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4418B -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4418B
CN112814418B CN202110105286.XA CN202110105286A CN112814418B CN 112814418 B CN112814418 B CN 112814418B CN 202110105286 A CN202110105286 A CN 202110105286A CN 112814418 B CN112814418 B CN 112814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d
vertical
jacking
vertical pi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5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4418A (zh
Inventor
王建永
王涵
邱会安
刘春浩
彭勇平
束学智
章柏林
黄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52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4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4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4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4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涉及建筑物下降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竖向桩基础,竖向桩基础预埋入地下,每一竖向桩基础的顶端设置有一顶举支撑件,顶举支撑件沿竖直方向支撑物体;顶举支撑件远离竖向桩基础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托盘梁靠近顶举支撑件的一侧配置有水平支撑面,另一侧配置为承载面。本申请无需使用支撑垫,而支撑桩也无需截断,在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定地降落的同时,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下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大高度的降落工程需要的临时支撑数量较多,日常施工中,通常通过先叠放多个支撑垫以及支撑桩,而后依次取走支撑垫,在截断支撑桩的方式,使得建筑物能够降落至预设的位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支撑垫较多的时候,容易导致建筑物不稳定;支撑桩的长度则需要不小于需要截断的长度以及建筑物降落后所需的支撑桩的长度,且截断的支撑桩不能继续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建筑物能够更加稳定地降落,同时降低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包括多个竖向桩基础,所述竖向桩基础预埋入地下,每一所述竖向桩基础的顶端设置有一顶举支撑件,所述顶举支撑件沿竖直方向支撑物体;
所述顶举支撑件远离所述竖向桩基础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所述托盘梁靠近所述顶举支撑件的一侧配置有水平支撑面,另一侧配置为承载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平移建筑物或者其他重量巨重的物体时,先将托盘梁稳定的安装于待移位物体的下方,使得托盘梁能够带动待移位物体一同移动;而后将多个竖向桩基础预埋至待移位物体的下方,而后将顶举支撑件设置于托盘梁与竖向桩基础之间。
顶举支撑件先伸缸一个行程,将竖向桩基础向下压入一个行程,而后收缩,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下落一个行程。再后顶举支撑件分组动作,A组顶举支撑件伸缸将竖向桩基础压入一个行程,而后B组顶举支撑件伸缸将竖向桩基础压入一个行程,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降落一个行程,重复降落过程。通过上述方式,无需使用支撑垫,而支撑桩也无需截断,在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定地降落的同时,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竖向桩基础配置为钢结构,且所述竖向桩基础的底端设置于建筑地平面底部,顶端低于所述托盘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结构的竖向桩基础可以重复利用,亦可直接用作建筑物在新址的地下支撑结构。
优选的,所述托盘梁配置为混凝土托盘梁或者钢结构托盘梁;所述水平支撑面与所述顶举支撑件接触,所述水平支撑面粗糙设置;所述承载面配合待移位物体表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托盘梁或者钢结构托盘梁均能够承载较重的或者巨重的待移位物体,水平支撑面粗糙设置便于增加与顶举支撑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配合承载面,进一步限制待移位物体在移动过程中相对于托盘梁的位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顶举支撑件分为至少两组,每一组所述顶举支撑件单独支撑待移位物体;
所述顶举支撑件借助所述待移位物体的自重向下移动,将所述竖向桩基础向下压入一个所述千斤顶的行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举支撑件分组作业,能够进一步确保稳定下落待移位物体。
优选的,所述顶举支撑件配置为千斤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千斤顶能够实现支撑顶举待移位物体的目的,同时千斤顶容易获得,无需定制,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竖向桩基础的长度不小于待移位物体所需的地下支撑基础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移位物体降落至设定的位置后,竖向桩基础可以直接用作待移位物体的地下支撑装置,无需格外设置地下支撑装置,也无需截断竖向桩基础,降低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包括:
托盘梁施工,将适应于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置于待移位物体之下;
竖向桩基础施工,将多个竖向桩基础,沿待移位的轨迹预埋入地下,并预留支撑部分在地上;
顶举支撑件安装,将顶举支撑件安装于所述托盘梁与所述竖向桩基础之间;
待移位物体降落第一个行程,待所述顶举支撑件安装好之后,所述顶举支撑件伸缸顶紧,所述竖向桩基础向下移动,所述顶举支撑件收缩,带动待移位物体下降一个行程;
待移位物体继续降落,所述顶举支撑件分组将所述竖向桩基础向下压入一个行程,待全部所述顶举支撑件均压入一个行程后,待移位物体下降一个行程;
重复降落待移位物体,重复待移位物体降落的过程,直至待移位物体降落至设定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移动待移位物体至更低的位置,且无需支撑垫,同时无需截断支撑桩,在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定地降落的同时,降低成本。
优选的,托盘梁施工时,所述托盘梁于待移位物体的四周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待移位物体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待移位物体在移位过程中相对于托盘梁的位置,降低待移位物体脱离托盘梁,而砸伤工作人员或者损坏待移位物体的情况发生的概率。
优选的,竖向桩基础施工时,通过打桩机或其他能够施力的设备,将竖向桩基础预埋入地下;所述竖向桩基础沿待移位物体的移动路径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安全稳定的移动待移位物体的同时,节约提前施工的成本,且竖向桩基础能够直接留作待移位物体的地下支撑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在平移建筑物或者其他重量巨重的物体时,先将托盘梁稳定的安装于待移位物体的下方,使得托盘梁能够带动待移位物体一同移动;而后将多个竖向桩基础预埋至待移位物体的下方,而后将顶举支撑件设置于托盘梁与竖向桩基础之间。
顶举支撑件先伸缸一个行程,将竖向桩基础向下压入一个行程,而后收缩,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下落一个行程。再后顶举支撑件分组动作,A组顶举支撑件伸缸将竖向桩基础压入一个行程,而后B组顶举支撑件伸缸将竖向桩基础压入一个行程,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降落一个行程,重复降落过程。通过上述方式,无需使用支撑垫,而支撑桩也无需截断,在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定地降落的同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托盘梁施工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桩基础施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顶举支撑件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顶举支撑件伸缸顶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待移位物体整体降落一个行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A组千斤顶伸缸将桩压入一个行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B组千斤顶伸缸将桩压入一个行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的待移位物体整体降落一个行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框图。
附图标记:1、托盘梁;2、竖向桩基础;3、顶举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参照图1,主要包括用于承载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1,其中待移位物体指建筑物或者古建筑等重量较重的物体,且不便于直接吊装运输的物体。参照图2和图3,主要还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竖向桩基础2和顶举支撑件3。而顶举支撑件3可以设置为千斤顶或者其他能够实现伸缩目的的支撑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配置为千斤顶。
参照图1,进一步地,托盘梁1靠近顶举支撑件3的一侧配置有水平支撑面,其中水平支撑面粗糙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水平支撑面与顶举支撑件3之间的摩擦力。
托盘梁1远离顶举支撑件3的一侧配置为承载面,承载面配合待移位物体表面设置,为了进一步限制待移位物体相对于托盘梁1的位置,承载面配合待移位物体较低端的表面设置,通过增加承载面与待移位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上述目的。
托盘梁1配置为混凝土托盘梁或者钢结构托盘梁,混凝土和钢结构的硬度较大,能够承载较重的待移位物体,确保移位作业顺利进行。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支撑待移位物体,竖向桩基础2设置为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竖向桩基础2呈近似阵列分布。在移位作业前将多个竖向桩基础2均预埋入地下,同时为了下移待移位物体,每一竖向桩基础2的顶端均设置一顶举支撑件3。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竖向桩基础2由钢结构制成,且竖向桩基础2的顶端低于托盘梁1设置。由于竖向桩基础2在移位之后需要直接作为待移位物体的地下支撑,因此竖向桩基础2的长度不小于待移位物体所需的地下支撑基础的长度。
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移位路径为竖直方向,则竖向桩基础2形成的路程略大于待移位物体的长度,或者其他便于待移位物体下落的长度即可。
参照图3,顶举支撑件3沿竖直方向支撑待移位物体,多个顶举支撑件3分为至少两组,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为A组和B组,A组和B组均能够单独将待移位物体顶升设定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A组顶举支撑件3先进行支撑作业;设定距离为千斤顶的一个行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顶举支撑件3借助待移位物体的自重向下移动,将竖向桩基础2向下压入一个千斤顶的行程。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平移建筑物或者其他重量巨重的物体时,参照图1,先将托盘梁1稳定的安装于待移位物体的下方,使得托盘梁1能够带动待移位物体一同移动;参照图2,而后将多个竖向桩基础2预埋至待移位物体的下方,参照图3,而后将顶举支撑件3设置于托盘梁1与竖向桩基础2之间。
参照图4,顶举支撑件3先伸缸一个行程,参照图5,将竖向桩基础2向下压入一个行程,而后收缩,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下落一个行程。再后顶举支撑件3分组动作,参照图6,A组顶举支撑件3伸缸将竖向桩基础2压入一个行程,参照图7,而后B组顶举支撑件3伸缸将竖向桩基础2压入一个行程,借助待移位物体本身的自重,参照图8,使得待移位物体整体降落一个行程,重复降落过程。通过上述方式,无需使用支撑垫,而支撑桩也无需截断,在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定地降落的同时,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参照图9,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托盘梁1施工,将适应于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1置于待移位物体之下。其中,适应于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1是指托盘梁1顶侧的形状可以与待移位物体的底侧形状相近似设置,从而托盘梁1与待移位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增加托盘梁1与待移位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两者之间产生移位的概率。
详述的,在托盘梁1施工时,托盘梁11向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待移位物体的四周,用于实现限制待移位物体位置的目的。
竖向桩基础2施工,将多个竖向桩基础2,沿待移位的轨迹预埋入地下,并呈近似阵列分布,同时预留支撑部分在地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打桩机或其他能够施力的设备,将竖向桩基础2预埋入地下;竖向桩基础2沿待移位物体的移动路径均匀间隔分布。
顶举支撑件3安装,将顶举支撑件3安装于托盘梁1与竖向桩基础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顶举支撑件3配置为千斤顶,主要用于支撑待移位物体,同时能够实现顶举待移位物体的目的。
待移位物体降落第一个行程,待顶举支撑件3安装好之后,顶举支撑件3伸缸顶紧,竖向桩基础2在待移位物体自重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顶举支撑件3收缩,带动待移位物体下降一个行程。一个行程是指千斤顶一次顶举的距离,可以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工况设置。
待移位物体继续降落,顶举支撑件3分组将竖向桩基础2向下压入一个行程,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为两组,待全部顶举支撑件3均压入一个行程后,待移位物体实现下降一个行程的目的。
重复降落待移位物体,重复待移位物体降落的过程,直至待移位物体降落至设定的位置,即新址所在的位置。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梁(1)施工,将适应于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1)置于待移位物体之下;
竖向桩基础(2)施工,将多个竖向桩基础(2),沿待移位的轨迹预埋入地下,并预留支撑部分在地上;
顶举支撑件(3)安装,将顶举支撑件(3)安装于所述托盘梁(1)与所述竖向桩基础(2)之间;
待移位物体降落第一个行程,待所述顶举支撑件(3)安装好之后,所述顶举支撑件(3)伸缸顶紧,所述竖向桩基础(2)向下移动,所述顶举支撑件(3)收缩,带动待移位物体下降一个行程;
待移位物体继续降落,所述顶举支撑件(3)分组将所述竖向桩基础(2)向下压入一个行程,待全部所述顶举支撑件(3)均压入一个行程后,待移位物体下降一个行程;
重复降落待移位物体,重复待移位物体降落的过程,直至待移位物体降落至设定的位置;
其中,竖向桩基础(2)施工时,通过打桩机或其他能够施力的设备,将竖向桩基础(2)预埋入地下;所述竖向桩基础(2)沿待移位物体的移动路径均匀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托盘梁(1)施工时,所述托盘梁(1)于待移位物体的四周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待移位物体的位置。
3.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桩基础(2),所述竖向桩基础(2)预埋入地下,每一所述竖向桩基础(2)的顶端设置有一顶举支撑件(3),所述顶举支撑件(3)沿竖直方向支撑物体;
所述顶举支撑件(3)远离所述竖向桩基础(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待移位物体的托盘梁(1),所述托盘梁(1)靠近所述顶举支撑件(3)的一侧配置有水平支撑面,另一侧配置为承载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桩基础(2)配置为钢结构,且所述竖向桩基础(2)的底端设置于建筑地平面底部,顶端低于所述托盘梁(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梁(1)配置为混凝土托盘梁或者钢结构托盘梁;所述水平支撑面与所述顶举支撑件(3)接触,所述水平支撑面粗糙设置;所述承载面配合待移位物体表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举支撑件(3)分为至少两组,每一组所述顶举支撑件(3)单独支撑待移位物体;
所述顶举支撑件(3)借助所述待移位物体的自重向下移动,将所述竖向桩基础(2)向下压入一个千斤顶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举支撑件(3)配置为千斤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桩基础(2)的长度不小于待移位物体所需的地下支撑基础的长度。
CN202110105286.X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814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5286.XA CN11281441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5286.XA CN11281441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4418A CN112814418A (zh) 2021-05-18
CN112814418B true CN112814418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85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5286.XA Active CN11281441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4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8106B (zh) * 2023-01-06 2023-04-14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高层结构移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850A (zh) * 2006-06-22 2007-12-26 张准胜 一种建筑物或古建筑物/群整体顶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0970B (zh) * 2012-06-04 2013-09-11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2704705B (zh) * 2012-06-06 2014-08-06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物长行程无回降多点同步顶升方法
JP2014240584A (ja) * 2013-06-12 2014-12-25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耐津波改修方法
CN105604345B (zh) * 2015-12-31 2017-07-11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物整体同步下降的施工方法
CN106437177B (zh) * 2016-10-14 2018-10-02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交替顶推施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4418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0357B (zh) 钢管墩贝雷梁现浇支架整体落梁装置及方法
CN112814418B (zh) 一种桩式支撑交替竖向移位装置及方法
CN104276527B (zh) 塔器设备起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12579U (zh) 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顶推设备
CN110185188A (zh) 大跨度网壳安装方法
CN102786004A (zh) 无缆风绳带载整体移动式液压提升系统及提升方法
CN110904841B (zh) 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及抬升系统
CN109112963B (zh) 一种桥梁吊装设备
US20220081854A1 (en) Wedge-shaped Pushing Device for Bridg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8454374U (zh) 一种自动化顶升机构
CN212175879U (zh) 一种可移动的基桩静载测试装置
CN113638455B (zh) 一种基桩静载荷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14301282U (zh) 桥梁用楔型推进装置
CN209833669U (zh) 一种护栏底座移动装置
CN103726449A (zh) 自动落梁平台装置及其用于更换铁路梁的施工方法
CN114000437A (zh) 钢箱梁连续顶推及纠偏系统
CN203960754U (zh) 桥梁纵移液压装置
KR20130117171A (ko) 탑 사이드 데크 콘 구조물 설치 방법
CN109083013B (zh) 一种桥梁吊装方法
CN108342984B (zh) 一种滩涂软弱地基栈桥及其安装沉降方法
KR101044443B1 (ko) 지하구조물의 역방향 축조용 슬래브 승강장치
CN218373397U (zh) 一种用于支撑千斤顶的垫高装置
KR102322315B1 (ko) 수평제어 및 선하중 재하를 이용한 보강토 옹벽의 최하부 옹벽블록 시공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최하부 옹벽블록 시공장치
CN215048402U (zh) 升降支墩
CN112727146A (zh) 一种桩顶支撑式步履走行移位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lternating vertical dis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pile suppor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Shizh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1000033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Shizh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1000033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ile type support alternating vertical dis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EVOLUTION BUILDING SHIFT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