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5759B -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5759B
CN112805759B CN201980058751.XA CN201980058751A CN112805759B CN 112805759 B CN112805759 B CN 112805759B CN 201980058751 A CN201980058751 A CN 201980058751A CN 112805759 B CN112805759 B CN 112805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users
safety system
passenger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8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5759A (zh
Inventor
阿德里安·阿尔瓦雷斯库尔沃
马科斯·佩雷斯佩雷斯
赫塞·门迪奥拉歌蒂亚朱莉安娜
伊莎贝尔·冈萨雷斯米尔斯
弗朗西斯科·贾维尔·塞斯玛桑切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K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Publication of CN112805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5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5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5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5Applications of security mon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移动设施,其包括形成循环传送带的多个踏板元件,其中,该多个踏板元件至少部分地由限制该设施的使用者集合的运输高度的至少一个元件覆盖,其特征在于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与该至少一个元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其涉及一种方法,用于针对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确定使用者集合与该至少一个元件之间的碰撞的风险。其还涉及一种用于使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现代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与该至少一个元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移动设施,比如在各种大型场所中(例如,在机场和/或车站中)使用的旨在促进乘客安全移动的乘客移动设施。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移动设施,其包括形成循环传送带的多个踏板元件,其中,该多个踏板元件至少部分地由限制该设施的使用者集合的运输高度的至少一个元件覆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针对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确定使用者集合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之间的碰撞风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现代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乘客风险意识,并且因此提高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的安全性。此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乘客移动设施、用于针对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确定使用者集合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之间的碰撞的风险的方法和用于使乘客移动设施现代化的方法来解决。优选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主题。
术语“使用者集合”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应理解为是指乘客和其随身携带的任何大小的任何物品/物体(例如,行李、运动器材等)或者其自身使用的任何大小的任何物品/物体(例如,用于运输此类物品/物体的手推车)。使用者集合还可以指特定高度的乘客,其中,所述高度和至少一个元件限制运输高度。
术语“元件”应理解为是踏板元件上方的屋顶/从所述屋顶垂下的一个或多个灯/装饰物等。其也可以是在移动步道的踏板元件上方附近的任何形式的任何元件。在灯或装饰物从天花板垂下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元件将是最接近乘客移动设施的踏板元件的元件。
术语“乘客移动设施”包括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包括:形成循环传送带的多个踏板元件,其中,该多个踏板元件至少部分地由限制该设施的使用者集合的运输高度的至少一个元件覆盖;和安全系统,其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与该至少一个元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此风险检测系统提高了乘客的意识,并且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乘客移动设施适配为经由安全系统来检测碰撞的风险。安全系统优选地定位在移动设施的踏板元件上方的区域中。其确定使用者集合的高度是否达到或超过关于最大高度的安全阈。该元件的或该元件最接近移动设施的踏板元件的部分的高度表示安全阈的最大高度。因此,安全阈由移动设施的该至少一个元件与踏板元件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并且优选地通过关于最大高度的安全偏移来选择。这意味着安全阈等于最大高度减去安全偏移。安全偏移可以是最大高度的0.1%至10%,优选为最大高度的1%至2.5%。优选地,最大高度取决于设施的具体情况。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阈可以是固定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其可以是适配为由授权人员(例如,设施的技术人员、操作员、所有者)进行操控的可调参数。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乘客移动设施的安全系统适配为在控制单元处触发事件。优选地,该事件包括动作,比如,存储使用者集合的图像用于将来参考;在控制室中显示图像;激活警报器;激活光信号。例如,可以设想,一旦激活警报器,移动设施就可以配置为减速并且最终停止。优选地,如果尽管移动设施减速但高度风险尚未消除,则将发生停止。这为使用者提供了自己纠正高度风险而不会使在移动设施上的行进发生重大中断的可能性。例如,一旦所检测的高度达到或超过安全阈,例如,检测到使用者集合与至少一个元件之间的碰撞风险,将被触发的事件就是警报器。当使用者集合的高度超过安全阈时,这有利地在乘客移动设施与乘客之间提供了一种通信方式。乘客意识到有风险,使得其可以补救这种情况,因此提高移动设施的所有使用者的安全性。警报器可以是视觉的或音频的或两者的组合,例如,警报器可以是警笛、扩音器、信号灯或两者的组合,例如,信号灯和警笛。如果未检测到风险,则所触发的事件可以是将使用者集合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于是可以在将来作为参考点来使用。
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触发的事件可以是在控制室中显示图像。这有利地允许对使用者集合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的整个行进路径进行监控。可以设想,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执行一个或多个事件。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进一步区别在于,安全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监控设备适配为在预定的监控区域中监控至少使用者集合的高度。
监控区域是关于乘客移动设施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安全系统适配为在使用者集合与安全阈之间存在碰撞的风险时触发事件,例如,激活警报器。监控区域包括至少使用者集合所占用的空间量。监控区域可以是进入乘客移动设施之前的区域,即在移动设施的入口前方附近的区域;或移动设施自身上的区域;或两者兼有。乘客移动设施包括由扶手所限定的移动设施的整个长度。
优选地,监控区域包括由使用者集合使用的移动设施及其周围的所有区域。例如,监控区域包括在登乘发生之前使用者集合在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时所占用的空间量。这可以包括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3米或更少时、优选地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2米或更少时、更优选地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1米或更少时的空间量。监控区域的另一个示例包括使用者集合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所占用的空间量。监控区域的另一个示例包括在登乘发生之前使用者集合在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时所占用的空间量和使用者集合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所占用的空间量。这可以包括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3米或更少时、优选地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1米或更少时、更优选地当使用者集合距移动乘客设施的入口0.5米或更少时的空间量。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与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相关的安全阈是预定的高度值,其优选地存储在安全系统中。优选地,安全系统适配为将使用者集合的高度数据与预定的高度值进行比较。
监控设备可以经由各种装置(例如,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例如,激光器、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相机或其任意组合)来运行。监控设备接收的输入数据取决于所使用的装置。例如,当使用相机时,数据输入是(多个)使用者/(多个)使用者集合的图像。这有利地允许对使用者集合的高度进行监控并且随后进行测量。激光器是高度精度但昂贵的监控装置;传感器,例如,运动、热、光或红外传感器,也是精确的监控装置,但是,相比之下,它们更廉价并且更易于安装和维护;相机也是一种精确的监控装置,与其他设备相比,其更廉价并且更易于维护。对监控区域进行监控的所有装置均同样适用于本发明。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进一步区别在于,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相机。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进一步区别可以在于,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进一步区别可以在于,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相机和至少一个传感器。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乘客移动设施可以适配为具有至少两种模式,即活动模式和睡眠模式,其中,一旦使用者集合进入监控区域,活动模式就开始运行,并且保持运行直到使用者集合退出所述监控区域。当移动设施未被使用时,这有利地允许节省能量。在多个使用者集合同时使用乘客移动设施的情况下,从第一个使用者集合进入监控区域的时间点直到最后一个使用者集合离开监控区域,活动模式保持在运行状态。因此,活动模式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当使用者集合首次进入监控区域时,触发活动模式,并且监控设备处于“开启”配置。其会一直保持如此,直到没有使用者集合保持在监控区域中。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系统优选地定位在移动设施上的固定空间中。最优选地,其定位成使得监控区域覆盖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的使用者集合。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系统定位成使得监控区域覆盖在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使用者集合。
在又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系统定位成使得监控区域覆盖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的和在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使用者集合。此特定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对使用者集合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的所有行进阶段处的监控,并且可以使用例如具有360°镜头的相机、可移动镜头、相机、传感器或其中一者或多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高度检测装置,其用于确定使用者集合的高度,优选为监控区域中的使用者集合的高度;控制单元,其用于触发事件,例如,激活警报器;跟踪系统,其用于跟踪使用者集合的位置,优选为使用者集合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优选地,安全设备包括:高度检测装置,其用于确定使用者集合的高度,优选为监控区域中的使用者集合的高度;和控制单元,其用于触发事件,例如,激活警报器。
安全设备可以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跟踪系统,其用于跟踪使用者集合的位置。跟踪系统优选地在使用者集合位于监控区域中时跟踪使用者集合,并且可以适配为跟踪使用者集合在其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的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移动。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系统包括选择自以下的组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热传感器、光传感器。这提供了可以适配为使用多个跟踪装置的安全系统。跟踪优选地在监控区域内发生。跟踪系统可以与监控设备截然不同或包括在其中。如果两者截然不同,则优选地在使其范围包括监控区域的固定位置处将其合并。
高度检测装置优选地覆盖与监控设备相同的监控区域。跟踪系统也可以覆盖与监控设备和/或高度检测装置相同的监控区域。高度检测装置可以不同于安全系统的监控设备或包括在其中,或者可选地,不同于跟踪系统或包括在其中。高度检测装置优选地与安全系统的以下中的至少一者通信:监控设备;跟踪系统;控制单元。当达到或超过安全阈的高度时,控制单元触发事件,优选地,该事件是警报器响起。高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计算机可编程芯片,其可以合并到安全设备中。其优选为包括以下算法的芯片,该算法可以经由计算机进行操控,以将移动步行设施的多个踏板上方的至少一个元件的高度考虑在内,以及在必要时在存在处于不同高度的多个元件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元件的各种高度考虑在内。这有利地允许安全系统能够根据移动设施的至少一个元件的精确高度来进行编程。
控制单元优选地包括在安全系统内。还可以使安全系统的控制单元与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同步,使得例如当由于检测到高度风险而(优选地经由安全系统的控制单元)激活警报器时,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也被激活,并且促使移动设施减速并且最终停止。优选的是,仅在警报器响起的三分钟之内、优选地在警报器响起的两分钟之内、优选地在警报器响起的一分钟之内高度风险未消除的情况下,停止才会发生。这提供了对移动设施的使用者的安全性的提高。
安全系统,具体而言,监控设备和/或跟踪系统和/或高度检测装置,可以沿着安全阈的长度(例如,沿着踏板元件上方的天花板空间)在多个固定位置处合并,或者附接到灯或装饰物或自其垂下的物体,或者以上的任意组合。在高度检测装置和/或跟踪系统与监控设备截然不同的情况下,高度检测装置和/或跟踪系统优选地安装在同样容纳监控设备的固定空间中,或者其安装到监控设备自身的外部。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固定空间是指乘客移动设施上方附近的区域。优选地,这是使用者集合登乘移动设施之前的区域。优选地,这是在移动设施的入口上方的位置。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跟踪系统优选地与监控设备合并。更优选地,高度检测装置并且可选地跟踪系统与监控设备合并。这有利地提供了可以适配为监控使用者集合在即将使用移动设施时的某些位置的安全系统。这使得可以在使用者集合登乘移动设施之前对其进行监控并且在必要时事先发出任何警报的功能。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固定空间是指踏板元件上方的区域,其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在此特定实施例中,高度检测装置并且可选地跟踪系统被合并到至少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中:监控设备、天花板空间、至少一个元件、装饰物。这有利地提供了可以适配为在移动设施的整个完全使用过程中(从预登乘到登乘/行进以及离开移动设施)监控使用者集合的安全系统。如果在行进期间使用者集合的高度改变,例如,乘客将行李转换到不同的手臂或将其转移给不同的人,则可以发生警告高度限制的事件,例如,可以发出警报。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固定空间是指移动设施的入口上方的位置(优选为在使用者集合登乘移动设施之前的区域)和踏板元件上方的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区域。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系统包括高度检测装置、跟踪系统和监控设备。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监控设备故障的情况下,跟踪系统将仍然能够运行并且能够在控制单元处触发事件,例如,警告使用者/乘客任何高度风险,反之亦然。因此,显著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阈由形成检测光束或区域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构成,其中,阈的高度由该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位置限定。这有利地提供了其高度可以根据移动设施的要求进行调节的安全阈,并且其中,该高度始终保持恒定。优选地,此传感器可以用作监控设备、跟踪设备、高度检测装置或其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针对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的乘客移动设施确定使用者集合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之间的碰撞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由安全系统来确定监控区域中的使用者集合的相关高度数据;
b)将监控区域中的使用者集合的高度数据与安全阈的高度进行比较;
c)如果使用者集合的高度达到或超过安全阈,则在安全系统处触发事件,优选地激活警报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使乘客移动设施现代化的方法,该乘客移动设施包括多个踏板元件,该踏板元件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覆盖,其中,设置了一种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与至少一个元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其中,该安全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其中,该监控设备适配为在预定监控区域中进行监控,使得预定监控区域包括:
a)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的使用者集合;或
b)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使用者集合;或
c)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的以及在乘客移动设施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使用者集合。
由于引入了安全系统,这有利地允许关于使用者的安全性对现有的乘客移动设施进行升级,该安全系统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与优选地定位在移动设施上方的至少一个元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此特定方面的有利实施例中,安全系统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跟踪系统,其用于跟踪使用者集合在监控区域内的位置;高度检测装置。优选地,监控设备和跟踪系统,或者监控设备和高度检测装置,或者监控设备、高度检测装置和跟踪系统定位在同一固定空间中。
附图说明
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
图1a是示出安全系统与所触发的事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图。
图1b是示出乘客移动设施的安全系统与控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图。
图1c是示出包括跟踪系统的安全系统与所触发的事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图。
图1d是示出乘客移动设施的包括跟踪系统的安全系统与控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乘客移动设施所预期的不同场景和结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过程图100,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乘客移动设施的安全系统40。在此示例中,所触发的事件45是警报器。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高度检测装置43和控制单元44。监控设备41与高度检测装置43及控制单元44连接。高度检测装置43与监控设备41及控制单元44连接。控制单元44与每个组件部分(监控设备41、高度检测装置43以及警报器45)连接。虚线和箭头表示可以由每个相应部分(即监控设备41、高度检测装置43、控制单元44和警报器45)发送和/或接收的信号(例如,信息信号)的方向。一旦检测到有碰撞的风险,控制单元44就触发警报器45。警报器是音频的、视觉的或两者兼有。
图1b示出了与图1a相同的设置,只是警报器45连接到安全系统40的控制单元44以及乘客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12两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高度检测装置43检测到碰撞的风险,控制单元44就触发警报器45。激活的警报器45触发信号至乘客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12,该信号促使移动设施的踏板元件11减速并且最终停止。
图1c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乘客移动设施的安全设备40的过程图100。在此示例中,所触发的事件45是警报器。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跟踪系统42、高度检测装置43和控制单元44。监控设备41经由跟踪系统42与高度检测装置43及控制单元44连接。跟踪系统42与监控设备41、高度检测装置43和控制单元44连接。高度检测装置43经由跟踪系统42与监控设备41及控制单元44连接。还可以设想,监控设备41经由直接连接而不是经由跟踪系统42连接到高度检测装置43。控制单元44与每个组件部分(监控设备41、跟踪系统42和高度检测装置43)连接。虚线和箭头表示可以由每个相应部分(即监控设备41、跟踪系统42、高度检测装置43、控制单元44以及警报器45)发送和/或接收的信号(例如,信息信号)的方向。一旦检测到碰撞的风险,控制单元44就激活警报器45。警报器是音频的、视觉的或两者兼有。
图1d示出了与图1c相同的设置,只是警报器45连接到安全系统40的控制单元44以及乘客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12两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高度检测装置43检测到碰撞的风险,控制单元44就触发警报器45。激活的警报器45触发信号至乘客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12,该信号促使移动设施的踏板元件11减速并且最终停止。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作为乘客移动设施10的自动扶梯。自动扶梯10包括多个踏板元件11,这些踏板元件11由箭头示出为在向上方向上移动。还可以设想,踏板元件可以在向下方向上或沿着水平位置移动。实际上,可以设想,踏板元件11可以适配为在安全法规或要求内沿着任意角度移动。
自动扶梯10的踏板元件11由天花板20覆盖。自动扶梯10包括安全系统40,安全系统40定位在踏板元件11的起点上方,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安全系统40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未示出)、控制单元44和警报器45,但是其在此并未示出。其可以可选地包括跟踪系统42。可以设想,这些组件与安全系统40的监控设备41包括在同一固定空间内,优选地在同一壳体内。在此示例中,监控设备41是相机。
在使自动扶梯10开始运行之前,根据自动扶梯10的要求对安全系统40进行编程,例如,经由计算机(未示出)记录和存储安全阈50的高度数据。一旦被存储并且自动扶梯10在运行中,当任一使用者集合30进入监控区域411并且通过监控区域411向自动扶梯10行进时,安全系统40就经由相机41不断监控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使用者集合30在点“X”处进入监控区域411。
此图示出了两个不同的高度。H1指的是从踏板元件11的底部到正上方的天花板20的高度。H2指的是从踏板元件11的底部到安全阈50的高度。当使用者集合30位于监控区域411中时,即在登乘发生之前使用者集合位于乘客移动设施前方时所占用的空间量,并且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等于或超过安全阈50,即H2,并且从而超过H1,控制单元(未示出)触发事件45(未示出)。事件45优选地是警报器响起,警报器可以是警笛或警告灯或两者兼有,用以警告使用者高度风险。以这种方式,使得使用者在踏上自动扶梯10的踏板元件11之前意识到高度风险。
安全系统40定位在踏板元件11的前上方的固定空间中,即在自动扶梯10的入口上方,使得在使用者集合30登乘自动扶梯10之前,监控区域411覆盖使用者集合30。使用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螺钉或强力粘合剂或其组合,将其紧固在该固定空间中。
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想,安全系统40可以与自动扶梯12的控制单元(未示出)同步。具体而言,可以设想,安全系统40的控制单元44可以与自动扶梯12的控制单元连接(如图1b所示)。此连接将使自动扶梯10能够在有高度风险的情况下减速并且最终停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作为乘客移动设施10的自动扶梯。此实施例的自动扶梯10类似于图2所示的自动扶梯。安全系统40的监控设备41是传感器,而不是相机。传感器41定位在踏板元件11的起点正上方的固定空间中。传感器41,具体而言是红外传感器,平行于踏板元件11的移动方向投射能量束或能量区域或能量平面。在此示例中,传感器投射能量束。投射光束的水平面为安全阈50的高度(即H2)划界。光束的长度为监控区域411划界。还可以设想,传感器41沿相反的方向投射较短距离的光束,使得覆盖从自动扶梯的起点到踏板元件的区域,并且因此也将其划界为监控区域411。使用者集合30在点“X”处进入监控区域411。因此,可以在使用者集合30开始登上自动扶梯之前和/或在自动扶梯上行进期间检测到碰撞的风险。
在此实施例中,不需要输入高度数据。高度等于或大于安全阈50(H2)的使用者集合30将干涉监控区域411中传感器41的红外光束,并且因此在控制单元44(未示出)处触发事件45(未示出)。在此示例中,事件45是警报器响起。因此,传感器41提供了监控设备和高度检测装置的共同优点。
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想,可以在踏板元件11上方使用多于一个传感器41。这在传感器41只能提供短距离能量束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因此,为了确保安全阈50沿着踏板元件11的行进方向不间断,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
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相机作为监控设备41。在位置A处指向踏板元件的移动位置的相机将会提供与传感器光束相同的监控区域411和安全阈50。类似地,在位置A处指向踏板元件的移动位置的第一相机和在位置B处指向与踏板元件1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位置、即朝向相机A的第二相机将会提供与传感器光束相同的监控区域411和安全阈50。
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想,安全系统40可以与自动扶梯12的控制单元同步(如图1b和/或图1d所示)。此连接将使自动扶梯能够在有高度风险的情况下减速并且最终停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自动扶梯10。自动扶梯10包括多个踏板元件11,这些踏板元件11由箭头示出为在向上方向上移动。还可以设想,踏板元件可以在向下方向上或沿着水平位置移动。实际上,可以设想,踏板元件11可以适配为在安全法规或要求内沿着任意角度移动。
自动扶梯10的踏板元件11由天花板20覆盖。自动扶梯10包括在踏板元件11的起点处关于天花板20定位的安全系统40。安全系统40包括第一监控设备41A和第二监控设备41B。安全系统40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单元,但是其并未示出。
安全系统40的第一监控设备41A是相机,而安全系统40的第二监控设备41B是传感器。相机41A与图2所示的相机定位在同一固定空间中,即,在踏板元件11的前上方(在自动扶梯10的入口上方),使得在使用者集合30登乘自动扶梯10之前,监控区域411覆盖使用者集合30。传感器41B与图3所示的传感器定位在同一固定空间中,即,踏板元件11的起点的正上方。传感器41B具体而言是红外传感器,并且平行于踏板元件11的移动方向投射能量束。投射光束的水平面为安全阈50的高度(即H2)划界,而踏板元件11上方的天花板20的高度为H1。光束的长度为监控区域411划界。如图3所示,传感器41B还沿相反的方向投射较短距离的光束,使得覆盖从自动扶梯的起点、即扶手的起点到踏板元件11的区域。作为监控设备的相机41A和传感器41B的组合提供了不间断的监控区域411,此监控区域覆盖从登乘自动扶梯10之前到使用者集合30不能再在自动扶梯10上行进的点的使用者集合30。因此,可以在整个这种监控区域上检测碰撞的风险,比图2和图3所示的监控区域411要大得多。相机41A和传感器41B所覆盖的监控区域411可以存在重叠。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阈50的高度仍保持相同,并且如果使用者集合30超过所述高度,则控制单元可以经由相机41A或传感器41B或同时经由两者触发事件(未示出)。
监控区域411起始于点“X”,并且由相机41A覆盖直到点X41。从点X41到监控区域411的末端,监控区域411由传感器41B覆盖。
在使自动扶梯10开始运行之前,根据自动扶梯10的要求对安全系统40进行编程。安全阈50的高度数据(H2)经由计算机(未示出)来记录和存储。一旦被存储并且自动扶梯10在运行中,安全系统40就经由相机41A在使用者集合30在点“X”处进入监控区域411时不断监控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并且继续监控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直到点X41
如果使用者集合30在位于点X与X41之间的监控区域411中,并且高度检测装置(未示出)检测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等于或超过安全阈50,即H2,或者等于或超过H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将触发事件45,例如,警报器(未示出)。
如果使用者集合30已经行进通过相机41A所覆盖的监控区域411而没有引起高度风险,但是其情况自从进入传感器41B所覆盖的监控区域411以来已经改变,例如,使用者将一件行李从一只手臂转移到另一只手臂,或者从行李箱中取出一件物品,其中,所述新的情况导致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安全阈50(H2),则使用者集合30将干涉传感器41B的光束,并且因此促使控制单元(未示出)触发警报器(未示出)。传感器41B提供了监控设备、跟踪系统和高度检测装置的共同优点。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相机41A无法运行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传感器41B仍保持运行(反之亦然),并且因此,安全系统40仍然能够在构成碰撞风险的情况下警告使用者/乘客。
还可以设想,可以在踏板元件11上方使用多于一个传感器41B。这在传感器仅提供短距离能量束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因此,为了确保安全阈50沿着踏板元件11的行进方向不间断,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
也可以通过在位置A处指向踏板元件的移动位置的相机代替传感器来执行此实施例。这将会提供与传感器光束相同的监控区域411和安全阈50。类似地,在位置A处指向踏板元件11的移动位置的第一相机和在位置B处指向与踏板元件1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位置(即朝向相机A)的第二相机将会提供与传感器光束相同的监控区域411和安全阈50。实际上,传感器、发光装置和相机的任意组合都可以合并到安全系统40中。
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想,安全系统40可以与自动扶梯12的控制单元同步(如图1b和/或图1d所示)。此连接将使自动扶梯能够在有高度风险的情况下减速并且最终停止。
图5是解释当安全系统40、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4触发事件45时背后的过程的流程图。当使用者集合30接近乘客移动设施(未示出)时,安全系统(未示出)将确定是否构成碰撞风险。这通过确定所检测的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是否大于元件20的高度(H1)来实现。如果所检测的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大于安全阈50的高度(H2),则由安全系统的控制单元(未示出)来触发事件45。如果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小于安全阈50的高度(H2),则不构成风险,并且使用者集合能够平安无事地在乘客移动设施上行进。
以上实施例是可以如何实施本发明的示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整体范围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的各部分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的各部分组合。
附图标记表
10 乘客移动设施
11 踏板元件
12乘客移动设施的控制单元
20 元件
30 使用者集合
40 安全系统
41 监控设备
41A 第一监控设备
41B 第二监控设备
411 监控区域
42 跟踪系统
43 高度检测装置
44 控制单元
45 事件
50 安全阈
100 过程图
200 流程图
H1从踏板元件11到元件20的高度
H2从踏板元件11到安全阈50的高度
X监控区域411的起点
X41监控设备41A所覆盖的监控区域411的终点/监控设备41B所覆盖的监控区域411的起点

Claims (12)

1.一种乘客移动设施(10),包括形成循环传送带的多个踏板元件(11),其中,所述多个踏板元件(11)至少部分地由限制所述设施(10)的使用者集合(30)的运输高度的至少一个元件(20)覆盖,其特征在于安全系统(40),所述安全系统(40)适配为检测所述使用者集合(30)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20)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其中,所述监控设备(41)适配为在预定的监控区域(411)中监控至少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数据,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用于确定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43),并且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跟踪系统(42),用于在整个所述监控区域(411)中跟踪所述使用者集合(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安全系统(40)确定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达到或超过关于最大高度的安全阈(50),则所述安全系统(40)检测到碰撞的风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40)适配为一旦所检测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所述安全阈(50)就触发事件(45)。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阈(50)是存储在所述安全系统(40)中的预定高度值,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适配为将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数据与所述预定高度值进行比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其中,所述监控设备(41)选择自包括以下的组: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至少一个相机或其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40)定位成使得所述监控区域(411)覆盖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所述乘客移动设施(10)前方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40)定位成使得所述监控区域(411)覆盖使用者集合(30)在所述移动设施(10)上登乘和行进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40)定位成使得所述监控区域(411)覆盖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所述乘客移动设施(10)前方的以及在所述移动设施(10)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移动设施(10),其中,所述安全阈(50)由形成检测光束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构成,其中,所述安全阈(50)的高度由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位置限定。
10.一种用于针对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20)覆盖的多个踏板元件(11)的乘客移动设施(10)确定使用者集合(30)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20)之间的碰撞的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由安全系统(40)来确定监控区域(411)中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
b)将所述监控区域(411)中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与安全阈(50)的高度进行比较;
c)如果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所述安全阈(50),则在所述安全系统(40)处触发事件(45),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其中,所述监控设备(41)适配为在预定的监控区域(411)中监控至少所述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数据,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用于确定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43),并且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跟踪系统(42),用于在整个所述监控区域(411)中跟踪所述使用者集合(30)。
11.一种用于使乘客移动设施现代化的方法,所述乘客移动设施包括多个踏板元件(11),所述踏板元件(11)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元件(20)覆盖,其特征在于,设置安全系统(40),所述安全系统(40)适配为检测使用者集合(30)与所述至少一个元件(20)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包括监控设备(41),其中,所述监控设备(41)适配为在预定监控区域(411)中进行监控,使得所述预定监控区域(411)包括:
a)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所述乘客移动设施(10)前方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或
b)在所述乘客移动设施(10)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或
c)在登乘发生之前位于所述乘客移动设施(10)前方的以及在所述移动设施(10)上登乘和行进期间的所述使用者集合(30),其中,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用于确定使用者集合(30)的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43),并且所述安全系统(40)还包括跟踪系统(42),用于在整个所述监控区域(411)中跟踪所述使用者集合(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设备(41)和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3)定位在同一固定空间中。
CN201980058751.XA 2018-09-10 2019-09-02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Active CN112805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382647.8 2018-09-10
EP18382647.8A EP3621048B1 (en) 2018-09-10 2018-09-10 Risk-detection system for a passenger moving installation
PCT/EP2019/073296 WO2020053004A1 (en) 2018-09-10 2019-09-02 Risk-detection system for a passenger moving install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5759A CN112805759A (zh) 2021-05-14
CN112805759B true CN112805759B (zh) 2023-05-23

Family

ID=6372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8751.XA Active CN112805759B (zh) 2018-09-10 2019-09-02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9030B2 (zh)
EP (1) EP3621048B1 (zh)
CN (1) CN112805759B (zh)
DK (1) DK3621048T3 (zh)
ES (1) ES2932197T3 (zh)
WO (1) WO20200530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5139B1 (ja) * 2020-09-04 2022-03-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マンコンベアの長尺物監視システム
JP7470238B1 (ja) 2023-09-04 2024-04-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システム、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65581A (ja) * 2012-09-26 2014-04-17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03818814A (zh) * 2013-08-14 2014-05-28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保护装置和包括它的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设备
CN204057635U (zh) * 2014-04-30 2014-12-31 广州广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防撞装置
CN206554431U (zh) * 2017-03-03 2017-10-13 宸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楼梯安全隔离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8263U (zh) * 1985-01-30 1986-08-12
US5782330A (en) * 1996-12-20 1998-07-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JP3612467B2 (ja) * 2000-02-25 2005-0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階段通路設備
JP5048912B2 (ja) * 2002-11-06 2012-10-17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スカレータ及び動く歩道のビデオカメラ監視
JP2004175529A (ja) 2002-11-28 2004-06-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中間支持装置
DE102009034345B4 (de) * 2009-07-23 2013-01-03 Kone Corp.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Personentransporteinrichtung
FI20115542A0 (fi) * 2011-06-03 2011-06-03 Marimils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valvontaan
CN105096406A (zh) * 2014-04-30 2015-11-25 开利公司 用于建筑能耗设备的视频分析系统和智能楼宇管理系统
JP2015222533A (ja) * 2014-05-23 2015-12-1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盗撮検知装置
CN204096877U (zh) * 2014-06-19 2015-01-14 上海电机学院 自动扶梯危险区防卡装置
CN106315324B (zh) 2015-06-16 2020-04-14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一种能够监测儿童使用的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205618B1 (en) * 2016-02-15 2024-04-03 TK Escalator Norte, S.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port device, namely an escalator or a moving walkway
CN117864918A (zh) * 2016-07-29 2024-04-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乘客运输装置的监测系统、乘客运输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JP6606042B2 (ja) * 2016-09-27 2019-1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乗客コンベアの異常検出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異常検出方法
CN107844741A (zh) * 2017-09-11 2018-03-27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上儿童逆行的检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455429B (zh) * 2018-03-30 2023-07-04 迅立达智能装备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同步运输行李功能的电动扶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65581A (ja) * 2012-09-26 2014-04-17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03818814A (zh) * 2013-08-14 2014-05-28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保护装置和包括它的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设备
CN204057635U (zh) * 2014-04-30 2014-12-31 广州广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防撞装置
CN206554431U (zh) * 2017-03-03 2017-10-13 宸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楼梯安全隔离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1048B1 (en) 2022-11-02
US20210316963A1 (en) 2021-10-14
WO2020053004A1 (en) 2020-03-19
ES2932197T3 (es) 2023-01-17
DK3621048T3 (da) 2023-01-30
CN112805759A (zh) 2021-05-14
EP3621048A1 (en) 2020-03-11
US11339030B2 (en)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9434B (zh) 利用基于超宽带的实时定位的安全事故控制系统
EP2214998B1 (en) Passive detection of persons in elevator hoistway
US10155642B2 (en) Intelligent escalator emergency stop system (IE2S2)
KR101237200B1 (ko) 지능형 주차장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698802B (zh) 用于控制运输设备、即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步道的方法
CN112805759B (zh) 用于乘客移动设施的风险检测系统
JP5917327B2 (ja) エスカレータ監視システム
EP1849740B1 (en)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lift system
US1178070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elevators and other devices
EP1943612A1 (en) Video image guideway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KR10161927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문 안전장치
KR100799317B1 (ko) 차량 승강장 안전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10166512A1 (en) Gate device and system
JP2014129156A (ja) エスカレ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スカレータ制御方法
KR20100076157A (ko) 지하철 안전시스템
KR101713844B1 (ko) 감압센서를 이용한 승강기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393992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grading elevator control systems with a digital control system
US20120218107A1 (en) Entity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area
JP2012056535A (ja) ホーム事故検知システム
KR100573727B1 (ko) 철도 승강장의 안전사고 방지 시스템
EP35992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vators to detect concealed object and inform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JP5963251B2 (ja) 状況判定装置及び状況判定プログラム
KR200359196Y1 (ko) 철도 승강장의 안전사고 방지 시스템
KR20220147325A (ko) 플랫폼 스크린 도어 제어 시스템
CN116934809A (zh) 用于自动监控人员运送设备的行驶运行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20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