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2097A -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2097A
CN112692097A CN202011523470.8A CN202011523470A CN112692097A CN 112692097 A CN112692097 A CN 112692097A CN 202011523470 A CN202011523470 A CN 202011523470A CN 112692097 A CN112692097 A CN 112692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core wire
sleeve
stroke
expan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3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2097B (zh
Inventor
郁水峰
汪鸿涛
许新花
李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ll Anda Shanghai Lubricat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ll Anda Shanghai Lubric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ll Anda Shanghai Lubricat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ll Anda Shanghai Lubric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34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2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2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2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2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2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4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bars or wire
    • B21C37/047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bars or wire of fin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芯丝,芯丝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本发明采用加热拉延的方式来成型导丝前端的毛细部分,从原理上解决了微小尺寸芯丝不易加工的问题,且本发明采用的加工设备集成度较高,可以实现微型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导丝是导管穿刺过程中用于支撑导管的核心部件,在导丝前端一般设有弹性区域以便引导导丝前端的插拔,为了确保导丝与弹性区域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本发明将导丝前端设为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结构,该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导丝与弹性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扭矩传递效率。然而导丝的直径一般在0.5mm以下,导丝前端宽度更是低于0.1mm,传统加工手段操作难度较大,例如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无心磨床对导丝的外径进行修整,但在这个尺寸下无心磨床的加工精度无法保证,且导丝不易固定,加工过程中容易使导丝崩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便于导丝前端小径区段的可靠成型。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医用导丝,包括芯丝,芯丝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采用如下方法加工成型: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偏平区段,然后对偏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对偏平区段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偏平区段被拉伸变细,拉伸结束后从偏平区段将芯丝截断得到所述的连接部;所述芯丝坯料的辊压、加热和拉伸采用如下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辊压单元、加热单元和冷淬单元,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当第一夹持部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到达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运动时冷淬单元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膨胀套,第一膨胀套与第一滑座固接,第一膨胀套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外侧设有滑套,滑套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内部设有芯杆,芯杆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与滑套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膨胀套,第二膨胀套与第二滑座固接,第二膨胀套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当第二膨胀套滑入固定套内时固定套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以使第二膨胀套夹紧;所述滑套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靠近时滑套能够插入固定套内,且凸环与固定套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能够挤压滑套使第一膨胀套夹紧,所述第一滑座与芯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芯杆上设置的环槽,以及沿芯杆的径向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锁止块,锁止块上设有与芯杆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环槽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为一体,锁止块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当滑套将第一膨胀套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上的环槽与锁止块正对,此时锁止块在第一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卡在环槽内以阻止芯杆与第一滑座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以及与锁止块固接的楔形块,所述滑套与第一滑座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当第一夹持部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的末端时楔形块与楔形驱动块抵接,此时锁止块在楔形驱动块和楔形块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与芯杆正对,芯杆在第二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张开。
所述辊压单元包括一对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扇形凸轮,芯丝坯料从两扇形凸轮之间穿过,两扇形凸轮之间通过齿轮组构成同步反向转动配合;两扇形凸轮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机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座固接的齿条以及与其中一个扇形凸轮的转轴连接的齿轮,该扇形凸轮的转轴与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机架和齿轮连接,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靠近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齿条与齿轮啮合,此时扇形凸轮被机架上的单向轴承锁止,而齿轮在扇形凸轮的转轴上空转;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齿条与齿轮啮合,此时齿轮带动扇形凸轮同步转动,齿条和齿轮的参数被设置为第一滑座每往复运动一次则驱动扇形凸轮转动一周;所述扇形凸轮的转轴与第一滑座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被装配为当齿条与齿轮脱离时能够阻止扇形凸轮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扇形凸轮的转轴固接的弓形轮,以及与第一滑座固接的直线滑道,当齿条与齿轮脱离时弓形轮的直边刚好与直线滑道平齐并相互接触。
所述加热单元为电感加热线圈;所述冷淬单元包括冷淬盒,冷淬盒上端敞口设置,冷淬盒内设有耐火棉,冷淬盒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冷淬盒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储罐连通,当冷淬盒处于第一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上方,当冷淬盒处于第二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下方;所述冷淬盒通过竖直导柱与机架滑动连接,冷淬盒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枢接的摆动挡板,以及与第一滑座固接的压杆,摆动挡板上设有腰型孔,冷淬盒上设有销杆,销杆与腰型孔滑动枢接,压杆的端部设有导轮,冷淬盒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弹性单元,常态下冷淬盒在第三弹性单元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高度,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第二夹持部靠近时压杆上的导轮能够挤压所述摆动挡板以将冷淬盒下压至第二高度。
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一螺母块,第一滑座通过第一螺母块与第一丝杠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接;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螺母块,第二滑座通过第二螺母块与第二丝杠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之间设有第三联动机构,第三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第一滑座在第二行程内运动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构成传动配合,且当第一滑座在第一行程内运动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之间的传动断开。
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过渡轴以及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轴,所述第二丝杠通过带轮或链轮与过渡轴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过渡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活动轴上设有过渡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分离,所述活动轴转动设置在一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沿活动轴的径向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驱动销,所述活动支架上设有与驱动销配合的引导块,当第一滑座从第一行程进入第二行程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驱动活动支架运动使过渡齿轮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当第一滑座从第二行程进入第一行程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驱动活动支架运动使过渡齿轮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离。
一种医用导丝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芯丝坯料剪切为指定长度;
步骤2: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一段偏平区段;
步骤3:对扁平区段进行加热,同时对芯丝坯料两端施加拉力,偏平区段的加热区域被拉伸的同时使加热区域沿偏平区段的长度方向逐渐偏移,同时对已经被拉伸的区域进行冷却;
步骤4:偏平区段完全拉伸后停止加热,并从偏平区段的一端将多余的芯丝坯料剪断,得到芯丝;
步骤5:将螺旋弹簧套设在芯丝的偏平区段上并将螺旋弹簧的两端与芯丝焊接固定,得到医用导丝;
所述步骤2、3中,采用如下设备进行辊压、加热、拉伸和冷却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辊压单元、加热单元和冷淬单元,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当第一夹持部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到达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运动时冷淬单元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膨胀套,第一膨胀套与第一滑座固接,第一膨胀套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外侧设有滑套,滑套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内部设有芯杆,芯杆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与滑套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膨胀套,第二膨胀套与第二滑座固接,第二膨胀套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当第二膨胀套滑入固定套内时固定套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以使第二膨胀套夹紧;所述滑套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靠近时滑套能够插入固定套内,且凸环与固定套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能够挤压滑套使第一膨胀套夹紧,所述第一滑座与芯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芯杆上设置的环槽,以及沿芯杆的径向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锁止块,锁止块上设有与芯杆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环槽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为一体,锁止块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当滑套将第一膨胀套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上的环槽与锁止块正对,此时锁止块在第一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卡在环槽内以阻止芯杆与第一滑座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以及与锁止块固接的楔形块,所述滑套与第一滑座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当第一夹持部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的末端时楔形块与楔形驱动块抵接,此时锁止块在楔形驱动块和楔形块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与芯杆正对,芯杆在第二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张开。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加热拉延的方式来成型导丝前端的毛细部分,从原理上解决了微小尺寸芯丝不易加工的问题,且本发明采用的加工设备集成度较高,可以实现微型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导丝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工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工设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锁止块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夹持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辊压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冷淬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动支架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附图中隐去了机架这一支撑构件,机架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各功能部件的分布进行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导丝,包括芯丝1,芯丝1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2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1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1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2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2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采用如下方法加工成型: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偏平区段,然后对偏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对偏平区段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偏平区段被拉伸变细,拉伸结束后从偏平区段将芯丝1截断得到所述的连接部;所述芯丝坯料的辊压、加热和拉伸采用如下设备进行操作:如图2-11所示,包括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辊压单元30、加热单元40和冷淬单元50,所述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10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当第一夹持部10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30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10到达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30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40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40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20与第一夹持部10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20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10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40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50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冷淬单元50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10包括第一膨胀套12,第一膨胀套12与第一滑座11固接,第一膨胀套12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12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12外侧设有滑套13,滑套13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12内部设有芯杆14,芯杆14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14与滑套13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夹持部20包括第二膨胀套22,第二膨胀套22与第二滑座21固接,第二膨胀套22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221,第二夹持部20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23,当第二膨胀套22滑入固定套23内时固定套23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221以使第二膨胀套22夹紧;所述滑套13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10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滑套13能够插入固定套23内,且凸环与固定套23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23能够挤压滑套13使第一膨胀套12夹紧,所述第一滑座11与芯杆14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12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16。
如图6所示,所述锁止机构16包括芯杆14上设置的环槽141,以及沿芯杆14的径向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的锁止块161,锁止块161上设有与芯杆14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163以及与环槽141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164,第一通孔163和第二通孔164连为一体,锁止块16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162,当滑套13将第一膨胀套12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14上的环槽141与锁止块161正对,此时锁止块161在第一弹性单元162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164卡在环槽141内以阻止芯杆14与第一滑座11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16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166以及与锁止块161固接的楔形块165,所述滑套13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15,当第一夹持部10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L2的末端时楔形块165与楔形驱动块166抵接,此时锁止块161在楔形驱动块166和楔形块165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163与芯杆14正对,芯杆14在第二弹性单元15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12张开。
如图4、9所示,所述辊压单元30包括一对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扇形凸轮31,芯丝坯料从两扇形凸轮31之间穿过,两扇形凸轮31之间通过齿轮组构成同步反向转动配合;两扇形凸轮3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机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齿条113以及与其中一个扇形凸轮31的转轴连接的齿轮32,该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分别通过单向轴承34a、34b与机架和齿轮32连接,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扇形凸轮31被机架上的单向轴承34a锁止,而齿轮32在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上空转;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齿轮32带动扇形凸轮31同步转动,齿条113和齿轮32的参数被设置为第一滑座11每往复运动一次则驱动扇形凸轮31转动一周;所述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被装配为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能够阻止扇形凸轮31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扇形凸轮31的转轴固接的弓形轮33,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直线滑道114,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弓形轮33的直边刚好与直线滑道114平齐并相互接触。
所述加热单元40为电感加热线圈;如图2、10所示,所述冷淬单元50包括冷淬盒51,冷淬盒51上端敞口设置,冷淬盒51内设有耐火棉52,冷淬盒5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冷淬盒51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储罐连通,当冷淬盒51处于第一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上方,当冷淬盒51处于第二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下方;所述冷淬盒51通过竖直导柱与机架滑动连接,冷淬盒5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枢接的摆动挡板501,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压杆111,摆动挡板501上设有腰型孔502,冷淬盒51上设有销杆503,销杆503与腰型孔502滑动枢接,压杆111的端部设有导轮112,冷淬盒51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弹性单元53,常态下冷淬盒51在第三弹性单元53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高度,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压杆111上的导轮112能够挤压所述摆动挡板501以将冷淬盒51下压至第二高度。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滑座11上设有第一螺母块,第一滑座11通过第一螺母块与第一丝杠101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101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接;第二滑座21上设有第二螺母块,第二滑座21通过第二螺母块与第二丝杠201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之间设有第三联动机构,第三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第一滑座11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构成传动配合,且当第一滑座11在第一行程L1内运动时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之间的传动断开。
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过渡轴60以及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轴,所述第二丝杠201通过带轮或链轮与过渡轴60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过渡轴60上设有从动齿轮61,所述第一丝杠101上设有主动齿轮102,所述活动轴上设有过渡齿轮71,所述主动齿轮102与从动齿轮61相互分离,所述活动轴转动设置在一活动支架70上,活动支架70沿活动轴的径向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11上设有驱动销115,所述活动支架70上设有与驱动销115配合的引导块72,当第一滑座11从第一行程L1进入第二行程L2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72驱动活动支架70运动使过渡齿轮71与主动齿轮102和从动齿轮61啮合,当第一滑座11从第二行程L2进入第一行程L1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72驱动活动支架70运动使过渡齿轮71与主动齿轮102和从动齿轮61分离。
上述设备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芯丝坯料穿插在第二夹持部20内并使其凸伸于固定套23内,然后驱动第一夹持部10向第二夹持部20靠拢,当第一夹持部10的滑套13与固定套23抵接时第一夹持部10将芯丝坯料的端部夹紧,锁止机构16将第一夹持部10锁紧在夹紧状态;然后第一夹持部10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此过程中驱动辊压单元30对芯丝坯料辊压一次,当第一夹持部10到达第二行程L2时活动支架70抬升,使第二丝杠201与第一丝杠101联动,第二夹持部20开始运动,当第二夹套插入固定套23内时第二夹持部20将芯丝坯料夹紧,随后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同向运动且第一夹持部10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二夹持部20的运动速度,该速度差可以通过调节传动比来实现,进而使两夹持部之间的芯丝坯料被拉长;上述过程中加热单元40对芯丝坯料进行加热,使芯丝坯料从加热区域拉长;当第一夹持部10运动至第二行程L2末端时,第一夹持机构松开,而此时第二夹持机构的第二夹套刚好从固定套23内穿出,进而使第二夹持机构也松开,此时即可将加工好的芯丝坯料从设备上取下,从拉伸部位将芯丝坯料剪断即得到芯丝1。
实施例2
一种医用导丝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芯丝坯料剪切为指定长度;
步骤2: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一段偏平区段;
步骤3:对扁平区段进行加热,同时对芯丝坯料两端施加拉力,偏平区段的加热区域被拉伸的同时使加热区域沿偏平区段的长度方向逐渐偏移,同时对已经被拉伸的区域进行冷却;
步骤4:偏平区段完全拉伸后停止加热,并从偏平区段的一端将多余的芯丝坯料剪断,得到芯丝1;
步骤5:将螺旋弹簧套设在芯丝1的偏平区段上并将螺旋弹簧的两端与芯丝1焊接固定,得到医用导丝;
所述步骤2、3中,采用实施例1所述设备进行辊压、加热、拉伸和冷却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1),芯丝(1)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2)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1)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1)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2)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2)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采用如下方法加工成型: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偏平区段,然后对偏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对偏平区段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偏平区段被拉伸变细,拉伸结束后从偏平区段将芯丝(1)截断得到所述的连接部;所述芯丝坯料的辊压、加热和拉伸采用如下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辊压单元(30)、加热单元(40)和冷淬单元(50),所述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10)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当第一夹持部(10)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30)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10)到达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30)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40)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40)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20)与第一夹持部(10)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20)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10)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40)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50)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冷淬单元(50)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包括第一膨胀套(12),第一膨胀套(12)与第一滑座(11)固接,第一膨胀套(12)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12)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12)外侧设有滑套(13),滑套(13)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12)内部设有芯杆(14),芯杆(14)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14)与滑套(13)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20)包括第二膨胀套(22),第二膨胀套(22)与第二滑座(21)固接,第二膨胀套(22)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221),第二夹持部(20)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23),当第二膨胀套(22)滑入固定套(23)内时固定套(23)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221)以使第二膨胀套(22)夹紧;所述滑套(13)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10)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滑套(13)能够插入固定套(23)内,且凸环与固定套(23)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23)能够挤压滑套(13)使第一膨胀套(12)夹紧,所述第一滑座(11)与芯杆(14)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12)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6)包括芯杆(14)上设置的环槽(141),以及沿芯杆(14)的径向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的锁止块(161),锁止块(161)上设有与芯杆(14)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163)以及与环槽(141)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164),第一通孔(163)和第二通孔(164)连为一体,锁止块(16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162),当滑套(13)将第一膨胀套(12)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14)上的环槽(141)与锁止块(161)正对,此时锁止块(161)在第一弹性单元(162)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164)卡在环槽(141)内以阻止芯杆(14)与第一滑座(11)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16)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166)以及与锁止块(161)固接的楔形块(165),所述滑套(13)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15),当第一夹持部(10)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L2)的末端时楔形块(165)与楔形驱动块(166)抵接,此时锁止块(161)在楔形驱动块(166)和楔形块(165)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163)与芯杆(14)正对,芯杆(14)在第二弹性单元(15)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12)张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单元(30)包括一对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扇形凸轮(31),芯丝坯料从两扇形凸轮(31)之间穿过,两扇形凸轮(31)之间通过齿轮(32)组构成同步反向转动配合;两扇形凸轮(3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机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齿条(113)以及与其中一个扇形凸轮(31)的转轴连接的齿轮(32),该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分别通过单向轴承(34a、34b)与机架和齿轮(32)连接,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扇形凸轮(31)被机架上的单向轴承(34a)锁止,而齿轮(32)在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上空转;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齿轮(32)带动扇形凸轮(31)同步转动,齿条(113)和齿轮(32)的参数被设置为第一滑座(11)每往复运动一次则驱动扇形凸轮(31)转动一周;所述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被装配为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能够阻止扇形凸轮(31)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扇形凸轮(31)的转轴固接的弓形轮(33),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直线滑道(114),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弓形轮(33)的直边刚好与直线滑道(114)平齐并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40)为电感加热线圈;所述冷淬单元(50)包括冷淬盒(51),冷淬盒(51)上端敞口设置,冷淬盒(51)内设有耐火棉(52),冷淬盒(5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冷淬盒(51)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储罐连通,当冷淬盒(51)处于第一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上方,当冷淬盒(51)处于第二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下方;所述冷淬盒(51)通过竖直导柱与机架滑动连接,冷淬盒(5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枢接的摆动挡板(501),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压杆(111),摆动挡板(501)上设有腰型孔(502),冷淬盒(51)上设有销杆(503),销杆(503)与腰型孔(502)滑动枢接,压杆(111)的端部设有导轮(112),冷淬盒(51)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弹性单元(53),常态下冷淬盒(51)在第三弹性单元(53)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高度,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压杆(111)上的导轮(112)能够挤压所述摆动挡板(501)以将冷淬盒(51)下压至第二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11)上设有第一螺母块,第一滑座(11)通过第一螺母块与第一丝杠(101)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101)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接;第二滑座(21)上设有第二螺母块,第二滑座(21)通过第二螺母块与第二丝杠(201)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之间设有第三联动机构,第三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第一滑座(11)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构成传动配合,且当第一滑座(11)在第一行程(L1)内运动时第一丝杠(101)与第二丝杠(201)之间的传动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过渡轴(60)以及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轴,所述第二丝杠(201)通过带轮或链轮与过渡轴(60)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过渡轴(60)上设有从动齿轮(61),所述第一丝杠(101)上设有主动齿轮(102),所述活动轴上设有过渡齿轮(71),所述主动齿轮(102)与从动齿轮(61)相互分离,所述活动轴转动设置在一活动支架(70)上,活动支架(70)沿活动轴的径向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11)上设有驱动销(115),所述活动支架(70)上设有与驱动销(115)配合的引导块(72),当第一滑座(11)从第一行程(L1)进入第二行程(L2)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72)驱动活动支架(70)运动使过渡齿轮(71)与主动齿轮(102)和从动齿轮(61)啮合,当第一滑座(11)从第二行程(L2)进入第一行程(L1)时活动销通过引导块(72)驱动活动支架(70)运动使过渡齿轮(71)与主动齿轮(102)和从动齿轮(61)分离。
8.一种医用导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芯丝坯料剪切为指定长度;
步骤2: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一段偏平区段;
步骤3:对扁平区段进行加热,同时对芯丝坯料两端施加拉力,偏平区段的加热区域被拉伸的同时使加热区域沿偏平区段的长度方向逐渐偏移,同时对已经被拉伸的区域进行冷却;
步骤4:偏平区段完全拉伸后停止加热,并从偏平区段的一端将多余的芯丝坯料剪断,得到芯丝(1);
步骤5:将螺旋弹簧套设在芯丝(1)的偏平区段上并将螺旋弹簧的两端与芯丝(1)焊接固定,得到医用导丝;
所述步骤2、3中,采用如下设备进行辊压、加热、拉伸和冷却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辊压单元(30)、加热单元(40)和冷淬单元(50),所述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10)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当第一夹持部(10)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30)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10)到达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30)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40)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40)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20)与第一夹持部(10)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20)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10)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40)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50)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冷淬单元(50)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导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包括第一膨胀套(12),第一膨胀套(12)与第一滑座(11)固接,第一膨胀套(12)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12)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12)外侧设有滑套(13),滑套(13)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12)内部设有芯杆(14),芯杆(14)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14)与滑套(13)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20)包括第二膨胀套(22),第二膨胀套(22)与第二滑座(21)固接,第二膨胀套(22)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221),第二夹持部(20)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23),当第二膨胀套(22)滑入固定套(23)内时固定套(23)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221)以使第二膨胀套(22)夹紧;所述滑套(13)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10)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滑套(13)能够插入固定套(23)内,且凸环与固定套(23)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23)能够挤压滑套(13)使第一膨胀套(12)夹紧,所述第一滑座(11)与芯杆(14)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12)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导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6)包括芯杆(14)上设置的环槽(141),以及沿芯杆(14)的径向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的锁止块(161),锁止块(161)上设有与芯杆(14)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163)以及与环槽(141)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164),第一通孔(163)和第二通孔(164)连为一体,锁止块(16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162),当滑套(13)将第一膨胀套(12)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14)上的环槽(141)与锁止块(161)正对,此时锁止块(161)在第一弹性单元(162)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164)卡在环槽(141)内以阻止芯杆(14)与第一滑座(11)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16)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166)以及与锁止块(161)固接的楔形块(165),所述滑套(13)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15),当第一夹持部(10)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L2)的末端时楔形块(165)与楔形驱动块(166)抵接,此时锁止块(161)在楔形驱动块(166)和楔形块(165)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163)与芯杆(14)正对,芯杆(14)在第二弹性单元(15)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12)张开。
CN202011523470.8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692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3470.8A CN112692097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3470.8A CN112692097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2097A true CN112692097A (zh) 2021-04-23
CN112692097B CN11269209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550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3470.8A Active CN112692097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20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4734A (zh) * 2021-04-28 2021-07-20 深圳市顺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丝针座连接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86962A (fr) * 1960-02-29 1962-03-09 Toyo Spinning Co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de cellulose régénérée
EP0666086A1 (en) * 1993-12-07 1995-08-09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for medical purpos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il thereof
EP1491230A2 (en) * 2003-06-26 2004-12-29 Asahi Intecc Co., Ltd. A method of making a metallic thin wire and a medical tool into which the metallic thin wire is incorporated
CN102051705A (zh) * 2010-12-10 2011-05-11 太仓市金祥氨纶纤维有限公司 直接熔体过滤的熔融直纺超细旦氨纶纤维生产方法
JP2011092287A (ja) * 2009-10-27 2011-05-12 Patentstra Co Ltd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の製造方法、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とマイクロカテーテルとガイディングカテーテルとの組立体、および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とガイディングカテーテルとの組立体
CN103378767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热电直接转换的核电站事故后供电装置
CN106311793A (zh) * 2015-06-26 2017-01-11 姜蕾 钢丝接头加固的方法
CN108127207A (zh) * 2016-12-01 2018-06-08 重庆龙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旧电路板回收装置
CN110496295A (zh) * 2019-09-19 2019-11-26 瑞安市人民医院 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留置导尿牵引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86962A (fr) * 1960-02-29 1962-03-09 Toyo Spinning Co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de cellulose régénérée
EP0666086A1 (en) * 1993-12-07 1995-08-09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for medical purpos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il thereof
EP1491230A2 (en) * 2003-06-26 2004-12-29 Asahi Intecc Co., Ltd. A method of making a metallic thin wire and a medical tool into which the metallic thin wire is incorporated
JP2011092287A (ja) * 2009-10-27 2011-05-12 Patentstra Co Ltd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の製造方法、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とマイクロカテーテルとガイディングカテーテルとの組立体、および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とガイディングカテーテルとの組立体
CN102051705A (zh) * 2010-12-10 2011-05-11 太仓市金祥氨纶纤维有限公司 直接熔体过滤的熔融直纺超细旦氨纶纤维生产方法
CN103378767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热电直接转换的核电站事故后供电装置
CN106311793A (zh) * 2015-06-26 2017-01-11 姜蕾 钢丝接头加固的方法
CN108127207A (zh) * 2016-12-01 2018-06-08 重庆龙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旧电路板回收装置
CN110496295A (zh) * 2019-09-19 2019-11-26 瑞安市人民医院 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留置导尿牵引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4734A (zh) * 2021-04-28 2021-07-20 深圳市顺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丝针座连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2097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4199U (zh) 一种铝材加工用铝管磨管装置
CN112692097B (zh)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29077B (zh) X型传动的电动夹具
CN204867000U (zh) 一种保温杯内胆的旋压拉伸加工装置
CN113857900B (zh) 一种应用于轴件加工的辅助导套同步夹紧及旋转结构
CN110052648A (zh) 一种用于空调配管的热熔钻孔装置
CN111958957A (zh) 一种塑料管材扩孔装置
CN111515310A (zh) 一种蒸发器框架出水管扩张收口一体机
EP1946861B1 (en) Closing device and closing method
CN111716692A (zh) 一种保护管生产模具装置
CN219073935U (zh) 一种钢管冷拔机用钢管端部夹具
CN109849316B (zh) 一种塑料表面压花设备
CN219292558U (zh) 一种高比容电极箔用扩孔机
CN206795160U (zh) 一种自动滚花机
CN208232871U (zh) 连接轴组件、驱动装置、座椅和包括该座椅的汽车
CN216830208U (zh) 一种模具冲头头部加工磨削装置
CN214923181U (zh) 一种异形注塑件去毛刺装置
CN215509774U (zh) 一种便于翻转的汽车部件焊接装置
CN109365609A (zh) 一种卡车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壳碾压成套设备
CN207289420U (zh) 一种车铣加工装置
CN216632303U (zh)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对中定位机构
CN114226547A (zh) 异形管的侧冲孔成型方法、侧冲孔成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10960U (zh) 一种内旋挤压成型机
CN113333600A (zh) 一种金属管扩口装置
CN112809414A (zh) 一种用于不同口径钢管智能制造的夹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dical guide wir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8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anghai Chuansha Branch

Pledgor: BILL-ANDA (SHANGHAI) LUBRICATING MATE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1000007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