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3263B -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3263B
CN112823263B CN202080004764.1A CN202080004764A CN112823263B CN 112823263 B CN112823263 B CN 112823263B CN 202080004764 A CN202080004764 A CN 202080004764A CN 112823263 B CN112823263 B CN 112823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set temperat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3263A (zh
Inventor
大槻知史
藤原健一
酒向美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23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3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3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3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24F11/523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emperature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8Personalised ai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备第1接收单元、第2接收单元以及决定单元。第1接收单元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该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第1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第2接收单元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该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第2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决定单元基于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空调机的设定值。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办公室等的室内设置有空调机(室内机),但该空调机的运转被通过处于室内的用户对该空调机的遥控器等进行操作来进行控制。
因此,例如在用户感到室内的舒适度低的情况下,该用户能够对遥控器进行操作来对空调机的设定温度等进行变更。
然而,在室内存在多个用户的情况下,难以对一个遥控器进行操作来使多个用户的舒适度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8/19353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多个用户的舒适度提高的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第1接收单元、第2接收单元以及决定单元。所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1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所述第2接收单元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2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所述决定单元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表示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用户终端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设定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设定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空调机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型号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对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进行变更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用于对室内地图信息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用于对室内区信息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温度推定模型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表示设定控制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用于对空调系统的动作进行具体说明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状态~第4状态各自的空调机的设定值的图。
图16是用于对在室内设置有多个空调机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表示显示设定画面时的空调系统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设定画面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设定画面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0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图21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22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优化处理(最佳化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标号说明
10用户终端;11 CPU;12非易失性存储器;13主存储器;14通信设备;15触摸屏显示器;20设定控制装置;21 CPU;22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主存储器;24通信设备;30空调控制装置;40、40-1、40-2空调机;101显示处理部;102判定部;103设定部;201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2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3室内区制作部;204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5终端处理部;206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7用户位置取得部;208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9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10决定部;211设定值发送部;401~404、401-1~404-1、401-2~404-2吹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具备用户终端10、设定控制装置20、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器)30以及空调机4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由处于设置有空调机(室内机)40的室内的用户进行利用。
用户终端10是由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户终端10,例如设想了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终端等的便携终端,但用户终端10也可以是桌面型或者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等。用户终端10经由网络与设定控制装置20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一个用户终端10,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具备由进入到设置有空调机40的室内的多个用户分别使用的多个用户终端10。
设定控制装置20是用于对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优化(控制)的例如作为服务器装置发挥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电子设备)。此外,空调机40的设定值是指能够由该空调机40的遥控器等操作(设定)的参数(控制因子)的值。在空调系统中,通过变更该设定值,能够对从空调机40供给至室内的热、气流这样的空调的进行改变。空调机40的设定值包括设定温度和从空调机40的吹风口吹出的风的朝向(以下记载为吹风口的风向)等。通过设定控制装置20进行了优化后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被发送给空调控制装置30。
空调控制装置30与空调机40连接,通过将在设定控制装置20中进行了优化后的设定值发送给空调机40,从而对该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空调机40设置于室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例如设想了大厦内的一个房间等的空间,但也可以是设施内的一个区域、且由地面和内壁等区划出的空间等。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设置有空调机40的室内称为对象室内。
此外,在图1中设为设定控制装置20和空调控制装置30是不同的装置来进行了说明,但该设定控制装置20和空调控制装置30也可以构成为一体。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1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在此,对用户终端10例如为智能手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10具备CPU11、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主存储器13、通信设备14以及触摸屏显示器15等。
CPU11是对用户终端10内的各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硬件处理器。CPU11执行从作为储存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加载到主存储器13的各种各样的程序。由CPU11执行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OS)和用于用户利用空调系统的应用程序(以下记载为空调应用)等。
通信设备14是构成为执行与设定控制装置20等外部装置的通信的设备。
触摸屏显示器15安装为与用户终端10(例如智能手机)主体的上表面重合。在触摸屏显示器15组装有平板显示器和传感器,该传感器构成为对例如手指等在该平板显示器的画面上的接触位置进行检测。平板显示器例如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等。作为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等。
根据这样的触摸屏显示器15,能够检测用户对显示于用户终端10(平板显示器)的画面的操作(例如对画面进行触摸的操作等)。
图3表示用户终端10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用户终端10包括显示处理部101、判定部102以及设定部103。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各部101~10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设为通过使CPU11执行上述的空调应用来实现、即通过软件来实现。此外,这些各部101~10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既可以由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构成来实现。
显示处理部101显示用于用户利用空调系统的预定画面。关于由显示处理部101显示的画面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判定部102根据用户对由显示处理部101显示的画面的操作,判定该用户是否进入到了对象室内。此外,判定部102也能够根据用户对由显示处理部101显示的画面的操作,判定该用户是否已从对象室内离开。
设定部103在由判定部102判定为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对由显示处理部101显示的画面的操作,设定该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由设定部103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被发送给设定控制装置2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个人设定温度是指使用用户终端10的用户的个人的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即,在对象室内存在多个用户的情况下,一般而言,该多个用户共用与空调机40对应的一个遥控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对象室内的多个用户能够在该多个用户各自使用的用户终端10中分别个别地设定所希望的个人设定温度。
图4表示图1所示的设定控制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设定控制装置20具备CPU21、非易失性存储器22、主存储器23以及通信设备24等。
CPU21是对空调控制装置30内的各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硬件处理器。CPU21执行从作为储存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2加载到主存储器23的各种各样的程序。由CPU21执行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OS)和用于对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控制的应用程序(以下记载为设定控制程序)等。
通信设备24是构成为执行与用户终端10和空调控制装置30等外部装置的通信的设备。
此外,在图4中仅示出了CPU21、非易失性存储器22、主存储器23以及通信设备24,但设定控制装置20既可以具备例如如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和SSD(SolidState Drive,固态硬盘驱动器)那样的其他存储装置,也可以具备如键盘、鼠标那样的输入装置和如液晶显示器那样的显示装置。
图5表示设定控制装置20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设定控制装置20包括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室内区制作部203、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终端处理部205、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用户位置取得部207、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决定部210以及设定值发送部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以及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由图4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2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等来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区制作部203、终端处理部205、用户位置取得部207、决定部210以及设定值发送部21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设为通过使CPU21执行上述的设定控制程序来实现、即通过软件来实现。此外,这些各部203、205、207、210以及21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既可以由IC等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构成来实现。
在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中保存有与空调机40的设定值有关的信息(以下记载为空调机信息)。空调机信息包括用于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控制范围)。
在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中保存有与对象室内的布局相当的地图(平面图)的信息(以下记载为室内地图信息)。此外,在由室内地图信息表示的地图上配置有配置于对象室内的空调机40。
室内区制作部203通过基于保存于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的室内地图信息对对象室内(空调空间)进行分割,从而制作构成对象室内的多个区域(以下记载为室内区)。
在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保存有表示由室内区制作部203制作的多个室内区(的配置)的信息(以下记载为室内区信息)。
终端处理部205执行与用户终端10之间的通信。具体而言,终端处理部205接收从用户终端10(设定部103)发送来的个人设定温度。
在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中保存有由终端处理部205接收到的个人设定温度。此外,在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中保存有处于对象室内的多个用户各自的个人设定温度。
用户位置取得部207取得处于对象室内的用户(或者该用户使用的用户终端10)的位置。
在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中保存有表示由用户位置取得部207取得的位置的信息(以下记载为用户位置信息)。此外,在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中保存有表示处于对象室内的多个用户各自的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
在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中保存有温度推定模型,该温度推定模型被使用于推定由保存于上述的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表示的多个室内区各自的温度(室温)。
决定部210基于保存于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的空调机信息、保存于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保存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的个人设定温度、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用户位置信息以及保存于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的温度推定模型,对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优化。在该情况下,决定部210从上述的空调机信息所包含的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中决定(选择)最佳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关于决定部210的处理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设定值发送部211向空调控制装置30发送由决定部210决定(优化)的设定值。
图6表示保存于图5所示的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的空调机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空调机信息与空调机40的运转模式相关联地包括用于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也即是作为设定值可以设定的范围)。
运转模式例如包括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的“加热模式”和空调机40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模式”。用于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参数例如包括设定温度和风向。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40例如具备用于以天花板嵌入式在4个方向上吹出风的4个吹风口,构成为能够按每个该吹风口对从该4个吹风口吹出的风的朝向进行控制。
在该情况下,空调机信息与运转模式“加热模式”相关联地包括设定温度(的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18℃~28℃1℃刻度的11个等级(阶段)”。由此,示出了在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以18℃~28℃的范围的1℃刻度对设定温度进行设定。
另外,空调机信息与运转模式“加热模式”相关联地包括风向(的参数)可取的值的范围“吹风口1水平/中/下”、“吹风口2水平/中/下”、“吹风口3水平/中/下”以及“吹风口4水平/中/下”。由此,示出了在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以“水平”、“中”以及“下”这三个等级(阶段)设定空调机40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吹风口1~4)各自的风向。
在此,对运转模式为“加热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关于运转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此外,空调机信息预先保存于空调机信息保存部201即可,但例如也可以为如空调系统的管理者对设定控制装置20进行输入那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管理者以手动的方式输入图6所示的空调机信息很麻烦,因此,例如也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画面(以下记载为型号输入画面)显示于设定控制装置20(的显示器),管理者在该型号输入画面中输入(指定)设置在对象室内的空调机40的空调机名(例如空调机A)和该空调机40的型号。由此,能够自动地设定(登记)与基于由管理者输入的型号确定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有关的空调机信息。此外,也可以为:能够通过在型号输入画面例如设置下拉按钮等,从预先登记的型号中选择空调机40的型号。
进一步,也可以为:能够通过管理者在如图8所示的画面中选择各复选框,对各参数(设定温度和风向)可取的值的范围进行变更(限定)。
接着,参照图9对保存于图5所示的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的室内地图信息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室内地图信息表示与对象室内50(的布局)相当的地图,在该地图上配置有设置于该对象室内50的空调机40。即,室内地图信息是定义了空调机40以及该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404相对于对象室内50的位置(x、y坐标)的信息。此外,吹风口401~404对应于上述的空调机信息中的“吹风口1~4”。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大致正方形的对象室内50的中央附近配置有空调机40。另外,空调机40配置为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朝向下侧、吹风口402朝向左侧、吹风口403朝向上侧、吹风口404朝向右侧。换言之,第1吹风口401~第4吹风口404从对象室内50(二维平面)的下侧开始位于绕顺时针方向的位置。
此外,室内地图信息预先保存于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即可,但与上述的空调机信息同样地,也可以设为如空调系统的管理者向设定控制装置20进行输入那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管理者例如在显示于设定控制装置20(的显示器)的对象室内50的地图(平面图)上输入(指定)空调机40以及该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404的位置即可。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准备能够进行通过拖拽&放置等操作实现的输入的输入辅助功能。
另外,在室内地图信息中,需要将吹风口401~404配置(定义)为与上述的空调机信息中的“吹风口1~4”分别对应。因此,在如上所述那样管理者输入室内地图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准备能够使空调机40在对象室内50的地图上例如以90度为单位进行旋转的功能。
进一步,设为在室内地图信息中定义有空调机40以及该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404的x、y坐标来进行了说明,但该室内地图信息也可以是用三维坐标(x,y,z)定义空调机40以及该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404的位置的信息。
此外,只要能够掌握对象室内50的范围、空调机40的位置以及该空调机40所具备的第1吹风口401~第4吹风口404的位置(朝向),则室内地图信息也可以是在图9中说明过的以外的方式的信息。
接着,参照图10对保存于图5所示的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进行说明。室内区信息是表示通过对上述的图9所示的对象室内50进行分割来制作的多个室内区的信息。
在此,对于由室内区信息表示的多个室内区,基于保存于室内地图信息保存部202的室内地图信息来由室内区制作部203自动地制作。此外,各室内区被制作为与由在上述的室内地图信息中定义的相对于对象室内50的吹风口401~404分别(的位置)对应。
具体而言,例如基于在由室内地图信息表示的地图(平面图)上定义的吹风口401~404的位置(x、y坐标),对对象室内50应用被称为Voronoi划分的方法。
图10表示基于在图9中说明过的室内地图信息进行了Voronoi划分的结果。根据Voronoi划分,通过对对象室内50所包含的全部点执行将使得吹风口401~404中的最接近的吹风口成为相同的点(地图上的位置)作为同一室内区的处理,对象室内50被分割为多个室内区。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对象室内50被分割为与吹风口401对应的室内区501、与吹风口402对应的室内区502、与吹风口403对应的室内区503以及与吹风口404对应的室内区504。在该情况下,表示室内区501~504(表示各个室内区501~504的x、y坐标)的室内区信息被保存于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
在此,对通过Voronoi划分制作室内区501~50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室内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制作。另外,室内区不需要一定与吹风口401~404分别对应,例如对象室内50也可以被分割为更细的室内区(也即是比吹风口的数量多的区域)。
接着,参照图11对保存于图5所示的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的温度推定模型进行说明。
温度推定模型是指用于对基于预定的设定值控制空调机40的运转的情况下的、由保存于上述的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表示的室内区501~504各自的温度(室温)进行推定的模型式。根据这样的温度推定模型,能够得到与空调机40的运转的控制(也即是设定值)相应的温度的推定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设为室内区501~504中的同一室内区内的温度是一样的(一定值),该温度设为根据空调机40的运转(也即是设定值)来确定。
具体而言,当将空调机40设为A、将由室内区信息表示的室内区设为d时,与该空调机40的设定值相应的该室内区d的温度推定模型f(A,d)可考虑由下式表示。
f(A,d)=T(A)+0.5F(d)
在此,T(A)是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变量)。F(d)是与室内区d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变量)。此外,作为吹风口的风向被提供给上述的温度推定模型的值在“水平”的情况下设为0,在为“中”的情况设为1,在为“下”的情况下设为2。
根据上述的温度推定模型(式),室内区d的推定温度由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T(A)和与该室内区d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F(d)决定。此外,该温度推定模型设想了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的情况,表现出吹风口的风向越朝下则与该吹风口对应的室内区d的温度越高。
在此,设想如下情况:将上述的室内区501~504分别设为d1~d4,对该室内区501~504中的室内区501(d1)和室内区503(d3)的温度进行推定。
首先,例如当设为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T(A)为24℃、与室内区501对应的吹风口401的风向F(d1)为“水平(0)”时,室内区501的推定温度成为下式。
f(A,d1)=T(A)+0.5F(d1)=24+0.5×0=24.0(℃)
另一方面,当设为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T(A)为24℃、吹风口403的风向F(d3)为“朝下(2)”时,室内区503的推定温度成为下式。
f(A,d3)=T(A)+0.5F(d3)=24+0.5×2=25.0(℃)在此,对室内区501和室内区503的推定温度进行了说明,但关于其他室内区也是同样的。
此外,上述的温度推定模型为一个例子,也可以适宜地进行变更。具体而言,例如在空调机40的“效力”差的情况下,温度推定模型也可以表示为下式。
f(A,d)=T(A)+0.5F(d)-1.0
通过这样添加常数项,能够在温度推定模型中对空调机40的“效力”进行调节。
在此,对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该空调机40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温度推定模型f(A,d)可考虑由下式表示。
f(A,d)=T(A)-0.5F(d)
该温度推定模型表现出吹风口的风向越朝下则与该吹风口对应的室内区d的温度越低。
此外,对于室内区501~504的温度,认为会根据外部气温、日照、室内的布局、在室者的有无、居室的发热设备的状况等而不同。进一步,认为在各个室内区501~504内实际上也存在温度梯度、温度并不是一样的。因此,也可以设为使用追加了对这些进行了考虑的参数的更复杂的温度推定模型来对室内区501~504各自的温度进行推定。进一步,也可以设为如下那样的构成:根据对象室内50的环境,例如使用按室内区501~504而不同的温度推定模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温度推定模型例如设为通过按空调机40的设定值(设定温度和风向)计测对象室内50(室内区401~404)的实际的温度等来预先制作(准备)并保存于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
接着,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控制装置20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2所示的处理例如在用户(以下记载为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时被加以执行。
首先,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用户在用户终端10(例如智能手机)上启动上述的空调应用。
在此,图13表示通过启动空调应用而显示于用户终端10的画面(以下记载为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
如图13所示,在设定画面600上例如与用于识别对象用户的用户ID(user1)一起显示有出入室切换开关601、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第1变更按钮603以及第2变更按钮604。
出入室切换开关601是用于对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和对象用户已从对象室内50离开进行设定(切换)的开关。对象用户通过在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情况下在设定画面600中进行触摸出入室切换开关601的操作,对该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进行设定。此外,图13所示的设定画面600的出入室切换开关601表示处于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状态。
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是用于显示(设定)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区域。设为:在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出入室切换开关601设定了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时间点,在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例如显示有默认的个人设定温度。
此外,也可以在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显示有在对象用户过去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时所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以下记载为过去的个人设定温度)。在该情况下,通过例如将对象用户过去从对象室内50离开的时间点的个人设定温度保持在用户终端10内,能够利用该个人设定温度来作为上述的过去的个人设定温度。
第1变更按钮603是用于将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例如降低1℃的按钮。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由对象用户进行了触摸第1变更按钮603的操作的情况下,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被从27℃变更为26℃。
第2变更按钮604是用于将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例如提高1℃的按钮。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由对象用户进行了触摸第2变更按钮604的操作的情况下,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被从27℃变更为28℃。
此外,能够使用上述的第1变更按钮603和第2变更按钮604进行变更的个人设定温度的范围(下限和上限),与上述的空调机信息所包括的设定温度可取的值的范围相同。另外,关于使用上述的第1变更按钮603和第2变更按钮604进行变更的设定温度的间隔(例如1℃刻度等),也设为遵循空调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对象用户对于设定画面600(出入室切换开关601)的操作而设定了该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情况下,用户终端10所包括的判定部102判定为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
在该情况下,设定部103将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个人设定温度设定为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此外,由设定部103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既可以是上述的默认的个人设定温度,也可以是过去的个人设定温度,还可以是从使用第1变更按钮603和第2变更按钮604从这些个人设定温度进行了变更后的个人设定温度。
此外,在此对用户通过变更显示于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的温度来直接输入(设定)自己的个人设定温度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设定画面600不具备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2,仅从用户对于第1变更按钮603和第2变更按钮604的操作来取得设定温度的提高降低方向,通过下式算出以及设定个人设定温度。
P←f(T0,F0)+Δt
在该式中,P是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f(T0,F0)相当于用于对基于当前(紧接之前)的设定温度和风向控制了空调机40的运转的情况下的对象用户所属的室内区的温度进行推定的温度推定模型。Δt在由对象用户进行了一次的触摸第1变更按钮603的操作的情况下成为-1,在进行了一次的触摸第2变更按钮604的操作的情况下成为+1。即,Δt也可以根据触摸第1变更按钮603或者第2变更按钮604的操作的次数来进行变动。另外,上述的式的“←”表示用该式的右边的值对左边的值进行更新。
如上所述由设定部103设定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用于识别对象用户的用户ID(以下记载为对象用户ID)一起被从用户终端10发送给设定控制装置20。
这样在用户终端10中设定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该个人设定温度被从用户终端10发送给了设定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在设定控制装置20中执行图12所示的处理。
首先,终端处理部205接收从用户终端10发送来的对象用户ID和个人设定温度(步骤S1)。在步骤S1中接收到的对象用户ID和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相关联地保存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此外,在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中也保存有处于对象室内50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
接着,用户位置取得部207取得对象室内50的对象用户的位置(步骤S2)。此外,在步骤S2中取得的对象用户的位置由与上述的室内地图信息等同样的对象室内50(地图)上的x、y坐标表示。
对象用户的位置在如上所述那样使用智能手机来作为用户终端10的情况下,既可以利用该智能手机具有的GPS功能来取得,也可以基于从配置在对象室内50的终端接收的信标信号来取得。进一步,也可以为如下构成: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人感传感器)来取得对象用户的位置。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传感器等来取得对象用户的位置。
另一方面,例如在如对象室内50为办公室等、通过办公桌的配置等固定了对象用户的位置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取得该固定的位置来作为对象用户的位置。此外,在固定了对象用户的位置的情况下,设定控制装置20预先保持与对象用户ID相关联了的该对象用户的位置即可。
进一步,例如也能够通过在用户终端10显示由如图9所示那样的室内地图信息表示的地图,在该地图上使该对象用户指定对象用户的位置,从而取得该对象用户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上所述那样根据对象用户对于设定画面600的操作在用户终端10中对该对象用户是否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进行判定来进行了说明,但在为如上所述那样使用GPS功能、信标信号以及红外线传感器等来取得对象用户的位置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基于该对象用户的位置,判定对象用户是否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由此,能实现如下那样的构成:在判定为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10上自动地使空调应用启动。
在步骤S2中取得的表示对象用户的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与对象用户ID相关联地被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此外,在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中也保存有表示处于对象室内50的其他用户的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
接着,决定部210执行基于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位置的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位置的组来对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优化的处理(以下记载为优化处理)(步骤S3)。在该优化处理中,从由上述的空调机信息表示的设定温度和风向可取的值的范围中决定最佳的设定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最佳的设定值是指使得能够提高或者维持处于室内的对象用户和其他用户的舒适度的设定值。
以下,对优化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此外,在优化处理中,基于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该对象用户所属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差分(差量)、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该其他用户所属于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差分,对空调机40的设定进行优化。具体而言,优化处理使用以下的式(1)来执行。
Figure GDA0003013488510000161
在此,在上述的式(1)中,K表示处于对象室内50(在室)的用户的集合。另外,Pk表示用户k的个人设定温度。Wk是用户k的权重。
另外,T表示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F表示从空调机40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401~404分别吹出的风的朝向(也即是吹风口401~404的风向)。即,在式(1)中,fk(T,F)相当于用于推定基于设定温度T和风向F(包括设定温度T和风向F的设定值)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了控制的情况下的用户k所属的室内区的温度的温度推定模型。T*和F*表示进行了优化后的设定值(设定温度和风向)。
在此,使用温度推定模型推定的温度(推定温度)与个人设定温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搜索使用该温度推定模型推定的温度接近个人设定温度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具体而言,通过该式(1),将用户k的个人设定温度Pk与该用户k所属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fk(T,F)的平方误差的加权和最接近0的、设定温度T和吹风口401~404的风向F(F(d1)~F(d4))的组合决定为最佳的设定值。
此外,Pk是与用于识别用户k的用户ID相关联的个人设定温度,能够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取得。T和F是变量。fk(T,F)能够从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取得。另外,用户k所属的室内区能够根据保存于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各室内区的x、y坐标)、和与用于识别用户k的用户ID相关联地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用户位置信息(用户k的x、y坐标)来确定。
另外,上述的式(1)的权重wk可以设为任意的值。例如当对于全部用户k将权重wk设为1时,成为简单的平方误差。另一方面,能够认为在从个人设定温度的设定起经过了时间的情况下,该个人设定温度的可靠性会降低。因此,也能够进行如根据设定了个人设定温度之后的经过时间来减小wk那样的修正。由此,能够得到使得更重视最近的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设定值(优化处理结果)。此外,在设为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与个人设定温度一起将设定了该个人设定温度的时刻保存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即可。
此外,在优化处理中,例如关于全部T、F的组合来计算式(1),在该计算结果中决定值(平方误差之和)成为最小的设定值(T、F的组合)。但是,在T、F的组合的数量庞大、处理量多的情况下,例如既可以使用Gurobi Optimizer、CPLEX等的数学规划求解器,也可以使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等的元启发式算法。在该情况下,能够在降低处理量的同时得到最优解或者准最优解。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使用式(1)对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优化来进行了说明,但该式(1)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其他误差评价式。
另外,例如为了避免因特定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而空调机40的设定值急剧变化那样的事态,也可以添加使得紧接之前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T0、F0与新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T、F的差分减小的制约条件。在该情况下,可以代替上述的式(1)而使用以下的式(2)。
Figure GDA0003013488510000181
当执行步骤S3的处理后,在该步骤S3的处理中进行了优化(决定)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T*、F*被从设定控制装置20发送给空调控制装置30(步骤S4)。由此,空调控制装置30能够基于在步骤S4中发送来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来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
此外,设为在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情况下执行图12所示的处理来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处于对象室内50内的对象用户(或者其他用户)对个人设定温度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执行该处理。
进一步,上述的优化处理也在处于对象室内50的对象用户(或者其他用户)离开了时被加以执行。此外,对于对象用户从对象室内50的离开,与上述的对象用户进入到了对象室内50的情况同样地,根据对象用户对于显示于用户终端10的设定画面(出入室切换开关601)的操作来进行判定即可。
此外,在尽管对象用户已离开但该对象用户未进行对于设定画面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即是,对象用户忘记了设定已离开的情况下),会基于已经退出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进行空调机40的设定值的优化。因此,也可以设为如上所述那样使用GPS功能、信标信号、红外线传感器等来自动地判定对象用户的离开的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是如用户忘记了设定已离开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
在如上所述那样判定为对象用户已离开的情况下,用户终端10向设定控制装置20通知该对象用户已离开。在该情况下,设定控制装置20在废弃了保存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的该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表示该对象用户的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之后,使用保存于该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的其他用户(处于对象室内50的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保存于该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表示其他用户(处于对象室内50的用户)的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执行图12所示的步骤S3以后的处理。
另外,设为在对象用户(或者其他用户)在对象室内50中进行了移动(也即是用户的位置变更了)的情况下,执行图12所示的步骤S2以后的处理。此外,对象用户的移动后的位置既可以使用上述的GPS功能、信标信号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来取得,也可以使对象用户在用户终端10中进行指定。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当因个人设定温度的变更、用户的出入室、用户的移动等而对象室内50的状态(状况)变化时,执行上述的优化处理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执行上述的图12的处理之前预先制作室内区501~504来进行了说明,但该室内区也可以在执行了图12所示的步骤S2的处理之后基于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各用户(处于对象室内50的对象用户和其他用户)各自的位置来制作。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制作如处于对象室内50的多个用户分别属于不同的室内区那样的多个室内区。
以下,参照图14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的动作进行具体的说明。在此,设为空调机40进行加热运转,作为空调机40的设定值而对设定温度(18℃~28℃的1℃刻度)和4个方向的风向(“水平”、“中”、“下”这三个等级)进行优化。另外,作为温度推定模型,使用T(A)+0.5F(d)。另外,空调机40、对象室内50以及室内区501~504的位置关系设为如上述的图10等所示那样。
在此,设想对象室内50的状态从第1状态变化到第4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图14中,记载在各用户附近的数值表示该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另外,在图14中,室内区501~504的附近带外框地标记的数值表示该室内区501~504各自的推定温度。另外,图15表示在图14中说明的第1状态~第4状态的各个状态下进行了优化后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
首先,设为在图14的上部左侧所示的第1状态下,在室内区501存在用户701和702,在室内区503存在用户703。另外,如图15所示设为:此时的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为22℃,吹风口401~404的风向全部为“水平”。另外,该情况下的用户701~703各自的个人设定温度全部为22℃。进一步,室内区501~504的推定温度全部为22℃。在该第1状态下,用户701~703感到大致是舒适的。
接着,设想如下情况:由于用户704来到并进入到了室内区502,从图14的上部左侧所示的第1状态转变为了图14的上部右侧所示的第2状态。此外,设为用户704感到冷,该用户704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4℃。
在此,对从第1状态转变为了第2状态的情况下所执行的优化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第2状态下,当将上述的式(1)中的用户701~704的集合设为K={1,2,3,4}、将该用户701~704的个人设定温度设为P1~P4时,为P1=22、P2=22、P3=22、P4=24。另外,如上所述,用户701和702处于室内区501,用户703处于室内区503,用户704处于室内区502。
在该情况下,当将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设为T(A)、将与室内区501~504分别对应的吹风口401~404的风向分别设为F(d1)~F(d4)时,用户701和702所处的室内区501的推定温度由下式表示。
f1=f2=T(A)+0.5F(d1)
同样地,用户703所处的室内区503的推定温度由下式表示。
f3=T(A)+0.5F(d3)
进一步,用户704所处的室内区502的推定温度由下式表示。
f4=T(A)+0.5F(d2)
当在上述的条件下求解式(1)(执行优化处理)时,在设为了T=22、F(d1)=0、F(d2)=2、F(d3)=0、F(d4)=0时,用户701~704各自的个人设定温度P1~P4与该各用户701~704各自所处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平方误差之和成为最小。在该情况下,作为第2状态下的最佳的设定值,能够得到设定温度T*=22℃、吹风口401的风向F*(d1)=0、吹风口402的风向F*(d2)=2、吹风口403的风向F*(d3)=0、吹风口404的风向F*(d4)=0。此外,在室内区504没有用户,因此,F*(d4)也可以设为“水平(0)”以外的任意值。
因此,在上述的第2状态下,如图15所示那样将设定温度维持为22℃不变地,将与室内区502对应的第2吹风口402的风向从“水平”变更为“下”来进行空调机40的运转。由此,用户704所处的室内区502的推定温度从22℃上升为23度,能够使该室内区502的推定温度接近用户704的个人设定温度P4
接着,设想如下情况:由于处于室内区501的用户701感到非常冷,该用户701的个人设定温度P1被从22℃变更为了26℃,从在图14所示的上部右侧表示的第2状态转变为了在图14的下部左侧表示的第3状态。
省略在如上所述那样从第2状态转变为了第3状态时所执行的优化处理的详细说明,但在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设定温度被从22℃变更为23℃,进一步,与用户701(以及702)所处的室内区501对应的吹风口401的风向被从“水平”变更为“下”。由此,用户701所处的室内区501的推定温度从22℃上升为24℃,能够使该室内区501的推定温度接近用户701的个人设定温度P1。在该情况下,室内区502的推定温度也从23℃上升为24℃,因此,也能够使用户704的舒适度提高。
接着,设想如下情况:由于用户701离开了室内区501,从在图14的下部左侧表示的第3状态转变为了在图14的下部右侧表示的第4状态。
在该情况下,使用用户702~704的个人设定温度P2~P4执行优化处理,空调机40的设定值作为结果成为与上述的第2状态相同。由此,能够在某种程度地维持用户704的舒适度的同时,使用户702和703的舒适度提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在用户终端10(第1终端装置)中由对象用户(第1用户)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第1个人设定温度),接收在其他用户终端10(第2终端装置)中由其他用户(第2用户)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第2个人设定温度),基于该接收到的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最佳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也即是对设定值进行优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40具备用于向4个方向吹出风的4个吹风口401~404,构成为按该吹风口对从该吹风口401~404吹出的风(的朝向)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使用预先准备的温度推定模型(第1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基于多个室内区501~504(区域)中的对象用户的位置确定(选择)的室内区的温度(第1温度),并且,使用该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基于多个室内区501~504中的其他用户的位置确定(选择)的室内区的温度(第2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样的基于对象用户的位置确定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与该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差分、以及基于其他用户的位置确定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与该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差分,决定空调机40的设定值。
在此,例如在对象室内50的状态如上述的图14所示那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如用与空调机40对应的一个遥控器进行对空调机40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操作(指示)以使得维持或者提高处于该对象室内50的多个用户701~704的全部的舒适度是极其困难的。具体而言,在这样由多个用户701~704共用遥控器的情况下,例如设想如下那样的情况:在图14中说明过的第2状态下,用户704进行使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上升的操作。同样地,设想如下那样的情况:在图14中说明过的第3状态下,用户701进行使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极端地上升的操作。在用遥控器进行了这样的操作的情况下,其他用户702和703会感到热,因此,会用该遥控器降低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在频繁地进行了这样的遥控器操作的情况下,会反复出现如处于对象室内50的多个用户701~704中总有感到不快的用户那样的状况。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图14所示的第2状态下,仅对与用户704所处的室内区502对应的吹风口402的风向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在使用户704的舒适度提高的同时,也维持其他用户701~703的舒适度。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在如上述的图14所示的第3状态那样用户701的个人设定温度极端地上升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使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大幅度地上升,能够确保不会让全部用户701~704感到不快的程度的舒适度。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构成,能够使存在于同一室内的多个用户(对象用户和其他用户)的舒适度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一个空调机4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该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即使是在该情况下,执行与图12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即可。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例如设为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两个空调机40-1和40-2。此外,设为空调机40-1具备吹风口401-1~404-1。另外,设为空调机40-2具备吹风口401-2~404-2。在该情况下,对象室内50被分割为如图16所示那样的8个室内区501~508。
在此,将图16所示的空调机40-1设为A,将空调机40-2设为B,将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设为T(A),将空调机40-2的设定温度设为T(B)。进一步,将空调机40-1所具备的吹风口401-1~404-1各自的风向设为FA(d1)、FA(d2)、FA(d3)以及FA(d4),将空调机40-2所具备的吹风口401-2~404-2各自的风向设为FB(d1)、FB(d2)、FB(d3)以及FB(d4)。
在该情况下的优化处理中,处于对象室内50的各用户k的个人设定温度与室内区501~508中的该用户k所属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平方误差的加权和最接近0的、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T(A)、空调机40-2的设定温度T(B)、空调机40-1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401-1~404-1的风向FA(d1)~FA(d4)以及空调机40-2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401-2~404-2的风向FB(d1)~FB(d4)的组合被决定为最佳的设定值。
即使是在如上所述那样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执行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对该多个空调机40的设定值进行优化。此外,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的情况下的该多个空调机40的设定值也可以包括对该多个空调机40中的一方的电源进行接通(on)、断开(off)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空调机40的设定值包括设定温度和4个吹风口401~404的风向来进行了说明,但该空调机40的设定值例如也可以还包括从该吹风口401~404吹出的风的量(也即是吹风口401~404的风量)。在该情况下,上述的温度推定模型包括表示吹风口401~404的风量的变量即可。
另外,上述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选择)。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包括空调机40的设定温度、吹风口401~404的风向以及吹风口401~404的风量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使用上述的式(1)决定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该用户所属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平方误差之和(加权和)最接近0的设定值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该所决定的设定值设定条件。
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将空调机40所具备的吹风口401~404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吹风口401)的风向仅设为“水平”或者“中”(也即是不设为“下”)作为条件。根据这样的条件,能够避免在特定的室内区中风直吹到用户。
另外,在如上述的例如图16所示那样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1和40-2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空调机40-1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401-1~404-1中的朝向空调机40-2的方向吹出风的吹风口404-1的风向和空调机40-2所具备的4个吹风口401-2~404-2中的朝向空调机40-1的方向吹出风的吹风口402-2的风向在当时不设为“水平”作为条件。根据这样的条件,能够避免从空调机40-1吹出的风与从空调机40-2吹出的风发生干涉、运转效率(加热效率或者制冷效率)降低。进一步,也可以将不使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与空调机40-2的设定温度之差为预先确定的值(例如5℃)以上作为条件。根据这样的条件,能够避免能量的无用的浪费。
在如上所述那样设定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优化处理中决定满足该条件、并且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该用户所属的室内区的推定温度的平方误差之和(加权和)最接近0的设定值即可。
此外,对于上述的条件,例如当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1和40-2时,在能够将该多个空调机40-1和40-2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该空调机的电源断开这样的条件(推荐条件)。即,也可以通过从节能性或者舒适性等的观点出发登记更优选的设定值的条件等,在优化处理中进行使得优先决定该设定值(登记解)的加权。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在显示于用户终端10的设定画面600中设定个人设定温度,基于该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来决定最佳的空调机40的设定值。此外,根据图13所示的例子,用户能够容易地在设定画面600中确认自身所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
在此,在图13中主要对设定个人设定温度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设定画面600显示有其他信息。
以下,参照图17的时序图,对显示与图13不同的设定画面时的空调系统(用户终端10和设定控制装置20)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此外,图17所示的处理例如既可以在由用户经由用户终端10进行了指示时被加以执行,也可以在上述的用户终端10上空调应用已启动时(也即是执行图12所示的处理之前)被加以执行。
在此,将使用显示有设定画面的用户终端10的用户作为对象用户来进行说明。
首先,用户位置取得部207取得对象用户的位置(步骤S11)。此外,该步骤S11的处理与上述的图12所示的步骤S2的处理是同样的,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在如已经执行该步骤S2的处理那样的情况下,从保存于用户位置信息保存部208的用户位置信息取得对象用户的位置。
接着,终端处理部205基于在步骤S11中取得的对象用户的位置和保存于室内区信息保存部204的室内区信息,确定对象用户所属的室内区(步骤S12)。
终端处理部205使用保存于温度推定模型保存部209的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对象用户所属的室内区的温度(步骤S13)。在该步骤S13中推定的温度是与空调机40的当前的设定值相应的温度,能够通过对上述的温度推定模型应用空调机40的当前的设定温度和风向来得到。此外,温度推定模型为如上述的那样,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终端处理部205从个人设定温度保存部206取得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步骤S14)。此外,在步骤S14中取得的个人设定温度既可以是处于对象室内50的全部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也可以是属于与对象用户相同的室内区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
终端处理部205算出在步骤S14中取得的个人设定温度的平均值(步骤S15)。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步骤S15中算出平均值来进行说明,但在该步骤S15中,例如也可以算出如中央值或者最频值那样的其他值。换言之,在步骤S15中算出(取得)在步骤S14中取得的个人设定温度的代表值即可。
在步骤S12中推定的温度(推定温度)和在步骤S15中算出的平均值(平均设定温度)被发送给用户终端10(步骤S16)。
由此,用户终端10所包括的显示处理部101执行在设定画面上显示在步骤S16中被发送来的推定温度和平均设定温度的处理(显示处理)(步骤S17)。
在此,图18表示在执行了上述的图17所示的处理的情况下显示于用户终端10的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
在图18所示的设定画面600中,与上述的图13所示的设定画面600不同,还设置有推定温度显示区域605和平均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6。
此外,推定温度显示区域605是显示在上述的图17所示的步骤S13中推定的温度、即对象用户周围的推定温度的区域。
另外,平均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6是显示有在上述的图17所示的步骤S15中算出的平均值、即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平均值的区域。此外,在平均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6中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样显示有平均值以外的代表值(中央值或者最频值等)。
在显示有图18所示的设定画面600的情况下,对象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周围的状况(周围的推定温度和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能够作为设定(决定)该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时的标准。另外,通过显示这样的设定画面600,能够抑制对象用户例如设定与其他用户极端地不同的个人设定温度,能够避免如因该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而对该其他用户产生超出必要的影响那样的事态。
此外,在图18中对显示有周围的推定温度和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这两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仅显示有周围的推定温度和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中的一方的构成。在设定画面中仅显示有周围的推定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图17所示的步骤S14和S15的处理。另外,在设定画面中仅显示有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图17所示的步骤S13的处理。
另外,在图18中设为显示有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来进行了说明,但在如该其他用户的数量少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显示平均设定温度(平均值),而是直接显示该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进一步,如图19所示,例如也可以设为如将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的背离度(差分)显示于平均设定温度显示区域606那样的构成。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的背离度使用图形来进行显示。由此,对象用户能够直观地掌握对象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比其他用户的平均设定温度高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是空调机40具备用于向4个方向吹出风的4个吹风口401~404的构成来进行了说明,但该空调机40至少具备2个吹风口,构成为能够按该吹风口对从该至少2个吹风口吹出的风(的朝向和量)进行控制即可。
另外,例如在空调机40仅具备1个吹风口的构成的情况下,若在对象室内50具备多个该空调机40,则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设定控制装置20为一个装置来进行了说明,但设定控制装置20既可以如上所述那样与空调控制装置30一体地构成,也可以由图5所示的各部201~211分别分散地配置的多个装置构成。另外,图5所示的保存部201、202、204、206、208以及209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与设定控制装置20不同的外部的服务器装置等。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0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图20在对象室内50的地图上表示了空调机、室内区以及用户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前述的图16中说明过的那样,设想在对象室内50设置有多个空调机40-1和40-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空调机40-1具备吹风口401-1~404-1。另外,空调机40-2具备吹风口401-2~404-2。
进一步,对象室内50基于空调机40-1所具备的吹风口401-1~404-1和空调机40-2所具备的吹风口401-2~404-2的位置,被分割为室内区501~508。换言之,对象室内50中的空调机40-1周围的区域被分割为室内区501~504(多个区域),空调机40-2周围的区域被分割为室内区505~508(多个区域)。此外,室内区501~508基于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Voronoi划分来制作即可。
在此,设为在空调机40-2的电源被断开了的状态下,在仅是空调机40-1进行制冷运转的对象室内50中,在室内区501~504存在用户801~804。在该情况下,设想如下情况:相对于用户801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8℃、用户802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7℃、用户803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8℃,用户804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4℃。
即,在图20中示出了:相对于用户801~803感到比较舒适,仅是位于空调机40-1侧的室内区与空调机40-2侧的室内区的边界附近的用户804感到非常热。
图21表示了在上述的图20所示的状态下执行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优化处理后的结果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通过该优化处理进行了优化的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为28℃,吹风口401-1~404-1的风向为“水平”、“下”、“水平”、“下”。
即,由于用户801~803各自的个人设定温度为27℃或者28℃,因此,即使是执行了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优化处理,也无法降低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用户804所属的室内区504的推定温度降低,成为使吹风口404-1的风向为“下”,但无法将室内区504的推定温度降低为比27℃低。该推定温度与用户804的个人设定温度(24℃)的差异大,无法使该用户804的舒适度充分地提高。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推定空调机40-1侧的室内区与空调机40-2侧的室内区的边界附近的室内区(例如室内区504和506等)的温度时,使用与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温度推定模型f(A,d)=T(A)-F(d)不同的温度推定模型。具体而言,使用下式。
f(A,d)=0.5×(T(A)+T(B))-0.25×(FA(d4)+FB(d2))此外,该温度推定模型中的T(A)为空调机40-1的设定温度,T(B)为空调机40-2的设定温度。另外,FA(d4)是空调机40-1所具备的吹风口404-1的风向,FB(d2)为空调机40-2所具备的吹风口402-2的风向。
在使用了这样的温度推定模型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通过也对空调机40-2的设定值进行优化,能够使用户804所属的室内区504的推定温度降低到24度。此外,在优化处理中推定室内区504的温度时使用与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温度推定模型不同的温度推定模型这一点以外,与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优化处理是同样的,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用户804位于空调机40-1侧的室内区与空调机40-2侧的室内区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使用与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的温度推定模型(第1温度推定模型)不同的温度推定模型(第2温度推定模型)来推定该用户804所属的室内区504的温度的构成,能够使处于对象室内50的全部用户801~804的舒适度提高。
根据以上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使多个用户的舒适度提高的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是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宗旨内,并且,同样地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是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第1接收单元,其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1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
第2接收单元,其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2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
决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分割单元,其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及
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
所述决定单元包括:
第1推定单元,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和
第2推定单元,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2.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是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第1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第1终端装置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由所述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
第2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第2终端装置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由所述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
决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分割单元,其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及
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
所述决定单元包括:
第1推定单元,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和
第2推定单元,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调机配置在所述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对于从所述多个吹风口吹出的风,按每个该吹风口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1推定单元使用预先准备的第1温度推定模型来推定所述第1温度,
所述第2推定单元使用所述第1温度推定模型来推定所述第2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包括所述空调机的设定温度、从所述多个吹风口吹出的风的朝向以及从所述多个吹风口吹出的风的量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调机包括第1空调机和第2空调机,
所述决定单元决定所述第1空调机和所述第2空调机的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分割单元基于所述第1空调机具备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该第1空调机周围的区域分割为多个第1区域,基于所述第2空调机具备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该第2空调机周围的区域分割为多个第2区域,
所述决定单元在所述第1用户位于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第1温度推定模型不同的第2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第1空调机和所述第2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4~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符合预先确定的条件的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2、4~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调机具备用于向4个方向吹出风的4个吹风口,从该4个吹风口吹出的风被按每个该吹风口进行控制。
11.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是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第1接收部,其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1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
第2接收部,其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第2终端装置进行操作而由所述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
决定部,其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分割部,其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及
取得部,其取得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
所述决定部包括:
第1推定部,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和
第2推定部,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12.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是与由第1用户和第2用户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和第2终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第1接收部,其从所述第1终端装置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由所述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
第2接收部,其从所述第2终端装置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由所述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
决定部,其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分割部,其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及
取得部,其取得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
所述决定部包括:
第1推定部,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和
第2推定部,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13.一种空调机的终端装置,由用户进行使用,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设定单元,其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来设定个人设定温度;和
发送单元,其向控制装置发送所述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
基于所述发送的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决定空调机的设定值,
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
取得所述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
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所述空调机设置在所述室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和所述空调机的当前的设定值算出的个人设定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还具备显示处理单元,
从所述多个吹风口吹出的风被按每个该吹风口进行控制,
所述显示处理单元显示:基于所述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对所述室内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当前的设定值相应的温度,
所述温度使用预先准备的温度推定模型来推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还具备显示处理单元,
从所述多个吹风口吹出的风被按每个该吹风口进行控制,
所述显示处理单元显示:处于基于所述吹风口的位置对所述室内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在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存在多个其他用户的情况下,显示该多个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的代表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还具备判定单元,所述判定单元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判定所述用户是否进入到了所述室内,
所述设定单元在判定为所述用户进入到了所述室内的情况下,设定所述个人设定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的终端装置,
所述判定单元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判定所述用户是否已从所述室内离开,在判定为所述用户已从所述室内离开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装置通知该用户已从所述室内离开这一情况。
21.一种空调机的终端装置,由用户进行使用,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来设定个人设定温度;和
发送部,其向控制装置发送所述设定的个人设定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
基于所述发送的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决定空调机的设定值,
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
取得所述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
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22.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1个人设定温度的步骤,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是由第1用户设定的温度;
接收第2个人设定温度的步骤,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是由第2用户设定的温度;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来决定空调机的设定值的步骤;
分割步骤,其基于所述空调机具备的用于向多个方向吹出风的多个吹风口的位置,将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所处于的室内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及
取得步骤,其取得所述第1用户和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
所述决定的步骤包括:
第1推定步骤,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1温度,所述第1温度由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1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和
第2推定步骤,其推定所述分割出的多个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的与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相应的第2温度,所述第2温度由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和与基于所述第2用户的位置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风向决定,
基于所述第1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1温度的差分和所述第2个人设定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的差分,决定所述空调机的设定值。
CN202080004764.1A 2019-09-17 2020-01-27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Active CN112823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8425 2019-09-17
JP2019168425A JP7258701B2 (ja) 2019-09-17 2019-09-17 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PCT/JP2020/002845 WO2021053842A1 (ja) 2019-09-17 2020-01-27 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3263A CN112823263A (zh) 2021-05-18
CN112823263B true CN112823263B (zh) 2022-08-12

Family

ID=7487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764.1A Active CN112823263B (zh) 2019-09-17 2020-01-27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2202B2 (zh)
JP (1) JP7258701B2 (zh)
CN (1) CN112823263B (zh)
WO (1) WO20210538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0093A (zh) * 2020-01-17 2022-08-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US20230066057A1 (en) * 2020-04-01 2023-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4775A (ja) * 1999-03-25 2000-10-06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コントローラ
US8065155B1 (en) * 1999-06-10 2011-11-22 Gazdzinski Robert F Adaptive adverti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050090915A1 (en) * 2002-10-22 2005-04-28 Smart Systems Technologies, Inc. Programmable and expandable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US20040213384A1 (en) * 2003-04-23 2004-10-28 Alles Harold Gene Remote access, control, and support of home automation system
JP4352807B2 (ja) * 2003-08-08 2009-10-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輻射温度検知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7740184B2 (en) * 2006-08-03 2010-06-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of dehumidification control in unoccupied spaces
JP2009052805A (ja) * 2007-08-27 2009-03-12 Nec Corp 温度調節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US9151510B2 (en) * 2007-11-30 2015-10-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for HVAC systems in remote control units
KR101503493B1 (ko) * 2008-07-16 2015-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젯 콘텐츠를 이용한 기기 제어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수행하는 원격 제어 장치
CA2923242C (en) * 2008-09-15 2018-02-2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ir treatment device for hvac systems
US20140142773A1 (en) * 2010-05-25 2014-05-22 Cheuk Ting Ling Methods for Energy Saving On Electrical Systems Using Habit Oriented Control
US9489062B2 (en) * 2010-09-14 2016-11-08 Goog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remo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network-connected thermostats
US9092039B2 (en) * 2010-11-19 2015-07-28 Google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user-friendly installation features with wire insertion detection
US11334034B2 (en) * 2010-11-19 2022-05-17 Google Llc Energy efficiency promoting schedul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intelligent thermostat
CN103328899B (zh) * 2011-01-25 2016-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空调系统
JP2013104632A (ja) * 2011-11-15 2013-05-30 Stella Green Corp 快適性分布評価方法、快適性分布評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152154B2 (en) * 2012-08-01 2015-10-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dimens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JP6091208B2 (ja) * 2012-12-27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コントローラー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5091204B (zh) * 2014-05-20 2019-03-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US10345768B2 (en) * 2014-09-29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vironmental control via wearable computing system
CN104748298A (zh) * 2015-02-03 2015-07-01 山东大学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温控系统和方法
US10162327B2 (en) * 2015-10-28 2018-12-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function thermostat with concierge features
US10516965B2 (en) * 2015-11-11 2019-12-24 Ademco Inc. HVAC control using geofencing
US11209181B2 (en) * 2016-07-27 2021-12-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verrid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332356A (zh) * 2017-01-19 2018-07-27 开利公司 空调交互终端、空调系统的控制器、空调系统及空调交互系统
WO2018193539A1 (ja) 2017-04-19 2018-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US11725840B2 (en) * 2017-06-16 2023-08-15 Emerson Electric Co. Wirelessly configuring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ontrols
JP7053180B2 (ja) * 2017-07-11 2022-04-12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0620645B2 (en) * 2017-08-03 2020-04-14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Microzone HVAC system with precision air device
JP2019056498A (ja) * 2017-09-19 2019-04-11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9087234A1 (ja) * 2017-10-30 2019-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環境調整システム、環境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01720331D0 (en) * 2017-12-06 2018-01-17 Spaceti Uk Ltd Systems integrator, building management,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08895624A (zh) * 2018-05-10 2018-11-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一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274848B2 (en) * 2018-09-03 2022-03-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rminal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92202B2 (en) 2023-02-28
JP2021046955A (ja) 2021-03-25
JP7258701B2 (ja) 2023-04-17
CN112823263A (zh) 2021-05-18
WO2021053842A1 (ja) 2021-03-25
US20210190363A1 (en)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0813B (zh)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7375B (zh) 空调控制装置
EP3029389B1 (en) Controlling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comfort degre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controlling system
CN110300874B (zh) 环境控制系统和环境控制方法
JP5755556B2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40623B2 (ja) 無風感制御方法、装置及び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エアコン
JPWO2012023297A1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680567A1 (en) Concentration estimation device
CN112823263B (zh)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JPWO2019078269A1 (ja) 空気調和制御装置
JP6668010B2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49028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および、機械学習装置
US20200072487A1 (en) Terminal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6790249B2 (ja) 空調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88746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38883B2 (ja) 空調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879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39510B2 (ja)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JP6982868B2 (ja) 空調機集中制御装置
WO2023181324A1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8244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管理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61656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21081168A (ja) 環境を調整する設備機器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設備機器操作方法、及び設備機器操作システム
JP2018048751A (ja) 室内環境管理装置、室内環境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