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0526A - 运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运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0526A
CN112810526A CN202110183656.1A CN202110183656A CN112810526A CN 112810526 A CN112810526 A CN 112810526A CN 202110183656 A CN202110183656 A CN 202110183656A CN 112810526 A CN112810526 A CN 112810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nsmission
plate surface
plat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36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建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836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0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0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0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36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thereon
    • B60P1/38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thereon forming the main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or par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输设备,运输设备工作时,在所述承载装置的承载面上放置物品,控制模块,用于使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第一位置,当伸缩模块到达第一位置时,控制模块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模块的挡片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在放置物品后,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协调控制传动模块和伸缩模块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Description

运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品装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接驳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其广泛应用于在港口、车站、机场、仓库等场所需要推动装置来对物品进行装卸。
传统的接驳车主要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物品的装卸,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此外,现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2019,COVID-19)在全球肆虐,若物品中存在病毒,装卸物品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直接接触物品,作业人员易于受到感染。
因此,需要能完成自动化装卸物品的运输设备,以减少人力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运输设备,来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包括: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承载面;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用于提供传动;伸缩模块,位于所述传动模块上,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下移动,所述伸缩模块包括能够旋出的挡片,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运动至第一位置,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设备工作时,在所述承载装置的承载面上放置物品,控制模块用于使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第一位置,当伸缩模块到达第一位置时,控制模块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模块的挡片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在放置物品后,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协调控制传动模块和伸缩模块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输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发明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在BB处的剖面图;
图5是图4在AA处的剖面图;
图6是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传送链连接部连接传动模块以及伸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运输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需要运输设备,来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包括: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承载面;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用于提供传动;伸缩模块,位于所述传动模块上,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下移动,所述伸缩模块包括能够旋出的挡片,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运动至第一位置,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设备工作时,在所述承载装置的承载面上放置物品,控制模块用于使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第一位置,当伸缩模块到达第一位置时,控制模块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模块的挡片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在放置物品后,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协调控制传动模块和伸缩模块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输设备的功能框图,图2是本发明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运输设备,用于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x)移动,包括:承载装置10,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承载面;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10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20,用于提供传动;伸缩模块30,位于所述传动模块20上,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下移动,所述伸缩模块30包括能够旋出的挡片3130(如图6所示),旋出后的挡片3130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运动至第一位置,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还用于在挡片3130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沿第一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设备工作时,在所述承载装置10的承载面上放置物品,控制模块40用于使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至第一位置,当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时,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旋出后的挡片3130凸出于所述承载面,控制模块40还用于在挡片3130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模块3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发明在放置物品后,所述控制模块40能够协调控制传动模块20和伸缩模块30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参考图3,所述承载装置10,用于承载物品。所述物品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10包括:支撑框架100;多个滚轮101,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撑框架100上,且所述滚轮101与所述支撑框架100转动配合,用于提供所述承载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101用于提供所述承载面,也就是说,所述滚轮101的顶面高于所述支撑框架100的顶部,相应的,放置在承载面上的物品与所述滚轮101的顶部接触。
所述滚轮101与所述支撑框架100转动配合,且所述滚轮101用于提供承载面,与所述承载面为平面的情况相比,滚动摩擦较小,从而在采用推动装置推送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物品的过程中,物品在所述滚轮101上滚动向前,所述物品所需的推动力较小,使得所述推动装置的输出功率较小,有利于降低运输设备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载装置10包括托盘(图中未示出),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物品,所述推动装置通过推送承载装置10中的托盘来达到推送物品的目的。
参考图4和图5,图4为图2在BB处的剖面图,图5为图4在AA处的剖面图。
本实施例中,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10中。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所述传动模块20,用于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传动模块20位于所述承载装置10的中心区域。
所述传动模块20位于所述承载装置10的中心区域,相应的,在所述运输设备工作时,物品放置在所述承载装置10的托盘上,托盘的中心区域受到传动模块20提供的推力,使得物品能够更加平稳地在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的,在运输设备工作时,所述传动模块20用于接收控制模块40的指令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停止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20包括:框体(图中未标示),所述框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相间隔的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所述第二轨迹架2102包括相垂直的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三板面2105共面,且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位于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三板面2105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板面2104位于所述第一板面2103远离所述第三板面2105的一侧,所述第四板面2106位于所述第三板面2105远离所述第一板面2103的一侧;两个第一转动杆2107,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齿轮210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构成的半包围区域;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相啮合;第一电机2110,所述第一电机21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给第一转动杆2107提供转动连接的支撑,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上,且第一转动齿轮210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构成的半包围区域,因为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相啮合,因此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限定了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的传动轨迹,在所述传动模块20工作时,第一电机2110的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带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带动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传动,因为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位于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从而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在所述半包围区域中传动,因此所述传动模块20能够保证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实现平稳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中的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在第二方向上相间隔。在所述传动模块20工作时,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上连接有伸缩模块30,且所述伸缩模块30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之间区域,所述伸缩模块30被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带动,在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之间沿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为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提供设置空间,同时也为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在所述第一方向提供传动路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相垂直,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相垂直,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三板面2105共面,从而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相平行,且因为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沿第二方向延伸,相应的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7垂直,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能够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7同时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板面2104包括第一顶板21041和第一底板21042,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一顶板21041构成角钢;所述第四板面2106包括第二顶板21061和第二底板21062,所述第三板面2105和第二顶板21061构成角钢;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和第二转动杆2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21042和第二底板2106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21041和第一底板21042相间隔,第一底板21042和第二底板21062相间隔。在推动装置推送物品的过程中,使得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和第二转动杆2111中的振动不易通过第一底板21042和第二底板21062传递到角钢中,相应的角钢中的振动不易传递到第一底板21042和第二底板21062中,因此所述第一顶板21041和第一底板21042相间隔,第一底板21042和第二底板21062相间隔有利于提升推动物品过程的平顺性。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还可以为一个整体,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的顶部低于所述承载面,也就是低于所述滚轮的顶部,如此设置,使得推动装置推动物品移动的过程中,物品能够与滚轮接触,通过较小的推动力就能够使得物品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用于从第一电机2110获取转动惯量,进而带动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
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的两端,第一转动齿轮2108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上,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相啮合。从而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在第一方向的距离,决定了所述传动模块20对伸缩模块30的传动距离,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所述传动模块20对伸缩模块30的传动距离较远。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以及第四板面2106,通过轴承端盖和与轴承端盖相配合的轴承实现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轴承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的外径固定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径与所述轴承端盖的固定配合。
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用于与第一传送链2109啮合,实现第一传送链2109的传动。
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固定设置。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外径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径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中心的孔中形成有相配合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通过键实现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位于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构成的半包围区域,相应的,在传动模块20工作时,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在所述半包围区域中运动,所述第一板面2103和第二板面2104能够保护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中的第一传送链2109不易受到物品的挤压,所述第三板面2105和第四板面2106能够保护所述第二轨迹架2102中的第一传送链2109不易受到物品的挤压。
所述第一电机2110,用于提供传送过程中的动力。所述传动模块20用于接收控制模块40的指令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停止移动,也就是说,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110正转、反转或者停止转动。
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第二转动杆21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之间;传送轮211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111上,且所述传送轮2112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相对应。
所述第二转动杆211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之间,相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传送轮2112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之间,且所述传送轮211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与仅有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传送链相啮合的情况相比,所述传送轮2112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之间,所述传送轮2112起到约束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传送路径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对第一传送链2109起到支撑,使得第一传送链2109不易下垂,从而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的齿轮不易发生啮合错误,有利于第一传送链2109传送的平稳性,保证所述第一传送链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实现运动导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包括滚子链。
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第二电机2113,位于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上;连接杆2114,与所述第二电机2113的输出端连接;张紧齿轮2115,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114远离所述第二电机2113的输出端的一端,所述张紧齿轮2115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相啮合。
所述张紧齿轮2115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相啮合,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113的转动,带动所述连接杆2114旋转,从而与所述连接杆2114转动连接的张紧齿轮2115能够起到张紧第一传送链2109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的齿轮不易发生啮合错误,有利于第一传送链2109传送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电机113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114相垂直,所述连接杆2114平行于所述第二板面2104,从而当所述第二电机2113的输出端转动时,所述连接杆2114划过的区域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平行,也就是说,通过第二电机2113的输出端带动所述连接杆211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张紧齿轮2115的运动轨迹不具有第二方向的分量,有利于提升第一传送链2109传送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杆2111位于所述框体的底部。
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和第二转动杆2111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相应的,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传送轮2112位于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具有重量,在传送过程中,顶部的第一传送链2109易于受重量的影响易于往下垂。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和第二转动杆2111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有利于降低框体顶部的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传送轮2112相接触的概率,有利于保证第一传送链2109平稳的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张紧齿轮2115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的内部。
在采用张紧齿轮2115对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进行张紧的过程中,所述张紧齿轮2115在第二电机114的带动下向所述框体的顶部运动,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处于紧绷状态,有利于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的准确啮合,提升第一传送链2109传送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第二转动齿轮2117,位于一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上;第三转动齿轮2118,位于所述第一电机2110的输出端;第二传送链2119,与所述第三转动齿轮2118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相啮合。
在传动模块20工作时,所述第一电机2110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110的输出端带动第三转动齿轮2118转动,所述第三转动齿轮2118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通过第二传送链2119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在所述第二传送链2119的带动下转动,相应的位于第一转动杆2107上的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能够带动第一传送链2109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之间区域的外部。
因此,与第二转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之间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之间区域的外部,在传动模块20工作时,当伸缩模块30运动到所述框体在第一方向的两端时,所述伸缩模块30不会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碰撞,有利于优化传动模块20,有利于保证第一传送链2109平稳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链2119包括滚子链。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底面板2200,与所述第二板面2104和第四板面2106连接,且所述底面板2200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传动链2109和底部的第一传动链2109之间。在传动模块20工作时,当第一传送链2109受到传送过程中的窜动,以及第一传送链2109本身重量的影响,所述底面板2200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不易过于下垂,使得第一传送链2109能够准确啮合,有利于保证第一传送链2109平稳的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承载面上放置物品后,所述传动模块20用于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到达第一位置。且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入时,所述挡片3130与承载面齐平或低于承载面。
所述传动模块20到达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板是旋入的状态,因为所述挡片3130与承载面齐平或低于承载面,因此,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不会与所述承载面上的物品接触,也就是说,所述传动模块20到达第一位置的过程中,伸缩模块30不会推动物品。
具体的,所述伸缩模块30在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之间的区域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第一挡板(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框体在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限定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的运行区域。
参考图6至图8,图6是伸缩模块30的挡片旋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伸缩模块30的挡片旋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伸缩模块30,位于所述传动模块20上,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下移动,所述伸缩模块30包括能够旋出的挡片3130,旋出后的挡片3130凸出于所述承载面。
旋出后的挡片3130凸出于所述承载面,使得所述挡片3130能够推动物品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上还包括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伸缩模块30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路线的两端。具体的,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和第二挡板上。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定义了伸缩模块30被传动模块20推动距离,也就是说定义了物品的被推动距离。
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承载装置1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用于探测伸缩模块30是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后,传感器会将伸缩模块30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40。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限位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和第二挡板上的同时,还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架2101和第二轨迹架2102之间。
所述伸缩模块30包括:固定件;直线驱动机构3120,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包括能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输出端3121;连杆3200,包括第一端3201和第二端3202,所述第一端3201与所述输出端3121转动连接;挡片3130,包括与所述第二端3202转动连接的输入端3133、与所述输入端3133相对的自由端3132,以及位于所述输入端3133和自由端3132之间的连接部3131,所述挡片3130通过连接部313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伸缩模块30中,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转动连接,挡片3130包括与所述第二端3202转动连接的输入端3133,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挡片3130的连接部3131转动连接,在伸缩模块30工作时,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伸出,所述输出端3121带动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发生直线移动,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给所述输入端3133提供转动惯量,所述挡片3130与所述固定件在连接部3131发生转动,从而所述挡片3130相对于固定件顺时针旋转,实现所述挡片3130的旋出,使得所述挡片3130的自由端3132高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高于所述承载面,有利于所述自由端3132推动物品,当物品推动完毕后,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回缩,所述输出端3121带动所述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发生直线移动,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给所述输入端3133提供转动惯量,所述挡片3130与所述固定件在连接部3131发生转动,从而所述挡片3130相对于固定件逆时针旋转,实现所述挡片3130的旋入,使得所述挡片3130的自由端3132低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低于所述承载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3110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110一侧的第二固定部3160;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160连接;所述挡片3130的连接部313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11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3160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110连接。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可以相分离。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与所述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转动连接,使得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位移能够传递给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包括:固定杆3122,所述固定杆3122的延伸方向上包括相对的固定端(图中未标示)和移动端(图中未标示);伸缩杆3123,在所述固定杆3122的延伸方向上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端,所述伸缩杆3123远离所述固定杆3122的一端作为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3121。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伸缩杆3123由气压提供动力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122的所述移动端,所述直线驱动结构3120包括气压缸。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还可以由液压提供动力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所述移动端。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另一些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电动推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模块30还包括:第三转动连接件3203,与所述输出端3121和所述第一端3201均转动连接。在伸缩模块30工作的过程中,使得所述伸缩杆3123和所述连杆3200之间不存在扭力,有利于保证伸缩模块30平稳的工作。
具体的,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3203包括销轴。
连杆3200用于将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位移传递给所述挡片3130的输入端3133,提供挡片3130旋转的转动惯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3200为一个整体的杆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杆还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转动连接的杆件。
所述输入端3133,用于与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转动连接,在伸缩模块30工作过程中,输入端3133给挡片3130相对于连接部3131旋转提供转动惯量。在伸缩模块30工作的过程中,使得所述连杆3200与挡片3130之间不存在扭力,有利于保证伸缩模块30平稳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片3130的输入端3133包括第一转动孔3301,所述伸缩模块30还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贯穿所述第一转动孔3301和所述第二端320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与所述第二端3202和第一转动孔330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孔3301用于将挡片3130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挡片3130通过第一转动孔3301与所述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将所述第二端3202与输入端3133转动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所处位置就是所述输出端3121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包括销钉。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间隙配合的凸台转动连接件。
在伸缩模块30工作过程中,所述挡片3130通过连接部3131发生转动。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挡片3130的所述连接部3131、输入端3133以及自由端3132之间通过虚线隔开。
所述连接部3131具有第二转动孔3302,所述固定件中具有第三转动孔(图未示),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和第三转动孔相对应。
所述伸缩模块30包括: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贯穿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和第三转动孔,且与所述连接部3131和第一固定件3110均为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和第三转动孔用于供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穿过,用于确定所述挡片3130和第一固定件3110的相对转动支点。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将所述连接部3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110转动连接起来,所述连接部3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110的转动点就是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包括销钉。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间隙配合的凸台转动连接件。
在伸缩模块30工作过程中,在所述挡片3130旋出时,所述自由端3132用于推动物品来完成装卸。
在伸缩模块30工作的步骤中,所述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输出端3121转动连接,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与所述挡片3130的输入端3133转动连接,能化解输出端3121与所述输入端3133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带来的干涉,使得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能够顺利驱动挡片3130相对于连接部3131转动,也就是说能够顺利驱动挡片3130相对于第一转动连接件3140发生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片3130的所述输入端3133中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3301的区域为圆弧L(如图8所示),在所述挡片3130转动的过程中,与输入端为方形尖角的情况相比,输入端3133不易与其余的结构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片3130的自由端3132中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的一端具有凹槽3400。所述凹槽3400用于使得第三转动连接件3203在伸缩过程中,挡片3130不易与挡片3130接触,有利于保证挡片3130转动平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31与所述自由端313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部3131与所述输入端3133之间的距离。
所述连接部3131、自由端3132以及输入端3133之间的距离关系如此设置,在挡片3130旋出过程中,所述输出端3121直线运动,提供所述输入端3133发生旋转的转动惯量,通过所述输入端3133较小的线位移实现自由端3132较大的线位移,使得自由端132伸出固定件顶部的长度足够长,有利于自由端3132推动物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孔3301相比于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靠近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
与所述第一转动孔3301相比于所述第二转动孔3302远离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情况相比,在伸缩模块30工作时,所述连杆3200转动的角度较小,使得所述输出端3121和第一端3201,以及第二端3202和输入端3133之间不易存在大扭力,有利于挡片3130平稳的旋入和旋出。
参考图9,示出了传送链连接部连接传动模块20以及伸缩模块3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传动模块20还包括:传送链连接部270,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传送链连接部270与第一传送链2109固定连接。
在运输设备工作时,传动模块20的第一传送链2109通过传送链连接部270与所述伸缩模块30连接,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链连接部27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相间隔的第一侧板2701和第二侧板2702,且所述第一侧板2701和第二侧板2702与所述固定件相间隔;
所述传送链连接部270还包括:顶板270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701和第二侧板2702的顶部,且所述顶板2703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链2109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701和第二侧板2702之间,且通过销轴2704与第一侧板2701和第二侧板2702固定连接。
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至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还用于在挡片3130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40能够协调控制传动模块20和伸缩模块30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品的自动化装卸,降低作业人员与物品的接触频率,提高物品的装卸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包括现场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用于在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停止传动,并还用于在传动模块20停止传动之后控制所述挡片3130旋出。
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伸缩模块30停止在第一位置且旋出挡片3130,用于后续推动物品往第二位置移动。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110停止转动,使得传动模块20停止传动;控制模块40通过控制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伸出,带动连杆2200的第一端2201转动,所述连杆2200的第二端2202带动挡片3130相对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发生顺时针转动,使得挡片3130旋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用于在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二位置,控制所述传动模块40停止传动,还用于在传动模块20停止传动之后控制所述挡片3130旋入。
控制模块40,使伸缩模块30位于第二位置,且所述挡片3130旋入,用于使伸缩模块30后续前往第三位置,为下一次推动物品做准备。
具体的,控制模块40通过控制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201的收缩,带动连杆2200的第一端2201转动,所述连杆2200的第二端2202带动挡片3130相对第二转动连接件3150发生逆时针转动,使得挡片3130旋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用于使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二位置后,使所述伸缩模块30的所述挡片3130旋入,旋入后的挡片3130与承载面齐平或低于承载面。
旋入后的挡片3130与承载面齐平或低于承载面,使得后续在承载面上放置物品后,伸缩模块30在控制模块40的带动下,顺利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挡片3130不会推动物品。
所述控制模块40,用于使所述挡片3130旋入后,使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运动至第三位置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控制模块40控制传动模块20带动伸缩模块30到达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用于在后续在承载面上放置物品后,通过较短的移动距离就能够到达第一位置。
图10是运输设备的工作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0对所述运输设备的工作过程做具体分析。
步骤S1:控制模块40控制传动模块20启动,传动模块20带动伸缩模块30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中的第一电机2110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110带动第三转动齿轮2118转动,所述第三转动齿轮2118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117通过第二传送链2119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在所述第二传送链2117的带动下转动,相应的位于第一转动杆2107上的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能够带动第一传送链2109运动;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通过传送链连接部270与伸缩模块30运动至第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机2110的转动方向定义为正转。
步骤S2: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40。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包括行程开关。伸缩模块30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便将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40。
步骤S3: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一位置后,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传动模块20停止驱动。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中的第一电机2110停止转动,从而第一传送链2109停止传动。
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使所述传动模块停止驱动后,传动模块将伸缩模块停止移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
步骤S4: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传动模块20停止驱动后,控制模块40使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
具体的,控制模块40控制伸缩模块30中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伸出,所述输出端3121带动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发生直线移动,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给所述输入端3133提供转动惯量,所述挡片3130与所述固定件在连接部3131发生转动,从而所述挡片3130相对于固定件顺时针旋转,实现所述挡片3130的旋出,使得所述挡片3130的自由端3132高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高于所述承载面,有利于所述自由端3132推动物品。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40使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后,伸缩模块30将挡片3130旋出的信号传给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模块40控制传动模块传动。
步骤S5:所述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出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至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中的第一电机2110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110带动第三转动齿轮3118转动,所述第三转动齿轮3118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117通过第二传送链2117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在所述第二传送链2117的带动下转动,相应的位于第一转动杆2107上的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能够带动第一传送链2109运动;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通过传送链连接部与伸缩模块30运动至第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机2110的转动方向定义为反转,所述第一电机2110反转使得所述伸缩模块30在第一方向的运动方向相反。
步骤S6: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二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40。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包括行程开关。伸缩模块30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便将伸缩模块30到达第二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40。
步骤S7:所述伸缩模块30到达第二位置后,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传动模块20停止驱动。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中的第一电机2110停止转动,从而第一传送链2109停止传动。
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使所述传动模块停止驱动后,传动模块将伸缩模块停止移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
步骤S8:控制模块40使所述传动模块20停止驱动后,控制模块40使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入。
具体的,控制模块40控制伸缩模块30中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120的输出端3121的回缩,所述输出端3121带动所述连杆3200的第一端3201发生直线移动,连杆3200的第二端3202给所述输入端3133提供转动惯量,所述挡片3130与所述固定件在连接部3131发生转动,从而所述挡片3130相对于固定件逆时针旋转,实现所述挡片3130的旋入,使得所述挡片3130的自由端3132低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低于所述承载面。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模块30的挡片3130旋入后,伸缩模块30将挡片3130旋入的信号传给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模块40控制传动模块传动。
步骤S9:所述挡片3130旋入后,使传动模块20带动所述伸缩模块30运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40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0中的第一电机2110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110带动第三转动齿轮3118转动,所述第三转动齿轮3118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117通过第二传送链2117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转动杆2107在所述第二传送链2117的带动下转动,相应的位于第一转动杆2107上的第一转动齿轮2108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08能够带动第一传送链2109运动;所述第一传送链2109通过传送链连接部与伸缩模块30运动至第三位置。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运输设备,用于推动物品沿第一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承载面;
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
传动模块,用于提供传动;
伸缩模块,位于所述传动模块上,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下移动,所述伸缩模块包括能够旋出的挡片,旋出后的挡片凸出于所述承载面;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运动至第一位置,用于在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挡片旋出,还用于在挡片旋出之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沿第一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上还包括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伸缩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路线的两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使所述伸缩模块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后,使所述伸缩模块的所述挡片旋入,旋入后的挡片与承载面齐平或低于承载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传感器,设置于承载装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用于探测所述伸缩模块是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使所述挡片旋入后,使所述传动模块带动所述伸缩模块运动至第三位置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伸缩模块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停止传动,并还用于在传动模块停止传动之后控制所述挡片旋出;
和/或,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伸缩模块到达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停止传动,还用于在传动模块停止传动之后控制所述挡片旋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
多个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框架转动配合,用于提供所述承载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传动模块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中心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相间隔的第一轨迹架和第二轨迹架,所述第一轨迹架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二轨迹架包括相垂直的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三板面共面,且所述第二板面和第四板面位于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三板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板面位于所述第一板面远离所述第三板面的一侧,所述第四板面位于所述第三板面远离所述第一板面的一侧;
两个第一转动杆,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架和第二轨迹架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板面和第四板面转动连接;
第一转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构成的半包围区域,以及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构成的半包围区域;
第一传送链,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相啮合;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第二转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
传送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且所述传送轮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第二转动齿轮,位于一个所述第一转动杆上;
第三转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第二传送链,与所述第三转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相啮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包括:固定件;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能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输出端;
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转动连接;
挡片,包括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相对的自由端,以及位于所述输入端和自由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挡片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传送链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传送链连接部与第一传送链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相间隔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固定件相间隔;
顶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链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且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CN202110183656.1A 2021-02-10 2021-02-10 运输设备 Pending CN112810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656.1A CN112810526A (zh) 2021-02-10 2021-02-10 运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656.1A CN112810526A (zh) 2021-02-10 2021-02-10 运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0526A true CN112810526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3656.1A Pending CN112810526A (zh) 2021-02-10 2021-02-10 运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052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6732B1 (en) * 1996-08-06 2001-02-13 E.D. Etnyre & Co. Conveyor mechanism
DE102007010889A1 (de) * 2007-03-06 2008-09-18 Siemens Ag Linearantrieb, umfassend eine Rollenkette, sowie Positioniervorrichtung mit einem Linearantrieb
CN102602638A (zh) * 2009-09-18 2012-07-25 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卸翻转装置
CN205662000U (zh) * 2016-05-13 2016-10-26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往复运动的传送装置
CN206217715U (zh) * 2016-10-18 2017-06-06 桐城市闲产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配送车
CN206705164U (zh) * 2017-05-09 2017-12-05 东莞希思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注油效果的直线模组
CN206705110U (zh) * 2017-04-19 2017-12-05 南安市森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用搬运设备
CN206827672U (zh) * 2017-05-26 2018-0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托盘交换机构
JP6299970B2 (ja) * 2014-05-02 2018-03-28 株式会社横崎製作所 選別皿コンベアの選別皿取付装置
CN208948163U (zh) * 2018-08-22 2019-06-07 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链输送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6732B1 (en) * 1996-08-06 2001-02-13 E.D. Etnyre & Co. Conveyor mechanism
DE102007010889A1 (de) * 2007-03-06 2008-09-18 Siemens Ag Linearantrieb, umfassend eine Rollenkette, sowie Positioniervorrichtung mit einem Linearantrieb
CN102602638A (zh) * 2009-09-18 2012-07-25 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卸翻转装置
JP6299970B2 (ja) * 2014-05-02 2018-03-28 株式会社横崎製作所 選別皿コンベアの選別皿取付装置
CN205662000U (zh) * 2016-05-13 2016-10-26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往复运动的传送装置
CN206217715U (zh) * 2016-10-18 2017-06-06 桐城市闲产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配送车
CN206705110U (zh) * 2017-04-19 2017-12-05 南安市森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用搬运设备
CN206705164U (zh) * 2017-05-09 2017-12-05 东莞希思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注油效果的直线模组
CN206827672U (zh) * 2017-05-26 2018-0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托盘交换机构
CN208948163U (zh) * 2018-08-22 2019-06-07 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链输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1539B2 (ja) トロリーならびに該トロリーが利用される駐車装置
CN105110238A (zh) 双自由度自动控制剪叉式物料运送装置
CN109502511A (zh) 一种升降式搬运设备及其作业方法
CN111661668B (zh) 无人配送系统
WO2022095631A1 (zh) 一种适用于田字形托盘取放的托盘搬运agv
CN212768555U (zh) 一种瓷砖装卸系统
CN217076301U (zh) 一种多规格箱式货物装卸车机器人
CN112810526A (zh) 运输设备
CN212737877U (zh) 一种自卸货式agv
KR100500728B1 (ko) 모노레일형 자동화 운반장치
CN212711573U (zh) 一种放料装置
CN211348014U (zh) 移动式渣土车土壤检测装置
CN112141588A (zh) 穿梭车快速提升机
CN111634649A (zh)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旋转装置
CN215591828U (zh) Agv搬运系统
CN214421661U (zh) 传动结构以及推动装置
CN215591829U (zh) Agv托盘提升机
KR101320958B1 (ko) 주행방향이 직각으로 전환되는 수동대차
CN113665603B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轨道内侧卸货底门开闭机构
CN209306410U (zh) 移料机构
AU2009338412B2 (en) Multilevel parking apparatus
CN113636299A (zh) 一种基于不同高度agv与流水线的托盘对接输送系统
CN110861663B (zh) 一种多功能有轨搬运穿梭车
CN220663704U (zh) 一种搬运系统及其长料货物搬运的推拉机构
CN215624854U (zh) Agv托盘转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