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2982A -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2982A
CN112832982A CN201911158486.0A CN201911158486A CN112832982A CN 112832982 A CN112832982 A CN 112832982A CN 201911158486 A CN201911158486 A CN 201911158486A CN 112832982 A CN112832982 A CN 112832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rank arm
oil
section
crankshaf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84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2982B (zh
Inventor
王诚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84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2982B/zh
Priority to JP2022523350A priority patent/JP7379693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21597 priority patent/WO2021098423A1/zh
Priority to EP20889731.4A priority patent/EP4027013B1/en
Publication of CN112832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2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2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2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9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crank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23Lubr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type
    • F04B39/023Hermetic compressors
    • F04B39/0238Hermetic compressors with oil distribution channels
    • F04B39/0246Hermetic compressors with oil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the rotating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23Lubr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type
    • F04B39/023Hermetic compressors
    • F04B39/0238Hermetic compressors with oil distribution channels
    • F04B39/0246Hermetic compressors with oil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the rotating shaft
    • F04B39/0253Hermetic compressors with oil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the rotating shaft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for transporting the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4Crankshafts, eccentric-shaft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6Crankshafts
    • F16C3/1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其中,曲轴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曲柄臂、第二曲柄臂和凹陷部;第一曲柄臂设置在第一轴的一端,第一曲柄臂上设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贯穿第一轴;第二曲柄臂设置在第二轴的一端,第二曲柄臂上设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贯穿第二轴;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远离第一轴的端面上或设置在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端面上,第二曲柄臂用于与第一曲柄臂连接,以使凹陷部连通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有利于通过凹陷部存储润滑油及向第二油道供油,提高供油效果。而且,有利于根据压缩机的实际排量需要,来调节第二轴与第一轴的相对位置,提高曲轴零部件的通用性,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一种压缩机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定速往复式压缩机普遍采用铸造成型。为满足不同往复式压缩机排量需求,曲轴需要具有不同的偏心量和轴径,但在规划不同偏心量和轴径的曲轴时均需重新开模,导致铸造曲轴的模具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差,增加制造成本。而且,铸造成型的曲轴需在外表面上加工供油通道,加工复杂,上油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曲柄臂、第二曲柄臂和凹陷部;第一曲柄臂设置在第一轴的一端,第一曲柄臂上设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贯穿第一轴;第二曲柄臂设置在第二轴的一端,第二曲柄臂上设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贯穿第二轴;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远离第一轴的端面上或设置在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端面上,第二曲柄臂用于与第一曲柄臂连接,以使凹陷部连通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
本发明提供的曲轴包括第一轴、第一曲柄臂、第二轴和第二曲柄臂,通过在第一曲柄臂上设置第一油道,并使第一油道贯穿第一轴,在第二曲柄臂上设置第二油道,并使第二油道贯穿第二轴,使得第二曲柄臂与第一曲柄臂连接后,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相连通,实现了润滑油经第一油道进入第二油道内供油。而且,通过在第一曲柄臂远离第一轴的一端设置凹陷部,或者在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一端设置凹陷部,使得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之间具有凹陷部,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凹陷部存储润滑油,确保第二油道内油量充足,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轴会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可通过凹陷部连通相互错位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更方便润滑油经第一油道进入第二油道,提高供油效果。
而且,第二曲柄臂用于与第一曲柄臂连接,也即第一曲柄臂与第二曲柄臂彼此独立,后续装配在一起,有利于使第二轴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可根据压缩机的实际排量需要,来调节偏心量,调节第二轴与第一轴的相对位置,使得曲轴能够适应不同压缩机的排量需求,如固定第一轴与第一曲柄臂,而在偏心方向上移动第二曲柄臂和第二轴,来得到不同偏心量的曲轴。与相关技术中第一轴、第二轴一体铸造成型、需在曲轴外表面加工供油通道相比,提高了曲轴零部件的通用性,无需功能复杂或结构多样的加工设备来加工供油通道、加工具有不同偏心量要求的曲轴,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曲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远离第一轴的端面上,第一油道贯穿凹陷部的部分底壁。
在该设计中,具体将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远离第一轴的端面上,通过使第一油道贯穿凹陷部的部分底壁,一方面有利于第一油道与凹陷部充分连通,另一方面可通过凹陷部未被贯穿的部分进行存油,以及向第二油道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设置在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端面上,第二油道贯穿凹陷部的部分底壁。
在该设计中,具体将凹陷部设置在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端面上,通过使第二油道贯穿凹陷部的部分底壁,一方面有利于第二油道与凹陷部充分连通,另一方面可通过凹陷部未被贯穿的部分进行存油,以及向第二油道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轴相对第一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偏心设置,凹陷部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具体设定第二轴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偏心设置,也即第二轴的轴线与第一轴的轴线相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通过设定凹陷部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利于第一油道内的润滑油经凹陷部进入第二油道,方便向第二油道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的开口呈椭圆形,椭圆形的圆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
在该设计中,具体设计凹陷部的开口呈椭圆形,此时凹陷部可为椭圆形沉台结构。通过使椭圆形的圆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进一步确保润滑油能够经凹陷部大量进入第二油道,提高润滑效果。
当然,在其他设计中,凹陷部的开口也可呈长条形或圆形等等,不限于椭圆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椭圆形的长轴对应两个短圆弧段;位于第一曲柄臂上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用于延伸至第二油道所在区域,或位于第二曲柄臂上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用于延伸至第一油道所在区域。
在该设计中,在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使长轴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二油道所在区域,也即凹陷部至少部分能够与第二油道相对接,而直接连通,一方面可通过短轴方向的凹陷部来进行存油,另一方面由于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二油道所在区域,方便向第二油道供油。另外,在凹陷部设置在第二曲柄臂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使长轴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一油道所在区域,也即凹陷部至少部分能够与第一油道相对接,而直接连通,一方面可通过短轴方向的凹陷部来进行存油,另一方面由于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一油道所在区域,方便第一油道通过该凹陷部向第二油道内供油。其中,设计短圆弧段在曲轴的任何偏心条件下,均能够延伸至第二油道或第一油道所在区域,以使凹陷部与第二油道或第一油道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曲柄臂与第一轴一体成型。第二曲柄臂与第二轴一体成型。第一曲柄臂与第二曲柄臂连接在一起。通过使第一曲柄臂与第一轴一体成型,使第二曲柄臂与第二轴一体成型,而后将第一曲柄臂与第二曲柄臂连接在一起,实现曲轴的装配,加工简单,模块化的同时,也满足不同压缩机的排量需求,尤其是第二曲柄臂在很多排量需求下均能够连接在第一曲柄臂上的情况下,提高曲轴的生产效率。
当然,第一曲柄臂也可与第一轴焊接连接,第二曲柄臂也可与第二轴焊接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曲柄臂与第一轴一体锻压成型;和/或第二曲柄臂与第二轴一体锻压成型。成型简单,加工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效率及材料利用率高,可在保证曲轴零件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与相关技术中采用铸造工艺加工曲轴,而需在曲轴的外表面后续加工供油油道相比,通过采用锻压工艺加工曲轴,可快速地实现具有一定精度的第一曲柄臂与带有第一油道的第一轴,以及第二曲柄臂与带有第二油道的第二轴,可使油道直接锻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一套锻压模具可以满足不同偏心量曲轴需求,使得模具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降低开发费用及制造费用。另外,也免除了采用金属铸造热成型工艺所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对能源的大量消耗。
当然,第一曲柄臂与第一轴也可通过车削等一体成型,同样第二曲柄臂与第二轴也可通过车削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通过电阻焊焊接在一起。
在该设计中,采用电阻焊的方式将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连接在一起,由于电阻焊能够将焊接带通电熔入第一曲柄臂朝向第二曲柄臂的一侧,连接方便牢固,不会导致第二曲柄臂相对于第一曲柄臂发生翘起的情况,方便第二曲柄臂牢固地设置在第一曲柄臂适当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二轴相对第一轴的偏心量。其中,第二曲柄臂的焊接需满足曲轴所有偏心条件下均能够焊接在第一曲柄臂上,从而确保曲轴零部件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曲柄臂远离第二轴的一端设有焊接带,焊接带用于围设在凹陷部的外周;第二曲柄臂通过焊接带电阻焊焊接在第一曲柄臂上。其中,在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曲柄臂上,以及凹陷部的开口呈椭圆形的情况下,椭圆形的长轴所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一个短圆弧段用于延伸至第二油道所在区域,另一个短圆弧段以及椭圆形的短轴所对应的两个长圆弧段包围第一油道的开口,并在任何偏心位置时均位于焊接带的内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通过激光焊焊接在一起。连接方便牢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各处的壁厚不完全相同。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定在第一轴的任一截面上,第一油道各处的壁厚不完全相同,也即与第一轴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相对而言的薄壁处和厚壁处,第一油道的横截面并非圆形孔,而是如三角形孔、椭圆形孔或葫芦形孔等等,或者第一油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孔,但其圆心偏离第一轴的轴线。在曲轴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油道在周向上各处壁厚不完全相同,所产生的离心力也不完全相同,使得润滑油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壁厚较薄的地方进行上油,进入第一油道、第二油道而进行润滑,上油效果好,润滑效果好。与相关技术中为保证上油量和曲轴的结构强度,将曲轴的直径设计的较大,从而才能够使油道直径较大,以保证足够的离心力,进而保证上油量相比,可在提高曲轴上油量和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小体积的曲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呈轴对称结构。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计第一油道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呈轴对称结构,如椭圆形、十字花型等等,可在方便加工第一油道的同时,保证上油量。
进一步地,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呈轴对称的异形孔结构。可确保第一油道壁厚的变化幅度较大,从而确保第一轴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引导润滑油上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呈圆孔结构,圆孔结构的圆心偏离第一轴的轴线。将第一油道的任一横截面设置为圆孔状,加工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具有薄壁段和厚壁段;第二轴远离薄壁段所在方向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
在该设计中,设计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均具有薄壁段和厚壁段,其中薄壁段默认为最薄的一段,厚壁段为壁厚最厚的一段。也即任一薄壁段的厚度小于任一厚壁段的厚度。薄壁段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同样厚壁段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通过使第二轴远离薄壁段所在方向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也即第二轴与薄壁段不位于第一轴的轴线的同一方位,可避免第二轴所带来的离心力对第一轴的薄壁段造成影响,避免薄壁段破裂损坏等,保证薄壁段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实现小体积的曲轴具有较高的上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轴、薄壁段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的圆心角大于等于90°。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设定第二轴、薄壁段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90°,也即第二轴、薄壁段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的正投影,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所对应的圆心角至少为90°。使得第二轴与薄壁段相隔足够的距离,有效避免第二轴相对于第一轴的偏心运动对第一轴的薄壁段造成影响,确保第二轴薄壁段的结构强度满足曲轴的要求。
具体地,第二轴、薄壁段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的圆心角为90°,以使薄壁段垂直于往复式压缩机活塞的运动方向。当然,第二轴、薄壁段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的圆心角也可为120°或180°等。可依据薄壁段的壁厚及位置而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薄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一圆弧,厚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二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的轴线。
在该设计中,限定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薄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一圆弧,厚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二圆弧,方便加工,便于润滑油快速上油。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的轴线,使得第一油道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更多的润滑油进入第一油道,提高润滑效果,也方便第一油道的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薄壁段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和/或第一圆弧的弧长的取值范围为3mm至5mm;和/或第一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第二圆弧所对应的半径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mm至2mm。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薄壁段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如0.4mm至0.5mm,确保薄壁段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的弧长大于0mm,如在3mm至5mm之间,确保薄壁段具有足够的上油量。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第二圆弧所对应的半径的差值大于等于0mm,如在1mm至2mm之间,其中若两个半径差值为0,则第一油道的横截面呈圆孔结构,相对于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使得第一轴转动过程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引导润滑油上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油道还具有连接薄壁段和厚壁段的过渡段。进一步地,过渡段的内轮廓具有第一直线。
在该设计中,设定在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具有过渡段来连接薄壁段和厚壁段,可对第一轴的薄厚变化进行缓冲,提高第一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过渡段包括第一直线,如分别与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切,当然也可不相切;过渡段还可包括第五圆弧,第一直线通过第五圆弧连接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
进一步地,在第一圆弧与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一切线,在第二圆弧与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二切线,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面向第一轴内部的夹角大于90°。确保第一油道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上油量。
当然,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面向第一轴内部的夹角也可小于9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薄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三圆弧,厚壁段的内轮廓为第四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中一个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的轴线,另一个开口方向背离第一轴的轴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焊接带的外轮廓与第二曲柄臂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和/或焊接带的横截面呈梯形或楔形。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定焊接带的外轮廓与第二曲柄臂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便于第二曲柄臂紧密地连接在第一曲柄臂上,而不会发生第二曲柄臂相对于第一曲柄臂局部翘起的情况。例如,焊接带位于第二曲柄臂的边缘处,与第二曲柄臂的边缘圆角连接,或焊接带距离第二曲柄臂的边缘具有一定间距,其中,默认焊接带包围第四油道的一端开口。另外,通过使焊接带的横截面呈梯形或楔形,如焊接带朝向第二轴的轴线的一侧设置为向外的楔形状,便于通电熔入第一曲柄臂靠近第二曲柄臂的一侧,牢固连接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焊接带面向第一曲柄臂的端面的宽度大于等于0.2mm。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焊接带面向第一曲柄臂的端面的宽度不小于0.2mm,如0.5mm至0.8mm,确保焊接带能够牢固连接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曲柄臂靠近第一轴的一端设有凸台。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第一曲柄臂靠近第一轴的一端形成有凸台,便于垫圈的安装定位,进而便于压缩机中轴承的安放,保证轴承与第一轴的垂直度。
进一步地,通过使凸台围绕在第一轴四周,并在凸台与第一轴的外轮廓相交处形成有凹槽,便于稳定支撑轴承,而且凹槽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后续对第一轴进行精加工,可对刀具进行让位,另一方面与凸台与第一轴之间不具有凹槽相比,减小了凸台的精磨面积,方便凸台的精磨,节约成本。具体地,凸台与凹槽相对存在,凹槽的内表面也具有圆弧面,也可具有棱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凸台的高度大于0.5mm;和/或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8mm。具体地,凸台的高度可为1mm、2mm等,凹槽的深度可在0.2mm至0.4mm之间。使得凸台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轴承及转子,凹槽可确保第一轴的精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轴上设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第一油道相连通;第二轴上设有第二油孔,第二油孔与第二油道相连通。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第一轴上设置与第一油道相连通的第一油孔,在第二轴上设置与第二油道相连通的第二油孔,使得润滑油能够经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流出,润滑压缩机的转子等结构。
其中,第一油孔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二油孔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第二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如2mm至4mm。确保润滑油顺利流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轴、第二轴均为低碳钢轴或合金钢轴。如低碳合金钢,结构强度高,耐磨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曲轴。
本发明提出的压缩机,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曲轴,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电机、轴承及活塞。壳体的底部具有油池;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的转子套设在第一轴上;轴承套设在第一轴上,并位于转子与第一曲柄臂之间;活塞具有连杆,连杆与第二轴相连接。其中,第一轴能够伸入到油池内,从而润滑油经第一轴进入第二轴,实现对曲轴的润滑,进而实现对转子、连杆的润滑,提高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减小磨损,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曲轴的凸台的直径大于轴承的滚道直径,如大1mm至2mm,有利于稳定支撑轴承,避免轴承大幅度窜动。
进一步地,第一轴远离第二轴的一端设置倒角,倒角的宽度小于第一油道任一处的壁厚,便于引导转子安装到第一轴上。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压缩机。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凝器、降压件和蒸发器。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降压件的入口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蒸发器的入口与降压件的出口相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实现制冷、制热循环,由于压缩机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冷系统的使用寿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轴与第一曲柄臂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轴与第一曲柄臂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轴与第一曲柄臂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轴与第二曲柄臂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轴与第二曲柄臂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轴与第二曲柄臂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曲轴,110第一轴,111第一油道,112薄壁段,113厚壁段,114过渡段,115第一油孔,120第一曲柄臂,121凹陷部,122凸台,130第二轴,131第二油道,132第二油孔,140第二曲柄臂,141焊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曲轴10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曲轴100,包括:第一轴110、第二轴130、第一曲柄臂120、第二曲柄臂140和凹陷部121;第一曲柄臂120设置在第一轴110的一端,第一曲柄臂120上设有第一油道111,第一油道111贯穿第一轴110;第二曲柄臂140设置在第二轴130的一端,第二曲柄臂140上设有第二油道131,第二油道131贯穿第二轴130;凹陷部121设置在第一曲柄臂120远离第一轴110的端面上,第二曲柄臂140用于与第一曲柄臂120连接,以使凹陷部121连通第一油道111和第二油道13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曲柄臂120远离第一轴110的一端设置凹陷部121,或者在第二曲柄臂140远离第二轴130的一端设置凹陷部121,使得第一油道111和第二油道131之间具有凹陷部121,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凹陷部121存储润滑油,确保第二油道131内油量充足,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轴130会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可通过凹陷部121连通相互错位的第一油道111和第二油道131,更方便润滑油经第一油道111进入第二油道131,提高供油效果。而且,第二曲柄臂140用于与第一曲柄臂120连接,也即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二曲柄臂140彼此独立,后续装配在一起,有利于使第二轴130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可根据压缩机的实际排量需要,来调节偏心量,如固定第一轴110与第一曲柄臂120,而在偏心方向上移动第二曲柄臂140和第二轴130,来得到不同偏心量的曲轴100,提高了曲轴100零部件的通用性,无需功能复杂或结构多样的加工设备来加工供油通道、加工具有不同偏心量要求的曲轴100,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凹陷部121设置在第一曲柄臂120远离第一轴110的端面上,第一油道111贯穿凹陷部121的部分底壁。通过使第一油道111贯穿凹陷部121的部分底壁,一方面有利于第一油道111与凹陷部121充分连通,另一方面可通过凹陷部121未被贯穿的部分进行存油,以及向第二油道131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轴130相对第一轴110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偏心设置,凹陷部121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即图1中在该剖视下的箭头所示的偏心方向,通过设定凹陷部121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利于第一油道111内的润滑油经凹陷部121进入第二油道131,方便向第二油道131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凹陷部121的开口呈椭圆形,椭圆形的圆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椭圆形的长轴对应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能够延伸至第二油道131所在区域。通过使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使长轴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二油道131所在区域,也即使得凹陷部121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油道131相对接而直接连通,一方面可通过短轴方向的凹陷部121来进行存油,另一方面由于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二油道131所在区域,方便第一油道111借用凹陷部121向第二油道131供油。其中,设计短圆弧段在曲轴100的任何偏心条件下,均能够延伸至第二油道131所在区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陷部121的开口也可呈长条形或圆形等等,不限于椭圆形。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凹陷部121设置在第二曲柄臂140远离第二轴130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凹陷部121设置在第二曲柄臂140远离第二轴130的端面上,第二油道131贯穿凹陷部121的部分底壁。通过使第二油道131贯穿凹陷部121的部分底壁,一方面有利于第二油道131与凹陷部121充分连通,另一方面可通过凹陷部121未被贯穿的部分进行存油,以及向第二油道131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轴130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在第一方向偏心设置,也即第二轴130的轴线与第一轴110的轴线相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通过设定凹陷部121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利于第一油道111内的润滑油经凹陷部121进入第二油道131,方便向第二油道131内供油,提高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凹陷部121的开口呈椭圆形,椭圆形的圆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椭圆形的长轴对应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能够延伸至第一油道111所在区域。通过使椭圆形的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使长轴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一油道111所在区域,也即凹陷部121至少部分能够与第一油道111相对接,而直接连通,一方面可通过短轴方向的凹陷部121来进行存油,另一方面由于短圆弧段延伸至第一油道111所在区域,方便第一油道111通过该凹陷部121向第二油道131内供油。其中,设计短圆弧段在曲轴100的任何偏心条件下,均能够延伸至第一油道111,以使凹陷部121与第一油道111相连通。
或者进一步地,凹陷部121的开口也可呈长条形或圆形等等,不限于椭圆形。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进一步限定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一轴110一体成型。第二曲柄臂140与第二轴130一体成型。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二曲柄臂140连接在一起。通过使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一轴110一体成型,使第二曲柄臂140与第二轴130一体成型,而后将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二曲柄臂140连接在一起,实现曲轴100的装配,加工简单,模块化的同时,也满足不同压缩机的排量需求,尤其是第二曲柄臂140在很多排量需求下均能够连接在第一曲柄臂120上的情况下,提高曲轴100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曲柄臂120与第一轴110一体锻压成型;和/或第二曲柄臂140与第二轴130一体锻压成型。成型简单,加工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效率及材料利用率高,可在保证曲轴100零件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与相关技术中采用铸造工艺加工曲轴100,而需在曲轴100的外表面后续加工供油油道相比,通过采用锻压工艺加工曲轴100,可快速地实现具有一定精度的第一曲柄臂120与带有第一油道111的第一轴110,以及第二曲柄臂140与带有第二油道131的第二轴130,可使油道直接锻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一套锻压模具可以满足不同偏心量曲轴100需求,使得模具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降低开发费用及制造费用。另外,也免除了采用金属铸造热成型工艺所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对能源的大量消耗。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曲柄臂140远离第二轴130的一端设有焊接带141,焊接带141用于围设在凹陷部121的外周;第二曲柄臂140通过焊接带141电阻焊焊接在第一曲柄臂120上。
其中,在凹陷部121设置在第一曲柄臂120,以及凹陷部121的开口呈椭圆形的情况下,椭圆形的长轴所对应的两个短圆弧段中,一个短圆弧段能够延伸至第二油道131所在区域,另一个短圆弧段以及椭圆形的短轴所对应的两个长圆弧段包围第一油道111的开口,并在任何偏心位置时均位于焊接带141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焊接带141的外轮廓与第二曲柄臂140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和/或焊接带141的横截面呈梯形或楔形。通过设定焊接带141的外轮廓与第二曲柄臂140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便于第二曲柄臂140紧密地连接在第一曲柄臂120上,而不会发生第二曲柄臂140相对于第一曲柄臂120局部翘起的情况。例如,焊接带141位于第二曲柄臂140的边缘处,与第二曲柄臂140的边缘圆角连接,或焊接带141距离第二曲柄臂140的边缘具有一定间距,其中,默认焊接带141包围第四油道的一端开口。另外,通过使焊接带141的横截面呈梯形或楔形,如焊接带141朝向第二轴130的轴线的一侧设置为向外的楔形状,便于通电熔入第一曲柄臂120靠近第二曲柄臂140的一侧,牢固连接第一曲柄臂120和第二曲柄臂140。
具体地,焊接带141面向第一曲柄臂120的端面的宽度大于等于0.2mm。通过使焊接带141面向第一曲柄臂120的端面的宽度不小于0.2mm,如0.5mm至0.8mm,确保焊接带141能够牢固连接第一曲柄臂120和第二曲柄臂140。
或者进一步地,第一曲柄臂120和第二曲柄臂140通过激光焊焊接在一起。连接方便牢固。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各处的壁厚不完全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各处的壁厚不完全相同,也即与第一轴110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相对而言的薄壁处和厚壁处,第一油道111的横截面并非圆形孔,而是如三角形孔、椭圆形孔或葫芦形孔等等,或者第一油道111的横截面为圆形孔,但其圆心偏离第一轴110的轴线。在曲轴10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油道111在周向上各处壁厚不完全相同,所产生的离心力也不完全相同,使得润滑油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壁厚较薄的地方进行上油,进入第一油道111、第二油道131而进行润滑,上油效果好,润滑效果好。与相关技术中为保证上油量和曲轴100的结构强度,将曲轴100的直径设计的较大,从而才能够使油道直径较大,以保证足够的离心力,进而保证上油量相比,可在提高曲轴100上油量和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小体积的曲轴100。
进一步地,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呈轴对称结构。通过设计第一油道111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呈轴对称结构,如椭圆形、十字花型等等,可在方便加工第一油道111的同时,保证上油量。
例如,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呈圆孔结构,圆孔结构的圆心偏离第一轴110的轴线。将第一油道111的任一横截面设置为圆孔状,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呈轴对称的异形孔结构,如十字花型等。可确保第一油道111壁厚的变化幅度较大,从而确保第一轴110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引导润滑油上油。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进一步限定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油道111具有薄壁段112和厚壁段113;第二轴130远离薄壁段112所在方向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设计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均具有薄壁段112和厚壁段113,其中薄壁段112默认为最薄的一段,厚壁段113为壁厚最厚的一段。也即任一薄壁段112的厚度小于任一厚壁段113的厚度。薄壁段112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同样厚壁段113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通过使第二轴130远离薄壁段112所在方向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也即第二轴130与薄壁段112不位于第一轴110的轴线的同一方位,可避免第二轴130所带来的离心力对第一轴110的薄壁段112造成影响,避免薄壁段112破裂损坏等,保证薄壁段112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实现小体积的曲轴100具有较高的上油量。
进一步地,第二轴130、薄壁段112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的圆心角大于等于90°。也即第二轴130、薄壁段112在第一轴110的任一横截面上的正投影,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所对应的圆心角至少为90°。使得第二轴130与薄壁段112相隔足够的距离,有效避免第二轴130相对于第一轴110的偏心运动对第一轴110的薄壁段112造成影响,确保第二轴130薄壁段112的结构强度满足曲轴100的要求。
具体地,第二轴130、薄壁段112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的圆心角为90°,以使薄壁段112垂直于往复式压缩机活塞的运动方向。当然,第二轴130、薄壁段112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的圆心角也可为120°或180°等。可依据薄壁段112的壁厚及位置而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薄壁段112的内轮廓为第一圆弧,厚壁段113的内轮廓为第二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110的轴线。方便加工,便于润滑油快速上油。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110的轴线,使得第一油道111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更多的润滑油进入第一油道111,提高润滑效果,也方便第一油道111的加工。
或者进一步地,薄壁段112的内轮廓为第三圆弧,厚壁段113的内轮廓为第四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中一个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轴110的轴线,另一个开口方向背离第一轴110的轴线。
具体地,薄壁段112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和/或第一圆弧的弧长的取值范围为3mm至5mm;和/或第一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第二圆弧所对应的半径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mm至2mm。通过使薄壁段112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如0.4mm至0.5mm,确保薄壁段11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的弧长大于0mm,如在3mm至5mm之间,确保薄壁段112具有足够的上油量。另外,通过使第一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第二圆弧所对应的半径的差值大于等于0mm,如在1mm至2mm之间,其中若两个半径差值为0,则第一油道111的横截面呈圆孔结构,相对于第一轴110的轴线偏心设置,使得第一轴110转动过程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引导润滑油上油。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油道111还具有连接薄壁段112和厚壁段113的过渡段114。通过过渡段114来连接薄壁段112和厚壁段113,可对第一轴110的薄厚变化进行缓冲,提高第一轴1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过渡段114包括第一直线,如分别与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切,当然也可不相切;或者过渡段114包括第一直线和第五圆弧,第一直线通过第五圆弧连接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
具体地,在第一圆弧与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一切线,在第二圆弧与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二切线,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面向第一轴110内部的夹角大于90°。确保第一油道111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上油量。
当然,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面向第一轴110内部的夹角也可小于90°。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进一步限定第一曲柄臂120靠近第一轴110的一端设有凸台122。通过在第一曲柄臂120靠近第一轴110的一端形成有凸台122,便于垫圈的安装定位,进而便于压缩机中轴承的安放,保证轴承与第一轴110的垂直度。
进一步地,通过使凸台122围绕在第一轴110四周,并在凸台122与第一轴110的外轮廓相交处形成有凹槽(图中未示出),便于稳定支撑轴承,而且凹槽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后续对第一轴110进行精加工,可对刀具进行让位,另一方面与凸台122与第一轴110之间不具有凹槽相比,减小了凸台122的精磨面积,方便凸台122的精磨,节约成本。具体地,凸台122与凹槽相对存在,凹槽的内表面也具有圆弧面,也可具有棱边。
进一步地,凸台122的高度大于0.5mm;和/或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8mm。具体地,凸台122的高度可为1mm、2mm等,凹槽的深度可在0.2mm至0.4mm之间。使得凸台12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轴承及转子,凹槽可确保第一轴110的精磨。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轴110上设有第一油孔115,第一油孔115与第一油道111相连通;第二轴130上设有第二油孔132,第二油孔132与第二油道131相连通。通过在第一轴110上设置与第一油道111相连通的第一油孔115,在第二轴130上设置与第二油道131相连通的第二油孔132,使得润滑油能够经第一油孔115与第二油孔132流出,润滑压缩机的转子等结构。
具体地,第一油孔115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二油孔132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具体地,第一油孔115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第二油孔132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如2mm至4mm。确保润滑油顺利流出。
具体地,第一轴110、第二轴130均为低碳钢轴或合金钢轴。如低碳合金钢,结构强度高,耐磨损。
实施例七:
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曲轴100。本实施例提出的压缩机,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曲轴100,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电机、轴承及活塞。壳体的底部具有油池;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的转子套设在第一轴110上;轴承套设在第一轴110上,并位于转子与第一曲柄臂120之间;活塞具有连杆,连杆与第二轴130相连接。其中,第一轴110能够伸入到油池内,从而润滑油经第一轴110进入第二轴130,实现对曲轴100的润滑,进而实现对转子、连杆的润滑,提高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减小磨损,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曲轴100的凸台122的直径大于轴承的滚道直径,如大1mm至2mm,有利于稳定支撑轴承,避免轴承大幅度窜动。
进一步地,第一轴110远离第二轴130的一端设置倒角,倒角的宽度小于第一油道111任一处的壁厚,便于引导转子安装到第一轴110上。
实施例八: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压缩机。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缩机,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凝器、降压件和蒸发器。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降压件的入口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蒸发器的入口与降压件的出口相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实现制冷、制热循环,由于压缩机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冷系统的使用寿明。
具体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空调器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曲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
第二轴;
第一曲柄臂,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曲柄臂上设有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贯穿所述第一轴;
第二曲柄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所述第二曲柄臂上设有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贯穿所述第二轴;
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柄臂远离所述第一轴的端面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曲柄臂远离所述第二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曲柄臂用于与所述第一曲柄臂连接,以使所述凹陷部连通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柄臂远离所述第一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油道贯穿所述凹陷部的部分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曲柄臂远离所述第二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油道贯穿所述凹陷部的部分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偏心设置,所述凹陷部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圆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椭圆形的短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椭圆形的长轴对应两个短圆弧段;
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臂上的所述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所述短圆弧段用于延伸至所述第二油道所在区域,或
位于所述第二曲柄臂上的所述两个短圆弧段中,存在一个所述短圆弧段用于延伸至所述第一油道所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柄臂与所述第一轴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曲柄臂与所述第二轴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曲柄臂与所述第二曲柄臂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柄臂与所述第一轴一体锻压成型;
所述第二曲柄臂与所述第二轴一体锻压成型;
所述第一曲柄臂与所述第二曲柄臂电阻焊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曲柄臂远离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设有焊接带,所述焊接带用于围设在所述凹陷部的外周;
所述第二曲柄臂通过所述焊接带电阻焊焊接在所述第一曲柄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油道各处的壁厚不完全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油道呈轴对称的异型孔结构;或
在所述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油道呈圆孔结构,所述圆孔结构的圆心偏离所述第一轴的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的任一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油道具有薄壁段和厚壁段;
所述第二轴远离所述薄壁段所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偏心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所述薄壁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的圆心角大于等于9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一圆弧,所述厚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和所述第二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轴的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段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和/或
所述第一圆弧的弧长的取值范围为3mm至5mm;和/或
所述第一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所对应的半径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mm至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道还具有连接所述薄壁段和所述厚壁段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内轮廓具有第一直线;
在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一切线,在所述第二圆弧与所述第一直线相交处作第二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所述第二切线面向所述第一轴内部的夹角大于90°。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段的内轮廓为第三圆弧,所述厚壁段的内轮廓为第四圆弧;
所述第三圆弧和所述第四圆弧中一个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另一个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轴的轴线。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带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曲柄臂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和/或
所述焊接带的横截面呈梯形或楔形。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带面向所述第一曲柄臂的端面的宽度大于等于0.2mm。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柄臂靠近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设有凸台;
所述凸台围绕在所述第一轴四周,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轴之间形成有凹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0.5mm;和/或
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8mm。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第一油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轴上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第二油道相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
所述第二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
2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
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油池;
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转子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
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并位于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一曲柄臂之间;
活塞,所述活塞与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相连接。
25.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压缩机;
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
降压件,所述降压件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降压件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
CN201911158486.0A 2019-11-22 2019-11-22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112832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486.0A CN112832982B (zh) 2019-11-22 2019-11-22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JP2022523350A JP7379693B2 (ja) 2019-11-22 2020-10-16 クランク軸、圧縮機及び冷凍装置
PCT/CN2020/121597 WO2021098423A1 (zh) 2019-11-22 2020-10-16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EP20889731.4A EP4027013B1 (en) 2019-11-22 2020-10-16 Crankshaft,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486.0A CN112832982B (zh) 2019-11-22 2019-11-22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2982A true CN112832982A (zh) 2021-05-25
CN112832982B CN112832982B (zh) 2022-03-25

Family

ID=75921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8486.0A Active CN112832982B (zh) 2019-11-22 2019-11-22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27013B1 (zh)
JP (1) JP7379693B2 (zh)
CN (1) CN112832982B (zh)
WO (1) WO202109842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5766A (ja) * 2000-04-13 2001-10-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KR20080096235A (ko) * 2007-04-27 2008-10-30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CN104895764A (zh) * 2015-06-29 2015-09-09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CN10628621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用曲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6988058U (zh) * 2017-08-02 2018-02-09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和压缩机
CN109441940A (zh) * 2018-06-29 2019-03-08 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曲轴坯件制造方法
CN111287940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CN11128794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3016A (en) * 1974-06-08 1977-07-05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Ag Crankshaft welded together from individual ele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S566646Y2 (zh) * 1976-04-15 1981-02-13
JPS5916855B2 (ja) * 1979-03-22 1984-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全密閉形電動圧縮機用回転軸の製造方法
JPH0211910A (ja) * 1988-06-30 1990-01-17 Toshiba Corp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
JPH0211872A (ja) * 1988-06-30 1990-01-16 Toshiba Corp 圧縮機のクランクシャフト
IT222063Z2 (it) * 1991-12-03 1994-12-30 Whirlpool Italia Motocompressore in particolare per refrigeratori comprendente un albero motore con sede per usuale contrappeso
DE19536349C1 (de) * 1995-09-29 1997-04-30 Porsche Ag Zusammengesetzte Kurbelwelle
CN2931908Y (zh) * 2006-06-07 2007-08-0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曲轴
CN102272453B (zh) * 2009-01-07 2015-06-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往复式压缩机及具有该往复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JP2013036409A (ja) * 2011-08-09 2013-02-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圧縮機
EP3250826B1 (en) * 2015-01-30 2019-03-20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Crankshaft for a hermetic compressor
CN206054225U (zh) * 2016-08-31 2017-03-29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和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CN206221259U (zh) * 2016-08-31 2017-06-0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用曲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6194659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和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CN106337872A (zh) * 2016-09-20 2017-01-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曲轴油路结构及具有其的曲轴和压缩机
CN107288845A (zh) * 2017-08-02 2017-10-2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和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5766A (ja) * 2000-04-13 2001-10-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KR20080096235A (ko) * 2007-04-27 2008-10-30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CN104895764A (zh) * 2015-06-29 2015-09-09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CN10628621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用曲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6988058U (zh) * 2017-08-02 2018-02-09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和压缩机
CN109441940A (zh) * 2018-06-29 2019-03-08 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曲轴坯件制造方法
CN111287940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CN11128794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8423A1 (zh) 2021-05-27
JP2022553945A (ja) 2022-12-27
JP7379693B2 (ja) 2023-11-14
EP4027013A1 (en) 2022-07-13
EP4027013A4 (en) 2022-11-16
EP4027013B1 (en) 2024-03-20
CN112832982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19174B1 (ko) 미끄럼 베어링 쉘
CN112832981B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4895764A (zh)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US8876391B2 (en) Main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2576612B (zh) 半分割轴承以及滑动轴承
CN112832982B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GB2572253A (en) Main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2209278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回转支撑润滑结构
CN204783538U (zh)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往复式压缩机
CN111287940B (zh) 曲轴及压缩机
CN111287941B (zh) 曲轴及压缩机
CN102966547B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回转支撑润滑结构
CN112145419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0949140U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5822551B (zh) 压缩机的泵体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2412799A (zh) 一种曲轴、压缩机、压缩机的供油方法以及电器
CN114992091B (zh)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冰箱
KR20160126735A (ko) 양두 사판식 압축기 및 실린더 블록의 제작방법
CN220566408U (zh) 曲轴、曲轴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197574U (zh) 一种压缩机活塞结构、压缩机以及冰箱
CN219932391U (zh) 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044298U (zh) 一种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US11536170B2 (en) Crankshaft bearing structure
CN212535980U (zh) 曲轴和具有该曲轴的往复式压缩机
CN211692751U (zh) 曲轴、压缩机和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Chengcheng

Inventor after: Huang G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Ch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