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7302A -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7302A
CN112777302A CN202110115156.4A CN202110115156A CN112777302A CN 112777302 A CN112777302 A CN 112777302A CN 202110115156 A CN202110115156 A CN 202110115156A CN 112777302 A CN112777302 A CN 112777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ing
jig
blanking
hea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5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7302B (zh
Inventor
何振华
胡全远
谭胜
褚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 Li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 Li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 Li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51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7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7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和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该装置包括治具输送机构、翻转检测机构和筛选下料机构;治具输送机构、翻转检测机构和筛选下料机构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输送机构与胶芯定位治具滑动配合,并且治具输送机构中的翻转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输入端和筛选下料机构输入端相衔接;该装置通过设置治具输送机构减少设备中气缸的数量,降低设备的气缸成本;通过设置翻转检测机构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通过设置筛选下料机构保证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和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是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气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成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电子连接器可作为电路间、组件间和系统间的电气或者电子传输连接部件,使功率、信号、或者电流能稳定可靠的流通,又方便产品组装、维修和更换。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125674B,公开日:20200724)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底座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底座料带裁断装置、底座耐压检测装置、底座自动上料装置和电子连接器组装机构,所述底座耐压检测装置下方配合有底座不良品收集漏斗本发明通过底座料带裁断装置将底座从底座料带上裁下,底座耐压检测装置对底座进行耐压检测,配合底座自动上料装置将通过耐压检测的底座输送至电子连机器组装机构,自动化完成电子连接器的组装。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对胶芯上料时,先将胶芯定位治具输送至治具接收组件中的接收滑道中;而后接收驱动元件带动接收滑道运动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将胶芯输送带输送的胶芯接收定位,治具推出组件动作将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直接推出完成胶芯上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接收滑道是依靠其本身与胶芯定位治具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的;当治具推出组件多次将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直接推出时,胶芯定位治具外表面和接收滑道内表面之间由于相对运动会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使得两者的接触表面更加光滑;从而造成胶芯定位治具和接收滑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使得接收滑道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进而使得胶芯定位治具不能运动到设定位置,降低胶芯定位治具接收胶芯的准确性。2、将插针压合至胶芯的插针孔时,先采用插针夹持机构将单个插针夹持;而后插针翻转机构带动插针翻转,最后插针移动机构带动插针运动至插针孔位置落料完成插针压合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插针夹持机构每次只能将单个插针夹持,当同时需要对多个插针进行压合时需要插针夹持机构频繁夹持搬移,不利于插针快速压合。3、在输送胶芯定位治具时,先采用定位头驱动气缸带动治具定位头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而后治具驱动气缸动作带动定位头驱动气缸运动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运动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治具定位头的运动是定位头驱动气缸驱动的,即治具定位头的数量与定位头驱动气缸的数量相对应;当治具输送滑道较长需要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需要较多的治具定位头和较多的定位头驱动气缸;从而造成设备中气缸的数量较多,增加了设备的气缸成本。4、对电子连接器进行翻转检测时,先采用人工将电子连接器搬移至检测工位并且将电子连接器翻转后进行检测,而后将电子连接器搬移至治具输送滑道中输出下料完成电子连接器检测过程;而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来回搬移和翻转都由人工完成,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检测效率。5、对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时,先采用人工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去除收集,而后人工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搬移下料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而电子连接器嵌合于开口较小的胶芯定位滑槽中,人工去除时需要用工具将电子连接器从较小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不利于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同时,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筛选去除和下料都由人工完成,不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治具输送机构减少设备中气缸的数量,降低设备的气缸成本;通过设置翻转检测机构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通过设置筛选下料机构保证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胶芯上料机构避免胶芯定位治具不能运动到设定位置,提高胶芯定位治具接收胶芯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翻转压合机构避免多个插针进行压合时需要频繁夹持搬移,保证插针快速压合;通过设置治具输送机构减少设备中气缸的数量,降低设备的气缸成本;通过设置翻转检测机构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通过设置筛选下料机构保证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治具输送机构、翻转检测机构和筛选下料机构;治具输送机构、翻转检测机构和筛选下料机构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输送机构与胶芯定位治具滑动配合,并且治具输送机构中的翻转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输入端和筛选下料机构输入端相衔接;治具输送机构用于将胶芯定位治具输送至不同工位;翻转检测机构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底面进行检测;筛选下料机构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并且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治具输送机构包括治具输送滑道、治具输送机架、底板驱动组件、治具输送底板、治具定位气缸、治具定位推块、治具定位底座和治具定位头;治具输送滑道与胶芯定位治具滑动配合;底板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相连接;治具定位气缸和治具定位底座都固定在治具输送底板上,治具定位气缸输出端与治具定位推块相连接;治具定位推块包括多个倾斜方向的推块斜槽;治具定位头与治具定位底座内部滑槽滑动配合,治具定位头底部凸起与推块斜槽相配合,并且多个治具定位头输出端分别与不同工位的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治具定位底座包括底座下块、底座盖板和推块滑槽;底座下块底面固定在治具定位推块上,多个底座盖板分别固定在底座下块顶面,并且底座盖板下表面与治具定位头上表面相接触;推块滑槽被治具定位推块贯穿并且与治具定位推块滑动配合;治具定位头输出端为倒角结构;底板驱动组件包括底板驱动气缸和底板滑动元件;底板驱动气缸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相连接;底板滑动元件包括底板滑动机架和滑动导轨滑块;底板滑动机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滑动导轨滑块中的导轨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上,滑动导轨滑块中的滑块与治具输送底板相连接;底板驱动组件还包括底板缓冲块;底板缓冲块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上,并且底板缓冲块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相接触;底板滑动元件有多个,并且多个底板滑动元件分别分布于治具输送底板前段、中段和后段。
作为优选,翻转检测机构包括转动机架、转动气缸、转动底板、转动夹爪和相机检测组件;转动气缸固定在转动机架上,转动气缸输出端与转动底板相连接;多个转动夹爪都固定在转动底板上,多个转动夹爪输出端分别与电子连接器相接触,并且多个转动夹爪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的翻转检测工位和相机检测组件输出端相衔接;转动夹爪用于将电子连接器抓紧;相机检测组件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检测;转动夹爪包括拨动元件和存放元件;拨动元件包括拨动气缸和拨动头;拨动气缸输出端与拨动头相连接,并且拨动头输出端分别与胶芯的首尾端相接触;存放元件包括存放底板和存放轨道;存放底板固定在转动底板上,存放轨道固定在存放底板上;存放轨道包括存放滑槽,多个存放滑槽分别与胶芯的上下表面相配合。存放滑槽与胶芯的上下表面为过渡或者过盈配合;拨动气缸包括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第一拨动气缸固定在转动底板上,第一拨动气缸输出端与第二拨动气缸相连接;第二拨动气缸输出端与拨动头相连接;拨动头包括拨动上板、拨动盖板和拨动卡头;拨动上板与第二拨动气缸输出端相连接;拨动卡头穿过拨动上板相应凹槽,并且拨动卡头上端被拨动上板和拨动盖板夹紧多个拨动卡头下端与胶芯首尾端相接触;多个转动夹爪分别固定在转动底板上下表面;转动夹爪还包括存放阻挡元件;存放阻挡元件包括存放阻挡气缸和存放阻挡板;存放阻挡气缸输出端与存放阻挡板相连接,存放阻挡板穿过治具输送滑道相应孔位,并且存放阻挡板侧面与存放轨道输入端相衔接;相机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机架、检测驱动元件和相机元件;检测驱动元件固定在检测机架上,检测驱动元件输出端与相机元件相连接,并且相机元件输出端位于存放滑槽中的电子连接器底面上方;检测驱动元件为气缸或者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筛选下料机构包括筛选组件和下料组件;筛选组件和下料组件都固定在工作台上;筛选组件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相应工位和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下料组件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相应工位和下料工位相衔接;筛选组件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下料组件用于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筛选组件包括筛选机架、筛选驱动元件、筛选头和筛选收集箱;筛选驱动元件固定在筛选机架上,筛选驱动元件输出端与筛选头相连接;筛选头输出端分别与胶芯定位滑槽和筛选收集箱输入端相衔接,并且筛选头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收集箱输出端与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筛选驱动元件包括第一筛选气缸、筛选底板和第二筛选气缸;第一筛选气缸固定在筛选机架上,第一筛选气缸输出端与筛选底板相连接;第二筛选气缸固定在筛选底板上,并且第二筛选气缸输出端与筛选头相连接;筛选头包括筛选上板、筛选盖板、筛选限位块和筛选压头;筛选限位块固定在筛选底板上,筛选压头依次穿过筛选上板和筛选限位块相应孔位,并且筛选压头下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压头上端被筛选上板和筛选盖板夹紧固定;筛选压头包括上筛选压头、下筛选压头和筛选弹簧;上筛选压头上端被筛选上板和筛选盖板夹紧固定,下筛选压头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上筛选压头包括上压头凹槽;下筛选压头包括下压头凹槽;上筛选压头底部和下筛选压头顶部相勾连;下筛选压头上顶面和上压头凹槽内侧上表面分别与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下压头凹槽内侧下表面和上筛选压头下底面分别与另一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筛选收集箱包括收集箱本体和收集箱滑道;收集箱滑道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筛选头和收集箱滑道输入端相衔接。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机架、下料驱动元件、下料头和下料收集箱;下料驱动元件固定在下料机架上,下料驱动元件输出端与下料头相连接;下料头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并且下料头输出端与下料收集箱输入端相衔接;下料头包括下料头底板和下料推块;下料头底板与下料驱动元件输出端相连接,下料推块固定在下料头底板上,并且下料推块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阻挡元件;下料阻挡元件包括下料阻挡气缸和下料阻挡板;下料阻挡气缸输出端与下料阻挡板相连接,下料阻挡板穿过治具输送滑道相应孔位,并且下料阻挡板位于胶芯定位治具和下料收集箱之间将两者分隔开。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一)治具输送:1)治具输送滑道将胶芯定位治具接收;2)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后移;治具定位气缸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后移,多个推块斜槽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沿着治具定位底座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3)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
(二)翻转检测:1)治具输送机构带动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2)存放阻挡气缸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下移;3)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动作带动拨动头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至存放滑槽;4)转动气缸带动存放滑槽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带动相机元件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5)转动气缸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
(三)筛选下料:1)治具输送机构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2)第一筛选气缸带动筛选头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下移;下筛选压头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3)第一筛选气缸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中;4)治具输送机构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动作带动下料头与胶芯定位滑槽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治具流转装置、上料铆接装置和检测下料装置;检测下料装置采用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治具定位推块和治具定位头;治具输送滑道接收胶芯定位治具后,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后移;治具定位气缸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后移,多个推块斜槽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沿着治具定位底座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治具定位头是依靠推块斜槽的斜面驱动的,不需要使用气缸驱动;当治具输送滑道较长需要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治具定位推块中的多个推块斜槽可以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进行输送;即需要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也不需要多个驱动气缸;从而减少了设备中的气缸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气缸成本。
2、通过设置转动夹爪和相机检测组件;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后,存放阻挡气缸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下移;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动作带动拨动头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至存放滑槽;转动气缸带动存放滑槽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带动相机元件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转动气缸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而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来回搬移和翻转由转动夹爪完成,电子连接器检测由相机检测组件完成;即电子连接器的搬移、翻转和检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
3、通过设置筛选组件和下料组件;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后,第一筛选气缸带动筛选头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下移;下筛选压头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第一筛选气缸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中;治具输送机构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动作带动下料头与胶芯定位滑槽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较小的电子连接器的筛选推出和下料推出分别由上筛选压头和下料头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滑槽推出实现,避免了人工使用工具手动去除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情况,有利于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同时,电子连接器的筛选过程和下料过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也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治具接收组件;接收滑道运动至与治具流转装置相衔接位置后,治具流转装置将胶芯定位治具推出,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滑入;胶芯定位治具侧面与刹车挡块前端接触并且压缩刹车弹簧,刹车挡块将胶芯定位治具侧面压紧;接收驱动电机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至胶芯输送带输出端将胶芯接收;第一推出气缸和第二推出气缸带动气缸推出头与胶芯治具上凹槽相配合后驱动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滑出至下一工位完成胶芯上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胶芯定位治具滑入接收滑道后,压缩的刹车弹簧一直对刹车挡块提供压紧力将胶芯定位治具压紧,并且此压紧力与接收滑道和胶芯定位治具的接触表面是否光滑无关;当胶芯定位治具外表面和接收滑道内表面之间由于多次相对滑动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使得两者的接触表面更加光滑时,刹车挡块依然能够提供较大的压紧力将胶芯定位治具压紧,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至下一工位;从而保证胶芯定位治具能够运动到设定位置,提高了胶芯定位治具接收胶芯的准确性。
2、通过设置翻转下压组件;胶芯定位治具被输送至下方的翻转下压组件的下压胶芯滑道后,第一上料气缸将插针上料滑块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进料口,第二上料气缸伸出将插针上料滑块中的插针定位治具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中;插针推动气缸带动插针推动块伸出将插针定位治具推动至压合工位,下压驱动气缸带动下压斜块伸出,下压滑板沿着下压斜槽下移带动胶芯定位治具下移至压合工位高度;插针上顶气缸带动插针上顶头依次穿过上顶定位底板底部孔位和插针定位治具中的插针定位通孔将插针上推至上方胶芯定位治具中胶芯的插针孔;出料翻转组件将压合后的胶芯定位治具接收旋转并且输送至铆接工位完成电子连接器翻转压合过程。而此种压合方式中胶芯上料和翻转是对胶芯定位治具中的所有的胶芯同时操作,插针上料和压合是对插针定位治具中所有插针同时操作;即此种压合方式可以同时对多个插针和胶芯进行压合,避免了将单个插针夹持翻转时一次只能对完成一个插针和胶芯的压合,提高了插针和胶芯的压合速度。
3、通过设置治具定位推块和治具定位头;治具输送滑道接收胶芯定位治具后,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后移;治具定位气缸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后移,多个推块斜槽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沿着治具定位底座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底板驱动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治具定位头是依靠推块斜槽的斜面驱动的,不需要使用气缸驱动;当治具输送滑道较长需要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治具定位推块中的多个推块斜槽可以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进行输送;即需要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也不需要多个驱动气缸;从而减少了设备中的气缸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气缸成本。
4、通过设置转动夹爪和相机检测组件;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后,存放阻挡气缸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下移;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动作带动拨动头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至存放滑槽;转动气缸带动存放滑槽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带动相机元件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转动气缸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和第二拨动气缸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而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来回搬移和翻转由转动夹爪完成,电子连接器检测由相机检测组件完成;即电子连接器的搬移、翻转和检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
5、通过设置筛选组件和下料组件;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后,第一筛选气缸带动筛选头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下移;下筛选压头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第一筛选气缸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中;治具输送机构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动作带动下料头与胶芯定位滑槽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较小的电子连接器的筛选推出和下料推出分别由上筛选压头和下料头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滑槽推出实现,避免了人工使用工具手动去除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情况,有利于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同时,电子连接器的筛选过程和下料过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也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子连接器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料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铆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10为胶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5为翻转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检测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图18为治具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0为翻转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23为筛选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治具流转装置1、上料铆接装置2和检测下料装置3;治具流转装置1两端分别与上料铆接装置2输入端和检测下料装置3输出端相衔接;上料铆接装置2输出端与检测下料装置3输入端相衔接;治具流转装置1用于胶芯定位治具的流转输送;上料铆接装置2用于胶芯和插针的上料以及两者之间的铆接;检测下料装置3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进行检测下料。
电子连接器的产品流动方向为:治具流转装置1到上料铆接装置2到检测下料装置3到治具流转装置1。
如图2所示为电子连接器的产品结构示意图。电子连接器包括胶芯a、密封圈b和插针c;胶芯a包括插针孔;插针c下端穿过密封圈b内孔与插针孔紧密配合,并且插针c和胶芯a将密封圈b压紧;多个插针c两端分别与需要相互连通的电路系统相连接。
如图3所示,上料铆接装置2包括胶芯上料机构4、翻转压合机构5和铆接机构6;胶芯上料机构4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流转装置1和翻转压合机构5输入端相衔接;铆接机构6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翻转压合机构5输出端和检测下料装置3输入端相衔接;胶芯上料机构4用于对胶芯的上料;翻转压合机构5用于将胶芯翻转后与插针压合;铆接机构6用于将胶芯和插针压合。
如图4、图5所示,铆接机构6包括铆接机架61、铆接气缸62、铆接导柱导套63和铆接头64;铆接机架61固定在工作台上,铆接气缸62固定在铆接机架61上,铆接气缸62输出端与铆接头64相连接;铆接导柱导套63中的导柱固定在铆接机架61上,铆接导柱导套63中的导套与铆接头64相连接;在铆接气缸62伸出时,铆接头64底面与插针相接触;铆接头64包括铆接头底板641、铆接头压板642和铆接冲头643;铆接头底板641与铆接气缸62输出端相连接,并且铆接头底板641与铆接导柱导套63中的导套相连接;铆接头压板642固定在铆接头底板641上,多个铆接冲头643穿过铆接头压板642相应孔位,并且铆接冲头643被铆接头压板642压紧固定于铆接头底板641上;铆接冲头643为带台阶圆柱形状;铆接冲头643为多排间隔分布,多排铆接冲头643之间的间距与胶芯定位治具中多个胶芯之间的间距相同;每排中多个铆接冲头643的位置与胶芯中插针的位置相对应;铆接机构6还包括铆接限位块65;多个铆接限位块65都固定在铆接头底板641上,并且多个铆接限位块65上表面与铆接头底板641下表面相接触;铆接机构6还包括铆接滑道66;铆接滑道66固定在铆接机架61上,并且铆接滑道66内部凹槽与胶芯定位治具相配合。
如图6-8所示,胶芯上料机构4包括胶芯振动上料盘、胶芯输送带41、治具接收组件42、治具推出组件43和胶芯定位治具44;胶芯输送带41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胶芯振动上料盘输出端和治具接收组件42输入端相衔接,并且治具接收组件42输入端与治具流转装置1相衔接;治具推出组件43输出端与治具接收组件42中的胶芯定位治具44相接触,并且治具接收组件42输出端与翻转压合机构5输入端相衔接;胶芯输送带41用于将胶芯上料至治具接收组件42中的胶芯定位治具44中;治具推出组件43用于将治具接收组件42中的胶芯定位治具44推出至翻转压合机构5;胶芯定位治具44用于对胶芯定位;治具接收组件42包括接收驱动元件421、接收底板422、接收滑道420、接收定位元件423和治具刹车元件424;接收驱动元件421输出端与接收底板422相连接;接收滑道420固定在接收底板422上并且与胶芯定位治具44两侧面滑动配合;治具刹车元件424包括刹车挡块425、刹车压块426和刹车弹簧;刹车挡块425固定在接收底板422上,刹车压块426前端穿过接收滑道420相应孔位与胶芯定位治具44侧面相接触,并且刹车弹簧两端分别与刹车压块426后端面和刹车挡块425内侧面相接触。刹车挡块425和刹车压块426都包括弹簧凹槽4251;刹车弹簧两端分别嵌合于刹车挡块425内侧面和刹车压块426后端面的弹簧凹槽4251内;胶芯定位治具44包括胶芯治具本体441、胶芯定位滑槽442和胶芯治具侧凹槽443、胶芯治具上凹槽444和胶芯治具侧滑槽445;胶芯定位滑槽442内侧面向内凹陷并且凹陷处分别与胶芯上下表面和胶芯侧面相配合;胶芯治具凹槽443位于胶芯治具本体441侧面,并且胶芯治具凹槽443与接收定位元件423输出端相配合;接收定位元件423包括接收定位气缸4231和接收定位头4232;接收定位气缸4231固定在接收底板422上,接收定位气缸4231输出端与接收定位头4232相连接,并且接收定位头4232与胶芯治具凹槽443相配合;接收定位元件423还包括定位头限位块4233;定位头限位块4233固定在接收底板422上,并且定位头限位块4233底部凹槽与接收定位头4232滑动配合;接收驱动元件421包括接收驱动电机4211、接收丝杆导轨4212和接收驱动板4213;接收驱动电机4211输出端与接收丝杆导轨4212中的丝杆相连接,接收丝杆导轨4212中的螺母与接收驱动板4213相连接,并且接收驱动板4213与接收底板422相连接。
如图9所示,治具推出组件43包括治具推出机架431、第一推出气缸432、第二推出气缸433和气缸推出头434;第一推出气缸432固定在治具推出机架431上,第一推出气缸432输出端与第二推出气缸433相连接;第二推出气缸433输出端与气缸推出头434相连接,并且气缸推出头434与胶芯治具上凹槽444相配合。
如图10所示,胶芯上料机构4还包括胶芯检测组件45;胶芯检测组件45包括胶芯检测机架451、胶芯检测气缸452和胶芯检测头453;胶芯检测气缸452固定在胶芯检测机架451上,胶芯检测气缸452输出端与胶芯检测头453相连接;并且胶芯检测头453与胶芯输送带41输出口位置的胶芯上表面相接触。
胶芯上料机构4在工作过程中:1)治具流转装置1将空的胶芯定位治具44输送至治具接收组件42输入端;2)接收驱动电机4211带动接收滑道420运动至与治具流转装置1相衔接位置;3)治具流转装置1将胶芯定位治具44推出,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接收滑道420滑入;胶芯定位治具44侧面与刹车挡块425前端接触并且压缩刹车弹簧,刹车挡块425将胶芯定位治具44侧面压紧;4)接收驱动电机4211带动胶芯定位治具44运动至胶芯输送带41输出端将胶芯接收;5)第一推出气缸432和第二推出气缸433带动气缸推出头434与胶芯治具上凹槽444相配合后驱动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接收滑道420滑出至下一工位完成胶芯上料过程。
胶芯上料机构4解决了对胶芯上料时,先将胶芯定位治具输送至治具接收组件中的接收滑道中;而后接收驱动元件带动接收滑道运动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将胶芯输送带输送的胶芯接收定位,治具推出组件动作将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直接推出完成胶芯上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接收滑道是依靠其本身与胶芯定位治具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的;当治具推出组件多次将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接收滑道直接推出时,胶芯定位治具外表面和接收滑道内表面之间由于相对运动会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使得两者的接触表面更加光滑;从而造成胶芯定位治具和接收滑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使得接收滑道带动胶芯定位治具运动;进而使得胶芯定位治具不能运动到设定位置,降低胶芯定位治具接收胶芯的准确性的问题。通过设置治具接收组件42;接收滑道420运动至与治具流转装置1相衔接位置后,治具流转装置1将胶芯定位治具44推出,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接收滑道420滑入;胶芯定位治具44侧面与刹车挡块425前端接触并且压缩刹车弹簧,刹车挡块425将胶芯定位治具44侧面压紧;接收驱动电机4211带动胶芯定位治具44运动至胶芯输送带41输出端将胶芯接收;第一推出气缸432和第二推出气缸433带动气缸推出头434与胶芯治具上凹槽444相配合后驱动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接收滑道420滑出至下一工位完成胶芯上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胶芯定位治具44滑入接收滑道420后,压缩的刹车弹簧一直对刹车挡块425提供压紧力将胶芯定位治具44压紧,并且此压紧力与接收滑道420和胶芯定位治具44的接触表面是否光滑无关;当胶芯定位治具外表面和接收滑道内表面之间由于多次相对滑动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使得两者的接触表面更加光滑时,刹车挡块425依然能够提供较大的压紧力将胶芯定位治具44压紧,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44运动至下一工位;从而保证胶芯定位治具能够运动到设定位置,提高了胶芯定位治具接收胶芯的准确性。
如图11所示,翻转压合机构5包括插针上料组件51、插针定位治具52、进料翻转组件53、翻转下压组件54和出料翻转组件55;插针定位治具52与多个插针相配合;翻转下压组件54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进料翻转组件53输出端和出料翻转组件55输入端相衔接;翻转下压组件54输出端与插针定位治具52滑动配合,并且翻转下压组件54输出端与插针上料组件51输出端相衔接;插针上料组件51用于插针的上料;插针定位治具52用于对插针定位;进料翻转组件53用于将胶芯翻转进料;翻转下压组件54用于将翻转后的胶芯与插针压合;出料翻转组件55用于将胶芯翻转出料。
如图12、图13所示,翻转下压组件54包括胶芯下压元件541和插针上顶元件542;胶芯下压元件541包括下压驱动模块543和下压胶芯滑道544;下压驱动模块543输出端与下压胶芯滑道544相连接,并且下压胶芯滑道544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进料翻转组件53输出端和出料翻转组件55输入端相衔接;下压胶芯滑道544包括胶芯滑槽凸起545,胶芯滑槽凸起545与胶芯治具侧滑槽445滑动配合;插针上顶元件542包括上顶定位底板546、插针上顶气缸547和插针上顶头548;上顶定位底板546与插针定位治具52相配合,插针上顶气缸547输出端与插针上顶头548相连接;插针上顶头548依次穿过上顶定位底板546底部孔位和插针定位治具52中的插针定位通孔与插针顶面相接触,并且多个插针上顶头548的位置分别与下压胶芯滑道544中胶芯定位治具44定位的胶芯的插针孔相对应。下压驱动模块543包括下压驱动机架5431、下压驱动气缸5432、下压斜块5433和下压滑板5434;下压驱动气缸5432输出端与下压斜块5433相连接;下压斜块5433包括下压斜槽5435;下压滑板5434包括下压滑柱5436; 下压滑板5434与下压驱动机架5431相应凹槽滑动配合,并且下压斜槽5435与下压滑柱5436外表面相配合;下压滑板5434与下压胶芯滑道544相连接;上顶定位底板546包括上顶下底板5461和上顶侧板5462;多个上顶侧板5462分别固定在上顶下底板5461四周,位于前后方向的上顶侧板5462内侧面分别与插针定位治具52首尾两端面滑动配合;位于左右方向的上顶侧板5462内侧面分别与插针定位治具52两侧面相接触;插针上顶元件542还包括插针治具推动模块5421;多个插针治具推动模块5421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且多个插针治具推动模块5421输出端分别与插针定位治具52两侧面相接触;插针治具推动模块5421包括插针推动气缸5422和插针推动块5423;插针推动气缸5422输出端与插针推动块5423相连接,插针推动块5423穿过位于左右方向的上顶侧板5462,并且插针推动块5423输出端与插针定位治具52侧面相接触。
如图14所示,进料翻转组件53和出料翻转组件55都包括翻转气缸531、翻转齿条532、翻转齿轮533、翻转底座534、翻转轴535和翻转块536;翻转气缸531输出端与翻转齿条532相连接,翻转齿条532与翻转齿轮533相啮合;翻转轴535与翻转底座534转动配合,并且翻转轴535两端分别与翻转齿轮533和翻转块536相连接;翻转块536包括翻转块滑槽5361和翻转块凸起5362;翻转块滑槽5361与胶芯定位治具44两侧面滑动配合,翻转块凸起5362与胶芯治具侧滑槽445滑动配合。
如图15所示,插针上料组件51包括第一上料气缸511、插针上料滑块512和第二上料气缸513;第一上料气缸511输出端与插针上料滑块512相连接,插针上料滑块512内部滑槽与插针定位治具52滑动配合,并且插针上料滑块512内部滑槽右侧与上顶定位底板546进料口相衔接;第二上料气缸513与上顶定位底板546进料口相对齐,并且第二上料气缸513输出端与插针定位治具52左侧面相接触。
翻转压合机构5在工作过程中:1)进料翻转组件53的翻转块滑槽5361将胶芯上料机构4输送的胶芯定位治具44接收;2)进料翻转组件53的翻转气缸531带动翻转齿条532运动进而带动与翻转齿条532相啮合的翻转齿轮533转动,翻转块536随着翻转轴535的转动而将胶芯定位治具44输送至下方的翻转下压组件54的下压胶芯滑道544中;3)第一上料气缸511将插针上料滑块512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546进料口,第二上料气缸513伸出将插针上料滑块512中的插针定位治具52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546中;4)插针推动气缸5422带动插针推动块5423伸出将插针定位治具52推动至压合工位,下压驱动气缸5432带动下压斜块5433伸出,下压滑板5434沿着下压斜槽5435下移带动胶芯定位治具44下移至压合工位高度;5)插针上顶气缸547带动插针上顶头548依次穿过上顶定位底板546底部孔位和插针定位治具52中的插针定位通孔将插针上推至上方胶芯定位治具44中胶芯的插针孔;6)出料翻转组件55将压合后的胶芯定位治具44接收旋转并且输送至铆接工位完成电子连接器翻转压合过程。
翻转压合机构5解决了将插针压合至胶芯的插针孔时,先采用插针夹持机构将单个插针夹持;而后插针翻转机构带动插针翻转,最后插针移动机构带动插针运动至插针孔位置落料完成插针压合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插针夹持机构每次只能将单个插针夹持,当同时需要对多个插针进行压合时需要插针夹持机构频繁夹持搬移,不利于插针快速压合的问题。通过设置翻转下压组件54;胶芯定位治具44被输送至下方的翻转下压组件54的下压胶芯滑道544后,第一上料气缸511将插针上料滑块512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546进料口,第二上料气缸513伸出将插针上料滑块512中的插针定位治具52推动至上顶定位底板546中;插针推动气缸5422带动插针推动块5423伸出将插针定位治具52推动至压合工位,下压驱动气缸5432带动下压斜块5433伸出,下压滑板5434沿着下压斜槽5435下移带动胶芯定位治具44下移至压合工位高度;插针上顶气缸547带动插针上顶头548依次穿过上顶定位底板546底部孔位和插针定位治具52中的插针定位通孔将插针上推至上方胶芯定位治具44中胶芯的插针孔;出料翻转组件55将压合后的胶芯定位治具44接收旋转并且输送至铆接工位完成电子连接器翻转压合过程。而此种压合方式中胶芯上料和翻转是对胶芯定位治具44中的所有的胶芯同时操作,插针上料和压合是对插针定位治具52中所有插针同时操作;即此种压合方式可以同时对多个插针和胶芯进行压合,避免了将单个插针夹持翻转时一次只能对完成一个插针和胶芯的压合,提高了插针和胶芯的压合速度。
如图16所示,检测下料装置3包括治具输送机构7、翻转检测机构8和筛选下料机构9;治具输送机构7、翻转检测机构8和筛选下料机构9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输送机构7与胶芯定位治具44滑动配合,并且治具输送机构7中的翻转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8输入端和筛选下料机构9输入端相衔接;治具输送机构7用于将胶芯定位治具44输送至不同工位;翻转检测机构8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底面进行检测;筛选下料机构9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并且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
如图17、图18所示,治具输送机构7包括治具输送滑道70、治具输送机架71、底板驱动组件72、治具输送底板73、治具定位气缸74、治具定位推块75、治具定位底座76和治具定位头77;治具输送滑道70与胶芯定位治具44滑动配合;底板驱动组件72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治具定位气缸74和治具定位底座76都固定在治具输送底板73上,治具定位气缸74输出端与治具定位推块75相连接;治具定位推块75包括多个倾斜方向的推块斜槽751;治具定位头77与治具定位底座76内部滑槽滑动配合,治具定位头77底部凸起与推块斜槽751相配合,并且多个治具定位头77输出端分别与不同工位的胶芯治具侧凹槽443相配合;治具定位底座76包括底座下块761、底座盖板762和推块滑槽763;底座下块761底面固定在治具定位推块75上,多个底座盖板762分别固定在底座下块761顶面,并且底座盖板762下表面与治具定位头77上表面相接触;推块滑槽763被治具定位推块75贯穿并且与治具定位推块75滑动配合;治具定位头77输出端为倒角结构;底板驱动组件72包括底板驱动气缸721和底板滑动元件722;底板驱动气缸721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底板滑动元件722包括底板滑动机架723和滑动导轨滑块724;底板滑动机架723固定在工作台上,滑动导轨滑块724中的导轨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723上,滑动导轨滑块724中的滑块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底板驱动组件72还包括底板缓冲块725;底板缓冲块725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723上,并且底板缓冲块725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接触;底板滑动元件722有多个,并且多个底板滑动元件722分别分布于治具输送底板73前段、中段和后段。
治具输送机构7在工作过程中:1)治具输送滑道70将胶芯定位治具44接收;2)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后移;治具定位气缸74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75后移,多个推块斜槽751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77沿着治具定位底座76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443相配合;3)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77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治具输送滑道70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
治具输送机构7解决了在输送胶芯定位治具时,先采用定位头驱动气缸带动治具定位头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而后治具驱动气缸动作带动定位头驱动气缸运动进而带动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运动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治具定位头的运动是定位头驱动气缸驱动的,即治具定位头的数量与定位头驱动气缸的数量相对应;当治具输送滑道较长需要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输送时,需要较多的治具定位头和较多的定位头驱动气缸;从而造成设备中气缸的数量较多,增加了设备的气缸成本的问题。通过设置治具定位推块75和治具定位头77;治具输送滑道70接收胶芯定位治具44后,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后移;治具定位气缸74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75后移,多个推块斜槽751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77沿着治具定位底座76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443相配合;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77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44沿着治具输送滑道70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而此种方式中治具定位头77是依靠推块斜槽751的斜面驱动的,不需要使用气缸驱动;当治具输送滑道70较长需要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44输送时,治具定位推块75中的多个推块斜槽751可以同时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44进行输送;即需要对多个胶芯定位治具44输送时也不需要多个驱动气缸;从而减少了设备中的气缸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气缸成本。
如图19所示,翻转检测机构8包括转动机架81、转动气缸82、转动底板83、转动夹爪84和相机检测组件85;转动气缸82固定在转动机架81上,转动气缸82输出端与转动底板83相连接;多个转动夹爪84都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多个转动夹爪84输出端分别与电子连接器相接触,并且多个转动夹爪84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的翻转检测工位和相机检测组件85输出端相衔接;转动夹爪84用于将电子连接器抓紧;相机检测组件85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检测。
如图20所示,转动夹爪84包括拨动元件841和存放元件842;拨动元件841包括拨动气缸843和拨动头844;拨动气缸843输出端与拨动头844相连接,并且拨动头844输出端分别与胶芯的首尾端相接触;存放元件842包括存放底板8430和存放轨道8440;存放底板8430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存放轨道8440固定在存放底板8430上;存放轨道8440包括存放滑槽845,多个存放滑槽845分别与胶芯的上下表面相配合;存放滑槽845与胶芯的上下表面为过渡或者过盈配合;拨动气缸843包括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第一拨动气缸8431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第一拨动气缸8431输出端与第二拨动气缸8432相连接;第二拨动气缸8432输出端与拨动头844相连接;拨动头844包括拨动上板8441、拨动盖板8442和拨动卡头8443;拨动上板8441与第二拨动气缸8432输出端相连接;拨动卡头8442穿过拨动上板8441相应凹槽,并且拨动卡头8442上端被拨动上板8441和拨动盖板8442夹紧多个拨动卡头8442下端与胶芯首尾端相接触;多个转动夹爪84分别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下表面。
如图19所示,转动夹爪84还包括存放阻挡元件846;存放阻挡元件846包括存放阻挡气缸8461和存放阻挡板8462;存放阻挡气缸8461输出端与存放阻挡板8462相连接,存放阻挡板8462穿过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孔位,并且存放阻挡板8462侧面与存放轨道8440输入端相衔接;相机检测组件85包括检测机架851、检测驱动元件852和相机元件853;检测驱动元件852固定在检测机架851上,检测驱动元件852输出端与相机元件853相连接,并且相机元件853输出端位于存放滑槽845中的电子连接器底面上方;检测驱动元件852为气缸或者电机驱动。
翻转检测机构8在工作过程中:1)治具输送机构7带动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2)存放阻挡气缸8461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8462下移;3)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动作带动拨动头844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44的胶芯定位滑槽442中推出至存放滑槽845;4)转动气缸82带动存放滑槽845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85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852带动相机元件853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5)转动气缸82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7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44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
翻转检测机构8解决了对电子连接器进行翻转检测时,先采用人工将电子连接器搬移至检测工位并且将电子连接器翻转后进行检测,而后将电子连接器搬移至治具输送滑道中输出下料完成电子连接器检测过程;而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来回搬移和翻转都由人工完成,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检测效率的问题。通过设置转动夹爪84和相机检测组件85;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后,存放阻挡气缸8461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8462下移;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动作带动拨动头844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44的胶芯定位滑槽442中推出至存放滑槽845;转动气缸82带动存放滑槽845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85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852带动相机元件853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转动气缸82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7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44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而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来回搬移和翻转由转动夹爪84完成,电子连接器检测由相机检测组件85完成;即电子连接器的搬移、翻转和检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电子连接器的检测效率。
如图21所示,筛选下料机构9包括筛选组件91和下料组件92;筛选组件91和下料组件92都固定在工作台上;筛选组件91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工位和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下料组件9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工位和下料工位相衔接;筛选组件91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下料组件92用于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筛选组件91包括筛选机架911、筛选驱动元件912、筛选头913和筛选收集箱914;筛选驱动元件912固定在筛选机架911上,筛选驱动元件912输出端与筛选头913相连接;筛选头913输出端分别与胶芯定位滑槽442和筛选收集箱914输入端相衔接,并且筛选头913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收集箱914输出端与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筛选驱动元件912包括第一筛选气缸9121、筛选底板9122和第二筛选气缸9123;第一筛选气缸9121固定在筛选机架911上,第一筛选气缸9121输出端与筛选底板9122相连接;第二筛选气缸9122固定在筛选底板9122上,并且第二筛选气缸9122输出端与筛选头913相连接。
如图22所示,筛选头913包括筛选上板9131、筛选盖板9132、筛选限位块9133和筛选压头9134;筛选限位块9133固定在筛选底板9122上,筛选压头9134依次穿过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限位块9133相应孔位,并且筛选压头9134下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压头9134上端被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盖板9132夹紧固定;筛选压头9134包括上筛选压头9135、下筛选压头9136和筛选弹簧;上筛选压头9135上端被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盖板9132夹紧固定,下筛选压头9136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上筛选压头9135包括上压头凹槽9137;下筛选压头9136包括下压头凹槽9138;上筛选压头9135底部和下筛选压头9136顶部相勾连;下筛选压头9136上顶面和上压头凹槽9137内侧上表面分别与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下压头凹槽9138内侧下表面和上筛选压头9135下底面分别与另一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
如图21所示,筛选收集箱914包括收集箱本体9141和收集箱滑道9142;收集箱滑道914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筛选头913和收集箱滑道9142输入端相衔接;下料组件92包括下料机架921、下料驱动元件922、下料头923和下料收集箱924;下料驱动元件922固定在下料机架921上,下料驱动元件922输出端与下料头923相连接;下料头923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并且下料头923输出端与下料收集箱924输入端相衔接。
如图23所示,下料头923包括下料头底板9231和下料推块9232;下料头底板9231与下料驱动元件922输出端相连接,下料推块9232固定在下料头底板9231上,并且下料推块9232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
如图21所示,下料组件92还包括下料阻挡元件925;下料阻挡元件925包括下料阻挡气缸9251和下料阻挡板9252;下料阻挡气缸9251输出端与下料阻挡板9252相连接,下料阻挡板9252穿过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孔位,并且下料阻挡板9252位于胶芯定位治具44和下料收集箱924之间将两者分隔开。
筛选下料机构9在工作过程中:1)治具输送机构7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2)第一筛选气缸9121带动筛选头913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9123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9135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9136下移;下筛选压头9136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442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3)第一筛选气缸9121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9136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914中;4)治具输送机构7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922动作带动下料头923与胶芯定位滑槽442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924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
筛选下料机构9解决了对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时,先采用人工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去除收集,而后人工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搬移下料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而电子连接器嵌合于开口较小的胶芯定位滑槽中,人工去除时需要用工具将电子连接器从较小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不利于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同时,此种方式中电子连接器的筛选去除和下料都由人工完成,不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问题。通过设置筛选组件91和下料组件92;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后,第一筛选气缸9121带动筛选头913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9123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9135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9136下移;下筛选压头9136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442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第一筛选气缸9121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9136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914中;治具输送机构7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922动作带动下料头923与胶芯定位滑槽442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924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而此种方式中较小的电子连接器的筛选推出和下料推出分别由上筛选压头9135和下料头923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滑槽442推出实现,避免了人工使用工具手动去除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情况,有利于电子连接器快速下料。同时,电子连接器的筛选过程和下料过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也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治具输送机构(7)、翻转检测机构(8)和筛选下料机构(9);治具输送机构(7)、翻转检测机构(8)和筛选下料机构(9)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输送机构(7)与胶芯定位治具滑动配合,并且治具输送机构(7)中的翻转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8)输入端和筛选下料机构(9)输入端相衔接;治具输送机构(7)用于将胶芯定位治具输送至不同工位;翻转检测机构(8)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底面进行检测;筛选下料机构(9)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并且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
治具输送机构(7)包括治具输送滑道(70)、治具输送机架(71)、底板驱动组件(72)、治具输送底板(73)、治具定位气缸(74)、治具定位推块(75)、治具定位底座(76)和治具定位头(77);治具输送滑道(70)与胶芯定位治具滑动配合;底板驱动组件(72)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治具定位气缸(74)和治具定位底座(76)都固定在治具输送底板(73)上,治具定位气缸(74)输出端与治具定位推块(75)相连接;治具定位推块(75)包括多个倾斜方向的推块斜槽(751);治具定位头(77)与治具定位底座(76)内部滑槽滑动配合,治具定位头(77)底部凸起与推块斜槽(751)相配合,并且多个治具定位头(77)输出端分别与不同工位的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治具定位底座(76)包括底座下块(761)、底座盖板(762)和推块滑槽(763);底座下块(761)底面固定在治具定位推块(75)上,多个底座盖板(762)分别固定在底座下块(761)顶面,并且底座盖板(762)下表面与治具定位头(77)上表面相接触;推块滑槽(763)被治具定位推块(75)贯穿并且与治具定位推块(75)滑动配合;
治具定位头(77)输出端为倒角结构;
底板驱动组件(72)包括底板驱动气缸(721)和底板滑动元件(722);底板驱动气缸(721)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底板滑动元件(722)包括底板滑动机架(723)和滑动导轨滑块(724);底板滑动机架(723)固定在工作台上,滑动导轨滑块(724)中的导轨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723)上,滑动导轨滑块(724)中的滑块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连接;
底板驱动组件(72)还包括底板缓冲块(725);底板缓冲块(725)固定在底板滑动机架(723)上,并且底板缓冲块(725)输出端与治具输送底板(73)相接触;
底板滑动元件(722)有多个,并且多个底板滑动元件(722)分别分布于治具输送底板(73)前段、中段和后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检测机构(8)包括转动机架(81)、转动气缸(82)、转动底板(83)、转动夹爪(84)和相机检测组件(85);转动气缸(82)固定在转动机架(81)上,转动气缸(82)输出端与转动底板(83)相连接;多个转动夹爪(84)都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多个转动夹爪(84)输出端分别与电子连接器相接触,并且多个转动夹爪(84)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的翻转检测工位和相机检测组件(85)输出端相衔接;转动夹爪(84)用于将电子连接器抓紧;相机检测组件(85)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检测;
转动夹爪(84)包括拨动元件(841)和存放元件(842);拨动元件(841)包括拨动气缸(843)和拨动头(844);拨动气缸(843)输出端与拨动头(844)相连接,并且拨动头(844)输出端分别与胶芯的首尾端相接触;存放元件(842)包括存放底板(8430)和存放轨道(8440);存放底板(8430)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存放轨道(8440)固定在存放底板(8430)上;存放轨道(8440)包括存放滑槽(845),多个存放滑槽(845)分别与胶芯的上下表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存放滑槽(845)与胶芯的上下表面为过渡或者过盈配合;
拨动气缸(843)包括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第一拨动气缸(8431)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第一拨动气缸(8431)输出端与第二拨动气缸(8432)相连接;第二拨动气缸(8432)输出端与拨动头(844)相连接;
拨动头(844)包括拨动上板(8441)、拨动盖板(8442)和拨动卡头(8443);拨动上板(8441)与第二拨动气缸(8432)输出端相连接;拨动卡头(8442)穿过拨动上板(8441)相应凹槽,并且拨动卡头(8442)上端被拨动上板(8441)和拨动盖板(8442)夹紧多个拨动卡头(8442)下端与胶芯首尾端相接触;
多个转动夹爪(84)分别固定在转动底板(83)上下表面;
转动夹爪(84)还包括存放阻挡元件(846);存放阻挡元件(846)包括存放阻挡气缸(8461)和存放阻挡板(8462);存放阻挡气缸(8461)输出端与存放阻挡板(8462)相连接,存放阻挡板(8462)穿过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孔位,并且存放阻挡板(8462)侧面与存放轨道(8440)输入端相衔接;
相机检测组件(85)包括检测机架(851)、检测驱动元件(852)和相机元件(853);检测驱动元件(852)固定在检测机架(851)上,检测驱动元件(852)输出端与相机元件(853)相连接,并且相机元件(853)输出端位于存放滑槽(845)中的电子连接器底面上方;
检测驱动元件(852)为气缸或者电机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筛选下料机构(9)包括筛选组件(91)和下料组件(92);筛选组件(91)和下料组件(92)都固定在工作台上;筛选组件(91)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工位和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下料组件(9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工位和下料工位相衔接;筛选组件(91)用于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筛选去除;下料组件(92)用于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下料;
筛选组件(91)包括筛选机架(911)、筛选驱动元件(912)、筛选头(913)和筛选收集箱(914);筛选驱动元件(912)固定在筛选机架(911)上,筛选驱动元件(912)输出端与筛选头(913)相连接;筛选头(913)输出端分别与胶芯定位滑槽和筛选收集箱(914)输入端相衔接,并且筛选头(913)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收集箱(914)输出端与废料收集工位相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筛选驱动元件(912)包括第一筛选气缸(9121)、筛选底板(9122)和第二筛选气缸(9123);第一筛选气缸(9121)固定在筛选机架(911)上,第一筛选气缸(9121)输出端与筛选底板(9122)相连接;第二筛选气缸(9122)固定在筛选底板(9122)上,并且第二筛选气缸(9122)输出端与筛选头(913)相连接;
筛选头(913)包括筛选上板(9131)、筛选盖板(9132)、筛选限位块(9133)和筛选压头(9134);筛选限位块(9133)固定在筛选底板(9122)上,筛选压头(9134)依次穿过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限位块(9133)相应孔位,并且筛选压头(9134)下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筛选压头(9134)上端被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盖板(9132)夹紧固定;
筛选压头(9134)包括上筛选压头(9135)、下筛选压头(9136)和筛选弹簧;上筛选压头(9135)上端被筛选上板(9131)和筛选盖板(9132)夹紧固定,下筛选压头(9136)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上筛选压头(9135)包括上压头凹槽(9137);下筛选压头(9136)包括下压头凹槽(9138);上筛选压头(9135)底部和下筛选压头(9136)顶部相勾连;下筛选压头(9136)上顶面和上压头凹槽(9137)内侧上表面分别与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下压头凹槽(9138)内侧下表面和上筛选压头(9135)下底面分别与另一筛选弹簧两端相接触;
筛选收集箱(914)包括收集箱本体(9141)和收集箱滑道(9142);收集箱滑道(914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筛选头(913)和收集箱滑道(9142)输入端相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92)包括下料机架(921)、下料驱动元件(922)、下料头(923)和下料收集箱(924);下料驱动元件(922)固定在下料机架(921)上,下料驱动元件(922)输出端与下料头(923)相连接;下料头(923)输出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并且下料头(923)输出端与下料收集箱(924)输入端相衔接;
下料头(923)包括下料头底板(9231)和下料推块(9232);下料头底板(9231)与下料驱动元件(922)输出端相连接,下料推块(9232)固定在下料头底板(9231)上,并且下料推块(9232)底端与胶芯端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92)还包括下料阻挡元件(925);下料阻挡元件(925)包括下料阻挡气缸(9251)和下料阻挡板(9252);下料阻挡气缸(9251)输出端与下料阻挡板(9252)相连接,下料阻挡板(9252)穿过治具输送滑道(70)相应孔位,并且下料阻挡板(9252)位于胶芯定位治具和下料收集箱(924)之间将两者分隔开。
9.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一)治具输送:1)治具输送滑道(70)将胶芯定位治具接收;2)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后移;治具定位气缸(74)伸出带动治具定位推块(75)后移,多个推块斜槽(751)同时推动与之相配合的治具定位头(77)沿着治具定位底座(76)内部滑槽伸出并且与胶芯治具侧凹槽相配合;3)底板驱动气缸(72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底板(73)前移进而依次带动治具定位头(77)和多个胶芯定位治具沿着治具输送滑道(70)前移至下一工位完成治具输送过程;
(二)翻转检测:1)治具输送机构(7)带动电子连接器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2)存放阻挡气缸(8461)收缩带动存放阻挡板(8462)下移;3)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动作带动拨动头(844)运动至翻转检测工位将电子连接器从胶芯定位治具的胶芯定位滑槽中推出至存放滑槽(845);4)转动气缸(82)带动存放滑槽(845)中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相机检测组件(85)相衔接位置,检测驱动元件(852)带动相机元件(853)运动至翻转后的电子连接器上方对其底面进行检测;5)转动气缸(82)带动检测后的电子连接器转动至与治具输送机构(7)相衔接位置,第一拨动气缸(8431)和第二拨动气缸(8432)将电子连接器推出至胶芯定位治具中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翻转检测过程;
(三)筛选下料:1)治具输送机构(7)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筛选工位;2)第一筛选气缸(9121)带动筛选头(913)运动至筛选工位,第二筛选气缸(9123)伸出带动上筛选压头(9135)下移,筛选弹簧压缩并且推动下筛选压头(9136)下移;下筛选压头(9136)输出端运动至胶芯定位滑槽内与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3)第一筛选气缸(9121)收缩带动下筛选压头(9136)运动将不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筛选收集箱(914)中;4)治具输送机构(7)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输送至下料工位,下料驱动元件(922)动作带动下料头(923)与胶芯定位滑槽内的电子连接器侧面相接触将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推出至下料收集箱(924)完成电子连接器筛选下料过程。
10.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治具流转装置(1)、上料铆接装置(2)和检测下料装置(3);检测下料装置(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
CN202110115156.4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77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5156.4A CN112777302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5156.4A CN112777302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7302A true CN112777302A (zh) 2021-05-11
CN112777302B CN112777302B (zh) 2022-05-06

Family

ID=7575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515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77302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73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8180A (zh) * 2022-05-17 2022-09-06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753037A (zh) * 2022-09-16 2023-03-07 华研电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7810A (en) * 1969-12-29 1973-08-22 Union Carbide Corp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feeding or index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8674915A (zh) * 2018-05-08 2018-10-19 柯文生 一种锂电池载具运送装置
CN208303255U (zh) * 2018-01-19 2019-01-01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检测流水线
CN210081121U (zh) * 2018-12-24 2020-02-18 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针组装机的治具条循环机构
CN210781957U (zh) * 2019-10-15 2020-06-16 深圳市惠和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装机
CN211277333U (zh) * 2019-10-19 2020-08-18 广东益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成品自动组装机后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7810A (en) * 1969-12-29 1973-08-22 Union Carbide Corp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feeding or index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08303255U (zh) * 2018-01-19 2019-01-01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检测流水线
CN108674915A (zh) * 2018-05-08 2018-10-19 柯文生 一种锂电池载具运送装置
CN210081121U (zh) * 2018-12-24 2020-02-18 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针组装机的治具条循环机构
CN210781957U (zh) * 2019-10-15 2020-06-16 深圳市惠和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装机
CN211277333U (zh) * 2019-10-19 2020-08-18 广东益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成品自动组装机后段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8180A (zh) * 2022-05-17 2022-09-06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008180B (zh) * 2022-05-17 2023-09-29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753037A (zh) * 2022-09-16 2023-03-07 华研电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753037B (zh) * 2022-09-16 2023-11-10 华研电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7302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7302B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检测下料装置及方法
CN107170606B (zh) 弹片式防水开关自动组装机
CN110113930B (zh) 一种主板的自动生成设备及操作方法
CN111299075A (zh)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CN110586516A (zh) 一种光纤接线端子及其生产方法
CN112952527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翻转压合机构及方法
CN112952528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设备及方法
CN108683053B (zh) 一种usb连接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及工艺
CN212908492U (zh) 一种接线端子自动装配机
CN112928577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胶芯上料机构及方法
CN112952523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上料铆接装置及方法
CN112091609A (zh) 汽车天线磁芯组装线
CN117066882A (zh) 一种基于模组化的自动生产线
CN218275486U (zh) 一种电路保险端子自动组装机
CN109176039A (zh)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自动装配设备
CN215572699U (zh) 一种产品尺寸检测设备
CN114799865A (zh) 一种led模组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现方法
CN115912012A (zh) 插座固接设备及固接工艺
CN114589481A (zh) 一种高精度散热模组螺母铆压设备
CN109307779B (zh) 一种齿轮强度自动测试设备
CN113427357A (zh) 一种金属外壳打磨系统及其打磨方法
CN110948158A (zh) 一种电连接件焊接设备及其方法
CN217425611U (zh) 马达自动测试机
CN209970017U (zh) 熔断元件自动装配一体机
CN218743338U (zh) 一种产品自动分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8

Address after: 523000 Wusha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104 no.145-50, Hudian village, Lanjiang street, Lanxi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anxi Li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