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4267B -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4267B
CN112694267B CN202110030680.1A CN202110030680A CN112694267B CN 112694267 B CN112694267 B CN 112694267B CN 202110030680 A CN202110030680 A CN 202110030680A CN 112694267 B CN112694267 B CN 112694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gear
bevel ge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06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4267A (zh
Inventor
马家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gao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gao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gao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gao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06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4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4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4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9Glazing, e.g. vacuum glaz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包括有支撑系统和第一夹持系统等。支撑系统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中空玻璃的自动组装,并且可以实现二次抽气,使其在组合时确保位置的精准又能保证内部组合后无杂物或者浑浊气体;不会在后期出现偏移,或者内部气体浑浊漂浮的问题;而且本装置结构灵活可以适应多规格玻璃进行生产,生产质量好精度高,成本造价低;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
中空玻璃是由两层或多层平板玻璃构成。四周用高强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与密封条、玻璃条粘接、密封。中间充入干燥气体,框内充以干燥剂,以保证玻璃片间空气的干燥度。
由于中空玻璃的优点,大多数的城镇农村逐渐倾向于选择中空玻璃配合铝合金门窗使用;这导致中空玻璃的需求量巨大,一些中小型工厂的设备和技术不够,在进行中空玻璃的生产时均为人工组合,且无校准设备,只依靠人工将其放置使其贴附在中空铝条上,再进行后期的上胶、充入惰性气体等,但是人工的手动组合容易导致双层玻璃内产生杂物,并且组合不精准,导致后期双层玻璃水平位置偏移,铝合金门窗无法顺利装入,且会导致中空玻璃内部浑浊且在被推拉使用时内部浑浊物漂浮影响整体美观;
综合上述,需要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一些中小型工厂的设备和技术不够,在进行中空玻璃的生产时均为人工组合,且无校准设备,只依靠人工将其放置使其贴附在中空铝条上,再进行后期的上胶、充入惰性气体等,但是人工的手动组合容易导致双层玻璃内产生杂物,并且组合不精准,导致后期双层玻璃水平位置偏移,铝合金门窗无法顺利装入,且会导致中空玻璃内部浑浊且在被推拉使用时内部浑浊物漂浮影响整体美观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包括有支撑系统、第一夹持系统、第二夹持系统、转换系统、抽气系统和控制屏;支撑系统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转换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抽气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控制屏相连接;第一夹持系统与抽气系统相连接;第二夹持系统与转换系统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系统包括有外框架、第一支撑台、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外框架与第一支撑台进行固接;外框架与电机进行固接;外框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转换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抽气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控制屏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系统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一支撑架、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丝杆、U型框、第一光杆、滑架、第一气缸、第一夹辊、连接环、第二夹辊、L型支撑架、第二气缸、第一传动轮、第七齿轮、第二传动轮和第八齿轮;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七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传动杆外表面通过轴承座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三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三齿轮上方设置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U型框进行转动连接;U型框与第一光杆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位于第一丝杆下方;第一丝杆和第一光杆外表面同时与滑架相连接;U型框与第一气缸进行固接;U型框通过转轴与L型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L型支撑架与第一支撑台进行固接;U型框通过转轴与第一气缸进行转动连接;滑架内部与第一夹辊进行转动连接;滑架内部与第二夹辊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夹辊与连接环进行套接;连接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进行固接;第二气缸与滑架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八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当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时,第四齿轮转动,此时第八齿轮空转,当第四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时,第四齿轮转动,此时第三齿轮空转。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转换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杆套、第五齿轮、第四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一双向螺纹丝杆、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二光杆、第三光杆、第四光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吸盘、第二伸缩杆、第二吸盘、第三伸缩杆、第三吸盘、第四伸缩杆和第四吸盘;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杆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杆套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杆套内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双向螺纹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横板进行旋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二横板进行旋接;第一横板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一侧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另一侧与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吸盘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四光杆与第二吸盘进行固接;第二横板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板下方一侧与第三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另一侧与第四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伸缩杆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伸缩杆与第三吸盘进行固接;第四伸缩杆与第四吸盘进行固接;当第五齿轮与第二夹持系统中对应的第七齿轮部件啮合时,第五齿轮转动,反之则不转。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抽气系统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板、第二杆套、第六齿轮、第五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六传动杆、万向联轴器、第二双向螺纹丝杆、第二支撑架、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环、第三导轮、第二限位轴、第四导轮、第二限位环、支撑底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一抽气扁袋、第二抽气扁袋、上模、底架、下模、第一导气头和第二导气头;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杆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杆套外表面与第六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杆套内部与第五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五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与第六传动杆一侧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万向联轴器与第六传动杆另一侧进行固接;万向联轴器远离第六传动杆一侧与第二双向螺纹丝杆进行固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进行旋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内部一侧与第一限位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杆内部一侧与第二限位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支撑底板一侧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支撑底板另一侧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支撑底板一侧与第一导气头进行套接;支撑底板另一侧与第二导气头进行套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一导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内部另一侧与第一限位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与第一限位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与第二导轮进行固接;第一限位环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第二抽气扁袋穿过支撑底板呈S型缠绕在第二导轮和第一导轮上;支撑底板与上模进行固接;第二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三导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内部另一侧与第二限位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与第二限位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与第四导轮进行固接;第二限位环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第一抽气扁袋穿过支撑底板呈S型缠绕在第四导轮和第三导轮上;支撑底板下方设置有底架;底架与下模进行固接;底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当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时,第七齿轮转动,反之则不转。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系统和第二夹持系统部件一致,且两者之间呈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光杆和第四光杆中部均呈倒梯形下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下方朝相对方向弯折三十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发明将裁好的玻璃清洗好后,分别水平放置在第一夹持系统和第二夹持系统上,然后将中空铝条两侧边框均贴好边条然后竖立放置在抽气系统内被限位;两侧边条分别朝向两个玻璃,接着支撑系统联动第一夹持系统和第二夹持系统同时运行,通过第一夹持系统和第二夹持系统分别将玻璃夹持翻转竖立,接着通过转换系统同时将两块玻璃夹持移动到抽气系统内,然后通过转换系统的移动与抽气系统配合,将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抽走,抽走时会先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抽气和组合时的高密封性抽气;使其玻璃同时组合时位置精准且内部无杂物或者浑浊气体;
第二,本发明实现了中空玻璃的自动组装,并且可以实现二次抽气,使其在组合时确保位置的精准又能保证内部组合后无杂物或者浑浊气体;不会在后期出现偏移,或者内部气体浑浊漂浮的问题;而且本装置结构灵活可以适应多规格玻璃进行生产,生产质量好精度高,成本造价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夹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抽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横板、第三伸缩杆、第三吸盘、第四伸缩杆和第四吸盘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转换系统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W区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R区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撑系统,2、第一夹持系统,3、第二夹持系统,4、转换系统,5、抽气系统,6、控制屏,101、外框架,102、第一支撑台,103、电机,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第一传动杆,107、第一锥齿轮,108、第二锥齿轮,201、第三锥齿轮,202、第二传动杆,203、第四锥齿轮,204、第五锥齿轮,205、第三传动杆,206、第一支撑架,207、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第一丝杆,2010、U型框,2011、第一光杆,2012、滑架,2013、第一气缸,2014、第一夹辊,2015、连接环,2016、第二夹辊,2017、L型支撑架,2018、第二气缸,2019、第一传动轮,2020、第七齿轮,2021、第二传动轮,2022、第八齿轮,401、第一电动推杆,402、第一连接板,403、第一杆套,404、第五齿轮,405、第四传动杆,406、第六锥齿轮,407、第七锥齿轮,408、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9、第一横板,4010、第二横板,4011、第二光杆,4012、第三光杆,4013、第四光杆,4014、第一伸缩杆,4015、第一吸盘,4016、第二伸缩杆,4017、第二吸盘,4018、第三伸缩杆,4019、第三吸盘,4020、第四伸缩杆,4021、第四吸盘,501、第二电动推杆,502、第二连接板,503、第二杆套,504、第六齿轮,505、第五传动杆,506、第八锥齿轮,507、第九锥齿轮,508、第六传动杆,509、万向联轴器,5010、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1、第二支撑架,5012、第一限位滑块,5013、第二限位滑块,5014、第一连杆,5015、第二连杆,5016、第一导轮,5017、第二导轮,5018、第一限位轴,5019、第一限位环,5020、第三导轮,5021、第二限位轴,5022、第四导轮,5023、第二限位环,5024、支撑底板,5025、第三电动推杆,5026、第四电动推杆,5027、第一抽气扁袋,5028、第二抽气扁袋,5029、上模,5030、底架,5031、下模,5032、第一导气头,5033、第二导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撑系统1、第一夹持系统2、第二夹持系统3、转换系统4、抽气系统5和控制屏6;支撑系统1与第一夹持系统2相连接;支撑系统1与第二夹持系统3相连接;支撑系统1与转换系统4相连接;支撑系统1与抽气系统5相连接;支撑系统1与控制屏6相连接;第一夹持系统2与抽气系统5相连接;第二夹持系统3与转换系统4相连接。
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支撑系统1保持水平,接着外接电源,然后通过控制屏6控制装置相应功能运行,接着将裁好的玻璃清洗好后,分别水平放置在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上,然后将中空铝条两侧边框均贴好边条然后竖立放置在抽气系统5内被限位;两侧边条分别朝向两个玻璃,接着支撑系统1联动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同时运行,通过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分别将玻璃夹持翻转竖立,接着通过转换系统4同时将两块玻璃夹持移动到抽气系统5内,然后通过转换系统4的移动与抽气系统5配合,将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抽走,抽走时会先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抽气和组合时的高密封性抽气;使其玻璃同时组合时位置精准且内部无杂物或者浑浊气体;本发明实现了中空玻璃的自动组装,并且可以实现二次抽气,使其在组合时确保位置的精准又能保证内部组合后无杂物或者浑浊气体;不会在后期出现偏移,或者内部气体浑浊漂浮的问题;而且本装置结构灵活可以适应多规格玻璃进行生产,生产质量好精度高,成本造价低;适合推广使用。
所述的,支撑系统1包括有外框架101、第一支撑台102、电机103、第一齿轮104、第二齿轮105、第一传动杆106、第一锥齿轮107和第二锥齿轮108;外框架101与第一支撑台102进行固接;外框架101与电机103进行固接;外框架101与第一传动杆106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101与第一夹持系统2相连接;外框架101与第二夹持系统3相连接;外框架101与转换系统4相连接;外框架101与抽气系统5相连接;第一支撑台102与第一夹持系统2相连接;第一支撑台102与第二夹持系统3相连接;第一支撑台102与控制屏6相连接;电机103输出轴与第一齿轮104进行固接;第一齿轮104与第二齿轮105进行啮合;第一传动杆106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锥齿轮107、第一传动杆106和第二锥齿轮108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107与第一夹持系统2相连接;第二锥齿轮108与第二夹持系统3相连接。
在使用时可以将外框架101放置与地面使其保持水平,然后通过电机103带动第一齿轮104啮合第二齿轮105转动,第二齿轮105带动第一传动杆106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107和第二锥齿轮108转动,第一锥齿轮107转动时啮合第三锥齿轮201转动,第二锥齿轮108转动时啮合第二夹持系统3对应第三锥齿轮201的部件转动;然后第一支撑台102用于支撑L型支撑架2017和第二夹持系统3对应L型支撑架2017的部件;同时还有支撑控制屏6;该系统主要其主体支撑和配合联动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
所述的,第一夹持系统2包括有第三锥齿轮201、第二传动杆202、第四锥齿轮203、第五锥齿轮204、第三传动杆205、第一支撑架206、第三齿轮207、第四齿轮208、第一丝杆209、U型框2010、第一光杆2011、滑架2012、第一气缸2013、第一夹辊2014、连接环2015、第二夹辊2016、L型支撑架2017、第二气缸2018、第一传动轮2019、第七齿轮2020、第二传动轮2021和第八齿轮2022;第二传动杆202外表面依次与第三锥齿轮201、第四锥齿轮203、第一传动轮2019和第七齿轮2020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1与第一锥齿轮107进行啮合;第二传动杆202外表面通过轴承座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203与第五锥齿轮204进行啮合;第三传动杆205外表面一侧与第五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5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三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5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支撑架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06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三齿轮207上方设置有第四齿轮208;第四齿轮208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209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9外表面与U型框2010进行转动连接;U型框2010与第一光杆2011进行固接;第一光杆2011位于第一丝杆209下方;第一丝杆209和第一光杆2011外表面同时与滑架2012相连接;U型框2010与第一气缸2013进行固接;U型框2010通过转轴与L型支撑架2017进行转动连接;L型支撑架2017与第一支撑台102进行固接;U型框2010通过转轴与第一气缸2013进行转动连接;滑架2012内部与第一夹辊2014进行转动连接;滑架2012内部与第二夹辊2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夹辊2016与连接环2015进行套接;连接环2015与第二气缸2018输出端进行固接;第二气缸2018与滑架201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21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八齿轮202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2021轴心通过转轴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当第三齿轮207与第四齿轮208啮合时,第四齿轮208转动,此时第八齿轮2022空转,当第四齿轮208与第八齿轮2022啮合时,第四齿轮208转动,此时第三齿轮207空转。
在对玻璃进行夹持时将清洗好的玻璃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06上,并且推动到第一夹辊2014和第二夹辊2016中间,其玻璃的传动和推动可以利用外接传送带自动控制;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锥齿轮107转动时啮合第三锥齿轮201转动第三锥齿轮201带动第二传动杆202使其所连接的第四锥齿轮203,第一传动轮2019和第七齿轮2020同时转动;第四锥齿轮203转动时啮合第五锥齿轮204带动第三传动杆205转动,第三传动杆205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07啮合第四齿轮208,第四齿轮208带动第一丝杆209在U型框2010内转动,使其在第一光杆2011的配合下带动滑架2012向玻璃一侧移动,使其在第一气缸2013收缩时带动连接环2015带动第二夹辊2016在滑架2012内滑动,配合第一夹辊2014将玻璃夹住;然后使其滑架2012复位,然后通过第二气缸2018伸缩,由于L型支撑架2017的限位,第二气缸2018伸缩后会带动U型框2010翻转,使其带动所夹持的玻璃翻转呈竖立状态,同时使第四齿轮208与第八齿轮2022啮合,此时由于第一传动轮2019传动第二传动轮2021,第二传动轮2021带动第八齿轮2022转动,第四齿轮208转动使其带动滑架2012移动,接着在转换系统4的配合下将玻璃转换,转换时,当转换系统4吸附后,第二夹辊2016和第一夹辊2014不再夹持玻璃;并且滑架2012下移不再阻碍转换系统4的下一步骤操作;第七齿轮2020则选择性与抽气系统5相连接;该系统实现了配合对玻璃的上料和翻转配合组合,对应第二夹持系统3的功能与本系统一致。
所述的,转换系统4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401、第一连接板402、第一杆套403、第五齿轮404、第四传动杆405、第六锥齿轮406、第七锥齿轮407、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第一横板409、第二横板4010、第二光杆4011、第三光杆4012、第四光杆4013、第一伸缩杆4014、第一吸盘4015、第二伸缩杆4016、第二吸盘4017、第三伸缩杆4018、第三吸盘4019、第四伸缩杆4020和第四吸盘4021;第一电动推杆401与第一连接板402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402与第一杆套4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杆套403外表面与第五齿轮404进行固接;第一杆套403内部与第四传动杆405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405外表面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405与第六锥齿轮406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406与第七锥齿轮407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407内部轴心与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进行固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横板409进行旋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外表面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二横板4010进行旋接;第一横板409与第二光杆4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4011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一横板409下方一侧与第一伸缩杆4014进行固接;第一横板409下方另一侧与第二伸缩杆4016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4014与第三光杆4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杆4012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4014与第一吸盘4015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4016与第四光杆401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4013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四光杆4013与第二吸盘4017进行固接;第二横板4010与第二光杆4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板4010下方一侧与第三伸缩杆4018进行固接;第一横板409下方另一侧与第四伸缩杆4020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4018与第四光杆401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伸缩杆4020第三光杆4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伸缩杆4018与第三吸盘4019进行固接;第四伸缩杆4020与第四吸盘4021进行固接;当第五齿轮404与第二夹持系统3中对应的第七齿轮2020部件啮合时,第五齿轮404转动,反之则不转。
在转换玻璃时,通过滑架2012上移配合带动玻璃上移,使其玻璃上端靠近第三吸盘4019和第四吸盘4021,同时第二夹持系统3对应的使另一块玻璃靠近第一吸盘4015和第二吸盘4017,当玻璃分别被吸附时,第一电动推杆401带动第一连接板402上的第一杆套403下滑,第一杆套403下滑带动第五齿轮404与第二夹持系统3对应第七齿轮2020的部件啮合,第一杆套403带动第四传动杆405跟随转动,第四传动杆405带动第六锥齿轮406啮合第七锥齿轮407带动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转动,第一双向螺纹丝杆408转动分别带动第一横板409和第二横板4010相对或者相向移动,移动时分别带动第一伸缩杆4014,第二伸缩杆4016,第三伸缩杆4018和第四伸缩杆4020相向移动,此时玻璃分别被吸附的吸盘带动移动,在移动时通过第二光杆4011保持限位,同时第三光杆4012和第四光杆4013配合保持,当移动到第三光杆4012和第四光杆4013中部位置时,可以使第一伸缩杆4014和第二伸缩杆4016,第三伸缩杆4018和第四伸缩杆4020同时伸缩,配合分别带动玻璃在支撑底板5024和底架5030中部下降且移动;该系统实现了对玻璃的转换,使其在被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由水平翻转呈竖立状态时,可以配合后期组合。
所述的,抽气系统5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二杆套503、第六齿轮504、第五传动杆505、第八锥齿轮506、第九锥齿轮507、第六传动杆508、万向联轴器509、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第二支撑架5011、第一限位滑块5012、第二限位滑块5013、第一连杆5014、第二连杆5015、第一导轮5016、第二导轮5017、第一限位轴5018、第一限位环5019、第三导轮5020、第二限位轴5021、第四导轮5022、第二限位环5023、支撑底板5024、第三电动推杆5025、第四电动推杆5026、第一抽气扁袋5027、第二抽气扁袋5028、上模5029、底架5030、下模5031、第一导气头5032和第二导气头5033;第二电动推杆501与第二连接板502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01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502与第二杆套5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杆套503外表面与第六齿轮504进行固接;第二杆套503内部与第五传动杆505进行滑动连接;第五传动杆505与第八锥齿轮506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505外表面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506与第九锥齿轮507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507与第六传动杆508一侧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508外表面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万向联轴器509与第六传动杆508另一侧进行固接;万向联轴器509远离第六传动杆508一侧与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进行固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架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外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滑块5012和第二限位滑块5013进行旋接;第一连杆5014和第二连杆5015同时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架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014内部一侧与第一限位滑块5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杆5015内部一侧与第二限位滑块5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5011与支撑底板5024进行固接;支撑底板5024一侧与第三电动推杆5025进行固接;支撑底板5024另一侧与第四电动推杆5026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5025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5026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支撑底板5024一侧与第一导气头5032进行套接;支撑底板5024另一侧与第二导气头5033进行套接;第一连杆5014通过转轴与第一导轮5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014内部另一侧与第一限位轴5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5018与第一限位环501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5018与第二导轮5017进行固接;第一限位环5019与支撑底板5024进行固接;第二抽气扁袋5028穿过支撑底板5024呈S型缠绕在第二导轮5017和第一导轮5016上;支撑底板5024与上模5029进行固接;第二连杆5015通过转轴与第三导轮5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015内部另一侧与第二限位轴5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5021与第二限位环5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5021与第四导轮5022进行固接;第二限位环5023与支撑底板5024进行固接;第一抽气扁袋5027穿过支撑底板5024呈S型缠绕在第四导轮5022和第三导轮5020上;支撑底板5024下方设置有底架5030;底架5030与下模5031进行固接;底架5030与外框架101进行固接;当第六齿轮504与第七齿轮2020啮合时,第七齿轮2020转动,反之则不转。
组合前,先将贴好边条,并且撕开覆膜的中空铝条竖立放置在底架5030的下模5031和支撑底板5024的上模5029内,可以预先使其下模5031和上模5029保持所需高度,或者通过第三电动推杆5025和第四电动推杆5026的升降来配合上模5029的下降限位中空铝条;由于两侧玻璃的靠近,可以先通过第一导气头5032和第二导气头5033分别转接抽气泵进行两侧的局部范围抽气,随着两侧玻璃的靠近逐步减小抽气力度,当组合时,通过第一抽气扁袋5027和第二抽气扁袋5028的配合外接抽气泵,由于第一抽气扁袋5027和第二抽气扁袋5028呈扁平状,可以使其两侧的玻璃非常靠近中空铝条时才抽离,可以配合进行二次的高密封性抽气;抽完气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01伸缩带动第二连接板502上的第二杆套503下降,使其第二杆套503所连接的第六齿轮504与第七齿轮2020啮合,第六齿轮504带动第二杆套503内的第五传动杆505转动,第五传动杆505转动带动第八锥齿轮506啮合第九锥齿轮507,第九锥齿轮507带动第六传动杆508连接的万向联轴器509的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转动,第二双向螺纹丝杆5010转动时第一限位滑块5012和第二限位滑块5013相向移动,使其第二支撑架5011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杆5014和第二连杆5015相对打开,分别在第一限位轴5018和第二限位轴5021的限制下分别在第一限位环5019和第二限位环5023上滑动,使其带动第一导轮5016和第二导轮5017所缠绕的第一抽气扁袋5027抽离,则第三导轮5020和第四导轮5022将所缠绕的第二抽气扁袋5028抽离;抽离时第二导轮5017被带动滑动时将第一抽气扁袋5027抽离,则第四导轮5022被带动滑动时将第二抽气扁袋5028抽离;万向联轴器509则可以配合在系统整理下降时保持传动效果;接着使其两侧的玻璃被推动与中空铝条组合;该系统实现了二次抽气,不会产生内部气体浑浊漂浮的问题;而且本装置结构灵活可以适应多规格玻璃进行生产。
所述的,第一夹持系统2和第二夹持系统3部件一致,且两者之间呈对称设置。
可以配合分别对一块玻璃进行夹持翻转配合转换。
所述的,第三光杆4012和第四光杆4013中部均呈倒梯形下凹。
可以使第一伸缩杆4014和第二伸缩杆4016,第三伸缩杆4018和第四伸缩杆4020在被带动滑动到其中部时,可以使第一伸缩杆4014和第二伸缩杆4016,第三伸缩杆4018和第四伸缩杆4020同时伸缩,配合分别带动玻璃在支撑底板5024和底架5030中部移动。
所述的,第一伸缩杆4014和第二伸缩杆4016,第三伸缩杆4018和第四伸缩杆4020下方朝相对方向弯折三十度。
可以增加对玻璃转换移动时的支撑力。
所述的,第一连杆5014、第二连杆5015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滑槽。
第一限位滑块5012和第二限位滑块5013在相向或者相对移动时,可以分别在第一连杆5014和第二连杆5015内滑动,并且通过第一连杆5014和第二连杆5015分别带动第一限位轴5018和第二限位轴5021在其滑槽内滑动的同时分别在第一限位环5019和第二限位环5023内滑动。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9)

1.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包括有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支撑系统、第一夹持系统、第二夹持系统、转换系统和抽气系统;支撑系统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转换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抽气系统相连接;支撑系统与控制屏相连接;第一夹持系统与抽气系统相连接;第二夹持系统与转换系统相连接;
抽气系统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板、第二杆套、第六齿轮、第五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六传动杆、万向联轴器、第二双向螺纹丝杆、第二支撑架、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环、第三导轮、第二限位轴、第四导轮、第二限位环、支撑底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一抽气扁袋、第二抽气扁袋、上模、底架、下模、第一导气头和第二导气头;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杆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杆套外表面与第六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杆套内部与第五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五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与第六传动杆一侧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万向联轴器与第六传动杆另一侧进行固接;万向联轴器远离第六传动杆一侧与第二双向螺纹丝杆进行固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进行旋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内部一侧与第一限位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杆内部一侧与第二限位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支撑底板一侧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支撑底板另一侧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支撑底板一侧与第一导气头进行套接;支撑底板另一侧与第二导气头进行套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一导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内部另一侧与第一限位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与第一限位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轴与第二导轮进行固接;第一限位环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第二抽气扁袋穿过支撑底板呈S型缠绕在第二导轮和第一导轮上;支撑底板与上模进行固接;第二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三导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内部另一侧与第二限位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与第二限位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轴与第四导轮进行固接;第二限位环与支撑底板进行固接;第一抽气扁袋穿过支撑底板呈S型缠绕在第四导轮和第三导轮上;支撑底板下方设置有底架;底架与下模进行固接;底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支撑系统包括有外框架、第一支撑台、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外框架与第一支撑台进行固接;外框架与电机进行固接;外框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转换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抽气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一支撑台与控制屏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夹持系统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夹持系统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夹持系统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一支撑架、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丝杆、U型框、第一光杆、滑架、第一气缸、第一夹辊、连接环、第二夹辊、L型支撑架、第二气缸、第一传动轮、第七齿轮、第二传动轮和第八齿轮;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七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传动杆外表面通过轴承座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三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三齿轮上方设置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U型框进行转动连接;U型框与第一光杆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位于第一丝杆下方;第一丝杆和第一光杆外表面同时与滑架相连接;U型框与第一气缸进行固接;U型框通过转轴与L型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L型支撑架与第一支撑台进行固接;U型框通过转轴与第一气缸进行转动连接;滑架内部与第一夹辊进行转动连接;滑架内部与第二夹辊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夹辊与连接环进行套接;连接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进行固接;第二气缸与滑架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八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当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时,第四齿轮转动,此时第八齿轮空转,当第四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时,第四齿轮转动,此时第三齿轮空转。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转换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杆套、第五齿轮、第四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一双向螺纹丝杆、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二光杆、第三光杆、第四光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吸盘、第二伸缩杆、第二吸盘、第三伸缩杆、第三吸盘、第四伸缩杆和第四吸盘;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杆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杆套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杆套内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双向螺纹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横板进行旋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二横板进行旋接;第一横板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一侧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另一侧与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吸盘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四光杆与第二吸盘进行固接;第二横板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板下方一侧与第三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横板下方另一侧与第四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伸缩杆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伸缩杆与第三吸盘进行固接;第四伸缩杆与第四吸盘进行固接;当第五齿轮与第二夹持系统中对应的第七齿轮部件啮合时,第五齿轮转动,反之则不转。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当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时,第七齿轮转动,反之则不转。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夹持系统和第二夹持系统部件一致,且两者之间呈对称设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三光杆和第四光杆中部均呈倒梯形下凹。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下方朝相对方向弯折三十度。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滑槽。
CN202110030680.1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Active CN112694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0680.1A CN11269426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0680.1A CN11269426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267A CN112694267A (zh) 2021-04-23
CN112694267B true CN112694267B (zh) 2022-11-11

Family

ID=7551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0680.1A Active CN11269426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42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727A (zh) * 2019-01-30 2019-04-23 左宪恤 真空玻璃立式抽真空载车、抽真空装置、制备方法及真空玻璃
CN111906947A (zh) * 2020-08-26 2020-11-10 广州百应实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自动化真空玻璃生产设备和方法
CN112830691A (zh) * 2021-01-25 2021-05-25 陕西中科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线
CN214032263U (zh) * 2020-09-30 2021-08-24 上海共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上下料中空玻璃加工用转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19647A1 (fr) * 1990-06-22 1991-12-22 Pierre Riou Procede et machine de pose automatique des joints intercalaires entre les elements d'un multiple vitrage
CN203613104U (zh) * 2013-10-13 2014-05-28 黄家军 一种可多次抽真空的真空玻璃
CN204490735U (zh) * 2015-03-19 2015-07-22 杭州春水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加工装置
WO2018120232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徐超友 一种自动平衡气压的防震中空玻璃组件
CN107500506B (zh) * 2017-09-22 2020-04-21 方鼎科技有限公司 隔音玻璃加工工艺
CN108797858A (zh) * 2018-07-02 2018-11-13 诸暨市利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隔绝紫外线的幕墙玻璃
WO2020118673A1 (zh) * 2018-12-11 2020-06-18 淄博环能海臣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玻璃拉伸支撑边框及不锈钢边框与金属钎焊真空调控玻璃
CN209428408U (zh) * 2019-01-16 2019-09-24 包头市永明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空玻璃的夹具
CN210885828U (zh) * 2019-10-11 2020-06-30 中山市新感觉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真空玻璃
CN211255721U (zh) * 2019-12-21 2020-08-14 赣州宏泰钢化玻璃制造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翻转合片生产线
CN111732347A (zh) * 2020-06-22 2020-10-02 四川安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线
CN111847850A (zh) * 2020-08-03 2020-10-30 马家贤 一种玻璃热弯加工装置
CN111960168A (zh) * 2020-08-15 2020-11-20 马家贤 一种不干胶辅助加工装置
CN112177486A (zh) * 2020-09-10 2021-01-05 李林海 一种铝合金窗辅助组装装置
CN112142343A (zh) * 2020-10-20 2020-12-29 左宪楠 一种批量制造真空玻璃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727A (zh) * 2019-01-30 2019-04-23 左宪恤 真空玻璃立式抽真空载车、抽真空装置、制备方法及真空玻璃
CN111906947A (zh) * 2020-08-26 2020-11-10 广州百应实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自动化真空玻璃生产设备和方法
CN214032263U (zh) * 2020-09-30 2021-08-24 上海共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上下料中空玻璃加工用转运装置
CN112830691A (zh) * 2021-01-25 2021-05-25 陕西中科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267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8390B (zh) 一种光学镜片加工用粘结胶涂抹装置
CN112694267B (zh) 一种便于中小型工厂生产的中空玻璃自动组装装置
CN216463927U (zh) 一种抛光垫粘贴装置
CN21872235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太阳能支架
CN111409010A (zh) 一种用于阀门生产的阀体内孔抛光装置
CN217025775U (zh) 一种切割用玻璃装置
CN216573830U (zh)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用丁基胶均匀涂胶装置
CN211359412U (zh) 一种中空玻璃打胶设备
CN210614227U (zh) 一种用于工装夹具的可旋转底涂的上料台
CN207207360U (zh) 一种防辐射保温玻璃的组装设备
CN216183218U (zh) 一种复合抗紫外集装袋的制备装置
CN216360460U (zh) 一种中空玻璃合片机
CN213583820U (zh) 光伏组件接线盒粘贴装置
CN112894568B (zh) 一种铝制门窗生产用余料去除装置
CN219154841U (zh) 一种用于自动贴膜机的包边贴膜机构
CN220033293U (zh) 自动挂装的中空玻璃铝边框输送装置
CN117583195B (zh) 一种交换机网络滤波器生产点胶装置
CN219816854U (zh) 一种中空玻璃涂胶设备
CN217293566U (zh) 一种塑料件与玻璃件的贴合结构
CN114953492B (zh) 一种具有智能夹取组件的背光源智能组膜机
CN217726505U (zh) 一种可调节吸收角度的单晶硅生产用除粉装置
CN216375296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退热贴模压热封设备
CN216520565U (zh) 一种广告宣传片用拍摄装置
CN219519434U (zh) 一种中空玻璃涂胶机
CN211716317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214511 Floor 1, Building B9, No. 19, North Gongxing Road, Jing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Engao Optical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Room 201, building 12a, 88 Minqiang Road, Tangshan town, Qingshan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a Jiax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