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9462A -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9462A
CN112719462A CN202011471718.0A CN202011471718A CN112719462A CN 112719462 A CN112719462 A CN 112719462A CN 202011471718 A CN202011471718 A CN 202011471718A CN 112719462 A CN112719462 A CN 112719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upporting
sliding
coaxially
periphery
support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17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群
邹德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Xun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Xun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Xun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Xun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17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9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94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9/00Methods, machines, or devic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al of material
    • B23D79/1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eeling bars or tubes making use of cutting bits arranged around the workpiece, otherwise than by tu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8Work-clamping means other than mechanically-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03Cyclically moving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包括有:旋转组件,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工作台上;弹性内撑柱件,与旋转组件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且其工作端外周均布有沿径向弹性移动的内撑板,且工作端外周底端同轴设置有呈料圈;升降式定位固定圈,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外周底部,其内周设置有三个能够沿径向抵接胚料外周底部的抵接轮,且所述抵接轮与弹性内撑柱件同轴向;旋刀组件,所述旋刀组件工作端沿径向朝向弹性内撑柱件轴线设置在工作台顶端;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并列且沿弹性内撑柱件径向设置在工作台两侧;双工往复移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顶部,本设备能够自动上下料且加工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背景技术
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内胆的厚薄程度,其内胆越薄,保温效果越好,而且整体的重量会减轻,目前市场上旋薄机的旋刀设置不合理,旋压力不稳定,旋薄效果不好,制作完成的内胆表面质量不稳定,旋薄机的结构复杂,调试难度大。
中国专利CN201721322239.6公开了一种旋薄机,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待加工胚体的转轴、压料装置、旋薄装置,所述旋薄装置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支撑台和设于支撑台上的三个旋刀组件,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供转轴穿出的通道,所述的三个旋刀组件沿转轴周向均匀围设,且三个旋刀组件均可以转轴为中心沿支撑台表面水平辐射向内或向外移动。
该旋薄机旋薄过程后配体易同轴卡接在转轴上,从而不便下料,且旋薄过程中内壁无有效支撑,会使得旋薄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胚体旋薄后容易下料且能够抵接在胚体内壁使其能够被均匀旋薄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包括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工作台上;弹性内撑柱件,所述弹性内撑柱件与旋转组件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且其工作端外周均布有沿径向弹性移动的内撑板,且所述弹性内撑柱件工作端外周底端同轴设置有用于承接胚料的呈料圈;升降式定位固定圈,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同轴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外周底部,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内周设置有三个能够沿径向抵接胚料外周底部的抵接轮,且所述抵接轮与弹性内撑柱件同轴向;旋刀组件,所述旋刀组件工作端沿径向朝向弹性内撑柱件轴线设置在工作台顶端;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并列且沿弹性内撑柱件径向设置在工作台两侧,且所述第一输送带出料端和第二输送带进料端均水平朝向弹性内撑柱件;双工往复移料组件,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顶部,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第一工作端用于将第一输送带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上,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第二工作端用于将胚料抵接呈料圈顶端待其旋薄后再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进料端。
优选地,弹性内撑柱件还包括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内撑板外抵接面。
优选地,弹性内撑柱件还包括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同轴固定设置在旋转组件工作端,所述固定柱内同轴设置有第一滑槽,且以第一滑槽中平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沿固定柱轴向的腰型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周沿轴向还均布有限位槽,呈料圈同轴设置在固定柱外周底端;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中;内螺纹滑动块,所述内螺纹滑动块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内螺纹滑动块外周均布有与限位槽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条,所述内螺纹滑动块与双向螺纹杆同轴螺纹拧接,且转动双向螺纹杆状态下,第一滑槽中平面两侧内螺纹滑动块相向或背向滑动;安装块,所述内螺纹滑动块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安装块位于内螺纹滑动块朝向第一滑槽中平面一端,所述安装块外周设置有与限位槽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条;固定销和弹簧,所述固定销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块一端且与内螺纹滑动块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同轴套设在固定销上,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内螺纹滑动块和安装块相对端;第一连杆,所述内撑板沿固定柱轴向设置在其外侧,且所述内撑板内侧两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滑槽中平面两侧安装块外周铰接。
优选地,弹性内撑柱件还包括有滑动圈和第二连杆,所述滑动圈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柱外周上下端,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于内撑板上下端及滑动圈外周铰接。
优选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还包括有:安装圈和举升架,所述安装圈通过举升架同轴向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外周底端,所述安装圈上均布有三个沿径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沿径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中,抵接轮与弹性内撑柱件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滑动板朝向轴线端;单轴气缸,所述单轴气缸沿径向设置在安装圈外周,且其输出周贯穿第二滑槽与滑动板内端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包括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工作台和第二输送带顶部;磁耦合无杆气缸,所述磁耦合无杆气缸工作端水平设置在龙门架顶端;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和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工作端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工作端两侧,且所述夹持件轴线之间距离等于弹性内撑柱件轴线与两侧输送带出进料端距离。
优选地,第二滑槽朝向安装圈轴线端两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滑动板偏离安装圈轴线端两侧设置有防止其脱离第二滑槽的第二限位块。
优选地,举升架包括有:举升圈和立柱,所述举升圈通过立柱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圈底部,且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贯穿工作台并与其滑动配合;立柱,所述立柱工作端竖直朝上与举升圈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包括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工作端一侧;三爪手指气缸,所述三爪手指气缸工作端竖直朝下同轴设置在升降器工作端;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三爪手指气缸夹持部,且其夹持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卡接胚料顶沿的三角槽。
优选地,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与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结构完全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设备通过双工往复移料组件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且通过弹性内撑柱件能够使得胚料在旋薄过程中,胚料内壁有弹性件支撑,从而使得壁厚均匀,具体的,工作时,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输送轴线竖直且宽口朝下的胚料和成品;启动磁耦合无杆气缸,使得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将第一输送带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上,然后使其复位,同时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在弹性内撑柱件上同轴按压胚料,使得内撑板沿径向向其轴线方向移动,直到胚料同轴抵接在呈料圈顶端,使得内撑板沿径向克服弹簧弹力弹性抵接在胚料内壁,从而使得在旋薄时,通过内外压力相对平衡,使得旋薄后的成品壁厚均匀;启动举升架,使得三个滑动板带动抵接轮沿径向抵接在胚料外周底端,从而对胚料进行同轴限位矫正,且不影响胚料相对安装圈同轴转动;启动旋刀组件,使其工作端靠近胚料外周并对其沿竖直方向旋薄,在此过程中,且旋转组件,使其工作端通过弹性内撑柱件带动胚料同轴转动,从而便于均匀旋薄;加工结束后,启动磁耦合无杆气缸,使得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将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上拔出,同时启动举升架,使得升降式定位固定圈夹持并沿竖直方向举升成品,从而使得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上脱离,从而再由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工作端,由其输送至指定地点,相比现有设备,本设备工作效率和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处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弹性内撑柱件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弹性内撑柱件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旋转组件;
2-弹性内撑柱件;2a-内撑板;2b-呈料圈;2c-橡胶垫片;2d-固定柱;2d1-第一滑槽;2d2-腰型槽;2d3-限位槽;2e-双向螺纹杆;2f-内螺纹滑动块;2f1-第一限位条;2g-安装块;2g1-第二限位条;2h-固定销;2i-弹簧;2j-第一连杆;2k-滑动圈;2m-第二连杆;
3-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a-抵接轮;3b-安装圈;3b1-第二滑槽;3b2-第一限位块;3c-举升架;3c1-举升圈;3c2-立柱;3c3-双轴双杆气缸;3d-滑动板;3d1-第二限位块;3f-单轴气缸;
4-旋刀组件;
5-第一输送带;
6-第二输送带;
7-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a-龙门架;7b-磁耦合无杆气缸;7c-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1-升降器;7c2-三爪手指气缸;7c3-夹爪;7c4-三角槽;7d-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5所示,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包括有:
旋转组件1,所述旋转组件1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工作台上;
弹性内撑柱件2,所述弹性内撑柱件2与旋转组件1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且其工作端外周均布有沿径向弹性移动的内撑板2a,且所述弹性内撑柱件2工作端外周底端同轴设置有用于承接胚料的呈料圈2b;
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同轴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2外周底部,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内周设置有三个能够沿径向抵接胚料外周底部的抵接轮3a,且所述抵接轮3a与弹性内撑柱件2同轴向;
旋刀组件4,所述旋刀组件4工作端沿径向朝向弹性内撑柱件2轴线设置在工作台顶端;
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并列且沿弹性内撑柱件2径向设置在工作台两侧,且所述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和第二输送带6进料端均水平朝向弹性内撑柱件2;
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设置在工作台顶部,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一工作端用于将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二工作端用于将胚料抵接呈料圈2b顶端待其旋薄后再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6进料端。
旋转组件1和旋刀组件4现有技术较为成熟,在此不做介绍;
工作时,通过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带6分别输送轴线竖直且宽口朝下的胚料和成品;
启动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使其第一工作端将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然后使其复位,同时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二工作端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同轴按压胚料,使得内撑板2a沿径向向其轴线方向移动,直到胚料同轴抵接在呈料圈2b顶端,使得内撑板2a沿径向弹性抵接在胚料内壁,从而使得在旋薄时,通过内外压力相对平衡,使得旋薄后的成品壁厚均匀;
启动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使得三个抵接轮3a沿径向抵接在胚料外周底端,从而对胚料进行同轴限位矫正,且不影响胚料相对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本体同轴转动;
启动旋刀组件4,使其工作端靠近胚料外周并对其沿竖直方向旋薄,在此过程中,且旋转组件1,使其工作端通过弹性内撑柱件2带动胚料同轴转动,从而便于均匀旋薄;
加工结束后,启动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使其第二工作端将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2上拔出,同时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工作端夹持并沿竖直方向举升成品,从而使得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2上脱离,从而再由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二工作端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6工作端,由其输送至指定地点。
如图7和图9所示,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橡胶垫片2c,所述橡胶垫片2c设置在内撑板2a外抵接面。
通过将橡胶垫片2c设置在内撑板2a抵接面,从而使得当内撑板2a带动橡胶垫片2c抵接胚料内壁时更加贴合,从而使得外壁相对其内部受力更加均匀。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
固定柱2d,所述固定柱2d同轴固定设置在旋转组件1工作端,所述固定柱2d内同轴设置有第一滑槽2d1,且以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沿固定柱2d轴向的腰型槽2d2,所述第一滑槽2d1内周沿轴向还均布有限位槽2d3,呈料圈2b同轴设置在固定柱2d外周底端;
双向螺纹杆2e,所述双向螺纹杆2e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
内螺纹滑动块2f,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外周均布有与限位槽2d3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条2f1,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与双向螺纹杆2e同轴螺纹拧接,且转动双向螺纹杆2e状态下,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内螺纹滑动块2f相向或背向滑动;
安装块2g,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安装块2g位于内螺纹滑动块2f朝向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一端,所述安装块2g外周设置有与限位槽2d3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条2g1;
固定销2h和弹簧2i,所述固定销2h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块2g一端且与内螺纹滑动块2f滑动配合,所述弹簧2i同轴套设在固定销2h上,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内螺纹滑动块2f和安装块2g相对端;
第一连杆2j,所述内撑板2a沿固定柱2d轴向设置在其外侧,且所述内撑板2a内侧两端通过第一连杆2j与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安装块2g外周铰接。
初始状态下,内撑板2a外侧具固定柱2d轴线距离大于胚料内半径,当胚料同轴插接在固定柱2d上时,内撑板2a通过第一连杆2j沿径向相对固定柱2d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块2g克服弹簧2i弹力通过安装块2g在第一滑槽2d1内滑动,即当胚料同轴抵接在呈料圈2b顶端时,内撑板2a沿径向弹性抵接在胚料内壁,从而便于均匀受力,当需要根据不同内径的胚料调整内撑板2a具呈料圈2b轴线距离时,转动双向螺纹杆2e,使其在第一滑槽2d1中同轴转动,即使得位于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的内螺纹滑动块2f相向或背向移动,即使其通过固定销2h带动安装块2g相向或背向移动,从而调整内撑板2a具呈料圈2b轴线距离,腰型槽2d2用于滑动设置第一连杆2j,第一限位条2f1和第二限位条2g1在限位槽2d3中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内螺纹滑动块2f和安装块2g不易相对固定柱2d沿周向转动,从而便于稳定移动。
如图7和图9所示,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滑动圈2k和第二连杆2m,所述滑动圈2k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柱2d外周上下端,所述第二连杆2m两端分别于内撑板2a上下端及滑动圈2k外周铰接。
第二连杆2m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柱2d外周,当内撑板2a顶端通过第二连杆2m与滑动圈2k铰接时,胚料能够通过第二连杆2m斜面引导从而便于同轴插接在固定柱2d上,且不影响内撑板2a弹性抵接在胚料内壁。
如图8所示,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还包括有:
安装圈3b和举升架3c,所述安装圈3b通过举升架3c同轴向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2外周底端,所述安装圈3b上均布有三个沿径向设置的第二滑槽3b1;
滑动板3d,所述滑动板3d沿径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b1中,抵接轮3a与弹性内撑柱件2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滑动板3d朝向轴线端;
单轴气缸3f,所述单轴气缸3f沿径向设置在安装圈3b外周,且其输出周贯穿第二滑槽3b1与滑动板3d内端同轴固定连接。
当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后,启动单轴气缸3f,使其输出轴推动滑动板3d在第二滑槽3b1中沿径向滑动,从而使得抵接轮3a沿径向抵接在胚料外周,从而在对胚料进行三角夹持定位的状态下,胚料能够相对安装圈3b同轴转动,且在加工完成后,启动举升架3c,使得成品在被夹持状态下被举升,从而便于下料。
如图2所示,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包括有:
龙门架7a,所述龙门架7a设置在第一输送带5、工作台和第二输送带6顶部;
磁耦合无杆气缸7b,所述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水平设置在龙门架7a顶端;
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和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所述夹持件工作端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两侧,且所述夹持件轴线之间距离等于弹性内撑柱件2轴线与两侧输送带出进料端距离。
龙门架7a用于固定安装磁耦合无杆气缸7b,通过启动磁耦合无杆气缸7b,能够使得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将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2上拔出,且能够使得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将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上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从而便于连续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8所示,第二滑槽3b1朝向安装圈3b轴线端两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b2,滑动板3d偏离安装圈3b轴线端两侧设置有防止其脱离第二滑槽3b1的第二限位块3d1。
通过在第二滑槽3b1内侧设置第二滑槽3b1,在滑动板3d外侧设置第二限位块3d1,从而使得滑动板3d不易受外力作用从第二滑槽3b1中脱落,从而便于稳定定位并夹持胚料。
如图6所示,举升架3c包括有:
举升圈3c1和立柱3c2,所述举升圈3c1通过立柱3c2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圈3b底部,且所述立柱3c2沿竖直方向贯穿工作台并与其滑动配合;
立柱3c2,所述立柱3c2工作端竖直朝上与举升圈3c1底端固定连接。
启动双轴双杆气缸3c3,使其工作端向上推动举升圈3c1,使其通过立柱3c2举升安装圈3b,从而使得成品能够被举升,从而便于下料。
如图3所示,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包括有:
升降器7c1,所述升降器7c1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一侧;
三爪手指气缸7c2,所述三爪手指气缸7c2工作端竖直朝下同轴设置在升降器7c1工作端;
夹爪7c3,所述夹爪7c3设置在三爪手指气缸7c2夹持部,且其夹持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卡接胚料顶沿的三角槽7c4。
启动升降器7c1,能够使得三爪手指气缸7c2沿竖直方向升降,而启动三爪手指气缸7c2,能够使其通过夹爪7c3同轴夹持胚料,且通过三角槽7c4能够夹持胚料顶沿,从而防止胚料脱离升降器7c1的夹持。
如图2所示,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与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结构完全相同。
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与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结构完全相同,从而便于双工合作夹持胚料和成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进而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
步骤一,工作时,通过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带6分别输送轴线竖直且宽口朝下的胚料和成品;
步骤二,启动磁耦合无杆气缸7b,使得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将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然后使其复位,同时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同轴按压胚料,使得内撑板2a沿径向向其轴线方向移动,直到胚料同轴抵接在呈料圈2b顶端,使得内撑板2a沿径向克服弹簧2i弹力弹性抵接在胚料内壁,从而使得在旋薄时,通过内外压力相对平衡,使得旋薄后的成品壁厚均匀;
步骤三,启动举升架3c,使得三个滑动板3d带动抵接轮3a沿径向抵接在胚料外周底端,从而对胚料进行同轴限位矫正,且不影响胚料相对安装圈3b同轴转动;
步骤四,启动旋刀组件4,使其工作端靠近胚料外周并对其沿竖直方向旋薄,在此过程中,且旋转组件1,使其工作端通过弹性内撑柱件2带动胚料同轴转动,从而便于均匀旋薄;
步骤五,加工结束后,启动磁耦合无杆气缸7b,使得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将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2上拔出,同时启动举升架3c,使得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夹持并沿竖直方向举升成品,从而使得成品从弹性内撑柱件2上脱离,从而再由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6工作端,由其输送至指定地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旋转组件(1),所述旋转组件(1)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工作台上;
弹性内撑柱件(2),所述弹性内撑柱件(2)与旋转组件(1)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且其工作端外周均布有沿径向弹性移动的内撑板(2a),且所述弹性内撑柱件(2)工作端外周底端同轴设置有用于承接胚料的呈料圈(2b);
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同轴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2)外周底部,所述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内周设置有三个能够沿径向抵接胚料外周底部的抵接轮(3a),且所述抵接轮(3a)与弹性内撑柱件(2)同轴向;
旋刀组件(4),所述旋刀组件(4)工作端沿径向朝向弹性内撑柱件(2)轴线设置在工作台顶端;
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并列且沿弹性内撑柱件(2)径向设置在工作台两侧,且所述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和第二输送带(6)进料端均水平朝向弹性内撑柱件(2);
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设置在工作台顶部,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一工作端用于将第一输送带(5)出料端胚料同轴插接在弹性内撑柱件(2)上,所述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第二工作端用于将胚料抵接呈料圈(2b)顶端待其旋薄后再将其放置在第二输送带(6)进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橡胶垫片(2c),所述橡胶垫片(2c)设置在内撑板(2a)外抵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
固定柱(2d),所述固定柱(2d)同轴固定设置在旋转组件(1)工作端,所述固定柱(2d)内同轴设置有第一滑槽(2d1),且以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沿固定柱(2d)轴向的腰型槽(2d2),所述第一滑槽(2d1)内周沿轴向还均布有限位槽(2d3),呈料圈(2b)同轴设置在固定柱(2d)外周底端;
双向螺纹杆(2e),所述双向螺纹杆(2e)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
内螺纹滑动块(2f),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外周均布有与限位槽(2d3)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条(2f1),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与双向螺纹杆(2e)同轴螺纹拧接,且转动双向螺纹杆(2e)状态下,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内螺纹滑动块(2f)相向或背向滑动;
安装块(2g),所述内螺纹滑动块(2f)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端,且所述安装块(2g)位于内螺纹滑动块(2f)朝向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一端,所述安装块(2g)外周设置有与限位槽(2d3)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条(2g1);
固定销(2h)和弹簧(2i),所述固定销(2h)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块(2g)一端且与内螺纹滑动块(2f)滑动配合,所述弹簧(2i)同轴套设在固定销(2h)上,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内螺纹滑动块(2f)和安装块(2g)相对端;
第一连杆(2j),所述内撑板(2a)沿固定柱(2d)轴向设置在其外侧,且所述内撑板(2a)内侧两端通过第一连杆(2j)与第一滑槽(2d1)中平面两侧安装块(2g)外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内撑柱件(2)还包括有滑动圈(2k)和第二连杆(2m),所述滑动圈(2k)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柱(2d)外周上下端,所述第二连杆(2m)两端分别于内撑板(2a)上下端及滑动圈(2k)外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式定位固定圈(3)还包括有:
安装圈(3b)和举升架(3c),所述安装圈(3b)通过举升架(3c)同轴向设置在弹性内撑柱件(2)外周底端,所述安装圈(3b)上均布有三个沿径向设置的第二滑槽(3b1);
滑动板(3d),所述滑动板(3d)沿径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b1)中,抵接轮(3a)与弹性内撑柱件(2)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滑动板(3d)朝向轴线端;
单轴气缸(3f),所述单轴气缸(3f)沿径向设置在安装圈(3b)外周,且其输出周贯穿第二滑槽(3b1)与滑动板(3d)内端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双工往复移料组件(7)包括有:
龙门架(7a),所述龙门架(7a)设置在第一输送带(5)、工作台和第二输送带(6)顶部;
磁耦合无杆气缸(7b),所述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水平设置在龙门架(7a)顶端;
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和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所述夹持件工作端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两侧,且所述夹持件轴线之间距离等于弹性内撑柱件(2)轴线与两侧输送带出进料端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槽(3b1)朝向安装圈(3b)轴线端两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b2),滑动板(3d)偏离安装圈(3b)轴线端两侧设置有防止其脱离第二滑槽(3b1)的第二限位块(3d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举升架(3c)包括有:
举升圈(3c1)和立柱(3c2),所述举升圈(3c1)通过立柱(3c2)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圈(3b)底部,且所述立柱(3c2)沿竖直方向贯穿工作台并与其滑动配合;
立柱(3c2),所述立柱(3c2)工作端竖直朝上与举升圈(3c1)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包括有:
升降器(7c1),所述升降器(7c1)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在磁耦合无杆气缸(7b)工作端一侧;
三爪手指气缸(7c2),所述三爪手指气缸(7c2)工作端竖直朝下同轴设置在升降器(7c1)工作端;
夹爪(7c3),所述夹爪(7c3)设置在三爪手指气缸(7c2)夹持部,且其夹持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卡接胚料顶沿的三角槽(7c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d)与第一升降式三爪夹持件(7c)结构完全相同。
CN202011471718.0A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Withdrawn CN112719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718.0A CN112719462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718.0A CN112719462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9462A true CN112719462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99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1718.0A Withdrawn CN112719462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94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012A (zh) * 2021-09-30 2022-01-04 浙江昊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冲压的自动化冲压装置及冲压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012A (zh) * 2021-09-30 2022-01-04 浙江昊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冲压的自动化冲压装置及冲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6363A (zh) 一种用于对焊管件焊边的整管处理装置
CN112439943A (zh) 一种管件加工用切割机
CN112719462A (zh) 一种保温杯内胆旋薄设备
CN211418813U (zh) 保温杯专用旋转翻转夹持取杯放杯机构
CN109713859B (zh) 一种自动贴磁钢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439727U (zh) 一种半自动组装机
CN110977583A (zh) 一种轴类环状定位槽自动加工装置
CN112008416B (zh) 一种排气螺丝的加工设备
CN212862064U (zh) 一种中药颗粒全自动调剂设备
CN112917319A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打磨装置
CN214490104U (zh) 保温杯抛光机
CN109047555A (zh) 一种带磨砂功能的钛锅具制造设备
CN212639233U (zh) 一种具有均匀送料功能的机械加工用上料装置
CN209145986U (zh) 节能充入磁机
CN211407566U (zh) 一种用于椰子去皮机的转盘式输送装置
CN209408841U (zh) 修坯整形装置
CN111975478A (zh)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自动上下料及内外表面自动磨削设备
CN106424289A (zh) 一种连接器外壳的自动冲压设备
CN107876414B (zh) 一种具有附加轴的金属板材裁切零件分拣装置
CN207343289U (zh) 一种金属板材裁切零件分类装置
CN110774241A (zh) 一种用于工艺品加工的工作台
CN113044553A (zh) 姜茶生产用带推动组件的自动运输装置
CN215201981U (zh) 塑料件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4878014U (zh) 一种保温杯加工用输送装置
CN111975569B (zh) 一种用于圆饼木料外圆面抛光用砂带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