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3207A -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3207A
CN112763207A CN202110047501.5A CN202110047501A CN112763207A CN 112763207 A CN112763207 A CN 112763207A CN 202110047501 A CN202110047501 A CN 202110047501A CN 112763207 A CN112763207 A CN 11276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sensor
fixing
testing
bubb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75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3207B (zh
Inventor
沈睿
张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Lu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475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3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3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3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所述第二测试台位于第一测试台的上方,所述第一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及第二测试台的下端外表面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多个所述调节杆规格相同,上下相邻所述调节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调节套筒,所述第二测试台的四周外表面中间位置均设有气泡仓,所述第二测试台的四周外表面对应气泡仓的位置开设有仓槽,且仓槽靠近第二测试台的一侧开设有穿孔,穿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测与气泡仓之间活动链接,该测试装置能够进行水平调整,确保装置测试时保持水平,降低测试误差,采用输入输出扭矩测试进行对比,提高测试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减速机在工程机械上具有广泛应用,出厂性能测试是检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其质量状态会对主机性能及测试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出厂前必需进行性能测试,但现有的测试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1、装置直接放在在台面上进行测试,水平度不能够保证,2、仅仅只测得输入扭矩,然后与正常数据对比,测得数据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该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装置确保装置测试时保持水平,降低测试误差,采用输入输出扭矩测试进行对比,提高测试的精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测试装置中的负载制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主体、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上,然后利用滑杆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上器件的间距;
S2:调整好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滑槽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对负载制动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与减速器主体之间、减速器主体与输入扭矩传感器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伺服电机之间进行连接;
S3:然后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S4: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两侧的气泡仓向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伸出仓槽,此时气泡仓通过连接杆与仓槽连接;
其中,S1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所述第二测试台位于第一测试台的上方,所述第一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及第二测试台的下端外表面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多个所述调节杆规格相同,上下相邻所述调节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调节套筒,所述第二测试台的四周外表面中间位置均设有气泡仓,所述第二测试台的四周外表面对应气泡仓的位置开设有仓槽,且仓槽靠近第二测试台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测与气泡仓之间活动链接,且连接杆与气泡仓之间活动安装有阻尼转轴,所述第二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负载制动器,且第二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减速器主体,所述减速器主体与负载制动器及伺服电机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所述负载制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主体、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第二测试台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负载制动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与减速器主体之间、减速器主体与输入扭矩传感器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伺服电机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联轴器,首先将负载制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主体、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上,然后利用滑杆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上器件的间距,调整好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滑槽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对负载制动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与减速器主体之间、减速器主体与输入扭矩传感器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伺服电机之间进行连接,然后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两侧的气泡仓向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伸出仓槽,此时气泡仓通过连接杆与仓槽连接,然后通过阻尼转轴可转动气泡仓,使得气泡仓面向前方,操作人员在调平时,可观察到三面的气泡,从而提高了调平速度,接着伺服电机启动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器主体的转轴转动,然后利用输入扭矩传感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分别检测出减速器主体的输入与输出扭矩,并进行对比,相对于传统的只检测输入扭矩,检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二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二测试台的上端外表面位于第一滑槽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下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固定板。
利用滑杆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上器件的间距,调整好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滑槽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贯穿于第二滑槽的内部,且第一固定螺栓与固定板之间螺栓连接。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将固定座与固定板连接,通过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气泡仓的内部设有气泡球,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
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通过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的内部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滑座,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滑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的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母,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位于固定螺杆靠近固定座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板,相邻伸缩板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所述伸缩板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夹板靠近固定座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滑槽,且第一夹板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夹板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固定螺栓。
通过滑块在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利用两个第二夹板将器件夹持住,然后松动第三固定螺栓,接触第三固定螺栓对伸缩板的固定,并通过滑座在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一夹板之间的间距,并通过两个第一夹板再次将器件夹持固定,第一夹板相互靠近时将第二夹板两侧的伸缩板挤压至滑动槽的内部,此时弹簧压缩变形,当两个第一夹板将器件夹紧后,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对伸缩板挤压固定,从而对第二夹板与伸缩板进行固定,利用两组夹板从两个方向对器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器件发生晃动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一夹板之间的倾角为45°。
第一夹板对器件夹紧固定后,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对器件进行二次固定,而第二固定螺栓向下倾斜,与器件接触后,将器件向下挤压,使得器件与固定座连接更加紧密,增加了器件的固定效果,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减少器件因晃动对测试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滑块贯穿于第四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三固定螺栓贯穿于第二夹板的内部与伸缩板之间挤压连接。
通过滑块在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对伸缩板挤压固定,从而对第二夹板与伸缩板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
1、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两侧的气泡仓向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伸出仓槽,此时气泡仓通过连接杆与仓槽连接,然后通过阻尼转轴可转动气泡仓,使得气泡仓面向前方,操作人员在调平时,可观察到三面的气泡,从而提高了调平速度;
2、用输入扭矩传感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分别检测出减速器主体的输入与输出扭矩,并进行对比,相对于传统的只检测输入扭矩,检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气泡仓与第二测试台相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气泡仓与仓槽相结合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第二测试台与固定座相结合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调节杆与调节套筒相结合视图;
图6位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固定座与固定板相结合视图;
图7位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固定座与第一夹板相结合视图;
图8位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第二夹板与伸缩板相结合视图;
图9位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第二固定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测试台;2、第二测试台;3、调节杆;4、调节套筒;5、气泡仓;6、负载制动器;7、伺服电机;8、减速器主体;9、输出扭矩传感器;10、输入扭矩传感器;11、固定座;12、联轴器;13、第一固定螺栓;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16、滑杆;17、固定板;18、限位块;19、螺纹;20、第三滑槽;21、滑座;22、第一夹板;23、固定螺杆;24、固定螺母;25、第二夹板;26、滑块;27、第四滑槽;28、第二固定螺栓;29、伸缩板;30、滑动槽;31、弹簧;32、第三固定螺栓;33、仓槽;34、连接杆;35、阻尼转轴;36、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测试装置中的负载制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主体、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上,然后利用滑杆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上器件的间距;
S2:调整好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滑槽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对负载制动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与减速器主体之间、减速器主体与输入扭矩传感器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伺服电机之间进行连接;
S3:然后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S4: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两侧的气泡仓向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伸出仓槽,此时气泡仓通过连接杆与仓槽连接;
其中,S1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台1与第二测试台2,所述第二测试台2位于第一测试台1的上方,所述第一测试台1的上端外表面及第二测试台2的下端外表面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多个所述调节杆3规格相同,上下相邻所述调节杆3之间活动安装有调节套筒4,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四周外表面中间位置均设有气泡仓5,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四周外表面对应气泡仓5的位置开设有仓槽33,且仓槽33靠近第二测试台2的一侧开设有穿孔36,所述穿孔36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远离第二测试台2的一测与气泡仓5之间活动链接,且连接杆34与气泡仓5之间活动安装有阻尼转轴35,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负载制动器6,且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减速器主体8,所述减速器主体8与负载制动器6及伺服电机7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所述负载制动器6、伺服电机7、减速器主体8、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第二测试台2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座11,所述负载制动器6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9与减速器主体8之间、减速器主体8与输入扭矩传感器10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伺服电机7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联轴器12。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座11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3,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14,且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位于第一滑槽14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固定座11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滑杆16,且滑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8,所述滑杆16的外表面下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杆16在第一滑槽14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11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11上器件的间距,调整好固定座11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13贯穿固定座11与第二滑槽15与固定板17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3调节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夹持住第二测试台2进行固定。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3贯穿于第二滑槽15的内部,且第一固定螺栓13与固定板17之间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3将固定座11与固定板17连接,通过调节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夹持住第二测试台2进行固定。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气泡仓5的内部设有气泡球,所述调节杆3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气泡仓5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通过转动调节套筒4,调节套筒4通过螺纹19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1与第二测试台2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2进行调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首先将负载制动器6、伺服电机7、减速器主体8、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11上,然后利用滑杆16在第一滑槽14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11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11上器件的间距,调整好固定座11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13贯穿固定座11与第二滑槽15与固定板17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3调节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夹持住第二测试台2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12对负载制动器6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9与减速器主体8之间、减速器主体8与输入扭矩传感器10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伺服电机7之间进行连接,然后转动调节套筒4,调节套筒4通过螺纹19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1与第二测试台2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2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5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2两侧的气泡仓5向远离第二测试台2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5伸出仓槽33,此时气泡仓5通过连接杆36与仓槽33连接,然后通过阻尼转轴35可转动气泡仓5,使得气泡仓5面向前方,操作人员在调平时,可观察到三面的气泡,从而提高了调平速度,接着伺服电机7启动通过联轴器12带动减速器主体8的转轴转动,然后利用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分别检测出减速器主体8的输入与输出扭矩,并进行对比,相对于传统的只检测输入扭矩,检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固定座11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0,且第三滑槽20的内部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滑座21,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滑座2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22,两个所述第一夹板22之间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杆23,且固定螺杆23的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母24,两个所述第一夹板22之间位于固定螺杆23靠近固定座1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夹板25,所述第二夹板25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30,且滑动槽3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板29,相邻伸缩板29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31,所述伸缩板29远离第二夹板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6,所述第一夹板22靠近固定座11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滑槽27,且第一夹板22远离固定座11的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28,所述第二夹板25远离固定座11的一端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固定螺栓32,通过滑块26在第四滑槽27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二夹板25之间的间距,利用两个第二夹板25将器件夹持住,然后松动第三固定螺栓32,接触第三固定螺栓32对伸缩板29的固定,并通过滑座21在第三滑槽20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一夹板22之间的间距,并通过两个第一夹板22再次将器件夹持固定,第一夹板22相互靠近时将第二夹板25两侧的伸缩板29挤压至滑动槽30的内部,此时弹簧31压缩变形,当两个第一夹板22将器件夹紧后,通过第三固定螺栓32对伸缩板29挤压固定,从而对第二夹板25与伸缩板29进行固定,利用两组夹板从两个方向对器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器件发生晃动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螺栓28与第一夹板22之间的倾角为45°,第一夹板22对器件夹紧固定后,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8对器件进行二次固定,而第二固定螺栓28向下倾斜,与器件接触后,将器件向下挤压,使得器件与固定座11连接更加紧密,增加了器件的固定效果,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减少器件因晃动对测试造成影响。
工作原理:首先将负载制动器6、伺服电机7、减速器主体8、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11上,然后利用滑杆16在第一滑槽14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11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11上器件的间距,调整好固定座11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13贯穿固定座11与第二滑槽15与固定板17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3调节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17与固定座11夹持住第二测试台2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12对负载制动器6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9与减速器主体8之间、减速器主体8与输入扭矩传感器10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伺服电机7之间进行连接,然后转动调节套筒4,调节套筒4通过螺纹19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3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1与第二测试台2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2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5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2两侧的气泡仓5向远离第二测试台2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5伸出仓槽33,此时气泡仓5通过连接杆36与仓槽33连接,然后通过阻尼转轴35可转动气泡仓5,使得气泡仓5面向前方,操作人员在调平时,可观察到三面的气泡,从而提高了调平速度,接着伺服电机7启动通过联轴器12带动减速器主体8的转轴转动,然后利用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分别检测出减速器主体8的输入与输出扭矩,并进行对比,相对于传统的只检测输入扭矩,检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测试装置中的负载制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主体、输出扭矩传感器及输入扭矩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上,然后利用滑杆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各个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固定在固定座上器件的间距;
S2:调整好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后,将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滑槽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调节固定板与固定座的间距从而利用固定板与固定座夹持住第二测试台进行固定,并利用联轴器对负载制动器与输出扭矩传感器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与减速器主体之间、减速器主体与输入扭矩传感器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与伺服电机之间进行连接;
S3:然后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套筒通过螺纹与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时,会与调节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一测试台与第二测试台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第二测试台进行调平,通过观察气泡仓内部的气泡球从而判断装置是否保持水平,确保装置在测试时保持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S4:调节水平时,操作人员站在装置正前方,然后将第二测试台两侧的气泡仓向远离第二测试台的一侧拉伸,使得气泡仓伸出仓槽,此时气泡仓通过连接杆与仓槽连接;
其中,S1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台(1)与第二测试台(2),所述第二测试台(2)位于第一测试台(1)的上方,所述第一测试台(1)的上端外表面及第二测试台(2)的下端外表面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多个所述调节杆(3)规格相同,上下相邻所述调节杆(3)之间活动安装有调节套筒(4),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四周外表面中间位置均设有气泡仓(5),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四周外表面对应气泡仓(5)的位置开设有仓槽(33),且仓槽(33)靠近第二测试台(2)的一侧开设有穿孔(36),所述穿孔(36)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远离第二测试台(2)的一测与气泡仓(5)之间活动链接,且连接杆(34)与气泡仓(5)之间活动安装有阻尼转轴(35),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负载制动器(6),且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减速器主体(8),所述减速器主体(8)与负载制动器(6)及伺服电机(7)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所述负载制动器(6)、伺服电机(7)、减速器主体(8)、输出扭矩传感器(9)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第二测试台(2)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座(11),所述负载制动器(6)与输出扭矩传感器(9)之间、输出扭矩传感器(9)与减速器主体(8)之间、减速器主体(8)与输入扭矩传感器(10)之间及输入扭矩传感器(10)与伺服电机(7)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联轴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3),所述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14),且第二测试台(2)的上端外表面位于第一滑槽(14)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固定座(11)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滑杆(16),且滑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8),所述滑杆(16)的外表面下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3)贯穿于第二滑槽(15)的内部,且第一固定螺栓(13)与固定板(17)之间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仓(5)的内部设有气泡球,所述调节杆(3)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0),且第三滑槽(20)的内部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滑座(21),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滑座(2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22),两个所述第一夹板(22)之间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杆(23),且固定螺杆(23)的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母(24),两个所述第一夹板(22)之间位于固定螺杆(23)靠近固定座(1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夹板(25),所述第二夹板(25)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30),且滑动槽(3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板(29),相邻伸缩板(29)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31),所述伸缩板(29)远离第二夹板(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6),所述第一夹板(22)靠近固定座(11)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滑槽(27),且第一夹板(22)远离固定座(11)的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28),所述第二夹板(25)远离固定座(11)的一端外表面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固定螺栓(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28)与第一夹板(22)之间的倾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6)贯穿于第四滑槽(27)的内部,所述第三固定螺栓(32)贯穿于第二夹板(25)的内部与伸缩板(29)之间挤压连接。
CN202110047501.5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Active CN112763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7501.5A CN11276320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7501.5A CN11276320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3207A true CN112763207A (zh) 2021-05-07
CN112763207B CN112763207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70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7501.5A Active CN11276320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320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77A (zh) * 2006-05-18 2006-11-22 沈睿 金属长杆件热处理质量连续式无损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JP2012132862A (ja) * 2010-12-24 2012-07-1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減速機の振動試験装置
CN103091102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温州大学 一种机器人减速器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CN203676594U (zh) * 2014-01-21 2014-07-02 沈睿琳 一种拍证件照时的坐姿调整机构
CN204758291U (zh) * 2015-05-13 2015-11-11 东莞市鑫拓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谐波减速器的扭转刚度测试机
CN107228721A (zh) * 2017-07-19 2017-10-03 苏州宝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减速器效率测试装置
CN108051210A (zh) * 2017-12-28 2018-05-18 上海建桥学院 丝杠传动加载交变载荷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207408429U (zh) * 2017-07-10 2018-05-25 商丘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
CN108709742A (zh) * 2018-08-28 2018-10-26 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系统检测用精准滑动的导向结构
CN108871635A (zh) * 2018-09-21 2018-11-23 大连时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扭矩测试设备及方法
CN209910929U (zh) * 2019-04-08 2020-01-07 广州市金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振动测试装置
CN210771040U (zh) * 2019-08-28 2020-06-16 西安高通科远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设备的抗震底座
CN210879460U (zh) * 2019-11-26 2020-06-30 山东宏凯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车轴弹簧钢板安装定位装置
CN211573955U (zh) * 2019-11-25 2020-09-25 湖北省联合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气泡产生的气动粘片夹具
CN212030912U (zh) * 2020-05-23 2020-11-27 江苏丹杭机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间隙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77A (zh) * 2006-05-18 2006-11-22 沈睿 金属长杆件热处理质量连续式无损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JP2012132862A (ja) * 2010-12-24 2012-07-1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減速機の振動試験装置
CN103091102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温州大学 一种机器人减速器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CN203676594U (zh) * 2014-01-21 2014-07-02 沈睿琳 一种拍证件照时的坐姿调整机构
CN204758291U (zh) * 2015-05-13 2015-11-11 东莞市鑫拓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谐波减速器的扭转刚度测试机
CN207408429U (zh) * 2017-07-10 2018-05-25 商丘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
CN107228721A (zh) * 2017-07-19 2017-10-03 苏州宝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减速器效率测试装置
CN108051210A (zh) * 2017-12-28 2018-05-18 上海建桥学院 丝杠传动加载交变载荷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108709742A (zh) * 2018-08-28 2018-10-26 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系统检测用精准滑动的导向结构
CN108871635A (zh) * 2018-09-21 2018-11-23 大连时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扭矩测试设备及方法
CN209910929U (zh) * 2019-04-08 2020-01-07 广州市金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振动测试装置
CN210771040U (zh) * 2019-08-28 2020-06-16 西安高通科远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设备的抗震底座
CN211573955U (zh) * 2019-11-25 2020-09-25 湖北省联合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气泡产生的气动粘片夹具
CN210879460U (zh) * 2019-11-26 2020-06-30 山东宏凯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车轴弹簧钢板安装定位装置
CN212030912U (zh) * 2020-05-23 2020-11-27 江苏丹杭机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间隙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欣;丁苏赤;夏永胜;: "汽车主减速器总成试验台的研制",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no. 01, pages 89 - 9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3207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3601B (zh) 换档器总成性能测试试验机
CN103411721B (zh) 一种螺栓扭矩检测装置
CN108761868B (zh) 一种显示面板自动Gamma检测机台
CN114199177B (zh) 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设备
CN112763207A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测试方法
CN111948518A (zh) 电子芯片检测装置
CN114061531B (zh) 一种传动轴同轴度检测装置
CN108534696A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部件检测装置
CN111664777A (zh)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工件外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2333917A (zh) 一种pcb板检验加工定位组件
CN115046459A (zh) 一种用于空调铜管的精密同轴度检测装置
CN113636264B (zh) 一种固态硬盘生产线中的检测辅助装置
CN206096284U (zh) 一种电容检测设备
CN112361936B (zh) 一种曲轴同轴度检测调节装置
CN218067501U (zh) 一种热塑性硫化橡胶生产用硬度监测装置
CN211085683U (zh) 一种圆柱轴承检测装置
CN103148989A (zh) 接头密封性调试设备的轴向摆动装置
CN112525691A (zh)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压缩拉伸测试机
CN116659359B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损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20650296U (zh) 一种材料抗压试验设备
CN219714203U (zh) 一种成品齿轮尺寸检测装置
CN117288584B (zh) 一种动态缆的拉扭平衡测试装置
CN218994350U (zh) 燃料电池堆测试台架
CN219715673U (zh) 一种电测设备的校正机构
CN220635373U (zh) 测试装置及重力分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4

Address after: 276000 zhuanggang village, zhuanggang Town,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YI LUYU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1, building 5, Yihe home, No.6 Jianhe Road,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 Ru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