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3302A - 贮存箱 - Google Patents

贮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3302A
CN112703302A CN201980059968.2A CN201980059968A CN112703302A CN 112703302 A CN112703302 A CN 112703302A CN 201980059968 A CN201980059968 A CN 201980059968A CN 112703302 A CN112703302 A CN 112703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groove
transport medium
storage tank
heat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9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竹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03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3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贮存箱具有:容纳部,其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连接部,其使从冷却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流出的热输送介质流入容纳部,并且使热输送介质从容纳部向散热器流出;以及槽部,其形成于容纳部的外侧面且收纳有与连接部连接的软管。在槽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软管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

Description

贮存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贮存箱。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设有贮存箱,其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冷却水。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构造:在容纳在散热器内循环的冷却水的贮存箱中,与散热器相连的软管被收纳于在贮存箱的外侧面上形成的凹槽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2511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贮存箱中,在与散热器相连的软管被收纳于在贮存箱的外侧面上形成的凹槽内的构造的情况下,如果高温的热输送介质在软管中流动,则因热传递介质的热而在软管中产生热应力,从而产生软管变形、软管闭塞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收纳软管,并且即使软管因热输送介质的热而变形也难以闭塞的贮存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贮存箱具有:容纳部,其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连接部,其使从冷却所述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流出的所述热输送介质流入所述容纳部,并且使所述热输送介质从所述容纳部向所述散热器流出;以及槽部,其形成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面且收纳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软管,在所述槽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软管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
另外,所述槽部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所述软管未收纳于所述槽部的状态下的所述软管的外径。另外,所述多个凸部也可以在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设于与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的所述内侧面。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凸部具有弯曲面,收纳于所述槽部的所述软管与所述多个凸部的弯曲面接触。另外,也可以还具有盖部,所述盖部能够拆装地设于向所述容纳部供给所述热输送介质的供给部,并且在外侧面上形成有所述槽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贮存箱,起到以下效果:在贮存箱中能够收纳软管,并且即使软管因热输送介质的热而变形,也难以闭塞。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贮存箱设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贮存箱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贮存箱4的周边结构]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贮存箱4设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贮存箱4的构造的图。
车辆具有引擎1、散热器2、泵3、贮存箱4、以及软管5。引擎1产生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引擎1例如是汽油引擎或柴油引擎。引擎1在通过供给燃料(例如汽油或柴油)及空气并使其燃烧而产生动力的同时,产生排气气体。
散热器2对冷却引擎1的热输送介质进行冷却。热输送介质是冷却水。热输送介质在引擎1与散热器2之间循环。散热器2对因在引擎1中流过而被加热了的热输送介质进行冷却。从散热器2流出的热输送介质的温度低于流入散热器2之前的热输送介质的温度。
散热器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面具有使冷却用的空气(例如,通过行驶风或风扇而流动的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在散热器2的后面具有使该冷却用的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散热器2通过使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流入的空气(例如,通过行驶风或风扇而流动的空气)与从引擎1流出的被加热了的热输送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被加热了的热输送介质。由散热器2冷却后的热输送介质流入引擎1。
泵3具有加压输送热输送介质的功能。泵3设于散热器2与引擎1之间,例如散热器2的下游且引擎1的上游。
热输送介质依次循环流过引擎1、散热器2以及泵3。如上述这样,热输送介质由于通过引擎1而温度上升,由于通过散热器2而温度降低。
贮存箱4是容纳热输送介质的容器。贮存箱4经由软管5与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具体而言,车辆的单元例如是散热器2。在热输送介质的温度上升而体积膨胀、或热输送介质的温度下降而体积收缩的情况下,贮存箱4容纳从散热器2溢出的热输送介质。贮存箱4的详细情况后述。
软管5是使热输送介质流动的介质输送部件。具体而言,软管5是在散热器2与贮存箱4之间使热输送介质流动的介质输送部件。软管5例如为树脂制,并为圆筒状。
[贮存箱4的构造]
贮存箱4具有容纳部41、连接部42、供给部43、盖部44、以及槽部45。容纳部41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具体而言,容纳部41容纳对引擎1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
经由连接部42,从冷却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2流出的热输送介质流入容纳部41,并且热输送介质从容纳部41向散热器2流出。连接部42例如为圆筒状,设于容纳部41的下表面。
供给部43是用于向容纳部41供给热输送介质的通路。具体而言,供给部43例如为圆筒状,设于容纳部41的上表面。盖部44能够拆装地设于供给部43。例如,车辆的用户或维修负责人在从供给部44拆下盖部44的状态下,通过使热输送介质从供给部43流入容纳部41,从而向容纳部41补充热输送介质。并且,在热输送介质被补充到容纳部41后,盖部44被安装于供给部43。
槽部45形成于容纳部41的外侧面,并且收纳有与连接部42连接的软管5。槽部45的截面为大致长方形或大致半圆形。槽部45也可以形成于供给部43或盖部44的外侧面。
在槽部45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凸部451。多个凸部451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像这样,通过在槽部45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451,从而贮存箱4能够将软管5支承于槽部45的内侧。另外,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贮存箱4能够减小使槽部45的内侧面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面积。因此,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贮存箱4能够减小软管5的外侧面中的从槽部45的内侧面受到力的区域。
另外,槽部45的宽度大于软管5未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的软管5的外径。具体而言,槽部45的未形成有多个凸部451的区域处的槽部45的宽度,大于软管5未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的软管5的外径。像这样,通过槽部45的宽度大于软管5未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的软管5的外径,从而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能够减小槽部45的内侧面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面积。因此,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贮存箱4能够减小软管5的外侧面中的从槽部45的内侧面受到力的区域。
另外,多个凸部451在软管5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设于与软管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的内侧面。像这样,通过多个凸部451在软管5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设于与软管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的内侧面,从而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贮存箱4能够使软管5的外侧面中的从槽部45的内侧面受到力的区域分散。
另外,多个凸部451具有弯曲面。被收纳于槽部45的软管5与多个凸部451的弯曲面接触。像这样,通过被收纳于槽部45的软管5与多个凸部451的弯曲面接触,贮存箱4能够减小在软管5上产生的应力。
[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贮存箱4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贮存箱4具有:容纳部41,其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以及连接部42,其使从冷却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2流出的热输送介质流入容纳部41,并且使热输送介质从容纳部41向散热器2流出。另外,贮存箱4具有槽部45,其形成于容纳部41的外侧面且收纳有与连接部42连接的软管5,在槽部45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451。
本实施方式的贮存箱4具有槽部45,其形成于容纳部41的外侧面且收纳有与连接部42连接的软管5,在槽部45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451。因此,贮存箱4能够将软管5支承于槽部45的内侧。
另外,贮存箱4能够减小被收纳于槽部45的软管5的外侧面与槽部45的内侧面接触的面积,例如,小于在槽部45未形成有多个凸部451的情况下的槽部45的内侧面与软管5的外侧面接触的面积。因此,在软管5被收纳于槽部45的状态下,贮存箱4能够减小软管5的外侧面中的从槽部45的内侧面受到力的区域。其结果,贮存箱4能够收纳软管5,并且即使软管5因流过软管5的热输送介质的热而变形,也难以闭塞。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贮存箱4容纳冷却引擎1的冷却水,并与冷却该冷却水的散热器2连接的示例,但不限定于此。贮存箱4只要是在车辆中容纳对需要冷却的设备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并与冷却该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连接的箱即可。贮存箱4例如也可以容纳在水冷中冷器或空调中使用的热输送介质,并与冷却该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连接。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例如,装置的分散/统合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对于其全部或一部分,能够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或物理性地进行分散/统合而构成。另外,通过多个实施方式的任意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兼具原来的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8年9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71772),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贮存箱在能够收纳软管,并且即使软管因热输送介质的热而变形也难以闭塞的点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引擎
2…散热器
3…泵
4…贮存箱
41…容纳部
42…连接部
43…供给部
44…盖部
45…槽部
451…凸部
5…软管。

Claims (5)

1.一种贮存箱,其特征在于,具有:
容纳部,其容纳对车辆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的热输送介质,
连接部,其使从冷却所述热输送介质的散热器流出的所述热输送介质流入所述容纳部,并且使所述热输送介质从所述容纳部向所述散热器流出,
以及槽部,其被形成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面且收纳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软管;
在所述槽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软管的外侧面接触的多个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软管未收纳于所述槽部的状态下的所述软管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在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设于与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的所述内侧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具有弯曲面;
收纳于所述槽部的所述软管与所述多个凸部的弯曲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盖部,所述盖部能够拆装地设于向所述容纳部供给所述热输送介质的供给部,并且在外侧面上形成有所述槽部。
CN201980059968.2A 2018-09-13 2019-09-09 贮存箱 Pending CN1127033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1772A JP7103099B2 (ja) 2018-09-13 2018-09-13 リザーブタンク
JP2018-171772 2018-09-13
PCT/JP2019/035335 WO2020054651A1 (ja) 2018-09-13 2019-09-09 リザーブタン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3302A true CN112703302A (zh) 2021-04-23

Family

ID=6977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9968.2A Pending CN112703302A (zh) 2018-09-13 2019-09-09 贮存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03099B2 (zh)
CN (1) CN112703302A (zh)
PH (1) PH12021550527A1 (zh)
WO (1) WO202005465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2029U (zh) * 1978-12-21 1980-06-25
JPH0577539U (ja) * 1992-03-26 1993-10-22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タンク
JP200906710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Honda Motor Co Ltd 配管の保持構造
CN103052776A (zh) * 2010-07-28 2013-04-1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冷却水贮存箱的支承构造
JP2014114702A (ja) * 2012-12-06 2014-06-2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リザーブタン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2029U (zh) * 1978-12-21 1980-06-25
JPH0577539U (ja) * 1992-03-26 1993-10-22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タンク
JP200906710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Honda Motor Co Ltd 配管の保持構造
CN103052776A (zh) * 2010-07-28 2013-04-1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冷却水贮存箱的支承构造
JP2014114702A (ja) * 2012-12-06 2014-06-2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リザーブタン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21550527A1 (en) 2022-02-21
JP2020041533A (ja) 2020-03-19
JP7103099B2 (ja) 2022-07-20
WO2020054651A1 (ja)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895B (zh) 一体式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US20110061833A1 (en) Stationary engine coolant circuit
JP2019501331A (ja) 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223508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インタークーラ
US7343884B1 (en) Coolant system for hybrid power system
US20120248252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fuel cell systems, method for cooling fuel cell systems, and a fuel cell system
CN104053963A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及相应的空气进气装置
CN112703302A (zh) 贮存箱
JP5777658B2 (ja) 電子部品の冷却器
CN114513929A (zh) 贮液箱
US10604003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supply system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hybrid vehicle and cooling the jacket of a motor with low pressure supply to low pressure part
FR3014754A1 (fr) Systeme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 climatisation d'air pour vehicule hybride
US20230158883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JP7251070B2 (ja) 冷却システム
US20140216404A1 (en) Vehicle Fuel Delivery System
JP5024894B2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JP7224727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
WO2020027277A1 (ja) サブタンク
KR20100115672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112049719A (zh)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CN211252124U (zh) 空调装置的管道结构
US11752453B1 (en) Deaeration device for thermal system
US20200256293A1 (en) Vapor separator with thermoelectric heat exchanger
JP2018018586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438452B2 (ja) 熱交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