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6834A -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6834A
CN112826834A CN202011545973.5A CN202011545973A CN112826834A CN 112826834 A CN112826834 A CN 112826834A CN 202011545973 A CN202011545973 A CN 202011545973A CN 112826834 A CN112826834 A CN 11282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onkey
hair
saucepa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5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6834B (zh
Inventor
李春仪
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ongru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ongru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ongru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ongru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59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6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6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6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6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61K35/36Skin; Hair; Nails; Sebaceous glands; Cerumen; Epidermis; Epithelial cells; Keratinocytes; Langerhans cells; Ectodermal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46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skin, bone, milk, cotton fibre, eggshell, oxgall or plant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6Antianaem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搅拌单元和除杂单元,所述煮制单元包括煮锅、锅盖和电磁炉,所述煮锅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安装在所述煮锅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有效避免块状驴皮在煮锅底部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同时,通过除杂杆的作用,将聚集在液面部分的混有驴毛的杂质泡沫推入一号环形槽中,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

Description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采用驴皮,辅料为黄酒、冰糖、豆油。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传统的阿胶制备工艺中,在对阿胶的煮制过程中,长时间的煮制需要操作者经常进行搅拌,占用操作者的时间、精力较多;同时因为驴皮中的血水、驴毛等杂质难以得到有效清除,尤其是驴皮中的驴毛,混合在胶汁中的驴毛与胶汁之间结合紧密,且驴毛体积小,直径细,难以得到彻底清除;使得最终得到的阿胶成品腥臭异味严重,使用者有恶心呕吐现象发生;阿胶杂质大,粘度大,纯度低,不利于消化吸收,有效成分低,食用效果不好;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在煮锅中设置一号轴,通过电机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使得块状驴皮和胶汁受到充分的搅拌作用,节省人力的同时有效避免块状驴皮在煮锅底部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同时,通过除杂杆的作用,将聚集在液面部分的混有驴毛的杂质泡沫推入一号环形槽中,从而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另外,随除杂杆转动的除毛杆上的除毛钩块进一步清除了胶汁中混有的驴毛,提高了胶汁的纯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中,占用操作者的时间、精力较多;同时因为驴皮中的血水、驴毛等杂质难以得到有效清除,使得最终得到的阿胶成品质量较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驴皮的预处理:将驴皮使用清水进行重复冲洗,同时将驴皮上带有的驴毛和驴肉用刮肉刀进行清除;将清洗后的驴皮在水封条件下于25-30℃浸泡8-12天,最后将驴皮切割成边长12-18cm的方形小块;
S2:油脂和杂质的清除:将S1中得到的块状驴皮放入清洗锅中,并加水,升温至80-90℃并对块状驴皮进行清洗搅拌,清洗5-10min后停止加热并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絮状物吸附驴皮中的杂质,等待10-20min后将水和氢氧化铝絮状物倒出,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10-15次,除去驴皮中的热熔性油脂和杂质;
S3:化皮:将S2中除去油脂的块状驴皮放入反应装置中,加水并升温至沸腾状态,使得块状驴皮开始化皮并放出胶汁,持续煮制3-5h,期间定时启动反应装置,除去胶汁中的杂质,最后将胶汁倒入凝固锅中;
S4:再清理:将S3中得到的胶汁倒入离心分离机中,启动分离机并提高转速至6000转/分以上并持续处理0.5-1h,利用离心力作用将胶汁中的油脂和杂质进行进一步分离,最终从离心机中倒出澄清的胶汁;
S5:凝固:将S5中得到的澄清胶汁加热至沸腾状态,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50-60%时,加入红糖、豆油、黄酒和红枣汁,并混合均匀;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80-90%时,停止加热,等胶块冷却后将胶块取出,并切割成小块进行晾晒;最后将晾晒好的胶块进行包装;
S3中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搅拌单元和除杂单元,所述煮制单元包括煮锅、锅盖和电磁炉,所述煮锅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安装在所述煮锅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进行加热;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一号轴和搅拌杆,所述一号轴安装在所述煮锅内部的中间部位,且所述一号轴端部贯穿所述锅盖并与安装在锅盖上方的电机相连;所述一号轴外表面靠近所述煮锅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搅拌杆;
所述除杂单元包括一号套筒、除杂杆、一号气囊和除毛杆,所述一号套筒通过内表面设置的固定块嵌入所述一号轴外表面所述设置的滑槽中,且所述一号套筒与所述一号轴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套筒外表面均匀设有除杂杆,每个所述除杂杆侧面均设有一号气囊;所述除毛杆安装在所述除杂杆上表面,所述除毛杆上表面为斜面,所述除毛杆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除毛杆上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除毛钩块;所述煮锅内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设有一号环形槽,所述一号环形槽靠近所述煮锅中心的侧壁上底面低于所述煮锅侧壁的上底面,且所述一号环形槽靠近所述煮锅中心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环形槽侧壁靠近外界的部位设有出沫口,所述出沫口内设有封闭塞。
工作时,将块状驴皮和水放入煮锅中并关闭锅盖,使得煮锅内的液面高度接近一号环形槽靠近煮锅中心的侧壁上底面,将煮锅放于电磁炉上方进行加热,驴皮在化皮并放出胶汁;在煮制一端时间后,定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一号轴转动,一号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转动并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一方面使得块状驴皮因受到搅拌作用而翻滚,从而使得块状驴皮的不同表面在翻滚过程中轮番与煮锅底部接触并受热,避免块状驴皮表面上与煮锅底部接触的部分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因受热过度而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另一方面使得位于煮锅底部的胶汁在搅拌作用中与煮锅内靠近上方的胶汁充分混合,使得煮锅内部的胶汁混合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驴皮中残留的驴毛、血水等杂质在化皮过程中混入胶汁中,并在浮力和搅拌作用下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轴转动的同时,一号轴通过一号套筒带动除杂杆转动,因为除杂杆侧面所设置的一号气囊的作用,使得除杂杆在一号气囊受到的浮力作用下带动一号套筒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转动的除杂杆作用于胶汁的液面部分,并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受压漫过一号环形槽靠近煮锅中心的侧壁上底面而流入一号环形槽中,胶汁通过一号环形槽底部的一号槽再次回流到煮锅内部,而驴毛、血水等杂质与油脂所形成的块状泡沫体积较大并被留在一号环形槽中,从而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而除杂杆转动的同时带动除毛杆转动,使得胶汁靠近液面的部分在除毛杆转动时漫过除毛杆的倾斜上底面,同时胶汁中的驴毛受到除毛杆上方的除毛钩块的阻隔作用并被缠绕在除毛钩块上,使得胶汁中的驴毛得到进一步清除;在电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并打开锅盖,用毛刷将一号环形槽中的泡沫杂质从出沫口进行清除,并对除毛杆上的驴毛进行清除,同时向煮锅内加水,补充煮锅内部因除杂和蒸发而损失的水;等待一段时间,当胶汁液面上再次出现大块泡沫时,再次启动电机,如此重复;另外,因为煮锅截面为椭圆形,因此在煮制过程结束后倾倒胶汁的过程中,有利于胶汁集中从煮锅出口流出,避免胶汁在倾倒过程中从出口两侧溢出。
优选的,所述除毛杆下表面设有T型块,且所述T型块嵌入所述除杂杆上表面所设置的T型槽,且所述T型块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T型槽内表面相连;所述除毛杆端部与所述煮锅侧壁相接触,所述除毛杆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均匀设有一号叶片,每个所述一号叶片均与除毛杆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叶片与所述除毛杆的结合部上靠近所述一号轴的部位均设有限位块;通过除毛杆随一号轴转动并受压在除杂杆上滑动,使得一号叶片转动并推动胶汁表面的泡沫向一号环形槽流动;工作时,因为煮锅截面为椭圆形,使得煮锅侧壁同一平面的不同部位与一号轴的距离不同,因此除毛杆端部在转动的同时受到煮锅侧壁的挤压,使得除毛杆下表面的T型块在T型槽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除毛杆在除杂杆上往复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除毛杆除去了附着在除杂杆上表面的杂质泡沫,避免除杂杆吸附的杂质泡沫过多影响了除毛杆对驴毛的清除,同时除杂杆附着的杂质泡沫会使得除杂杆重量增加并下沉,从而使得除杂杆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除毛杆上的一号叶片在除毛杆往复移动时受力转动,且一号叶片转动时受到限位块的作用,使得一号叶片只能向远离一号轴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叶片的转动过程中受压并进一步向一号环形槽流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的杂质泡沫得到进一步清除,进一步保证了胶汁的纯度;另外,因为一号叶片位于除毛杆上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因此漫过除毛杆的胶汁在受到除毛钩块的作用后与一号叶片接触,避免了一号叶片转动时影响了除毛钩块对驴毛的清除作用。
优选的,所述除毛杆端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一号轮,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除毛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轮外圆表面与所述煮锅侧壁表面上靠近一号槽的部位相接触;通过一号轮的作用,一方面减少了除毛杆与煮锅侧壁之间的磨损,另一方面保证了一号槽的畅通;工作时,除毛杆端部带动一号轮与煮锅侧壁接触并移动时,一号轮在煮锅侧壁内表面转动,减少了除毛杆端部与煮锅侧壁之间的磨损;同时一号轮转动的同时使得胶汁液面上靠近一号槽的部分受到搅动,一方面使得胶汁液面部分在搅动作用下进一步流入一号环形槽中,使得胶汁中的杂质泡沫被清除得更加彻底;另一方面,转动的一号轮使得附着在一号槽附近的杂质泡沫得到清除,避免杂质泡沫造成一号槽的堵塞并阻碍一号环形槽中的胶汁再次回流到煮锅内部。
优选的,所述除毛杆上表面靠近所述除毛钩块的部位均匀设有卷毛杆,所述卷毛杆外表面均匀设有一号块;所述卷毛杆底部伸入所述除毛杆内部所设置的一号腔室,所述卷毛杆底部均设有一号齿轮,且相邻的所述一号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T型块侧面设有二号槽,所述二号槽内设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表面的齿条相互啮合,且所述二号齿轮中间部位通过连杆与位于所述除毛杆中间部位的卷毛杆底部固连;通过除毛杆带动T型块在T型槽中滑动,使得二号齿轮带动卷毛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除毛杆对胶汁中残留的驴毛进行进一步回收;工作时,当除毛杆上的T型块在T型槽中滑动时,T型块侧面的二号槽中的二号齿轮受到齿条的作用而转动,使得二号齿轮通过连杆带动一号腔室中的一号齿轮转动,因为相邻的一号齿轮相互啮合,因此与连杆相连的一号齿轮带动一号腔室中的所有一号齿轮同步转动;转动的一号齿轮带动卷毛杆转动并作用于除毛钩块上附着的驴毛,使得驴毛缠绕在卷毛杆外表面并得到固定,避免了除毛钩块筛除的驴毛在胶汁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再次混入胶汁中;而卷毛杆外表面均匀设置的一号块,使得卷毛杆外表面的摩擦力增大,使得缠绕在卷毛杆外表面的驴毛进一步得到固定,从而使得胶汁液面的驴毛被除去得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卷毛杆外表面靠近所述除杂杆上表面的部位设有限位杆;通过限位杆的作用防止驴毛集中在卷毛杆底部并影响卷毛杆的转动;工作时,卷毛杆外表面所设置的限位杆使得卷毛杆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受到限位作用,避免卷毛杆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卷毛杆与除毛杆上表面之间的结合部,甚至渗入卷毛杆与除毛杆之间的间隙,使得卷毛杆转动的阻力增大,且渗入卷毛杆与除毛杆之间间隙的驴毛可能会导致卷毛杆的卡死;因此通过限位杆的作用,保证了卷毛杆的顺利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端部嵌入所述卷毛杆外表面所设置的三号槽,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卷毛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表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以固定刀片;通过限位杆在三号槽中滑动的作用,迅速除去卷毛杆外表面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工作时,在清理卷毛杆上缠绕的驴毛时,通过推动限位杆,使得限位杆在三号槽中滑动,从而使得卷毛杆外表面缠绕的驴毛在限位杆的挤压作用下得到清除;当卷毛杆上缠绕的驴毛与卷毛杆结合得过于紧密时,将刀片镶嵌在固定槽中,推动限位杆使得卷毛杆上缠绕的驴毛在刀片作用下被切断,从而使得卷毛杆上缠绕的驴毛顺利得到清除,同时使用者通过固定在限位杆上的刀片清除驴毛避免了直接使用刀片时因操作不当而划伤手指;通过限位杆的作用,保证了卷毛杆能够迅速清除驴毛并再次投入使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通过在煮锅中设置一号轴,通过电机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使得块状驴皮和胶汁受到充分的搅拌作用,节省人力的同时有效避免块状驴皮在煮锅底部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同时,通过除杂杆的作用,将聚集在液面部分的混有驴毛的杂质泡沫推入一号环形槽中,从而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另外,随除杂杆转动的除毛杆上的除毛钩块进一步清除了胶汁中混有的驴毛,提高了胶汁的纯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通过在除毛杆下表面设有T型块,当除毛杆端部转动时受到煮锅侧壁的挤压,使得T型块在T型槽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除毛杆在除杂杆上往复移动;使得除毛杆上的一号叶片在除毛杆往复移动时受力转动,因此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叶片的转动过程中受压并进一步向一号环形槽流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的杂质泡沫得到进一步清除,进一步保证了胶汁的纯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工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煮制单元1、煮锅11、锅盖12、搅拌单元2、一号轴21、滑槽211、搅拌杆22、除杂单元3、一号套筒31、固定块311、除杂杆32、T型槽321、齿条322、一号气囊33、除毛杆34、除毛钩块341、T型块342、一号叶片343、限位块344、一号腔室345、一号环形槽35、一号槽351、出沫口352、封闭塞353、转轴36、一号轮361、卷毛杆37、一号块371、一号齿轮372、二号槽373、二号齿轮374、限位杆375、三号槽376、固定槽3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驴皮的预处理:将驴皮使用清水进行重复冲洗,同时将驴皮上带有的驴毛和驴肉用刮肉刀进行清除;将清洗后的驴皮在水封条件下于25-30℃浸泡8-12天,最后将驴皮切割成边长12-18cm的方形小块;
S2:油脂和杂质的清除:将S1中得到的块状驴皮放入清洗锅中,并加水,升温至80-90℃并对块状驴皮进行清洗搅拌,清洗5-10min后停止加热并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絮状物吸附驴皮中的杂质,等待10-20min后将水和氢氧化铝絮状物倒出,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10-15次,除去驴皮中的热熔性油脂和杂质;
S3:化皮:将S2中除去油脂的块状驴皮放入反应装置中,加水并升温至沸腾状态,使得块状驴皮开始化皮并放出胶汁,持续煮制3-5h,期间定时启动反应装置,除去胶汁中的杂质,最后将胶汁倒入凝固锅中;
S4:再清理:将S3中得到的胶汁倒入离心分离机中,启动分离机并提高转速至6000转/分以上并持续处理0.5-1h,利用离心力作用将胶汁中的油脂和杂质进行进一步分离,最终从离心机中倒出澄清的胶汁;
S5:凝固:将S5中得到的澄清胶汁加热至沸腾状态,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50-60%时,加入红糖、豆油、黄酒和红枣汁,并混合均匀;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80-90%时,停止加热,等胶块冷却后将胶块取出,并切割成小块进行晾晒;最后将晾晒好的胶块进行包装;
S3中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1、搅拌单元2和除杂单元3,所述煮制单元1包括煮锅11、锅盖12和电磁炉,所述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12安装在所述煮锅11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11进行加热;
所述搅拌单元2包括一号轴21和搅拌杆22,所述一号轴21安装在所述煮锅11内部的中间部位,且所述一号轴21端部贯穿所述锅盖12并与安装在锅盖12上方的电机相连;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靠近所述煮锅11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搅拌杆22;
所述除杂单元3包括一号套筒31、除杂杆32、一号气囊33和除毛杆34,所述一号套筒31通过内表面设置的固定块311嵌入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所述设置的滑槽211中,且所述一号套筒31与所述一号轴21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套筒31外表面均匀设有除杂杆32,每个所述除杂杆32侧面均设有一号气囊33;所述除毛杆34安装在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为斜面,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除毛钩块341;所述煮锅11内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设有一号环形槽35,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低于所述煮锅11侧壁的上底面,且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一号槽351;所述一号环形槽35侧壁靠近外界的部位设有出沫口352,所述出沫口352内设有封闭塞353。
工作时,将块状驴皮和水放入煮锅11中并关闭锅盖12,使得煮锅11内的液面高度接近一号环形槽35靠近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将煮锅11放于电磁炉上方进行加热,驴皮化皮并放出胶汁;在煮制一端时间后,定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一号轴21转动,一号轴21转动的同时带动一号轴21外表面的搅拌杆22转动并作用于煮锅11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一方面使得块状驴皮因受到搅拌作用而翻滚,从而使得块状驴皮的不同表面在翻滚过程中轮番与煮锅11底部接触并受热,避免块状驴皮表面上与煮锅11底部接触的部分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因受热过度而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另一方面使得位于煮锅11底部的胶汁在搅拌作用中与煮锅11内靠近上方的胶汁充分混合,使得煮锅11内部的胶汁混合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驴皮中残留的驴毛、血水等杂质在化皮过程中混入胶汁中,并在浮力和搅拌作用下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轴21转动的同时,一号轴21通过一号套筒31带动除杂杆32转动,因为除杂杆32侧面所设置的一号气囊33的作用,使得除杂杆32在一号气囊33受到的浮力作用下带动一号套筒31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转动的除杂杆32作用于胶汁的液面部分,并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受压漫过一号环形槽35靠近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而流入一号环形槽35中,液面因蒸发而下降后,胶汁通过一号环形槽35底部的一号槽351再次回流到煮锅11内部,而驴毛、血水等杂质与油脂所形成的块状泡沫体积较大并被留在一号环形槽35中,从而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而除杂杆32转动的同时带动除毛杆34转动,使得胶汁靠近液面的部分在除毛杆34转动时漫过除毛杆34的倾斜上底面,同时胶汁中的驴毛受到除毛杆34上方的除毛钩块341的阻隔作用并被缠绕在除毛钩块341上,使得胶汁中的驴毛得到进一步清除;在电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并打开锅盖12,用毛刷将一号环形槽35中的泡沫杂质从出沫口352进行清除,并对除毛杆34上的驴毛进行清除,同时向煮锅11内加水,补充煮锅11内部因除杂和蒸发而损失的水;等待一段时间,当胶汁液面上再次出现大块泡沫时,再次启动电机,如此重复;另外,因为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因此在煮制过程结束后倾倒胶汁的过程中,有利于胶汁集中流出,避免胶汁在倾倒过程中从出口两侧溢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除毛杆34下表面设有T型块342,且所述T型块342嵌入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所设置的T型槽321,且所述T型块342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T型槽321内表面相连;所述除毛杆34端部与所述煮锅11侧壁相接触,所述除毛杆34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均匀设有一号叶片343,每个所述一号叶片343均与除毛杆34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叶片343与所述除毛杆34的结合部上靠近所述一号轴21的部位均设有限位块344;通过除毛杆34随一号轴21转动并受压在除杂杆32上滑动,使得一号叶片343转动并推动胶汁表面的泡沫向一号环形槽35流动;工作时,因为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使得煮锅11侧壁同一平面的不同部位与一号轴21的距离不同,因此除毛杆34端部在转动的同时受到煮锅11侧壁的挤压,使得除毛杆34下表面的T型块342在T型槽321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除毛杆34在除杂杆32上往复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除毛杆34除去了附着在除杂杆32上表面的杂质泡沫,避免除杂杆32吸附的杂质泡沫过多影响了除毛杆34对驴毛的清除,同时除杂杆32附着的杂质泡沫会使得除杂杆32重量增加并下沉,从而使得除杂杆32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除毛杆34上的一号叶片343在除毛杆34往复移动时受力转动,且一号叶片343转动时受到限位块344的作用,使得一号叶片343只能向远离一号轴21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叶片343的转动过程中受压并进一步向一号环形槽35流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的杂质泡沫得到进一步清除,进一步保证了胶汁的纯度;另外,因为一号叶片343位于除毛杆34上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因此漫过除毛杆34的胶汁在受到除毛钩块341的作用后与一号叶片343接触,避免了一号叶片343转动时影响了除毛钩块341对驴毛的清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除毛杆34端部设有转轴36,所述转轴36上设有一号轮361,且所述转轴36与所述除毛杆34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轮361外圆表面与所述煮锅11侧壁表面上靠近一号槽351的部位相接触;通过一号轮361的作用,一方面减少了除毛杆34与煮锅11侧壁之间的磨损,另一方面保证了一号槽351的畅通;工作时,除毛杆34端部带动一号轮361与煮锅11侧壁接触并移动时,一号轮361在煮锅11侧壁内表面转动,减少了除毛杆34端部与煮锅11侧壁之间的磨损;同时一号轮361转动的同时使得胶汁液面上靠近一号槽351的部分受到搅动,一方面使得胶汁液面部分在搅动作用下进一步流入一号环形槽35中,使得胶汁中的杂质泡沫被清除得更加彻底;另一方面,转动的一号轮361使得附着在一号槽351附近的杂质泡沫得到清除,避免杂质泡沫造成一号槽351的堵塞并阻碍一号环形槽35中的胶汁再次回流到煮锅11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靠近所述除毛钩块341的部位均匀设有卷毛杆37,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均匀设有一号块371;所述卷毛杆37底部伸入所述除毛杆34内部所设置的一号腔室345,所述卷毛杆37底部均设有一号齿轮372,且相邻的所述一号齿轮37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T型块342侧面设有二号槽373,所述二号槽373内设有二号齿轮374,所述二号齿轮374与设置在所述T型槽321内表面的齿条322相互啮合,且所述二号齿轮374中间部位通过连杆与位于所述除毛杆34中间部位的卷毛杆37底部固连;通过除毛杆34带动T型块342在T型槽321中滑动,使得二号齿轮374带动卷毛杆37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除毛杆34对胶汁中残留的驴毛进行进一步回收;工作时,当除毛杆34上的T型块342在T型槽321中滑动时,T型块342侧面的二号槽373中的二号齿轮374受到齿条322的作用而转动,使得二号齿轮374通过连杆带动一号腔室345中的一号齿轮372转动,因为相邻的一号齿轮372相互啮合,因此与连杆相连的一号齿轮372带动一号腔室345中的所有一号齿轮372同步转动;转动的一号齿轮372带动卷毛杆37转动并作用于除毛钩块341上附着的驴毛,使得驴毛缠绕在卷毛杆37外表面并得到固定,避免了除毛钩块341筛除的驴毛在胶汁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再次混入胶汁中;而卷毛杆37外表面均匀设置的一号块371,使得卷毛杆37外表面的摩擦力增大,使得缠绕在卷毛杆37外表面的驴毛进一步得到固定,从而使得胶汁液面的驴毛被除去得更加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靠近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的部位设有限位杆375;通过限位杆375的作用防止驴毛集中在卷毛杆37底部并影响卷毛杆37的转动;工作时,卷毛杆37外表面所设置的限位杆375使得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受到限位作用,避免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上表面之间的结合部,甚至渗入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之间的间隙,使得卷毛杆37转动的阻力增大,且渗入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之间间隙的驴毛可能会导致卷毛杆37的卡死;因此通过限位杆375的作用,保证了卷毛杆37的顺利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375端部嵌入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所设置的三号槽376,所述限位杆375与所述卷毛杆37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75上表面设有固定槽377,所述固定槽377用以固定刀片;通过限位杆375在三号槽376中滑动的作用,迅速除去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工作时,在清理卷毛杆37上缠绕的驴毛时,通过推动限位杆375,使得限位杆375在三号槽376中滑动,从而使得卷毛杆37外表面缠绕的驴毛在限位杆375的挤压作用下得到清除;当卷毛杆37上缠绕的驴毛与卷毛杆37结合得过于紧密时,将刀片镶嵌在固定槽377中,推动限位杆375使得卷毛杆37上缠绕的驴毛在刀片作用下被切断,从而使得卷毛杆37上缠绕的驴毛顺利得到清除,同时使用者通过固定在限位杆375上的刀片清除驴毛,避免了操作者直接使用刀片时因操作不当而划伤手指;通过限位杆375的作用,保证了卷毛杆37能够迅速清除驴毛并再次投入使用中。
工作时,将块状驴皮和水放入煮锅11中并关闭锅盖12,使得煮锅11内的液面高度接近一号环形槽35靠近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将煮锅11放于电磁炉上方进行加热,驴皮化皮并放出胶汁;在煮制一端时间后,定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一号轴21转动,一号轴21转动的同时带动一号轴21外表面的搅拌杆22转动并作用于煮锅11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一方面使得块状驴皮因受到搅拌作用而翻滚,从而使得块状驴皮的不同表面在翻滚过程中轮番与煮锅11底部接触并受热,避免块状驴皮表面上与煮锅11底部接触的部分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因受热过度而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另一方面使得位于煮锅11底部的胶汁在搅拌作用中与煮锅11内靠近上方的胶汁充分混合,使得煮锅11内部的胶汁混合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驴皮中残留的驴毛、血水等杂质在化皮过程中混入胶汁中,并在浮力和搅拌作用下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轴21转动的同时,一号轴21通过一号套筒31带动除杂杆32转动,因为除杂杆32侧面所设置的一号气囊33的作用,使得除杂杆32在一号气囊33受到的浮力作用下带动一号套筒31移动至胶汁的液面部分;转动的除杂杆32作用于胶汁的液面部分,并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受压漫过一号环形槽35靠近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而流入一号环形槽35中,液面因蒸发而下降后,胶汁通过一号环形槽35底部的一号槽351再次回流到煮锅11内部,而驴毛、血水等杂质与油脂所形成的块状泡沫体积较大并被留在一号环形槽35中,从而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而除杂杆32转动的同时带动除毛杆34转动,使得胶汁靠近液面的部分在除毛杆34转动时漫过除毛杆34的倾斜上底面,同时胶汁中的驴毛受到除毛杆34上方的除毛钩块341的阻隔作用并被缠绕在除毛钩块341上,使得胶汁中的驴毛得到进一步清除;在电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并打开锅盖12,用毛刷将一号环形槽35中的泡沫杂质从出沫口352进行清除,并对除毛杆34上的驴毛进行清除,同时向煮锅11内加水,补充煮锅11内部因除杂和蒸发而损失的水;等待一段时间,当胶汁液面上再次出现大块泡沫时,再次启动电机,如此重复;另外,因为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因此在煮制过程结束后倾倒胶汁的过程中,有利于胶汁集中流出,避免胶汁在倾倒过程中从出口两侧溢出;因为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使得煮锅11侧壁同一平面的不同部位与一号轴21的距离不同,因此除毛杆34端部在转动的同时受到煮锅11侧壁的挤压,使得除毛杆34下表面的T型块342在T型槽321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除毛杆34在除杂杆32上往复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除毛杆34除去了附着在除杂杆32上表面的杂质泡沫,避免除杂杆32吸附的杂质泡沫过多影响了除毛杆34对驴毛的清除,同时除杂杆32附着的杂质泡沫会使得除杂杆32重量增加并下沉,从而使得除杂杆32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除毛杆34上的一号叶片343在除毛杆34往复移动时受力转动,且一号叶片343转动时受到限位块344的作用,使得一号叶片343只能向远离一号轴21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在一号叶片343的转动过程中受压并进一步向一号环形槽35流动,从而使得胶汁的液面部分的杂质泡沫得到进一步清除,进一步保证了胶汁的纯度;另外,因为一号叶片343位于除毛杆34上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因此漫过除毛杆34的胶汁在受到除毛钩块341的作用后与一号叶片343接触,避免了一号叶片343转动时影响了除毛钩块341对驴毛的清除作用;当除毛杆34上的T型块342在T型槽321中滑动时,T型块342侧面的二号槽373中的二号齿轮374受到齿条322的作用而转动,使得二号齿轮374通过连杆带动一号腔室345中的一号齿轮372转动,因为相邻的一号齿轮372相互啮合,因此与连杆相连的一号齿轮372带动一号腔室345中的所有一号齿轮372同步转动;转动的一号齿轮372带动卷毛杆37转动并作用于除毛钩块341上附着的驴毛,使得驴毛缠绕在卷毛杆37外表面并得到固定,避免了除毛钩块341筛除的驴毛在胶汁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再次混入胶汁中;而卷毛杆37外表面均匀设置的一号块371,使得卷毛杆37外表面的摩擦力增大,使得缠绕在卷毛杆37外表面的驴毛进一步得到固定,从而使得胶汁液面的驴毛被除去得更加彻底;卷毛杆37外表面所设置的限位杆375使得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受到限位作用,避免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上表面之间的结合部,甚至渗入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之间的间隙,使得卷毛杆37转动的阻力增大,且渗入卷毛杆37与除毛杆34之间间隙的驴毛可能会导致卷毛杆37的卡死;因此通过限位杆375的作用,保证了卷毛杆37的顺利转动。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驴皮的预处理:将驴皮使用清水进行重复冲洗,同时将驴皮上带有的驴毛和驴肉用刮肉刀进行清除;将清洗后的驴皮在水封条件下于25-30℃浸泡8-12天,最后将驴皮切割成边长12-18cm的方形小块;
S2:油脂和杂质的清除:将S1中得到的块状驴皮放入清洗锅中,并加水,升温至80-90℃并对块状驴皮进行清洗搅拌,清洗5-10min后停止加热并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絮状物吸附驴皮中的杂质,等待10-20min后将水和氢氧化铝絮状物倒出,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10-15次,除去驴皮中的热熔性油脂和杂质;
S3:化皮:将S2中除去油脂的块状驴皮放入反应装置中,加水并升温至沸腾状态,使得块状驴皮开始化皮并放出胶汁,持续煮制3-5h,期间定时启动反应装置,除去胶汁中的杂质,最后将胶汁倒入凝固锅中;
S4:再清理:将S3中得到的胶汁倒入离心分离机中,启动分离机并提高转速至6000转/分以上并持续处理0.5-1h,利用离心力作用将胶汁中的油脂和杂质进行进一步分离,最终从离心机中倒出澄清的胶汁;
S5:凝固:将S5中得到的澄清胶汁加热至沸腾状态,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50-60%时,加入红糖、豆油、黄酒和红枣汁,并混合均匀;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80-90%时,停止加热,等胶块冷却后将胶块取出,并切割成小块进行晾晒;最后将晾晒好的胶块进行包装;
S3中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1)、搅拌单元(2)和除杂单元(3),所述煮制单元(1)包括煮锅(11)、锅盖(12)和电磁炉,所述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12)安装在所述煮锅(11)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11)进行加热;
所述搅拌单元(2)包括一号轴(21)和搅拌杆(22),所述一号轴(21)安装在所述煮锅(11)内部的中间部位,且所述一号轴(21)端部贯穿所述锅盖(12)并与安装在锅盖(12)上方的电机相连;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靠近所述煮锅(11)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搅拌杆(22);
所述除杂单元(3)包括一号套筒(31)、除杂杆(32)、一号气囊(33)和除毛杆(34),所述一号套筒(31)通过内表面设置的固定块(311)嵌入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所述设置的滑槽(211)中,且所述一号套筒(31)与所述一号轴(21)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套筒(31)外表面均匀设有除杂杆(32),每个所述除杂杆(32)侧面均设有一号气囊(33);所述除毛杆(34)安装在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除毛钩块(341);所述煮锅(11)内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设有一号环形槽(35),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低于所述煮锅(11)侧壁的上底面,且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一号槽(351);所述一号环形槽(35)侧壁靠近外界的部位设有出沫口(352),所述出沫口(352)内设有封闭塞(3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毛杆(34)下表面设有T型块(342),且所述T型块(342)嵌入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所设置的T型槽(321),且所述T型块(342)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T型槽(321)内表面相连;所述除毛杆(34)端部与所述煮锅(11)侧壁相接触,所述除毛杆(34)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均匀设有一号叶片(343),每个所述一号叶片(343)均与除毛杆(34)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叶片(343)与所述除毛杆(34)的结合部上靠近所述一号轴(21)的部位均设有限位块(344);通过除毛杆(34)随一号轴(21)转动并受压在除杂杆(32)上滑动,使得一号叶片(343)转动并推动胶汁表面的泡沫向一号环形槽(35)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毛杆(34)端部设有转轴(36),所述转轴(36)上设有一号轮(361),且所述转轴(36)与所述除毛杆(34)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轮(361)外圆表面与所述煮锅(11)侧壁表面上靠近一号槽(351)的部位相接触;通过一号轮(361)的作用,一方面减少了除毛杆(34)与煮锅(11)侧壁之间的磨损,另一方面保证了一号槽(351)的畅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靠近所述除毛钩块(341)的部位均匀设有卷毛杆(37),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均匀设有一号块(371);所述卷毛杆(37)底部伸入所述除毛杆(34)内部所设置的一号腔室(345),所述卷毛杆(37)底部均设有一号齿轮(372),且相邻的所述一号齿轮(37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T型块(342)侧面设有二号槽(373),所述二号槽(373)内设有二号齿轮(374),所述二号齿轮(374)与设置在所述T型槽(321)内表面的齿条(322)相互啮合,且所述二号齿轮(374)中间部位通过连杆与位于所述除毛杆(34)中间部位的卷毛杆(37)底部固连;通过除毛杆(34)带动T型块(342)在T型槽(321)中滑动,使得二号齿轮(374)带动除毛杆(34)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除毛杆(34)对胶汁中残留的驴毛进行进一步回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靠近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的部位设有限位杆(375);通过限位杆(375)的作用防止驴毛集中在卷毛杆(37)底部并影响卷毛杆(37)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75)端部嵌入所述卷毛杆(37)外表面所设置的三号槽(376),所述限位杆(375)与所述卷毛杆(37)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75)上表面设有固定槽(377),所述固定槽(377)用以固定刀片;通过限位杆(375)在三号槽(376)中滑动的作用,迅速除去卷毛杆(37)外表面所缠绕的驴毛。
CN202011545973.5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Active CN112826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5973.5A CN112826834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5973.5A CN112826834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6834A true CN112826834A (zh) 2021-05-25
CN112826834B CN112826834B (zh) 2022-11-04

Family

ID=75923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5973.5A Active CN112826834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683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209A (zh) * 2014-04-19 2014-07-02 刘宝昌 一种无油阿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9724A (zh) * 2017-01-11 2017-05-10 中州大学 一种驴皮液化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阿胶
CN106901356A (zh) * 2017-05-03 2017-06-30 山东东阿东盛阿胶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阿胶生产线
CN206792669U (zh) * 2016-10-26 2017-12-26 张秀娟 一种中药煎煮煮锅
CN210813957U (zh) * 2019-10-22 2020-06-2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阿胶生产的浓缩锅
CN111358008A (zh) * 2019-04-18 2020-07-03 吉林省东鳌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果干鹿胶糕及其制备方法
CN210901273U (zh) * 2019-11-07 2020-07-0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阿胶生产用高效蒸球
CN210904998U (zh) * 2019-11-07 2020-07-0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阿胶生产用可倾式夹层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209A (zh) * 2014-04-19 2014-07-02 刘宝昌 一种无油阿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6792669U (zh) * 2016-10-26 2017-12-26 张秀娟 一种中药煎煮煮锅
CN106619724A (zh) * 2017-01-11 2017-05-10 中州大学 一种驴皮液化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阿胶
CN106901356A (zh) * 2017-05-03 2017-06-30 山东东阿东盛阿胶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阿胶生产线
CN111358008A (zh) * 2019-04-18 2020-07-03 吉林省东鳌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果干鹿胶糕及其制备方法
CN210813957U (zh) * 2019-10-22 2020-06-2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阿胶生产的浓缩锅
CN210901273U (zh) * 2019-11-07 2020-07-0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阿胶生产用高效蒸球
CN210904998U (zh) * 2019-11-07 2020-07-03 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阿胶生产用可倾式夹层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萍: "皮胶与骨胶的鉴别――介绍一种简单的化学鉴别法", 《明胶科学与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6834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0749B1 (en) Ice-cream machine
US3738619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homemade ice cream
CN107028128A (zh) 酱腌菜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1903933A (zh) 一种鱼糜制品的加工集成技术
CN112826834B (zh)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US345914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shaped-dough pieces
CN112493294B (zh) 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燕皮馄饨生产用绞肉方法
WO2013182040A1 (zh) 一种全自动制料联动装置
CN115388633B (zh) 一种用于传统香肠制作的烘干装置及方法
CN203861608U (zh) 一种果蔬面膜机
CN108338646A (zh) 一种蔬果榨汁机
CN210114324U (zh) 一种榨汁机
CN203735356U (zh) 刮鳞器
CN112806565A (zh) 一种食用阿胶的加工工艺
CN219877361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
CN216124239U (zh) 一种可榨取细汁的便携式榨汁机
CN206354846U (zh) 一种新型果汁杯
CN201253117Y (zh) 榨汁机
CN213663530U (zh) 一种环形钢带连续腐竹加工装置
CN117918414B (zh) 一种用于肉食品加工的快速解冻装置
CN216256795U (zh) 一种家用鸡蛋打蛋器
CN219661427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8736857U (zh) 一种干点制作用搅拌成型设备
CN116369364B (zh) 一种烘烤虾条制备装置
CN216315441U (zh) 一种蜜饯原料杂质挑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Chunyi

Inventor after: Gao Jian

Inventor after: Gao Yun

Inventor after: Ning Hongy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Li

Inventor before: Li Chunyi

Inventor before: Gao J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