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9719A -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9719A
CN112049719A CN201911059423.XA CN201911059423A CN112049719A CN 112049719 A CN112049719 A CN 112049719A CN 201911059423 A CN201911059423 A CN 201911059423A CN 112049719 A CN112049719 A CN 112049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assage
coolant
integr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94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669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6411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2049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9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9/00Cooling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7/00
    • F01P9/04Cooling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7/00 by simultaneous or alternative use of direct air-cooling and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01P11/029Expansion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01P11/028Deaera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01P11/0285Ven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2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liquids, e.g. containing solids, or liquids and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包括:箱体,其具有将冷却剂和气体容纳在其中的空间;以及喷射器,其一体地联接至所述箱体,其中,所述喷射器配置为在气体流入到箱体中之前,使用箱体中包含的冷却剂来冷却从气体源产生的气体。

Description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66921号并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能够使用冷却剂在车辆的冷却系统中冷却从气体源(散热器、发动机侧水套、涡轮侧水套等)吸入储液箱的气体。
背景技术
通常,当车辆在工作时,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爆炸温度达到约1500℃的高温。如果未适当冷却,则会出现例如发动机过热导致各种部件以及发动机造成损坏,润滑油粘度降低以及异常燃烧等问题,从而使发动机无法运行。因此,车辆配备有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该冷却系统包括:水套,其形成在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汽缸盖中;散热器,其流体连接到水套;加热器芯,其使用在水套中加热的冷却剂来加热供应到车辆内部的空气;储液箱,其流体连接至水套和散热器。
另外,涡轮增压器可以布置在发动机的一侧。涡轮增压器是一种通过使用由内燃机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发动机废气压力使涡轮机转动,然后使用该转动力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推动进气,来增加功率输出的装置。
由于废气的热量和涡轮的高转数,涡轮增压器可能会导致轴承的异常磨损和卡死。因此,可以在涡轮增压器的内部形成水套,并且涡轮增压器的水套(以下称为“涡轮侧水套”)可以通过发动机的冷却剂管线与发动机的水套(以下称为“发动机侧水套”)流体连接。
储液箱分为非加压储液箱和加压储液箱。近来,根据发动机的高性能,已经主要使用加压储液箱。
加压储液箱可以通过安装在其顶部的压力盖保持其内部压力恒定。另外,加压储液箱可以通过脱气管线直接连接至发动机侧水套和/或涡轮侧水套,从而在发动机侧水套和/或涡轮侧水套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脱气管线吸入储液箱。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脱气。
根据冷却剂循环模式等,高温气体(或热气体)可以产生在发动机侧水套、涡轮侧水套、散热器等中,这样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脱气管线吸入到储液箱中。具体地,发动机系统在涡轮侧水套中比在发动机侧水套中更可能产生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的脱气主要是在涡轮侧水套中进行,高温气体的脱气允许高温气体吸入到储液箱。
通常,当车辆的启动系统处于钥匙开启状态时,冷却系统中的水泵使冷却剂循环,以使散热器中的冷却剂能够冷却,从而使经过发动机侧水套的低温冷却剂可以流入涡轮侧水套,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适当冷却。
然而,当车辆的启动系统处于熄火状态时,冷却系统中的水泵不工作,冷却剂也不循环。由于冷却剂没有通过散热器冷却,因此残留在涡轮侧水套中的冷却剂可能会由于涡轮增压器的高温而蒸发,从而导致产生高温气体。涡轮侧水套中产生的高温气体由于压力差可能会通过脱气管线吸入到储液箱的内部中。当高温气体吸入到储液箱的内部时,冷却剂的温度可能超过车辆行驶时要管理的最高冷却剂温度。例如,在车辆驾驶期间要管理的最高冷却剂温度可能是110℃,但是由于高温气体吸入到储液箱中,在启动系统的熄火状态下冷却剂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到接近140℃,这比最高冷却剂温度110℃高得多。
这样,在启动系统的熄火状态下吸入储液箱的高温气体可能导致加压储液箱劣化。例如,当加压储液箱的最大耐热温度设计为120℃时,冷却剂的温度由于高温气体上升到接近140℃,这可能导致加压储液箱的性能下降。
另外,由于在启动系统的熄火状态下高温气体吸入到储液箱的内部,因此在加压储液箱中会产生起泡噪声。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以上信息提供为帮助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不被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概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同时完整地保持了由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能够使用冷却剂在车辆的冷却系统中冷却从气体源(散热器、发动机侧水套、涡轮侧水套等)吸入储液箱的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可以包括:箱体,其具有将冷却剂和气体容纳在其中的空间;以及喷射器,其一体地联接至所述箱体,其中,所述喷射器可以配置为在气体流入到箱体中之前,使用箱体中包含的冷却剂来冷却从气体源产生的气体。
所述喷射器可以包括第一通道、直接连接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的喷嘴以及连接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可以配置成流体连接到所述气体源,所述第三通道可以配置成将所述箱体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喷射器可以包括喷射器主体和从所述喷射器主体延伸的进气管,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喷嘴可以在喷射器主体内沿喷射器主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通道可以在进气管内沿进气管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箱体可以包括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所述上部箱体可以具有上部空间,所述下部箱体可以具有下部空间。
所述进气管可以在其底端处具有入口,所述进气管的入口可以位于下部箱体的下部空间中。
所述喷射器可以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喷射器主体向所述下部箱体延伸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可以具有与第二通道直接连通的引导通道。
所述引导管可以在其底端具有出口,所述引导管的出口可以位于下部箱体的下部空间中。
所述下部箱体可以包括圆柱形的内部壁,所述圆柱形的内部壁围绕引导管的出口。
所述下部箱体可以具有排出冷却剂的返回侧接头,所述返回侧接头可以具有位于下部空间中的入口和位于下部箱体外部的出口。
所述上部箱体可以具有围绕所述进气管的上部分隔壁,所述上部分隔壁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上部开口。
所述下部箱体可以具有围绕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和所述返回侧接头的入口的下部分隔壁,所述下部分隔壁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下部开口。
所述喷射器主体进一步可以包括插入到其内部表面中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可以包括耐热材料。
附图说明
通过随后结合附图所呈现的具体描述将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的配置;
图2示出了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另一个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中的上部箱体的底部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中的下部箱体的顶部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的局部侧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图片中,贯穿全文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等效的元件。另外,将排除与本发明相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
例如第一、第二、A、B、(a)和(b)之类的术语可以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元件。这些术语仅为了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并且相应元件的本质、序列、顺序等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这些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领域的上下文含义相等的含义,并且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为具有这种含义。
参照图1,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10可以包括发动机侧水套11、散热器12、加压储液箱13、涡轮侧水套14以及加热器芯15;所述发动机侧水套11形成在发动机1中;所述散热器12流体连接至发动机侧水套11;所述加压储液箱13流体连接至散热器12和发动机侧水套11;所述涡轮侧水套14形成在与发动机1相邻的涡轮增压器2中;所述加热器芯15流体连接至发动机侧水套11。
发动机侧水套11可以形成在发动机1的汽缸体和汽缸盖中。当从散热器12供应的冷却剂在发动机侧水套11中循环时,发动机1可以被适当地冷却。
散热器12可以通过下部散热器软管21和上部散热器软管22来与发动机侧水套11流体连通。由于散热器12布置成与车辆的前格栅相邻,所以散热器12可以通过环境空气等冷却。冷却风扇(未示出)可以布置在散热器12的后部附近。由散热器12冷却的低温冷却剂可以通过下部散热器软管21传递到发动机侧水套11。当冷却剂在发动机侧水套11中循环时,其可以被加热,并且加热的冷却剂可以通过上部散热器软管22从发动机侧水套11流回到散热器12。
加压储液箱13可以通过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与散热器12流体连通。当冷却剂在散热器12中蒸发时,在散热器12中可以产生气体。气体可以通过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吸入到加压储液箱13中。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的一端可以直接连接到加压储液箱13的上端,并且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散热器12。具体地,可以将加压储液箱13的与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的一端连接的一部分定位成高于容纳在加压储液箱13中的冷却剂的预定的最大液位。
加压储液箱13可以通过返回软管24与冷却系统10流体连通,使得容纳在加压储液箱13中的冷却剂可以流回到冷却系统10。例如,加压储液箱13可以流体连接至发动机侧水套11和/或散热器12,并且储存在加压储液箱13中的冷却剂可以通过返回软管24流回到发动机侧水套11和/或散热器12。图1和图2示出了加压储液箱13通过返回软管24与发动机侧水套11的连接。
加压储液箱13可以在其顶部上具有压力盖13a,并且压力盖13a可以被设计成保持加压储液箱13的内部压力恒定。
涡轮侧水套14可以形成在与发动机1相邻的涡轮增压器2中。涡轮侧水套14可以通过一对涡轮侧连接通道14a和14b与发动机侧水套11或散热器12流体连通。
参照图1,涡轮侧水套14可以通过一对涡轮侧连接通道14a和14b与散热器12流体连通,并且涡轮侧水套14和发动机侧水套11可以与散热器12并联连接。
参照图2,涡轮侧水套14可以通过一对涡轮侧连接通道14a和14b与发动机侧水套11流体连通,并且涡轮侧水套14和发动机侧水套11可以串联连接至散热器12。
涡轮侧水套14可以通过涡轮侧脱气管线25与加压储液箱13流体连通。当冷却剂在涡轮侧水套14中蒸发时,会产生高温气体(或热气体)。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涡轮侧脱气管线25吸入到加压储液箱13中。
加热器芯15可以通过一对连接通道15a和15b与发动机侧水套11流体连通。当冷却剂流入到发动机侧水套11中时,其可以被加热,并且至少一部分加热的冷却剂可以流入到加热器芯15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加压储液箱13可以配置成在将高温气体容纳到加压储液箱13中之前,使用包含在加压储液箱13中的冷却剂来冷却由冷却剂的汽化产生的高温气体。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加压储液箱13可以包括:箱体30,其具有容纳冷却剂和气体的空间33和34;以及喷射器40,其一体地联接至箱体30。
参照图3至图6,箱体30可以包括上部箱体31和下部箱体32,并且上部箱体31和下部箱体32可以可拆卸地彼此联接。
参照图3和图4,上部箱体31可以在其顶部上具有开口31b,压力盖13a安装在该开口中。上部箱体31可以具有脱气侧接头51,并且散热器侧脱气管线23可以密封地连接至脱气侧接头51。上部箱体31可以具有容纳冷却剂和气体的上部空间33,并且开口31b和脱气侧接头51可以与上部空间33连通。
参照图3和图5,下部箱体32可以具有下部空间34,冷却剂容纳在下部空间34中。下部箱体32可以具有将冷却剂排放至车辆的冷却系统10的返回侧接头52,并且返回软管24可以密封地连接至返回侧接头52。返回侧接头52可以具有位于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中的入口52a和位于下部箱体32外部的出口52b。当冷却剂从返回侧接头52流动到发动机侧水套11和散热器12时,冷却剂可以被补充到发动机侧水套11和/或散热器12。
箱体3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容易地用肉眼观察冷却剂的液面。参照图3,上部箱体3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
参照图6,当冷却剂和气体流入到箱体30的空间33和34中时,可以在上部箱体31的上部空间33和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中形成具有预定液位L的冷却剂层W,并且可以在冷却剂的液位L上形成气体层V。
喷射器40可以在高温气体完全引入到箱体30的空间33和34中之前,通过将高温气体与低温冷却剂混合来冷却高温气体。具体地,喷射器40可以以高速喷射高温气体,以吸入容纳在加压储液箱13中的低温冷却剂,并且混合高温气体和低温冷却剂,以使高温气体能够被低温冷却剂冷却。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在冷却剂不在冷却系统10中循环的条件下,例如启动开关的关闭状态,冷却剂可能由于涡轮增压器2的热量(高温)而在涡轮侧水套14中蒸发。由于在涡轮侧水套14中可能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因此喷射器40可以配置成与涡轮侧脱气管线25直接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
喷射器40可以通过铸造一体地联接或模制到上部箱体31的上端,使得上部箱体31和喷射器40可以形成一体的一件式结构。
如图6所示,喷射器40可以包括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第三通道43以及喷嘴45;所述第二通道42与第一通道41连通;所述第三通道43与第二通道42连通;所述喷嘴45位于第一通道41与第二通道42之间。
由于第一通道41可以流体连接到气体源,所以从气体源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道41流入到第二通道42中。由于第三通道43可以将箱体30流体连接至第二通道42,所以包含在箱体30中的冷却剂可以通过第三通道43流入到第二通道42中。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喷嘴45可以沿着喷射器40的纵向方向连接成直线,并且第三通道43可以连接到第二通道42,以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以预定角度相交。具体地,第三通道43可以连接至第二通道42,以垂直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第二通道42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一通道41的直径,并且第三通道43的直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第二通道42的直径。
喷射器40可以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喷射器主体46和从喷射器主体46延伸的进气管47。
喷射器主体46可以与上部箱体31的外部壁一体地结合,使得喷射器主体46和上部箱体31可以形成一体的一件式结构。喷射器主体46可以具有从上部箱体31的外部壁突出的接头46a,并且例如涡轮侧脱气管线25的脱气管线可以密封地连接至该接头46a。喷射器主体46可以限定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喷嘴45,并且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喷嘴45可以在喷射器主体46内沿喷射器主体46的轴向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喷嘴45可以沿着喷射器主体46的轴向方向连接成直线。
进气管47可以从喷射器主体46朝着下部箱体32延伸。进气管47可以具有位于其底端的入口47a,并且进气管47的入口47a可以位于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中。具体地,进气管47的入口47a可以与下部箱体32的底部相邻,并且进气管47的入口47a可以与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直接连通。进气管47可以限定第三通道43,并且第三通道43可以在进气管47内沿进气管47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三通道43可以允许入口47a与第二通道42连通,并且第三通道43的顶端可与第二通道42直接连通。第三通道43的顶端可以布置为邻近喷嘴45的下游端。第三通道43可以布置成垂直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第三通道43的直径可以与第二通道42的直径相同或略小于第二通道42的直径。
第一通道41可以通过脱气管线与例如散热器12、发动机侧水套11和涡轮侧水套14的气体源直接连通。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涡轮侧脱气管线25可以允许涡轮侧水套14与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连通。因此,在涡轮侧水套14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涡轮侧脱气管线25流入到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中。由于涡轮侧水套14与加压储液箱13之间的压力差,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涡轮侧脱气管线25流入到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中。流入到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中的高温气体可以在通过喷嘴45时提高速度并且降低压力,使得在第二通道42中产生负压。容纳在下部箱体32的空间34中的冷却剂可以经过进气管47的第三通道43,以吸入到喷射器40的第二通道42中。因此,高温气体和低温冷却剂可以在第二通道42中混合,从而可以冷却高温气体。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将由例如金属的耐热材料制成的插入管49插入到喷射器主体46的内部表面中,并且该插入管49可以具有与第一通道41的内径相同的内径。具体地,插入管49可以插入到接头46a的内部表面中。当高温气体流入到喷射器主体46的第一通道41中时,插入管49可以承受气体的热量,从而可以提高喷射器主体46的耐热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喷射器40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喷射器主体46朝向下部箱体32延伸的引导管48。
引导管48可以具有与第二通道42直接连通的引导通道44,并且引导通道44可以垂直于第二通道42。高温气体和低温冷却剂可以在第二通道42中混合,并且含气体的冷却剂可以通过引导管48被直接引导至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引导管48可以具有位于其底端的出口48b,并且引导通道44可以允许出口48b与第二通道42连通。引导管48的出口48b可以位于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中。具体地,引导管48的出口48b可以邻近下部箱体32的底部,并且引导管48的出口48b可以与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直接连通。
在没有引导管48的情况下,气体和冷却剂的混合物可以随意地喷射到上部箱体31的上部空间33和/或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噪声可能变得严重。对此而言,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喷射器40可以允许引导管48将高温气体和低温冷却剂直接朝向容纳在下部箱体32的空间中的冷却剂引导,从而使噪音的产生最小化。
参照图6,下部箱体32可以包括围绕引导管48的出口48b的圆柱形的内部壁68,并且内部壁68的内部表面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与引导管48的外部表面间隔开。由于通过引导管48的出口排出的含气体的冷却剂直接与内部壁68的内部表面碰撞,因此可以防止由该气体引起的冒泡,并且可以使噪声的产生最小化。
由于含气体的冷却剂通过引导管48引入到下部箱体32的下部空间34中,因此气体可以包含在冷却剂层W中。气体从冷却剂层W中分离可能要花费一些时间。当含气体的冷却剂在气体与冷却剂层W分离之前通过加压储液箱13的返回侧接头52流入到冷却系统的水泵中时,会降低水泵的耐用性。当水泵中发生气蚀时,发动机的冷却性能可能会降低。
为了使气体向下部箱体32的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的流入最小化,可以将分隔壁61和62布置为围绕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参照图4和图6,上部箱体31可以具有围绕喷射器40的进气管47的上部分隔壁61,并且上部分隔壁6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上部开口63。参照图5和图6,下部箱体32可以具有围绕进气管47的出口和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的下部分隔壁62,并且下部分隔壁6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下部开口64。当上部分隔壁61的底端与下部分隔壁62的顶端抵接时,上部分隔壁61和下部分隔壁62可以在箱体30内在上下方向上连续,上部分隔壁61和下部分隔壁62可以将与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相邻的空间与其周围空间部分地隔开。由于上部分隔壁61和下部分隔壁62围绕喷射器40的进气管47和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因此气体可以通过分隔壁61和62主要与冷却剂层W分离,从而使气体流入返回侧接头52的入口52a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冷却剂和气体可通过上部开口63和下部开口64流入到由上部分隔壁61和下部分隔壁62分隔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在冷却系统的水泵不工作的状态下,例如车辆的启动系统处于熄火状态,残留在涡轮侧水套14中的冷却剂可能会由于涡轮增压器2的热量(高温)而蒸发,从而产生高温气体。由于涡轮侧水套14与加压储液箱13之间的压力差,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涡轮侧脱气管线25吸入到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中。流入到喷射器40的第一通道41中的高温气体可以在通过喷嘴45时提高速度并且降低压力,使得在第二通道42中产生负压。容纳在箱体30中的低温冷却剂可以经过第三通道43,以被吸入到喷射器40的第二通道42中。因此,高温气体和低温冷却剂可以在第二通道42中混合,从而可以冷却高温气体。例如,在启动系统的点火关闭状态下,在涡轮侧水套14中产生的气体的温度可以大约为140℃,经过下部散热器软管21的冷却剂的温度可以大约为110℃。当高温气体在喷射器40的第二通道42中与冷却剂混合时,气体的温度可以降低。
根据相关技术,当将大约140℃的高温气体直接容纳在加压储液箱中时,脱气软管的材料可以是能够承受最高150℃温度的增强耐热软管,并且考虑到耐热性,加压储液箱的材料可以是尼龙(例如,PA66)。因此,材料成本可能相对增加。此外,由于PA66的透明度极低,因此可能很难用肉眼识别加压储液箱中的冷却剂量。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喷射器40的第二通道42中的低温冷却剂减少了在涡轮侧水套14等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加压储液箱13可以由便宜的普通PP材料制成。因此,与相关技术相比,可以显着降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材料成本。另外,由于PP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透明度,所以可以容易地用肉眼识别容纳在加压储液箱中的冷却剂的量。
豪华车已经采用了使用附加的电动水泵的冷却系统,其中在启动开关的钥匙断开后,电动水泵被驱动预定的时间段,从而使冷却剂在冷却系统中循环。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可以通过使用气体的能量吸入低温冷却剂来降低气体的温度,因此不需要安装额外的电动水泵。另外,考虑到根据发动机的高性能的加压储液箱的应用,可以显着降低材料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加压储液箱13被示出为具有连接到喷射器40的涡轮侧脱气管线25,以降低在涡轮侧水套14中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温度,但不限于此。为了减少散热器12中产生的高温气体或发动机侧水套11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将散热器侧脱气管线或发动机侧脱气管线连接至喷射器40。换而言之,气体源不限于涡轮侧水套14,并且可以包括各种部件,例如散热器12和发动机侧水套11,其中由于冷却剂的汽化可以产生高温气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散热器、发动机侧水套、涡轮侧水套等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在高温气体通过脱气管线流入到储液箱中之前,通过储液箱中包含的低温冷却剂预先冷却。因此,可以防止储液箱的劣化、储液箱中的起泡噪声等。
上文中,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和附图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加压储液箱包括:
箱体,其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剂和气体的空间;以及
喷射器,其一体地联接至所述箱体,
其中,所述喷射器配置为在气体流入到所述箱体中之前,使用箱体中包含的冷却剂来冷却从气体源产生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喷射器包括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直接连接的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喷嘴以及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的第三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配置成流体连接到气体源,
所述第三通道配置成将所述箱体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主体和从所述喷射器主体延伸的进气管,
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喷嘴在所述喷射器主体内沿所述喷射器主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通道在所述进气管内沿所述进气管的轴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箱体包括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
所述上部箱体具有上部空间,所述下部箱体具有下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进气管在其底端具有入口,
所述进气管的入口位于下部箱体的下部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喷射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喷射器主体向所述下部箱体延伸的引导管,
所述引导管具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直接连通的引导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引导管在其底端具有出口,
所述引导管的出口位于所述下部箱体的下部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下部箱体包括圆柱形的内部壁,所述圆柱形的内部壁围绕所述引导管的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下部箱体具有排出冷却剂的返回侧接头,
所述返回侧接头具有位于下部空间中的入口和位于下部箱体外部的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上部箱体具有围绕所述进气管的上部分隔壁,
所述上部分隔壁具有至少一个上部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下部箱体具有围绕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和所述返回侧接头的入口的下部分隔壁,
所述下部分隔壁具有至少一个下部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其中,所述喷射器主体进一步包括插入到其内部表面中的插入管,
所述插入管包括耐热材料。
CN201911059423.XA 2019-06-05 2019-11-01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Pending CN1120497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66921A KR102664118B1 (ko) 2019-06-05 이젝터 일체형 가압식 리저버탱크
KR10-2019-0066921 2019-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9719A true CN112049719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46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9423.XA Pending CN112049719A (zh) 2019-06-05 2019-11-01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0962B2 (zh)
CN (1) CN112049719A (zh)
DE (1) DE102019129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39518B1 (ko) * 2022-10-05 2024-02-22 주식회사 코아비스 리저버 탱크를 포함하는 냉각 모듈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9401A (en) * 1968-10-12 1972-05-02 Vetrocoke Cokapuania Spa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
US5666911A (en) * 1995-10-13 1997-09-16 Mercedes-Benz Ag Cooling system for a liquid-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121965A (ja) * 1996-10-17 1998-05-12 Yasumasa Akazawa エンジン冷却液交換装置
JPH10184360A (ja) * 1996-12-25 1998-07-14 Yasumasa Akazawa エンジン冷却水抜取り、供給装置
CN1458490A (zh) * 2003-05-26 2003-11-26 温州环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自吸式换热装置
JP2008008577A (ja) * 2006-06-30 2008-01-17 Calsonic Kansei Corp 冷凍サイクル
KR20090063966A (ko) * 2007-12-14 2009-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냉각수 리저버 탱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97373A (zh) * 2009-03-10 2009-08-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适用于燃油洗涤的引射器设计技术
CN202947297U (zh) * 2012-12-04 2013-05-22 天津市职业大学 利用排风和生活污水热源的户式热水装置
CN204851396U (zh) * 2014-09-01 2015-12-09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多缸内燃机的后处理单元中的冷却系统
JP2017170345A (ja) * 2016-03-24 2017-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揮発成分除去装置、トナー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723767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储液罐
US20180266306A1 (en) * 2015-09-25 2018-09-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enting tank and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tank
KR20190026463A (ko) * 2017-09-05 2019-03-1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저버 탱크
EP3488090A1 (de) * 2016-07-20 2019-05-29 Ino8 Pty Ltd Wärmemanagementsystem und wärmemanagementverfahr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0598A (en) * 1983-09-22 1984-11-06 William C. Neils Coolant recovery and de-aeration system for liquid-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DE102005004518A1 (de) * 2005-01-31 2006-10-12 Behr Gmbh & Co. Kg Ausgleichsbehälter für ein Kühlmittel für einen Kühlkreislauf,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Niedertemperaturkreislauf für indirekte Ladeluftkühl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Kühlkreislauf, insbesondere Niedertemperaturkreislauf für indirekte Ladeluftkühl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Verfahren zur Kühlung einer Heißkomponente, insbesondere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JP4578385B2 (ja) * 2005-11-01 2010-11-1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加圧式リザーブタンク
US20130048643A1 (en) * 2009-12-18 2013-02-28 Salflex Polymers Limited Coolant Reservoi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R112018005400B1 (pt) * 2015-09-28 2023-01-10 Honda Motor Co., Ltd Tanque de expansão
DE102016006662A1 (de) * 2016-06-01 2017-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Ausgleichsbehälter für einen Kühlmittelkreislauf eines Kraftfahrzeugs
US20200149463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Calsonic Kansei North America, Inc. Coolant de-aeration reservoir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9401A (en) * 1968-10-12 1972-05-02 Vetrocoke Cokapuania Spa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
US5666911A (en) * 1995-10-13 1997-09-16 Mercedes-Benz Ag Cooling system for a liquid-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121965A (ja) * 1996-10-17 1998-05-12 Yasumasa Akazawa エンジン冷却液交換装置
JPH10184360A (ja) * 1996-12-25 1998-07-14 Yasumasa Akazawa エンジン冷却水抜取り、供給装置
CN1458490A (zh) * 2003-05-26 2003-11-26 温州环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自吸式换热装置
JP2008008577A (ja) * 2006-06-30 2008-01-17 Calsonic Kansei Corp 冷凍サイクル
KR20090063966A (ko) * 2007-12-14 2009-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냉각수 리저버 탱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97373A (zh) * 2009-03-10 2009-08-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适用于燃油洗涤的引射器设计技术
CN202947297U (zh) * 2012-12-04 2013-05-22 天津市职业大学 利用排风和生活污水热源的户式热水装置
CN204851396U (zh) * 2014-09-01 2015-12-09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多缸内燃机的后处理单元中的冷却系统
US20180266306A1 (en) * 2015-09-25 2018-09-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enting tank and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tank
JP2017170345A (ja) * 2016-03-24 2017-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揮発成分除去装置、トナー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723767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储液罐
EP3488090A1 (de) * 2016-07-20 2019-05-29 Ino8 Pty Ltd Wärmemanagementsystem und wärmemanagementverfahr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KR20190026463A (ko) * 2017-09-05 2019-03-1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저버 탱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30962B2 (en) 2022-01-25
DE102019129755A1 (de) 2020-12-10
KR20200140117A (ko) 2020-12-15
US20200386145A1 (en)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2832B2 (ja) 冷却システム
CN106194382B (zh) 内燃发动机和冷却剂泵
US6457460B1 (en) Fuel delivery system with recirculation cooler
GB2455743A (en) Cooling system expansion tank
JP2015086767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を備えた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7343884B1 (en) Coolant system for hybrid power system
EP2521852B1 (en) Vapor separator with integral low pressure lift pump
CN106499497B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适配器
JPH11218057A (ja) 燃料送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液体冷却式燃料ポンプ
CN112049719A (zh) 具有一体式喷射器的储液箱
US4449487A (e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lubricating and cooling oil circuits
ZA200803383B (en) Engine protection system
GB2561599A (en) Cooling system
CA2768974A1 (en) Fuel economizer fuel vapor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9234483B2 (en) Thermoelectric cooled pump
KR102664118B1 (ko) 이젝터 일체형 가압식 리저버탱크
GB2348485A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CN108138642A (zh) 停机冷却系统、气缸头以及用于运行停机冷却系统的方法
CN110872981A (zh) 机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KR20020081326A (ko) 자동차용 냉각 시스템
US20200018199A1 (en) Oil supply device
KR20200140114A (ko) 디개싱가스의 온도 저감장치
US11624312B2 (en) Reservoir tank for vehicle
KR20030021459A (ko) 차량엔진의 블로우 바이 가스 역류 방지 장치
EP3715192A1 (en) A washer fluid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