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158A - 摄像模组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158A
CN112839158A CN202110256747.3A CN202110256747A CN112839158A CN 112839158 A CN112839158 A CN 112839158A CN 202110256747 A CN202110256747 A CN 202110256747A CN 112839158 A CN112839158 A CN 112839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ke
frame
assembly
camer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6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兵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67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9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9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和终端。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片组件、图像传感器和第一防抖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光轴方向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一侧,用于经由所述镜片组件接收物侧光线;所述第一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框架和驱动组件,所述防抖框架包括框体和连接所述框体的支架,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所述框体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垂直所述光轴方向。通过上述结构的所述防抖支架,摄像模组可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的转动以进行防抖,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短视频、视频博客、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模式和新社交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或与他人分享生活的瞬间。摄像模组是用于拍摄图像的各项元件的总成,为了能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并使拍摄更加便利,摄像模组越来越多的搭载在便携设备或终端上,当摄像模组应用于手持拍摄设备、移动拍摄设备等拍摄终端时,由于拍摄过程中,手持设备的持握不稳定性、移动设备的运动不稳定性等,会造成拍摄抖动而使拍摄画面模糊、不清晰,导致成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拍摄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和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镜片组件、图像传感器和第一防抖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光轴方向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一侧,用于经由所述镜片组件接收物侧光线;所述第一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框架和驱动组件,所述防抖框架包括框体和连接所述框体的支架,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所述框体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框体相较于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框体带动摄像模组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从而实现摄像模组在第一预设轴向的光学防抖功能,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具有框体和支架的防抖框架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外侧,且所述框体用于通过所述镜片组件带动所述摄像模组转动,以进行防抖。通过将框体设置于镜片组件的外侧,可以将镜片组件围设在框体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框体的运动能快速、准确地带动摄像模组转动,保障了防抖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中空的连接件和沿所述光轴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框体之间的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依次排列,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转动。通过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框体带动摄像模组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使摄像模组可以一个轴向上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进一步地,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不仅可使防抖框架的稳定性较好,进而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较佳,还较为容易制作与实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旋转架远离所述框体的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件沿垂直所述第一预设轴向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旋转架的连杆和连接所述连杆两端的支脚部,且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延伸。通过上述结构的支撑件可以为框体提供支撑,保障第一防抖组件的稳定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架还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框体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沿第二预设轴向依次排列,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带动所述镜片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所述第二预设轴向与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垂直。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框体带动镜片组件与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连接件绕第二预设轴向转动,使所述摄像模组绕第二预设轴向转动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进一步地,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连接件和两个第一连接部,可以使防抖框架的稳定性较好、灵敏度较佳,进而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较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侧壁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侧,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二预设轴向排列,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排列,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通过设置于侧壁结构的四侧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且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用于框体使得摄像模组可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框体,使得摄像模组可绕第二预设轴向转动,使得摄像模组可以两个轴向上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通过设置于侧壁结构的四侧且两两相对的各驱动件,也可以使得第一防抖组件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较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线圈,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磁体,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被通电以产生磁场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带动所述框体转动;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磁芯,所述线圈环设于所述磁芯外围。通过向第一驱动部通电以产生磁场驱动第二驱动部,因改变通电信号的大小即可实现对磁场强度的控制,使得第二驱动部可受到不同磁力大小的控制,实现对框体不同力度的驱动,从而实现不同强度的防抖补偿。另外,由于通电信号可以被较为精准的控制,使得防抖补偿的强度也较为精准。此外,通过设置磁芯可以增大磁场强度,但基本不会增加驱动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具有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贯穿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个通孔,所述四个通孔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侧,各所述驱动件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位于所述四个通孔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外围;所述第一防抖组件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外围,且所述支撑框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通过将第二驱动部设置于通孔中,可以使得驱动件与框体较为紧密的结合,有利于驱动件对框体的驱动;四个通孔分别位于侧壁结构的四侧,使得各驱动件位于侧壁结构四侧,可使得侧壁结构受力均匀,达到稳靠调节的效果。可以理解,支撑框不仅可以实现对第一驱动部的有效支撑,还可以提升摄像模组的整体强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用于承载所述图像传感器,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环设于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通过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分别为图像传感器和驱动组件提供电力支持,可以保证图像传感器和驱动组件的功能实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部分环设于驱动组件也使得摄像模组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有利于减小摄像模组的体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防抖组件,所述第二防抖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图像传感器绕所述光轴方向转动和在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防抖;所述第二防抖组件包括微型机电系统。通过所述第二防抖组件可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光轴方向转动和在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内移动的防抖功能,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位移抖动,旋转抖动,使所述摄像模组支持的光学防抖轴更多,从而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收容所述镜片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防抖组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盖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屏蔽框,所述盖板具有通光口,所述镜片组件对应所述通光口设置;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组件,所述滤光组件位于所述镜片组件和所述图像传感器组件之间,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承载所述滤光片的承载件。可以理解,外壳将镜片组件、图像传感器和第一防抖组件收容其中,为镜片组件、图像传感器和所一防抖组件提供保护、支撑,保障摄像模组结构的稳定性。滤光组件的设置也有利于提高成像效果。屏蔽框则有利于对图像传感器、驱动组件、电路板等元件进行电磁防护,保障相关信号的稳定性,隔离外界干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框体相较于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框体带动摄像模组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从而实现摄像模组在第一预设轴向的光学防抖功能,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具有框体和支架的防抖框架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此外,所述终端也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其他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防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防抖组件的防抖框架的侧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防抖组件的防抖框架的另一侧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些相关技术中,实现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是主要是通过驱动镜片(Lens)平移来修正抖动。但是针对真实使用场景时的多方向抖动,如在镜片平面内的上下、左右、旋转抖动,或绕垂直镜片光轴方向的旋转抖动,仅靠镜片(Lens)平移补偿,防抖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和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片组件、图像传感器和第一防抖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一侧,用于经由所述镜片组件接收物侧光线;所述第一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框架和驱动组件,所述防抖框架包括框体和连接所述框体的支架,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所述框体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
相较于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和终端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框体相较于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框体带动摄像模组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从而实现摄像模组在第一预设轴向的光学防抖功能,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具有框体和支架的防抖框架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和终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如图1-3所示,摄像模组1可以包括镜片组件10、图像传感器20、第一防抖组件30、第一电路板40、第二电路板50、第二防抖组件60、滤光组件70和外壳80。
其中,镜片组件10可以包括镜片组11和镜筒12,镜筒12将镜片组11收纳固定于其内。图像传感器20设置于镜片组件10的一侧,用于经由镜片组件10接收物侧光线。第一防抖组件30包括防抖框架31、驱动组件32和支撑框33,支撑框33可以支撑驱动组件32。防抖框架31包括框体311和连接框体311且用于支撑框体311的支架312。框体311设置于镜片组件10与图像传感器20中的一个(如镜片组件10)的外侧,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1相较于支架312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框体311带动摄像模组1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可以理解,因图像传感器20为成像元件,像侧为图像传感器20所在的一侧,物侧为远离图像传感器20的一侧,如镜片组件10远离图像传感器20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1中,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1相较于支架312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框体311带动摄像模组1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在第一预设轴向的光学防抖功能,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具有框体311和支架312的防抖框架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1中,主要以框体311设置于镜片组件10的外侧,且框体311用于通过镜片组件10带动摄像模组1转动以进行防抖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在一些变更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组件30也可以设置于图像传感器20的外侧,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1,且框体311通过图像传感器20带动摄像模组1相较于支架312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框体311套设于所述镜片组件10的外侧并将所述镜片组件10固定。可以理解,通过将框体311设置于镜片组件10的外侧,可以将镜片组件10围设在框体311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且通过框体311的运动能快速、准确地带动镜片组件10转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1转动。保障了防抖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更进一步地,第一防抖组件30中,如图4-6所示,支架312可以包括旋转架312a和远离框体311的两个支撑件312d。具体地,旋转架312a可以包括连接件312b、沿光轴方向L连接于连接件312b与框体311之间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和沿光轴方向L连接于连接件312b远离框体311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其中,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12b为中空的连接框,其可以套设于镜片组件10外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12b也可以包括多个连接框条,连接框条的连接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和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
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相对设置且沿第一预设轴向D1依次排列,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绕第一预设轴向D1转动。可以理解,如果将镜片组件10的光轴方向L作为三维空间的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则可以将所述第一预设轴向作为Y轴,与所述第一预设轴向D1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在摄像过程中,如果摄像模组1产生了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D1旋转的抖动,即产生了偏航角Yaw时,通过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在驱动组件32驱动框体311时带动镜片组件10相较于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绕第一预设轴向D1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摄像模组1绕第一预设轴向D1转动,从而在Yaw方向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进一步地,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不仅可使防抖框架31的稳定性较好,进而摄像模组1的成像质量较佳,还较为容易制作与实现。其中,为使得旋转架312a较为平衡稳定,连接件312b可以正方形框架但不限于正方形框架,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可以相对设置并连接于连接件312b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条的正中间位置。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12c可以为沿光轴方向L延伸的连杆。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相对设置且沿第二预设轴向D2依次排列,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和连接件312b相较于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绕第二预设轴向D2转动,其中,第二预设轴向D2与第一预设轴向D1垂直。可以理解,如果将镜片组件10的光轴方向L作为三维空间的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则可以将第二预设轴向D2作为X轴,在摄像过程中,如果摄像模组1产生了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D2旋转的抖动,即产生了俯仰角Pitch时,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312e,使得在驱动组件32驱动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和连接件312b相较于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可绕第二预设轴向D2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摄像模组1绕第二预设轴向D2转动,从而在Pitch方向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连接件312b和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可以使防抖框架的稳定性较好、灵敏度较佳。其中,可以理解,为使得旋转架312a较为平衡稳定,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也可以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连接件312b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框条的正中间位置。具体地,第二连接部312e也可以为沿光轴方向L延伸的连杆。
更进一步地,支架312中,两个支撑件312d相对设置且沿垂直第一预设轴向D1的方向(即第二预设轴向D1)依次排列。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12d包括连接旋转架312a的第二连接部312e的连杆312f、和连接连杆312f两端的支脚部312g。其中,连杆312f可以沿第一预设轴向D1延伸,连杆312f两端的支脚部312g可以关于连杆312f对称设置。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支撑件312d为框体311提供支撑,可保障第一防抖组件3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脚部312g包括远离框体311一侧的底面312m和连接底面312m的侧面312n,侧面312n与底面312m倾斜连接,且侧面312n与底面312m可以围成钝角。连杆312f可以沿第一预设轴向D1延伸,且连杆312f与两个支脚部312g还可以围成朝向框体311一侧凹陷的凹槽部312h。可以理解,以上结构设计有利于提升支架312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防抖组件30中,框体311可以为矩形框体(具体可以为正方形框体),其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侧壁围成的侧壁结构311a,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三驱动件323和第四驱动件324,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三驱动件323和第四驱动件324分别设置于侧壁结构311a的四侧。具体地,侧壁结构311a可以具有沿垂直光轴方向L的方向贯穿侧壁结构311a的四个通孔311b,四个通孔311b分别位于侧壁结构311a的四侧,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三驱动件323和第四驱动件324分别对应四个通孔311b,各驱动件321、322、323、324的至少部分可以固定在对应的通孔311b中,使得各驱动件321、322、323、324可以驱动框体311转动。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321与第二驱动件322相对设置且沿第二预设轴向D2排列,第一驱动件321与第二驱动件322用于驱动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相较于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绕第一预设轴向D1转动;第三驱动件323与第四驱动件324相对设置且沿第一预设轴向D1排列,第三驱动件323与第四驱动件324用于驱动框体311,使得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第一连接部312c和连接件312b绕第二预设轴向D2转动。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于侧壁结构311a的四侧的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三驱动件323和第四驱动件324,且第一驱动件321与第二驱动件322用于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绕第一预设轴向D1转动,第三驱动件323与第四驱动件324用于驱动框体311带动镜片组件10、两个第一连接部312c和连接件312b相较于两个第二连接部312e绕第二预设轴向D2转动,使摄像模组1可以在Pitch和Yaw方向实现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此外,通过设置于侧壁结构311a的四侧且两两相对的各驱动件,也可以使得第一防抖组件30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较佳。
进一步地,各驱动件321、322、323、324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部321a和第二驱动部321b,第一驱动部321a和第二驱动部321b配合以驱动框体311。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21a包括线圈,第二驱动部321b包括磁体,第一驱动部321a用于被通电以产生磁场,进而通过磁力驱动第二驱动部321b带动框体311转动。为增大驱动力度,各驱动件321、322、323、324还可以包括磁芯321c,线圈环设于磁芯321c外围。通过向第一驱动部321a通电以产生磁场驱动第二驱动部321b,因改变通电信号的大小即可实现对磁场强度的控制,使得第二驱动部321b可受到不同磁力大小的控制,实现对框体311不同力度的驱动,从而实现不同强度的防抖补偿。另外,由于通电信号可以被较为精准的控制,使得防抖补偿的强度也较为精准。此外,通过设置磁芯321c可以增大磁场强度,但基本不会增加各驱动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摄像模组1的小型化。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各所述驱动件的第二驱动部321b可以分别位于四个通孔311b中,第一驱动部321a位于第二驱动部321b的外围。通过将第二驱动部321b设置于通孔311b中,可以使得各驱动件与框体311较为紧密的结合,有利于驱动件对框体311的驱动;四个通孔311b分别位于侧壁结构311a的四侧,使得各驱动件位于侧壁结构311a四侧,可使得侧壁结构311a受力均匀,达到稳靠调节的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框33设置于侧壁结构311a外围,且支撑框33用于支撑第一驱动部321a。具体地,支撑框33可以套设于侧壁结构311a的外围,且包括四个依次首尾相连接的侧板331,侧板331顶端可以形成支撑第二驱动部321b的缺口部332对第二驱动部321b进行收纳与支撑。可以理解,支撑框33不仅可以实现对第一驱动部321a的有效支撑,还可以提升摄像模组1的整体强度。
此外,摄像模组1中,第一电路板40用于承载图像传感器20且与图像传感器20电连接,第二电路板50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环设于驱动组件32远离框体311的一侧,且第一部分51与驱动组件32的第二驱动部321b电连接,第二部分52连接于第一部分51与第一电路板40之间,且第二部分52将第一部分51与第一电路板40电连接。具体地,第一电路板4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第二电路板50可以为软性电路板。第一部分51可以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板体511围成的方框结构,各板体511的板面可以平行于光轴方向L,且各板体511罩设于对应的一个驱动件外围并与第二驱动部321b电连接。通过第一电路板40和第二电路板50为摄像模组1提供电力支持,可以保证图像传感器20和驱动组件32的功能实现,第二电路板50的第一部分51环设于驱动组件32也使得摄像模组1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有利于减小摄像模组1的体积。此外,具有上述各板体511的第一部分51不仅使得第二驱动部321b的供电与连接较为方便,还可以使得各元件较为紧凑的组装,有利于缩小摄像模组1的体积。
第二防抖组件60用于驱动图像传感器20绕光轴方向L转动和在垂直光轴方向L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防抖。具体地,第二防抖组件6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路板40并承载图像传感器20,以驱动图像传感器20运动。
第二防抖组件60可以包括微型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其中,MEMS防抖技术采用传感器移位原理,通过安装在图像传感器20下面的MEMS驱动器控制图像传感器20的运动,并使其发生转动或平移以补偿摄像模组1的抖动。
具体地,第二防抖组件60根据传感器移位原理实现图像传感器20绕光轴方向L转动和在垂直光轴方向的平面内移动(如沿X轴、Y轴平移)。在摄像过程中,如果摄像模组1产生了绕光轴方向L旋转的抖动,即产生了翻滚角Roll时,通过第二防抖组件60带动图像传感器20绕光轴方向L转动,使得摄像模组1在Roll方向实现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在摄像过程中,如果摄像模组1产生了X轴和/或Y轴的移动,则第二防抖组件60可以驱动图像传感器20沿X轴和/或Y轴的移动,进而实现X轴和/或Y轴方向的运动防抖,有效补偿了拍摄时的摇摆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综前所述,通过第二防抖组件60可以实现摄像模组1绕光轴方向L转动(Roll)和在垂直光轴方向L的平面内(X轴和Y轴)移动的三轴防抖功能,加上第一防抖组件30可以实现的Pitch方向和Yaw方向的光学防抖,摄像模组1可支持的五轴防抖,从而可提高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另外,第二防抖组件60采用MEMS技术,能10ms内完成亚微米精度定位,15ms内响应摄像模组1抖动,即防抖响应速度较快,同时弱光环境降噪效果好,拍摄图像清晰,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可大规模量产等优点。
此外,滤光组件70位于镜片组件10和图像传感器20组件之间,用于对镜片组件10提供的物侧光线进行滤光,提高成像效果。具体地,滤光组件70可以包括滤光片71和承载滤光片71的承载件72。
外壳80用于收容镜片组件10、图像传感器20和第一防抖组件30,外壳80可以包括底板81、与底板81相对设置的盖板82和连接于底板81与盖板82之间的屏蔽框83,盖板82具有通光口821,镜片组件10对应通光口821设置,支架312和第一电路板40可以均放置于底板81上,由底板81支撑防抖框架31和第一电路板40,且第一电路板40的部分可以伸出外壳80以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屏蔽框83可以罩设于第二电路板50的外围,可以对第二电路板50、驱动组件32等进行电磁防护,保障相关信号的稳定性,隔离外界干扰。其中,屏蔽框83的材料可以为金属。通过外壳80将镜片组件10、图像传感器20和第一防抖组件30收容固定于其中,并为镜片组件10、图像传感器20和第一防抖组件30提供保护、支撑,保障摄像模组1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可以理解,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且不限于上述。可以理解,所述终端主体可以是所述终端除了摄像模组以外的其他功能部分,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除摄像模组外的其他功能部分、汽车等交通工具除了摄像模组外的主体部分等,由于所述终端多种多样,终端主体也无法穷举,此处就不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第一防抖组件30的驱动组件32驱动防抖框架31,使得防抖框架31的支架312至少部分转动,且使防抖框架31的框体311带动摄像模组1转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的光学防抖功能,提高了摄像模组1的成像稳定性和成像质量。可以理解,所述终端也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片组件;
图像传感器,沿光轴方向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一侧,用于经由所述镜片组件接收物侧光线;和
第一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框架和驱动组件,所述防抖框架包括框体和连接所述框体的支架,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绕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所述框体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以进行防抖,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垂直所述光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镜片组件的外侧,且所述框体用于通过所述镜片组件带动所述摄像模组转动以进行防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连接件和沿所述光轴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框体之间的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依次排列,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旋转架远离所述框体一侧的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件沿垂直所述第一预设轴向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旋转架的连杆和连接所述连杆两端的支脚部,且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还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框体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沿第二预设轴向依次排列,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摄像模组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所述第二预设轴向与所述第一预设轴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侧壁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侧,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二预设轴向排列,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一预设轴向转动;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一预设轴向排列,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相较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预设轴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线圈,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磁体,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被通电以产生磁场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带动所述框体转动;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磁芯,所述线圈环设于所述磁芯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结构具有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贯穿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个通孔,所述四个通孔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结构的四侧,各所述驱动件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位于所述四个通孔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外围;所述第一防抖组件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外围,所述支撑框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用于承载所述图像传感器,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环设于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防抖组件,所述第二防抖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图像传感器绕所述光轴方向转动和在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防抖;所述第二防抖组件包括微型机电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8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收容所述镜片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防抖组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盖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屏蔽框,所述盖板具有通光口,所述镜片组件对应所述通光口设置;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组件,所述滤光组件位于所述镜片组件和所述图像传感器组件之间,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承载所述滤光片的承载件。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11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110256747.3A 2021-03-09 2021-03-09 摄像模组和终端 Pending CN112839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6747.3A CN112839158A (zh) 2021-03-09 2021-03-09 摄像模组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6747.3A CN112839158A (zh) 2021-03-09 2021-03-09 摄像模组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158A true CN112839158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6747.3A Pending CN112839158A (zh) 2021-03-09 2021-03-09 摄像模组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91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606A (zh) * 2022-01-25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10989A1 (zh) * 2021-08-03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989A1 (zh) * 2021-08-03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13606A (zh) * 2022-01-25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13606B (zh) * 2022-01-25 2023-10-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66959U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40667B (zh) 一种整合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209402560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431574U (zh) 一种光学防抖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415708B (zh)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CN11169835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26508A (zh) 镜头模组
CN113259548A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39158A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
CN112073600A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其光学防抖方法
CN207876021U (zh) 云台、拍摄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0142249U (zh) 一种微型防抖云台以及相机模组
CN108881697A (zh) 一种二轴防抖云台及摄像装置
CN111474804B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00479B (zh) 一种能带动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212935999U (zh) 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设备
CN112954186A (zh) 摄像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7782986U (zh)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机构
CN214544462U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
CN213876151U (zh)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CN113840060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7631490U (zh) 云台、拍摄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7954821U (zh)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JP2019028112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208445658U (zh) 一种二轴防抖云台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