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9900B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9900B
CN108779900B CN201680083213.2A CN201680083213A CN108779900B CN 108779900 B CN108779900 B CN 108779900B CN 201680083213 A CN201680083213 A CN 201680083213A CN 108779900 B CN108779900 B CN 108779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substrate
led elements
led group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2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9900A (zh
Inventor
渡边一人
奥村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29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15753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29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907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779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9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9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9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4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intended only for mounting on a ceiling or the like overhead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薄壁化并且射出均匀的光的低价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将多个LED元件和点灯电路收纳于框体内。多个LED元件和构成点灯电路的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一个基板,多个LED元件安装在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多个电路部件安装在基板的背面,并且多个电路部件全部是表面安装用的部件。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LED元件为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将省电化优异的LED元件(以下简称为“LED”)用于光源的LED照明装置被广泛使用,有直接安装在墙壁等设置面上的直装型的照明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中,多个LED以圆环状安装在基板的中央部而形成的LED模块收纳在框体中。在基板的LED的外侧部分安装有点灯电路用的电路部件。在框体内,以覆盖电路部件的状态容纳有反射板。反射板使从以圆环状安装于基板的多个LED发出的光向期望方向反射,作为均匀的光从照明装置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12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虽然将电路部件配置在反射板的背面侧并实现了薄壁化,但由于利用了反射板,因此作为装置成本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薄壁化并且射出均匀的光的低价的照明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在将多个LED元件和点灯电路收纳在框体内的照明装置中,所述多个LED元件和构成所述点灯电路的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一个基板,所述多个LED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所述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背面,并且所述多个电路部件全部是表面安装用的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电路部件是表面安装用的,因此能够将点灯电路构成得较薄,在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配置LED元件,因此不利用反射板等,就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发光特性。由此,能够提供低价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背面侧观察照明装置的图,(b)是从表面侧观察照明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照明装置安装于设置面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装置主体安装于基座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表面侧观察装置主体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装置主体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表面侧观察LED模块的图。
图7是从表面侧观察组装单元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组装单元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表面侧观察向框架安装组装单元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向安装有组装单元的框架安装表面罩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照明装置
7 装置主体
70 框体
73 框架(筒部)
75 表面罩(透光性罩部)
71 发光单元(LED模块)
710 基板
711 LED(元件)
712 点灯电路
713 电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实施方式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在将多个LED元件和点灯电路收纳在框体内的照明装置中,将上述多个LED元件和构成上述点灯电路的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一个基板,上述多个LED元件安装在上述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上述多个电路部件安装在上述基板的背面,并且上述多个电路部件全部是表面安装用的部件。由此,能够提供实现薄壁化并且射出均匀的光的低价的照明装置。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框体具有筒部和覆盖上述筒部的表面侧开口的透光性罩部,上述基板与上述筒部的中心轴线正交且上述基板的周缘卡合在上述筒部的内周面。这里所说的“筒部的内周面”是指构成框体的筒部的内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表面罩75(透光性罩部)的筒部753的内周面不是本发明的“筒部的内周面”,框架73的圆筒部731的内周面相当于本发明的“筒部的内周面”的一例。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多个LED元件配置为以上述基板的中央为中心的n(n为3以上的自然数)重圆环状,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k(k为1~n的自然数)个圆周上的多个LED元件作为第kLED组,以上述基板的表面为基准的上述筒部的表面侧端位于比表示属于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1/2光束角的虚拟线段靠背面侧的位置。由此,配置在比第一LED组靠内侧的所有的LED元件发出的几乎所有的光从透光性罩部射出。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基板以堵塞上述筒部内的状态配置在上述筒部内,上述多个LED元件包括:属于配置在靠近上述基板的周缘的位置的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和属于配置在上述第一LED组的内侧的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上述筒部的内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最短距离。由此,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发光特性。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以及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配置成以上述基板的中央为中心的环状。由此,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取向特性。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基板的周缘呈圆形形状,上述环状为圆环状,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等间隔配置,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等间隔配置,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与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不同。由此,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取向特性。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透光性罩部与上述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对向的区域是平滑的。由此,能够抑制在透光性罩部的内表面扩散。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框体具有堵塞上述筒部的背面侧开口的金属制的背面罩部,上述电路部件经由传热体与上述背面罩部热连接。由此能够将电路部件的热量高效地传递至背面罩部。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上述点灯电路以一个上述LED元件的消耗电力为0.1W以上1.0W以下的方式,向上述多个LED元件供给电力。由此能够提高LED元件的发光效率。
1.整体结构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概要,主要利用图1~3进行说明。
照明装置1具备固定于天花板或墙壁等的设置面3(参照图2)的基座5和可装卸地安装于基座5的装置主体7。照明装置1的设置是通过预先将基座5固定于设置面3,将装置主体7安装在该基座5而进行的。
关于照明装置1的方向,以照明装置1为基准,将设置面3所在的一侧作为“背面侧”或“后侧”,将与设置面3相反的一侧作为“表面侧”或“前侧”。当以从照明装置1射出的光为基准时,光的前进方向为“表面侧”或“前侧”。
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经由设置在设置面3上的贯通孔3a与商用电源连接。另外,此处的照明装置1通过操作设置在房间或走廊等的墙壁上的图外的开关而熄灯、点灯。
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说明。
2.基座
主要利用图1进行说明。
基座5具有板状部51,在板状部51的中央具有贯通孔511。当装置主体7安装于基座5时,装置主体7的连接件76从贯通孔511延伸而出。另外,如图2所示,连接件76配置在设置面3的通孔3a内。
从表面侧观察基座5的外周形状与从表面侧观察装置主体7的外周形状一致。另外,基座5的从表面侧观察的外周形状也可以与装置主体7的从表面侧观察的外周形状不同。但是,从表面侧观察照明装置1时,从外观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基座5隐藏在装置主体7中而不会看到。
基座5呈圆环状。基座5嵌入装置主体7的圆筒状的框架73的背面侧开口。基座5具有:用于将基座5固定于设置面的固定部53和用于安装装置主体7的安装部55。基座5除了具有固定部53和安装部55以外,还具有抑制装置主体7安装时的晃动的按压部57。基座5除了具有固定部53和安装部55以外,还可以具有将装置主体7引导至安装位置的引导部58、或维持与装置主体7的间隔的突出部59。
(1)固定部
主要利用图3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中省略设置面3的图示。
此处的基座5利用作为固定件的一例的螺钉体6固定于设置面3。因此,固定部53由螺钉体6用的贯通孔构成。贯通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贯通孔具有多个。另外,优选与装置主体7的大小相匹配地适当地决定贯通孔的数量。此处的贯通孔具有两个贯通孔531、533。在从背面侧观察基座5时,两个贯通孔531、533设置在隔着贯通孔511对向的部位。在此,贯通孔531呈圆形形状,贯通孔533呈长孔状。贯通孔533沿着圆形形状的基座5的周向变长。由此,即使在将螺纹体6配置在设置面3的状态下,也能够对基座5的位置进行微调整。
另外,作为固定件,除了螺钉体以外,例如也可以利用钉子、销。另外,也可以利用双面胶等其他的固定件,也可以并用。
(2)安装部
主要利用图3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此处的装置主体7利用作为安装方法的一例的卡合方法安装于基座5。因此,安装部55具有多个卡合片。在此,具有两个卡合片551、553。卡合片551、553相对于板状部51的中心设置在点对称的部位。卡合片551、553构成为通过从板状部51的外周缘向内侧(中心侧)延伸的缺口部555、557而能够在表背方向上弹性变形。此处的缺口部555、557在从外周缘向中心延伸后,呈沿着周向延伸的“L”字状,由此,卡合片551、553为接近矩形形状的形状。另外,由于利用外周缘,因此可以得到面积比利用开口的延伸片大的卡合片551、553。
卡合片551、553具有:在板状部51的根部分(连接部分)向表面侧弯曲的弯曲部551a、553a和与板状部5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延伸部551b、553b。延伸部551b、553b进入装置主体7的背面罩74的缺口部742e,与膨出部742的被卡合部742f卡合。另外,关于装置主体7的基座5的安装,在后面叙述。
(3)按压部
在利用卡合片551、553安装装置主体7时,按压部57按压装置主体7的背面罩74(膨出部742)的背面。由此,能够抑制装置主体7的晃动。
按压部57利用作为按压方法的一例的弹性片。按压部57具有多个弹性片。在此具有四个弹性片571、573、575、577。弹性片571、573、575、577在以板状部51的贯通孔511的中央为中心的圆周上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在此为等间隔)设置。弹性片571、573、575、577设置于圆环状的板状部51的径向中间部分的部分,弹性片571、573、575、577是被开口朝向周向的“コ”字状或“U”字状的贯通槽572、574、576、578包围的部分,构成为通过被它们包围而能够在表背方向上弹性变形。
弹性片571、573、575、577具有:在板状部51的根部分(连接部分)向表面侧弯曲的弯曲部571a、573a、575a、577a和与板状部51平行地延伸的延伸部571b、573b、575b、577b。延伸部571b、573b、575b、577b与背面罩74的膨出部742的背面抵接并且按压。另外,延伸部571b、573b与延伸部575b、577b延伸的方向相反。另外,延伸方向也可以全部是同一方向。
弹性片571、573也可以设置在隔着板状部51的中心对向的位置。弹性片571、573在延伸部571a、571b上具有向表面侧突出的突起571c、573c。突起571c、573c在装置主体7安装于基座5时,嵌入膨出部742的贯通孔742g。由此,能够限制装置主体7从基座5脱离、旋转。
(4)引导部
引导部58沿着装置主体7的背面侧的膨出部742的侧面延伸而出。此处的膨出部742的侧面为尖细状的倾斜面。因此,引导部58具有多个在板状部51的根部分(连接部分)弯曲而向斜前方延伸的延伸片。在此,具有两个延伸片581、583。延伸片581、583设置在板状部51上的隔着贯通孔511对向的部位。延伸片581、583是夹在从圆环状的板状部51的外周缘向中心延伸的一对槽状的缺口部582、584之间的部分。
(5)突出部
突出部59从板状部51向背面侧突出。在此,由设置在板状部51的内周侧的内突出部分591和设置在内周与外周之间的中突出部分593(在图3中用“593a”和“593b”表示)构成。另外,在此具有两种突出部分,但也可以具有一种突出部分,也可以具有其他突出部分。突出部分由肋构成。两种作为突出部分的肋的突出量相同。另外,突出部分也可以不是肋状,也可以是例如凸起状。在利用肋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对板状部51进行加强的效果。
装置主体7经由突出部59与基座5接触。由此,能够将在点灯中由发光单元71产生的热向基座5侧传导放出。另外,在基座5的板状部51与装置主体7的背面罩74之间,通过介有突出部59而产生间隙。能够使在装置主体7产生的热量相对于在该间隙流动的空气对流放出,并且能够防止热量向设置面3的传导。
内突出部分591设置在贯通孔511的周边。当从背面侧观察基座5时,内突出部分591呈圆环状。中突出部分593设置在夹持贯通孔511而对向的两个部位,有两个中突出部分593a、593b。中突出部分593a、593b呈以贯通孔511的中央为中心的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中突出部分593a位于弹性片571与弹性片577之间、中突出部分593b位于弹性片573与弹性片575之间。
(6)其他
固定部53和安装部55在板状部51的周向邻接设置。即,在将装置主体7安装到基座5时,如图3所示,在装置主体7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安装部55(卡合片551、553),在其下游侧具有固定部53(贯通孔531、533)。由此,能够减小图8所示的后述的背面罩74的伸出部分741b的面积。
3.装置主体
(1)概略
主要利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装置主体7在框体70内收纳发光单元71而形成。此处的装置主体7为了确保发光单元71的绝缘性而收纳有绝缘体72。框体70由框架(相当于本发明的“筒部”的一例)73、背面罩(相当于本发明的“背面罩部”的一例)74、表面罩(相当于本发明的“透光性罩部”的一例)75构成。在背面罩74通过固定件77固定有用于与商用电源(电气配线)连接的连接件76。发光单元71在基板710的表面上具备多个LED元件(以下简称为“LED”)711,在基板710的背面具备点灯电路712。另外,点灯电路712由安装于基板710的多个电路部件713构成。装置主体7将传热体79收纳于发光单元71的背面侧,上述传热体79用于将点灯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框体70侧。另外,如图9所示,背面罩74、连接件76、绝缘体72、传热体79以及发光单元71作为一体化的组装单元78而安装于框架73。
(2)框体
主要利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框体70为中空的盘状。此处的框体,如上所述,具有筒状的框架73、堵塞框架73的背面侧开口的背面罩74、堵塞框架73的表面侧开口的表面罩75。此处的框架73呈圆筒状,框体70的整体形状呈圆盘状。
(2-1)框架
主要利用图9进行说明。
框架73除了具有圆筒部731之外,还具有用于安装组装单元78的单元安装部732。单元安装部732从表背方向支撑组装单元78。具体而言,单元安装部732具有:支撑组装单元78的外周部分的一对支撑部分。一对支撑部分是从背面侧支撑的背面支撑部分734和从表面侧支撑的表面支撑部分735。
背面支撑部分734由从圆筒部731的内周面朝向中心伸出的背面伸出部分构成,背面伸出部分的表面与组装单元78的背面抵接。此处的伸出部分呈在周向上连续的圆环状。框架73是例如聚碳酸酯(PC)等树脂制,圆筒部731的内周面的比背面支撑部分734靠表面侧的部分至少呈白色。
表面支撑部分735由从圆筒部731的内周面朝向中心伸出的表面伸出部分构成,表面伸出部分的背面与组装单元78的表面抵接。此处的表面伸出部分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例如四个)。
组装单元78与表面支撑部分735对应地在外周部具有缺口部781。组装单元78向框架73的安装是通过使组装单元78的缺口部781与框架73的表面支撑部分735对位后,使组装单元78绕圆筒部731的中心轴线向第一方向旋转而进行的。当使组装单元78旋转时,如图10所示,缺口部781以外的部分嵌入到背面支撑部分734与表面支撑部分735之间。此处的缺口部781以外的部分是在组装单元78中,缺口部781的第二方向侧的端781a邻接的部分,是相对于缺口部781第一方向的上游侧部分。另外,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表面支撑部分735的周向的第一方向的端,设置有使与背面支撑部分734的间隙减少(堵塞)的突出部分735a。此处的突出部分735a从圆筒部731向中心突出,将表面支撑部分735的周向的一端与背面支撑部分734连结。由此,当使组装单元78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组装单元78的缺口部781的端781a与突出部分735a抵接(为图10的状态)。即,突出部分735a具有组装单元78向第一方向的止转的功能。
在表面支撑部分735的周向的第二方向的端,设置有扩大与背面支撑部分734的间隙的倾斜部分735b。倾斜部分735b以随着向第二方向移动而间隔扩大的方式倾斜。由此,使组装单元78的缺口部781与表面支撑部分735对位后进行的组装单元78向第一方向的旋转将变得顺畅。
以下,主要利用图10进行说明。
框架73具有用于安装表面罩75的表面罩安装部736。表面罩安装部736由与表面罩75的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构成。在此,表面罩安装部736由表面罩75的低筒部分753e的伸出部分753f(为嵌合部)所嵌合的凹部737构成。凹部737在圆筒部731的内周面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四个)。另外,表面罩75的伸出部分753f与框架73的凹部737的凹凸关系也可以相反。
(2-2)背面罩
主要利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
背面罩74呈平板状,从背面侧观察时整体呈圆形形状。背面罩74由例如金属材料构成,通过对平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得到。通过使用金属材料,可以得到作为装置主体7的结构部件的功能。进而,当涂装背面罩74而不使热反射时,能够提高热的传导率。背面罩74的除了隔着中心对向的两个部位和周缘部位以外的区域向背面侧突出。即,背面罩74具有平坦部741和膨出部742。另外,在膨出部742的表面侧,形成有用于收纳点灯电路712(参照图5)和传热体79的空间。
平坦部741具有圆环部分741a和从圆环部分741a向中心侧伸出的伸出部分741b。
在背面罩74组装为框体70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圆环部分741a与框架73的背面支撑部分734抵接。即,背面罩74具有与框架73的背面支撑部分734抵接的抵接部。此处的抵接部由平坦部741的圆环部分741a构成。
圆环部分741a的外周缘与框架73的内周面抵接或接近。如图9所示,平坦部741在与框架73的表面支撑部分735对应的部位具有缺口部分741c。缺口部分741c在圆环部分741a的外周缘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四个)。
平坦部741具有从圆环部分741a的外周缘向表面侧延伸的延伸片741d。延伸片741d在圆环部分74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两个)。延伸片741d与绝缘体72的缺口部721d和基板710的缺口部710d嵌合后,延伸前端部向内侧折弯(参照图9)。由此,背面罩74、绝缘体72以及发光单元71一体化。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延伸片741d的中途添加裂缝,并且拧动延伸片741d的前端部,进行切实的一体化。
在从背面侧观察时,伸出部分741b呈沿着背面罩74的周向的圆弧状。当以膨出部742的背面为基准时,伸出部分741b向表面侧凹陷。在装置主体7安装到基座5时,用于将基座5固定在设置面3的固定件(螺钉体6)和基座5的安装部55配置在该凹陷的空间。即,背面罩74具有收纳基座5的安装部55和固定件6的收纳部。此处的收纳部由凹部构成,上述凹部由背面罩74的伸出部分741b和面向该伸出部分741b的膨出部742的侧壁形成。
膨出部742以能够在背面侧形成平坦部分742a的方式膨出。膨出部742在平坦部分742a的中央具有连接件76用的贯通孔742b。膨出部742在贯通孔742b的周边具有更向背面侧凹陷的凹陷部分742c。连接件76的基座部761嵌入凹陷部分742c。即背面罩74具有连接件76用的定位部。此处的定位部由膨出部742的凹陷部分742c构成。膨出部742在贯通孔742b的周边具有螺纹孔742d(参照图4和图5)。该螺纹孔742d用于对固定件77进行固定的螺钉体779,上述固定件77将从通孔742b延伸出的连接件76按压于背面罩74。即,背面罩74具有利用固定件77进行固定的连接件76用的固定部。此处的固定部至少由贯通孔742b和螺纹孔742d构成。另外,凹陷部分742c使得容易安装连接件76。凹陷部分742c与连接件76的基座部761的形状对应,呈类似矩形形状的形状。螺纹孔742d沿着类似矩形形状的形状的凹陷部分742c的长边设置在其外侧。由此能够减小固定件77。
在膨出部742中,缺口部742e存在于面向在周向上较长的伸出部分741b的第二方向侧的端的侧壁以及与该侧壁邻接的外侧壁。当装置主体7安装到基座5时,基座5的安装部55进入该缺口部742e,与平坦部分742a卡合。即,背面罩74具有在内部接纳基座5的安装部55的接纳口(742e)和接纳的安装部55的卡合的被卡合部742f。被卡合部742f是位于平坦部分742a的比缺口部742e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的部分。另外,基座5的安装部55比膨出部742更加向径向的外侧伸出(参照图1(a))。
膨出部742在靠近在周向上较长的伸出部分741b的第一方向侧的端的部位具有贯通孔742g或者凹部(在此为贯通孔)。当装置主体7安装到基座5时,基座5的按压部57的突起571c、573c嵌入到该贯通孔742g。即,背面罩74在平坦部分742a具有基座5的按压部57的突起571c、573c所嵌入的嵌合孔(或嵌合凹部)。此处的嵌合孔由贯通孔742g构成。另外,通孔742g与基座5的安装部55的弯曲部551a、553a与背面罩74的缺口部742e的端抵接时的突起571c、573c的位置对应。由此,能够限制装置主体7相对于基座5向第二方向旋转。
(2-3)表面罩
主要利用图10进行说明。
表面罩75呈有底筒状。表面罩75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表面罩75具有位于表面侧的底部751和从底部751的外周缘向背面侧延伸出的筒部753。另外,筒部753插入(内嵌)在框架73的圆筒部731的内侧。
表面罩75由例如聚碳酸酯(PC)构成。表面罩75在树脂内具有扩散剂。此处的扩散剂以3Wt%~5Wt%的范围混入。由此,即使在LED711点灯的状态下也难以识别LED711的存在。表面罩75至少在底部751的表面上具有咬花(晒纹、皮纹)。咬花是通过咬花加工而形成的凹凸。
底部751向表面侧膨出成圆弧状(球冠状)。膨出量相对于底部751的直径在0.5%以上4%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得到没有翘曲等的稳定形状的底部751。另外,通过使膨出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稳定地进行制造,并且在将照明装置1设置在天花板或墙壁等的设置面3上时,能够在视觉上感觉照明装置1较小。
筒部753的与底部75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开口侧端部)沿着周向呈凸凹状。即,筒部753的延伸方向(表背方向)的长度(高度)根据周向的位置而不同。筒部753具有开口侧前端与框架73内的发光单元71的基板710的表面抵接的标准筒部分753a。筒部753具有比标准筒部分753a高的高筒部分753b。高筒部分753b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四个)。高筒部分753b进入基板710的缺口部710c(也是组装单元78的缺口部781)。由此,能够限制组装单元78绕框架73的中心轴线旋转。即,高筒部分753b是组装单元78相对于框架73的旋转限制部。另外,当组装单元78的旋转受到限制时,组装单元78不会脱离单元安装部732(参照图9)。
筒部753具有多组从开口侧端向底部751延伸的一对槽753d。在此,有六组,六组槽753d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筒部753的位于一对槽753d之间的部分成为比标准筒部分753a低的低筒部分753e。低筒部分753e通过一对槽753d而能够在筒部753的径向上弹性变形。筒部753在低筒部分753e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径向的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753f。在将表面罩75向安装有组装单元的框架73(参照图10)安装时,伸出部分753f嵌入框架73的表面罩安装部736的凹部737。即,设置于低筒部分753e的伸出部分753f构成将表面罩75安装到框架73时的安装部。安装部由延伸片和设置于延伸片的伸出部分753f构成,上述延伸片由低筒部分753e构成。
(3)组装单元
(3-1)背面罩
背面罩74如上所述,省略说明。
(3-2)连接件
主要利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连接件76在内部收纳有商用电源的电缆线用的连接端子。此处的连接端子为弹簧型。连接件76由树脂材料构成,在内部具有连接端子。连接件76具有长圆板状的基座部761和从基座部761竖立设置并在内部收纳有端子的连接器部762。
连接件76在连接器部762和基座部761上具有在表背方向上贯通的两个贯通孔763、763。连接端子在与同基板710连接的引线焊接连接后,插入至贯通孔763的中途。连接端子与从电缆的背面侧的插入相应地发生弹性变形,相对于插入的电缆向形成贯通孔763的壁按压。由此,点灯电路712与商用电源连接。另外,在连接器部762的背面侧端部覆盖有防湿罩765。
(3-3)固定件
主要利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固定件77呈类似矩形板状的形状。固定件77由树脂材料构成。如图7所示,固定件77在将连接件76的基座部761配置在背面罩74的凹陷部分742c的状态下,将连接件76固定于背面罩74。利用螺纹体779进行固定件77向背面罩74的固定。因此,固定件77具有多个(在此为四个)螺钉体779用的贯通孔771。固定件77以不完全堵塞连接件76的贯通孔763的方式具有两个缺口部772。
(3-4)绝缘体
主要利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
绝缘体72在发光单元71的背面确保点灯电路712的绝缘性。绝缘体72配置在背面罩74与发光单元71之间,绝缘体72具有类似背面罩74的形状。绝缘体72由树脂材料构成为薄板状。绝缘体72与背面罩74同样地具有平坦部721和膨出部723。
平坦部721具有圆环部分721a和与圆环部分721a连续且从夹着中心而对向的部位向中心侧伸出的伸出部分721b。伸出部分721b在周向上比背面罩74的伸出部分741b长。由此,在装置主体7安装于基座5时,进入装置主体7内的基座5的安装部55位于绝缘体72的背面侧。由此,基座5和点灯电路712不会接触,基座5能够使用金属材料。
平坦部721在与框架73的表面支撑部分735对应的部位具有缺口部分721c。缺口部分721c在圆环部分721a的外周缘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四个)。
平坦部721在与背面罩74的延伸片741d对应的部位具有缺口部分721d。缺口部分721d在圆环部分721a的外周缘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两个)。
膨出部723以收纳于背面罩74的膨出部742内的方式向背面侧膨出。膨出部723具有连接件76以及固定件77用的凹部723b。凹部723b在从背面侧观察时呈“+”状。在一个“-”上配置有连接件76的基座部761,在另一个“-”上配置有固定件77。另外,对固定件77进行固定的螺纹体779位于绝缘体72与背面罩74之间。因此,能够利用金属制作螺纹体779。另外,由于固定件77位于连接件76的基座部761的表面侧,因此一个“-”的凹部的中央部分比两侧部分更向表面侧凹陷。
膨出部723在与构成发光单元71的背面的点灯电路712的电路部件对应的部位具有贯通孔723c、723d。贯通孔723c、723d用于将从电路部件713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背面罩74。具体而言,贯通孔723c、723d是用于使以与该电路部件抵接的状态配置在电路部件的背面侧的传热体79与背面罩74的膨出部742直接连接(接触)的部件。在此,传热体79在从背面侧观察时呈具有矩形形状的长方体状(带状)。另外,背面罩74的膨出部742和绝缘体72的膨出部723为了在内部收纳传热体79而向背面侧膨出。
(3-5)发光单元
主要利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
发光单元71具有基板710、多个LED711和点灯电路712。另外,点灯电路712由多个电路部件713构成。
基板710呈与框架73的筒部(此处为圆筒部731)的内周面对应的周缘形状。此处的筒部是圆筒部731,基板710的周缘形状(从背面侧观察时)整体呈圆形形状。如图10所示,基板710是基板710的周缘与圆筒部731的内周面卡合的大小。基板710以与框架73的圆筒部731的中心轴线正交的状态且堵塞圆筒部731的内部的方式安装于框架。由此能够防止圆筒部731的变形,能够使圆筒部731的壁厚变薄。
基板710在与框架73的表面支撑部分735(参照图9)对应的部位具有缺口部710c。缺口部710c在周缘部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四个)。基板710在与背面罩74的延伸片741d对应的部位具有缺口部710d。缺口部710d在周缘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两个)。
基板710分别在表面具有LED用的布线图案,在背面具有点灯电路用的布线图案。在基板710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在此为68个)LED711。电路部件713安装在基板710的背面,构成点灯电路712。此处的电路部件713是表面安装用的部件(SMD)。由此能够使点灯电路712小型化。特别是,能够减小电路部件713向背面侧的突出。由此能够使照明装置1薄型化。
如图5所示,电路部件713安装在除了基板710的中央部以外的周缘侧。由此,能够将连接件76配置于框体70的中心轴线。电路部件713分成夹着中央部的两个区域而被安装。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对基板710的散热均匀。
电路部件713中,在点灯中容易成为高温的电路部件(713a、713b)与背面罩74之间配置有传热体79。传热体79例如由硅酮树脂等热传导性高的材料构成。
点灯电路712从商用电源变换成驱动LED711的直流。此处使用的LED711是所谓的“中间芯片”,点灯电路712向LED供给的电力为0.1W以上1.0W以下的范围内。通过供给该范围的电力,并且将多个LED配置在基板710的整个区域,可以得到亮度不均少的平面的发光面。
基板710在背面具有与商用电源连接用的受电端子715、715。经由连接端子与商用电源导通的引线与受电端子715、715的连接可以用焊锡来进行,也可以用连接器进行。点灯电路712和LED用的布线图案通过例如通孔(省略图示)连接。由此,不需要在基板710的表面设置端子等,能够在基板710的整个区域安装LED711。另外,通过在整个区域安装LED711,能够均匀的整面发光,不需要反射板或透镜等光学部件。
(3-6)关于LED的配置
LED711具有多个。利用图6对多个LED711的配置进行说明。
多个LED711配置成以基板710的中央为中心的n(n为3以上的自然数,在此为“5”)重圆环状。在此,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k(k为1~n的自然数)个圆周上的多个LED711作为第kLED组。具体而言,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一个圆周711a上的24个LED711作为第一LED组,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二个圆周711b上的20个LED711作为第二LED组,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三个圆周711c上的13个LED711作为第三LED组,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四个圆周711d上的8个LED711作为第四LED组,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五个圆周711e上的3个LED711作为第五LED组。
各LED711从表面侧观察时呈矩形形状,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各圆周的方式配置。另外,此处的LED711为矩形形状,但也可以是正方形形状。另外,第一LED组配置在靠近基板710的周缘的位置,第二LED组配置在第一LED组的内侧。另外,在此,各LED711的中心在设计上配置在圆周上。
在图6中,示出发光单元71和框架73的圆筒部731,省略圆筒部731的内周的表面支撑部分735(参照图9)的图示。
框架73的圆筒部731的主要部分(不存在表面支撑部分735的部分,图中的基板710的缺口部710c、710d等不存在的部分)的内周面与第一LED组的圆周(第一个圆周711a)的最短距离(图中的“L1”)小于第一LED组的圆周(第一个圆周711a)与第二LED组的圆周(第二个圆周711b)的最短距离(图中的“L2”)。
将LED711的圆周上的双向尺寸设为A。此处的LED711在从表面侧观察时呈矩形形状,但也可以是正方形形状。距离“L1”相对于LED711的尺寸A在0.8倍以上1.2倍以下的范围。另外,图6中的距离L1表示圆周711a与圆筒部731的内周面的距离、距离“L2”表示第一LED组的圆周(第一个圆周711a)与第二LED组的圆周(第二个圆周711b)的距离,但由于LED711的中心存在于圆周上且使用相同的芯片,因此圆筒部731的内周面与第一LED组的LED711的最小距离等价于第一LED组的LED711与第二LED组的LED711的最小距离。
另外,将第二个圆周711b与第三个圆周711c的距离设为“L3”,将第三个圆周711c与第四个圆周711d的距离设为“L4”,将第四个圆周711d与第五个圆周711e的距离设为“L5”。
属于各LED组的多个LED71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安装。属于各LED组的多个LED711的间距与属于其他LED组的多个LED711的间距不同。属于各LED组的LED711的间距(角度)随着从基板710的外侧朝向中心而增大。属于各LED组的多个LED711的间距(中心间距离)相对于LED711的尺寸A在1.7倍以上2.3倍以下的范围内。由此能够进行均匀的整面发光。
距离L2、L3、L4、L5相对于LED711的尺寸A在1.3倍以上1.8倍以下的范围。但是距离L1、L2、L3、L4、L5全部不同。属于各LED组的所有LED711以在径向上尽可能不重叠的方式将所有的LED711配置于基板710。即,以如下方式配置:在径向上描绘任意的假想线段时,在该线段上尽可能不存在五个LED711。
如图2所示,以基板710的表面为基准的圆筒部731的表面侧端731a,位于比表示属于第一LED组的LED711的1/2光束角X1的虚拟线段X2更靠表面侧的位置。另外,图2中的“X3”表示LED711的主射出方向。因此,从第一LED组向圆筒部731射出的光由圆筒部731反射,表面罩75的周缘附近的亮度提高。特别是,通过将多个LED711配置在基板710的表面的整个范围内,能够进行均匀的整面发光。
如图2所示,以基板710的表面为基准的圆筒部731的表面侧端731a,位于表示属于第二LED组的LED711的1/2光束角X4的虚拟线段X5上。另外,图2中的“X6”表示LED711的主射出方向。因此,包含第二LED组在内,从位于比第二LED组靠内侧的LED711发出的大部分光从表面罩75射出。
(3-7)关于电路部件的配置
主要利用图5进行说明。
电路部件713具有熔丝、电阻、电容器、二极管、IC等。由这些电路部件构成整流电路、平滑电路、控制电路。在此,整流电路由二极管电桥713a构成,控制电路由IC713b构成。
如图5所示,电路部件713在将二极管电桥713a和IC713b分离的状态下安装于基板710。由此,能够使从二极管电桥713a和IC713b产生的热量分散。另外,能够分别设置覆盖二极管电桥713a的传热体79和覆盖IC713b的传热体79,能够高效地进行向背面罩74的热传导。特别是,由于在绝缘体72设置有传热体79用的贯通孔723c、723d,因此能够使传热体79与背面罩74切实地接触,并且能够提高散热的效率。
以上对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如下变形例。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变形例彼此进行组合。
另外,在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没有记载的例子、或不脱离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变形例>
1.框体
(1)整体
实施方式的框体70呈圆盘状。但是,框体例如可以是四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等)盘状,也可以椭圆盘状、长圆盘状。另外,在将多个LED配置成环状的情况下,优选配置成与框体的筒状部的横截面形状一致的形状或者相似的形状的多重环状。通过配置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减少表面罩上的亮度不均。
框体70由框架73、背面罩74以及表面罩75这三个部件构成,但只要能够在内部至少收纳发光单元71等即可,并不限定于由三个部件构成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利用框架73和背面罩74成为一体的有底筒体并用表面罩75堵塞有底筒体的开口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利用框架73和表面罩75成为一体的有底筒体并用背面罩74堵塞有底筒体的开口的结构。
作为与框体70不同的部件而构成的连接件76利用固定件77固定于背面罩74,但也可以是将背面罩和连接件设为一体的结构,也可以是将与框架一体化的背面罩和连接件设为一体的结构。在该一体化中,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树脂材料将背面罩和连接件一体地成型,或者将框架、背面罩和连接件一体地成型而得到。另外,通过用绝缘性高的树脂材料构成背面罩,可以不需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绝缘体72。
(2)框架
框架73具备作为筒部的一例的圆筒部731。但是,筒部可以具有从表面侧端向外侧伸出的外凸缘部分,也可以具有从表面侧端向内侧伸出的内凸缘部分。在内凸缘部分的情况下,内凸缘部分的内周缘构成筒部的表面侧开口。在筒部具有凸缘部分的情况下,透光性罩部可以覆盖凸缘部分,也可以不覆盖凸缘部分。
2.连接件
实施方式的连接件76具有两个贯通孔763,但根据照明装置1的规格,在同时操作多个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接件76设为具有输送端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贯通孔763设为四个,并设为其使各自导通的结构,而实现。
3.照明装置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例如可以适用于在门廊或浴室等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在门廊或浴室中使用的装置例如称为“门廊浴室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面等的设置面上的照明装置(例如称为吸顶灯)、埋入型的照明装置(例如称为筒灯)、天花板上开的孔小且不显眼的照明装置(例如称为薄型直装LED灯)等。
<其他>
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着眼于安装LED元件和点灯电路的基板,但当着眼于基板以外时,还可以说明以下事项。另外,以下的事项可以属于本发明,也可以是与本发明不同的发明。
1.LED元件的配置
照明装置,在将LED模块收纳在框体内的照明装置中,上述LED模块是在基板表面安装有多个LED元件而形成的,上述框体具有筒部和堵塞上述筒部的表面侧开口的透光性罩部,上述LED模块在上述基板堵住上述筒部内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筒部内,上述多个LED元件配置在上述基板表面的整个区域,上述多个LED元件包括:属于配置在靠近上述基板的周缘的位置的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和属于配置在上述第一LED组的内侧的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上述筒部的内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最短距离。
此处所说的“筒部的内周面”是指作为照明装置组装时与中心轴线对向的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表面罩75(透光性罩部)的筒部753的内周面相当于上述“筒部的内周面”的一例,例如,在筒部和透光性罩部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中的表面罩(透光性罩部)安装于框架(筒部)的外周侧的情况下等,筒部(框架)的内周面相当于上述“筒部的内周面”的一例。
根据该结构,在堵塞筒部内的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配置LED元件,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筒部的内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最短距离,因此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发光特性。
在其他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以及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配置成以上述基板的中央为中心的环状。
在其他方式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基板的周缘呈圆形形状,上述环状为圆环状,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属于上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与属于上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不同。
2.背景
在作为背景技术的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中,将多个LED安装在基板上而形成的LED模块收纳于框体。在框体内也收纳反射板。反射板使从以圆环状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LED发出的光向期望方向反射,作为均匀的光从照明装置射出。
但是,在该照明装置中,由于利用反射板,因此作为装置成本升高。
根据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由于在堵塞筒部内的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配置LED元件,并且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筒部的内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最短距离,因此可以得到均匀的整面发光特性。由此,不需要反射板或透镜等,成为低价的照明装置。
3.其他
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7具备点灯电路712,但在着眼于LED711的配置的情况下,点灯电路也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确保仅安装LED711的基板的绝缘性,就不需要绝缘体72、传热体79、背面罩74的膨出部742。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着眼于安装LED元件和点灯电路的基板,但在着眼于其他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构成点灯电路的多个电路部件安装在基板的表面,也可以将一部分电路部件安装在基板的表面侧,多个电路部件的全部可以不是表面安装用部件,可以是一部分电路部件为表面安装用部件。
另外,在着眼于LED元件的配置的照明装置中,只要至少具备LED模块和框体即可,除了在上述<变形例>的3.照明装置的项中说明之外,例如也可以适用于不使用基座的吊挂式或支架式的照明装置。

Claims (8)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LED元件和点灯电路收纳于具有筒部的框体内,
所述多个LED元件和构成所述点灯电路的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一个基板,
所述多个LED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
所述多个电路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背面,并且所述多个电路部件全部是表面安装用的部件,
所述框体具有堵塞所述筒部的背面侧开口的金属制的背面罩部,
在所述背面罩部与所述基板之间配置有板状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使以与所述电路部件抵接的状态配置的传热体与所述背面罩部接触,
所述电路部件经由与所述电路部件抵接的传热体与所述背面罩部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有覆盖所述筒部的表面侧开口的透光性罩部,
所述基板与所述筒部的中心轴线正交且所述基板的周缘卡合在所述筒部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LED元件配置为以所述基板的中央为中心的n重圆环状,将配置在从外侧开始第k个圆周上的多个LED元件作为第kLED组,
以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基准的所述筒部的表面侧端位于比表示属于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1/2光束角的虚拟线段更靠背面侧的位置,
其中,n为3以上的自然数,k为1~n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以堵塞所述筒部内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筒部内,
所述多个LED元件包括:属于配置在靠近所述基板的周缘的位置的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和属于配置在所述第一LED组的内侧的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
属于所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所述筒部的内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属于所述第一LED组的LED元件与属于所述第二LED组的LED元件的最短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属于所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以及属于所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配置成以所述基板的中央为中心的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的周缘呈圆形形状,所述环状为圆环状,
属于所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属于所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属于所述第一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与属于所述第二LED组的多个LED元件的周向的间隔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罩部的与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对向的区域是平滑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灯电路以一个所述LED元件的消耗电力为0.1W以上1.0W以下的方式向所述多个LED元件供给电力。
CN201680083213.2A 2016-03-05 2016-12-27 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79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2905A JP2017157534A (ja) 2016-03-05 2016-03-05 照明装置
JP2016-042904 2016-03-05
JP2016042904A JP6590737B2 (ja) 2016-03-05 2016-03-05 照明装置
JP2016-042905 2016-03-05
PCT/JP2016/089000 WO2017154314A1 (ja) 2016-03-05 2016-12-27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9900A CN108779900A (zh) 2018-11-09
CN108779900B true CN108779900B (zh) 2021-11-05

Family

ID=5978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21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79900B (zh) 2016-03-05 2016-12-27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9900B (zh)
WO (1) WO201715431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6558A (zh) * 2004-08-11 2006-03-15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电子机器及点灯装置
JP2011103190A (ja) * 2009-11-10 2011-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TW201215804A (en) * 2010-10-11 2012-04-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conduction structure thereof
JP2013045630A (ja) * 2011-08-24 2013-03-04 Panasonic Corp 照明器具
WO2013133147A1 (ja) * 2012-03-09 2013-09-1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照明器具
JP2014146563A (ja) * 2013-01-30 2014-08-14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6782A1 (en) * 2001-08-09 2003-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ed illuminator and card type led illuminating light source
CN101846247B (zh) * 2005-12-22 2013-04-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led的照明器具
JP5288161B2 (ja) * 2008-02-14 2013-09-1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照明装置
JP5525948B2 (ja) * 2010-07-15 2014-06-18 株式会社東芝 Ihビルトインクッキングヒータ
CN201851998U (zh) * 2010-09-30 2011-06-01 莱依迪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Led灯盘
CN102261609A (zh) * 2011-06-16 2011-11-30 东莞市鑫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结构的筒灯
JP5738713B2 (ja) * 2011-08-05 2015-06-24 三菱電機照明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13093286A (ja) * 2011-10-27 2013-05-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JP2013098008A (ja) * 2011-10-31 2013-05-2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3251112A (ja) * 2012-05-31 2013-12-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5846383B2 (ja) * 2012-07-11 2016-01-20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202791423U (zh) * 2012-07-19 2013-03-1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JP5825489B2 (ja) * 2012-07-30 2015-12-02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ランプ、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4130738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
CN203068349U (zh) * 2013-01-08 2013-07-17 曾鹏 超薄驱动器内置型天花灯led灯饼
JP5879548B2 (ja) * 2013-02-07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203363895U (zh) * 2013-06-05 2013-12-25 漳州市灿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圆形led吸顶灯
JP6277482B2 (ja) * 2014-01-17 2018-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照明器具
JP2015141753A (ja) * 2014-01-27 2015-08-03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Led照明装置
JP2015159019A (ja) * 2014-02-24 2015-09-03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Led照明装置
JP2016004666A (ja) * 2014-06-16 2016-01-12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KR20160051588A (ko) * 2014-10-31 2016-05-11 고이즈미 조명 주식회사 조명 기구
CN204420780U (zh) * 2014-12-20 2015-06-24 蒋志杰 一种新型led电源驱动器座
CN204477844U (zh) * 2015-03-24 2015-07-15 刘德权 一种超薄一体化led天花射灯
CN204665069U (zh) * 2015-06-09 2015-09-23 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板及应用该灯板的led筒灯
CN206001341U (zh) * 2016-08-02 2017-03-08 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Led筒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6558A (zh) * 2004-08-11 2006-03-15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电子机器及点灯装置
JP2011103190A (ja) * 2009-11-10 2011-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TW201215804A (en) * 2010-10-11 2012-04-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conduction structure thereof
JP2013045630A (ja) * 2011-08-24 2013-03-04 Panasonic Corp 照明器具
WO2013133147A1 (ja) * 2012-03-09 2013-09-1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照明器具
JP2014146563A (ja) * 2013-01-30 2014-08-14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表面安装器件及表面安装技术";孙喜德;《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11231(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4314A1 (ja) 2017-09-14
CN108779900A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341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US7926977B2 (en) LED lighting system for a cabinet sign
JP5534219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US8833977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8882295B2 (en) Lamp device and luminaire
JP5582305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US11112065B2 (en) Solid state lamp for retrofit
US20120217861A1 (en) LED Heat Sink Assembly
WO2012101691A1 (ja) 光源装置
EP2655957B1 (en) Led light bulb with light scattering optics structure
KR101081383B1 (ko) 천정 매립형 엘이디 조명등
CN103968279A (zh) 灯装置、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US8807790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JP6712167B2 (ja) 照明装置
CN108779900B (zh) 照明装置
JP2023038371A (ja) 照明装置
JP6241611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1020326B1 (ko) 엘이디 형광등
JP6590737B2 (ja) 照明装置
JP2016021405A (ja) Led照明装置
JP2006237500A (ja) 発光装置
WO2018233529A1 (zh) 照明装置
JP2017157534A (ja) 照明装置
US11421830B2 (en) Lens-fitted retrofit LED lamp system
JP6610744B2 (ja) 照明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