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3450A -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3450A
CN112703450A CN201980060007.3A CN201980060007A CN112703450A CN 112703450 A CN112703450 A CN 112703450A CN 201980060007 A CN201980060007 A CN 201980060007A CN 112703450 A CN112703450 A CN 11270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mage
display unit
digital camera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0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3450B (zh
Inventor
仓濑弘之
佐藤恒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0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3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3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3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03B17/52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of the Land typ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7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powering off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且能够降低电力负荷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备:胶片装填室(50),装填即显胶片包装盒(100);曝光用显示器(56);百叶窗板(62),设置于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摄影透镜(12);图像传感器(42);及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并在即显胶片(110)上记录图像。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的期间,关闭显示。

Description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相机主体中内置有打印机,并且能够将所拍摄的图像当场打印到介质上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在相机主体中内置有曝光用显示器并使用该曝光用显示器而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5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若使用曝光用显示器而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则存在来自显示器的各像素的光漫射而所打印的图像模糊的缺点。
并且,通常,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具备图像确认用显示器,但若除了图像确认用显示器以外还具备曝光用显示器,则存在电力负荷变大的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且能够降低电力负荷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1)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具备: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装填具备曝光用开口的即显胶片包装盒;第1显示部,经由曝光用开口,显示面与即显胶片包装盒内的即显胶片的曝光面对向配置于装填于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的即显胶片包装盒,并且通过图像的显示曝光即显胶片;出光方向限制部件,设置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且将来自第1显示部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摄像部,电子拍摄被摄体像;第2显示部,将图像显示于外部;及显示控制部,控制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而曝光即显胶片的期间,关闭第2显示部的显示。
根据本方式,经由出光方向限制部件曝光即显胶片。由此,能够防止所记录的图像的模糊,从而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并且,在曝光中,关闭第2显示部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2)根据上述(1)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由具备背光灯的液晶显示器构成,显示控制部控制构成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根据本方式,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由具备背光灯的液晶显示器构成,通过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控制显示的打开及关闭。由此,能够简化控制。
(3)根据上述(2)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显示相同的图像。
根据本方式,在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显示相同的图像。由此,能够简化显示的控制。
(4)根据上述(2)或(3)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
根据本方式,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由此,能够简化结构及控制。
(5)根据上述(2)至(4)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显示控制部在曝光即显胶片时,打开构成第1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在第2显示部显示图像时,打开构成第2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
根据本方式,当曝光即显胶片时,打开构成第1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并且,当在第2显示部显示图像时,打开构成第2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
(6)根据上述(2)至(5)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构成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具备白色光源及导光板。
根据本方式,构成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具备白色光源及导光板而构成。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隔着遮光部件重叠配置。
根据本方式,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隔着遮光部件重叠配置。由此,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8)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
根据本方式,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由此,能够省略彼此的遮光结构。
(9)根据上述(1)至(8)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对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根据本方式,对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图像即打印到即显胶片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
(10)根据上述(9)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图像处理部进行颠倒处理。
根据本方式,作为图像处理,进行颠倒处理。
(11)根据上述(9)或(10)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图像处理部进行边缘增强处理。
根据本方式,作为图像处理,进行边缘增强处理。
(12)根据上述(1)至(11)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由设置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的百叶窗板构成。
根据本方式,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由百叶窗板构成。
(13)根据上述(1)至(12)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调节第2显示部的亮度的亮度调节部,第2显示部以通过亮度调节部设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第1显示部以一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
根据本方式,能够调整第2显示部的亮度。
(14)根据上述(1)至(13)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控制摄像部的打开及关闭的摄像控制部,摄像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时,关闭摄像部。
根据本方式,在曝光中,关闭摄像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15)根据上述(1)至(14)中任一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检测对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的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检测部。
根据本方式,在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设置触摸操作检测部。
(16)根据上述(1)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由有机EL显示器构成,显示控制部控制构成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有机EL显示器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根据本方式,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由有机EL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ELD))构成。
(17)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具备在显示面设置有将来自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并且通过图像的显示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的第1显示部及将图像显示于外部的第2显示部,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中,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而曝光即显胶片的期间,关闭第2显示部的显示。
根据本方式,在经由出光方向限制部件曝光即显胶片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在曝光中,关闭用于将图像显示于外部的第2显示部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且能够降低电力负荷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内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5是即显胶片的主视图。
图6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曝光用显示器及显示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8是放大了百叶窗板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9是放大了百叶窗板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1是打印用图像的生成的概念图。
图12是显示控制器所具有的功能的框图。
图13是表示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回放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回放模式下进行打印时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过渡状态的图。
图16是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时序图。
图17是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时的概念图。
图18是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的概念图。
图19是表示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时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以两层来构成出光方向限制层构的百叶窗板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外观结构]
图1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后视立体图。另外,在图1及图2中,以箭头x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左右方向。以箭头y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上下方向。以箭头z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与横向或宽度方向含义相同。上下方向与高度方向或纵向含义相同。前后方向与进深方向含义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为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即显胶片以即显胶片包装盒的方式装填于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
如图1及图2所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有可携带的相机主体10。相机主体10具有前后方向的厚度薄且纵向尺寸长于横向尺寸的纵长的长方体形状。
在相机主体10的正面侧设置有成像透镜12及胶片盖罩14等。胶片盖罩14为开闭胶片装填室的罩。胶片盖罩14设置成经由设置于相机主体10底面的铰链14a(参考图3)能够进行开闭。
在相机主体10的背面侧设置有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为将图像显示于外部的显示器,是第2显示部的一例。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除了在拍摄时用作实时取景用显示器以外,在观赏已拍摄图像时还用作回放用显示器等。实时取景是指实时显示图像传感器所捕获的图像的功能。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因此,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还作为操作部而发挥功能。
在相机主体10的单侧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按钮18。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通过长按该电源按钮18,打开及关闭电源。
在相机主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胶片排出口20。胶片排出口20由即显胶片110能够通过的狭缝构成。打印出的即显胶片110从该胶片排出口20被排出。
[内部结构]
图3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内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作为数码相机所涉及的构成要件,具备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等。并且,作为打印机所涉及的构成要件具备胶片装填室50、胶片送出机构52、胶片输送机构54及曝光用显示器56等。并且,作为两者通用的构成要件具备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成像透镜>
成像透镜12将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于图像传感器42的受光面上。成像透镜12具有调焦功能,且构成为包含未图示的光圈及快门。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42例如由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二维固体成像元件构成。图像传感器42具有与所使用的即显胶片的可打印区域对应的纵横比的摄像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构成电子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
<胶片装填室>
胶片装填室50为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装填部(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胶片装填室50由凹部构成,通过胶片盖罩14进行开闭。凹部具有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嵌入的形状,通过盖上胶片盖罩14,以暗室状态被密闭。
<即显胶片包装盒>
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具有多张即显胶片110容纳于盒120的结构。
图4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图5是即显胶片的主视图。图6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另外,在图4至图6中,以箭头F来表示的方向为即显胶片110的送出方向。即显胶片110沿以箭头F来表示的方向被输送并从盒120被排出。
即显胶片110为所谓的“单片型”(也被称为散页胶片方式、integral film等)的即显胶片,是在曝光面的背面出现像的方式的即显胶片。即显胶片110具有矩形的卡片形状。即显胶片110构成为一侧面为曝光面110a而另一侧面为观察面110b。曝光面110a为通过曝光而记录像的面,观察面110b为观察所记录的像的面。
如图6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设置有曝光区域112、囊部114及收集部116。
曝光区域112为通过曝光而记录图像的区域。曝光区域112成为即显胶片110的可打印区域。囊部114及收集部116隔着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前后。
囊部114相对于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前侧。在囊部114内置有内含显影处理液的显影处理液囊部114a。
收集部116相对于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后侧。在收集部116内置有吸引件116a。
如图5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观察面110b设置有观察区域118。观察区域118为显示图像的区域。通过对曝光区域112进行显影处理,在观察区域118显示图像。观察区域118与曝光区域112对应地配置。在观察区域118的周围设置有框118a。
因此,图像显示于框内。
另外,以收集部116朝上而囊部114朝下的方向观赏即显胶片110。因此,图像以收集部116朝上而囊部114朝下的方向被打印。
即显胶片110在曝光之后通过将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展开于曝光区域112而得到显影处理。通过使即显胶片110穿过展开辊对54A之间而从囊部114挤出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并展开于曝光区域112。在进行展开处理时剩余的显影处理液由收集部116收集。
盒120具有矩形的箱形状。盒120在正面部分具有矩形的曝光用开口120a。并且,盒120在顶面部分具有狭缝状的排出口120b。即显胶片110将曝光面110a朝向盒120的正面侧(曝光用开口120a侧)且将囊部114朝向盒120的顶面侧(排出口120b侧)而重叠容纳于盒内。并且,盒120在底面部分具有狭缝状的卡爪开口部120c。通过使卡爪52a从该卡爪开口部120c进入,朝向排出口120b一张一张地输送容纳于盒120内的即显胶片110,并从排出口120b排出。
在一个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内容纳有多张(例如10张)即显胶片110。
<胶片送出机构>
胶片送出机构52从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的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将即显胶片110从层叠方向的上方依次一张一张地送出。胶片送出机构52具备沿即显胶片110的送出方向F前后移动的卡爪52a,通过该卡爪52a从层叠方向的上方一张一张地掏出盒内的即显胶片110,并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即显胶片110。
<胶片输送机构>
胶片输送机构54输送通过胶片送出机构52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的即显胶片110。胶片输送机构54具备展开辊对54A。展开辊对54A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旋转,并且夹持即显胶片110而进行输送。即显胶片110在由展开辊对54A输送的过程中得到显影处理。即,囊部114被展开辊对54A压扁而囊部内的显影处理液得到展开处理。
<曝光用显示器>
曝光用显示器56为用于在即显胶片110上记录图像的显示器。曝光用显示器56通过图像的显示而曝光即显胶片110,并将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110。曝光用显示器56为第1显示部的一例。曝光用显示器56设置于胶片装填室50的底面部。若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则容纳于其盒120内部的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经由曝光用开口120a与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对向配置。曝光用显示器56具有能够一次曝光即显胶片110的尺寸。因此,具有至少大于即显胶片110的观察区域118的尺寸的显示面56a。
曝光用显示器56由具备背光灯的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构成。
图7是表示曝光用显示器及显示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7所示,曝光用显示器56具备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及曝光用背光灯60。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由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构成。曝光用背光灯60从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背后对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均匀地照射光。曝光用背光灯60具备光源即棒状灯60a及将从棒状灯60a射出的光均匀地引导至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的导光板60b。
在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设置有百叶窗板62。百叶窗板62将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百叶窗板62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一例。百叶窗板62具有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曝光用开口120a对应的外形的薄板形状。若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则百叶窗板62嵌合于曝光用开口120a而与容纳于盒120内的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抵接。
图8是放大了百叶窗板的局部的剖视图。图9是放大了百叶窗板的局部的主视图。
如图8所示,百叶窗板62具有两层结构,在入射面62a的一侧具有出光方向限制层64,在出射面62b的一侧具有保护层66。另外,入射面62a为与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对向配置的面,出射面62b为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对向配置的面。
出光方向限制层64为将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层。出光方向限制层64由格栅状的遮光部64a及通过遮光部64a区划的透光部64b构成。遮光部64a由遮光性材料(例如,已着色的树脂材料(例如,黑色硅橡胶等)等)构成,且具有相对于入射面62a及出射面62b垂直的壁面。透光部64b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透明的硅橡胶等)构成,且构成相对于百叶窗板62的入射面62a及出射面62b垂直的光路。
保护层66为保护出光方向限制层64的层。保护层66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氯乙烯树脂等)构成。
上述结构的百叶窗板62仅选择性地透射相对于入射面62a大致垂直地入射的光。曝光用显示器56通过在显示面16a设置百叶窗板62,来自各像素P的光的出光方向被限制在相对于显示面16a大致垂直的方向。由此,来自各像素P的光能够大致垂直地照射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从而能够防止所记录的图像的模糊。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如图7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具备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及触摸传感器72。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由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构成。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从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的背后向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均匀地照射光。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具备白色光源即棒状灯70a及将从棒状灯70a射出的光均匀地引导至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的导光板70b。触摸传感器72设置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面16a。触摸传感器72为触摸操作检测部的一例。触摸传感器72检测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面16a的触摸操作。
如图3及图7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与曝光用显示器56重叠配置。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与曝光用显示器56之间设置有遮光壁74。遮光壁74为遮光部件的一例,防止彼此的背光灯的光泄漏到另一显示区域。由此,能够防止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的光泄漏到曝光用显示器56侧而即显胶片110曝光。
[电结构]
图10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如图10所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备具有CPU(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80,通过微型计算机80控制各部的驱动。即,微型计算机80控制成像透镜12、图像传感器42、胶片送出机构52及胶片输送机构54等的驱动。微型计算机80根据来自操作部92的操作输入,控制各部。操作部92由电源按钮18及触摸传感器72构成。微型计算机80通过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备模拟信号处理部82、数字信号处理部84、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存储器88、存储控制器88a及显示控制器90。
模拟信号处理部82读取从图像传感器42输出的每个像素的模拟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相关双采样处理、放大处理等)。模拟信号处理部82包含ADC(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AD转换器),并且,将规定的信号处理之后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
数字信号处理部84读取从模拟信号处理部82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灰度转换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同步化处理、YC转换处理等)而生成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微型计算机80。
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对所打印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而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即,生成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为最适合于对即显胶片110曝光的图像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使用单片型即显胶片110,因此作为图像处理的一环,进行图像的左右颠倒处理。并且,即显胶片110颠倒上下(天地)来装填于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因此进行上下颠倒处理。
图11是打印用图像的生成的概念图。
在图11中,图(A)是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图(B)是打印用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如图11所示,打印用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成为上下及左右颠倒的图像。
存储器88存储包含图像数据的各种数据。存储器88例如由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控制器88a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对存储器88写入数据。
显示控制器90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显示控制器90例如由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
图12是显示控制器所具有的功能的框图。
显示控制器90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图像时,向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输出显示数据,且点亮(“开”)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并且,显示控制器90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时,向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输出显示数据,且点亮(“开”)曝光用背光灯60。
微型计算机80通过执行规定的显示控制程序,作为显示控制部80a而发挥功能,经由显示控制器90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
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拍摄模式,则显示控制部80a将图像传感器42所捕获的图像实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将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并且,将拍摄中所需的操作按钮(快门按钮等)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而且,根据需要,将拍摄所需的信息(光圈值、快门速度、可拍摄张数等)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并且,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回放模式,则显示控制部80a将记录于存储器88的图像数据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而且,显示控制部80a根据设定画面的调出,将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另一方面,当打印图像时,将打印用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此时,显示控制部80a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作用]
<拍摄>
若打开电源,则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以拍摄模式启动。在拍摄模式下,由图像传感器42捕获的图像实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用户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用作取景器而确认构图的调整、对主要被摄体的对焦状态等。
图13是表示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3所示,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实时取景图像LI及各种操作按钮。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作为操作按钮显示了快门按钮SB、回放按钮PB及菜单按钮MB的情况。快门按钮SB为命令记录(拍摄)图像的按钮。回放按钮PB为命令切换向回放模式的按钮。菜单按钮MB为命令显示菜单画面的按钮。
用户触摸快门按钮SB而命令记录图像。若命令记录图像,则从图像传感器42读取记录用图像数据,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并记录于存储器88。
<回放>
若在拍摄模式的状态下触摸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回放按钮PB,则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回放模式。
若切换为回放模式,则最后拍摄的图像(最后记录于存储器88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从存储器88被读出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图14是表示回放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4所示,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回放图像PI及各种操作按钮。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作为操作按钮显示了打印按钮PrB、相机按钮CB及菜单按钮MB的情况。打印按钮PrB为命令打印显示中的图像的按钮。相机按钮CB为命令向拍摄模式切换的按钮。菜单按钮MB为命令显示菜单画面的按钮。
当打印显示中的图像时,用户触摸打印按钮PrB。并且,当进行逐帧播放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轻击操作。轻击操作是指用指尖轻拂画面的操作。并且,当放大显示中的图像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放大操作。放大操作是指用两根手指触摸画面的状态下扩展手指的间隔的操作。并且,当缩小显示中的图像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缩小操作。缩小操作是指用两根手指触摸画面的状态下缩短手指的间隔的操作。
<打印>
如上所述,在回放模式下,若在图像回放中触摸打印按钮PrB,则显示中的图像被打印。并且,在拍摄模式下,若选择自动打印模式,则所拍摄的图像不等待打印命令而直接被打印。自动打印模式的打开、关闭的设定例如从菜单画面调出模式设定画面来进行。
若命令打印,则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添加到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并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微型计算机80将所生成的打印用图像数据添加到显示控制器90并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由此,打印用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
通过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曝光即显胶片110。此时,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经由百叶窗板62照射而曝光即显胶片110。百叶窗板62具有仅透射相对于曝光面110a大致垂直的光的作用。由此,能够防止图像的模糊,从而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
图像以一定时间、一定的亮度显示。曝光时间根据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而设定。即,设定为能够适度曝光即显胶片110的时间。
若从显示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则关闭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并结束曝光。若曝光结束,则胶片送出机构52及胶片输送机构54被驱动。通过驱动胶片送出机构52,通过卡爪52a从盒120排出已曝光的即显胶片110。从盒120排出的即显胶片110通过展开辊对54A从胶片排出口20被排出。并且,在该排出过程中得到显影处理。即,囊部114被展开辊对54A压扁而囊部内的显影处理液得到展开处理而进行显影处理。
图15是表示回放模式下进行打印时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过渡状态的图。
图15(A)示出了图像的回放状态,若在该状态下触摸打印按钮而命令打印回放中的图像,则如图15(B)所示,显示打印的确认画面。在打印的确认画面中,打印的图形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显示对即显胶片110进行打印时的图形的图像(使打印对象的图像落入即显胶片110的观察面110b的观察区域118的方式的图像)。并且,与此同时,显示命令执行打印的“确定”按钮及命令中止打印的“取消”按钮。当执行打印时,用户触摸“确定”按钮,当中止打印时,触摸“取消”按钮。若触摸“取消”按钮,则恢复到图15(A)所示的回放画面。另一方面,若触摸“确定”按钮,则如图15(C)所示,显示通知执行打印的画面。在该画面中,显示“打印”的消息。然后,执行打印。即,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记录用图像,并且曝光即显胶片110。在曝光中,如图15(D)所示,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若曝光结束,则如图15(A)所示,恢复到打印出的图像的回放画面。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在曝光中,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并且,由此可实现电池的小型化,进而实现相机整体的小型化。
图16是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时序图。
图16示出了在时刻t2开始曝光,在时刻t3结束曝光时的显示控制的方式。如图16所示,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而曝光即显胶片110的期间,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在开始曝光的一定时间之前关闭显示。换言之,当曝光即显胶片时,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经过Δt之后)开始曝光。
在曝光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继续关闭显示,若曝光结束,则经过一定时间后(经过Δt之后)打开显示。即,关闭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并且从其关闭起经过一定时间后打开显示。
如此,在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中,必定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另外,在曝光用显示器处于显示中,且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被关闭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与声音和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分体的光源等向使用者通知正在曝光中。由此,即使在曝光中关闭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情况下,也能够掌握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电源并未关闭而正在曝光中。并且,作为通知机构,能够利用胶片输送机构54输送胶片时产生的声音和振动等机械通知机构。通过将输送胶片时产生的声音和振动用作通知机构,能够实现省电化或减少组件数量。
[变形例]
<拍摄模式下的处理>
当在拍摄模式下进行打印时,在曝光中,优选关闭摄像部的驱动。更具体而言,在曝光用显示器56显示图像时,关闭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的驱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电力峰值。在该情况下,微型计算机80作为摄像控制部而发挥功能,并控制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的驱动。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1>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背光灯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相比功率消耗更大,因此通过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显示的打开及关闭,能够充分地降低电力负荷。并且,能够简化控制。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2>
当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也可以显示相同的图像。即,也可以从显示控制器90输出相同的显示数据而在各液晶显示器中显示相同的图像。由此,能够简化显示控制。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曝光中,在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中显示曝光中的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110的图像)。但是,关闭了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因此无法视觉辨认。相同地,在拍摄中,在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中显示实时取景图像,但关闭了曝光用背光灯60,因此不会曝光即显胶片110。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3>
当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相同的图像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设为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的结构。
图17是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时的概念图。
如图17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相对于显示控制器90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90a连接。更具体而言,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与显示控制器90的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90a连接。由此,从显示控制器90对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及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添加相同的显示数据,显示相同的图像。
如此,通过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通用用于显示控制的接口,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4>
也可以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图18是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的概念图。
如图18所示,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及曝光用背光灯60通过开关90b选择性地点亮。由此,能够选择性地仅显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的任一个。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4>
如上所述,当曝光即显胶片110时,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以一定时间、一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因此,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为恒定。
另一方面,关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优选用户能够自由地调节其亮度。即,优选另行设置亮度调节部而使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由此,不依赖于使用环境而能够始终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度。
亮度调节例如准备亮度调节画面并通过画面操作进行。亮度调节画面例如设为从菜单画面调出的结构。此外,也能够设为在相机主体10中设置亮度调节转盘等而进行调节的结构。
另外,关于曝光用显示器56,设为恒定的亮度,但由于具备百叶窗板62,因此其亮度设定为高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亮度。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均由液晶显示器构成,但用作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设备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能够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ELD)、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及电子纸等平板显示器。并且,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无需一定是相同的显示设备,例如,其中一个也可以由液晶显示器来构成,而另一个由有机EL显示器构成。并且,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使用显示尺寸不同的显示器。
当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由液晶显示器来构成时,背光灯也可以使用以面来发光的结构的灯。
另外,关于曝光用显示器56,若考虑对即显胶片的记录,则像素间距(相邻的像素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00μm以下。另外,若要获得更良好的图像,则像素间距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μm以下。
并且,通常在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中,在其显示面设置有作为保护层的玻璃板,但曝光用显示器56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为了缩短从各像素至即显胶片的曝光面的距离而优选使用玻璃板等保护层的厚度薄的显示设备。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布局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背靠背重叠配置的结构,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布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设为隔着胶片装填室50配置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若在胶片装填室50装填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则隔着即显胶片11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
图19是表示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时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9示出了在胶片盖罩14上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时的例子。如此,通过在胶片盖罩14上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
通过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能够省略遮光壁。
<摄像部的变形例>
也可以设置多个摄像部。例如,也可以分别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正面及背面。并且,也可以设为将摄像部能够旋转地保持于相机主体并且能够任意地调整摄像方向。
<即显胶片的变形例>
关于所使用的即显胶片,并不限于单片型,也可以使用撕拉方式的即显胶片等。
<百叶窗板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两层结构来构成作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百叶窗板,但作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百叶窗板至少具备出光方向限制层即可。
并且,在出光方向限制层中,透光部至少能够使光通过即可。因此,也能够将透光部由空腔来构成,仅由遮光部来构成出航方向限制层。
并且,在出光方向限制层中,遮光部可以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反射光的材料构成。遮光部能够使用已着色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黑色硅橡胶等。并且,作为吸收光的材料,能够使用中性密度滤光片(ND(Neutral Density)滤光片)。ND滤光片表示中性的光密度的滤光片,是在曝光中所使用的波长区域中不影响波长而能够均匀地吸收(以吸收率计50%以上且99.999%以下;以光透射率计0.001%以上且50%以下)光的滤光片。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单层来构成百叶窗板的出光方向限制层,但也能够以多个层来构成出光方向限制层。
图20是表示以两层来构成出光方向限制层的百叶窗板的一例的图。
如图20所示,本例的百叶窗板62的出光方向限制层64具有两层结构。更具体而言,具有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64y及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64x。
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64y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遮光部64y1沿x方向以一定间距配置的结构。相邻的遮光部64y1之间由透光部64y2构成。
另一方面,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64x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遮光部64x1沿y方向以一定间距配置的结构。相邻的遮光部64x1之间由透光部64x2构成。
通过该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64y及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64x重叠配置,作为整体构成格栅状的遮光部。这种百叶窗板能够通过重叠构成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64y的百叶窗板(百叶窗胶片)与构成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64x的百叶窗板(百叶窗胶片)来构成。
出光方向限制层中的遮光部的间距(相邻的遮光部之间的距离)优选设为80μm以下,更优选设为65μm以下。通过以该范围来设定,能够适当地遮挡来自曝光用显示器的各像素的斜方向的光,从而能够将高品质的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
并且,出光方向限制层中的遮光部的排列方向与曝光用显示器的各像素的排列方向无需一定要一致。也能够对出光方向限制层中的遮光部的排列方向与曝光用显示器的各像素的排列方向之间设置角度差。通过设置角度差,能够抑制摩尔纹的产生。该角度差优选为1度~45度,更优选为5度~40度,进一步优选为10度~35度。
出光方向限制层的厚度优选设为1.5mm以上且4.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以上且4.0mm以下。通过使出光方向限制层的厚度变厚,能够更有效地限制出光方向。另一方面,若出光方向限制层的厚度变厚,则记录图像变得容易模糊。因此,优选以上述范围的厚度来构成出光方向限制层。另外,当出光方向限制层由多个层构成时,该厚度为多个层的合计厚度。
关于保护层,并不一定需要,但为了包含出光方向限制层而优选设置。保护层为透明且能够使光通过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保护层中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氯乙烯树脂等塑料板。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设为0.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通过将保护层的厚度设为0.1μm以上,除了保护出光方向限制层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使摩尔纹不明显的效果。并且,还具有使根据出光方向限制层的缺陷或结构而产生的图像的缺陷不明显的效果。并且,通过将保护层的厚度设为500μm以下,能够防止记录图像的模糊。
<打印用图像处理的变形例>
为了打印更高品质的图像,也可以对曝光用图像,即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的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例如,考虑到记录图像的浓度差可能会比显示图像更减少,也可以进行预先增加(增强)显示图像的高频成分(边缘部)的处理即所谓的边缘增强处理。作为边缘增强处理,例如能够采用反锐化掩模处理等公知的方法。
符号说明
1-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相机主体,12-成像透镜,14-胶片盖罩,14a-铰链,16-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a-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面,18-电源按钮,20-胶片排出口,42-图像传感器,50-胶片装填室,52-胶片送出机构,52a-卡爪,54-胶片输送机构,54A-展开辊对,56-曝光用显示器,56a-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面,58-曝光用液晶显示器,60-曝光用背光灯,60a-棒状灯,60b-导光板,62-百叶窗板,62a-百叶窗板的入射面,62b-百叶窗板的出射面,64-出光方向限制层,64a-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遮光部,64b-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透光部,64y-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64y1-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遮光部,64y2-第1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透光部,64x-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64x1-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遮光部,64x2-第2出光方向限制层的透光部,66-保护层,68-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70-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a-棒状灯,70b-导光板,72-触摸传感器,74-遮光壁,80-微型计算机,80a-显示控制部,82-模拟信号处理部,84-数字信号处理部,86-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8-存储器,88a-存储控制器,90-显示控制器,90a-图像输出接口,90b-开关,92-操作部,100-即显胶片包装盒,110-即显胶片,110a-即显胶片的曝光面,110b-即显胶片的观察面,112-设置于曝光面的曝光区域,114-囊部,114a-显影处理液囊部,116-收集部,116a-吸引件,118-设置于观察面的观察区域,118a-框,120-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盒,120a-曝光用开口,120b-排出口,120c-卡爪开口部,CB-相机按钮,F-即显胶片的送出方向,LI-实时取景图像,MB-菜单按钮,P-像素,PB-回放按钮,PI-回放图像,PrB-打印按钮,SB-快门按钮。

Claims (17)

1.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具备:
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其装填具备曝光用开口的即显胶片包装盒;
第1显示部,对于装填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的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该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内的即显胶片的曝光面隔着所述曝光用开口对置配置,通过图像的显示,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
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该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将来自所述第1显示部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固定范围内;
摄像部,其以电子方式拍摄被摄体像;
第2显示部,其将图像显示于外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中显示图像而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的期间,关闭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分别由具备背光灯的液晶显示器构成,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构成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所述背光灯的打开以及关闭,从而控制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的打开以及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中显示相同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的情况下,打开构成所述第1显示部的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所述背光灯,在所述第2显示部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打开构成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所述背光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构成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所述背光灯具备白色光源以及导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第2显示部隔着遮光部件重叠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第2显示部隔着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反转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边缘增强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由设置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的百叶窗板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亮度调节部,该亮度调节部调节所述第2显示部的亮度,
所述第2显示部以由所述亮度调节部设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
所述第1显示部以固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摄像控制部,该摄像控制部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打开以及关闭,
所述摄像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的过程中,关闭所述摄像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触摸操作检测部,该触摸操作检测部检测对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的触摸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分别由有机EL显示器构成,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构成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有机EL显示器的打开以及关闭,从而控制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的打开以及关闭。
17.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具备:第1显示部,其在显示面设置有将来自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固定范围内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通过图像的显示,使即显胶片以面进行曝光;以及第2显示部,其将图像显示于外部,其中,
在所述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中,
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而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的期间,关闭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
CN201980060007.3A 2018-09-13 2019-09-11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703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1717 2018-09-13
JP2018171717 2018-09-13
PCT/JP2019/035618 WO2020054749A1 (ja) 2018-09-13 2019-09-11 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3450A true CN112703450A (zh) 2021-04-23
CN112703450B CN112703450B (zh) 2023-04-04

Family

ID=6977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0007.3A Active CN112703450B (zh) 2018-09-13 2019-09-11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6631B2 (zh)
JP (1) JP7116182B2 (zh)
CN (1) CN112703450B (zh)
WO (1) WO20200547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6174A (zh) * 2022-09-05 2022-10-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设计装修的智能化操作装置及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2911A (en) * 1989-04-28 1991-07-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Video image printer using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s and primary auxiliary direction scanning
CN1276882A (zh) * 1997-10-23 2000-12-13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电子静态照相机、即时打印机和即时胶片
JP2001092016A (ja) * 1999-07-21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ト機能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77591A (ja) * 2000-03-31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映し込み装置、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9248A (en) * 1997-01-31 1999-06-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xposure control of camera attached to printer electronic camera
KR100578513B1 (ko) * 1998-04-15 2006-05-12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인스턴트 프린터, 이를 사용한 프린트 방법, 및 프린터일체형 전자 스틸 카메라
JP2000196980A (ja) 1998-10-22 2000-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携帯型プリンタ及びカメラ
JP2000284370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一体型プリンタ装置
JP2001045342A (ja) * 1999-08-02 2001-02-16 Nippon Polaroid Kk 画像表示機能を備える露光装置、露光機能を備える電子カメラ、情報端末および携帯通信装置
JP2001298694A (ja) * 2000-04-13 2001-10-26 Konica Corp 撮像装置、画像記録システム、画像記録装置及び出力特性補正方法
JP3999449B2 (ja) * 2000-07-27 2007-10-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イルム押さえ装置
JP2002120407A (ja) * 2000-10-16 2002-04-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プリンタ
JP2004109615A (ja) * 2002-09-19 2004-04-08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アナログ表示装置
JP2016103666A (ja) * 2013-03-11 2016-06-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2911A (en) * 1989-04-28 1991-07-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Video image printer using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s and primary auxiliary direction scanning
CN1276882A (zh) * 1997-10-23 2000-12-13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电子静态照相机、即时打印机和即时胶片
US6963359B1 (en) * 1997-10-23 2005-1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instant printer and instant film
JP2001092016A (ja) * 1999-07-21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ト機能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77591A (ja) * 2000-03-31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映し込み装置、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6174A (zh) * 2022-09-05 2022-10-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设计装修的智能化操作装置及其系统
CN115206174B (zh) * 2022-09-05 2023-12-1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设计装修的智能化操作装置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4749A1 (ja) 2020-03-19
CN112703450B (zh) 2023-04-04
JP7116182B2 (ja) 2022-08-09
US20210185184A1 (en) 2021-06-17
US11736631B2 (en) 2023-08-22
JPWO2020054749A1 (ja) 2021-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9787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862132B2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N108234803B (zh)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CN108234812B (zh)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US10642129B2 (en) Digital camera including printer
JP2001253122A (ja) プリント方法、携帯通信端末及び携帯型プリンタ
CN112703450B (zh)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2689795B (zh)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8215526B (zh) 打印机、带有打印机的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CN112740103B (zh)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
JP6756602B2 (ja) プリンター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0209469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7306419A (ja) ゴミ除去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4378116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2225351A (ja) モバイルプリンタ
JP2001027796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フイルム及びプリント装置
JPH10301192A (ja) カメラ
JP2001205853A (ja) 光プリンタ
JP2005274986A (ja) 撮影装置
JPH10301184A (ja) カメラ
JP2001330898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露光方法
JP2000001000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