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2229B -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2229B
CN112802229B CN202110027331.4A CN202110027331A CN112802229B CN 112802229 B CN112802229 B CN 112802229B CN 202110027331 A CN202110027331 A CN 202110027331A CN 112802229 B CN112802229 B CN 112802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data recorder
distance
automobile data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7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2229A (zh
Inventor
徐占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ad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a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ad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a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7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2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2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2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66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the electronic data carrier being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8Capturing isolated or intermittent images trigger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event, e.g. an object reaching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和行车记录仪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
现有技术中,文献CN108495071A提出一种行车记录仪紧急拍摄方法,包括:在行车记录仪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紧急信号,紧急信号包括操作紧急录像按键产生的紧急录像信号和操作紧急拍照按键产生的紧急拍照信号;如果未接收到紧急信号,将采集的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如果接收到的紧急信号是紧急录像信号,根据紧急录像信号触发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将行车记录仪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如果接收到的紧急信号是紧急拍照信号,则根据紧急拍照信号触发行车记录仪的紧急拍照功能,将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照片存储至第三存储区,从而提高了紧急事件抓拍的正确率。
然而,上述文献仅仅记载了行车记录仪触发紧急拍摄的方法,而现有技术中却存在很多造成行车记录仪的紧急拍摄功能误触发的情况,例如,距离行车记录仪所在的前挡风玻璃较近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驾乘人员在车内伸展胳膊、上下车过程中拿放手机等物品、操作行车记录仪的按键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误碰到行车记录仪导致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被误触发。显然,上述文献中行车记录仪触发紧急拍摄的方法对此种误触发的行为却完全无法识别,从而无法实现对此种行为的误触发操作的识别。因此,有待提出一种针对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识别方法,以避免无效的紧急录像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所述行车记录仪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则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的触发时间作为第一触发时间;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结束;
S2,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S3,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
S4,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S5,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则执行步骤S1;
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和所述第二视频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如果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或者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执行步骤S4。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支架、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下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所述行车记录仪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则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的触发时间作为第一触发时间;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结束;
S2,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S3,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
S4,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S5,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则执行步骤S1;
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和所述第二视频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如果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或者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执行步骤S4。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行车记录仪具有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由于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通常都是通过加速度的变化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从而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即常规的行车记录仪内部都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因此,在此不做赘述。而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制;如果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有多个,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1可以均匀的布置于显示屏下侧平面上,如图1所示的1-1和1-2的位置处。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上的检测语音通话期间何时将电话握在用户的脸部从而触发关闭显示器的红外(IR)接近感应模块相同或者类似的传感器模块实现,在此不做赘述。同时,除了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外,其他结构与本领域现有的行车记录仪的硬件结构并无不同,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则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的触发时间作为第一触发时间;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结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行车记录仪触发紧急录像功能时是基于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数据的变化来识别的,例如,加速度数据在某一时刻突然由0或者接近于0的某一数值增加到5 m/s2,如果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为3m/s2,则会触发紧急录像功能。而行车记录仪触发该紧急录像功能时却无法区分是真正的例如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还是用户的误碰造成的误触发。即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即此时达到了紧急录像功能的触发条件,在该条件下需要进一步的后续判断以筛除误触发的情形。反之,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不满足紧急录像功能的触发条件,从而直接结束本发明的过程。进一步的,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例如上述5 m/s2的触发时间t1作为第一触发时间。
S2,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存在用户对行车记录仪的误触发行为,则在前述加速度数值5 m/s2之前的比较短的时间段内用户会存在手部或者移动终端靠近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为了对是否存在该行为进行判断,本发明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3S,此时,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t1-3,t1+3];从而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可以进行拿手机、伸展手臂等误触发行为的执行时间。进一步的,如果用户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则表明用户很有可能存在拿手机的动作造成的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该误碰行为,需要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例如,所述距离最小值为1cm,即在该距离最小值及其更小距离内会很大概率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进一步的,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例如,所述距离最小值为0.5cm,则表明很大可能性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表明大概率不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从而执行步骤S4。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没有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即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用户的手机始终放置于车载支架内,则不存在用户通过拿动手机造成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伸展手臂等手势动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
S3,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伸展手臂等手势动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优选的,本发明通过所述行车记录仪内置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来检测用户手臂的接近行为,这是因为用户的肢体会存在特定的温度,而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正是检测带温度的生物体的接近行为的较佳传感器。至于为何不采用其他类型的可以检测物体之间距离的传感器,是因为在本发明的行车记录仪的误触发场景中,通常都是用户手拿手机或者伸展手臂造成的,而其他一般的物体误碰的可能性很低,从而不在本发明的考虑范围内;另一方面,采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虽然能同时识别非生物体对象的靠近行为,但无疑会增加传感器的成本和本发明实施的难度与可行性,因此,本发明优选的采用红外接近传感器作为检测用户手臂靠近行为的传感器类型。具体的,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例如[t1-3,t1+3],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从而对生物体的对象例如用户的手臂的接近行为进行检测。例如,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例如,所述第二距离阈值为0.2cm则表明用户的手臂很可能已经碰触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表明用户的手臂没有碰触到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4。
S4,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由于不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或者,表明用户的手臂没有碰触到行车记录仪,即不存在用户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因此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这里的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为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处于可用状态,而并非或者并不局限于立即开启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S5,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由于很大可能性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或者,用户的手臂很可能已经碰触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以避免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
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则执行步骤S1;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多见于用户在上下车的时间段内;基于此种情况的考虑,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此时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用户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由此执行步骤S1,以触发本发明前述判断的过程。
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反之,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表明用户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可能性极小,同时,为了避免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对紧急录像功能的大概率使用需求,优选的,此时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即保留或者使能紧急录像功能的使用权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与手机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红外连接或者wifi连接,在此不做限制;此时,信号强度越大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距离值,该信号强度与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考本领域现有的技术文献的实验数据,在此不做赘述。由此,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将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上时手机的屏幕侧是正对于用户的,此时,用户在拿起手机时根据手臂的摆动角度往往也是屏幕侧最接近并使屏幕面向行车记录仪;据此,优选的,可以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附近的距离传感器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此时,所述固定障碍物为行车记录仪,从而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原理,由于用户将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上时手机的屏幕侧是正对于用户的,此时,用户在拿起手机时根据手臂的摆动角度往往也是屏幕侧最接近并使屏幕面向行车记录仪;据此,优选的,可以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在用户拿起手机时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进一步的,在获取到该距离值后自动关闭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通过检测接近的发热物体的热量来识别接近对象的距离;此时,不同的热量值对应不同的障碍物距离,具体热量与障碍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实验数据,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和所述第二视频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紧急录像功能能够录制的视频往往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之后的视频段,而该视频段的开始时间往往相对于紧急情况的开始时间来说往往是滞后的,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紧急录制视频段的紧急情况的完整性;对此,优选的,本发明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t1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ta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t1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tb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即[ta,t1]和所述第二视频即[t1,tb]得到的[ta,tb]视频段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由此保证了录制的紧急视频段能够完整涵盖紧急情况的整个时间过程,从而实现了紧急情况下的视频证据的完整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识别用户是否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例如,所述第二信号为蓝牙连接、红外连接或者wifi连接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制;此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行车记录仪与在支架内放置的手机之间的距离所在相对位置时的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表明与固定在车内的行车记录仪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存在手机的移动行为,即用户将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表明该静止状态下的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反之,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表明该静止状态下的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优选的,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可以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来检测,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在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不仅可能放置于支架内,还可能放置于中控台的储物格内,因此,本发明对两种不同的存放位置分别进行识别,例如,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可以为所述手机放置于中控台的储物格内时与行车记录进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发生变化,则表明用户从所述中控台的储物格内拿起了手机,从而存在前述误碰行车记录仪的可能性,此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及其后续判断步骤,在此不做赘述。反之,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没有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3,以进行后续的手臂障碍物的判断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如果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手拿手机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不仅可能发生于驾驶员,还可能发生于副驾驶位的乘客;对此,优选的,本发明识别出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时,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所述可连接状态为预先建立过无线连接而当前并未与所述第二手机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通过扫描当前环境内的无线连接信息发现该第二手机处于无线信号能够连接的状态。此时,如果存在可以建立无线连接的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此时,为了不影响行车记录仪与前述手机的正常无线连接,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与前述手机与行车记录仪的无线连接方式不同;例如,前述手机的无线连接方式为蓝牙,则该第二无线连接方式为wifi;由此避免两种连接方式之间的干扰。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具体通过信号强度获取两者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或者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执行步骤S4。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例如,所述第三距离阈值为0.5cm,则表明第二手机很可能直接误碰或者通过用户的手持操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责任表明第二手机很小概率直接误碰或者通过用户的手持操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4;或者,在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时执行步骤S4,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实施例二: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如图1所示,所述行车记录仪包括支架、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部分未示出)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下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行车记录仪具有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由于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通常都是通过加速度的变化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从而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即常规的行车记录仪内部都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因此,在此不做赘述。而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制;如果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有多个,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1可以均匀的布置于显示屏下侧平面上,如图1所示的1-1和1-2的位置处。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上的检测语音通话期间何时将电话握在用户的脸部从而触发关闭显示器的红外(IR)接近感应模块相同或者类似的传感器模块实现,在此不做赘述。同时,除了上述红外接近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外,其他结构与本领域现有的行车记录仪的硬件结构并无不同,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则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的触发时间作为第一触发时间;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结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行车记录仪触发紧急录像功能时是基于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数据的变化来识别的,例如,加速度数据在某一时刻突然由0或者接近于0的某一数值增加到5 m/s2,如果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为3m/s2,则会触发紧急录像功能。而行车记录仪触发该紧急录像功能时却无法区分是真正的例如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还是用户的误碰造成的误触发。即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即此时达到了紧急录像功能的触发条件,在该条件下需要进一步的后续判断以筛除误触发的情形。反之,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不满足紧急录像功能的触发条件,从而直接结束本发明的过程。进一步的,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例如上述5 m/s2的触发时间t1作为第一触发时间。
S2,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存在用户对行车记录仪的误触发行为,则在前述加速度数值5 m/s2之前的比较短的时间段内用户会存在手部或者移动终端靠近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为了对是否存在该行为进行判断,本发明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3S,此时,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t1-3,t1+3];从而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可以进行拿手机、伸展手臂等误触发行为的执行时间。进一步的,如果用户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则表明用户很有可能存在拿手机的动作造成的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该误碰行为,需要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例如,所述距离最小值为1cm,即在该距离最小值及其更小距离内会很大概率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进一步的,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例如,所述距离最小值为0.5cm,则表明很大可能性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表明大概率不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从而执行步骤S4。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没有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即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用户的手机始终放置于车载支架内,则不存在用户通过拿动手机造成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伸展手臂等手势动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
S3,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伸展手臂等手势动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优选的,本发明通过所述行车记录仪内置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来检测用户手臂的接近行为,这是因为用户的肢体会存在特定的温度,而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正是检测带温度的生物体的接近行为的较佳传感器。至于为何不采用其他类型的可以检测物体之间距离的传感器,是因为在本发明的行车记录仪的误触发场景中,通常都是用户手拿手机或者伸展手臂造成的,而其他一般的物体误碰的可能性很低,从而不在本发明的考虑范围内;另一方面,采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虽然能同时识别非生物体对象的靠近行为,但无疑会增加传感器的成本和本发明实施的难度与可行性,因此,本发明优选的采用红外接近传感器作为检测用户手臂靠近行为的传感器类型。具体的,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例如[t1-3,t1+3],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从而对生物体的对象例如用户的手臂的接近行为进行检测。例如,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例如,所述第二距离阈值为0.2cm则表明用户的手臂很可能已经碰触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表明用户的手臂没有碰触到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4。
S4,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由于不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或者,表明用户的手臂没有碰触到行车记录仪,即不存在用户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因此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这里的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为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处于可用状态,而并非或者并不局限于立即开启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S5,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由于很大可能性存在用户的手机或者拿手机的手部碰触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或者,用户的手臂很可能已经碰触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以避免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
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则执行步骤S1;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多见于用户在上下车的时间段内;基于此种情况的考虑,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此时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用户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情况,由此执行步骤S1,以触发本发明前述判断的过程。
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反之,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表明用户通过所拿物品或者手部误碰行车记录仪的可能性极小,同时,为了避免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对紧急录像功能的大概率使用需求,优选的,此时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即保留或者使能紧急录像功能的使用权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与手机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红外连接或者wifi连接,在此不做限制;此时,信号强度越大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距离值,该信号强度与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考本领域现有的技术文献的实验数据,在此不做赘述。由此,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将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上时手机的屏幕侧是正对于用户的,此时,用户在拿起手机时根据手臂的摆动角度往往也是屏幕侧最接近并使屏幕面向行车记录仪;据此,优选的,可以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附近的距离传感器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此时,所述固定障碍物为行车记录仪,从而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原理,由于用户将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上时手机的屏幕侧是正对于用户的,此时,用户在拿起手机时根据手臂的摆动角度往往也是屏幕侧最接近并使屏幕面向行车记录仪;据此,优选的,可以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作为检测两者之间距离及其距离变化的方法,例如,在用户拿起手机时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进一步的,在获取到该距离值后自动关闭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通过检测接近的发热物体的热量来识别接近对象的距离;此时,不同的热量值对应不同的障碍物距离,具体热量与障碍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实验数据,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和所述第二视频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紧急录像功能能够录制的视频往往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之后的视频段,而该视频段的开始时间往往相对于紧急情况的开始时间来说往往是滞后的,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紧急录制视频段的紧急情况的完整性;对此,优选的,本发明获取所述第一震动时间t1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ta的第一视频,采集所述所述第一震动时间t1及其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tb的第二视频,拼接所述第一视频即[ta,t1]和所述第二视频即[t1,tb]得到的[ta,tb]视频段作为所述第一震动时间的紧急录像视频;由此保证了录制的紧急视频段能够完整涵盖紧急情况的整个时间过程,从而实现了紧急情况下的视频证据的完整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识别用户是否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例如,所述第二信号为蓝牙连接、红外连接或者wifi连接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制;此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行车记录仪与在支架内放置的手机之间的距离所在相对位置时的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表明与固定在车内的行车记录仪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存在手机的移动行为,即用户将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表明该静止状态下的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反之,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表明该静止状态下的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优选的,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可以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来检测,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在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不仅可能放置于支架内,还可能放置于中控台的储物格内,因此,本发明对两种不同的存放位置分别进行识别,例如,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如[t1-3,t1+3]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可以为所述手机放置于中控台的储物格内时与行车记录进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发生变化,则表明用户从所述中控台的储物格内拿起了手机,从而存在前述误碰行车记录仪的可能性,此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及其后续判断步骤,在此不做赘述。反之,如果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没有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3,以进行后续的手臂障碍物的判断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如果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手拿手机误碰行车记录仪的行为不仅可能发生于驾驶员,还可能发生于副驾驶位的乘客;对此,优选的,本发明识别出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时,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所述可连接状态为预先建立过无线连接而当前并未与所述第二手机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通过扫描当前环境内的无线连接信息发现该第二手机处于无线信号能够连接的状态。此时,如果存在可以建立无线连接的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此时,为了不影响行车记录仪与前述手机的正常无线连接,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与前述手机与行车记录仪的无线连接方式不同;例如,前述手机的无线连接方式为蓝牙,则该第二无线连接方式为wifi;由此避免两种连接方式之间的干扰。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具体通过信号强度获取两者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或者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执行步骤S4。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例如,所述第三距离阈值为0.5cm,则表明第二手机很可能直接误碰或者通过用户的手持操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5。反之,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责任表明第二手机很小概率直接误碰或者通过用户的手持操作误碰了行车记录仪,从而执行步骤S4;或者,在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时执行步骤S4,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实施例三: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实施例四: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所述车机内的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执行上述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加速度数据、行车记录仪与手机或者手部的距离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手机或者手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从而由此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达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的效果,避免了错误触发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制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 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功能控制方法,所述行车记录仪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行车记录仪在启动状态下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阈值,则获取所述加速度数值的触发时间作为第一触发时间;如果所述加速度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结束;
S2,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S3,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如果所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最小距离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
S4,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S5,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所述行车记录仪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则执行步骤S1;
如果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不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行车记录仪连接的所述手机的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强度,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距离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所述手机的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与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或者,启动所述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识别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最近位置;在所述最近位置处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作为所述距离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的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获取障碍物的最大热量值,将所述最大热量值对应的障碍物的距离作为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触发时间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从车载手机支架内拿走手机,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支架内时所述手机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增大或者减小,则所述手机从所述支架内拿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手机在静止状态下与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第三信号强度值,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如果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不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则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手机的距离最小值;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还包括:
如果所述手机未放置于所述支架内,则识别是否存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处于可连接状态的第二手机,如果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建立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第二无线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所述第二手机的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5;如果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或者不存在所述第二手机,则执行步骤S4。
9.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支架、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27331.4A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02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331.4A CN11280222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331.4A CN11280222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229A CN112802229A (zh) 2021-05-14
CN112802229B true CN112802229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80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7331.4A Active CN11280222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222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3775Y (zh) * 2007-07-13 2008-05-21 曾庆华 数字视频汽车事故记录仪
CN103428433A (zh) * 2012-05-23 2013-12-04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系统和影像处理方法
CN107014481A (zh) * 2017-03-01 2017-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570542A (zh) * 2019-08-08 2019-12-1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录像记录方法、装置、车辆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10433A (zh) * 2019-12-10 2020-04-1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通事故协同认证处理及溯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5757A1 (de) * 1983-02-26 1984-10-04 Edmund 7016 Gerlingen Zottnik Unfalldatenschreiber
KR100369130B1 (ko) * 1999-12-24 2003-01-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고 기록 장치의 센서 오차 최소화 방법
JP2007334760A (ja) * 2006-06-16 2007-12-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CN102411425B (zh) * 2011-07-22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07882B (zh) * 2014-05-27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准确性高的触屏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07155079A (zh) * 2016-03-02 2017-09-12 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及其紧急录像方法
CN106023341A (zh) * 2016-05-05 2016-10-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应急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95071A (zh) * 2018-02-26 2018-09-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记录仪紧急拍摄方法及系统
DE202018005712U1 (de) * 2018-12-04 2019-01-14 Sandro Beck Kamera in Kombination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anlassbezogenen Bild- und/oder Videoaufzeichnung
CN111627129A (zh) * 2019-11-25 2020-09-04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记录装置、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3775Y (zh) * 2007-07-13 2008-05-21 曾庆华 数字视频汽车事故记录仪
CN103428433A (zh) * 2012-05-23 2013-12-04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系统和影像处理方法
CN107014481A (zh) * 2017-03-01 2017-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570542A (zh) * 2019-08-08 2019-12-1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录像记录方法、装置、车辆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10433A (zh) * 2019-12-10 2020-04-1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通事故协同认证处理及溯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229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335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00503B (zh) 一种驾驶时移动终端的安全便捷使用方法及装置
JP6705495B1 (ja) 車両用記録制御装置、車両用記録装置、車両用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01760B (zh)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EP3023943B1 (en)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6527694A (zh) 一种开启终端安全驾驶模式方法及终端
JP2006321357A (ja) 車両用監視装置
EP3806045B1 (en) Record/play device, record/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861873A (zh) 车辆的无线通信节点的状态测试
KR20190053504A (ko)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711547A (zh) 汽车防盗方法、装置和用于汽车防盗的装置
EP1561643B1 (en) Anti-theft system using current position information
CN111064921A (zh) 车辆监控方法、系统及监控终端
JP2014203317A (ja) 携帯型通信機器
CN107139925A (zh) 车辆起步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CN109153352B (zh) 汽车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
JP4596257B2 (ja) 車両用診断装置
CN112802229B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录像功能控制方法
CN111615825A (zh) 车辆用记录控制装置、车辆用记录装置、车辆用记录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3799728A (zh) 车辆控制系统以及车辆控制方法
KR101636297B1 (ko) 트렁크 자동 오픈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JP4883929B2 (ja)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及び車両用盗難防止方法
JP2021073571A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798001B (zh) 手勢控制行車紀錄器的方法及系統
CN112819994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518110 No. 29, baigongao Industrial Zone, Xikeng new village, Xikeng community, Guanlan,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AD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2470 No.8, Shiyou Road, Nancao Township,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u Zhanq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