) | 急速冷却かき氷製造装置 | |
KR20200077091A (ko) | 제빙기 | |
JP3120203U (ja) | 電動かき氷器 | |
KR19980029012A (ko) | 냉장고의 빙수 디스펜스 | |
JPH0336859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