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5781A - 杯式自动售货机 - Google Patents

杯式自动售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5781A
CN112785781A CN202010994550.5A CN202010994550A CN112785781A CN 112785781 A CN112785781 A CN 112785781A CN 202010994550 A CN202010994550 A CN 202010994550A CN 112785781 A CN112785781 A CN 112785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everage
row
axis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45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喜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85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5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3/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ensing or fluids, semiliq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 from reservoirs
    • G07F13/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ensing or fluids, semiliq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 from reservoirs with associated dispensing of containers, e.g. cups or other art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不使使用者感到饮料的提供所需的时间较长并能防止设备壳体的内部被不必要地看到。在设备壳体的内部具备:杯供给机构,其从所装填的杯列依次进行杯的供给;以及饮料生成部,其在从杯供给机构供给来的杯中生成饮料等,该杯式自动售货机经由杯来提供饮料,该杯式自动售货机具备窗部,该窗部设于前表面门且具有用来从外部观察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的开口,该前表面门对在设备壳体形成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窗部具备烟色面板,该烟色面板以将开口封堵的形态设置且具有如下的透射率:在常态下该烟色面板限制观察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在安装于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该烟色面板容许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被观察。

Description

杯式自动售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式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以往,经由杯来提供饮料的杯式自动售货机在作为设备壳体的主体柜体的内部具备杯供给机构和饮料生成部。杯供给机构用于从所装填的杯列依次进行杯的供给。饮料生成部一边利用输送机构输送从杯供给机构供给来的杯,一边向该杯供给饮料原料和热水而生成饮料,或者一边利用输送机构来输送杯,一边向该杯供给生成后的饮料。
在该杯式自动售货机中,通过操作在对设备壳体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的前表面门设置的操作单元,从而进行杯供给机构和饮料生成部的驱动,从设于该前表面门的取出口经由杯来提供饮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69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杯式自动售货机中,在操作单元被操作后生成饮料,从取出口经由杯来提供饮料,因此,使用者在操作了操作单元后要等待到能够经由取出口取出杯为止。
因此,为了不使使用者感到等待时间较长,也考虑在前表面门设置窗部,经由该窗部可看到饮料生成部的饮料的生成。
然而,还存在如下情况:在饮料生成部的饮料的生成过程中,有时粉末状态的饮料原料会飞散等,不希望饮料生成部的全部都被看到。另外,还考虑对于杯式自动售货机的管理者而言,反感在饮料生成部生成饮料以外的时间段内可看到设备壳体的内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使用者感到饮料的提供所需的时间较长并能够防止设备壳体的内部被不必要地看到的杯式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杯式自动售货机,在设备壳体的内部具备:杯供给机构,其从所装填的杯列依次进行杯的供给;以及饮料生成部,其在从所述杯供给机构供给来的杯中生成饮料或向该杯供给生成后的饮料,该杯式自动售货机经由该杯来提供饮料,该杯式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该杯式自动售货机具备窗部,该窗部设于前表面门且具有用来从外部观察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的开口,该前表面门对在所述设备壳体形成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所述窗部具备烟色面板,该烟色面板以将所述开口封堵的形态设置,且具有如下那样的透射率:在常态下该烟色面板限制观察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安装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该烟色面板容许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被观察。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杯式自动售货机中,所述烟色面板具备:透明的面构件,其以将所述开口封堵的形态安装;以及烟色片,其通过一部分插入于在所述开口的缘部形成的安装孔而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开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杯式自动售货机中,所述窗部用来观察从收纳提取原料的罐向粉粹该提取原料的研磨机供给提取原料的部分。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具备窗部,该窗部设于前表面门且具有用来从外部观察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的开口,该前表面门对在设备壳体形成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以将开口封堵的形态设置的烟色面板具有如下那样的透射率:在常态下该烟色面板限制观察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安装于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该烟色面板容许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被观察,因此,能够起到不使使用者感到饮料的提供所需的时间较长并能够防止设备壳体的内部被不必要地看到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杯式自动售货机的框图。
图2是杯式自动售货机的主视图。
图3是杯式自动售货机的主视图。
图4是杯式自动售货机的右视图。
图5是表示杯式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6表示图1所示的杯供给机构的具体例,图6的(a)是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外观立体图,图6的(b)是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的外观立体图,图6的(c)是单种方型+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6的(a)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概念性地表示图7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内部构造的截面俯视图。
图9是图6的(a)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将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1表示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图11的(a)是侧视图,图11的(b)是图11的(a)中的c1-c1线剖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所应用的落杯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所应用的落杯环的截面俯视图。
图14表示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所应用的驱动机构和落杯环,图14的(a)是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4的(b)是俯视图。
图15是在图15的(a)~图15的(c)中依次概念性地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所应用的落杯环使杯分离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在图16的(a)~图16的(c)中依次概念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圆形杯收纳器中收纳的杯列的输送动作的截面俯视图。
图17是在图17的(a)和图17的(b)中依次概念性地表示接着图16的(c)实施的杯列的输送动作的截面俯视图。
图18是在图18的(a)和图18的(b)中依次概念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的圆形杯收纳器中收纳的杯列的返回动作的截面俯视图。
图19放大表示图6的(b)所示的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图19的(a)是外观立体图,图19的(b)是表示内部的立体图。
图20表示图19的(b)所示的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图20的(a)是俯视图,图20的(b)是主视图。
图21是图20的(b)中的c2-c2线剖视图。
图22表示图19所示的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中应用的底部引导件,图22的(a)是俯视图,图22的(b)是主视图。
图23表示图19所示的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中应用的驱动装置,图23的(a)是后视图,图23的(b)是俯视图。
图24依次表示在图19所示的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中从右侧的预备货道向销售货道补充预备杯列的补充动作,图24的(a)是表示销售动作开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4的(b)和图24的(c)是预备杯列向销售货道侧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5表示接着图24的(c)实施的预备杯列的补充动作,图25的(a)是预备杯列即将落下至杯列给送口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5的(b)是预备杯列被补充到销售货道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5的(c)是表示推棒恢复到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作为图1所示的杯输送机构的具体例的3轴式的杯输送机构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27是杯把持装置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杯把持装置的杯挡板的立体图。
图29表示左侧的杯挡板,图29的(a)是安装了配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9的(b)是拆下配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表示右侧的杯挡板,图30的(a)是表示安装了配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0的(b)是拆下配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图1~图4所示的前表面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常态下从窗部观察的观察状态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在使光源点亮的情况下的从窗部观察的观察状态的说明图。
图34是放大表示图5所示的排水托盘的上方侧部分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基于图2所示的控制部的废弃处理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36是表示基于图2所示的控制部的废弃处理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37是表示基于图2所示的控制部的废弃处理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38是示意性表示供水瓶和排水容器的载置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39是示意性表示供水瓶和排水容器的载置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40是表示供水瓶的载置例的变形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41是表示供水瓶的载置例的变形例的截面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式自动售货机;2、设备壳体;3、前表面门;4、取出口;10、窗部;11、开口;12、烟色面板;121、玻璃板;122、烟色片;13、光源;A、排水机构;B、氯发生器;C、杯供给机构;D、原料供给机构;E、储液器;F、温水箱;G、制冰机;H、杯输送机构;IS、饮料生成部;J、搅拌机构;K、研磨机;L、冲泡机构;M、搅拌碗;N、冷却单元;P、糖浆供给机构;Q、碳酸化器;R、控制部;S、取出口机构;U、操作单元;V、收款处理装置;W、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杯式自动售货机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5分别表示杯式自动售货机的概要,图1是示意图,图2和图3是主视图,图4是右视图,图5是表示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在此例示的杯式自动售货机1构成为:在设备壳体2的内部具备控制部R、杯供给机构C、饮料生成部IS,并且在杯式自动售货机1的前表面门3具备取出口机构S、操作单元U、收款处理装置V。
取出口机构S设置于取出口4的附近,是用于使以开闭该取出口4的形态摆动的取出口门S10进行动作的机构,该取出口4设置于前表面门3的下方部。在该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当通过收款处理装置V确认到利用现金、预付卡的收款、且通过操作单元U进行了饮料的选择时,根据来自控制部R的指令,杯供给机构和饮料生成部IS相关联地进行动作,将期望的饮料以装入杯W的状态进行提供。所提供的饮料能够通过由在取出口机构S的作用下向打开方向进行了摆动的取出口门S10而被打开的取出口4被取出到设备外。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前表面门3的上部的容易看到且易于操作的位置设置有操作单元U。在操作单元U中,显示所提供的饮料的名称、图像等,并且设置有对应的操作输入部U1。作为操作输入部U1,能够使用触摸面板、按钮开关。在前表面门3的大致中央部分的易于操作的位置设置有取出口4。取出口4是用于将装入了饮料的杯W取出到设备外的开口。在与取出口4相邻的部位设置有收款处理装置V。收款处理装置V是金额显示器V1、硬币投入口V2、硬币退还杆V3、纸币插入口V4、硬币退还口V5等用于与使用者之间进行钱款的授受的部分。
在前表面门3的后表面周缘部,如图4所示,遍及整周地设置有门垫片5。在关闭了门的情况下门垫片5适当弹性变形,由此与设备壳体2压力接触,成为将门体与设备壳体2之间的间隙密封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昆虫、尘埃等异物进入到设备壳体2的内部。
<杯供给机构C>
杯供给机构C用于在设备壳体2的内部收纳多个杯W,另一方面,在每次销售饮料时向饮料生成部IS单个地供给杯W。杯W以成为杯列的状态被收纳,该杯列是大量杯W以开口朝上的状态堆叠而成的。作为杯式自动售货机1的杯供给机构C,如图6的(a)~图6的(c)所示,存在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单种方型+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3等根据所收纳的杯列的数量、杯W的种类而杯收纳部的数量不同的杯供给机构。此外,作为供给对象的杯W是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一般的纸制杯,以随着向下方去而外形变小的方式形成为锥状,在上端部的开口周缘部具有卷曲部。
如图7~图9所示,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具备基部C10、圆形杯收纳器C20、落杯环C30、驱动装置C40(参照图14)、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等,并具有单列杯收纳器C20′。
其中,圆形杯收纳器C20沿圆周收纳多个杯列。下面,为了方便起见,将收纳于圆形杯收纳器C20的杯列中的收纳于可供给位置的杯列称为“销售杯列WK”,将其它杯列称为“预备杯列WY”。
基部C10由合成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具有块状的外观,并且形成为中空状,下表面敞开。如图10所示,基部C10在其上部具有载置面C11和返回构件支承面C12。载置面C11构成为比圆形杯收纳器C20的横截面大一圈,用于载置圆形杯收纳器C20,并且载置被收纳于该圆形杯收纳器C20的内部的预备杯列WY。返回构件支承面C12设置于载置面C11的外缘附近的规定位置,用于将后述的返回构件C1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
在载置面C11的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用于将圆形杯收纳器C20与驱动装置C40连结的连结孔C14。另外,在载置面C11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杯列给送口C15。杯列给送口C15用于将销售杯列WK送出到下方的落杯环C30,具有比杯W的最大直径大一圈的直径。并且,在载置面C11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环形凸部C16,该多个环形凸部C16向上方突出少许,配置成同心圆状。这些环形凸部C16用于使载置面C11与配置于预备杯列WY的最下层的杯W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由此降低摩擦阻力,在载置面C11上顺畅地输送预备杯列WY。
返回构件C13构成为能够与圆形杯收纳器C20卡合或从圆形杯收纳器C20脱离,具有主体部C13a、旋转轴部C13b、按压凸部C13c。主体部C13a由合成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呈规定形状的块状。旋转轴部C13b从主体部C13a向下方延伸,被有余裕地插入到以从返回构件支承面C12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孔(未图示)。按压凸部C13c从主体部C13a向圆形杯收纳器C20侧突出。在主体部C13a载置于返回构件支承面C12上的状态下,该返回构件C13能够以旋转轴部C13b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在主体部C13a的上表面,在与旋转轴部C13b相同的轴线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弹簧安装部C13d。在该弹簧安装部C13d处,安装有以使返回构件C1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C13e。
另外,在基部C10的载置面C11,在返回构件C13附近的部位设置有止挡件C13f。止挡件C13f在返回构件C13位于图9所示的待机位置时与返回构件C13抵接,用于阻止返回构件C13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圆形杯收纳器C20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外壳C21以及在该外壳C2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配置为以外壳C2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的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5个)分隔板C22。
外壳C21具有上外壳C21A和下外壳C21B,配置为下外壳C21B的上端部嵌到上外壳C21A的下端部的外侧的状态。在上外壳C21A的上端部设置有俯视时呈环状的上环C23,在该上环C23的上表面安装有顶板C24。在顶板C24的中央部安装有将所有分隔板C22的上端部的内侧部分连结的上连结用具C25。另外,所有分隔板C22的上端部的外侧部分固定于上环C23的内周面。
下外壳C21B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C21Ba以及设置于主体部C21Ba的下侧的、俯视时呈环状的下环C21Bb。主体部C21Ba位于下环C21Bb的上方,构成为能够向上方滑动。因而,在向圆形杯收纳器C20补充杯列时,能够通过使下外壳C21B的主体部C21Ba向上方滑动来在圆形杯收纳器C20的下半部敞开的状态下进行补充。
如图10所示,在下环C21Bb,在外周面侧的规定位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滚轮C26。这些滚轮C26相比于下环C21Bb的下端而言向下方突出少许。因而,通过这些滚轮C26在基部C10的载置面C11上滚动,圆形杯收纳器C20能够顺畅地旋转。另外,如图10和图11的(b)所示,在下环C21Bb的外周面,在规定位置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5个)肋C27。肋C27向外侧突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规定长度,能够与返回构件C13的按压凸部C13c卡合或从返回构件C13的按压凸部C13c脱离。这些肋C27设置于与多个分隔板C22分别对应的规定位置。并且,所有分隔板C22借助下端部的外侧部分固定于下环C21Bb的内周面。
如上述那样,多个分隔板C22在外壳C21内配置为放射状。如图11的(b)所示,各分隔板C22形成为在径向的中央部向逆时针方向弯折。通过这些分隔板C22,在外壳C21的内部划分出用于收纳杯列的多个杯列收纳部。具体地说,在与基部C10的杯列给送口C15相对的部位,划分出用于收纳销售杯列WK的销售货道CK。在与基部C10的载置面C11相对的部位,划分出4个用于收纳预备杯列WY的预备货道CY。
另外,如图10所示,所有分隔板C22的下端部的内侧部分通过规定形状的下连结用具C28被连结。在该下连结用具C28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规定长度的突出部C28a,在该突出部C28a的上部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嵌合部C28b。这些突出部C28a和嵌合部C28b均被有余裕地插入到基部C10的连结孔C14,以插入到位于连结孔C14的下方的后述的收纳器旋转构件C46的状态与收纳器旋转构件C46嵌合。
落杯环C30设置于基部C10的下部,从销售杯列WK将最下层的杯W分离。该落杯环C30具备形成为俯视时呈环状的上下的环外壳C30a、C30b,配置成位于杯列给送口C15的正下方。在落杯环C30的内周缘部,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6个)杯分离凸轮C31设置为以铅直轴线为中心旋转自如。如图12和图13所示,杯分离凸轮C31在各自的周面具有螺旋状的凸轮部C31a,并且在下端部具有齿轮部C31b,杯分离凸轮C31配设成面对落杯环C30的内侧。
在落杯环C30的内部,在成为各个杯分离凸轮C31的外周的部位,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齿圈C32。齿圈C32形成为俯视时呈环状,在内周部具有齿轮部C32a,借助齿轮部C32a来与杯分离凸轮C31的齿轮部C31b分别啮合。虽然图中未明示,但是与齿圈C32的齿轮部C32a啮合的杯分离凸轮C31配置成相对于杯列给送口C15的中心轴线而言各个凸轮部C31a为相同朝向。在该齿圈C32,在外周部以向落杯环C30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驱动杆C33。
如图14所示,在落杯环C30设置有上滑槽C34和下滑槽C35。上滑槽C34用于将被插入到杯列给送口C15的销售杯列WK引导至落杯环C30,上滑槽C34呈与杯列给送口C15连通的圆筒状。下滑槽C35用于将被落杯环C30从销售杯列WK分离的杯W引导至下方,下滑槽C35构成为圆筒状。
在上滑槽C34的上部设置有杯售罄检测杆C36和杯售罄检测开关C37,在下滑槽C35的下部设置有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杯售罄检测杆C36从上滑槽C34的外部以向内侧去而向前下倾斜的状态突出,借助上端部来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虽然图中未明示,但是该杯售罄检测杆C36被设置成:在收纳于销售货道CK的杯W的数量变为规定数量(例如5个)以下的情况下和收纳于销售货道CK的杯W的数量多于规定数量的情况下,该杯售罄检测杆C36的倾斜角度不同。杯售罄检测开关C37对未图示的杯供给控制部输出与杯售罄检测杆C36的倾斜角度相应的信号。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在杯W通过下滑槽C35的内部的情况下将其检测信号输出到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作为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通过在下滑槽C35的下端部的彼此相向的部位设置发光元件C38a和受光元件C38b来构成该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即,以如下方式构成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在从发光元件C38a向受光元件C38b照射的光被遮挡的情况下,将其检测信号输出到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
驱动装置C40用于驱动圆形杯收纳器C20和落杯环C30,驱动装置C40在基部C10的内部具备马达C41、齿轮箱C42、输出轴C43、驱动齿轮C44、旋转体C45。马达C41能够根据来自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的指令来沿正向和反向旋转。齿轮箱C42内置有减速齿轮系,与马达C41连结。输出轴C43沿上下方向延伸,从齿轮箱C42的上下突出。驱动齿轮C44用于对圆形杯收纳器C20进行旋转驱动,与输出轴C43的上端部连结。该驱动齿轮C44经由未图示的规定的第一单向离合器来与输出轴C43连结。例如仅在马达C41沿正向旋转、由此输出轴C4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单向离合器使驱动齿轮C44与输出轴C43一体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在马达C41沿反向旋转、由此输出轴C4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单向离合器不将输出轴C43的旋转传递到驱动齿轮C44。因而,在输出轴C4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驱动齿轮C44不旋转。另外,驱动齿轮C44与连结于圆形杯收纳器C20的收纳器旋转构件C46的齿轮部C46a啮合。
收纳器旋转构件C46以铅直轴线为中心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基部C10的内部,具有上述的齿轮部C46a以及以规定形状形成于齿轮部C46a的上部的嵌合部C46b。在圆形杯收纳器C20被载置于基部C10上的状态下,设置于圆形杯收纳器C20的下连结用具C28的嵌合部C28b与收纳器旋转构件C46的嵌合部C46b以相互嵌合的状态连结。因而,收纳器旋转构件C46与圆形杯收纳器C20一体地旋转。当通过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驱动齿轮C44来对收纳器旋转构件C46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圆形杯收纳器C20也随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转体C45用于驱动落杯环C30,与输出轴C43的下端部连结。该旋转体C45形成为俯视时呈具有规定的直径的圆板状,其中心部经由未图示的规定的第二单向离合器来与输出轴C43连结。例如仅在马达C41沿反向旋转、由此输出轴C4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单向离合器使旋转体C45与输出轴C43一体地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在马达C41沿正向旋转、由此输出轴C4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二单向离合器不将输出轴C43的旋转传递到旋转体C45。因而,在输出轴C4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旋转体C45不旋转。
在旋转体C45的底面,在外缘附近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卡合突起C45a。在旋转体C45的下侧,在落杯环C30的外缘附近设置有沿规定方向且水平地滑动自如的滑动件C47。在该滑动件C47形成有长孔C47a。旋转体C45的卡合突起C45a滑动自如地与滑动件C47的长孔C47a卡合。另外,在滑动件C47设置有连结部C47b。连结部C47b从滑动件C47向下方延伸,与在落杯环C30的齿圈C32处设置的驱动杆C33连结。
在该驱动装置C40中,通过旋转体C45旋转1圈,滑动件C47以在落杯环C30的外周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滑动。当滑动件C47往复移动时,齿圈C32往复旋转,多个杯分离凸轮C31随之同步地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往复旋转。由此,如图15所示,配置于销售杯列WK的最下层的杯W1被分离。即,如图15的(a)所示,配置于销售杯列WK的最下层的杯W1的上端的卷曲部被载置于杯分离凸轮C31的上端,由此销售杯列WK的杯W不会向下方落下而收纳于圆形杯收纳器C20的销售货道CK。当从该状态起杯分离凸轮C31旋转时,如图15的(b)和图15的(c)所示,通过形成为螺旋状的凸轮部C31a的作用,最下层的杯W1被向下方压下而从销售杯列WK分离,从杯列给送口C15落下到下方。与此同时,堆叠在最下层的上一层的杯W2的卷曲部与杯分离凸轮C31抵接,再次成为图15的(a)的状态。此后,重复执行上述的动作,使堆叠于销售杯列WK的杯W逐个落下到下方。
下面,参照图15~图18来说明圆形杯收纳器C20的动作。图15的(a)示出以下状态:在圆形杯收纳器C20的销售货道CK中收纳有销售杯列WK,并且在4个预备货道CY中分别收纳有预备杯列WY。销售货道CK的销售杯列WK处于贯通杯列给送口C15并插入到落杯环C30的内侧的状态。预备货道CY的预备杯列WY分别处于借助最下层的杯W来载置于载置面C11的状态。
当从该状态起例如通过由使用者按下选择按钮来对杯式自动售货机1的控制部R提供销售指令时,从控制部R对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提供杯供给指令。当对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提供了杯供给指令时,驱动装置C40的马达C41沿反向旋转,旋转体C45旋转1圈,由此落杯环C30被驱动。由此,从销售杯列WK分离出最下层的杯W1并经由下滑槽C35供给到下方。此时,虽然由于马达C41的反向的旋转而驱动装置C40的输出轴C4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但是动力传递被第一单向离合器取消,驱动齿轮C44不会旋转。因而,与驱动齿轮C44啮合的收纳器旋转构件C46不会旋转,经由下连结用具C28连结的圆形杯收纳器C20也不会旋转。
利用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来检测从销售杯列WK分离的杯W是否通过了下滑槽C35的下端。在利用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确认到杯W通过的情况下,判断为正常地进行了杯W的供给,等待接收下一个杯供给指令。与此相对,在产生杯W中途堵塞等异常而杯落下检测传感器C38未确认到杯W通过的情况下,例如利用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来通知产生了异常,饮料的销售中止。
当销售杯列WK的杯W减少、从而如图15的(b)所示那样销售杯列WK中不再存在比基部C10的杯列给送口C15靠上侧的杯W时,由杯售罄检测开关C37检测出该情况,将其检测信号提供到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当从杯售罄检测开关C37提供了检测信号时,根据来自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的指令,驱动装置C40的马达C41沿正向旋转,对圆形杯收纳器C20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此时,虽然由于马达C41的正向的旋转而驱动装置C40的输出轴C4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动力传递被第二单向离合器取消,旋转体C45不会旋转。因而,也不会由落杯环C30对销售杯列WK的杯W进行分离。
图16的(c)示出了圆形杯收纳器C20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当圆形杯收纳器C20旋转时,位于返回构件C13的按压凸部C13c的附近的肋C27与按压凸部C13c卡合来进行按压。由此,返回构件C13克服扭转螺旋弹簧C13e的施力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从该状态起圆形杯收纳器C20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17的(a)所示,与返回构件C13的按压凸部C13c卡合的肋C27从该按压凸部C13c脱离,卡合被解除。由此,返回构件C13通过扭转螺旋弹簧C13e的施力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止挡件C13f抵接来恢复到原本的待机位置。当圆形杯收纳器C20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各个分隔板C22来输送预备杯列WY,位于紧挨销售货道CK之前的预备杯列WY到达基部C10的杯列给送口C15上。之后,到达杯列给送口C15的预备杯列WY如图17的(b)所示那样经由杯列给送口C15落下,堆叠在其下方所残留的杯W上,与该杯W一起构成销售杯列WK。
在该情况下,当由杯售罄检测开关C37检测出销售杯列WK的杯W已变为规定数量以上时,驱动装置C40的马达C41停止,旋转着的圆形杯收纳器C20也停止。由此,预备杯列WY向杯列给送口C15的放置完成。之后,进行销售,在销售杯列WK的杯W变为规定数量以下时,与上述同样地,其它预备杯列WY依次被向杯列给送口C15侧输送并被放置于此。
图18的(a)示出了以下状态:圆形杯收纳器C20相对于适当的停止位置而言沿逆时针方向过度旋转了少许,放置于杯列给送口C15的销售杯列WK被分隔板C22按压于上滑槽C34等。在该情况下,与图16的(c)同样地,肋C27与返回构件C13的按压凸部C13c卡合来进行按压,由此返回构件C13克服扭转螺旋弹簧C13e的施力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销售杯列WK被分隔板C22按压于上滑槽C34等的情况下,有时销售杯列WK为悬空状态,无法经由杯列给送口C15将销售杯列WK送到下方的落杯环C30。然而,根据上述的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当在销售时为了从销售杯列WK分离最下层的杯W1而驱动装置C40的马达C41沿反向旋转、输出轴C4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容许驱动齿轮C44相对于输出轴C4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也容许与驱动齿轮C44啮合的收纳器旋转构件C46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也就是说,在驱动落杯环C30时,经由下连结用具C28来与收纳器旋转构件C46连结的圆形杯收纳器C20能够在无负荷状态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因而,在图18的(a)所示的状态下,在通过马达C41向反向旋转来驱动落杯环C30时,通过扭转螺旋弹簧C13e的施力,返回构件C1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其按压凸部C13c按压所卡合的肋C27。由此,如图18的(b)所示,圆形杯收纳器C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少许,返回到规定的适当位置,分隔板C22对销售杯列WK的按压状态被消除。
单列杯收纳器C20′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外壳C21′的内部构成仅收纳销售杯列WK的销售货道CK。在基部C10,与圆形杯收纳器C20同样地,针对单列杯收纳器C20′设置有独立的落杯环C30、驱动装置C40。关于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既可以针对圆形杯收纳器C20和单列杯收纳器C20′设置独立的杯供给控制部,也能够针对圆形杯收纳器C20和单列杯收纳器C20′设置共用的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
在该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中,在通过由使用者按下选择按钮来对杯式自动售货机1的控制部R提供了销售指令的情况下,从控制部R对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提供杯供给指令。例如,在针对圆形杯收纳器C20和单列杯收纳器C20′设置有独立的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的情况下,基于销售指令中包含的与杯W的大小有关的信息,从控制部R对收纳有符合的大小的杯W的圆形杯收纳器C20的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提供杯供给指令。
另一方面,在针对圆形杯收纳器C20和单列杯收纳器C20′设置有共用的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的情况下,只要使从控制部R提供的杯供给指令包含与要供给的杯W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即可。被提供杯供给指令的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根据杯供给指令中包含的与杯W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将收纳有符合的大小的杯W的杯收纳器C20、C20′作为对象来实施杯W的供给动作。
如以上那样,根据具备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的杯式自动售货机1,能够利用大小不同的2个种类的杯W来提供饮料。对于单列杯收纳器C20′,其在内部仅收纳有销售杯列WK,因此在由杯售罄检测开关检测出杯W售罄的时间点,杯W的供给结束。因而,优选的是,通知在单列杯收纳器C20′的内部没有杯W。另外,在圆形杯收纳器C20和单列杯收纳器C20′中,未必一定要收纳不同大小的杯W,也能够将相同大小的杯W收纳在各个杯收纳器中来使用。
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收纳大量的1个种类的杯W来进行供给,如图19~图21所示,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具备基部C50、方形杯收纳器C60、落杯环C30、驱动装置C70、杯供给控制部(未图示)等。其中,方形杯收纳器C60将多个杯列沿直线收纳成1排。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为能够收纳3个杯列的尺寸。
基部C50的载置面C51构成为比方形杯收纳器C60的横截面大一圈,在中央部具有杯列给送口C52。即,在该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中,在方形杯收纳器C60的中央部划分出用于收纳销售杯列WK的销售货道CK,在其两侧划分出用于收纳预备杯列WY的预备货道CY。配设于杯列给送口C52的内部的落杯环C30具有与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的落杯环相同的结构。
方形杯收纳器C60具有外壁C61,该外壁C61是通过对规定形状的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等而形成的。该外壁C61具有正面形状为纵长矩形的背壁部C61a以及从背壁部C61a的左右端部以直角弯折并向前方延伸的侧壁部C61b,该外壁C61形成为俯视时呈向前方敞开的コ字状。在该外壁C61,以覆盖其顶面部和前表面上部的方式安装有上部罩C62。在上部罩C62,在前表面下端部以垂下的方式安装有由透明的片构成的前表面罩C63。能够在卷起前表面罩C63来将方形杯收纳器C60的前表面敞开的状态下收纳杯列。
另外,在方形杯收纳器C60的内部设置有止挡棒C64和杯列补充装置C80。止挡棒C64限制收纳于方形杯收纳器C60的杯列的上限高度,并且发挥作为后述的支撑棒C83的止挡件的作用,止挡棒C64设置成在左右的侧壁部C61b之间水平地延伸。杯列补充装置C80用于在收纳于销售货道CK的杯W的数量变为规定数量(例如5个)以下时使预备货道CY中的任一个所收纳的预备杯列WY移动到销售货道CK,杯列补充装置C80被设置成左右对称。下面,关于杯列补充装置C80,以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19~图21所示,杯列补充装置C80具备推棒C81、底部引导件C82、支撑棒C83。
推棒C81通过向销售货道CK按压预备杯列WY来使预备杯列WY移动,推棒C81是通过对金属棒进行折弯加工等来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具体地说,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部C81a以及从主体部C81a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直角弯折并相互平行地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上连接部C81b和下连接部C81c,形成为コ字状。相对于方形杯收纳器C60内的止挡棒C64而言,推棒C81配置成主体部C81a位于前侧、上连接部C81b位于上侧。
主体部C81a具有相比于基部C50的载置面C51与上部罩C62的顶面之间的距离而言短少许的程度的长度。另外,上连接部C81b具有规定长度,其顶端部向上方以直角弯折,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安装于上部罩C62的轴承C84。另一方面,下连接部C81c具有与上连接部C81b相同的长度,在其顶端部设置有向下方以直角弯折并延伸的弯折部C81d。该弯折部C81d在基部C50的比载置预备杯列WY的部分靠后侧少许的位置处贯通基部C50,并且与基部C50内的驱动装置C70连结。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推棒C81以穿过上连接部C81b和下连接部C81c的顶端部的铅直轴线为中心,具体地说以弯折部C81d为中心,在待机位置与补充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其中,该待机位置是主体部C81a位于预备货道CY侧时的位置(图19~图21等所示的位置),该补充位置是主体部C81a位于销售货道CK侧、将预备杯列WY补充到销售货道CK时的位置(图25的(b)所示的位置)。
底部引导件C82用于支承预备杯列WY的底部,并且一边保持预备杯列WY的姿势一边将预备杯列WY引导到销售货道CK,底部引导件C82设置于基部C50的后部,从后方面对载置面C51,并且配置于推棒C81的下连接部C81c的下侧。该底部引导件C82是由塑料构成的成形品,如图22所示那样形成为中央部分弯折的形状。底部引导件C82的内侧面形成为圆弧状,其曲率比杯W的底部稍大,且比杯W的开口部小。另外,在底部引导件C82的左半部设置有引导件壁部C82a。引导件壁部C82a形成为比底部引导件C82的右半部高。另一方面,在底部引导件C82的右半部,在其顶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凸部C82b。该卡合凸部C82b位于推棒C81的下连接部C81c的右侧,并且具有能够从右方与该下连接部C81c抵接的高度。另外,在底部引导件C82的中央部形成有俯视形状为向后方敞开的U字状的退让槽C82c,通过该退让槽C82c,避免底部引导件C82对推棒C81的弯折部C81d产生干扰。并且,在底部引导件C82,在退让槽C82c的左方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C82d。在该孔C82d处贯通有从后述的支撑棒C83的下连接部C83c的顶端部向下方弯折后延伸的弯折部C83d。因而,底部引导件C82以弯折部C83d为中心而旋转自如。
支撑棒C83用于从销售货道CK侧支承预备杯列WY,由此保持预备杯列WY的姿势,支撑棒C83与推棒C81大致相同,具有主体部C83a、上连接部C83b、下连接部C83c以及弯折部C83d。此外,该支撑棒C83位于设置于方形杯收纳器C60的内部的止挡棒C64的后侧。
主体部C83a具有与推棒C81的主体部C81a大致相同的长度,另一方面,上连接部C83b和下连接部C83c比推棒C81的上连接部C81b和下连接部C81c短。另外,上连接部C83b的顶端部向上方以直角弯折,上连接部C83b通过轴承C84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从推棒C81的上连接部C81b的顶端部向左方偏离少许的位置。该轴承C84中内置有弹簧(未图示),该弹簧用于沿图21中的逆时针方向对支撑棒C83施力。另一方面,下连接部C83c位于底部引导件C82的引导件壁部C82a的背面侧。从下连接部C83c的顶端部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C83d以贯通底部引导件C82的孔的状态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基部C50。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支撑棒C83以穿过上连接部C83b和下连接部C83c的顶端部的铅直轴线为中心,具体地说以弯折部C83d为中心而旋转自如。另外,如图19~图21所示,待机状态的支撑棒C83的主体部C83a位于销售货道CK与预备货道CY之间的接近止挡棒C64和销售杯列WK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待机状态的支撑棒C83的主体部C83a位于止挡棒C64的后侧且销售杯列WK的斜后侧。此外,如后所述,在向销售货道CK补充预备杯列WY时,该主体部C83a被该预备杯列WY按压,由此右侧的支撑棒C83以弯折部C83d为中心沿图2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左侧的支撑棒C8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左右的支撑棒C83还发挥防止收纳于销售货道CK的销售杯列WK向左右方向倾斜的作用。例如,即使在由于销售杯列WK向右侧倾斜、与右侧的支撑棒C83抵接从而该支撑棒C8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支撑棒C83也会与止挡棒C64抵接,由此其进一步的旋转被阻止。关于这一点,左侧的支撑棒C83也是同样的。这样,通过左右的支撑棒C83来防止销售杯列WK向左右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销售杯列WK稳定地保持为垂直的姿势。因而,能够避免由于销售杯列WK与预备杯列WY相互干扰而引起的不良状况、例如销售杯列WK的供给不良,从而能够确保杯W的稳定的供给。
图23示出了对落杯环C30和左右的杯列补充装置C80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C70。该驱动装置C70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C71,并具备旋转驱动部C710和滑动机构部C720,该旋转驱动部C710通过被该马达C71驱动来主要进行旋转动作,该滑动机构部C720通过被旋转驱动部C710驱动来进行向左右方向的滑动动作。
旋转驱动部C710具有驱动体C711和3个旋转板C712,该驱动体C711借助齿轮箱C74被马达C71驱动,由此旋转和升降,通过该驱动体C711的旋转,3个旋转板C712中的某一个被旋转驱动。驱动体C711具有俯视形状为圆形的偏心凸轮C711a。虽然省略关于驱动体C711的详细构造的说明,但在马达C71沿规定方向旋转时,在图23的(b)中驱动体C711例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偏心凸轮C711a升降。另一方面,在马达C71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驱动体C71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偏心凸轮C711a也随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3个旋转板C712设置成与滑动机构部C720的后述的3个滑动板C721A、C721B、C721C对应。这些旋转板C712彼此相同,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规定形状,并且配置成彼此堆叠。另外,各旋转板C712在前端部被从基部C50的下方部向上方延伸的支轴C713贯通,以该支轴C713为中心而旋转自如。
滑动机构部C720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配置成彼此堆叠的3个滑动板C721A、C721B、C721C;与其中上层的滑动板(下面称为“上层板C721A”)卡合、且用于驱动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的右滑动件C722;以及与中层的滑动板(下面称为“中层板C721B”)卡合、且用于驱动左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的左滑动件C723等。另外,下层的滑动板(下面称为“下层板C721C”)用于驱动落杯环C30,向下方延伸的驱动杆C724与落杯环C30的齿圈C32连结。
上层板C721A、中层板C721B及下层板C721C均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沿左右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长孔C725,借助该长孔C725被施力机构C726向左方施力。该施力机构C726包括:水平棒C727,其以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地延伸的方式配置于上层板C721A的上方,被支承在基部C50的内部;滑动件C728,其设置成沿着该水平棒C727滑动自如;以及螺旋弹簧C729,其安装于水平棒C727,对滑动件C728向左方施力。在滑动件C728,设置有向下方延伸并贯穿上层板C721A、中层板C721B及下层板C721C的长孔C725的贯穿部C728a。在图23所示的待机状态下,滑动件C728的贯穿部C728a位于长孔C725的左内壁附近。
右滑动件C72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规定形状,在上表面的右端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贯穿部C722a。另外,在右滑动件C722的上侧,设置有与上述贯穿部C722a啮合的小齿轮C730,该小齿轮C730设置成以铅直轴线为中心旋转自如。在该小齿轮C730的上部设置有向上方开口、俯视形状为十字状的槽C730a。而且,上述的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的弯折部C81d以嵌合于该槽C730a的状态被固定。另外,在右滑动件C72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C731,通过该弹簧C731来对右滑动件C722向左方施力。由此,小齿轮C730为沿逆时针方向被施力的状态,因而,固定于该小齿轮C730的推棒C81平时为沿逆时针方向被施力的状态。
另一方面,左滑动件C723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规定形状,与上述右滑动件C722呈前后和左右对称,在上表面的左端部具有齿条C723a。该齿条C723a与小齿轮C733啮合,左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的弯折部C81d以嵌合于十字状的槽C733a的状态被固定。另外,左滑动件C723也与右滑动件C722同样地,由设置于其内部的弹簧C732向左方施力。由此,小齿轮C733为沿顺时针方向被施力的状态,因而,固定于该小齿轮C733的左侧的推棒C81也为沿顺时针方向被施力的状态。
在此,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驱动装置C70的动作。当马达C71工作、沿规定方向旋转时,驱动体C7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偏心凸轮C711a进行升降。
例如,在对落杯环C3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偏心凸轮C711a停止成位于与下层的旋转板C712相同的高度。之后,马达C71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驱动体C71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圈,偏心凸轮C711a也随之沿相同方向旋转1圈。在该情况下,偏心凸轮C711a向右方按压下层的旋转板C712,由此该旋转板C712以支轴C713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克服施力机构C726的施力来向右方按压下层板C721C。由此,下层板C721C向右方滑动。此外,此时,施力机构C726的滑动件C728的贯穿部C728a被下层板C721C的长孔C725的左内壁按压,该滑动件C728向右方滑动。另外,当偏心凸轮C711a的旋转超过半圈时,向右方滑动的下层板C721C借助其长孔C725被施力机构C726的滑动件C728按压,从而向左方滑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这种下层板C721C的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落杯环C30的齿圈C32沿周向往复移动。由此,所有杯分离凸轮C31同步地沿规定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之后沿反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如以上那样,落杯环C30被驱动,由此从销售杯列WK分离出最下层的杯W1并运出到下方。
另外,在对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偏心凸轮C711a进行升降,停止成位于与上层的旋转板C712相同的高度。之后,与驱动落杯环C30的情况同样地,偏心凸轮C711a旋转1圈,由此,借助上层的旋转板C712,克服施力机构C726的施力来向右方按压上层板C721A。由此,上层板C721A向右方滑动,并且克服弹簧C731的施力来按压右滑动件C722,使右滑动件C722向右方滑动。这样,右滑动件C722向右方滑动,由此与贯穿部C722a啮合的小齿轮C73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另外,当偏心凸轮C711a的旋转超过半圈时,上层板C721A被施力机构C726的滑动件C728按压,由此向左方滑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与此相随,右滑动件C722通过弹簧C731的施力而向左方滑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小齿轮C73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这种右滑动件C722的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小齿轮C730沿周向往复移动。由此,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从待机位置旋转到补充位置,之后,沿反向旋转,返回到待机位置。也就是说,推棒C81利用马达C71的动力来进行从待机位置向补充位置的旋转,利用弹簧C731的施力来进行从补充位置向待机位置的恢复旋转。如以上那样,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被驱动,由此右侧的预备货道CY内的预备杯列WY被补充到销售货道CK。
并且,在对左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偏心凸轮C711a进行升降,停止成位于与中层的旋转板C712相同的高度。之后,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偏心凸轮C711a旋转1圈,由此,借助中层的旋转板C712,克服施力机构C726的施力来向右方按压中层板C721B。由此,中层板C721B向右方滑动,并且克服弹簧C732的施力来按压左滑动件C723,使左滑动件C723向右方滑动。这样,左滑动件C723向右方滑动,由此与齿条C723a啮合的小齿轮C73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另外,当偏心凸轮C711a的旋转超过半圈时,与上层板C721A的情况同样地,中层板C721B向左方滑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与此相随,左滑动件C723通过弹簧C732的施力而向左方滑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小齿轮C73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这种左滑动件C723的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小齿轮C733沿周向往复移动。由此,左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C81与上述的右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的推棒同样地,在从待机位置旋转到补充位置之后,返回到待机位置。如以上那样,左侧的杯列补充装置C80被驱动,由此左侧的预备货道CY内的预备杯列WY被补充到销售货道CK。
如图23所示,在该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中也在上滑槽C34设置有用于使杯售罄检测开关C37工作的杯售罄检测杆C36。
图24和图25示出了从右侧的预备货道CY向销售货道CK补充预备杯列WY的补充动作。此外,在补充动作开始前的待机状态下,如图24的(a)所示,推棒C81位于待机位置,由此其主体部C81a位于预备杯列WY的右方,并且底部引导件C82的引导件壁部C82a位于预备杯列WY的底部的左斜后侧。
当从该状态起推棒C81以弯折部C81d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24的(b)和图24的(c)中依次示出的那样,主体部C81a与预备杯列WY的所有杯W的卷曲部抵接,所有杯W的卷曲部被按压,由此预备杯列WY向左方的销售货道CK侧移动。在该情况下,预备杯列WY的底部与底部引导件C82的引导件壁部C82a抵接,对其进行按压,由此底部引导件C82以支撑棒C83的弯折部C83d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在该情况下,底部引导件C82的卡合凸部C82b无法越过推棒C81的下连接部C81c来向左方移动,由此底部引导件C82以被推棒C81限制了向销售货道CK侧的旋转的状态进行旋转。并且,在该情况下,预备杯列WY的所有杯W的卷曲部与支撑棒C83的主体部C83a抵接,对其进行按压,由此支撑棒C83也以其弯折部C83d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预备杯列WY在分别被推棒C81、底部引导件C82以及支撑棒C83从卷曲部的右侧方、底部的左后方以及卷曲部的左后方支承的同时向左方移动。另外,在该情况下,预备杯列WY以载置于载置面C51的状态移动,因此预备杯列WY一边被该载置面C51的周壁部引导预备杯列WY的底部,一边向左方顺畅且稳定地移动。
当推棒C81进一步旋转时,如图25的(a)所示,预备杯列WY进一步向左方移动。然后,底部引导件C82对预备杯列WY的底部的支承被解除,底部引导件C82留在该位置。之后,通过推棒C81进一步旋转,支撑棒C83对预备杯列WY的支承也被解除,支撑棒C83通过上端部的弹簧的施力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如该图25的(b)所示,当推棒C81到达补充位置时,预备杯列WY到达杯列给送口C52的上方,由此被引导到杯列给送口C52的内侧并落下,预备杯列WY的下端部贯穿杯列给送口C52,并且,预备杯列WY以进入残留的销售杯列WK的最上层的杯W的状态堆叠于残留的销售杯列WK,从而被补充到销售货道CK。这样,预备杯列WY堆叠于销售杯列WK,由此杯售罄检测杆C36被所补充的预备杯列WY按压,从杯列给送口C52退避。
之后,推棒C81如图25的(c)所示那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到待机位置。在向该待机位置恢复时,推棒C81的下连接部C81c与底部引导件C82的卡合凸部C82b抵接,对其向右方进行按压,由此底部引导件C82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以上,向销售货道CK补充预备杯列WY的补充动作完成。
此外,在补充上述的预备杯列WY后进行饮料的销售,在销售杯列WK的杯W变为规定数量以下时,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左侧的预备货道CY的预备杯列WY被补充到销售货道CK。
如图6的(c)所示,单种方型+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3是通过将构成单种圆形+单种单列杯供给机构C-1的单列杯收纳器C20′和构成单种方型杯供给机构C-2的方形杯收纳器C60组合起来而构成的。
<饮料生成部IS>
饮料生成部IS具备原料供给机构D、储液器E、氯发生器B、温水箱F、制冰机G、杯输送机构H、搅拌机构J、研磨机K、冲泡机构L、搅拌碗M、冷却单元N、糖浆供给机构P、碳酸化器Q、排水机构A。
原料供给机构D是以往公知的原料供给机构,用于每次向滑槽D21、D22喷出规定量的贮存于罐D11、D12的饮料的原料、例如速溶咖啡、可可粉或奶油粉等粉末原料或者咖啡豆、茶叶等提取原料,并进一步从滑槽D21、D22输出到杯W、研磨机K。
储液器E在设备壳体2的内部贮存生成饮料时所需的饮用水,另一方面,向温水箱F、制冰机G、碳酸化器Q等需要饮用水的机构部、被输送到烹调位置的杯W适当地供给饮用水。该储液器E用于贮存从设置于设备壳体的供水瓶E1供给来的饮用水。
氯发生器B是对贮存于储液器E的饮用水进行电解来进行氯杀菌的装置。氯发生器B的氯杀菌法是以下方法:有效利用饮用水中包含的氯离子(氯离子本身不具有杀菌能力),通过对饮用水进行电解来使氯离子进行阳极氧化以产生氯,使该氯溶解于水中来对饮用水进行杀菌。
温水箱F利用从储液器E供给的饮用水来生成热水并贮存该热水,另一方面,温水箱F对冲泡机构L、输送到烹调位置的杯W适当地供给热水。
制冰机G利用从储液器E供给的饮用水来生成冰并贮存该冰,另一方面,通过未图示的冰供给通路来向杯W适当地供给冰。
作为杯输送机构H,使用如下那样的3轴式的杯输送机构H-1。3轴式的杯输送机构H-1将供给到杯供给位置的杯W经由接收位置输送到烹调位置,之后输送到面对取出口机构S的销售位置HP1(参照图5)。杯输送机构H-1例如设置于设备壳体2的内部的原料供给机构D的下方。杯输送机构H-1能够进行X方向、Y方向、Z方向的3轴动作,其中,X方向是从正面看杯式自动售货机1时的左右方向,Y方向是深度方向,Z方向是高度方向。根据规格不同,也能够构成为省略了Z方向的机构的XY的2轴动作机构。如图5所示,在杯输送机构H-1的下方设置有接住溢出的饮料、原料的排水托盘A10。
如图26所示,杯输送机构H-1具备XY台H10和杯把持装置H12。首先说明XY台H10。
XY台H10具备沿X方向延伸的X轴部H14以及搭载于X轴部H14的上表面且沿Y方向延伸的Y轴部H16。Y轴部H16能够利用X轴部H14来沿X方向移动。杯把持装置H12搭载于Y轴部H16的上表面,能够利用Y轴部H16来沿Y方向移动。
X轴部H14具备X轴罩H18、X轴输送马达H20、X轴马达驱动器H22、X轴驱动带轮H24、X轴从动带轮H25、X轴同步带H26、X轴调整螺丝H28、X轴原点传感器H30以及两端附近的防脱板H32。
X轴罩H18是用于搭载Y轴部H16的上表面板,从X方向看时形成平缓的圆弧面,以易于搭载、引导Y轴部H16。另外,通过X轴罩H18来保护X轴部H14内部免受污染,并且使得易于清扫。
X轴输送马达H20是对Y轴部H16沿X方向进行驱动的步进马达,设置于X轴部H14的内部的左端附近。X轴马达驱动器H22是驱动X轴输送马达H20的驱动器,与X轴输送马达H20接近配置以提高抗噪性。
X轴驱动带轮H24设置于X轴输送马达H20的输出轴,卷挂有X轴同步带H26,将X轴输送马达H20的旋转运动变换为X方向的往复运动。在X轴部H14的内部的右端附近设置有X轴从动带轮H25,X轴同步带H26以几乎无松弛的方式卷挂于X轴驱动带轮H24与X轴从动带轮H25之间,其一部分固定于Y轴部H16。
X轴调整螺丝H28是进行X轴同步带H26的松紧度调整的螺丝,在维护时等利用。
X轴原点传感器H30是用于检测X轴的原点位置的可见光截止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X轴原点传感器H30,使用防尘型的光遮断器,耐污染、耐经年变化。
防脱板H32是Y轴部H16的防脱件,设定于设备壳体2内部的必要动作范围两端。
关于X轴部H14,X轴输送马达H20的旋转运动经由X轴驱动带轮H24被传递到X轴同步带H26,通过X轴同步带H26的环状旋转,Y轴部H16朝向X方向上的各停止位置移动。通过X轴输送马达H20的脉冲计数转速控制来决定到各停止位置为止的移动距离。
X轴部H14在每次销售结束时使Y轴部H16朝向X轴待机位置移动,在由X轴原点传感器H30检测出Y轴部H16已到达X轴待机位置的时间点使X轴输送马达H20停止。X轴待机位置例如是X轴部H14的最右侧。
Y轴部H16具备Y轴罩H34、Y轴输送马达H36、Y轴马达驱动器H38、Y轴驱动带轮H40、Y轴从动带轮H41、Y轴同步带H42、Y轴调整螺丝H44、Y轴原点传感器H46、两端附近的防脱板H48以及Y轴锁定螺线管H50。
Y轴罩H34是用于搭载杯把持装置H12的上表面板,从Y方向看时形成平缓的圆弧面,易于搭载、引导杯把持装置H12。另外,通过Y轴罩H34来保护Y轴部H16内部免受污染,并且使得易于清扫。
Y轴输送马达H36是对杯把持装置H12沿Y方向进行驱动的步进马达,设置于Y轴部H16的内部的后端附近。Y轴马达驱动器H38是驱动Y轴输送马达H36的驱动器,与Y轴输送马达H36接近配置以提高抗噪性。
Y轴驱动带轮H40设置于Y轴输送马达H36的输出轴,卷挂有Y轴同步带H42,将Y轴输送马达H36的旋转运动变换为Y方向的往复运动。在Y轴部H16的内部的前端附近设置有Y轴从动带轮H41,Y轴同步带H42以几乎无松弛的方式卷挂于Y轴驱动带轮H40与Y轴从动带轮H41之间,其一部分固定于杯把持装置H12。
Y轴调整螺丝H44是进行Y轴同步带H42的松紧度调整的螺丝,在维护时等利用。
Y轴原点传感器H46是用于检测Y轴的原点位置的可见光截止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Y轴原点传感器H46,使用防尘型的光遮断器,耐污染、耐经年变化。
防脱板H48是杯把持装置H12的防脱件,设定于设备壳体2内部的必要动作范围两端。防脱板H48的承受载荷比较小即可,被设定为比防脱板H32小。
Y轴锁定螺线管H50是用于通过将Y轴同步带H42的一部分固定来锁定杯把持装置H12的Y方向位置的螺线管。根据Y轴锁定螺线管H50的锁定功能,即使在杯把持装置H12配置于取出口机构S的保持架S14(参照图31)内后取出口门S10(参照图3)被打开,使用者将手伸入保持架S14内来与杯W、杯把持装置H12的一部分接触由此沿Y方向施加力,也能够限制杯把持装置H12的位移,能够稳定地载置杯W。另外,如上所述,杯把持装置H12在保持架S14内通过突出片S30(参照图31)来在X方向上也被固定,因此结果是杯把持装置H12在X方向和Y方向上被固定。
关于Y轴部H16,Y轴输送马达H36的旋转运动经由Y轴驱动带轮H40被传递到Y轴同步带H42,通过Y轴同步带H42的环状旋转,杯把持装置H12朝向Y方向上的各停止位置移动。通过Y轴输送马达H36的脉冲计数转速控制来决定到各停止位置为止的移动距离。
Y轴部H16在每次销售结束时使杯把持装置H12朝向Y轴待机位置移动,在由Y轴原点传感器H46检测出杯把持装置H12已到达Y轴待机位置的时间点使Y轴输送马达H36停止。Y轴待机位置例如是Y轴部H16上的最里侧。
杯把持装置H12具备把持杯W的功能以及Z轴动作功能。该Z轴动作能够根据杯W的尺寸来进行2级以上的位移,Z轴动作范围比XY台H10的动作范围小。
如图27所示,杯把持装置H12以作为机构收容部的外壳H160为基体而构成,具有从外壳H160的下方部朝向前方(正面方向)水平地突出的台H181、从外壳H160的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一对杯挡板H182L、H182R以及突出到外壳H160的下部两侧方的一对引导片H183。在图27中,一个引导片H183隐藏于外壳H160的后侧,与暴露在前侧的引导片H183左右对称。
台H181是接住从杯供给机构C供给的杯W的杯接收台。台H181呈格子状地设置有多个孔,以避免溢出的饮料等积存。
在台H181与杯挡板H182L、H182R之间确保有Y方向的间隙。在进入到后述的取出口机构S的保持架S14内时,取出口杯检测传感器S24a(参照图31)的光轴穿过该台H181与杯挡板H182L、H182R之间的间隙,检测杯W的有无。
引导片H183是夹持Y轴部H16的两侧、并且从Y轴部H16被传递驱动力的部分。引导片H183被Y轴部H16驱动,由此杯把持装置H12的整体沿Y方向移动。另外,左右的引导片H183的X方向宽度被设定成比取出口机构S中的一对突出片S30的内宽稍小。因而,当杯把持装置H12向前方移动而台H181被配置于取出口机构S的保持架S14内时,左右的引导片H183进入一对突出片S30之间。由此,即使使用者沿X方向对杯W和杯输送机构H-1施加力,由于引导片H183与突出片S30抵接,因此杯把持装置H12的位移也被限制,从而稳定地载置杯W。
如图27和图28所示,在杯把持装置H12的外壳H160具备Z轴驱动马达H184、Z轴原点开关H185、Z轴位置检测开关H186、Z轴引导件H187以及一对H轴驱动臂H188。
一对杯挡板H182L、H182R从两侧支承由台H181接住的杯W,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H轴驱动臂H188支承。将该开闭方向设为H方向。
Z轴驱动马达H184是使台H181沿上下方向(Z方向)移动的马达。杯挡板H182L、H182R与台H181一体地上下移动。Z轴原点开关H185是检测台H181的Z轴原点位置的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Z轴原点开关H185,使用防尘型的光遮断器,耐污染、耐经年变化。Z轴位置检测开关H186是阶段式地检测台H181的Z方向位置的开关。Z轴引导件H187沿Z方向引导台H181来使其位置和姿势稳定。一对H轴驱动臂H188在X方向上接近地排列,是使杯挡板H182L、H182R开闭的轴。杯挡板H182L、H182R能够相对于H轴驱动臂H188拆下和更换。
此外,在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利用的杯W的高度为1个种类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Z轴驱动马达H184等与Z轴动作有关的结构要素。
在杯把持装置H12中,Z轴驱动马达H184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台H181,台H181朝向各停止位置沿Z方向升降。由Z轴位置检测开关H186来检测到各停止位置为止的移动距离。在销售结束时等台H181下降到下侧的待机位置时,利用Z轴原点开关H185检测出该情况,在该时间点使Z轴驱动马达H184停止。
接着,说明一对杯挡板H182L、H182R及其周边要素。如图29所示,朝向正面时的左侧的杯挡板H182L具有轴部H182L1、设置于轴部H182L1的上端部的齿轮部H182L2、从轴部H182L1的中间向前方延伸的挡板臂部H182L3、设置成与挡板臂部H182L3相连且形成为呈下侧缩窄的半圆筒形的杯把持部H182L4、设置成与杯把持部H182L4相连且朝向左斜前方延伸的挡板部H182L5、从轴部H182L1的中间稍下方朝向右斜后方延伸的臂部H182L6。
如图30所示,朝向正面时的右侧的杯挡板H182R与左侧的杯挡板H182L同样地,具有轴部H182R1、设置于轴部H182R1的上端部的齿轮部H182R2、从轴部H182R1的中间向前方延伸的挡板臂部H182R3、设置成与挡板臂部H182R3相连且形成为呈下侧缩窄的半圆筒形的杯把持部H182R4、设置成与杯把持部H182R4相连且朝向右斜前方延伸的挡板部H182R5、从轴部H182R1的中间稍下方朝向左斜后方延伸的臂部H182R6。
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轴部H182L1和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轴部H182R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H160,齿轮部H182L2、H182R2相互啮合。因而,当打开左侧的杯挡板H182L(使其沿图2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右侧的杯挡板H182R也会打开(沿图30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打开右侧的杯挡板H182R时左侧的杯挡板H182L也会打开。
如图28所示,在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臂部H182L6与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臂部H182R6之间,架设有弹簧(拉伸螺旋弹簧)H189,利用弹簧H189的弹性恢复力,左侧的杯挡板H182L和右侧的杯挡板H182R关闭。
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杯把持部H182L4的内周面和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杯把持部H182R4的内周面,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肋H182L7、H182R7(在图29和图30所示的杯挡板H182L、H182R分别各设置有两个)。肋H182L7、H182R7以小面积来支承被供给到杯挡板H182L、H182R的杯W,以避免杯把持部H182L4、H182R4的内周面与杯W的杯身部接触,从而即使在由于某种原因而饮料附着于杯把持部H182L4、H182R4的内周面的情况下,杯W也不会被污染。通过设置例如总共4个肋H182L7、H182R7,对杯W进行4点支承来确保输送的稳定性。
如图29所示,在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挡板臂部H182L3设置有上下一对方孔H182L3a,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配件H190。
如图30所示,在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挡板臂部H182R3除了设置有上下一对方孔H182R3a以外,还在方孔H182R3a与方孔H182R3a之间设置有方孔H182R3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配件H190。
配件H190是上下对称的,在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设置有爪部H190a,在爪部H190a与爪部H190a之间设置有凸部H190b。
配件H190如上述那样能够安装于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挡板臂部H182L3和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挡板臂部H182R3。如图29所示,在将配件H190安装于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挡板臂部H182L3的情况下,凸部H190b撞上挡板臂部H182L3,决定了配件H190的突出量。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在将配件H190安装于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挡板臂部H182R3的情况下,凸部H190b插入到方孔H182R3b,决定了配件H190的突出量。因而,配件H190在安装于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情况下突出量大,在安装于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情况下突出量小。这意味着,在将配件H190安装于左侧的杯挡板H182L的情况下杯挡板的开度大,适于把持杯身周长大的杯W。并意味着,在将配件H190安装于右侧的杯挡板H182R的情况下杯挡板的开度小,适于把持杯身周长小的杯W。
搅拌机构J是以往公知的搅拌机构,具有未图示的搅拌桨,用于使该搅拌桨进行下降移动而在杯W的内部进行搅拌。
研磨机K配置于收纳咖啡豆等提取原料的罐D12的下方区域,在提取咖啡时,将作为其提取原料的咖啡豆按每1杯咖啡的量分别进行粉碎,来生成咖啡粉(粉原料)。
向冲泡机构L投入由研磨机K粉粹后的咖啡粉和来自温水箱F的热水,由此提取咖啡。搅拌碗M是以往公知的搅拌碗,搅拌碗M对向其本身投入的粉末原料和热水进行搅拌来生成饮料,并将饮料向杯W供给。冷却单元N是用于对制冰机G和未图示的冷却水槽进行冷却的冷冻回路。糖浆供给机构P是将盒中袋(BIB)内的糖浆供给到杯W的机构。碳酸化器Q是在浸泡配置于冷却水槽的密闭容器的内部生成碳酸水的装置。
排水机构A具备排水容器A1和排水托盘A10。排水机构A用于贮存设备壳体2内从各机构溢出的饮用水、饮料、清洗水等排水。排水容器A1是贮存上述的排水的桶状的容器。如图5所示,该排水容器A1载置于供水瓶E1的前方侧。贮存于排水容器A1内的排水在维护时等被废弃。排水托盘A10是在比排水容器A1靠上方的部位大致水平地配置于设备壳体2的内部的接收构件,周缘部朝向上方弯折。根据图也可以明确,排水托盘A10具有比排水容器A1大的面积,设置成覆盖原料供给机构D、储液器E、氯发生器B、温水箱F、制冰机G、杯输送机构H、搅拌机构J、研磨机K、冲泡机构L、冷却单元N、糖浆供给机构P、碳酸化器Q以及取出口机构S的下方。在该排水托盘A10设置有朝向排水容器A1的内部开口的排水通路。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如图2、图3和图31所示,在前表面门3上的取出口4的左侧上方部分设有窗部10。该窗部10构成操作单元U的一部分,并具备矩形形状的开口(以下,也称作矩形形状开口)11和烟色面板(日文:スモークパネル)12。
矩形形状开口11形成于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即罐D12和滑槽D22这两者的前方区域,用来从前方观察这些罐D12和滑槽D22。在该矩形形状开口11的左侧缘部安装有例如由LED等构成的光源13。该光源13根据由控制部R提供的指令而相应地点亮。
烟色面板12具有玻璃板121和烟色片122。玻璃板121是透明的面构件,以将矩形形状开口11封堵的形态、即所谓的嵌死(日文:嵌め殺し)的形态安装。
烟色片122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形态,通过将在上方和下方设置的安装片122a插入到在矩形形状开口11的缘部形成的未图示的安装孔,从而烟色片122被安装成将封堵矩形形状开口11的玻璃板121覆盖。也就是说,烟色片122设为能够相对于矩形形状开口11的缘部装卸。
这样的烟色片122具有如下那样的透射率:在常态下,烟色片122限制经由矩形形状开口11观察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在光源13点亮了的情况下,烟色片122容许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被观察。
该透射率例如为15%~30%左右的大小,特别优选呈灰色(Gray)且为20%左右。
根据这样的杯式自动售货机1,在销售前等的常态下,光源13为非点亮状态,如图32所示,能够限制经由窗部10观察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并且,在经收款处理装置V进行了收款处理,并且经由操作单元U选择了普通咖啡等使用提取原料的饮料的情况下,在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控制部R使光源13点亮规定时间,由此,如图33所示,能够容许经由窗部10观察罐D12和滑槽D22,购入者(使用者)可看到咖啡豆等提取原料从罐D12通过滑槽D22的样子。
因此,能够不使使用者感到饮料的提供所需的时间较长并能够防止设备壳体2的内部被不必要地看到。
特别是,由于构成烟色面板12的烟色片122设成能够相对于矩形形状开口11的缘部装卸,因此,在想要始终观察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拆下烟色片122,能够经由窗部10观察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将烟色片122替换成广告片等遮挡片并安装,还能够使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始终无法被看到。
在上述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销售位置HP1的右方侧,在排水托盘A10安装有防飞散罩20,该防飞散罩20的里侧为废弃位置HP2。在该废弃位置HP2,如图34所示,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抵接板21。该抵接板21配置于构成杯输送机构H的台H181与一对杯挡板H182L、H182R之间的高度水平。
在这样的杯式自动售货机1中,在控制部R利用杯输送机构H将杯W输送至销售位置HP1并使取出口门S10摆动而打开取出口4之后经过了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如下那样进行杯W中的饮料的废弃处理。
即,控制部R使取出口门S10摆动而关闭取出口4,并利用杯输送机构H使杯W向右方移动到废弃位置HP2,之后,如图35所示,使杯W朝向后方移动。由此,如图36所示那样使杯W抵接于抵接板21,如图37所示那样使杯W落下到排水托盘A10,从而能够废弃杯W中的饮料。之后,控制部R使杯输送机构H成为规定的待机状态。
另外,如图38所示,排水容器A1优选载置于排水引导件30。排水引导件30例如是通过对金属板等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供排水容器A1载置的载置部31和随着朝向比该载置部31的后端缘部靠后方的位置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32。由此,在供水瓶E1的水耗尽而要更换为新的供水瓶E1时,将排水容器A1取出到设备壳体2的外部之后,如图39所示,能够利用排水引导件30的倾斜部32的上表面来取出供水瓶E1,并利用倾斜部32的上表面使作为重物的新的供水瓶E1朝向后方滑动。由此,能够使供水瓶E1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窗部10使罐D12和滑槽D22的一部分作为饮料生成部IS的一部分可被看到,但在本发明中,窗部也可以使这些以外的结构要素可被看到,只要其是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排水容器A1所载置的排水引导件30来使供水瓶E1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但在本发明中,如图40所示,也可以是,在设备壳体2的内部设置能够通过滚轮41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载置台40,将供水瓶E1载置于该载置台40。
由此,在供水瓶E1的水耗尽而要更换为新的供水瓶E1时,如图41所示,只要使载置台40朝向前方移动而取出供水瓶E1,将新的供水瓶E1载置于载置台40,之后使该载置台40向后方移动即可,由此能够使供水瓶E1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Claims (3)

1.一种杯式自动售货机,在设备壳体的内部具备:杯供给机构,其从所装填的杯列依次进行杯的供给;以及饮料生成部,其在从所述杯供给机构供给来的杯中生成饮料或向该杯供给生成后的饮料,该杯式自动售货机经由该杯来提供饮料,该杯式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
该杯式自动售货机具备窗部,该窗部设于前表面门且具有用来从外部观察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的开口,该前表面门对在所述设备壳体形成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窗部具备烟色面板,该烟色面板以将所述开口封堵的形态设置,且具有如下那样的透射率:在常态下该烟色面板限制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被观察,另一方面,在安装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该烟色面板容许所述饮料生成部的一部分被观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式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色面板具备:
透明的面构件,其以将所述开口封堵的形态安装;以及
烟色片,其通过一部分插入于在所述开口的缘部形成的安装孔而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式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部用来观察从收纳提取原料的罐向粉粹该提取原料的研磨机供给提取原料的部分。
CN202010994550.5A 2019-11-01 2020-09-21 杯式自动售货机 Pending CN112785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9638 2019-11-01
JP2019199638A JP2021072018A (ja) 2019-11-01 2019-11-01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5781A true CN112785781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1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4550.5A Pending CN112785781A (zh) 2019-11-01 2020-09-21 杯式自动售货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72018A (zh)
CN (1) CN11278578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7958A1 (en) 2021-04-21 2024-02-28 Amada Co., Ltd. Bending system, and split mold arrangement metho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4039Y (zh) * 2000-12-26 2003-02-05 林永恩 亮差多功能装饰屏
KR20080008437A (ko) * 2008-01-07 2008-01-23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무인 결제처리를 위한 센싱 게이트 장치
CN101890869A (zh) * 2009-05-22 2010-11-24 Lg电子株式会社 装饰面板以及具有该装饰面板的冰箱
EP2277151A1 (en) * 2008-04-18 2011-01-2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Vending machine
CN105701919A (zh) * 2014-12-15 2016-06-2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杯式饮料自动售货机
CN206515988U (zh) * 2016-12-05 2017-09-22 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鲜榨橙汁自动售卖设备
CN208673420U (zh) * 2018-09-26 2019-03-29 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食品现制现售的壳体结构
CN11016031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209297401U (zh) * 2019-01-28 2019-08-23 中禾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可播放投影的自动售货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4039Y (zh) * 2000-12-26 2003-02-05 林永恩 亮差多功能装饰屏
KR20080008437A (ko) * 2008-01-07 2008-01-23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무인 결제처리를 위한 센싱 게이트 장치
EP2277151A1 (en) * 2008-04-18 2011-01-2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Vending machine
CN101890869A (zh) * 2009-05-22 2010-11-24 Lg电子株式会社 装饰面板以及具有该装饰面板的冰箱
CN105701919A (zh) * 2014-12-15 2016-06-2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杯式饮料自动售货机
CN206515988U (zh) * 2016-12-05 2017-09-22 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鲜榨橙汁自动售卖设备
CN11016031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208673420U (zh) * 2018-09-26 2019-03-29 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食品现制现售的壳体结构
CN209297401U (zh) * 2019-01-28 2019-08-23 中禾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可播放投影的自动售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2018A (ja)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70457B2 (en) Food dispens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use
TWI651690B (zh) 手動商品販賣裝置
US20140303774A1 (en) Vending machine comprising containers, to be loaded with selected products and then sealed before delivery
US9754438B2 (en) Sanitized vending machine having access door locking mechanism coupled to actuation mechanism and access door
AU8050691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rticles
CN112785781A (zh) 杯式自动售货机
JP2001222752A (ja) 自動販売機のスパイラルラッ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動販売機
JP5630080B2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カップ廃棄装置
JP5630079B2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カップ搬送装置
JP4385819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05228220A (ja) 飲料自動販売機
JP3223059B2 (ja) 容器入り飲料の販売機
JP5309961B2 (ja) カップ式飲料自動販売機
JP2002230638A (ja) カップ式飲料自動販売機
JP3826802B2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リッド装着装置
JP3797243B2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リッド装着装置
WO1991014241A1 (en) Drinks dispensing machine
JP2010117831A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JP2017024765A (ja)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JP4412591B2 (ja) 物品取出装置およびカップ式飲料自動販売機の付帯物取出装置
JP4187232B2 (ja) 飲料提供装置
JP2003228764A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リッド装着装置
JP2021184205A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JP2003228765A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のリッド装着装置
JP3854491B2 (ja) 自動販売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