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1681A -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1681A
CN112671681A CN202010078701.2A CN202010078701A CN112671681A CN 112671681 A CN112671681 A CN 112671681A CN 202010078701 A CN202010078701 A CN 202010078701A CN 112671681 A CN112671681 A CN 112671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arget
parameter
baseband signal
base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87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1681B (zh
Inventor
张贞兴
张胜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87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1681B/zh
Priority to EP20918068.6A priority patent/EP3920426A4/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28699A priority patent/KR102514252B1/ko
Priority to JP2021554983A priority patent/JP7258406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24655 priority patent/WO20211556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1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1681A/zh
Priority to US17/460,006 priority patent/US2021039189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1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1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76Pilot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for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or for equal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1/00Demodulation of amplitude-modulated oscillations
    • H03D1/22Homodyne or synchrodyne circuits
    • H03D1/24Homodyne or synchrodyne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wherein one sideband or the carrier has been wholly or partially suppres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covered by H03D
    • H03D2200/0041Functional aspects of demodulators
    • H03D2200/0082Quadratur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91Circuits with frequency synthesizers, frequency converters or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 H04L2027/003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at baseband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上述方法可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以及信号保真度。

Description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传输信号,通常会使用载波对信号进行传输。载波是传送信号的物理基础和承载工具。例如,一般情况下,需要发送的信号的频率是低频的,如果按照信号本身的频率来传输,不利于信号的接收。因此可以将要发送的信号加载到载波的信号上,发送加载载波后的信号。
另一方面,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的演化通常通过微波信号来实现。为了获得更高的量子门操作保真度,通常会对微波信号的形状进行一定的调制。目前可以通过调制器对信号进行调制,利用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生成最终量子比特的调控信号。
然而,由于器件本身的非理想性,在基带信号被调制后,通常会形成关于载波对称的无用边带。在基带信号被调制之后,通常会形成关于载波对称的无用边带,该无用边带占用通信传输资源,且导致信号的波形失真,保真度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信号波形失真,导致保真度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边带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一种边带抑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修正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正处理模块包括:初始补偿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目标补偿信号得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修正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得到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所述初始补偿信号相乘,得到目标补偿信号,所述初始补偿信号为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所述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所述修正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补偿信号与所述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正单元用于:对时域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基于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对所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对所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时域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包括: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所述参数对应关系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得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将所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得到参考调制信号;根据所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模块用于:朝着使所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入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的步骤,直至满足更新停止条件,将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作为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所述更新停止条件包括更新前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与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变化小于预设变化阈值、所述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或者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更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以及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载波频率;获取所述载波频率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包括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以及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从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实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同相端,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虚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正交端,利用所述载波频率的载波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以根据所述目标调制信号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调控。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需要传输目标基带信号时,可以基于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得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后,再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由于在进行基带信号调制之前,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基带信号进行了修正处理,以对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因此在将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后,抑制边带的信号被抑制,故提高了信号保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边带抑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边带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的流程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得到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边带校准的流程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边带校准时的设备连接关系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对信号边带抑制的实现示意图;
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误差的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9A为一些实施例中其他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对比效果图;
图9B为一些实施例中其他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对比效果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边带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抑制边带本称为第二抑制边带,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抑制边带称为第一抑制边带。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边带抑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如图1所示,在该应用环境中,量子计算机可以对应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0、第一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器)121、第二DAC122、第一LPF(LowPass Filter,低通滤波器)131、第二LPF132以及IQ(In-phase and quadrature phase,同相以及正交)调制器140。IQ调制器是一种四端口(I端、Q端、LO端、RF端)的微波器件,可以对微波信号进行正交调制。I端和Q端分别输入中低频的基带信号。LO(Local Oscillator,本机振荡器)端输入的是载波信号。RF(Radio Frequency,射频)端输出调制后的信号。计算机可以将期望输出的目标基带信号输入至FPGA中,经过FPGA中的IQ修正模块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修正的信号的实部I(t)和虚部Q(t)经过DAC以及LPF后,得到两路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其中实部对应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IQ调制器的I端,虚部对应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IQ调制器的Q端,调制器的LO端接入载波进行信号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s(t),s(t)可以是用于调控超导量子比特的信号。其中,s(t)、I(t)和Q(t)中的t表示时间变量t,例如s(t)表示t时刻的调制信号。FPGA中可以包括IQ修正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修正。IQ修正模块可以是在硬件上实现IQ补偿算法(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修正算法)的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是在利用IQ调制器对信号调制之前,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信号相关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载波的频率、基带信号的频率以及幅值等。例如,对于一般的任意信号z0(t),由于实际的IQ调制器器件本身的原因即不理想性,经常会存在IQ基带幅度不平衡ρ1、IQ基带相位不平衡κ、正交载波幅度不平衡ρ2或者正交载波相位不平衡λ中的一种或多种导致的误差,导致存在无用的边带。而这些误差一般是不容易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实际测量发现,IQ基带幅度不平衡性ρ,基带相位不平衡性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会随着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变化,例如IQ基带幅度不平衡性ρ以及基带相位不平衡性κ通常与基带信号的频率f以及基带信号的频率下的基带信号幅值A有关,而载波相位不平衡性λ则通常与载波频率fc有关,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经过计算(原理在后文描述),发现可以根据目标基带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例如综合基带信号的频率f、幅度A或者载波频率fc得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基于该目标边带抑制参数预先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其中,经过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的信号修正,目标修正基带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之间的差异△S尽可能能够抵消由于IQ调制器器件的不理想性导致的误差,从而尽可能的抑制调制得到的调制信号中无用边带对应的信号。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边带抑制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量子计算机中来举例说明。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目标基带信号。
具体地,目标基带信号是需要被调制的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可以是信号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电信号。计算机将基带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图1中121,122)将数字信号生成连续的模拟信号。这部分信号可以作为基带信号。
步骤S204,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信号相关参数是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关的参数。信号特性参数是与基带信号本身的特性相关的参数,信号特性参数可以包括信号的频率、信号的幅度或者信号的时间长度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频率以及信号幅度,以及载波对应的频率,作为目标信号相关参数。
载波信号是指用于调制以传输信号的波形,可以是正弦信号。调制是指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的过程,即将基带信号搬移到载波上去,以进行频谱搬移的过程。调制的目的可以是把要传输的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例如高频信号。调制的目的也可以是利用中低频的基带信号生成的高频的控制信号,但此高频信号不作为传输目的,例如作为控制超导量子比特的信号。一般而言基带信号是低频信号,载波是高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的目标基带信号可以是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因此可以对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获取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和幅值。
步骤S206,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具体地,边带抑制参数是用于进行边带抑制的参数,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朝着使需要抑制的边带对应的信号的功率下降的方向进行参数调整得到的,例如边带抑制参数对应的需要抑制的边带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因此采用边带抑制参数对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减小需要抑制的边带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可以预先设置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集合,例如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表。因此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后,可以根据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表,获取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直接对应的关系或者间接对应关系。直接对应关系是指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与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例如,假设目标信号相关参数为a,则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目标信号相关参数a以及其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间接对应关系是指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与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由于不同场景下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是不同的,如果预先确定每个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则工作量大。因此可以根据对应关系集合中的对应关系插值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又例如,需要对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进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变换信号相关参数,再获取变换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根据变换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例如,假设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f,而目标补偿信号的频率则需要变换至-f。那么首先需要获取变换后的频率,即频率为-f的目标抑制参数,然后再对初始补偿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后,再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由于信号一般而言可以是通过复数表示的,因此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复数。
步骤S208,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
具体地,调制后的信号,如果未经处理,将在中心载频的上下两侧各产生一个频带,将上下两侧的频带称作边带。第一抑制边带是指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调制信号中,需要抑制的边带,即无用的边带。例如,利用频率为fc的载波对频率为f的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时,输出的调制信号包括fc-f的频率分量以及fc+f的频率分量。即存在由于器件非理想性而产生的关于载波对称的边带。由于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只期望得到频率为fc-f的频率,因此频率为fc+f的频率为由于实际器件非理想性造成无用的边带。例如,在超导量子比特的应用中,调制以后的信号通常需要在超导量子比特的|0>以及|1>两个能级的能级差所对应的频率附近,而所对应其频率的典型值在6GHz附近,因此通常希望使载波的频率通常位于以量子比特的频率为中心的几百兆赫兹范围内,因此无用的边带fc+f不仅占用了传输资源,同时造成了信号的失真,会对超导量子比特造成额外的激发,影响到了量子门操作的精度。。
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的信号为目标修正基带信号。修正处理可以包括在目标基带信号加上补偿信号或者利用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目标基带信号相乘的至少一个。补偿信号可以是利用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处理得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根据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基于目标补偿信号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具体地,初始补偿信号可以是根据目标基带信号确定的。例如初始补偿信号可以是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一个信号的复共轭信号是指实部相同,虚部相反的信号。得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后,可以利用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初始补偿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补偿信号。然后基于目标补偿信号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包括:将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初始补偿信号相乘,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初始补偿信号为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基于目标补偿信号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包括:将目标补偿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具体地,由于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初始补偿信号为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因此能够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一个反向的处理,使得修正得到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抵消了由于调制器件的非理想性造成的无用的边带,即对无用边带进行了抑制。边带抑制的大概原理如下: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当利用一个调制器对信号进行调制时,调制导致的误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与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有关。因此,需要灵活根据目标基带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来确定信号补偿系数(即边带抑制参数)以及灵活的根据目标基带信号确定初始补偿信号,以灵活的根据目标基带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将目标补偿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无用边带进行抑制的目的,在基带信号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及时根据当前的基带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将目标补偿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时,如果目标基带信号是时域信号,目标补偿信号是频域信号,则可以将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转换为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再进行相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目标基带信号是时域的基带信号,即模拟信号时,基于目标补偿信号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包括:对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基于初始补偿信号对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对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时域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具体地,频域变换是指将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时域变换是指将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可以对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频率。初始补偿信号为频域的信号,因此可以利用频域的初始补偿信号对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再将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例如,对于任意的目标基带信号z0(t),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01
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用公式(1)表示。初始补偿信号可以为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因此将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初始补偿信号相乘,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可以用公式(2)表示。将目标补偿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可以用公式(3)表示。对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时域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可以用公式(4)表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02
表示频率为f的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即频谱函数。i表示虚数,exp表示底数为自然常数e,ZB表示目标补偿信号,-f表示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f的相反频率。fc表示载波的频率。c表示边带抑制参数。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03
表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04
“*”号表示复共轭。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1
表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2
的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3
表示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z(t)表示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可以理解,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例如可以包括信号长度。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4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5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6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7
步骤S210,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具体地,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后,可以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的实部作为调制器I端的输入,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的虚部作为调制器Q端的输入,将载波信号作为调制器LO端输入,以利用载波进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作为目标调制信号,由调制器的RF端输出。
例如,假设表示目标修正基带信号为z(t),则可以将其实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8
作为I通道的输入,虚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9
作为Q通道的输入。即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110
由于可以预先对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处理,因此调制后的信号,抑制边带上的信号被抑制了,因此输出的调制信号中将只包含所期望输出的频率分量或者无用的频率分量的信号少。因此对于任意的基带信号,可以基于其信号相关参数进行信号修正处理,达到对任意信号的边带进行抑制的效果。
上述边带抑制方法,在需要传输目标基带信号时,可以基于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得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后,再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由于在进行基带信号调制之前,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基带信号进行了修正处理,以对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因此在将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时,抑制边带的信号被抑制,故提高了信号传输效率以及信号保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
步骤S302,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参数对应关系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具体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包括常用的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由于不同的基带信号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可能不同,而在不同的场景中所使用的基带信号以及载波信号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预先确定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预先存储载波频率、基带频率频率以及基带幅值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当需要进行信号修正时,可以根据参数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步骤S304,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具体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可以是直接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也可以是间接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例如,间接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可以是对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进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变换信号相关参数,再获取变换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例如,假设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f,则将f变换为-f频率,再获取-f频率直接或者间接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初始补偿信号为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时,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f相反,为-f时。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即补偿系数用于对初始补偿信号进行处理,由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是用于对初始补偿信号进行处理的,因此获取的应该是初始补偿信号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故可以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根据初始补偿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得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例如,可以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频率相反的频率,获取相反的频率-f下,初始补偿信号对应的幅值。将与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的频率-f、初始补偿信号对应的幅值以及载波信号的频率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举个实际的例子,假设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为f,如果参数对应关系集合的信号相关参数包括-f频率,则可以获取-f频率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如果参数对应关系集合的信号相关参数不包括-f频率,则可以获取可以-f频率邻近的频率,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步骤S306,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具体地,可以将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作为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也可以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举个实际的例子,假设参数对应关系集合的信号相关参数包括-f频率,则可以获取-f频率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作为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假设参数对应关系集合的信号相关参数不包括-f频率,则可以获取-f邻近的频率,作为参考频率,获取参考频率的边带抑制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计算不同的信号相关参数,例如不同载波频率、不同边带频率、不同信号幅值的情况下分别对应的边带补偿参数,得到边带补偿参数c的一张多维的表格。使用时,通过查找表格即可得到实际的系数。在得到实际的系数之后,可以通过公式(3)进行信号修正,利用公式(4)进行时域转换,得到高精度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各个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通过试验得到的。以下结合图4,以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即参考信号相关参数为例,对如何得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步骤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的各个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根据相同的算法得到的。如图4所示,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得到步骤包括:
步骤S402,获取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
具体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是指:参考基带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可以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或者参考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例如,假设给定的载波频率fc,基带信号幅值A以及基带频率f,则可以获取信号幅值为A以及频率为f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该参考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频率为fc
步骤S404,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
具体地,当前边带抑制参数是指当前用于修正的边带抑制参数。在确定边带抑制参数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多次试验,以确定边带抑制参数的最佳值,因此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可以是随着试验的进行在变化。初始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可以为任意的值,例如可以为0。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的步骤可以参考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例如,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用公式可以表示如公式(5),其中ZC(t)表示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Aexp(2πift)为修正前的参考基带信号,exp表示底数为自然常数e为。cd当前边带抑制参数,Aexp(-2πift)为参考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
ZC(t)=I(t)+iQ(t)=Aexp(2πift)+cd·Aexp(-2πift) (5)
步骤S406,将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得到参考调制信号。
具体地,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后,可以将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信号作为参考调制信号。
步骤S408,根据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具体地,第二抑制边带为参考调制信号中,需要抑制的边带。例如,假设参考基带信号为f,载波频率为fc。则需要抑制的第二边带可以为fc+f。可以计算得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朝着使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可以利用无梯度的最小化算法,例如Nelder–Mead(下山单纯形)算法或Powell(鲍威尔优化,又称方向加速)算法,朝着使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4至步骤S408可以是多次执行。当不满足更新停止条件时,可以基于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入步骤S404,继续基于步骤S404至步骤S408更新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直至满足更新停止条件后,将最后更新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其中更新停止条件包括更新前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与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变化小于预设变化阈值、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或者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更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至少一个。预设变化阈值、预设次数以及预设功率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预设变化阈值可以为0.01,预设次数可以为100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以及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载波频率,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获取载波频率;获取载波频率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包括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以及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从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具体地,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是指基带信号的频率。在量子计算机中,用于调控超导量子比特的调控信号可以是连续的,载波频率也可以是固定的。对于调控信号中的每一个目标基带信号,可以利用调控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其中一个目标基带信号可以是调控信号中,预设时间长度的基带信号。因此可以获取调控超导量子比特的调控信号对应的载波频率所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这样可以从该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查找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以及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以提高获取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修正得到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可以包括实部以及虚部。因此可以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实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同相端(I端),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虚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正交端(Q端),利用载波频率的载波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这样,可以利用目标调制信号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调控,以达到对量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目的。
以下以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调控为例,结合图5~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其中图5为边带校准的流程图。图6为进行边带校准时的设备连接关系图,图7为对信号边带抑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实现示意图,边带校准是指对于实际的IQ调制器器件,获取实现边带抑制所需要的边带抑制参数的过程,可以是预先进行边带校准。边带抑制是指对镜像边带功率的抑制。镜像边带是指单边带调制中由于器件非理想性而产生的关于载波对称的另一个边带。
如图5所示,边带校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给定的信号相关参数,根据给定的信号相关参数得到参考基带信号。
具体地,假设给定载波频率为fc,基带信号幅值A以及基带频率f,则可以得到参考基带信号为Aexp(2πift)。
步骤S504,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
具体地,初始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即补偿系数c可以为0。后续的c可以进行更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ZC(t)的计算公式可以为ZC(t)=I(t)+iQ(t)=Aexp(2πift)+cd·Aexp(-2πift)。
步骤S506,将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训练基带信号。
具体地,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ZC(t)后,输入到调制器中,其中实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61
输入至I端口,虚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62
输入Q端口。
步骤S508,获取第二抑制边带处的信号功率。
步骤S510,判断判断第二抑制边带处的信号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功率阈值。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14,如果否,则进入步骤512。
步骤S512,朝着使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
步骤S514,记录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关系。
具体地,fc+f为无用边带,可以利用频谱仪测量RF端输出的信号,测量频率为fc+f处的信号功率P(c,fc,f,A)。利用无梯度的最小化算法,例如Nelder–Mead算法或Powell算法等,对功率P(c,fc,f,A)进行中的c进行优化。即朝着功率变小的方向改变边带抑制参数c。最终得到给定的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c。可以理解,由于基带信号在不同场景下的频率以及幅度可能是不同的,为了可以根据基带信号的信号相关参数灵活选择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可以通过改变给定的信号相关参数。例如,改变基带信号幅值A,以及频率f,以及载波频率fc,重复S502-S512的过程,得到补偿系数c在不同载波频率fc、不同基带频率f以及不同基带信号幅值A的情况下的数值c(fc,f,A),并记录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例如fc,f,A,c。由此可以得到边带抑制参数c的一张多维的表格。使用时,通过查找表格即可得到实际的边带抑制系数。
如图6所示,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的实部经过DAC A,虚部经过DACB后,再经过低通滤波器之后接入IQ调制器的I端和Q端;在IQ调制器的LO端接入频率为fc的正弦波,其功率满足IQ调制器的正常工作要求,同时,将RF端接入频谱分析仪,对输出的RF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fc+f处的功率。
得到各个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后,可以得到用于查找边带抑制参数c的一张多维的表格,表格中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在信号的传输中,可以通过查找表格可得到实际的边带抑制系数,下面结合图7,对如何进行边带抑制的介绍,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载波频率所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
例如,如图7所示,假设当前的载波频率为fc,则取出fc对应的补偿系数c以及对应的基带频率f,基带幅值A,并发送至FPGA进行临时储存。其中对应的基带频率f为集合Gf,对应的基带幅值A为集合GA,补偿系数c[fm,An]为一个二维数组,fm表示第m个校准的基带信号的频率,n表示第n个校准的基带信号的基带幅值。
2.对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
例如,如图7所示,在FPGA接收到输入的基带信号的时域数据z[n]=I[n]+iQ[n]之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基带信号的频谱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1
和对应的频率f[n]。
3.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根据频谱数据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2
计算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3
在频率点-f[n],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4
处,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获取边带抑制参数即补偿系数c,其中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5
对应频率为f[n],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6
对应频率为-f[n]。这里具体分成以下三种情况。其中图7的“Y”表示是。“N”表示否。图7中取出补偿系数c对应情况1,根据已有补偿系数数据进行插值对应情况2以及3。
情况1:频率点-f[n]以及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12
两个参数均在已存储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校准数据集合)中,则直接从已存储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取出-f[n]和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7
对应的补偿系数c.
情况2:频率点-f[n]以及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8
中仅有一个在已存储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则以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的参数作为自变量,以补偿系数c作为因变量,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插值计算,计算得出在频率点-f[n]以及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9
处对应的补偿系数c.
情况3:频率的-f[n]以及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10
均不在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则以两个参数作为第一自变量和第二自变量,以补偿系数c作为因变量,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插值计算。计算得出在频率点-f[n]以及幅值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811
处对应的补偿系数c。
4.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具体地,如图7所示,可以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91
计算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92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93
进行反傅里叶变换(IFFT),得到时域的数据z′[n]。
5.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如图7所示,可以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的实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94
(即Re[z'])发送至与IQ调制器I通道连接的DAC,将信号的虚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195
(即Im[Z'])发送至与IQ调制器Q通道连接的DAC,经过调制器得到目标调制信号。
6、基于目标调制信号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采用在频域范围内进行修正的方案,可以在多个频率以及多个幅值下进行修正,通过对信号进行修正,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控制信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适用于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测控部件,包括任意波形发生器和数模转换模块,也能对大带宽的任意信号进行修正,降低波形失真,满足超导量子计算的测控精度需求。以下对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原理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IQ调制器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信号调制到射频波段,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广泛应用在超导量子比特的调控以及读取上。在超导量子比特的应用中,微波信号通常需要在超导量子比特的|0>,|1>两个能级的能级差附近,所对应其频率的典型值在6GHz附近,使用的载波频率通常位于以量子比特的频率为中心的几百兆赫兹范围内。理想的IQ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可用公式(6)来描述:
s(t)=β[I(t)cos 2πfct+Q(t)sin 2πfct]#(6)
其中,s(t)表示IQ调制器的RF端口输出的调制信号,I(t),Q(t)为IQ调制器的I以及Q端口输入的中频信号,LO部分的载波信号的频率为fc,β描述了IQ调制器的变频损耗。当I(t)+iQ(t)=A(t)ei2πft时,输出信号s(t)=βA(t)cos2π(fc-f)t,即达到了对信号幅值的调制以及改变载波频率效果。
然而,实际的IQ调制器存在非理想性,其主要存在4种误差:IQ基带幅度不平衡ρ1、IQ基带相位不平衡κ、正交载波幅度不平衡ρ2、以及正交载波相位不平衡λ,在考虑到误差之后,调制信号的数学形式可以用式(7)来描述[6],包含误差的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所示。其中式子中1+ρ=(1+ρ1)(1+ρ2)表示了最终IQ两个通道的幅度不平衡性。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1
从公式(7)中可以看出,最终输出的射频信号s(t)中除了会包含期望的fc-f的频率分量,还会包含fc+f的频率分量,这降低了信号的质量,并且影响了超导量子比特门操作的保真度。因而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信号进行修正。例如,在超导量子计算的应用中,利用IQ调制器产生的信号通常不是一个正弦波,而是一个高斯波包。高斯波包的中心频率大约在6GHz,频率展宽接近100MHz。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控制信号以及读取信号均通过IQ调制器生成,得到高质量的控制信号对于提高量子门操作的精度至关重要。如果不修正将造成较大的波形失真,影响量子操作的保真度。
因此,在存在误差的情况下,针对任意信号z(t)=A(t)eiφ(t),其实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2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3
虚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4
为理想情况下期望被调制的IQ信号。z(t)可以用傅里叶级数进行展开: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5
其中An,φn,fn为实数,满足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6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7
T为信号z(t)的总时长。由此,根据公式(7),IQ调制器的RF端输出的信号s(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08
从公式(8)中可以看出,当误差来源ρ、κ以及λ的数值大小与频率fn或是幅值An有关,则无法简单地使用同一个校准参数对整个基带信号波形进行修正,因此对于正弦波信号z0(t)=I0(t)+iQ0(t)=A exp[2πift],为了抑制镜像边带信号,即频率为fc+f的信号,我们在IQ的输入端给定: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
其中c为待定的复数,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通过测量得到。输出信号s(t)则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2
通过计算s(t)的fc+f分量,并通过调整补偿系数c的实部和虚部,可以使得fc+f的分量为0,因此根据公式(9)可以求得公式(10)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3
从公式(10)中可以看出,补偿系数c包含了IQ调制器的三种误差来源。因此由上面的分析看出,通过改变IQ端输入信号z0(t)为Z(t),可以得到了不含镜像边带频率分量的信号。
其次,对于一般的任意信号z0(t),实际的IQ调制器器件,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其IQ基带幅度不平衡性ρ以及基带相位不平衡性κ通常与基带频率f以及当前基带频率下的基带信号幅值A有关,而载波相位不平衡性λ则通常与载波频率fc有关。于是补偿系数c与载波频率fc、基带频率f以及基带幅值A这三个因素有关,故可以将补充系数c表示为这些变量的函数c=c(fc,f,A).类似于正弦波信号,对于任意信号z0(t),我们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4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5
将信号z0(t)转换至频率空间,得到其频谱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6
并对其做如下修正: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7
其中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8
表示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9
得到频谱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0
后,再将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1
利用逆傅里叶变换转换回时域z(t):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2
其中实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3
作为I通道输出,虚部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4
作为Q通道输出,即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5
Figure BDA00023794556000002116
根据前文给出的原理可以得到在基带信号的无用边带上,实现了边带抑制的过程。因此,最终输出的信号上实现了对不期望的边带的信号的抑制,这样就达到了对任意信号的边带抑制的效果。
通过对基带信号在频域上进行修正,之后再转换回时域进行输出,可以对不同载波频率、不同边带频率以及不同信号幅值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校准,得到补偿系数c的一张多维的表格。使用时,通过查找表格即可得到实际的系数。在得到实际的系数之和,再通过公式(11)进行修正,则可得到高精度的时域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在在大带宽、基带功率变化的情况下,对IQ调制器的波形进行修正来达到压低镜像边带的效果,提高信号的保真度。在超导量子计算中,可以提高对超导量子比特操作的保真度。以下采用Marki公司的调制器IQ-0307作为依据进行仿真试验,对以下三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与未对基带信号进行修正的方案以及其他修正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其他修正方案是指直接测量IQ调制器的幅值失衡以及相位失衡,得出相应的误差参数ρ以及κ+λ,从而对信号进行修正的方案。IQ-0307中,IQ幅值误差典型值为0.3dB,对应ρ∈[-0.04,0.04],IQ相位误差典型值为3°,对应弧度为0.05,即κ,λ∈[-0.05,0.05]。在下面的仿真中,载波频率固定在5GHz,而IQ混频器的误差模型为公式(3,并选取β=1,ρ,κ,λ的选择则是在频率-0.5GHz-0.5GHz内随机生成,并规定其范围为ρ∈[-0.04,0.04],κ,λ∈[-0.05,0.05]。
试验一:在基带信号为正弦波形,正弦波长度为1024ns,频率为125MHz.的情况下。不经过修正时,边带镜像抑制大约在25dB左右,这与实际器件给出的23dB较为接近。而经过本申请提出的方案修正之后,边带镜像抑制达到了大约60dB,提高了约35dB。
试验二、考虑IQ调制器的误差与基带功率无关的情况下,基带信号选择为高斯波形,高斯波形的半高全宽选择为在超导量子计算中的典型值10ns.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频率分辨率,选择的总时间为1024ns,同时,基带的频率选择为125MHz的情况下。图9A给出了基带信号为高斯波形的情况下,其他修正方案与本修正方案的特殊情况下(考虑误差ρ,κ,λ只与频率相关,而与功率无关)的对比。其中,线条1表示经过理想的IQ混频器混频之后的信号频谱;线条2表示在无修正的情况下,经过非理想IQ调制器混频之后的信号的频谱数据;线条3表示其他修正方案中,经过非理想IQ混频器之后的信号频谱;线条4表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修正下,经过非理想IQ混频器混频之后的信号频谱。从图9A中可以看出,对于宽带宽的高斯信号,其他修正方案的修正效果只能在固定频率附近很小频率范围内进行修正,这里是125MHz,对于整体的修正不理想,并没有明显提高边带镜像抑制;而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修正结果,则将边带镜像抑制提高了约30dB,达到了与正弦波情况下接近的60dB左右。
试验三、图9B给出了当IQ调制器的误差(基带幅值不平衡、基带相位不平衡、载波相位不平衡)会随基带功率变化的情况下,其他修正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对比。其中,线条1表示经过理想的IQ混频器混频之后的信号频谱;线条2表示无修正的情况下,经过非理想的IQ调制器混频之后的信号频谱;线条3表示在其他修正方案下的结果;线条4表示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考虑IQ调制器误差与基带功率以及基带频率均相关时,信号经过非理想IQ调制器混频之后的频谱;线条5表示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仅仅考虑IQ调制器误差与基带频率相关情况下修正的结果。这里选取的基带波形为仍然为高斯波形,高斯波形的参数试验2的参数相同。从图9B中可以看出,当IQ调制器的误差随着基带功率、频率均变化时,其他修正方案仅仅在中心频率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对镜像信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仅仅考虑误差随基带频率变化(线条5),虽然能在较宽的范围内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但是对于中心频率附近的信号抑制能力不够强。这是因为中心频率附近,信号功率较强,因此误差(ρ,λ,κ)与信号功率较低的情况下差别较大,而对于离中心频率较远的部分,由于信号功率本身也比较弱,此时误差ρ,λ,κ则差别不大。将基带频率、基带功率两者同时考虑的方案(线条4),从图9B中可以看出,其镜像抑制的效果比较明显,相比于现有方案提高了近30dB,而相对于仅考虑基带频率的方案,镜像抑制的效果则提高了近15dB。
因此,根据上述试验可以得到,本申请实施方案在对大带宽以及不同功率的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后,能够抑制镜像边带即无用边带的信号,其中frequency表示频率,amplitude表示振幅。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边带抑制装置,该边带抑制装置可以集成于上述的FPGA中,具体可以包括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1002、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1004、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修正处理模块1008以及调制模块1010。
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
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1004,用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
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修正处理模块1008,用于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
调制模块1010,用于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正处理模块1008包括:初始补偿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目标补偿信号得到单元,用于根据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修正单元,用于基于目标补偿信号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补偿信号得到单元用于:将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初始补偿信号相乘,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初始补偿信号为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修正单元用于:将目标补偿信号与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正单元用于:对时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基于初始补偿信号对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对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时域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包括: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参数对应关系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得到单元,用于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模块用于:获取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将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得到参考调制信号;根据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模块用于:朝着使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入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的步骤,直至满足更新停止条件,将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更新停止条件包括更新前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与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变化小于预设变化阈值、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或者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更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以及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载波频率,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用于:获取载波频率;获取载波频率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包括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以及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从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模块1010用于: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实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同相端,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虚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正交端,利用载波频率的载波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以根据目标调制信号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调控。
图1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FPGA。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边带抑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边带抑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边带抑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边带抑制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10所示的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1002、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1004、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修正处理模块1008以及调制模块101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边带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10所示的边带抑制装置中的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1002获取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1004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通过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1006根据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通过修正处理模块1008基于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调制模块1010,用于将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此处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边带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此处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边带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边带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基带信号;
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
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与所述初始补偿信号相乘,得到目标补偿信号,所述初始补偿信号为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复共轭信号,所述初始补偿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目标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反;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补偿信号与所述目标基带信号相加,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包括:
对时域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
基于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对所述频域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
对所述频域的修正基带信号进行时域变换,得到时域的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
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所述参数对应关系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的得到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参考基带信号;
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
将所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调制,得到参考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包括:
朝着使所述参考调制信号在对应的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下降的方向对当前边带抑制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
进入获取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基于当前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参考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基带信号的步骤,直至满足更新停止条件,将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作为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
所述更新停止条件包括更新前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与更新后的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变化小于预设变化阈值、所述第二抑制边带上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或者当前边带抑制参数的更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以及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包括:
获取载波频率;
获取所述载波频率对应的参数对应关系集合,参数对应关系包括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以及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频率、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基带幅度从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实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同相端,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对应的虚部输入到调制器中的正交端,利用所述载波频率的载波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以根据所述目标调制信号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调控。
11.一种边带抑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基带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基带信号;
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相关参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信号特性参数或者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的至少一种;
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获取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修正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信号修正处理,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用于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第一抑制边带的功率进行抑制;
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进行信号调制,得到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目标调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处理模块包括:
初始补偿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对应的初始补偿信号;
目标补偿信号得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以及所述初始补偿信号得到目标补偿信号;
修正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补偿信号对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修正,得到目标修正基带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参数对应关系集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对应关系集合,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对应关系,所述参数对应关系包括信号相关参数与边带抑制参数的对应关系;
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得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信号相关参数,作为参考信号相关参数;
目标边带抑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对应关系集合中,所述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边带抑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信号相关参数对应的目标边带抑制参数。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边带抑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78701.2A 2020-02-03 2020-02-03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71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8701.2A CN112671681B (zh) 2020-02-03 2020-02-03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0918068.6A EP3920426A4 (en) 2020-02-03 2020-10-29 SIDEBAND SUPPRESS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217028699A KR102514252B1 (ko) 2020-02-03 2020-10-29 측파대 억제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기기, 그리고 저장 매체
JP2021554983A JP7258406B2 (ja) 2020-02-03 2020-10-29 側波帯抑圧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CT/CN2020/124655 WO2021155681A1 (zh) 2020-02-03 2020-10-29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7/460,006 US20210391898A1 (en) 2020-02-03 2021-08-27 Sideband sup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8701.2A CN112671681B (zh) 2020-02-03 2020-02-03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1681A true CN112671681A (zh) 2021-04-16
CN112671681B CN112671681B (zh) 2022-03-01

Family

ID=7540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8701.2A Active CN112671681B (zh) 2020-02-03 2020-02-03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91898A1 (zh)
EP (1) EP3920426A4 (zh)
JP (1) JP7258406B2 (zh)
KR (1) KR102514252B1 (zh)
CN (1) CN112671681B (zh)
WO (1) WO2021155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6781B (zh) * 2022-09-01 2022-12-06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读取信号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量子控制系统
CN117595935B (zh) * 2024-01-19 2024-04-09 北京融为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调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974A (zh) * 2004-11-10 2006-05-17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射频调制器的数字边带抑制
CN101540626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收发信机及零中频发射校准方法
CN103004234A (zh) * 2010-07-22 2013-03-2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参量扬声器的驱动
CN103067075A (zh) * 2012-12-20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单边带调制方法、调制器及光器件测量装置、测量方法
US20140140444A1 (en) * 2011-07-26 2014-05-2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mpensation apparatus, signal genera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N104219186A (zh) * 2014-09-04 2014-1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iq基带信号幅度调节的模拟iq调制误差校正方法
EP2838202A1 (en) * 2013-08-16 2015-02-18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and a signal processing unit therefor
GB201622224D0 (en) * 2016-12-23 2017-02-08 Beesley Graham E Radio frequency modulator
CN107547458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q调制中镜像抑制参数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射频拉远单元
CN110535527A (zh) * 2019-09-27 2019-1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干光接收机的频谱响应测量方法及装置
US20200033696A1 (en) * 2018-07-26 2020-01-30 S2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using nonlinear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to produce arbitrary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5895A (en) * 1976-02-02 1978-08-08 Electro-Therm, Inc. Electric water heater utilizing a heat pipe
US5162763A (en) * 1991-11-18 1992-11-10 Morris Keith D Single sideband modulator for translating baseband signals to radio frequency in single stage
US5396196A (en) * 1993-12-29 1995-03-07 At&T Corp. Quadrature modular with adaptive suppression of carrier leakage
US6222878B1 (en) * 1999-09-27 2001-04-24 Sicom,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nd-to-end quadrature balance control
US6866631B2 (en) * 2001-05-31 2005-03-15 Zonare Medical Systems, Inc. System for phase inversion ultrasonic imaging
CA2407960C (en) 2001-10-16 2008-07-08 Xinping Hu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 transmitter self-calibration
US6819910B2 (en) * 2002-03-08 2004-11-16 Broadcom Corp. Radio employing a self calibrating transmitter with reuse of receiver circuitry
US7158586B2 (en) * 2002-05-03 2007-01-02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wideband magnitude and phase imbalance calibr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quadrature receivers
US7010278B2 (en) * 2002-10-25 2006-03-0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ideband sup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drature modulator using magnitude measurements
KR100539874B1 (ko) * 2003-04-02 2005-12-28 한국과학기술원 무선 송수신장치에서 자가 보상장치 및 방법
JP4341418B2 (ja) * 2004-01-30 2009-10-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直交変調器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DE102004005130B3 (de) * 2004-02-02 2005-04-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de-/Empfa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von Nichtlinearitäten in Ausgangssignalen einer Sende-/Empfangsanordnung
JP2005295376A (ja) 2004-04-02 2005-10-20 Japan Radio Co Ltd 直交変調器のエラー補償回路
KR100735366B1 (ko) * 2005-08-23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송수신장치에서 자가 보상장치 및 방법
KR100860670B1 (ko) * 2005-10-20 2008-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송수신장치에서 자가 보상방법
US7733949B2 (en) * 2005-12-07 2010-06-08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reduced sideband noise and carrier leakage
US7760817B2 (en) * 2006-08-10 2010-07-20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tilizing single tone testing signal having specific frequency or combinations of DC value and single tone testing signal to calibrate impairments in transmitting signal
US7826549B1 (en) * 2006-11-02 2010-11-02 Sudhir Aggarw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 and system having the same
WO2009041671A1 (ja) 2007-09-27 2009-04-02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Public Corporation Cfoおよびi/qインバランスの補正係数の算出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補正方法とパイロット信号の送信方法
KR101455894B1 (ko) * 2007-12-18 2014-11-03 스카이워크스 솔루션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직접 변환 통신 시스템의 불균형 보상
ATE510349T1 (de) * 2007-12-21 2011-06-15 St Ericsson Sa Signalverarbeitungsschaltung und verfahren mit auf- und abwärtsfrequenzumwandlung
US8000382B2 (en) * 2008-01-04 2011-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Q imbalance estimation and corr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57373B (zh) * 2008-04-09 2013-08-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子带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设备
CN101435862A (zh) * 2008-07-29 2009-05-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变频器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1521962B (zh) * 2009-04-03 2012-10-24 湖南大学 单边带高频光毫米波产生及波长再利用系统
US7969254B2 (en) * 2009-08-07 2011-06-28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I/Q impairment calibration using a spectrum analyzer
KR101278025B1 (ko) * 2009-10-15 2013-06-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i/q 불균형 보상을 위한 수신 장치 및 그 수신 장치에서 수행되는 i/q 불균형 보상 방법
CN101908994B (zh) * 2010-08-16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装置及其自检的方法
US9203682B2 (en) * 2010-09-07 2015-12-01 Alcatel Lucent Frequency-dependent I/Q-signal imbalance correction coherent optical transceivers
US8503926B2 (en) * 2010-11-05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Q imbalance compensation i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peater using a zero-IF radio architecture
US8548096B2 (en) * 2010-12-31 2013-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lable frequency offset for 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 imbalance estimation
US8406709B2 (en) * 2011-02-27 2013-03-26 Provigent Ltd. Carrier recovery in re-modul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117374A1 (en) * 2011-03-03 2012-09-07 Technion R&D Foundation Coherent and self - coherent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WI556597B (zh) * 2011-03-31 2016-11-01 Panasonic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79203B2 (en) 2011-04-14 2016-10-25 Mediatek Inc. Transceiver capable of IQ mismatch compensation on the fly and method thereof
JP5811929B2 (ja) * 2012-03-30 2015-11-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歪補償方法、及び歪補償プログラム
US8520784B1 (en) * 2012-04-19 2013-08-27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of independently faded signals
FR2991527B1 (fr) * 2012-05-30 2014-06-27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Procede de calibration de lineariseur et composant electronique linearise
GB2504973B (en) * 2012-08-15 2014-11-19 Broadcom Corp Receiver circuit
US9094079B2 (en) * 2012-10-08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imbalance correction
WO2015045709A1 (ja) * 2013-09-26 2015-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送信装置、歪補償装置、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JP2015080089A (ja) * 2013-10-17 2015-04-2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回路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直流インバランスを補償するための強調された信号点配置操作)
WO2015083147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Yehudai Yehud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digital data on an analog signal
EP3082312B1 (en) * 2013-12-31 2017-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orr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EP3068044A1 (en) * 2015-03-11 2016-09-14 Nxp B.V. Module for a radio receiver
US9673847B1 (en) * 2015-11-25 2017-06-06 Analog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ceiver calibration
US9780891B2 (en) * 2016-03-03 2017-10-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ibrating IQ imbalance and DC offset of RF tranceiver
KR102301001B1 (ko) 2017-06-26 2021-09-09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보정 디바이스 및 보정 방법
EP3776859A1 (en) * 2018-03-30 2021-02-17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ceiver baseband processing
KR20190143035A (ko) * 2018-06-19 2019-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위상 성분 및 직교위상 성분의 부정합 보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819540B2 (en) * 2018-09-11 2020-10-27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compensator for broadband quadrature-conversion architectures
WO2020113946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q imbalance compensation
TWI819181B (zh) * 2020-01-06 2023-10-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傳收器和傳收器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974A (zh) * 2004-11-10 2006-05-17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射频调制器的数字边带抑制
CN101540626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收发信机及零中频发射校准方法
CN103004234A (zh) * 2010-07-22 2013-03-2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参量扬声器的驱动
US20140140444A1 (en) * 2011-07-26 2014-05-2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mpensation apparatus, signal genera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N103067075A (zh) * 2012-12-20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单边带调制方法、调制器及光器件测量装置、测量方法
EP2838202A1 (en) * 2013-08-16 2015-02-18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and a signal processing unit therefor
CN104219186A (zh) * 2014-09-04 2014-1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iq基带信号幅度调节的模拟iq调制误差校正方法
CN107547458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q调制中镜像抑制参数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射频拉远单元
GB201622224D0 (en) * 2016-12-23 2017-02-08 Beesley Graham E Radio frequency modulator
US20200033696A1 (en) * 2018-07-26 2020-01-30 S2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using nonlinear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to produce arbitrary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CN110535527A (zh) * 2019-09-27 2019-1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干光接收机的频谱响应测量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房启志等: "基于数字补偿的快速频率合成方法的研究",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解陶然等: "利用循环移频环路产生的倍频因子可调谐太赫兹信号", 《红外与激光工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91898A1 (en) 2021-12-16
JP7258406B2 (ja) 2023-04-17
WO2021155681A1 (zh) 2021-08-12
KR20210123392A (ko) 2021-10-13
KR102514252B1 (ko) 2023-03-24
EP3920426A4 (en) 2022-06-15
JP2022524455A (ja) 2022-05-02
EP3920426A1 (en) 2021-12-08
CN112671681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10278B2 (en) Sideband sup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drature modulator using magnitude measurements
US7881402B2 (en) Compensation for gain imbalance, phase imbalance and DC offsets in a transmitter
CN112671681B (zh)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40029B (zh) 接收机iq两路不平衡的补偿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00158821A1 (en) Phase rotator calibration of a multichannel radar transmitter
JP4241765B2 (ja) 送信機及びキャリアリーク検出方法
JP2002014600A (ja) 相関関数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1170003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tracting broadband error calibration parameter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5217911A (ja) 直交変調器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Rampa I/Q compensation of broadband direct-conversion transmitters
US96672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gain control and antenna load compensation
US8681896B1 (en) Transmitter I/Q and carrier leak calibration
US8811538B1 (en) IQ error correction
Khandelwal et al. A novel gain, phase and offset calibration scheme for wideband direct-conversion transmitters
JP6689558B2 (ja) Iq変調器のiqインバランス決定方法及び機器
US8532224B2 (en)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method with frequency up- and down-conversion
JP4923276B2 (ja) 周波数変換装置の周波数応答の特徴付け方法
JP6300198B2 (ja) キャリアリーク補正装置及びキャリアリーク補正方法
WO2018157321A1 (zh) 发射机及数字预失真校准方法
Mkadem Behavioral modeling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wide-and multi-band transmitter systems
US20240137066A1 (en) Ultra-wideband signal generator with low phase noise
US112689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izing homodyne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JP7258249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制御回路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11374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n-linear distortion
WO2024084629A1 (en)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the non-linear distortion introduced by a radio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harmonic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24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