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933B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933B
CN112752933B CN201980062689.1A CN201980062689A CN112752933B CN 112752933 B CN112752933 B CN 112752933B CN 201980062689 A CN201980062689 A CN 201980062689A CN 112752933 B CN112752933 B CN 112752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storage
heat exchanger
valv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26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2933A (zh
Inventor
浮舟正伦
安尾晃一
大野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52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2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heat-storage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ree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1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xpansion valve or capillary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4Storage receiver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在包括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空调系统(1)中,当在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的制冷运转中切换制冷剂回路(50)的运转状态时,将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室内热交换器(41)及贮存器(13)分别与蓄热用热交换器(21)连通。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存在一种包括蓄热用热交换器的空调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蓄热用热交换器一般构成为使积存于蓄热槽的蓄热用介质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热交换,并能蓄存冷热、温热。在包括蓄热用热交换器的空调系统中,例如在昼间使用在夜间由蓄热用热交换器蓄冷而生成的冰、冷水并进行将蓄热用热交换器用作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的运转,从而能实现抑制制冷的消耗电力的运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82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制冷剂回路的运转状态,有时液体制冷剂会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当从该状态切换为上述抑制制冷的消耗电力的运转时,在将液体制冷剂从导热管挤出之前,蓄热用热交换器可能无法发挥作为放热器原本的热交换能力。这样一来,无法迅速地应对抑制消耗电力的运转。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包括蓄热用热交换器的空调系统中,能迅速地应对抑制制冷的消耗电力的运转。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形态以具有连接有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回路50的空调系统为前提。
所述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能导入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13、14,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当运转状态切换为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制冷剂容器13、14相对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与室内热交换器41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运转中,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放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制冷运转”是下述运转:通过使用蓄热用热交换器21而不是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放热器,从而与将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放热器的制冷运转相比,能抑制制冷剂回路50的高压压力与低压压力的压力差,能降低压缩机的输入以抑制消耗电力。
在第一形态中,当运转状态切换为第一制冷运转时,即使液体制冷剂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该液体制冷剂也会被导入至制冷剂容器13、14。因此,可缩短到将液体制冷剂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挤出为止的时间。因此,蓄热用热交换器21能迅速地发挥作为放热器的原本的热交换能力,因此,能迅速地应对抑制消耗电力的第一制冷运转。
本公开的第二形态是在第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开闭机构76、83,所述第一开闭机构将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及所述制冷剂容器13、14连接的制冷剂导入管77、82打开、关闭。
在第二形态中,能通过第一开闭机构76、83来改变制冷剂导入管77、82的开闭状态。因此,在第一制冷运转时,能改变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制冷剂容器13、14的状态和不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制冷剂容器13、14的状态。
本公开的第三形态是在第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开闭机构76,所述第一开闭机构将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及所述制冷剂容器13连接的制冷剂导入管77打开、关闭,
所述制冷剂容器13包括抽气管81,所述抽气管将所述制冷剂容器13内的气体制冷剂释放,
所述抽气管81经由第二开闭机构80与所述第一制冷运转下的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低压配管68、11b连接。
在第三形态中,能通过第二开闭机构80来改变抽气管81的开闭状态。因此,能改变第一制冷运转下的制冷剂回路50的低压配管与制冷剂容器13连通的状态和不连通的状态。
本公开的第四形态是在第二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部5,当运转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控制部进行调节以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
在第四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打开第一开闭机构76、83,能使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逸散至制冷剂容器13、14,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向消耗电力较少的第一制冷运转的迅速转移。
本公开的第五形态是在第三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部5,当运转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控制部进行调节以仅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所述第二开闭机构80这两者。
在第五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打开第一开闭机构76,能使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逸散至制冷剂容器13,通过打开第二开闭机构80,能抑制制冷剂容器13的压力过度上升,并促进液体制冷剂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导入至制冷剂容器13。因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向消耗电力较少的第一制冷运转的迅速转移。
本公开的第六形态是在第四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由开度能调节的阀构成,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目标值。
在第六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对第一开闭机构76、83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设为目标值。如上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是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较低的运转,通过构成为能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从而能抑制压缩机的输入来抑制消耗电力。
本公开的第七形态是在第四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由开度能调节的阀构成,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度达到目标值。
在第七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对第一开闭机构76、83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通过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能对制冷能力进行调节。
本公开的第八形态是在第五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第二开闭机构80中的至少一方是开度能调节的阀,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目标值。
在第八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对第一开闭机构76、第二开闭机构80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设为目标值。如上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是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较低的运转,通过构成为能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从而能抑制压缩机的输入来抑制消耗电力。
本公开的第九形态是在第五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第二开闭机构80中的至少一方是开度能调节的阀,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度达到目标值。
在第九形态中,通过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对第一开闭机构76、第二开闭机构80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通过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对制冷能力进行调节。
本公开的第十形态是在第一至第七形态中的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包括贮存器13,所述贮存器13连接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高压液体配管的中途,所述贮存器13作为所述制冷剂容器13。
在第十形态中,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贮存器13。因此,能使用一般设置于制冷剂回路50的贮存器13来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运转。
本公开的第十一形态是在第一至第七形态中的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包括储罐14,所述储罐连接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低压气体配管的中途,所述储罐14作为所述制冷剂容器14。
在第十一形态中,在第一制冷运转时,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储罐14。因此,能使用一般设置于制冷剂回路50的储罐14来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系统图。
图2是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3是表示制冷峰值偏移(peak shift)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4是表示制冷峰值切断(peak cut)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制冷/冷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6是表示冷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7是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8是表示制热峰值切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9是表示制热/温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0是表示温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1是制冷运转、制冷峰值偏移运转和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的P-h线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系统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系统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1包括室外单元(热源侧单元)10、蓄热单元20、多个流路切换单元(流路切换单元30)和多个室内单元40(使用侧单元),并包括通过利用制冷剂配管将这些单元连接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50。多个室内单元40及流路切换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及蓄热单元20并联连接。在蓄热单元20与各室内单元40之间连接有流路切换单元30。所述空调系统1构成为能进行混合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运转,并包括对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控制部)5。
室外单元10和蓄热单元20通过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室外侧第二气体连络管51和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连接。蓄热单元20和流路切换单元30通过中间部第一气体连络管54、中间部第二气体连络管55和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连接。蓄热单元20和室内单元40通过室内侧气体连络管57和室内侧液体连络管58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有三台以上的流路切换单元30和室内单元40,但仅分别表示出两台,在中途(图的下端)省略了与第三台之后的流路切换单元30连接的中间部第一气体连络管54、中间部第二气体连络管55和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10设置有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贮存器(制冷剂容器)13、储罐14、第一四通切换阀15、第二四通切换阀16、第三四通切换阀17、桥接回路18和构成用于设定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室外侧阀机构的各种阀。压缩机11的排出配管11a分岔为排出侧第一分岔管61、排出侧第二分岔管62和排出侧第三分岔管63。排出侧第一分岔管61与第一四通切换阀15的第一端口连接,排出侧第二分岔管62与第二四通切换阀16的第一端口连接。排出侧第三分岔管63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的第一端口连接。
室外热交换器12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的气体侧端与第一四通切换阀15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的气体侧端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的第二端口连接。在第一四通切换阀15的第三端口处连接有吸入侧第一分岔管64,在第二四通切换阀16的第三端口处连接有吸入侧第二分岔管65,在第三四通切换阀17的第三端口处连接有吸入侧第三分岔管66。吸入侧第一分岔管64及吸热侧第三分岔管66与室外低压管67的一端连接。压缩机11的吸入配管11b与储罐14的气体流出端口14a连接,在储罐14的第一气体流入端口14b处连接有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的一端。所述室外低压管67的另一端汇流至室外第一气体管。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的另一端与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连接。
在第三四通切换阀17的第二端口处连接有室外侧第二气体管69的一端。室外侧第二气体管69的另一端与室外侧第二气体连络管52连接。
第一四通切换阀15的第四端口、第二四通切换阀16的第四端口和第三四通切换阀17的第四端口分别是被关闭的关闭端口。第一四通切换阀15、第二四通切换阀16和第三四通切换阀17构成为能切换为第一状态(图1的实线的连通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的虚线的连通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并且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并且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在图1中,第一四通切换阀15和第二四通切换阀16以第一状态示出,第三四通切换阀17以第二状态示出。
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的液体侧端与室外侧液体第一分岔管71连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的液体侧端与室外侧液体第二分岔管72连接。在室外侧液体第一分岔管71处连接有室外侧第一膨胀阀(膨胀机构)73,在室外侧液体第二分岔管72处连接有室外侧第二膨胀阀(膨胀机构)74。室外侧液体第一分岔管71与室外侧液体第二分岔管72汇流,并与室外侧液体管75连接。室外侧液体管75经由桥接回路18与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连接。
在室外侧液体管75处经由桥接回路18连接有能贮存液体制冷剂的所述贮存器13。桥接回路18是具有第一连接点18a、第二连接点18b、第三连接点18c和第四连接点18d且这些连接点被配管连接的闭回路。在第一连接点18a与第二连接点18b之间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9a,所述第一止回阀19a允许朝从第一连接点18a向第二连接点18b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在第三连接点18c与第二连接点18b之间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9b,所述第二止回阀19b允许朝从第三连接点18c向第二连接点18b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在第四连接点18d与第三连接点18c之间设置有第三止回阀19c,所述第三止回阀19c允许朝从第四连接点18d向第三连接点18c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在第四连接点18d与第一连接点18a之间设置有第四止回阀19d,所述第四止回阀19d允许朝从第四连接点18d向第一连接点18a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桥接回路18的第二连接点18b和贮存器13的液体流入端口13a通过具有室外流量调节阀(第一开闭机构)76的制冷剂导入管77连接。贮存器13的液体流出端口13b与桥接回路18的第四连接点18d通过液体流出管79连接。在液体流出管79处设置有室外止回阀78,所述室外止回阀78允许从贮存器13向第四连接点18d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朝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贮存器13的气体流出端口14a连接有抽气管81的一端,所述抽气管81的一端设置有开度能调节的抽气阀(第二开闭机构)80,抽气管81的另一端与储罐14的第二气体流入端口14c连接。
〈蓄热单元〉
蓄热单元20具有蓄热用热交换器21、第四四通切换阀22、流量调节机构23和构成用于设定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蓄热侧阀机构的各种阀。蓄热用热交换器21具有:贮存有例如水以作为蓄热介质的蓄热槽21a;以及设置在蓄热槽21a中的多个路径(未图示)的导热管21b。蓄热用热交换器21是所谓的静态型的蓄热用热交换器21,其为下述结构:当在制冷时作为蒸发器时,通过低温制冷剂在蓄热槽21a中的导热管21b周围生成冰,相反,在作为放热器时制冷剂对冰放热。蓄热用热交换器21在制热时作为放热器时对水进行加热而生成温水,在作为蒸发器时制冷剂从温水吸热。
蓄热单元20具有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和蓄热侧液体管87。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与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及中间部第一气体连络管54连接。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与室外侧第二气体连络管52及中间部第二气体连络管55连接。蓄热侧液体管87与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及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连接。
第四四通切换阀22的第一端口经由第一连接管(连通路径)88与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连接。在第四四通切换阀22的第二端口处连接有第二连接管(连通路径)89的一端,第二连接管89的另一端与蓄热侧液体管87连接。在第二连接管89处串联配置有:由电动阀构成的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电磁阀);以及仅允许朝向蓄热侧液体管87的方向的制冷剂流动的蓄热侧第一止回阀92。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是能设置在全开、全闭以及全开与全闭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可变节流机构。在第二连接管89中,连接在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与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之间的蓄热侧第一分岔管93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21b的气体侧端连接。第四四通切换阀22的第三端口经由第三连接管94与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连接。第四四通切换阀22的第四端口是被关闭的关闭端口。
第四四通切换阀22构成为能切换为第一状态(图1的实线的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的虚线的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并且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并且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
在蓄热侧液体管87处设置有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构成为仅允许从室外侧液体管75向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的制冷剂的流动。在蓄热侧液体管87处连接有旁通绕过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的第一旁通通路96。在所述第一旁通通路96处设置有蓄热侧第二止回阀97,所述蓄热侧第二止回阀97允许从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向室外侧液体管75的制冷剂的流动而禁止朝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侧端在室外侧液体管75与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之间经由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与蓄热侧液体管87连接。在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处连接有所述流量调节机构23。流量调节机构23具有:设置于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的蓄热侧流量调节阀(开度调节阀)99a;以及设置于旁通绕过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开度调节阀)的第二旁通通路98a的蓄热侧第三开闭阀(电磁阀)99b。
〈流路切换单元〉
流路切换单元30具有气体侧连接管31、液体侧连接管32和构成用于设定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切换部阀机构的各种阀。气体侧连接管31包括气体侧主管33、切换部第一分岔管33a和切换部第二分岔管33b,在切换部第一分岔管33a处设置有第一流路切换阀34a,在切换部第二分岔管33b处设置有第二流路切换阀34b。气体侧主管33的一端与室内侧气体连络管57连接,另一端与切换部第一分岔管33a及切换部第二分岔管33b的一端连接。切换部第一分岔管33a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部第一气体连络管54连接,切换部第二分岔管33b的另一端与中间部第二气体连络管55连接。
第一流路切换阀34a和第二流路切换阀34b是在各流路切换单元30中允许或截断制冷剂流动的控制阀。各流路切换阀34a、34b由电动调节阀构成,所述电动调节阀构成为能通过电动机驱动来调节开度,通过电气控制来切换制冷剂回路50中的室内的制冷剂的流路。通过切换这些电动调节阀的开闭状态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在各室内单元40中单独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另外,在各流路切换阀34a、34b,也可以使用电磁开闭阀来替代电动调节阀。
液体侧连接管32包括液体侧主管35,在液体侧主管35处连接有过冷却热交换器36。在液体侧主管35中,在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与过冷却热交换器36之间连接有过冷却配管37的一端。过冷却配管37穿过过冷却热交换器36中,另一端连接在切换部第一分岔管33a中的第一流路切换阀34a与中间部第一气体连络管54之间。在过冷却配管37中,在液体侧主管35与过冷却热交换器36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8。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流入至过冷却回路的制冷剂的量。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40分别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和室内膨胀阀42。室内膨胀阀42由开度能调节的电子膨胀阀构成。在所述室内单元40中,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端通过室内侧气体连络管57与流路切换单元30连接,室内膨胀阀42通过室内侧液体连络管58与流路切换单元30连接。
〈控制器〉
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包括:装设在控制基板上的微型计算机;以及存储有用于使所述微型计算机动作的软件的存储设备(具体为半导体存储器)。控制器5基于运转指令、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空调系统1的各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5对各设备的控制来切换空调系统1的运转。
尽管在图中表示出一台控制器5与各单元及制冷剂切换器连接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设置条件将控制器5分为多个,且进行各控制器5连动的控制。
-运转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对下述运转进行切换:制冷运转、制冷峰值偏移运转(制冷过冷却运转)、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第一制冷运转)、制冷/冷蓄热运转、冷蓄热运转、制热运转、制热峰值切断运转、制热/温蓄热运转和温蓄热运转。在所述空调系统1中,通过对流路切换单元30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的设定进行切换,从而能实现在多个室内单元40中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混合的运转,但省略其动作。
以下,对各运转中的制冷剂回路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制冷运转〉
图2所示的制冷运转是下述运转:在不使用蓄热用热交换器21而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
在所述制冷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将第一四通切换阀15和第二四通切换阀16设定为第一状态。在图2的状态下,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均设定为全开,但在仅使一台室外热交换器12运转的情况下,将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中的一方关闭(在以下的各运转中也同样如此)。室外流量调节阀76设定为全开。
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打开,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控制为规定开度,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关闭。
在流路切换单元30中,当在各室内单元40中进行制冷运转时,将第一流路切换阀34a打开,将第二流路切换阀34b关闭,流量调节阀被控制为规定开度。在室内单元40中,室内膨胀阀42被控制为规定开度。
另外,尽管未图示,但在混合有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40和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40的情况下,将室外单元10的第三四通切换阀17切换为第二状态,并且将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40的室内膨胀阀42设为全开,将第一流路切换阀34a关闭,将第二流路切换阀34b打开。
在图2的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流入贮存器13。从贮存器13流出的制冷剂流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之后,在流路切换单元30处过冷却后流入室内单元40。
在室内单元40中,制冷剂被室内膨胀阀42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蒸发。此时,室内空气被冷却,室内被制冷。从室内单元40流出的制冷剂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并返回至室外单元10。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的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流入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50中进行以上动作连续的冷冻循环。在图11中示出表示为“通常运转”的冷冻循环的P-h线图。在这种情况下,与以下说明的制冷峰值切断运转、制冷峰值偏移运转相比,制冷剂的高低压力差更大,焓差更小。
然而,当在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放热器的通常的制冷运转时液体制冷剂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21b时,在将放热器从室外热交换器12切换为蓄热用热交换器21以进行抑制消耗电力的后述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在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挤出液体制冷剂之前,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可能无法发挥作为放热器的原本的热交换能力。这样一来,则无法迅速地应对制冷峰值切断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连接管89设置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从而即使在制冷运转时液体制冷剂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也能使该液体制冷剂逸散至在制冷运转时变成低压的配管85。因此,在将放热器从室外热交换器12切换为蓄热用热交换器21以进行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将液体制冷剂挤出的时间缩短,蓄热用热交换器21立即发挥热交换器能力(作为放热器发挥功能),因此,能迅速地应对制冷峰值切断运转。
〈制冷峰值偏移运转〉
图3所示的制冷峰值偏移运转是下述运转:将在蓄热槽21a中生成冰的蓄热用热交换器21用作过冷却热交换器36,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
在所述制冷峰值偏移运转时,室外单元10、流路切换单元30及室内单元40的各阀的控制与制冷运转时相同。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关闭,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打开。另外,也可以将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打开,将蓄热测流量调节阀99a关闭。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关闭,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被打开。
在制冷峰值偏移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流入贮存器13。从贮存器13流出的制冷剂从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向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分流,并流入至蓄热用热交换器21而被过冷却。
过冷却后的制冷剂穿过各流路切换单元30流入至各室内单元40,在被室内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蒸发,此时将室内空气冷却以对室内制冷。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蒸发后的制冷剂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和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并返回至室外单元10。返回至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经由储罐14被吸入压缩机11。
如图11中制冷峰值偏移运转的P-h线图所示,在这种状态下,与所述制冷运转相比,制冷剂的高低压力差更小,由于通过蓄热用热交换器21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却,因此焓差更大。由于高低压力差小,因此压缩机11的输入较少即可,与通常的制冷运转时相比,消耗电力得到抑制,并且COP(能效比)变高。
〈制冷峰值切断运转〉
图4所示的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第一制冷运转)是下述制冷运转(第一制冷运转):将在蓄热槽21a中生成冰的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在该运转中,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是下述运转:与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放热器的制冷运转、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过冷却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制冷峰值偏移运转)相比,减小制冷剂回路50的高压压力与低压压力的压力差,并减少向压缩机11的输入,从而减少制冷的消耗电力。
在所述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第一四通切换阀15和第二四通切换阀16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三四通切换阀17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被关闭,室外流量调节阀76和抽气阀80被控制为适当开度。
在蓄热单元20中,第四四通切换阀2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打开,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被关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打开,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被关闭。流路切换单元30及室内单元40的阀的控制与制冷运转、制冷峰值偏移运转相同。
如上所述,在所述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是将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放热器,将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的运转,当从其他运转状态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制冷剂回路50形成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所述制冷剂容器13、14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41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联连接的回路。
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不流向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内热交换器41,而是穿过第三四通切换阀17和第四四通切换阀22流入至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放热。在蓄热用热交换器21处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穿过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和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后从蓄热单元20流出,并穿过各流路切换单元30流入至各室内单元40。
制冷剂在被室内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蒸发,此时将室内空气冷却以对室内制冷。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蒸发后的制冷剂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和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并返回至室外单元10。返回至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经由储罐14被吸入压缩机11。
如图11中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的P-h线图所示,在这种状态下,与所述制冷运转相比,制冷剂的高低压力差非常小,焓差更大。这样,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中进行高压压力极低的冷冻循环,高低压力差小,因此,压缩机11的输入变少即可,与通常的制冷运转时、制冷峰值偏移运转时相比,消耗电力得到抑制,并且COP(能效比)变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室外流量调节阀76和抽气阀80被控制为适当开度,因此,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至用作制冷剂容器的贮存器13,可抑制制冷剂大量地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41。
与之相对,在制冷峰值切断时不使用制冷剂容器的情况下,虽然在进行峰值切断运转的动作,但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管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可能无法迅速地转移至峰值切断运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流量,能抑制高压压力的上升,减小峰值切断运转的高低压差,减小压缩机11的消耗电力,迅速地应对高COP的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对室外侧流量调节阀76、抽气阀80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调节为目标值。通过构成为能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能抑制高压压力的上升,能减少压缩机的输入而抑制消耗电力。此外,通过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能对压缩机的输入进行任意调节,从而使运转控制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对室外侧流量调节阀76、抽气阀80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当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时,能对P-h线图上的焓差进行调节以对制冷能力进行调节。因此,能进行高COP的运转。
〈制冷/冷蓄热运转〉
图5所示的制冷/冷蓄热运转是一边进行图2的制冷运转,一边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以对蓄热槽21a的水进行冷却,从而进行冷蓄热的运转。
除了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并且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打开并且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被关闭这点以外,所述制冷/冷蓄热运转的各阀的状态与图2的制冷运转相同。
在制冷/冷蓄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流入贮存器13。从贮存器13流出的制冷剂流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之后,在流路切换单元30处过冷却后流入室内单元40。
在室内单元40中,制冷剂被室内膨胀阀42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蒸发。此时,室内空气被冷却,室内被制冷。从室内单元40流出的制冷剂在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和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中流动。
另一方面,在蓄热侧液体管87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流至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被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减压后流入至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穿过第二连接管89及第一连接管88而与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的制冷剂汇流。
在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中流动的制冷剂穿过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后返回至室外单元10。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的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流入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冷蓄热运转〉
图6所示的冷蓄热运转是下述运转: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放热器,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对蓄热槽21a的水进行冷却,以进行冷蓄热。
所述冷蓄热运转的室外单元10的阀的控制与图5的制冷/冷蓄热运转相同。除了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关闭,制冷剂不流向各流路切换单元30和各室内单元40这点以外,阀的控制也可以与制冷/冷蓄热运转相同。
在冷蓄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流入贮存器13。从贮存器13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被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减压后,在蓄热用热交换器21处蒸发。
蒸发后的制冷剂穿过第二连接管89及第一连接管88流入至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在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中流动的制冷剂穿过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后返回至室外单元10。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的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流入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制热运转〉
图7所示的制热运转是下述运转:在不使用蓄热用热交换器21而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放热器、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
在所述制热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将第一四通切换阀15和第二四通切换阀16设定为第二状态。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均被控制为为规定开度,但在仅使一台室外热交换器12运转的情况下,将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中的一方关闭(在以下的各运转中也同样如此)。室外流量调节阀76被设定为全开。
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关闭,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
在流路切换单元30中,当在各室内单元40中进行制热运转时,第一流路切换阀34a被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34b被打开,流量调节阀被关闭。在室内单元40中,室内膨胀阀42被控制为全开。
在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穿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再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后流入至室内单元40。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从室内单元40流出后在流路切换单元30的液体侧连接管32中流动,并从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流入至蓄热单元20。制冷剂从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穿过第一旁通通路96,并从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返回至室外单元10。
制冷剂在穿过制冷剂导入管77并流入至贮存器13之后,向液体流出管79流出。制冷剂在穿过桥接回路18并被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减压之后,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在穿过室外低压管67并流入至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制热峰值切断运转〉
图8所示的制热峰值切断运转是下述运转:在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12而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放热器、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
在所述制热峰值切断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第一四通切换阀15和第二四通切换阀16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三四通切换阀17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均被关闭。
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被打开,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被控制为规定开度,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在流路切换单元30和室内单元40中,阀的控制与制热运转时相同。
在制热峰值切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穿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再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后流入至室内单元40。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从室内单元40流出后在流路切换单元30的液体侧连接管32中流动,并从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流入至蓄热单元20。
制冷剂从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穿过第一旁通通路96,再穿过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并被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减压,在蓄热用热交换器中,从贮存在蓄热槽21a中的水吸热而蒸发。
蒸发后的制冷剂穿过第二连接管89及第一连接管88流入至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在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中流动的制冷剂穿过室外侧第一气体连络管51后返回至室外单元10。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的室外侧第一气体管68流入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制热/温蓄热运转〉
图9所示的制热/温蓄热运转是下述运转:在将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放热器,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一边进行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的制热运转,一边在蓄热用热交换器中对蓄热槽21a的水加热,以蓄存温热。
在所述制热/温蓄热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以与图7的制热运转相同的方式对阀进行控制。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控制为全开,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被关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被控制为规定开度。流路切换单元30和室内单元40的阀的控制与图7的制热运转时相同。
在所述制热/温蓄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穿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一部分从第四四通切换阀22分流至第二连接管89,其余穿过流路切换单元30的气体侧连接管31后流入至室内单元40。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处放热,冷凝甚至冷却后的制冷剂从室内单元40流出后在流路切换单元30的液体侧连接管32中流动,并从中间部液体连络管56流入至蓄热单元20。制冷剂从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液体管87流向第一旁通通路96。
从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穿过第四四通切换阀22分流至第二连接管89的制冷剂流入至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向蓄热槽21a的水放热,从而对水加热以蓄存温热。在蓄热用热交换器21处放热的制冷剂穿过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后流入至蓄热侧液体管87,在蓄热侧液体管87处与在第一旁通通路96中流动的制冷剂汇流之后,从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流入至室外单元10。
流入至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在穿过制冷剂导入管77并流入至贮存器13之后,向液体流出管79流出。制冷剂在穿过桥接回路18并流过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之后,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在穿过室外低压管67并流入至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温蓄热运转〉
图10所示的温蓄热运转是下述运转:在不使用室内热交换器41而将蓄热用热交换器作为放热器、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中循环,通过蓄热用热交换器来蓄存温热。
在温蓄热运转时,在室外单元10中,以与图7的制热运转相同的方式对阀进行控制。在蓄热单元20中,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被控制为全开,蓄热侧第一开闭阀91被关闭。蓄热侧第二开闭阀95和蓄热侧第三开闭阀99b被关闭,蓄热侧流量调节阀99a被控制为规定开度。在流路切换单元30和室内单元40中,第一流路切换阀34a和室外膨胀阀中的至少一方被关闭,可阻止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流动。
在所述温蓄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从第三四通切换阀17穿过蓄热单元20的蓄热侧第二气体管86,并从第四四通切换阀22分流至第二连接管89。制冷剂流入至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向蓄热槽21a的水放热,从而对水加热以蓄存温热。在蓄热用热交换器21处放热后的制冷剂穿过蓄热侧第二分岔管98并流入至蓄热侧液体管87,再从室外侧液体连络管53流入至室外单元10。
流入至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在穿过制冷剂导入管77并流入至贮存器13之后,向液体流出管79流出。制冷剂在穿过桥接回路18并流过室外侧第一膨胀阀73和室外侧第二膨胀阀74之后,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a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2b处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在穿过室外低压管67并流入至储罐14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在包括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空调系统1中,根据制冷剂回路50的运转状态,有时液体制冷剂会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21b。当从上述状态切换为上述抑制制冷的消耗电力的运转时,在将液体制冷剂从导热管21b挤出之前,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可能无法发挥作为放热器原本的热交换能力。这样一来,无法迅速地应对抑制消耗电力的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制冷剂导入管77打开、关闭的室外流量调节阀76,所述制冷剂导入管77连接在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与贮存器13之间(室外侧液体管75与贮存器13之间)。因此,当运转状态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即使液体制冷剂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通过将室外流量调节阀76打开,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也会被导入至贮存器13,可缩短到将液体制冷剂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挤出为止的时间。因此,蓄热用热交换器21能迅速地发挥作为放热器的原本的热交换能力,因此,能迅速地应对进行制冷剂回路的高压压力与低压压力的压力差较小的冷冻循环的制冷峰值切断,能迅速地抑制消耗电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贮存器13处连接有将所述贮存器13内的气体制冷剂释放的抽气管81,在抽气管81处设置有抽气阀80。此外,将所述抽气管81与制冷峰值切断运转中的制冷回路50的低压配管68、11b连接。因此,通过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将抽气阀76打开,能抑制贮存器13的压力过度上升,并促进液体制冷剂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导入至贮存器13。因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向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的更迅速的转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贮存器13。因此,即使不设置专用的制冷剂容器,也能使用一般设置于制冷剂回路50的贮存器13来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对室外侧流量调节阀76、抽气阀80的开度进行调节,能使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目标值。如上所述,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是制冷剂的高压压力比通常的制冷运转低的运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为能通过室外流量调节阀76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从而能抑制压缩机11的输入而抑制消耗电力。此外,通过对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进行调节,能对影响COP(能效比)的压缩机的输入进行任意调节,因此运转控制变得容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对室外侧流量调节阀76、抽气阀80的开度进行调节,也能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若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则能对制冷能力进行调节。也就是说,通过对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对图11所示的P-h线图上的焓差进行调节,因此,也能通过增大焓差来进行高COP的运转。
然而,一般而言,当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若滞留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大量地流入室内的室内热交换器41,则可能会产生能力变动、声音、振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为当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使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逸散至贮存器13,从而不会使大量的制冷剂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41。因此,也能抑制能力变动、声音、振动的产生。
此外,通过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至制冷剂容器(贮存器13),从而能防止液体制冷剂直接返回压缩机11,因此,能兼顾确保压缩机11的可靠性和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第一制冷运转)。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变形例1)
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仅使用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作为可变节流机构,但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第二连接管(连通路径)89的一部分设为互相并联连接的第一配管(主管)89a和第二配管(旁通管)89b,并在第一配管89a处设置作为开度能调节的可变节流阀的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在第二配管89b处设置能设定为全开和全闭的开闭阀90b,且由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和开闭阀90b构成可变节流机构。
在本变形例1的结构中,当将可变节流机构设为全开时使用开闭阀90b,从而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进一步抑制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实现高效率且消耗电力更少的运转。
(变形例2)
在所述变形例1中,由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和开闭阀90b构成可变节流机构,但如图13所示,也可以设置作为固定节流机构的毛细管90a来替代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并由毛细管90a和开闭阀90b构成可变节流机构。
在本变形例2中,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能设定在全开、全闭以及所述全开与全闭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可变节流机构。
《实施方式2》
对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不在制冷回路50中设置贮存器13、桥接回路18。在本实施方式2中,使用设置在制冷回路50的低压配管中途的储罐14作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导入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因此,当制冷剂回路的运转状态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41和储罐14处于相对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并联连接的状态。
在室外侧液体管75处连接有设置有开度能调节的电动阀(第一开闭机构)83的制冷剂导入管82的一端。制冷剂导入管82的另一端与储罐14的第二气体流入端口14c连接。
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回路50的其他部分构成为与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回路5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2中,当运转状态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21b的制冷剂穿过制冷剂导入管82,被电动阀83减压后流入储罐14。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电动阀83被控制为适当开度,因此,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至用作制冷剂容器的储罐14,可抑制制冷剂大量地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41。
与之相对,在制冷峰值切断时不使用制冷剂容器的情况下,虽然在进行峰值切断运转的动作,但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管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可能无法迅速地转移至峰值切断运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从蓄热用热交换器21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流量,能抑制高压压力的上升,减小制冷峰值切断运转的高低压差,减小压缩机11的消耗电力,迅速地应对高COP的运转。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在制冷运转时,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也被设定为规定开度。因此,在制冷运转以外的运转时滞留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21b的液体制冷剂被减压,并穿过第二连接管89和第一连接管88,并流入至在所述制冷运转时变成低压的配管即蓄热侧第一气体管85。由此,当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蓄热用热交换器21立即发挥热交换能力(作为放热器发挥功能)。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通过对制冷运转时的蓄热侧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进行控制,也能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峰值切断运转。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峰值切断运转时,将积存于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导入储罐14。因此,即使不设置专用的制冷剂容器,也能使用一般设置于制冷剂回路50的储罐14来迅速地转移至消耗电力较少的制冷运转。
《其他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设为以下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使用在蓄热槽21a中的导热管21b周围生成冰的静态型,但也可以使用动态型的蓄热用热交换器21,所述动态型的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使蓄热槽21a中的水等蓄热介质在蓄热槽21a与板式热交换器(未图示)之间循环,蓄热介质与制冷剂在板式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上述板式热交换器为一例,只要是蓄热用介质与制冷剂热交换的结构,则也可以改变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水作为蓄热介质的示例,但也可以使用其他蓄热介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能实现混有制冷和制热的运转的空调系统1的制冷剂回路50中设置有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但空调系统1的制冷剂回路也可以是对多个室内单元40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状态和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状态进行切换的回路。此外,本公开的空调系统也可以是对通常的制冷运转、制冷峰值切断运转、冷蓄热运转等进行切换而不进行制热的系统。
以上,对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此外,只要不损害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则以上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进行适当组合及替换。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对于空调系统而言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空调系统
5 控制器(控制部)
11b 吸入配管(低压配管)
13 贮存器(制冷剂容器)
14 储罐(制冷剂容器)
21 蓄热用热交换器
41 室内热交换器
50 制冷剂回路
68 室外侧第一气体管(低压配管)
76 室外流量调节阀(第一开闭机构)
77 制冷剂导入管
80 抽气阀(第二开闭机构)
81 气体流出管(抽气管)
82 制冷剂导入管
83 室外流量调节阀(第一开闭机构)。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50),所述制冷剂回路中连接有蓄热用热交换器(2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能导入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13、14),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当运转状态切换为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制冷剂容器(13、14)相对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与室内热交换器(41)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运转中,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放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蒸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开闭机构(76、83),所述第一开闭机构将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及所述制冷剂容器(13、14)连接的制冷剂导入管(77、82)打开、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开闭机构(76),所述第一开闭机构将与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及所述制冷剂容器(13)连接的制冷剂导入管(77)打开、关闭,
所述制冷剂容器(13)包括抽气管(81),所述抽气管将所述制冷剂容器(13)内的气体制冷剂释放,
所述抽气管(81)经由第二开闭机构(80)与所述第一制冷运转下的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低压配管(68、11b)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部(5),当运转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控制部进行调节以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部(5),当运转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制冷运转时,所述控制部进行调节以仅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所述第二开闭机构(80)这两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由开度能调节的阀构成,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目标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83)由开度能调节的阀构成,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度达到目标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第二开闭机构(80)中的至少一方是开度能调节的阀,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目标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闭机构(76)和第二开闭机构(80)中的至少一方是开度能调节的阀,
所述控制部(5)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热用热交换器(21)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冷度达到目标值。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包括贮存器(13),所述贮存器(13)连接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高压液体配管的中途,所述贮存器(13)作为所述制冷剂容器(13)。
11.如权利要求1、2、4、6、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构成为包括储罐(14),所述储罐连接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0)的低压气体配管的中途,所述储罐(14)作为所述制冷剂容器(14)。
CN201980062689.1A 2018-09-28 2019-09-25 空调系统 Active CN112752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4275 2018-09-28
JP2018184275A JP6631671B1 (ja) 2018-09-28 2018-09-28 空調システム
PCT/JP2019/037656 WO2020067189A1 (ja) 2018-09-28 2019-09-25 空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933A CN112752933A (zh) 2021-05-04
CN112752933B true CN112752933B (zh) 2022-04-08

Family

ID=6914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2689.1A Active CN112752933B (zh) 2018-09-28 2019-09-25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6112B2 (zh)
EP (1) EP3835686B1 (zh)
JP (1) JP6631671B1 (zh)
CN (1) CN112752933B (zh)
PH (1) PH12021550573A1 (zh)
SG (1) SG11202102309SA (zh)
WO (1) WO2020067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62982A1 (en) * 2020-01-13 2021-07-22 Other Lab Llc Therma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JP7007612B2 (ja) 2020-06-30 2022-01-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熱源ユニット
GB2606518B (en) * 2021-04-30 2024-05-0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72A (ja) * 1989-06-23 1991-02-06 Daikin Ind Ltd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91985A (ja) * 1999-04-07 2000-10-2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248925A (ja) * 2000-03-07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運転方法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528299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氷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の蓄熱制御方法
JP4179602B2 (ja) * 2003-03-19 2008-11-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機
CN104236177A (zh) * 2013-06-20 2014-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蓄热、冷媒过冷热交换装置及采用其的空调系统
JP2016125727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4886A (ja) * 1998-04-14 1999-10-29 Hitachi Ltd 蓄熱槽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300373A (ja) * 2005-04-18 2006-11-0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5572579B2 (ja) * 2011-04-14 2014-08-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72A (ja) * 1989-06-23 1991-02-06 Daikin Ind Ltd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91985A (ja) * 1999-04-07 2000-10-2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248925A (ja) * 2000-03-07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運転方法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179602B2 (ja) * 2003-03-19 2008-11-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機
JP200528299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氷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の蓄熱制御方法
CN104236177A (zh) * 2013-06-20 2014-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蓄热、冷媒过冷热交换装置及采用其的空调系统
JP2016125727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1671B1 (ja) 2020-01-15
PH12021550573A1 (en) 2021-10-25
EP3835686C0 (en) 2023-10-25
EP3835686A4 (en) 2021-09-15
EP3835686B1 (en) 2023-10-25
CN112752933A (zh) 2021-05-04
JP2020051726A (ja) 2020-04-02
EP3835686A1 (en) 2021-06-16
US11226112B2 (en) 2022-01-18
US20210180802A1 (en) 2021-06-17
SG11202102309SA (en) 2021-04-29
WO2020067189A1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531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00525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924628B1 (ko) 냉동장치
CN112752933B (zh) 空调系统
JP688020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90077985A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WO2018185841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01704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210207834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20080060756A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CN114270111A (zh) 热源机组和制冷装置
JP601704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2239212A1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10176869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20051727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1919073B (zh) 制冷装置
CN114341569A (zh) 热源机组及制冷装置
CN114729767A (zh) 用于制冷装置的中间机组及制冷装置
JP6835176B1 (ja) 冷凍装置
JP5572579B2 (ja)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JP4244900B2 (ja) 冷凍装置
JP2022083173A (ja) 熱源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装置
JP2022083089A (ja) 熱源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装置
CN112524834A (zh) 一种hvac系统
JP2012117690A (ja)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