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6724B - 弹性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性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6724B
CN112776724B CN202110166701.2A CN202110166701A CN112776724B CN 112776724 B CN112776724 B CN 112776724B CN 202110166701 A CN202110166701 A CN 202110166701A CN 112776724 B CN112776724 B CN 112776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mponent
outer side
medial surface
step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67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6724A (zh
Inventor
黄霞
李开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ngji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ngji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ngji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ngji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67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67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6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6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6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6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第一外侧面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一凹槽,第一缓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一缓冲部凸出于第一外侧面,第一缓冲部受力时能够向第一凹槽内移动。第二部件形成有容纳腔,其中容纳腔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部件安装在第二部件的容纳腔内,第一缓冲部抵接在第一内侧面,第二外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内侧面。在第一部件受热膨胀时,第一部件的变形量能够向第一凹槽内移动以及第一缓冲部也向第一凹槽内移动,因此能够将第一部件的变形量释放。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的设计中,第一部件受热时膨胀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弹性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弹性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领域技术的发展,对于车载显示屏装置的显示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车载显示屏装置包括:车载显示屏和框架,在传统的安装方式中主要在车载显示屏与安装框之间通过填充物来固定,例如在车载显示屏和框架之间填充橡胶垫,如此将车载显示屏嵌入在框架内。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方案简单,需要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车载显示屏在工作状态时,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导致车载显示屏受热膨胀,而车载显示屏与框架之间缺少缓冲空间,这使得车载显示屏的受力变形无法释放,导致车载显示屏的表面出现变形,因此影响车载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与车载显示屏装置类似的装置,在受热膨胀过程中无法释放受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弹性缓冲装置。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
所述第一外侧面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缓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缓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缓冲部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缓冲部抵接在所述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内侧面。
上述弹性缓冲装置,在所述第一部件受热膨胀时,所述第一部件的变形量能够向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如此能够释放第一部件的部分变形量,同时第一部件的变形量还能够传递到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缓冲部上,所述第一缓冲部能够向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也能够将所述第一部件的变形量释放。因此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的设计方案中,第一部件的受热变形无法释放而膨胀变形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外侧面还设有第二缓冲部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缓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缓冲部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抵接。
通过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外侧面开设第二缓冲部和第二凹槽能够进一步地便于第一部件的在受热变形过程中的变形量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设有第一阶梯台、第二阶梯台和第三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和所述第二阶梯台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阶梯台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的高度;
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一阶梯台抵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二阶梯台抵接。
通过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设有第一阶梯台、第二阶梯台和第三阶梯台,通过降低第三阶梯台的高度能够降低第二部件的材料使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一阶梯台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在所述第一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一阶梯台的一侧开设所述阶梯槽,一方面能够降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材料使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便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向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槽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在所述第一缓冲部上设置所述阶梯槽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一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移动的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二阶梯台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槽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形槽,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二齿形槽,多个所述第一齿形槽与多个所述第二齿形槽对应啮合。在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形槽,在所述第二内侧面的所述第三阶梯台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齿形槽,通过所述第一齿形槽与所述第二齿形槽的相互啮合能够较好地避免所述第一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后晃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靠近多个所述第一齿形槽。通过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置所述第三凹槽,也能够便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变形量朝向所述第三凹槽内移动,同时还能够使得所述多个第一齿形槽在受力时朝向所述第三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为车载内饰导光板,所述第二部件为收容所述导光板的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弹性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中C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2中D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2中E处局部示意图。
100、第一部件;120、第一缓冲部;121、阶梯槽;1211、第一阶梯槽;1212、第二阶梯槽;130、第一凹槽;140;第二缓冲部;141、阶梯槽;1411、第三阶梯槽;1412、第四阶梯槽;150、第二凹槽;160、第一齿形槽;170、第三凹槽;
200、第二部件;210、容纳腔;230、第一内侧面;240、第一阶梯台;250、第二阶梯台;260、第三阶梯台;261、第二齿形槽;270、第二内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弹性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弹性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其中第一部件100收容在第二部件200中。
在传统的安装设计方案中,第一部件收容在第二部件内,可以理解为第一部件嵌入安装在第二部件的收容区,为了避免第一部件从第二部件的收容区移出,因此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触的区域填充有橡胶垫片,使得第一部件紧密安装在第二部件内。由于第一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热膨胀,这就使得第一部件的变形量因为无法释放,而使得第一部件的表面凸起。
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4示,第一部件100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其中,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设有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一凹槽130,第一缓冲部120由弹性材料制成,且第一缓冲部120凸出于第一外侧面,第一缓冲部120受力时能够向第一凹槽130内移动。
第二部件200上形成有容纳腔210,容纳腔210用于收容第一部件100。其中容纳腔210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内侧面230和第二内侧面270,第一部件100安装在第二部件200的容纳腔210内。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缓冲部120抵接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第一部件100的第二外侧面抵接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二内侧面27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件100的材质为弹性塑料材料,第一部件100通过注塑成型制造而成。也就是说,第一部件100通过注塑模具一体成型。第一部件100设置的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一凹槽130能够在第一部件100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同时制造产生。
在第一部件100安装在第二部件200中后,第一部件100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部件100会受热变形。第一部件100的受热膨胀变形量能够向第一凹槽130释放;同时第一部件100的变形量还能够传递到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缓冲部120,第一缓冲部120与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抵接,第一内侧面230的反作用力施加在第一缓冲部120,使得第一缓冲部120能够向第一凹槽130移动。如此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的过程中的变形量能够较好地被释放,能够较好地避免传统的第一部件100因受热膨胀变形时导致第一部件100表面凸起的问题。
为更好地将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过程中的变形量释放,一实施例中,参阅图6所示,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还设有第二缓冲部140和第二凹槽150。其中第二缓冲部140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二缓冲部140受力时也能够向第二凹槽150内移动。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缓冲部140与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抵接。
其中,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能够间隔设置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如此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变形时,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能够同时抵压第二部件200的第二内侧面270,并分别通过第一缓冲部120向第一凹槽130内移动,第二缓冲部140向第二凹槽150内移动,如此能够更好地将第一部件100的受热变形量释放。同时,通过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释放第一部件100的受热变形量还能够保持第一部件100的稳定性。
例如,当仅在第一部件100上设置第一缓冲部120,而当第一缓冲部120不处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侧面中心时,第一缓冲部120在向第一凹槽130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得第一部件100在第二部件200的容纳腔210内偏移,进而影响第一部件100在第二部件200的安装位置。而在第一部件100上设置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还能够使得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变形中更加稳定。
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二外侧面设置与第一外侧面相同的第一缓冲部120或第二缓冲部140,如此能够使得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变形中有多个方向的释放变形的效果。
为节省第二部件200的制造材料以及第二部件200的重量,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设有第一阶梯台240、第二阶梯台250和第三阶梯台260,其中第一阶梯台240和第二阶梯台250在第一内侧面230上的高度大于第三阶梯台260在第一内侧面230上的高度。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缓冲部120与第一阶梯台240抵接,第二缓冲部140与第二阶梯台250抵接。
考虑到第一部件100安装在第二部件200的容置腔时,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与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在设计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时,将第一内侧面230设计为两边高中间低的阶梯形状。在第二部件200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将第二部件200中第三阶梯台260在第一内侧面230上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台240和第二阶梯台250在第一内侧面230上的高度,如此能够降低第二部件200的材料使用。
通过设计第一阶梯台240、第二阶梯台250和第三阶梯台260能够降低第二部件200重量。具体可以解释为,通过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二内侧面270保留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抵接的第一阶梯台240和第二阶梯台250,而未与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接触的区域,则设计为第三阶梯台260,其中第三阶梯台260的高度低于第一阶梯台240和第二阶梯台250。可以理解为,原本第一阶梯台240、第二阶梯台250和第三阶梯台260位于同一水平面,为了降低第二部件200的重量,因此将第二部件200与第一缓冲部120和第二缓冲部140接触的区域保留,而其它未接触的区域设计为低于第一阶梯台240、第二阶梯台250的的第三阶梯台260。这样能够降低第二部件200的质量。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7所示,第一缓冲部120朝向第一阶梯台240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121。在以往设计过程中,将第一缓冲部120朝向第一阶梯台240的一侧与第一阶梯台240完全抵接,这样的设计方案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第一缓冲部120朝向第一阶梯台240的一侧与第一阶梯台240完全抵接,容易造成第一缓冲部120的材料增加。可以解释为,第一缓冲部120的实际作用是,当第一缓冲部120施力给第一阶梯台240时,第一阶梯台240反作用在第一缓冲部120的力使得第一缓冲部120移动到第一凹槽130内。也就是说,在第一缓冲部120的设计过程中,只需要第一缓冲部120部分地与第一阶梯台240接触即可。通过在第一缓冲部120上设计阶梯槽121,在保证第一缓冲部120能够向第一凹槽130移动的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缓冲部120材料的使用量。
第二,当第一缓冲部120朝向第一阶梯槽1211的一侧完全与第一阶梯槽1211抵接时,根据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一缓冲部120朝向第一阶梯槽1211的一侧完全与第一阶梯槽1211抵接,这使得作用在第一缓冲部120与第一阶梯槽1211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作用力作用在第一缓冲部120上才能够使得第一缓冲部120移动。
因此,在第一缓冲部120上设计阶梯槽121,如此一方面能够降低第一缓冲部120的材料使用量,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缓冲部120与第一阶梯台240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相比完全接触而言,这种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使得第一缓冲部120能够向第一凹槽130移动。
具体地,在第一缓冲部120上开设的阶梯槽121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阶梯槽1211和第二阶梯槽1212。其中开设阶梯槽121的数量以及第一阶梯槽1211和第二阶梯槽1212的设计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受力分析再进行设计。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8所示,第二缓冲部140朝向第二阶梯台250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141。其中,在第二缓冲部140朝向第二阶梯台250的一侧开设阶梯槽141,其目的与第一缓冲朝向第一阶梯台240的一侧开设阶梯槽121的目的相同。
具体地,在第二缓冲部140上开设的阶梯槽141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三阶梯槽1411和第四阶梯槽1412。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5所示,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形槽160,第一内侧面230的第三阶梯台260上设有多个第二齿形槽261,多个第一齿形槽160与多个第二齿形槽261对应啮合。
由于第一部件100安装在第二部件200的容纳腔210后,第一部件100可能会相对第二部件200晃动。因此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形槽160,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一内侧面230设有多个第二齿形槽261,如此第一齿形槽160和第二齿形槽261能够相互啮合,进而能够保证第一部件100安装在第二部件200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外侧面开设第一齿形槽160,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三阶梯台260开设多个第二齿形槽261,为使得第一齿形槽160和第二齿形槽261能够啮合,第一齿形槽160的齿形结构应该高于第一外侧面或者第二齿形槽261的齿形结构应该高于第三阶梯台260朝向第一部件100的表面,如此第一齿形槽160和第二齿形槽261才能够相互啮合。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所示,第一部件100还设有第三凹槽170,其中第三凹槽170靠近多个第一齿形槽160。
其中,在第一部件100上设置第三凹槽170也是便于第一部件100在受热膨胀的过程中的变形量释放。换句话说,第一部件100的变形量能够向第三凹槽170内移动。同时当第一部件100的第一齿形槽160与第二部件200的第二齿形槽261啮合的过程中,第二齿形槽261施加在第一齿形槽160的作用力也能够使得第一齿形槽160向第三凹槽170内移动。如此能够进一步地便于第一部件100的受热膨胀面积能够释放。
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00为车载内饰导光板,第二部件200为收容导光板的框架。由于导光板的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导光板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因此当导光板的温度较好时,导光板会受热膨胀。在传统的安装方式中,导光板与框架采用紧密的配合方式。这使得导光板在工作过程中,导光板的变形量较难地释放,因此造成导光板的表面凸起,进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采用本发明中的设计方案,例如能够通过在导光板上设计第一缓冲部120、第二缓冲部140、第一凹槽130和第二凹槽150,使得导光板在受热膨胀过程中的变形量能够向第一凹槽130和第二凹槽150内移动,如此能够释放导光板的变形量。同时,还能够通过第一缓冲部120向第一凹槽130内移动,第二缓冲部140向第二凹槽内移动,将导光板的变形量释放。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一部件100不限于为车载内饰导光板,第二部件200也不限于为收容导光板的框架。只要第一部件收容在第二部件内,均可以应用本申请的弹性缓冲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弹性缓冲装置,用于车载显示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形槽,所述第一部件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靠近多个所述第一齿形槽;
所述第一外侧面设有第一缓冲部、第一凹槽、第二缓冲部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二缓冲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缓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缓冲部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所述第二缓冲部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缓冲部抵接在所述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设有第一阶梯台、第二阶梯台和第三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和所述第二阶梯台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阶梯台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一阶梯台抵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二阶梯台抵接,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二齿形槽,多个所述第一齿形槽与多个所述第二齿形槽对应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一阶梯台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槽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朝向所述第二阶梯台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槽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槽的齿形结构高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或,所述第二齿形槽的齿形结构高于所述第三阶梯台朝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通过注塑成型制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车载内饰导光板,所述第二部件为收容所述导光板的框架。
CN202110166701.2A 2021-02-04 2021-02-04 弹性缓冲装置 Active CN112776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6701.2A CN112776724B (zh) 2021-02-04 2021-02-04 弹性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6701.2A CN112776724B (zh) 2021-02-04 2021-02-04 弹性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6724A CN112776724A (zh) 2021-05-11
CN112776724B true CN112776724B (zh) 2023-03-21

Family

ID=7576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6701.2A Active CN112776724B (zh) 2021-02-04 2021-02-04 弹性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67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2252Y (zh) * 2008-08-19 2009-07-15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中固定电路板和后盖的集成卡扣
JP201001974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Calsonic Kansei Corp 表示装置
CN206155182U (zh) * 2016-11-17 2017-05-1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器及车辆仪表台
JP2017191398A (ja) * 2016-04-12 2017-10-19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衝撃フィードバック操作装置
CN208699531U (zh) * 2018-09-03 2019-04-05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挡块和显示面板包装结构
JP2020129068A (ja) * 2019-02-08 2020-08-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8412B (en) * 1979-02-27 1983-11-09 Tuchenhagen Otto Gmbh Releasable pipe-line or pipe fitting connections
KR0162677B1 (ko) * 1993-04-09 1998-12-01 다나카 미노루 방진 지지체
JP2007216861A (ja) * 2006-02-17 2007-08-30 Nippon Seiki Co Ltd 駆動手段の固定構造及び車両用情報提供装置
JP4960945B2 (ja) * 2008-10-17 2012-06-2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空調グリル部品取付構造
JP5706721B2 (ja) * 2011-03-16 2015-04-2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5541392B2 (ja) * 2012-06-13 2014-07-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10150659B2 (en) * 2014-08-04 2018-12-11 Nabors Drilling Technologies Usa, Inc. Direct drive drawworks with bearingless motor
JP6458776B2 (ja) * 2016-06-24 2019-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06541900B (zh) * 2016-10-19 2018-12-11 罗茜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控台太阳能板伸缩放置机构
CN206633923U (zh) * 2017-03-03 2017-11-14 高宇 一种车载计算机支架
US9943063B1 (en) * 2017-03-03 2018-04-17 Dee Volin Multi-stacked-hinge-door pet crate, having ridged slanted urine-storing bed system, platform-locking shock-absorbing gusset systems, diked grooming platform, and triple-rod-front-lock single-knob-top-lock double-magnet-front-lock door system
CN106895234A (zh) * 2017-04-21 2017-06-27 芜湖昌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计算机支架
CN107610608A (zh) * 2017-10-19 2018-01-19 苏州中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led显示屏
CN208439687U (zh) * 2018-06-21 2019-01-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垫片及包装盒
CN110473476A (zh) * 2019-08-20 2019-11-19 黎兴文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显示屏模组
CN110509857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栗红霞 隐藏式行车记录仪触屏的嵌入结构
CN211398412U (zh) * 2019-12-05 2020-09-01 深圳市合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户内侧发光透明屏
CN211206837U (zh) * 2019-12-27 2020-08-07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
CN212401085U (zh) * 2020-04-08 2021-01-26 河南大美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安全监控系统
CN212273531U (zh) * 2020-05-13 2021-01-01 宁夏明昊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机械用机械支撑装置
CN212231694U (zh) * 2020-05-21 2020-12-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智能交互平板
CN111911583B (zh) * 2020-06-29 2022-09-09 深圳市韵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974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Calsonic Kansei Corp 表示装置
CN201272252Y (zh) * 2008-08-19 2009-07-15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中固定电路板和后盖的集成卡扣
JP2017191398A (ja) * 2016-04-12 2017-10-19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衝撃フィードバック操作装置
CN206155182U (zh) * 2016-11-17 2017-05-1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器及车辆仪表台
CN208699531U (zh) * 2018-09-03 2019-04-05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挡块和显示面板包装结构
JP2020129068A (ja) * 2019-02-08 2020-08-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表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汽车仪表台系统化设计流程的研究;范平清等;《机械设计与制造》(第1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6724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71600B1 (en) Stopper structure of torque rod
CN104205412A (zh) 车辆电池冷却装置、车辆电池组件和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US20070290542A1 (en) Cushion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cushion body
JP6799561B2 (ja) 車両用内装材
CN112776724B (zh) 弹性缓冲装置
EP3235404B1 (en) Seat pa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t pad
US20160166064A1 (en) Headrest support structure
JP2006192947A (ja) 車両用部品の防振支持構造
CN109100038A (zh) 温度传感器
JP4717899B2 (ja) 配列組合せ式ワイパーの構造
US7264097B2 (en) Dynamic damper
US20090252929A1 (en) Foam molding mold structure, molding method of foam molded product, and foam molded product
JP2008535704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中へのシート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方法
JP2007007941A (ja) 樹脂成形体
JP4790328B2 (ja) 樹脂成形体
JP5071075B2 (ja) 車両用ガラス板ホルダ及びホルダ付き車両用ガラス板
CN108027042B (zh) 支承部件
CN106004389A (zh) 天窗装置的密封条
JP5057830B2 (ja) ゴム印判
KR20070016094A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가이드
JP4705899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714760A2 (en) Mold for making ceramic tiles
JP4777930B2 (ja) 軟質インサート部品付発泡成形品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7348732B2 (ja) 車両用クッション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73191B2 (ja) 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