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3484B -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3484B
CN112793484B CN202011553054.2A CN202011553054A CN112793484B CN 112793484 B CN112793484 B CN 112793484B CN 202011553054 A CN202011553054 A CN 202011553054A CN 112793484 B CN112793484 B CN 112793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control module
controller
lifting
moto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30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3484A (zh
Inventor
芦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raftsmanship Workshop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raftsmanship Workshop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raftsmanship Workshop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raftsmanship Workshop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30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3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3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3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60N3/0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of trays
    • B60N3/0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of trays of foldable trays mounted on the back-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桌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开启桌板,控制器获得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的实时监测数据参数并判断桌板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若桌板面未处于水平装置,则控制器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若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则各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收回桌板,各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该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Description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乘客途中放置物品或者休闲办公,汽车的座椅背面设置有可伸展与收回的桌板,当需要使用的时候,乘客可以通过按钮控制桌板主体基座背部内侧的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驱动铰链臂带动停留在主基座内的桌板主体向外伸展开启到固定的角度后停止,此时小桌板完全打开可进行使用;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乘客再次通过按钮,此时安装在桌板主体基座背部内侧的驱动电机反向转动,通过组合铰链带动桌板壳主体反向翻转固定角度,收回停留到桌板本体基座内部。目前,该座椅桌板的伸展和收纳的控制方法,无法实时监测并调整桌板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使得桌板面在乘坐者依据舒适调节靠背倾斜角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爬坡和下坡的路况、汽车在急转弯或驶过减速带时,均会因失去平衡状态而致使桌板面上的物品滑落,导致桌板面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座椅桌板的伸展和收纳的控制方法,存在无法实时监测并调整桌板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它可以实时监测并调整桌板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满足桌板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分别向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信号;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开启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将实时监测获得的桌板姿态变化的参数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信息,判断桌板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若所述桌板面未处于水平装置,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
若所述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则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收回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停止监测,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器发布的参数信息,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直至桌板面完全收回后,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在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当座椅靠背角度发生变化或者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桌板壳的整体姿态会发生变化,此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向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然后,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同步协同快速修正运转状态,直至桌板壳上的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和桌板面距离车厢位于合适的位置时停止。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通过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修正指令参数,同时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在各驱动电机协同运作下使桌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该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可选的,在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收回信号之前,控制器会分别采集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升降位置传感模块发出的桌板姿态参数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各项桌板姿态参数信息,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做比对,判断是否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自检回位命令,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者收回信号。
可选的,在桌板完全展开或收回时,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升降位置传感模块会各自发送信号参数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的情况,判断桌板是否完全展开或者完全收回;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不等于2,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等于2,则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桌板控制系统,采用上述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实施,包括: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设于桌板壳内;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桌板基座上;旋转盘组件,所述旋转盘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桌板壳连接,所述铰链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盘组件连接;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与所述铰链组件传动连接;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盘组件传动连接;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桌板基座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固定盘和活动盘,所述活动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活动盘与所述固定盘同轴心,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活动盘与所述铰链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活动盘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活动盘相对于固定盘转动。
可选的,还包括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和旋转位置感应凸起,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旋转位置感应凸起包括复位感应凸起、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均设置在所述活动盘上,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中心线与所述活动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两侧,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相配合,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内。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屏和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屏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屏设于所述桌板基座的端部边缘,所述控制器模块设于所述桌板壳内,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桌板,包括:桌板壳和桌板基座,所述桌板壳通过上述所述的桌板控制系统的控制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发生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靠背上设有上述所述的桌板。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桌板控制方法,通过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修正指令参数,同时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在各驱动电机协同运作下使桌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该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桌板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自检回位步骤,则可以有效避免因车身停放时的姿态问题所导致的桌板桌面各项姿态参数发生变化,且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参数值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桌板面无法快速精确的展开成水平状态或者收回到座椅靠背内。
(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桌板控制方法,通过根据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的项数情况,来判断桌板是否完全展开或者完全收回,进一步保证了桌板桌面完全的收回和展开。
(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桌板控制系统,通过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修正指令参数,同时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在各驱动电机协同运作下使桌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收回至桌板基座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收回至桌板基座内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收回到桌板基座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相对于桌板基座展开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基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旋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完全展开过程的轨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桌板壳完全收回过程的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桌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分别向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信号;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开启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将实时监测获得的桌板姿态变化的参数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信息,判断桌板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若所述桌板面未处于水平装置,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的运转状态;若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则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收回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停止监测,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器发布的参数信息,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的运转状态,直至桌板面完全收回后,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
在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当座椅靠背角度发生变化或者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会发生变化,此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向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然后,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同步协同快速修正运转状态,直至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和桌板面距离车厢位于合适的位置时停止。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通过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修正指令参数,同时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在各驱动电机协同运作下使桌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该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方法,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在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收回信号之前,控制器会分别采集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发出的桌板姿态参数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各项桌板姿态参数信息,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做比对,判断是否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
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自检回位命令,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的运转状态;
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者收回信号。
由于车辆车身停放时的姿态问题很容易导致的桌板桌面各项姿态参数发生变化,使得桌板桌面各项姿态参数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参数值不一致,造成桌板面无法快速精确的展开成水平状态或者收回到座椅靠背内,而该方法通过设置自检回位步骤,则可以有效避免因车身停放时的姿态问题所导致的桌板桌面各项姿态参数发生变化,且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参数值不一致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桌板面快速精确的展开成水平状态或者收回到座椅靠背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方法,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在桌板完全展开或收回时,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会各自发送信号参数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的情况,判断桌板是否完全展开或者完全收回;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不等于2,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8的运转状态;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等于2,则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该设置可以保证桌板桌面完全的收回和展开。
实施例4
结合附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桌板控制系统,采用实施例1-3任意一项所述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进行实施,包括: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设于桌板壳37内;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设于桌板基座3上;旋转盘组件4,所述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铰链组件5,所述铰链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桌板壳37连接,所述铰链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盘组件4连接;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与所述铰链组件5传动连接;旋转驱动电机7,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与所述旋转盘组件4传动连接;升降驱动电机8,所述升降驱动电机8设于所述桌板基座3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8与所述升降组件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用于控制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当需要展开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时,启动控制器,控制器首先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复位自检的信号指令,若控制器未收到复位自检的参数信号,控制器依据其内部预存储的参数,控制旋转电机控制模块驱动旋转驱动电机7运转状态,直至控制器收到复位自检的参数信号后,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开启的信号指令、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上升的信号指令,向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发出监测的信号指令,此时,获得信号指令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开始检测桌板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变化,并将其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然后,获得信号指令的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正转,由于铰链组件5与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以带动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转动;故在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壳37做顺时针旋转,同时该旋转运动又使得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基座3做向上运动,桌板壳37在铰链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做向外伸展运动;同时,获得信号指令的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升降驱动电机8转动,由于升降驱动电机8与所述升降组件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升降组件2做升降运动,故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升降组件2做上升运动,又由于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铰链组件5连接,故旋转盘组件4随着升降组件2的运动作上升运动,带动整个桌板壳37向上运动;当调节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运动到水平位置时,此时桌板壳37内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检测到水平位置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反馈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停止运转,与此同时,当旋转盘组件4和升降组件2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上升到控制器中预存储的高度数值时,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电机8控制器,升降驱动电机8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此时,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已完全展开并处于水平位置和合适的高度,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可供乘客使用;
当座椅靠背角度发生变化或者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会发生变化,此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分别向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然后,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同步协同快速修正运转状态,直至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和桌板面距离车厢位于合适的位置时停止。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修正指令参数,同时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在各驱动电机协同运作下使桌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实际运用时,桌板包括桌板壳37和桌板基座3,桌板基座3设于座椅靠背内。控制器内预先设置存储有预设的高度、旋转角度值。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包括陀螺仪模块和重力传感模块,陀螺仪模块用于在桌板的桌板壳37的姿态发生变化时快速获得桌板壳37的角度变化数据,并将该角度变化数据快速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于此同时与陀螺仪模块同时检测桌板壳37姿态变化的还有内置的利用压电效应的重力传感模块来检测桌板是否运行至水平位置,然后将其信号反馈给控制器。
实际运用中,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设于所述桌板基座内。
实际运用中,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丝杆20、滑轨21、滑块22,所述丝杆20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8传动连接,所述滑块22滑动套设于丝杆20上,所述滑块2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盘组件4,所述滑轨21设置在所述桌板基座3上,所述滑块22与所述滑轨21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丝杆20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相连接,滑块22滑动套设于丝杆20上,故滑块22可以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旋转下沿着丝杆20在滑轨21上做直线运动,由于滑块2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盘组件4,故旋转盘组件4在滑块22的带动下沿着滑轨21做上下升降运动。同时,由于旋转盘组件4对称安装在两个升降组件2上,该设置可以保证旋转盘组件4在升降组件2的带动下平稳的做升降运动。
实际运用中,所述滑轨21的两端分别设有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所述滑块22上设置有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所述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与所述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相配合,所述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导轨两端设置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和滑块22上设置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配合,使得桌板壳37可以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相对于桌板基座3进行上升和下降,实现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的精确展开和收回。具体如下:当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翻转展开时,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上升到控制器预存储的高度时,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信号,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保持桌板壳37桌板面距离车厢底面的垂直高度值与控制器内的预存储的高度参数值一致,上升过程结束;在桌板壳37桌板面距离车厢底面的垂直高度值与控制器内的预存储的高度参数值一致时,升降组件2上升过程结束后,当遇到前排乘客依据舒适度大幅度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会将监测到的即时姿态变化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存储的姿态参数进行比对,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修正参数信号,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根据修正参数信号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运转状态,以抵消由于靠背角度变化桌板面失去水平姿态,保证桌板面实时处在水平姿态,同时控制器根据预存储的姿态参数的比对中获得桌板面在此修正过程中的距离车厢地板高度值的变化量,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修正参数信号,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进行运转,带动升降组件2上升,以补偿高度变化数值,而在此补偿修正过程中,为保护升降组件2的上升极限动作,当滑块22上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对准安装在滑轨21上端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感应区原点时,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产生触发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信号,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升降补偿修正结束,以保护升降组件超出极限动作而损坏。
当需要收回桌板时,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下降到控制器内预存储的高度位置时,滑块22上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正好对正安装在滑轨21下端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感应区原点;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信号,Z轴电机控制模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下降过程结束。
同时,控制器内存储有预设的高度参数范围,当需要收回桌板时,控制器启动收回程序时,控制器则会向升降驱动控制模块发出收回自检回位的命令,若滑块22完全处于远离升降驱动电机8的滑轨21的一端(即滑块22在滑轨21上上升的最高位置)时,滑块22上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正好对正安装在滑轨21上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感应区原点;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发出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即可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若无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时,依据控制器内的预存高度值,控制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运转,带动滑块22,旋转盘组件4,桌板壳37向上移动,当滑块22上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正好对正安装在滑轨21上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感应区原点时,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发出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即自检回位完成,即可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通过设置自检回位的操作可以用保证桌板壳37顺利收回到桌板基座3内。
实施例5
结合附图1-9,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系统,与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旋转盘组件4包括固定盘11和活动盘12,所述活动盘1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盘11上,所述活动盘12与所述固定盘11同轴心,所述固定盘11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2上,所述活动盘12与所述铰链组件5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与所述活动盘1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活动盘12相对于固定盘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盘12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所述活动盘12与所述固定盘11活动连接,故旋转驱动电机7运转时,活动盘12在旋转驱动电机7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盘11转动,同时,固定盘11固定在升降组件2上,活动盘12与所述铰链组件5的一端连接,故固定盘11和活动盘12可以随着升降组件2做升降运动,铰链组件5在活动盘12的带动下也做升降翻转运动,进而带动整个桌板壳37作上升翻转运动或者下降翻转运动。
实际运用中,所述旋转盘组件4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6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7,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6固定在所述活动盘12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6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的主体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7固定在所述固定盘11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7的中心孔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6、所述活动盘12、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7、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该设置使得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用于驱动活动盘12相对于固定盘11转动,旋转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轴驱动电机支架的中心孔与固定盘11紧固连接,使得第一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6、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支架17、活动盘12、固定盘11和旋转驱动电机7连接为一体,且为同一轴心,有效消除了现有的旋转驱动电机7通过一级啮合齿轮传动自由行程大的误差,驱动电机安装支架的中心与旋转驱动电机7轴心不处于同一直线上所带来的安装对称失衡的问题,以及旋转抖动和安装尺寸大的问题。
实施例6
结合附图1-9,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系统,与实施例5的技术方案相比,还包括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和旋转位置感应凸起,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设置在所述固定盘11上,所述旋转位置感应凸起包括复位感应凸起、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均设置在所述活动盘上,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中心线与所述活动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两侧,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分别与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相配合,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在固定盘11上设置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在活动盘12上设置复位感应凸起,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与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相配合,该设置是为了确保桌板壳37在展开或者收回动作时可以检测到活动盘是否复位成功的信号反馈,保证整个旋转盘组件相对于桌板基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确保整个桌板壳37顺利的展开和收回;同时,在复位感应凸起的两侧对称设置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分别与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相配合,该设置是为了限制活动盘12在旋转驱动电机7的驱动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即活动盘12可以相对于固定盘1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左右方向的转动。
实际应用中,左右转动的角度范围在(±15°),也就是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所在活动盘上位置与复位感应凸起所在活动盘上的中心线位置之间的角度均为15°,该设置不仅可以对旋转盘组件4的旋转角度进行一定的限定,且可以在准备收回或者展开桌板壳37时,用于检查旋转盘组件4是否回位成功,即是否回到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旋转角度参数对应的位置。
当需要收回桌板时,控制器启动收回程序后,控制器会向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发出停止的信号,此时,控制器会即时将采集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发出的桌板姿态参数信息做检测整理筛选,比对存储的数据信息,控制器会向旋转驱动控制模块18发出收回自检回位的命令,确认桌板是否满足“收回”指令的条件,具体如下:当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正好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的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感应区原点时;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发产生信号,并将参数信号反馈控制器,即可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若无此参数信号反馈回控制器,控制器依据预存储的初始角度信息参数,并参考控制器存储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的即时数据,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修正的参数信号,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根据修正参数信号,控制旋转驱动电机7进行转动调整,继而带动活动盘12作相应方向的旋转,当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上的旋转位置感应模块时,旋转位置感应模块18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则自检回位完成,即可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该设置可以保证桌板壳37顺利收回到桌板基座3内。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9,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系统,与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铰链组件5包括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5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4上,所述第一连杆25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37内,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4上,所述第二连杆26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37内。当桌板壳内驱动电机运转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的同步转动,带动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发生转动,当桌板壳37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转动伸展开时,所述第一连杆25位于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上方;当旋转驱动电机7运转时,旋转驱动电机7在带动旋转盘组件4旋转的同时,也带动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做同步旋转,可以快速的调整桌板壳37的伸展状态。
实际运用中,所述桌板基座3内设有排线束导线槽39、固定盘线束拖链40、旋转驱动电机导线槽41,所述第一连杆25具有中空腔,数据线束依次穿过桌板基座3内的排线束导线槽39、固定盘线束拖链40、旋转驱动电机导线槽41,然后穿过铰链组件5中的第一连杆25的中空腔,进入桌板壳37内。该设置可以保护电源线隐蔽性和动态旋转时的安全性。
实际运用中,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为双输出轴同步直流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中部为步进电机主体,两侧安装有行星减速器,辅助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桌板壳37内。
实际运用中,活动盘12两端对称安装有铰链组件底座30,所述铰链组件底座30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轴承套31和第二轴承套32;所述桌板壳37内的两侧对称安装均依次第一轴承套31和第二轴承套32。所述第一连杆25和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于转动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轴承套31和第二轴承套32上,所述第一连杆25和所述第二连杆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7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花键紧固连接,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7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轴承套31和第二轴承套32转动连接。该设置使得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或者旋转驱动电机7运转时,第一连杆25在第一驱动电机27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绕着第一轴承套31的轴线做径向运动,第二连杆26在第二驱动电机28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绕着第二轴承套32的轴线做同步径向运动,带动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发生组合旋转运动。
实际运用中,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7和第二驱动电机2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25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7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8均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电连接。该设置使得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所获得的驱动力是相互独立的,且可以保证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的同步运动,保证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的旋转运动。
实际运用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位置检测盘33,所述位置检测盘33位于所述第二连杆26一端的外侧,所述桌板壳37内侧设有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与所述位置检测盘33对应设置,所述位置检测盘33上对称设有两个桌板壳37内位置感应凸起,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与所述桌板壳37内位置感应凸起相配合,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与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上限位置感应凸起和下限位置感应凸起的配合,使得桌板壳相对于桌板基座3快速且精确的翻转展开到水平位置或者收回到与桌板基座3内,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具体如下:当需要展开桌板时,获得信号指令的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正转,铰链组件5在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桌板壳37做顺时针旋转,同时该旋转运动又使得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基座3做向上运动,桌板壳37在铰链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做向外伸展运动,当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监测到桌板壳37桌板面处于水平姿态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产生水平参数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在此过程中,若前排乘客依据舒适度大幅度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时,车辆通过崎岖路面等复杂极限路况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将即时的角度变化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修正参数信号,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运转状态进行修正,以抵消由于靠背角度变化桌板面失去水平姿态,保证桌板面实时处在水平姿态,在此补偿修正过程中若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上限位置传感凸起与安装在桌板壳37内侧上的桌板壳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对准时,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触发保护信号,此保护信号即刻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即刻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停止运转,以保护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运转使得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展开的程度超出极限程度而损坏,此时,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完全展开,并保持该桌板面的水平状态,整个展开过程结束;当需要收回桌板时,获得信号指令的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反转,铰链组件5在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桌板壳37做逆时针旋转,同时该旋转运动又使得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基座3做向下运动,桌板壳37在铰链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做向内收回运动,当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下限位置感应凸起正好与安装在桌板壳37内侧上的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相对,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停止运转,此时,桌板壳37完全收回到桌板基座3内,整个收回过程结束。
同时,当启动控制器的收回程序时,控制器则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收回自检,回位的命令,若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上限位置感应凸起正好与安装在桌板壳37内侧上的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相对,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则可以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若无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依据控制器的预存值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驱动电机顺时针动作,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上限位置感应凸起正对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时,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即自检,回位完成,即可进行桌板的收回操作,该设置可以保证桌板壳37顺利收回到桌板基座3内,避免了因车辆所停的位置的情况所导致的桌板内旋转盘组件4、升降组件2和铰链组件5处于与控制器内所预存的对应姿态参数设置不一致,发生桌板壳37不能够顺利的回收到桌板基座3内的情况。
实施例8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桌板控制系统,与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屏35和控制器模块36,所述控制屏35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6电连接,所述控制屏35设于所述桌板基座3的端部边缘,所述控制器模块36设于所述桌板壳37内,所述控制器模块36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控制屏35上设有开启和关闭按钮,使用者通过控制屏35上的开启和关闭图标,将开启和关闭的信号指令通过控制器模块36,分别传输给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分别对应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运转,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根据信号实时检测桌板的姿态变化。
实际运用中,桌板壳37内设有合金骨架9,所述合金骨架9上固定连接有桌板壳内驱动电机。
所述桌板基座3采用ABS材料,相比PP材质和PC材质,采用该材料的桌板基座3尺寸稳定易成形,不易燃烧,成型产品光泽度高90%以上,与其它材料融合性好。
实际运用中,桌板基座3上设有预埋件10,所述预埋件10通过螺栓与座椅靠背紧固连接,升降组件2和升降驱动电机8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预埋件10上,升降组件2和升降驱动电机8均具有两组,升降组件2和升降驱动电机8对应配合连接,两组配合的升降组件2和升降驱动电机8对称以桌板基座3竖轴中线对称分布在所述预埋件10上,该设置可以保证整个桌板升降运动工作时的平稳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桌板,包括:桌板壳37和桌板基座3,所述桌板壳37通过实施例4-8任意一项所述技术方案的桌板控制系统的控制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发生转动。由于桌板内设置桌板控制系统,该桌板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桌板的前后水平姿态,实时修正桌板壳37上桌板面的水平角度和桌板壳37距离车厢的高度,使桌板壳37上桌板面始终保持前后水平,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实际运用中,具体如下:当需要展开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时,使用者启动控制屏35上的开启按钮,启动控制器模块36,控制器模块36解除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旋转位置传感模块18、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的触发信号,同步切换到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旋转组件4复位自检的信号指令,若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上的旋转位置感应模块时,旋转位置感应模块18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若无此参数信号反馈回控制器,控制器依据预存储的初始角度信息参数,并根据控制器存储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的即时数据,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修正的参数信号,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根据修正参数信号,控制旋转驱动电机7进行转动调整,继而带动活动盘12作相应方向的旋转,直至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上的旋转位置感应模块时,旋转位置感应模块18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为止,然后,控制器同步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开启的信号指令、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上升的信号指令,向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发出监测的信号指令,此时,获得信号指令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开始检测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变化,并将其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然后,获得信号指令的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正转,由于铰链组件5与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以带动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转动;故在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壳37做顺时针旋转,同时该旋转运动又使得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基座3做向上运动,桌板壳37在铰链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做向外伸展运动;同时,获得信号指令的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升降驱动电机8正向转动,由于升降驱动电机8与所述升降组件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升降组件2做上升运动,故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升降组件2相对于桌板基座向上运动,又由于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铰链组件5连接,故旋转盘组件4随着升降组件2的上升而做相对于桌板基座做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桌板壳37向上运动;当调节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运动到水平位置时,桌板壳37内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检测到水平位置的信号时,或者前排乘客依据舒适度大幅度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时,车辆通过崎岖路面等复杂极限路况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将即时的角度变化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发出修正参数信号,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运转状态进行修正,以抵消由于靠背角度变化桌板面失去水平姿态,保证桌板面实时处在水平姿态,在此补偿修正过程中若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上限位置传感凸起与安装在桌板壳37内侧上的桌板壳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对准时,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触发保护信号,此保护信号即刻反馈给控制器时,控制器即刻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停止运转;与此同时,当旋转盘组件4和升降组件2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上升到控制器中预存的高度数值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信号,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此时,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已完全展开并处于水平位置和合适的高度,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可供乘客使用;
在桌板面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当座椅靠背角度发生变化或者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会发生变化,此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参数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向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然后,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相应的修正指令参数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7、升降驱动电机8同步协同快速修正运转状态,直至桌板壳37上的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和桌板面距离车厢位于合适的位置时停止;
当不需要桌板时,使用者启动控制屏35上的关闭按钮,启动控制器模块36,所述控制器模块36首先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旋转组件4复位自检的信号指令,若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上的旋转位置感应模块时,旋转位置感应模块18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若无此参数信号反馈回控制器,控制器依据预存储的初始角度信息参数,并根据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的即时数据,向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修正的参数信号,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根据修正参数信号,控制旋转驱动电机7进行转动调整,继而带动活动盘12作相应方向的旋转,直至活动盘12上的复位感应凸起对正安装在固定盘11上的旋转位置感应模块时,旋转位置感应模块18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反馈信号后,控制器同时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关闭的信号指令,此时,获得信号指令的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1停止监测桌板壳37的整体姿态变化,获得信号指令的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反转,铰链组件5在桌板壳内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桌板壳37做逆时针旋转,同时该旋转运动又使得铰链组件5相对于桌板基座3做向下运动,桌板壳37在铰链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3做向内收回运动;同时,获得信号指令的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升降驱动电机8反向转动,由于升降驱动电机8与所述升降组件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升降组件2做下降运动,故在升降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升降组件2相对于桌板基座向下运动,又由于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旋转盘组件4与所述铰链组件5连接,故旋转盘组件4随着升降组件2的下降而做相对于桌板基座做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桌板壳37向下运动,桌板壳37相对于桌板基座3下降到最低高度位置时,滑块22上的升降位置感应凸起24正好对正安装在滑轨21下端的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感应区原点;升降位置传感模块23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向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出信号,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升降驱动电机8停止运转,下降过程结束;当位置检测盘33上的下限位置感应凸起正好与安装在桌板壳37内侧上的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的感应区原点相对,触发所述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34产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控制模块29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停止运转,此时,桌板壳37完全收回到桌板基座3内,整个收回过程结束。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靠背上设有实施例9所述技术方案的桌板。该座椅靠背中的桌板通过桌板内的桌板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桌板的前后水平姿态,实时修正桌板壳37上桌板面的水平角度和桌板壳37距离车厢的高度,使桌板壳37上桌板面始终保持前后水平,完全克服了由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或者行驶车辆遇到急转弯、凸凹路面、减速带、车身发生起伏的变化时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保证了座椅中桌板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桌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分别向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信号;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开启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将实时监测获得的桌板姿态变化的参数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信息,判断桌板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若所述桌板面未处于水平装置,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
若所述桌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则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当控制器发布的信号为收回桌板的信号时,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停止监测,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器发布的参数信息,分别控制对应的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直至桌板面完全收回后,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在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收回信号之前,控制器会分别采集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升降位置传感模块发出的桌板姿态参数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各项桌板姿态参数信息,与控制器内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做比对,判断是否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
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自检回位命令,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
若与预存储的各项参数信息一致,则控制器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旋转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布开启或者收回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桌板完全展开或收回时,桌板壳内位置传感模块、升降位置传感模块会各自发送信号参数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的情况,判断桌板是否完全展开或者完全收回;
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不等于2,则控制器分别向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升降电机控制模块发送对应的修正参数信息,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
若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参数项数等于2,则控制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3.一种桌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实施,包括:
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设于桌板壳内;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桌板基座上;
旋转盘组件,所述旋转盘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
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桌板壳连接,所述铰链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盘组件连接;
桌板壳内驱动电机,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与所述铰链组件传动连接;
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盘组件传动连接;
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桌板基座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驱动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桌板壳内驱动电机;
旋转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
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固定盘和活动盘,所述活动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活动盘与所述固定盘同轴心,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活动盘与所述铰链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活动盘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活动盘相对于固定盘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和旋转位置感应凸起,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旋转位置感应凸起包括复位感应凸起、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均设置在所述活动盘上,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中心线与所述活动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复位感应凸起的两侧,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复位感应凸起、所述顺时针止点感应凸起和所述逆时针止点感应凸起相配合,所述旋转位置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旋转盘组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桌板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屏和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屏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屏设于所述桌板基座的端部边缘,所述控制器模块设于所述桌板壳内,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陀螺仪重力传感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旋转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7.一种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壳和桌板基座,所述桌板壳通过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桌板控制系统的控制相对于所述桌板基座发生转动。
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上设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板。
CN202011553054.2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Active CN112793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3054.2A CN1127934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3054.2A CN1127934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484A CN112793484A (zh) 2021-05-14
CN112793484B true CN112793484B (zh) 2022-04-26

Family

ID=7580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3054.2A Active CN1127934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34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35171B1 (ko) * 2009-12-28 2011-05-17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백 테이블
CN102923031A (zh) * 2012-11-27 2013-02-13 孟强 一种自平衡客车座椅小桌板
CN204317893U (zh) * 2014-12-18 2015-05-13 浙江大学 一种能够自动调整桌面水平的桌子
CN10600460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桌板总成
CN109452757A (zh) * 2018-12-04 2019-03-12 嘉兴礼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桌防碰撞控制系统及其防碰撞方法
CN111071126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宝马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1223156U (zh) * 2019-12-04 2020-08-1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折叠桌
CN112078458A (zh) * 2020-09-29 2020-12-15 西安匠艺工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桌板驱动系统、桌板和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2901A (zh) * 2013-05-13 2014-1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輔助系統、輔助方法及座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35171B1 (ko) * 2009-12-28 2011-05-17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백 테이블
CN102923031A (zh) * 2012-11-27 2013-02-13 孟强 一种自平衡客车座椅小桌板
CN204317893U (zh) * 2014-12-18 2015-05-13 浙江大学 一种能够自动调整桌面水平的桌子
CN10600460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桌板总成
CN111071126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宝马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52757A (zh) * 2018-12-04 2019-03-12 嘉兴礼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桌防碰撞控制系统及其防碰撞方法
CN211223156U (zh) * 2019-12-04 2020-08-1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折叠桌
CN112078458A (zh) * 2020-09-29 2020-12-15 西安匠艺工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桌板驱动系统、桌板和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484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695B (zh) 车辆座椅组件
CN101456367B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头靠折叠装置
US8061777B2 (en) System for seat-actuated head rest extension and retraction
CN203592965U (zh) 可伸缩式安全带带扣组件
CN1328093C (zh) 车辆发动机罩的弹起装置
CN106314223A (zh) 具有可折叠的收起位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US10562426B2 (en) Vehicle head restraint with movement mechanism
CN101580034A (zh) 汽车座椅腿托机构
CN106629525B (zh) 一种可自动限制工作平台回转角度的回转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078458A (zh) 桌板驱动系统、桌板和座椅
CN214057331U (zh) 一种桌板控制系统和桌板
US11480002B2 (en) Power tailgate having manual operation feature
KR20210057989A (ko) 자동차용 파워 테이블 장치
CN112793484B (zh) 一种桌板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桌板和座椅
CN112498204A (zh) 一种桌板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桌板
RU141203U1 (ru) Узел сидень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8382313B (zh) 一种重卡上车踏步
CN214028355U (zh) 一种桌板驱动系统和桌板
KR101423323B1 (ko) 차량용 휠체어 이동 장치
CN112550104A (zh) 一种桌板驱动系统和桌板
CN212364856U (zh) 桌板姿态变化控制系统和桌板
CN112162571A (zh) 桌板姿态变化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桌板
CN111252012A (zh) 智能座舱多功能箱
CN216761627U (zh) 一种车辆踏板
CN204736725U (zh) 安全座椅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