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303B - 显示灯 - Google Patents

显示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303B
CN112771303B CN201980062145.5A CN201980062145A CN112771303B CN 112771303 B CN112771303 B CN 112771303B CN 201980062145 A CN201980062145 A CN 201980062145A CN 112771303 B CN112771303 B CN 112771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light
central axis
led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2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1303A (zh
Inventor
冨本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li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tli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lite Corp filed Critical Patli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71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1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21V5/045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the lens having discontinuous faces, e.g. Fresnel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10/00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 F21S10/06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flashing, e.g. with rotating reflector or light source
    • F21S10/063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flashing, e.g. with rotating reflector or light source for providing a rotating light effect
    • F21S10/066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flashing, e.g. with rotating reflector or light source for providing a rotating light effect by selectively switching fixed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91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3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 F21K9/237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es, i.e. the parts between th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 and the bases;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housings or c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3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 F21K9/23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9Details of refractors forming part of the ligh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1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for signalling, marking or indic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 – F21W210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7/0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7/3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cylindrical surfaces, e.g. rod-shaped supports having a circular or a polygonal cross 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7/0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7/5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n planar substrates or supports, but arranged in different planes or with differing orientation, e.g. on plate-shaped supports with steps on which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are mou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3个LED基板(4)构成包围所述中心轴线(C1)的正三角形(T),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C1)等距离地配置。在与所述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在各所述LED基板(4)的外表面(4a),在隔着所述外表面(4a)的法线即通过所述中心轴线(C1)的基准法线(BN)的两侧的一对配置位置(Q1)各至少配置有一个LED(8)。所述LED(8)具有与所述外表面(4a)正交的光轴(8a)。在与所述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利用光学系统(K),将来自各所述LED基板(4)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Q1)的所述LED(8)放射光变换为平行发出光(RPL)并发光,平行发出光(RPL)与在隔着所述基准法线(BN)的两侧通过所述中心轴线(C1)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基准线(RB)包括在平行发出光(RPL)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械设备、招牌灯上使用的显示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伪旋转灯中,沿着圆筒状的支撑体(例如柔性基板)的外周面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例如10多个)的发光组包括与支撑体的轴向平行地配置的多个(例如10个)发光体。在支撑体的周向上相邻的发光组间被在支撑轴体的轴向上平行延伸的板状的隔板隔开。
在所述伪旋转灯中,通过使各个发光组的发光体点亮以及熄灭,使观看者产生反射镜一边绕发光体的周围旋转一边反射发光体的光的错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5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因为使用多个LED,所以零件成本以及组装成本增高,由此制造成本变高。若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LED个数的情况下,易辩性降低。不仅限于伪旋转灯,对于一般的显示灯也存在这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辩性高、零件个数少且便宜的显示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灯,朝向中心轴线的周围呈从所述中心轴线离开的放射状发光,其中,具有:3个LED基板,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3个LED基板构成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正三角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等距离地配置;LED,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在各所述LED基板的外表面,在一对配置位置各至少配置一个所述LED,所述LED具有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正交的光轴,所述一对配置位置是隔着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法线即隔着通过所述中心轴线的基准法线的两侧的位置;以及光学系统,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将来自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LED的放射光变换为平行发出光并发光,所述平行发出光相对于一对发光基准线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基准线分别包含在所述平行发出光之间,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是在隔着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的两侧通过所述中心轴线的线。
根据本结构,将来自在构成正三角形的3个LED基板的各个基板中配置在一对配置位置的LED的放射光变换为平行发出光并成放射状地发出,平行发出光与在各LED基板的基准法线的两侧通过中心轴线的一对发光基准线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基准线包括在平行发出光之间。因此,能够在视觉上辨认好像是从显示灯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发光。进而,能够使用少量的LED基板和少量的LED来低价地提高易辩性。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6个柱状透镜,来自所述3个LED基板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LED的放射光分别入射至所述6个柱状透镜,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6个柱状透镜分别出射相对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倾斜的平行出射光。
根据本结构,利用各柱状透镜,获得相对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平行或者相对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倾斜的平行光。因此,易于进行用于发出相对于通过中心轴线的发光基准线平行的平行光的光学设计。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6个柱状透镜以在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方式配置。根据本结构,能够将柱状透镜之间的相向面的背面作为光学要素使用。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正三角形的顶点的外接圆与所述6个柱状透镜交叉。根据本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的透光性的灯罩,所述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所述灯罩与所述柱状透镜一体形成。根据本结构,能够减少零件个数,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的透光性的灯罩,所述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漫射透镜,设置在所述灯罩,使来自所述柱状透镜的出射光向所述灯罩的周向漫射;以及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灯罩,抑制来自所述柱状透镜的出射光向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扩散。根据本结构,能够向需要范围有效地发光。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和包围所述内灯罩的外灯罩,所述内灯罩具有形成有所述漫射透镜的内周面以及形成有作为所述聚光透镜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根据本结构,能够提高设计性。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具有形成有作为所述聚光透镜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以及外灯罩,具有形成有所述漫射透镜的内周面并包围所述内灯罩。根据本结构,树脂成型灯罩时的制造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对称。根据本结构,能够使LED基板良好地通用化。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对称。根据本结构,能够得到均匀的平行光。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以倾斜角度60°相互朝相反方向倾斜。根据本结构,能够得到均匀的平行光。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上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配置在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的外侧。根据本结构,能够在一对配置位置的LED之间确保距离。因此,在制造时,易于在LED基板上安装LED。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各所述LED基板的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各配置位置,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多个LED排成一列。根据本结构,能够扩大显示范围。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的有效放射区域包括:中央区域,通过该LED的光轴;基准法线侧区域,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基准法线侧;以及相反侧区域,位于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的相反侧,各所述柱状透镜包括:第一透镜部,从对应的LED向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一透镜部出射第一平行出射光;第二透镜部,从所述对应的LED向所述中央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二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出射第二平行出射光;以及第三透镜部,从所述对应的LED向所述相反侧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三透镜部,所述第三透镜部出射第三平行出射光,所述第一平行出射光、所述第二平行出射光以及所述第三平行出射光朝向相同方向。
根据本结构,能够由与放射方向对应的透镜部,将来自LED的有效放射区域的光变换为朝向相同方向的平行光。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透镜部包括:第一入射面,向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放射的光未折射地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射面;内部反射面,是将透过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而形成为第一内部平行光的抛物面;以及第一出射面,将来自所述内部反射面的所述第一内部平行光作为第一平行出射光未折射地出射。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从LED向基准法线侧区域放射的光聚光,通过内部反射面的全反射引导至基准法线侧的相反侧。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透镜部包括:第二入射面,向所述中央区域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至所述第二入射面而形成为第二内部平行光;以及第二出射面,将来自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所述第二内部平行光折射出射而形成为第二平行出射光。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从LED向中央区域放射的光聚光,改变朝向。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三透镜部包括:第三入射面,向所述相反侧区域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至所述第三入射面而形成为第三内部平行光;以及第三出射面,将来自所述第三入射面的所述第三内部平行光作为第三平行出射光未折射地出射。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从LED向相反侧区域放射的光聚光,改变朝向。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入射面是菲涅尔面。根据本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具有: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所述灯罩是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具有透光性的灯罩,以及基座构件,与所述灯罩的开口端连结;所述基座构件包括支撑所述LED基板的端部的LED基板支撑部。根据本结构,能够将3个LED基板支撑为正三角形配置的状态。
本发明的显示灯也可以是,具有被所述基座构件支撑的电源基板,在所述3个LED基板的所述端部分别配置的3个第一连接器以及配置在所述电源基板的3个第二连接器作为板对板连接器连结。根据本结构,能够不使用电线便从电源基板对LED基板供给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灯的主视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显示灯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显示灯的概略剖视图,相当于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3个LED基板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侧观察到的LED基板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LED的放射特性的LED基板的横剖视图。
图7是示出光的指向特性的与LED基板对应的两个柱状透镜的横剖视图。
图8是外灯罩的立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内灯罩的立体图。
图10是内灯罩的主视图。
图11是安装有LED基板的内灯罩的剖视图,相当于图3的XI-XI剖视图。
图12是内灯罩的仰视图。
图13是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14是电源基板的立体图。
图15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16是安装有电源基板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17是支架与LED基板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灯的灯罩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平行发出光与来自柱状透镜的平行出射光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该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灯1的主视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显示灯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显示灯1的概略剖视图,相当于图1的III-III剖视图。
如图1所示,显示灯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C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显示灯1具有由外灯罩2和内灯罩3构成的灯罩G、3个LED基板4、由支架5和下壳体6构成的基座构件B以及电源基板7。灯罩G和基座构件B组合构成中空的框体9(参照图1)。虽然未图示,但框体9内的空间被支架5上下分隔。虽然未图示,但在框体9内,在支架5的上方的空间容置有LED基板,在支架5的下方的空间容置有电源基板7。
如图3所示,在容置于框体9内的3个LED基板4上均支撑有LED8。来自3个LED基板4的LED8的放射光呈放射状朝向中心轴线C1的周围向从中心轴线C1离开的方向发出。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设定6条发光基准线RB,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6条发光基准线RB通过中心轴线C1。6条发光基准线RB在中心轴线C1的周围的方向即周围方向CC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即,在周围方向CC上相邻的发光基准线RB彼此形成的中心角度θ为60°(θ=60°)。显示灯1由包括3对柱状透镜33A、33B、6个漫射透镜37以及聚光透镜38的光学系统K,向外部发出分别与6条发光基准线RB平行的平行发出光RPL。
接着,说明LED基板4。
图4是3个LED基板4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从背侧观察到的LED基板4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LED8的放射特性的LED基板4的横剖视图。图7是示出光的指向特性的与LED基板4对应的一对柱状透镜33A、33B的横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3个LED基板4构成包围中心轴线C1的正三角形T。3个LED基板4以与中心轴线C1的距离相等的方式配置。各LED基板4包括外表面4a和内表面4b。
如图3以及图6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外表面4a的法线即通过中心轴线C1的法线为基准法线BN。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在LED基板4的外表面4a,在隔着基准法线BN的两侧的一对配置位置Q1各配置有至少一个LED8。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外表面4a的一对配置位置Q1相对于基准法线BN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一对配置位置Q1的各配置位置,两个LED8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排成一列。各LED8具有与LED基板4的外表面4a正交的光轴8a。
如图6所示,各LED8的有效放射区域A包括中央区域AC、配置在中央区域AC的两侧的基准法线侧区域A1和相反侧区域A2,其中,中央区域AC包括该LED8的光轴8a。基准法线侧区域A1相对于中央区域AC配置在基准法线BN侧。相反侧区域A2相对于中央区域AC配置在基准法线侧区域A1的相反侧。
如图7所示,与配置在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分别对应地配置有光学系统K的一对柱状透镜33A、33B。
如图4以及图5所示,LED基板4形成为大致矩形。LED基板4包括上端部41、下端部42以及一对侧部43。上端部41具有一对上角部44。下端部42具有一对下角部45。
在下端部42形成有与一对下角部45分别相邻的一对凹槽46。一对凹槽46向下方开放。在下端部42形成有在一对凹槽46间向下方突出的凸部47。
另外,在下端部42的内表面4b安装有构成板对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第一连接器48。第一连接器48包括固定在LED基板4的内表面4b的绝缘体48a以及被绝缘体48a保持的多个触头48b。第一连接器48的下半部分从LED基板4的下端部42的凸部47向下方突出。
第一连接器48的下半部分与安装在电源基板7上的后述的第二连接器71(参照图2以及图14)嵌合连接。
接着,说明外灯罩2。
图8是外灯罩2的立体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8所示,外灯罩2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凹形状(大致筒状)。外灯罩2包括筒状的周侧壁21、圆顶状的顶壁22、由周侧壁21的下部构成的嵌合部23、多个卡合突起24以及多个定位肋25。
外灯罩2包括作为表面要素的外周面2a、内周面2b、外上表面2c、内上表面2d(参照图1)以及下端面2e。外灯罩2的外周面2a相当于周侧壁21的外周面。外灯罩2的内周面2b相当于周侧壁21的内周面。如图1所示,外上表面2c相当于顶壁22的外表面。内上表面2d相当于顶壁22的内表面。
如图8所示,周侧壁21形成为朝向下部直径微微扩大的筒状。周侧壁21的下部构成直径比上部大的嵌合部23。嵌合部23与下壳体6(参照图2)嵌合。
多个卡合突起24以在周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在嵌合部23处的内周面2b。卡合突起24包括在嵌合部23的周向上分离的第一突起24a和第二突起24b。另外,多个定位肋25以在周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在嵌合部23处的内周面2b上。定位肋25配置在卡合突起24的上方。
外灯罩2的外周面2a、内周面2b、外上表面2c、内上表面2d以及下端面2e,除了卡合突起24等之外,由平滑的表面形成,非常美观。外灯罩2由具有透光性的例如红色形成,易辩性高。
在外灯罩2的嵌合部23嵌合于下壳体6时,虽然未图示,但定位肋25与下壳体6的周侧壁61的上端面61c抵接,由此外灯罩2和下壳体6上下(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上)定位。另外,卡合突起24嵌合卡止于下壳体6的卡止槽65(参照图13)。
接着,说明内灯罩3。
图9是内灯罩3的立体图。图10是内灯罩3的主视图。图11是安装有LED基板4的内灯罩3的剖视图,相当于图3的XI-XI截面。图12是内灯罩3的仰视图。
如图9~图12所示,内灯罩3包括周侧壁31、顶壁32、3对柱状透镜33A、33B、作为3个LED基板保持部的LED基板支撑肋34、多个弹性爪35、单独的定位片36、6个漫射透镜37以及聚光透镜38。
具体地说,内灯罩3由周侧壁31和顶壁32形成为凹形状。周侧壁31的直径朝向顶壁32侧逐渐缩小。顶壁32形成为圆顶状。
内灯罩3包括作为表面要素的外周面3a(相当于周侧壁31的外周面)、内周面3b(相当于周侧壁31的内周面)、下端面3c(相当于周侧壁31的下端面)、外上表面3d(相当于顶壁32的外表面)以及内上表面3e(相当于顶壁32的内表面)。
如图3以及图7所示,光学系统K包括与配置在各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分别对应的一对柱状透镜33A、33B。如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柱状透镜33A和柱状透镜33B形成为相对于LED基板4的基准法线BN对称的形状。
以下,在将一对柱状透镜33A、33B进行统称时,仅称为柱状透镜33。
如图3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正三角形T的3个顶点TS的外接圆TSC与3对柱状透镜33A、33B交叉。
如图3所示,来自配置在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的放射光,经由光学系统K的对应的柱状透镜33A、33B、对应的漫射透镜37和聚光透镜38变换为平行发出光RPL,该平行发出光RPL与在隔着LED基板4的基准法线BN的两侧通过中心轴线C1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发光基准线RB分别包含在该平行发出光RPL之间。
如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相对于LED基板4的外表面4a以倾斜角度β相互朝相反方向倾斜。倾斜角度β为60°。另外,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中的一对配置位置Q1配置在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的外侧。
如图11所示,构成光学系统K的柱状透镜33A、33B、漫射透镜37以及聚光透镜38一体设置在内灯罩3。
柱状透镜33A、33B由从内灯罩3的内上表面3e向下方侧(下壳体6侧)延伸的柱状的肋形成。如图7所示,一对柱状透镜33A、33B将对应的LED8的放射光聚集,变换为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RB平行的平行出射光PL。
各柱状透镜33A、33B包括第一透镜部11、第二透镜部12以及第三透镜部13。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一透镜部11包括第一入射面11a、内部反射面11b以及第一出射面11c。向基准法线侧区域A1放射的光未折射地入射至第一入射面11a。内部反射面11b是将透过第一入射面11a的光全反射而形成为第一内部平行光L1的抛物面。第一出射面11c将来自内部反射面11b的第一内部平行光L1作为第一平行出射光PL1未折射地出射。
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第一出射面11c由经由与发光基准线RB平行的连接部11d配置为阶梯状的一对平面11e、11f形成。一对平面11e、11f是与第一内部平行光L1的方向正交的平面。
在一对平面11e、11f中,第二透镜部12侧一方的平面11e配置得比另一方的平面11f更靠近中心轴线C1侧。由此,实现第一透镜部11的小型化,且使第一出射面11c与第二透镜部12的后述的第二出射面12b的连接变得容易。
第二透镜部12包括第二入射面12a和第二出射面12b。第二入射面12a使向中央区域AC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而成为第二内部平行光L2。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第二出射面12b由朝向第一透镜部11的连接部11d侧的平面形成。第二出射面12b使来自第二入射面12a的第二内部平行光L2折射出射而成为第二平行出射光PL2。
第三透镜部13包括第三入射面13a和第三出射面13b。第三入射面13a使向相反侧区域A2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而形成为第三内部平行光L3。第三出射面13b由与第三内部平行光L3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形成。第三出射面13b使来自第三入射面13a的第三内部平行光L3作为第三平行出射光PL3未折射地出射。
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来自第一透镜部11的第一平行出射光PL1、来自第二透镜部12的第二平行出射光PL2以及来自第三透镜部13的第三平行出射光PL3朝向相同方向即发光基准线RB的方向。由第一平行出射光PL1、第二平行出射光PL2以及第三平行出射光PL3构成来自各柱状透镜33A、33B的平行出射光PL。
如图3所示,在内灯罩3的内周面3b,在来自各柱状透镜33A、33B的平行出射光PL所照射的区域分别形成漫射透镜37。漫射透镜37使光向中心轴线C1的周围方向CC漫射。如图11所示,漫射透镜37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图3所示,由在内灯罩3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截面为半圆状的多个纵肋形成。
如图9~图11所示,在内灯罩3的外周面3a,在包括来自各柱状透镜33A、33B的平行出射光PL(参照图3)经由漫射透镜37所照射的区域的整周形成有聚光透镜38。聚光透镜38抑制光向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扩散。聚光透镜38由呈环状的阶梯状的菲涅尔透镜形成。
多个弹性爪35和单独的定位片36从内灯罩3的下端面3c(相当于周侧壁31的下端面)向下方突出形成。如图12所示,多个弹性爪35在周侧壁31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单独的定位片36配置在周侧壁31的规定位置。
如图11所示,各LED基板支撑肋34是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从内灯罩3的内上表面3e向下方侧(下壳体6侧)延伸的柱状的肋。如图12所示,3个LED基板支撑肋34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周上,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各LED基板支撑肋34的下端部34a形成有一对插入槽34b,对应的一对LED基板4的一对上端部41的相邻的上角部44(参照图4)分别插入一对插入槽34b。因此,能够以在内灯罩3内临时保持3个LED基板4的状态组装内灯罩3和基座构件B的支架5,提高组装性。
如图12所示,3个LED基板支撑肋34分别配置在3个LED基板4构成的正三角形T(参照图3)的3个顶部。如图11所示,各LED基板支撑肋34在所述顶部支撑相邻的LED基板4的上端部41。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光学系统K的柱状透镜33A、33B与LED基板支撑肋34一体地形成于内灯罩3。因此,能够提高LED8与对应的柱状透镜33A、33B的位置精度。另外,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柱状透镜33A、33B和LED基板支撑肋34由从内灯罩3的顶壁32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延伸的肋形成。因此,易于利用合成树脂进行模具成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2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3个LED基板支撑肋34的外接圆C2与3对柱状透镜33A、33B交叉。由此,在使用通用的LED基板4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内灯罩3的小型化以及显示灯1的小型化。换言之,在显示灯1中,相对于不同外径的各种规格,能够实现LED基板4的通用化。因此,能够通过量产效应来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未图示,但可以采用3个LED基板支撑肋34的内接圆C3与3对柱状透镜33A、33B交叉的布局。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用通用的LED基板4,使内灯罩3进一步小型化,进而能够应对使显示灯1进一步小型化的规格。在该情况下,3个LED基板支撑肋34的外接圆C2可以与3对柱状透镜33A、33B交叉,也可以不交叉。
接着,说明下壳体6。
图13是下壳体6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下壳体6包括圆筒状的周侧壁61、圆板状的底壁62、朝外的环状凸缘63、设备安装用的多个螺纹孔部64、用于卡止外灯罩2的多个卡止槽65和多个卡止突起66以及用于卡止支架5的多个卡止突起67。
周侧壁61包括外周面61a、内周面61b以及环状的上端面61c。环状凸缘63从周侧壁61的下部处的外周面61a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在周侧壁61的外周面61a形成有收纳槽61d,收纳槽61d与环状凸缘63相邻并由收纳环状的密封构件(未图示)的外周槽构成。
在周侧壁61的上端面61c,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卡止突起66。在周侧壁61的内周面61b,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卡止突起67。各卡止突起67由上下分离的上突起67a和下突起67b形成。
如图12所示,周侧壁61插入嵌合于外灯罩2的下部的嵌合部23。虽然未图示,但在外灯罩2嵌合于周侧壁61的状态下,由收纳在收纳槽61d中的所述密封构件(未图示),将外灯罩2的嵌合部23中的内周面2b与下壳体6的周侧壁61的外周面61a之间密封。由此确保框体9的内部的防水性。
如图13所示,各卡止槽65是在周侧壁61的外周面61a形成的L字形的槽。各卡止槽65包括纵槽部65a和横槽部65b。纵槽部65a从周侧壁61的上端面61c向下方延伸。横槽部65b从纵槽部65a的下端向周侧壁61的周向的一方侧延伸设置。在至少一个卡止槽65的横槽部65b,与该横槽部65b的延伸设置端接近地配置有翻越突起65c。
图8所示的外灯罩2与图13所示的下壳体6的安装如下所述。即,通过使外灯罩2相对于下壳体6在轴向上相对移动,外灯罩2的定位肋25与下壳体6的周侧壁61的上端面61c抵接。由此,外灯罩2和下壳体6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上被定位。另外,外灯罩2的卡合突起24经由纵槽部65a插入横槽部65b内。
接着,通过使外灯罩2相对于下壳体6相对旋转,外灯罩2的定位肋25在周向上与周侧壁61的对应的卡止突起66抵接,外灯罩2和下壳体6在周向上被定位。另外,卡合突起24移动至横槽部65b的延伸设置端,卡合突起24的第二突起24b越过对应的翻越突起65c并与对应的翻越突起65c卡止。由此,外灯罩2被下壳体6锁定。
接着,说明电源基板7。
图14是电源基板7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电源基板7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大致圆板状。电源基板7包括上表面7a、下表面7b、3个第二连接器71、固定螺栓插通孔72以及固定螺栓插通槽73。
虽然未图示,但在电源基板7的上表面7a以及下表面7b安装有用于对LED基板4供给电源的电源电路以及控制电源供给的控制电路。
3个第二连接器71安装在上表面7a。3个第二连接器71配置为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
3个LED基板4的第一连接器48的下半部分(参照图4以及图5)与安装在电源基板7上的3个第二连接器71分别嵌合连接。由此,各第一连接器48的触头48b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71的触头(未图示)连接。
穿过固定螺栓插通孔72以及固定螺栓插通槽73的固定螺栓(未图示)拧入支架5的第二台座部54的下表面54b(参照图15)的螺纹孔(未图示),由此电源基板7固定在支架5的第二台座部54的下表面54b。
接着说明支架5。
图15是支架5的立体图。图16是安装有电源基板7的支架5的立体图。图17是支架5和LED基板4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5所示,支架5包括第一圆筒部51、第二圆筒部52、环状的第一台座部53、圆板状的第二台座部54、3对LED基板支撑肋55、多个弹性爪插通槽56、定位片插通槽57、多个弹性钩58以及3个开口部59。
第一圆筒部51以及第二圆筒部52是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同心的圆筒,第二圆筒部52的直径比第一圆筒部51的直径小。
第一台座部53由从第一圆筒部51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的环状板形成。在第一台座部53上形成有多个弹性爪插通槽56以及定位片插通槽57。多个弹性爪插通槽56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第二圆筒部52从环状的第一台座部53的内缘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从第一台座部53的上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圆板状的第二台座部54。第二台座部54具有LED基板4侧的上表面54a(第一表面)和下表面54b(第二表面)。
在第二台座部54形成有3个开口部59。各开口部59配置为正三角形状。各开口部59形成为具有连接器插通部59a以及从连接器插通部59a向两侧延伸设置的一对基板插通部59b的T字形。3个开口部59中的两个开口部59的连接器插通部59a经由连通槽59c连通。
如图16所示,在各开口部59的连接器插通部59a的下方配置有电源基板7的对应的第二连接器71。
对应的LED基板4的第一连接器48的下半部分插通各连接器插通部59a。由此,虽然未图示,各LED基板4的第一连接器48通过对应的开口部59的连接器插通部59a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71嵌合连接。另外,此时,如图17所示,对应的LED基板4的下端部42插通一对基板插通部59b。由此,LED基板4的下端部42在与LED基板4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支架5定位。
如图15所示,在第二台座部54的上表面54a突出形成有3对LED基板支撑肋55。各对LED基板支撑肋55以隔着对应的开口部59的方式配置在该对应的开口部59的两侧。
各LED基板支撑肋55包括与正三角形T(参照图3)的对应的边平行且相互分离的一对第一肋55a以及将一对第一肋55a之间以正交状连接的第二肋55b。一对第一肋55a和第二肋55b在俯视下形成为H形状。第二肋55b距离第二台座部54的上表面54a的高度比第一肋55a的高度低。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对应的LED基板支撑肋55的第二肋55b插入各LED基板4的下端部42的各凹槽46(参照图4)。由此,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限制各LED基板4沿着正三角形的对应的边移动。一对第一肋55a实现了引导第二肋55b插入各凹槽46的功能。
另外,如图17所示,各LED基板4的下端部42的凸部47(参照图4)的一对缘部插入对应的开口部59的一对基板插通部59b(参照图15)。
虽然未图示,但在内灯罩3安装到支架5上时,内灯罩3在周向上相对于支架5被正确地定位在内灯罩3的定位片36能够插通支架5的第一台座部53的定位片插通槽57的位置。
虽然未图示,但在利用定位片36的定位状态下,内灯罩3的各弹性爪35插通支架5的第一台座部53的对应的弹性爪插通槽56。由此,弹性爪35弹性地挂钩卡止于弹性爪插通槽56的缘部。由此,内灯罩3以该内灯罩3的下端面3c(相当于周侧壁31的下端面)与第一台座部53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卡止于支架5。
如图15所示,由第一圆筒部51的一部分形成多个弹性钩58。弹性钩58是将上端作为固定端并将下端作为自由端的悬臂状的钩。弹性钩58形成矩形的卡合槽58a。另外,弹性钩58由卡合槽58a的下缘部形成卡止缘部58b。
在将图15所示的支架5安装到图13所示的下壳体6上时,虽然未图示,但随着支架5的第一圆筒部51插入嵌合于下壳体6的周侧壁61,卡止缘部58b越过下壳体6的卡止突起67的上突起67a并卡止,且下壳体6的上突起67a嵌合于弹性钩58的卡合槽58a。另外,利用下壳体6的下突起67b限制支架5的卡止缘部58b向下方移动。由此,支架5以相对于下壳体6定位的状态被卡止。
另外,显示灯1的组装顺序如下所述。即,首先,如图11所示,在将各LED基板4的上端部41支撑于内灯罩3的对应的LED基板支撑肋34的状态下,将内灯罩3安装于支架5。在该安装时,将LED基板4的下端部42支撑于支架5的对应的LED基板支撑肋55。
因为由内灯罩3的LED基板支撑肋34以及支架5的LED基板支撑肋55上下支撑LED基板4,所以LED基板4位置精度良好地支撑于内灯罩3以及支架5。
接着,在支架5的第二台座部54的下表面54b安装电源基板7。在该安装时,将电源基板7的各第二连接器71与对应的LED基板4的第一连接器48作为板对板连接器连结。
接着,将支架5安装于下壳体6,构成基座构件B。最后,在将外灯罩2安装于下壳体6,完成显示灯1的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在构成正三角形的3个LED基板4的各个基板中配置在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的放射光变换为平行发出光RPL并呈放射状地发光,平行发出光RPL与在各LED基板4的基准法线BN的两侧通过中心轴线C1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发光基准线RB分别包括在平行发出光RPL之间。因此,能够在视觉上辨认好像是从显示灯1的中心轴线C1的位置发光。进而,能够使用少量的LED基板4和少量的LED8来低价地提高易辩性。
另外,如图3以及图7所示,光学系统K包括配置为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3对柱状透镜33A、33B。来自对应的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的放射光分别入射至各对柱状透镜33A、33B,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出射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RB分别平行的平行出射光PL。因此,易于进行用于发出与穿过中心轴线C1的发光基准线RB平行的平行光PL的光学设计。
另外,各柱状透镜33A、33B以在相互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柱状透镜33A、33B间的相向面的背面作为光学要素(具体地说,第一透镜部11的内部反射面11b)使用。因此,设计的自由度增高。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正三角形T的顶点TS的外接圆TSC与3对柱状透镜33A、33B交叉。在该情况下,在使用通用的LED基板4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内灯罩3的小型化以及显示灯1的小型化。换言之,在外径不同的各种规格的显示灯1中,能够使LED基板4通用化,能够通过量产效应整体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具有包围3个LED基板4以及3对柱状透镜33A、33B并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筒状的透光性的内灯罩3(灯罩G)。内灯罩3与柱状透镜33A、33B一体形成。因此,能够减少零件个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光学系统K包括设置在灯罩G的漫射透镜37和聚光透镜38。漫射透镜37使来自柱状透镜33A、33B的出射光向灯罩G的周向漫射。聚光透镜38抑制来自柱状透镜33A、33B的出射光向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扩散。因此,能够在需要范围有效地发光。
具体地说,灯罩G包括内灯罩3和包围内灯罩3的外灯罩2,内灯罩3具有形成有漫射透镜37的内周面3b以及形成有作为聚光透镜38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3a。光学系统K汇总在内灯罩3内,能够由平滑的面形成外灯罩2的外周面2a和内周面2b。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外表面4a的一对配置位置Q1是相对于LED基板4的基准法线BN对称的位置。因此,能够使LED基板4良好地通用化。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相对于LED基板4的基准法线BN对称配置。因此,能够得到均匀的平行发出光RPL(参照图3)。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相对于LED基板4的外表面4a以倾斜角度β为60°的方式相互朝向反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得到均匀的平行发出光RPL(参照图3)。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配置在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的外侧。因此,能够在一对配置位置Q1的LED8之间确保距离。因此,在制造时,易于在LED基板4上安装LED8。
另外,如图4所示,在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的各配置位置,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上多个LED8排成一列。因此,能够扩大显示范围。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各LED8的有效放射区域A包括LED8的光轴8a穿过的中央区域AC、中央区域AC的基准法线BN侧即基准法线侧区域A1以及基准法线侧区域A1的相反侧的相反侧区域A2。另外,如图7所示,各柱状透镜33A、33B包括第一透镜部11、第二透镜部12以及第三透镜部13。
从对应的LED8向基准法线侧区域A1放射的光入射至第一透镜部11,第一透镜部11出射第一平行出射光PL1。从对应的LED8向中央区域AC放射的光入射至第二透镜部12,第二透镜部12出射第二平行出射光PL2。从对应的LED8向相反侧区域A2放射的光入射至第三透镜部13,第三透镜部13出射第三平行出射光PL3。第一平行出射光PL1、第二平行出射光PL2以及第三平行出射光PL3朝向相同方向。因此,能够由与放射方向对应的透镜部11~13,将来自LED8的有效放射区域的光变换为朝向相同方向的平行出射光PL1~PL3。
另外,第一透镜部11包括第一入射面11a、内部反射面11b以及第一出射面11c。向基准法线侧区域A1放射的光未折射地入射至第一入射面11a。内部反射面11b是将透过第一入射面11a的光全反射而形成为第一内部平行光L1的抛物面。第一出射面11c使来自内部反射面11b的第一内部平行光L1作为第一平行出射光PL1未折射地出射。因此,能够将从LED8向基准法线侧区域A1放射的光聚光,通过内部反射面11b的全反射引导至基准法线BN侧的相反侧。
另外,第二透镜部12包括第二入射面12a和第二出射面12b。第二入射面12a使向中央区域AC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而形成为第二内部平行光L2。第二出射面12b使来自第二入射面12a的第二内部平行光L2折射出射而形成为第二平行出射光PL2。因此,能够将从LED8向中央区域AC放射的光聚光,改变朝向。
另外,第三透镜部13包括第三入射面13a以及第三出射面13b。第三入射面13a使向相反侧区域A2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而形成为第三内部平行光L3。第三出射面13b将来自第三入射面13a的第三内部平行光L3作为第三平行出射光PL3未折射地出射。因此,能够将从LED8向相反侧区域A2放射的光聚光,改变朝向。
另外,第三入射面13a是菲涅尔面。因此,能够实现柱状透镜33A、33B的小型化。
另外,如图2以及图11所示,具有包围3个LED基板4以及3对柱状透镜33A、33B的灯罩G以及与灯罩G的开口端连结的基座构件B。基座构件B包括支撑LED基板4的下端部42的LED基板支撑肋55。因此,能够将3个LED基板4支撑为正三角形配置的状态。
另外,具有被基座构件B(具体地说,支架5)支撑的电源基板7。在3个LED基板4的下端部42分别配置的3个第一连接器(参照图5)以及配置在电源基板7的3个第二连接器71(参照图14以及图17)作为板对板连接器进行连结。因此,能够不使用电线便从电源基板7对LED基板4供给电源。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灯1的灯罩G的纵剖视图。
在图18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灯罩G包括内灯罩3以及外灯罩2,内灯罩3具有形成有作为聚光透镜38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2a,外灯罩2具有形成有漫射透镜26的内周面2b并包围内灯罩3。
聚光透镜38抑制光向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扩散。聚光透镜38由呈环状的阶梯状的菲涅尔透镜形成。漫射透镜26使从聚光透镜38入射的光以向中心轴线C1的周围方向CC漫射的方式出射。
内灯罩3的内周面3b由平滑的面形成。外灯罩2的外周面2a由平滑的面形成,设计性优异。
外灯罩2的漫射透镜26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灯罩3的漫射透镜37相同,由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延伸的截面为半圆状的纵肋形成。由内灯罩3的柱状透镜33、聚光透镜38以及外灯罩2的漫射透镜26构成光学系统K。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灯罩G的内周面(外灯罩2的内周面2b以及内灯罩3的内周面3b)未形成菲涅尔透镜,所以树脂成型制造灯罩G时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第三实施方式)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平行发出光RPL与来自柱状透镜33的平行出射光PL的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来自柱状透镜的平行出射光PL相对于发光基准线RB倾斜。来自柱状透镜的平行出射光PL被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漫射透镜37(或者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漫射透镜26)向周围方向CC漫射,变换为与发光基准线RB平行的平行发出光RPL。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没有外灯罩2,而是由内灯罩3构成显示灯1的外轮廓的一部分。
另外,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地观察时,LED基板4的一对发光基准线RB相对于LED基板4的外表面4a所成的倾斜角度β(参照图7)可以大于60°,也可以小于60°。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可以在LED基板4的一对配置位置Q1的各配置位置,在与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上排成一列地配置3个以上的LED8(参照图4)。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灯1中,可以通过对在中心轴线C1的周围方向CC上相邻的LED8依次进行使各配置位置Q1的LED8点亮以及熄灭的控制,使其作为伪旋转灯发挥功能。
以上,通过具体的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而理解了上述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其变更、改变以及等同物。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是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灯
2…外灯罩
2a…外周面
2b…内周面
3…内灯罩
3a…外周面
3b…内周面
4…LED基板
4a…外表面
5…支架
6…下壳体
7…电源基板
8…LED
8a…光轴
11…第一透镜部
11a…第一入射面
11b…内部反射面
11c…第一出射面
12…第二透镜部
12a…第二入射面
12b…第二出射面
13…第三透镜部
13a…第三入射面
13b…第三出射面
31…周侧壁
32…顶壁
33A…柱状透镜
33B…柱状透镜
34…LED基板支撑肋
34a…下端部
34b…插入槽
41…上端部(一端部)
42…下端部(另一端部)
44…上角部
45…下角部
48…第一连接器
51…第一圆筒部
52…第二圆筒部
53…第一台座部
54…第二台座部
54a…上表面(第一表面)
54b…下表面(第二表面)
55…LED基板支撑肋
55a…第一肋
55b…第二肋
59…开口部
59a…连接器插通部
59b…基板插通部
61…周侧壁
62…底壁
63…环状凸缘
71…第二连接器、
A…有效放射区域
AC…中央区域
A1…基准法线侧区域
A2…相反侧区域
B…基座构件
BN…基准法线
C1…中心轴线
G…灯罩
K…光学系统
L1…第一内部平行光
L2…第二内部平行光
L3…第三内部平行光
PL1…第一平行出射光
PL2…第二平行出射光
PL3…第三平行出射光
Q1…配置位置
RB…发光基准线
RPL…平行发出光、
T…正三角形
TS…顶点
TSC…外接圆
β…倾斜角度
θ…中心角度。

Claims (19)

1.一种显示灯,朝向中心轴线的周围呈从所述中心轴线离开的放射状发光,其中,具有:
3个LED基板,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3个LED基板构成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正三角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等距离地配置;
LED,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在各所述LED基板的外表面,在一对配置位置各至少配置一个所述LED,所述LED具有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正交的光轴,所述一对配置位置是隔着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法线即隔着通过所述中心轴线的基准法线的两侧的位置;以及
光学系统,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将来自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LED的放射光变换为平行发出光并发光,所述平行发出光相对于一对发光基准线分别平行且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基准线分别包含在所述平行发出光之间,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是在隔着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的两侧通过所述中心轴线的线,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6个柱状透镜,
来自所述3个LED基板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LED的放射光分别入射至所述6个柱状透镜,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6个柱状透镜分别出射相对于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对应的发光基准线倾斜的平行出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6个柱状透镜以在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所述正三角形的顶点的外接圆与所述6个柱状透镜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
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的透光性的灯罩,所述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
所述灯罩与所述柱状透镜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灯,其中,
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的透光性的灯罩,所述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漫射透镜,设置在所述灯罩,使来自所述柱状透镜的出射光向所述灯罩的周向漫射;以及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灯罩,抑制来自所述柱状透镜的出射光向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扩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和包围所述内灯罩的外灯罩,所述内灯罩具有形成有所述漫射透镜的内周面以及形成有作为所述聚光透镜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具有形成有作为所述聚光透镜的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面;以及外灯罩,具有形成有所述漫射透镜的内周面并包围所述内灯罩。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基准法线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相对于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外表面以倾斜角度60°相互朝相反方向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基板上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配置在各所述LED基板的所述一对发光基准线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在各所述LED基板的各所述一对配置位置的各配置位置,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多个LED排成一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
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观察时,各所述LED的有效放射区域包括:中央区域,通过该LED的光轴;基准法线侧区域,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基准法线侧;以及相反侧区域,位于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的相反侧,
各所述柱状透镜包括:第一透镜部,从对应的LED向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一透镜部出射第一平行出射光;第二透镜部,从所述对应的LED向所述中央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二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出射第二平行出射光;以及第三透镜部,从所述对应的LED向所述相反侧区域放射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三透镜部,所述第三透镜部出射第三平行出射光,
所述第一平行出射光、所述第二平行出射光以及所述第三平行出射光朝向相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第一透镜部包括:第一入射面,向所述基准法线侧区域放射的光未折射地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射面;内部反射面,是将透过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而形成为第一内部平行光的抛物面;以及第一出射面,将来自所述内部反射面的所述第一内部平行光作为第一平行出射光未折射地出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第二透镜部包括:第二入射面,向所述中央区域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至所述第二入射面而形成为第二内部平行光;以及第二出射面,将来自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所述第二内部平行光折射出射而形成为第二平行出射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第三透镜部包括:第三入射面,向所述相反侧区域放射的光折射入射至所述第三入射面而形成为第三内部平行光;以及第三出射面,将来自所述第三入射面的所述第三内部平行光作为第三平行出射光未折射地出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灯,其中,所述第三入射面是菲涅尔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灯,其中,
具有:
灯罩,包围所述3个LED基板以及所述6个柱状透镜,所述灯罩是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具有透光性的灯罩,以及
基座构件,与所述灯罩的开口端连结;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支撑所述LED基板的端部的LED基板支撑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灯,其中,
具有被所述基座构件支撑的电源基板,
在所述3个LED基板的所述端部分别配置的3个第一连接器以及配置在所述电源基板的3个第二连接器作为板对板连接器连结。
CN201980062145.5A 2019-08-29 2019-08-29 显示灯 Active CN112771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4004 WO2021038809A1 (ja) 2019-08-29 2019-08-29 表示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303A CN112771303A (zh) 2021-05-07
CN112771303B true CN112771303B (zh) 2024-03-26

Family

ID=7468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2145.5A Active CN112771303B (zh) 2019-08-29 2019-08-29 显示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8675B2 (zh)
EP (1) EP3832193B1 (zh)
JP (1) JP7057885B2 (zh)
KR (1) KR102618190B1 (zh)
CN (1) CN112771303B (zh)
TW (1) TWI778331B (zh)
WO (1) WO2021038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3271A (zh) 2020-11-30 2023-04-07 株式会社派特莱 显示灯
DE102021108309A1 (de) * 2021-04-01 2022-10-06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Beleuchtungseinheit und Leucht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5228B1 (en) * 1999-11-05 2005-06-14 Zeni Lite Buoy Co., Ltd. LED lighting fixture
FR2939866A1 (fr) * 2008-12-16 2010-06-18 Jacques Sabater Dispositif d'eclairage a diodes electroluminescentes
CN102165251A (zh) * 2008-08-26 2011-08-24 索乐科株式会社 Led发光器件
JP2012099243A (ja) * 2010-10-29 2012-05-24 Arrow Co Ltd 表示灯
JP2012119251A (ja) * 2010-12-03 2012-06-2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灯具
JP2015103511A (ja) * 2013-11-28 2015-06-04 伊吹工業株式会社 船灯
JP201618453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表示灯
WO2017022143A1 (ja) * 2015-08-05 2017-02-09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レンズ部品および発光装置
CN107407463A (zh) * 2015-12-28 2017-11-28 株式会社派特莱 信号显示灯用的层叠单元以及信号显示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2780B2 (ja) 1999-12-14 2007-07-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表示灯
JP4512031B2 (ja) 2005-12-1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オリンピア 疑似回転灯
WO2014015599A1 (zh) * 2012-07-27 2014-01-30 Zhang Wenhu Led信号灯
NL2011690C2 (nl) * 2013-10-29 2015-04-30 Hemsson B V Led-lamp.
CN204141334U (zh) * 2014-10-10 2015-02-04 佛山燊业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无暗斑的led球泡灯
JP6130982B1 (ja) * 2017-02-22 2017-05-17 フェニックス電機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5228B1 (en) * 1999-11-05 2005-06-14 Zeni Lite Buoy Co., Ltd. LED lighting fixture
CN102165251A (zh) * 2008-08-26 2011-08-24 索乐科株式会社 Led发光器件
FR2939866A1 (fr) * 2008-12-16 2010-06-18 Jacques Sabater Dispositif d'eclairage a diodes electroluminescentes
JP2012099243A (ja) * 2010-10-29 2012-05-24 Arrow Co Ltd 表示灯
JP2012119251A (ja) * 2010-12-03 2012-06-2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灯具
JP2015103511A (ja) * 2013-11-28 2015-06-04 伊吹工業株式会社 船灯
JP201618453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表示灯
WO2017022143A1 (ja) * 2015-08-05 2017-02-09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レンズ部品および発光装置
CN107407463A (zh) * 2015-12-28 2017-11-28 株式会社派特莱 信号显示灯用的层叠单元以及信号显示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lysis of thermal flow around heat sink with ionic wind for high-power LED;Dong Ho Shin et al.;《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第143卷;376-384 *
万军.《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7,B016-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2710A (zh) 2021-06-16
CN112771303A (zh) 2021-05-07
US20220034480A1 (en) 2022-02-03
KR20220047924A (ko) 2022-04-19
TWI778331B (zh) 2022-09-21
JP7057885B2 (ja) 2022-04-21
KR102618190B1 (ko) 2023-12-27
JPWO2021038809A1 (ja) 2021-09-13
EP3832193A4 (en) 2022-03-16
US11268675B2 (en) 2022-03-08
EP3832193A1 (en) 2021-06-09
EP3832193B1 (en) 2022-12-14
WO2021038809A1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5554B (zh) 一种透镜及灯箱
US8192049B2 (en) LE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flector and heat radiating body
US9551478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12771303B (zh) 显示灯
CN107631271B (zh)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光源模组组合和照明装置
US5130908A (en) Architectural member comprising illumination system
JP6078906B2 (ja) 照明装置
US9863602B2 (en) LED light source device
US10598343B2 (en) LED light apparatus
CN111964008B (zh) 透镜、光源模组、光电模组及吸顶灯
CN210462534U (zh) 灯具及其防眩光灯罩
CN211146126U (zh) 灯具及其防眩光组件
WO2013131227A1 (zh) 一种led导光透镜
CN219640089U (zh) 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WO2018171307A1 (zh) 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
CN212841371U (zh) 透镜、光学模组、光电模组及吸顶灯
CN210398768U (zh) 灯具及其防眩光灯罩
CN111964009B (zh) 透镜、光源模组、光电模组及吸顶灯
CN217559739U (zh) 一种露营灯远近光透镜、光源模组和露营灯
CN110360466B (zh) 灯具及其防眩光灯罩
JP3243892U (ja) 間接照明灯具
JP6823115B1 (ja) 防爆型照明器具の非常灯用光源カバー
CN117906100A (zh) 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JP201815217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
CN108779900B (zh)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