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7708A - 非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7708A
CN112677708A CN202010992509.4A CN202010992509A CN112677708A CN 112677708 A CN112677708 A CN 112677708A CN 202010992509 A CN202010992509 A CN 202010992509A CN 112677708 A CN112677708 A CN 112677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ortions
width direction
coupling
ann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2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7708B (zh
Inventor
细见和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77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7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 B60C7/18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disposed radially relative to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43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having a lateral extension disposed i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4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extending substantially radially, e.g. like spo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非充气轮胎,其中,多个连结部具备:第一连结部,其从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朝向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连结部,其从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延伸,多个连结部的至少一个具备:主体部,其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的宽度恒定或者以恒定的比渐增;以及增强部,其将内侧环状部或者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

Description

非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非充气轮胎具备:呈同心圆状配置的内侧环状部及外侧环状部、以及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例如专利文献1)。多个连结部具备:第一连结部,其从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朝向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连结部,其从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延伸。
另外,来自车轴的力(驱动力、制动力)经由内侧环状部及连结部向外侧环状部传递。此时,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变形程度越大,来自车轴的力就越难以向外侧环状部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99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的刚性的非充气轮胎。
(二)技术方案
非充气轮胎具备:内侧环状部及外侧环状部,它们呈同心圆状配置;以及多个连结部,它们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结,所述多个连结部具备:第一连结部,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连结部,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延伸,所述多个连结部的至少一个具备:主体部,其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的宽度恒定或者以恒定的比渐增;以及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或者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增强部的结构具备:内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所述内侧增强部的体积比所述外侧增强部的体积大。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排列,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与相邻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分离,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与该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重叠。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与该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重叠。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增强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部的体积比所述增强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部的体积大。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所述增强部的体积总和比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多个所述增强部的体积总和大。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排列,所述增强部具备:内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内侧增强部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内侧增强部连接。
另外,在非充气轮胎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外侧增强部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外侧增强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图,是轮胎周向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立体图,是仅图示两个连结部的图。
图4是图1的IV区域放大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的连结部相对于内侧环状部的接合部的展开图。
图6是表示该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的连结部相对于外侧环状部的接合部的展开图。
图7是图4的VII-VII曲线的剖视图,是表示连结部相对于内侧环状部的接合部的展开图。
图8是图4的VIII-VIII曲线的剖视图,是表示连结部相对于外侧环状部的接合部的展开图。
图9是图4的IX-IX曲线的剖面展开图。
图10是图4的X-X曲线的剖面展开图。
图11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侧视图,是仅图示一个连结部的图。
图12是又一个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侧视图,是仅图示一个连结部的图。
图13是又一个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沿着轮胎周向的剖视图,是轮胎径向内侧视角下的展开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沿着轮胎周向的剖视图,是轮胎径向外侧视角下的展开图。
图15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装配于车辆的图。
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装配于车辆的图。
图17是又一个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侧视图。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主要部位立体图,是仅图示两个连结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非充气轮胎;1a-支撑结构体;1b-轴心;1c-增强层;1d-胎面部;1e-封闭空间;1f-第一宽度部分;1g-第二宽度部分;2-内侧环状部;3-外侧环状部;4-第一连结部;4a-内端部;4b-中央部;4c-外端部;4d-内侧接合部;4e-外侧接合部;5-第二连结部;5a-内端部;5b-中央部;5c-外端部;5d-内侧接合部;5e-外侧接合部;6-主体部;7-内侧增强部;7a-内侧部;7b-外侧部;8-外侧增强部;8a-内侧部;8b-外侧部;D1-轮胎宽度方向;D1a-第一宽度方向侧;D1b-第二宽度方向侧;D2-轮胎径向;D3-轮胎周向;S1-轮胎赤道面;Y1-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非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图11~图18也同样地),图的尺寸比和实际的尺寸比未必一致,另外,各图之间的尺寸比也未必一致。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以下也简称为“轮胎”)1具备对来自车辆的载荷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体1a。支撑结构体1a具备呈同心圆状配置的内侧环状部2及外侧环状部3、以及将内侧环状部2与外侧环状部3连结的多个连结部4、5。而且,外侧环状部3配置于内侧环状部2的外侧,并在内部收纳内侧环状部2,连结部4、5配置于内侧环状部2与外侧环状部3之间。
在各图中,第一方向D1是与轮胎1的旋转中心即轴心1b平行的轮胎宽度方向D1,第二方向D2是轮胎1的直径方向即轮胎径向D2,第三方向D3是围绕轴心1b的方向即轮胎周向D3。另外,轮胎赤道面S1是与轴心1b正交的面,并且是位于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中心的面;轮胎子午面是包含轴心1b的面,并且是与轮胎赤道面S1正交的面。
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内侧是接近轮胎赤道面S1的侧,外侧是远离轮胎赤道面S1的侧。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D2上,内侧是接近轴心1b的侧,外侧是远离轴心1b的侧。
另外,轮胎1具备:增强层1c,其用于增强支撑结构体1a且配置于支撑结构体1a的外侧;以及胎面部1d,其配置于增强层1c的外侧并与地面接触。另外,虽然没有图示,轮胎1可以在支撑结构体1a的内侧具备用于与车轴或者轮辋配合的部件等。例如,为了与车轴或者轮辋的装配而优选内侧环状部2在内周面具备用于保持嵌合性的凹凸等。
此外,支撑结构体1a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支撑结构体1a由弹性材料形成。另外,例如作为支撑结构体1a的母材,可以采用聚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等交联橡胶、或者其它的树脂(例如聚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另外,例如可以在该母材的内部埋设有纤维或者金属帘线等增强材料。
增强层1c例如由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D1大致平行地排列有钢制帘线、CFRP、GFRP等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帘线的结构、圆筒状的金属环、高模量树脂环等构成。另外,胎面部1d例如可以与现有的充气轮胎同样地由橡胶、树脂等构成,并可以与现有的充气轮胎同样地在外周面具备花纹(槽)。
基于提高均匀性的观点,例如优选内侧环状部2是厚度恒定(不限于相同,也包括例如具有制造误差等误差的大致相同)的圆筒形状。此外,内侧环状部2的厚度(轮胎径向D2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基于向连结部4、5充分地传递力并且轻量化、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适当设定。
内侧环状部2的内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根据装配轮胎1的轮辋、车轴的尺寸等而适当设定。另外,内侧环状部2的宽度(轮胎宽度方向D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根据用途、车轴的长度等而适当设定。
基于提高均匀性的观点,例如优选外侧环状部3是厚度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的圆筒形状。此外,外侧环状部3的厚度(轮胎径向D2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基于充分地传递来自连结部4、5的力并且轻量化、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适当设定。
外侧环状部3的内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根据其用途等而适当设定。另外,外侧环状部3的宽度(轮胎宽度方向D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根据用途等而适当设定。此外,优选外侧环状部3的宽度与内侧环状部2的宽度相同。
如图2及图3所示,连结部4、5形成为板状。而且,连结部4、5以朝向轮胎周向D3的方式配置。另外,多个连结部4、5具备多个第一连结部4和多个第二连结部5。
第一连结部4从内侧环状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一侧(在图2及图3中是右侧,以下也称为“第一宽度方向侧”)D1a朝向外侧环状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另一侧(在图2及图3中是左侧,以下也称为“第二宽度方向侧”)D1b延伸。另外,第二连结部5从内侧环状部2的第二宽度方向侧D1b朝向外侧环状部3的第一宽度方向侧D1a延伸。
这样,第一连结部4和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向相反方向倾斜并延伸。而且,第一连结部4和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交叉。由此,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在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1e。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弹性,因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
而且,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上交替地排列。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行驶时的接地压分散。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是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相对于轮胎赤道面S1对称的形状。
另外,连结部4、5的轮胎径向D2的内端部4a、5a的宽度(轮胎宽度方向D1的尺寸)比连结部4、5的中央部4b、5b的宽度大,连结部4、5的轮胎径向D2的外端部4c、5c的宽度比连结部4、5的中央部4b、5b的宽度大。具体而言,连结部4、5的宽度在中央部4b、5b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并随着从中央部4b、5b朝向端部4a、4c、5a、5c而变大。
连结部4、5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基于充分地传递来自内侧环状部2及外侧环状部3的力并且轻量化、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适当设定。另外,连结部4、5的厚度(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基于充分地传递来自内侧环状部2及外侧环状部3的力并且轻量化、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适当设定。
连结部4、5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大小关系、比率)没有特别限定可基于提高耐久性并且减小接地压分散的观点而适当设定。例如优选连结部4、5的宽度的平均值比连结部4、5的厚度的平均值大。
多个连结部4、5沿着轮胎周向D3排列且在彼此之间设置有间距(间隙)。例如,基于提高均匀性的观点而优选间距长度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另外,间距长度及连结部4、5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基于充分地支撑来自车辆的载荷并且轻量化、降低噪声、提高传动性能、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适当设定。
如图3及图4所示,连结部4、5具备:主体部6,其厚度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以及增强部7、8,其将环状部2、3与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增强部7、8具备:内侧增强部7,其将内侧环状部2与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8,其将外侧环状部3与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
此外,在图3及图4(图7~图8、图11~图12以及图17~图18也同样)中,虚线表示主体部6与增强部7、8的边界。另外,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主体部6和增强部7、8可以由相同的材质形成。
连结部4、5的轮胎径向D2的中央部4b、5b仅由主体部6构成,连结部4、5的内端部4a、5a由主体部6和内侧增强部7构成,连结部4、5的外端部4c、5c由主体部6和外侧增强部8构成。由此,能够增大连结部4、5在轮胎周向D3上的刚性。
因此,例如能够抑制连结部4、5在轮胎周向D3上发生变形,因此能够将来自车轴的力(驱动力、制动力)可靠地向外侧环状部3传递。而且,例如能够降低连结部4、5的端部4a、4c、5a、5c上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此外,连结部4、5的内端部4a、5a的厚度比连结部4、5的中央部4b、5b的厚度大,连结部4、5的外端部4c、5c的厚度比连结部4、5的中央部4b、5b的厚度大。具体而言,连结部4、5的厚度在中央部4b、5b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并随着从中央部4b、5b朝向端部4a、4c、5a、5c而变大。
由此,内侧增强部7的厚度(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尺寸)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大。而且,外侧增强部8的厚度(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尺寸)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变大。
另外,来自车轴的力例如经由轮辋等而由内侧环状部2承受。而且,来自车轴的力依次向内侧环状部2、连结部4、5、外侧环状部3传递。因此,对于将车轴的力向胎面部1d(参照图1)有效地传递而言,上游侧的力传递尤其重要。
例如,当力在上游侧较大地损失时,即连结部4、5在轮胎径向D2的内侧沿着轮胎周向D3大幅地弹性变形时,胎面部1d不能以正确的姿态接地。由此导致接地形状变差,因此难以将车轴的力向胎面部1d的表面(胎面)传递。
因此,在各个连结部4、5,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比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大。由此,能够增大连结部4、5的轮胎径向D2的内侧即车轴侧(传递车轴的力的上游侧)的刚性。因此,例如能够将来自车轴的力向外侧环状部3有效地传递。
另外,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连结部4、5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增大。对此,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相对地变大,因此能够使连结部4、5沿着轮胎周向D3弹性变形时的基点(拐点)位于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由此,当连结部4、5沿着轮胎周向D3弹性变形时,能够抑制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抵接。
而且,虽然利用增强部7、8使连结部4、5的刚性增大,另一方面,如果轮胎1的重量过大则例如会增大滚动阻力等。对此,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相对地变小,因此能够抑制轮胎1的重量过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连结部4、5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连结部5、4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具体而言,连结部4、5的内侧增强部7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端部5a、4a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连结部4、5的外侧增强部8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端部5c、4c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
更具体而言,连结部4、5的内侧增强部7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连结部4、5的外侧增强部8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第一连结部4的内侧增强部7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的内侧增强部7连接。此外,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第二连结部5的内侧增强部7也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的内侧增强部7连接。这样,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连接,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连接。
另外,第二连结部5的外侧增强部8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的外侧增强部8分离,此外,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第一连结部4的外侧增强部8也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的外侧增强部8分离。这样,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在此,参照图5~图10对于连结部4、5与环状部2、3接合的接合部4d、4e、5d、5e进行说明。以下,将连结部4、5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接合部4d、5d称为内侧接合部4d、5d,将连结部4、5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接合部4e、5e称为外侧接合部4e、5e。
首先,参照图5及图6对比较例的轮胎X1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相比,比较例的轮胎X1是不具备增强部7、8而连结部X4、X5仅由主体部X6构成的轮胎X1。
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的轮胎X1中,相邻的连结部X4、X5彼此的内侧接合部X4d、X5d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另外,如图6所示,相邻的连结部X4、X5彼此的外侧接合部X4e、X5e也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由此,在轮胎周向D3上交替地存在有:存在接合部X4d、X5d(X4e、X5e)的区域;以及不存在接合部X4d、X5d(X4e、X5e)的区域。因此,在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另外,在存在接合部X4d、X4e、X5d、X5e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D1侧的区域中不存在其它的接合部X4d、X4e、X5d、X5e。因此,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也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接着,参照图7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内侧接合部4d、5d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的内侧接合部4d、5d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由此,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的内侧接合部4d、5d在轮胎周向D3上连续。因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另外,内侧接合部4d、5d和相邻的内侧接合部5d、4d中的主体部6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由此,在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部分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D1侧的区域存在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侧接合部5d、4d。因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而且,内侧接合部4d、5d中的刚性最大的是主体部6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部分,与此相对,内侧增强部7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部7a的体积比内侧增强部7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部7b的体积大。
此外,内侧部7a是将内侧增强部7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二等分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的部分,外侧部7b是将内侧增强部7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二等分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的部分。在图9中,内侧部7a与外侧部7b的边界用虚线表示。
由此,从第一宽度方向侧D1a朝向第二宽度方向侧D1b,依次配置有:第一连结部4的主体部6、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的内侧增强部7的内侧部7a、该第二连结部5的内侧增强部7的外侧部7b。另外,从第二宽度方向侧D1b朝向第一宽度方向侧D1a依次配置有:第二连结部5的主体部6、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的内侧增强部7的内侧部7a、该第一连结部4的内侧增强部7的外侧部7b。
即,在内侧接合部4d、5d,能够沿着轮胎宽度方向D1依次配置:连结部4、5的主体部6、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侧增强部7的内侧部7a、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侧增强部7的外侧部7b。由此,能够按照刚性大小的顺序进行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这样,在内侧环状部2及连结部4、5的内端部4a、5a,能够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及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例如能够将来自车轴的力经由内侧环状部2及连结部4、5向外侧环状部3均匀地传递。
接着,参照图8及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外侧接合部4e、5e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的外侧接合部4e、5e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由此,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的外侧接合部4e、5e在轮胎周向D3上连续。因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另外,外侧接合部4e、5e和相邻的外侧接合部5e、4e中的主体部6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由此,在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部分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D1侧的区域存在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侧接合部5e、4e。因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而且,外侧接合部4e、5e中的刚性最大的是主体部6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部分,与此相对,外侧增强部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部8a的体积比外侧增强部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部8b的体积大。
此外,内侧部8a是将外侧增强部8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二等分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的部分,外侧部8b是将外侧增强部8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二等分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的部分。在图10中,内侧部8a与外侧部8b的边界用虚线表示。
由此,从第一宽度方向侧D1a朝向第二宽度方向侧D1b,依次配置有:第二连结部5的主体部6、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的外侧增强部8的内侧部8a、该第一连结部4的外侧增强部8的外侧部8b。另外,从第二宽度方向侧D1b朝向第一宽度方向侧D1a,依次配置有:第一连结部4的主体部6、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的外侧增强部8的内侧部8a、该第二连结部5的外侧增强部8的外侧部8b。
即,在外侧接合部4e、5e,能够沿着轮胎宽度方向D1依次配置:连结部4、5的主体部6、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侧增强部8的内侧部8a、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侧增强部8的外侧部8b。由此,能够按照刚性大小的顺序进行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这样,在外侧环状部3及连结部4、5的外端部4c、5c,能够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及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例如能够使轮胎1对路面的接地压均匀。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具备:内侧环状部2及外侧环状部3,它们呈同心圆状配置;以及多个连结部4、5,它们将所述内侧环状部2与所述外侧环状部3连结,所述多个连结部4、5具备:第一连结部4,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D1a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D1b延伸;以及第二连结部5,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D1b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D1a延伸,所述多个连结部4、5的至少一个具备:主体部6,其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恒定或者以恒定的比渐增(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恒定);以及增强部7、8,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2或者所述外侧环状部3与所述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
根据该结构,增强部7、8将内侧环状部2及外侧环状部3的至少一方与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因此连结部4、5在轮胎周向D3上被增强。由此,能够增大连结部4、5在轮胎周向D3上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所述增强部7、8具备:内侧增强部7,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2与所述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8,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3与所述主体部6的轮胎周向D3侧连结,所述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比所述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大。
根据该结构,来自车轴的力依次向内侧环状部2、连结部4、5、外侧环状部3传递,与此相对而言,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相对地变大。由此,能够增大连结部4、5的车轴侧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所述第一连结部4与所述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上交替地排列,所述连结部4、5的所述主体部6与相邻的所述连结部5、4的所述主体部6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分离,所述连结部4、5与所述环状部2(3)接合的接合部4d、5d(4e,5e)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5、4与该环状部2(3)接合的接合部5d、4d(5e、4e)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
根据该结构,相邻的连结部4、5的接合部4d、5d(4e、5e)彼此在轮胎周向D3上连续。由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D3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所述连结部4、5与所述环状部2(3)接合的接合部4d、5d(4e、5e)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5、4的所述主体部6与该环状部2(3)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
根据该结构,在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环状部2(3)接合的部分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D1侧的区域存在相邻的连结部5、4的接合部4d、5d(4e、5e)。由此,能够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所述增强部7、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部7a、8a的体积比所述增强部7、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部7b、8b的体积大。
根据该结构,内侧部7a、8a的体积相对地较大,因此能够沿着轮胎宽度方向D1依次配置:相邻的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环状部2、3接合的部分、相邻的连结部5、4的增强部7、8的内侧部7a、8a、相邻的连结部5、4的增强部7、8的外侧部7b、8b。由此,能够沿着轮胎宽度方向D1按照刚性大小的顺序进行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轮胎宽度方向D1上产生局部刚性差。
此外,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不限于上述的作用效果。另外,非充气轮胎1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当然也可以任意地选择下述各种变更例的结构、方法等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方法等。
(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主体部6的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恒定。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为,主体部6的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以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的比渐增。
这样,主体部6的边界(具体而言,是增强部7、8或者空间与主体部6的边界)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为直线状。此外,虽然构成为图11的主体部6的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变大,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主体部6的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宽度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内侧而变大。
(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具备内侧增强部7及外侧增强部8双方。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连结部4、5仅具备外侧增强部8而不具备内侧增强部7。
(2-1)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连结部4、5仅具备内侧增强部7而不具备外侧增强部8。根据该结构,相邻的连结部4、5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变大,与此相对,能够使连结部4、5沿着轮胎周向D3弹性变形时的基点(拐点)位于轮胎径向D2的更外侧的位置。由此,当连结部4、5沿着轮胎周向D3弹性变形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相邻的连结部4、5彼此抵接。
(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全部的连结部4、5具备增强部7、8。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增强部7、8的连结部4、5是一个。另外,例如优选构成为,具有增强部7、8的连结部4、5为全部的连结部4、5的50%以上,另外,更优选为75%以上,另外,特别优选为100%。
(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是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相对于轮胎赤道面S1是对称的形状。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13及图14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视角下相对于轮胎赤道面S1是不对称的形状。
(4-1)图13及图14的非充气轮胎1具备:第一宽度部分1f,其是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第一宽度方向侧D1a的部分;以及第二宽度部分1g,其是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第二宽度方向侧D1b的部分。另外,轮胎1能够以第一宽度部分1f为外侧装配于车辆,也能够以第二宽度部分1g为外侧装配于车辆。
第一宽度部分1f的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比第二宽度部分1g的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大。即,第一连结部4的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比第二连结部5的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大。另外,第一宽度部分1f的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比第二宽度部分1g的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大。即,第二连结部5的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比第一连结部4的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大。
因此,第一宽度部分1f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比第二宽度部分1g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大。此外,在第一宽度部分1f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比第二宽度部分1g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大这样的结构中,对于第一宽度部分1f的内侧增强部7的总体积与第二宽度部分1g的内侧增强部7的总体积的大小关系、以及第一宽度部分1f的外侧增强部8的总体积与第二宽度部分1g的外侧增强部8的总体积的大小关系没有特别限定。
而且,例如在如图15所示那样,轮胎1以正倾角装配于车辆Y1的情况下,轮胎1以第一宽度部分1f为外侧的方式装配于车辆Y1。由此,能够提高轮胎1装配于车辆时的外侧部分的刚性。
因此,例如能够抑制在载荷相对地较大的外侧部分产生变形,因此能够降低轮胎1的滚动阻力,其结果为,能够提高车辆燃耗性能。而且,例如即使在轮胎1的侧滑角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较高的转向力,因此也能够提高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例如在如图16所示那样,轮胎1以负倾角装配于车辆Y1的情况下,轮胎1以第一宽度部分1f为内侧的方式装配于车辆Y1。由此,能够提高轮胎1装配于车辆时的内侧部分的刚性。因此,例如能够抑制在载荷相对地较大的内侧部分产生变形,因此能够降低轮胎1的滚动阻力,其结果为,能够提高车辆燃耗性能。
这样,在图13及图14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一侧D1a的多个增强部7、8的体积总和比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D1b的多个增强部7、8的体积总和大。
根据该结构,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一侧D1a的多个增强部7、8的体积总和相对地较大,因此能够增大轮胎宽度方向一侧D1a的刚性。由此,能够根据装配于车辆Y1时的倾角来设定相对于车辆Y1的朝向(内侧、外侧)。
(5)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构成为不指定在车辆上的装配朝向的轮胎1。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非充气轮胎1也可以构成为指定在车辆上的装配朝向的轮胎1。并在该结构中,轮胎1例如在支撑结构体1a的侧面部具备标示部,该标示部标示在车辆上的装配朝向。
(5-1)例如在制动时对轮胎1而言,会在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作用较大的力。由此,也可以构成为,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大于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外侧部分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制动性能。
(5-2)另外,例如在转向时对轮胎1而言,会在外轮装配于车辆时的外侧部分作用较大的力。由此,也可以构成为,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外侧部分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大于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的增强部7、8的总体积。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转向性能。
(5-3)另外,例如在制动时对轮胎1而言,会在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作用较大的力,此时,对于将车轴的力向胎面部1d有效地传递而言,轮胎径向D2的内侧的力传递尤其重要。另一方面,例如在转向时对轮胎1而言,会在外轮装配于车辆时的外侧部分作用较大的力,此时,通过与路面的接触,在轮胎径向D2的外侧作用更大的力。
由此,可以构成为,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的内侧增强部7的总体积大于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外侧部分的内侧增强部7的总体积,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外侧部分的外侧增强部8的总体积大于比轮胎赤道面S1靠向车辆装配时的内侧部分的外侧增强部8的总体积。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制动性能及转向性能。
(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比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大。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内侧增强部7的体积为外侧增强部8的体积以下。
(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第一连结部4与第二连结部5在轮胎周向D3上交替地排列。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一部分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一部分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
(8)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分离。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连结部4、5的主体部6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
(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的内侧接合部4d、5d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侧接合部5d、4d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连结部4、5的内侧接合部4d、5d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内侧接合部5d、4d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1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的外侧接合部4e、5e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侧接合部5e、4e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连结部4、5的外侧接合部4e、5e与相邻的连结部5、4的外侧接合部5e、4e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1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的内侧接合部4d、5d和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连结部4、5的内侧接合部4d、5d和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与内侧环状部2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1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连结部4、5的外侧接合部4e、5e和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重叠。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连结部4、5的外侧接合部4e、5e和相邻的连结部5、4的主体部6与外侧环状部3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1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增强部7、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内侧部7a、8a的体积比增强部7、8中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部7b、8b的体积大。但是,非充气轮胎1虽然优选该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内侧增强部7的内侧部7a的体积为内侧增强部7的外侧部7b的体积以下。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外侧增强部8的内侧部8a的体积为外侧增强部8的外侧部8b的体积以下。
(1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连接,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连接。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内侧增强部7、7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
(1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在轮胎周向D3上分离。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连接。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第二连结部5、5彼此的外侧增强部8、8连接。
(1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内侧增强部7的厚度(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尺寸)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大,外侧增强部8的厚度(轮胎宽度方向D1视角下的尺寸)随着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变大。但是,非充气轮胎1不限于该结构。
如图17及图18所示,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内侧增强部7的厚度在轮胎径向D2上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另外,如图17及图18所示,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外侧增强部8的厚度在轮胎径向D2上恒定(包括相同以及大致相同)。
在图17及图18的非充气轮胎1中,内侧增强部7以将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或者第二连结部5、5彼此)连接的方式在轮胎周向D3上延伸。另外,外侧增强部8以将相邻的第一连结部4、4彼此(或者第二连结部5、5彼此)连接的方式在轮胎周向D3上延伸。

Claims (8)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具备:
内侧环状部及外侧环状部,它们呈同心圆状配置;以及
多个连结部,它们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结,
所述多个连结部具备:第一连结部,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连结部,其从所述内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外侧环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延伸,
所述多个连结部的至少一个具备:主体部,其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的宽度恒定或者以恒定的比渐增;以及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或者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部具备:内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
所述内侧增强部的体积比所述外侧增强部的体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排列,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与相邻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分离,
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与该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环状部接合的接合部和相邻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主体部与该环状部接合的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视角下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部的体积比所述增强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部的体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所述增强部的体积总和比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多个所述增强部的体积总和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排列,
所述增强部具备:内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内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以及外侧增强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周向侧连结,
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内侧增强部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内侧增强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外侧增强部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所述外侧增强部分离。
CN202010992509.4A 2019-10-17 2020-09-21 非充气轮胎 Active CN112677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0513A JP7321053B2 (ja) 2019-10-17 2019-10-17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2019-190513 2019-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708A true CN112677708A (zh) 2021-04-20
CN112677708B CN112677708B (zh) 2022-12-02

Family

ID=7271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2509.4A Active CN112677708B (zh) 2019-10-17 2020-09-21 非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1459B2 (zh)
EP (1) EP3808572B1 (zh)
JP (1) JP7321053B2 (zh)
CN (1) CN11267770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0933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2014118116A (ja) * 2012-12-19 2014-06-3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非空気圧タイヤ
WO2014201368A1 (en) * 2013-06-15 2014-12-18 Ronald Thompson Annular ring and non-pneumatic tire
CN104302488A (zh) * 2012-04-05 2015-01-21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用于改善耐用性的优化厚度的轮胎的辐条
JP2015113080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60250893A1 (en) * 2013-10-21 2016-09-0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on-pneumatic tire
CN107148360A (zh) * 2014-11-07 2017-09-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CN108032683A (zh) * 2017-12-05 2018-05-15 燕山大学 一种免充气轮胎
US20190061428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CN10946625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免充气轮胎
CN109466250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免充气轮胎
CN109955653A (zh) * 2017-12-14 2019-07-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非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71651A (fr) * 1952-03-06 1954-09-03 Revêtement souple de jante
US3018809A (en) * 1959-11-10 1962-01-30 Jules E Briche Flexible non-pneumatic tire
US8631844B2 (en) * 2005-06-13 2014-01-21 Millenworks Variable compliance wheel
US20090173421A1 (en) * 2008-01-08 2009-07-09 Freudenberg-Nok General Partnership Flatless Hybrid Isolated Tire
JP5461303B2 (ja) 2010-05-28 2014-04-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6159138B2 (ja) 2013-05-07 2017-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レスタイヤ
JP6099519B2 (ja) 2013-08-22 2017-03-2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6383294B2 (ja) 2015-01-13 2018-08-2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レスタイヤ
JP6397363B2 (ja) 2015-04-03 2018-09-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19043503A (ja) * 2017-09-07 2019-03-22 Toyo Tire株式会社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2019043505A (ja) 2017-09-07 2019-03-22 Toyo Tire株式会社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6929764B2 (ja) 2017-12-01 2021-09-01 Toyo Tire株式会社 非空気圧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2488A (zh) * 2012-04-05 2015-01-21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用于改善耐用性的优化厚度的轮胎的辐条
JP2014100933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2014118116A (ja) * 2012-12-19 2014-06-3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非空気圧タイヤ
WO2014201368A1 (en) * 2013-06-15 2014-12-18 Ronald Thompson Annular ring and non-pneumatic tire
US20160250893A1 (en) * 2013-10-21 2016-09-0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on-pneumatic tire
JP2015113080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148360A (zh) * 2014-11-07 2017-09-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US20190061428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CN10946625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免充气轮胎
CN109466250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免充气轮胎
CN108032683A (zh) * 2017-12-05 2018-05-15 燕山大学 一种免充气轮胎
CN109955653A (zh) * 2017-12-14 2019-07-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非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1053B2 (ja) 2023-08-04
US20210114413A1 (en) 2021-04-22
JP2021066215A (ja) 2021-04-30
US11731459B2 (en) 2023-08-22
CN112677708B (zh) 2022-12-02
EP3808572A1 (en) 2021-04-21
EP3808572B1 (en) 202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5315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5221306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5436018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0095688A1 (ja) タイヤ
JP5530258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01157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428750B (zh) 非充气轮胎
WO2018207543A1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188096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89081B2 (ja) 可変の厚さを有するウェブを有する非空気圧式タイヤ
JP2011025758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25757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677708B (zh) 非充气轮胎
JP6092045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7291601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CN112455163B (zh) 免充气轮胎
JP2021066221A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7449670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7450361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EP3789211A1 (en) Non-pneumatic tire
EP4046823B1 (en) Airless tire
JP2023079445A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CN114683770A (zh) 免充气轮胎
JP2021030902A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CN112334326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