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8402U - 升降支墩 - Google Patents

升降支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8402U
CN215048402U CN202121215847.3U CN202121215847U CN215048402U CN 215048402 U CN215048402 U CN 215048402U CN 202121215847 U CN202121215847 U CN 202121215847U CN 215048402 U CN215048402 U CN 215048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uttress
wedges
upper suppo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5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勇
曾可欣
黄昌焕
黄晨光
史朝杰
张克浩
项家窍
尹春辉
亢晓勇
艾荣军
孔炼英
骆崇波
陈伟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5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8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8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8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支墩,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其中升降支墩包括:支座;上支撑体,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支座上,所述上支撑体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楔块,所述楔块的上端面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至少一对所述楔块对称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分别位于所述上支撑体的两侧,所述楔块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支撑体的方向滑动;托举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的侧边,所述托举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升降支墩能够进行自身大行程升降调节,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升降支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支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有江河海域的城市两岸交通连接越来越多采用沉管隧道,使用“平地工厂法”完成沉管的预制后,用带有顶升千斤顶的台车组将沉管驼运上驳。在驳船上,要完成台车千斤顶与临时支墩的支撑体系的转换,这就要求,台车驶上驳船时要比支墩高出一段距离,支墩完成沉管的托举,台车驶下驳船时高度要比支墩低,这个过程就需要垫高支墩来完成接力。如采用一般的支墩,靠增减垫来调节高程,劳动强度大,水平度无法保证、可靠度低,安全风险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升降支墩,能够进行自身大行程升降调节,操作简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包括:
支座;
上支撑体,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支座上,所述上支撑体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
楔块,所述楔块的上端面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至少一对所述楔块对称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分别位于所述上支撑体的两侧,所述楔块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支撑体的方向滑动;
托举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的侧边,所述托举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升降机构和托举装置的设置,能够进行自体升降调节,无需靠增减垫来调节高程,解决了沉管支撑体系转换时,支墩大行程调节的问题,缩短了支撑转换的作业时间,降低了支墩增加支垫时的作业风险;且升降支墩的行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还可根据需要加大千斤顶的承载力,进行承载后的二次调整;本申请的升降支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撑体还设置有顶碗,所述顶碗的底部为凸球面,所述顶碗活动地嵌设在所述上支撑体的顶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座设置有滑道,所述楔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块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楔块并排设置,位于所述上支撑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楔块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边长度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对所述楔块均通过手摇丝杆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座还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限位卡块与所述楔块侧壁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举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托举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托举装置的活动端均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相同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托举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与所述楔块相邻的侧边。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举装置为油压千斤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杆和套筒,所述导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中部,所述上支撑体通过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的楔块位于上限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的楔块位于下限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升降支墩100、支座110、滑道111、限位卡块112、上支撑体120、升降机构121、第一斜面122、顶碗123、楔块130、手摇丝杆131、托举装置1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申请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100,包括支座110、上支撑体120、楔块130和托举装置140。上支撑体120,通过升降机构121设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支座110上,上支撑体120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122;楔块130的上端面为与第一斜面122相对应的第二斜面,至少一对楔块130对称地滑动设置在支座110上且分别位于上支撑体120的两侧,楔块130可沿靠近或远离上支撑体120的方向滑动;托举装置140,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侧边,托举装置140的活动端与上支撑体120的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座110为钢支座110;升降机构121的底端即固定端,设置在支座110的中部,升降机构121的顶端即活动端,与上支撑体120的底部中间连接。上支撑体12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第一斜面122,两个第一斜面122的一端位于升降机构121与上支撑体120的连接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上支撑体120的两侧。楔块130为斜面,即第二斜面,朝上的直角梯形块,两对楔块130并排设置,每对楔块13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另外两侧,楔块130均滑动地设置在支座110上,可沿远离或靠近上支撑体120的方向滑动,当楔块130滑动至上支撑体120的下方尽头时,两对楔块130的两外侧边与上支撑体120的其中两侧对齐。托举装置140设置在支座110上,位于上支撑体120的一侧,其中,托举装置140为油压千斤顶,托举装置140用于驱动上支撑体120做升降运动。其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楔块130可以设置有一对,与上支撑体120的中部对齐,还可以改变楔块130的大小,设置三对楔块130。
以一个驳船上料场景为例:将支墩按方案设计要求排布在驳船甲板上;台车托举沉管上驳前,将升降支墩100楔块130置于下限位,使得上支撑体120下降;台车将沉管托起并移运上驳到指定位置,对所有升降支墩100快速进行行程顶升,可根据需求对每个支墩的高程进行微调;台车千斤顶逐步卸载,降到指定高度,支墩开始承受沉管荷载,直到完全完成支撑体系的转换;台车驶离驳船。
其中升降支墩100的操作过程如下:升降支墩100的下限位置如图3,4个楔块130在支座110两翼位置;升降支墩100需要上行限位时,通过托举装置140将上支撑体120顶起到所需高度;将四个楔块130均推入上支撑体120的下方所需位置,并固定,如图2所示;卸掉托举装置140的顶升力,使上支撑体120落在楔块130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100,通过升降机构121和托举装置140的设置,能够进行自体升降调节,无需靠增减垫来调节高程,解决了沉管支撑体系转换时,支墩大行程调节的问题,缩短了支撑转换的作业时间,降低了支墩增加支垫时的作业风险;且升降支墩100的行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还可根据需要加大千斤顶的承载力,进行承载后的二次调整;本申请的升降支墩10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撑体120还设置有顶碗123,顶碗123的底部为凸球面,顶碗123活动地嵌设在上支撑体120的顶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碗123上端为一平整台面,顶碗123的底部为凸球面,顶碗123活动地嵌装在上支撑体120的顶部,通过凸球面与上支撑体120之间的相对移动调整顶碗123上端面的角度,从而实现与沉管接触面的自适应找平。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座110设置有滑道111,楔块130滑动设置在滑道111中。具体地,可以是一个楔块130对应一个滑道111,此时每对楔块130的滑道111对齐设置,也可以是一对楔块130对应一个滑道111。通过滑道111的设置,能够限定楔块130在支座110上的滑动路径,且保证楔块130滑动时的稳定,不会产生偏移,保持楔块组的外侧与上支撑体120的侧边对齐。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楔块130设置有两对,两对楔块130并排设置,位于上支撑体120同一侧的两个楔块130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与上支撑体120的侧边长度相同。通过两对楔块130的设置,使得楔块组能够最大程度地与上支撑体120的底面接触,保证升降支墩100整体承托物体时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对楔块130均通过手摇丝杆131滑动地设置在支座110上。具体地,一个楔块130对应设置有一个手摇丝杆131;通过手摇丝杆131的设置,能够快速地将楔块130推入上支撑体120的下方,提升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座110还设置有限位卡块112,限位卡块112可调节地设置在支座110上,且限位卡块112与楔块130侧壁抵接。具体地,一个楔块130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块限位卡块112,限位卡块112安装在支座110上且顶住楔块130远离上支撑体120的一侧,由此,在卸去托举装置140的力后,上支撑体120落在楔块130上时,通过限位卡块112顶住楔块130,防止楔块130在压力下发生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托举装置140设置有两个,两个托举装置14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托举装置140的活动端均与上支撑体120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相同高度。通过对称地设置两个托举装置140,对上支撑体120进行托举,能够更加稳定地控制上支撑体120的升降,在需要托举装置140托举上支撑体120承重时,也能够使得上支撑体120的受力更加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托举装置140还可以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四个侧面。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两个托举装置14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与楔块130相邻的侧边。具体地,两个托举装置140分别位于上支撑体120的其中两个侧边,每对楔块13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另外两个侧边;通过此设置,使得升降支墩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能够缩短托举装置140与上支撑体120之间连接的力臂长度,从而托举装置140对上支撑体120的支撑时能够更加省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托举装置140为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21包括导杆和套筒,导杆竖直设置在支座110的中部,上支撑体120通过套筒活动套设在导杆上。通过此设置,上支撑体120能够稳定地进行升降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21还可以为千斤顶,配合托举装置140能够更好地控制上支撑体120升降,以及在需要调节楔块130时,能够增加上支撑体120的托举力。
下面参考图1至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升降支墩100包括支座110、上支撑体120、楔块130和托举装置140。
支座110为钢支座110;升降机构121的底端即固定端,设置在支座110的中部,升降机构121的顶端即活动端,与上支撑体120的底部中间连接。上支撑体12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第一斜面122,两个第一斜面122的一端位于升降机构121与上支撑体120的连接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上支撑体120的两侧。
楔块130为斜面,即第二斜面,朝上的直角梯形块,两对楔块130并排设置,每对楔块13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的另外两侧,楔块130通过滑道111滑动地设置在支座110上,可沿远离或靠近上支撑体120的方向滑动,当楔块130滑动至上支撑体120的下方尽头时,两对楔块130的两外侧边与上支撑体120的其中两侧对齐;一个楔块130还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块限位卡块112,限位卡块112安装在支座110上且顶住楔块130远离上支撑体120的一侧。
托举装置140设置有两个,两个托举装置140分别设置在上支撑体120与楔块130相邻的侧边,且两个托举装置140的活动端均与上支撑体120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相同高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支墩100,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通过升降机构121和托举装置140的设置,能够进行自体升降调节,无需靠增减垫来调节高程,解决了沉管支撑体系转换时,支墩大行程调节的问题,缩短了支撑转换的作业时间,降低了支墩增加支垫时的作业风险;且升降支墩100的行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还可根据需要加大千斤顶的承载力,进行承载后的二次调整;通过限位卡块112顶住楔块130,防止楔块130在压力下发生移动;通过此设置,使得升降支墩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能够缩短托举装置140与上支撑体120之间连接的力臂长度,从而托举装置140对上支撑体120的支撑时能够更加省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
上支撑体,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支座上,所述上支撑体的下端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
楔块,所述楔块的上端面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至少一对所述楔块对称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分别位于所述上支撑体的两侧,所述楔块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支撑体的方向滑动;
托举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的侧边,所述托举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体还设置有顶碗,所述顶碗的底部为凸球面,所述顶碗活动地嵌设在所述上支撑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置有滑道,所述楔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楔块并排设置,位于所述上支撑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楔块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边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楔块均通过手摇丝杆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限位卡块与所述楔块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托举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托举装置的活动端均与所述上支撑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相同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举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体与所述楔块相邻的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装置为油压千斤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杆和套筒,所述导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中部,所述上支撑体通过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CN202121215847.3U 2021-06-01 2021-06-01 升降支墩 Active CN215048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847.3U CN215048402U (zh) 2021-06-01 2021-06-01 升降支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847.3U CN215048402U (zh) 2021-06-01 2021-06-01 升降支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8402U true CN21504840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5847.3U Active CN215048402U (zh) 2021-06-01 2021-06-01 升降支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8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9820B (zh)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104894977A (zh) 一种三维可调千斤顶装置及用于架设磁浮轨道梁的方法
CN109577201B (zh) 一种用于钢桁梁顶推的步履式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061735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顶推装置
CN110593137A (zh) 大吨位顶推装置
CN102852095B (zh) 一种桥梁预制墩台多功能吊装系统及施工步骤
CN102817328A (zh) 一种用于支座的调高方法
CN215048402U (zh) 升降支墩
CN110565983B (zh) 一种建筑物顶升移位方法
CN211646035U (zh) 一种u型梁墩顶横移机构
CN211517937U (zh) 一种大型混凝土块体陆上顶升和平移设施
CN112942139B (zh) 一种钢箱梁施工方法
CN210917052U (zh) 大吨位顶推装置
CN215210571U (zh) 一种用于匝道桥施工的钢箱梁安装装置
CN212688731U (zh) 钢桁架梁桥的安装系统
CN109761166B (zh) 一种智能升降机构
CN210104588U (zh) 适用于曲线和纵横坡的桥梁施工顶推装置
CN210214751U (zh) 一种超大吨位重物水平移动装置
CN113086886A (zh) 一种快锻机活动横梁的辅助升降装置及主缸更换方法
CN218373397U (zh) 一种用于支撑千斤顶的垫高装置
CN219194326U (zh) 一种公路桥梁调坡顶升结构
CN215290120U (zh) 钢管柱与工具柱同心同轴对接平台结构
JP6694639B1 (ja) 昇降装置および該昇降装置を備える作業台船
CN216949649U (zh) 一种自动升降马凳装置
CN215104623U (zh) 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