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3698A -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3698A
CN112663698A CN202011575677.XA CN202011575677A CN112663698A CN 112663698 A CN112663698 A CN 112663698A CN 202011575677 A CN202011575677 A CN 202011575677A CN 112663698 A CN112663698 A CN 112663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support arm
grab bucket
hinge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5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井洋
焦育彤
焦育春
张碧云
张见东
华成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yuan Hongrun Automobile Sales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yuan Hongrun Automobile Sales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yuan Hongrun Automobile Sales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yuan Hongrun Automobile Sales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5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3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3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3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车桥、车架、车厢举升油缸、工作平台、车架支撑油缸、液压转向驱动系统、操作系统、液压站、主支臂、主支臂举升油缸、副支臂翻转油缸、副支臂、抓斗翻转油缸、抓斗开合油缸、抓斗、车厢和拖钩,本发明动力系统采用液压设计,增加整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紧凑;抓斗采用分开式设计,提高了抓取的精准度,更加容易的抓取污染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整个装置只需一人即可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结构设计方面各部分零件结构简单明了,更加方便了维修管理及保养。

Description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及多种相似工况生产的过程中,有大部分非固态污染源存在于施工现场,需要将其清理后方便作业,这种污染源粘度大,处理难度大。传统的处理过程需要多种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并且多机械在操作过程中配合难度大,功率消耗多,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效率,精简设计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更简便的完成回收转运工作,获得良好的施工工况,而提供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用来解决传统的非固态污染源在回收转运过程中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并且多机械在操作过程中配合难度大,功率消耗多,人工成本较高等技术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包括车桥、车架、车厢举升油缸、工作平台、操作系统和车厢,所述车桥与车架相连接,车桥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车桥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工作平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所述车厢举升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上,车厢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厢底部;所述车厢的一侧通过铰链与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支撑油缸、液压转向驱动系统、液压站、主支臂、主支臂举升油缸、副支臂翻转油缸、副支臂、抓斗翻转油缸、抓斗开合油缸以及抓斗;所述液压转向驱动系统包括固定齿轮、齿轮转盘、液压马达、减速器和驱动小齿轮,所述固定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齿轮转盘与固定齿轮同轴设置,齿轮转盘通过铰链固定在固定齿轮的正上方,同时齿轮转盘通过驱动小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转轴与驱动小齿轮连接;所述操作系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齿轮转盘顶部,操作系统包括多路换向阀、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多路换向阀的P口通过进油路与液压站连接,多路换向阀的T口通过回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口分别与车厢举升油缸、车架支撑油缸、主支臂举升油缸、副支臂翻转油缸、抓斗翻转油缸、抓斗开合油缸和液压马达连接,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分别与多路换向阀连接,且分别控制多路换向阀中一条油路的通断;所述车架支撑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上,车架支撑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主支臂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顶部,主支臂的中部通过铰链与主支臂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相连,主支臂的上端通过铰链与副支臂中部连接;所述主支臂举升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顶部;所述副支臂翻转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主支臂的中上部,副支臂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副支臂的上端;所述副支臂的下端通过铰链与抓斗连接;所述抓斗翻转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与副支臂中部连接,抓斗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与抓斗连接;所述抓斗采用两半对开结构,抓斗由两个半壳对称组合构成,两个半壳一侧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部,另一侧互相背离形成开口部,两个半壳分别为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所述抓斗开合油缸位于两个半壳之间,抓斗开合油缸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第一半壳上,抓斗开合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第二半壳上。
进一步,所述液压站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顶部,液压站包括进油管、液压油箱、齿轮泵、齿轮泵驱动电机、出油管以及散热器,所述进油管通过管卡连接在液压油箱上,同时进油管与多路换向阀连接;所述液压油箱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上;所述齿轮泵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齿轮泵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泵的主动轴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螺栓连接在液压油箱上,散热器的一端通过出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油管与多路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还包括折叠座椅,所述折叠座椅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顶部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多路阀换向阀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顶部。
进一步,所述车架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拖钩。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动力系统采用液压设计,增加整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紧凑;抓斗采用分开式设计,提高了抓取的精准度,更加容易的抓取污染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整个装置只需一人即可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结构设计方面各部分零件结构简单明了,更加方便了维修管理及保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构成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中抓斗与抓斗开合油缸配合图;
图3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中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中液压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车桥、2-车架、3-车厢举升油缸、4-工作平台、5-车架支撑油缸、6-固定齿轮、7-齿轮转盘、8-液压转向驱动系统、9-操作系统、10-液压站、11-主支臂、12-主支臂举升油缸、13-副支臂翻转油缸、14-副支臂、15-抓斗翻转油缸、16-抓斗开合油缸、17-抓斗、18-车厢、19-拖钩、20-液压马达、21-减速器、22-驱动小齿轮、23-折叠座椅、24-多路换向阀、25-齿轮转盘操纵杆、26-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7-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9-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30-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1-进油管、32-液压油箱、33-齿轮泵、34-齿轮泵驱动电机、35-出油管、36-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包括车桥1、车架2、车厢举升油缸3、工作平台4、车架支撑油缸5、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操作系统9、液压站10、主支臂11、主支臂举升油缸12、副支臂翻转油缸13、副支臂14、抓斗翻转油缸15、抓斗开合油缸16、抓斗17、车厢18、拖钩19和折叠座椅23。
所述车桥1与车架2相连接,车桥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车桥1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工作平台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2上,工作平台4用于承载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操作系统9、液压站10和折叠座椅23;所述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包括固定齿轮6、齿轮转盘7、液压马达20、减速器21和驱动小齿轮22,所述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包括固定齿轮6、齿轮转盘7、液压马达20、减速器21和驱动小齿轮22,所述固定齿轮6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2上;所述齿轮转盘7与固定齿轮6同轴设置,齿轮转盘7通过铰链固定在固定齿轮6的正上方,同时齿轮转盘7通过驱动小齿轮22与固定齿轮6啮合;所述液压马达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21连接,减速器21的转轴与驱动小齿轮22连接;所述操作系统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操作系统9包括多路换向阀24、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25、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多路换向阀24的P口通过进油路与液压站10连接,多路换向阀24的T口通过回油路与液压站10连通,多路换向阀2的工作口分别与车厢举升油缸3、车架支撑油缸5、主支臂举升油缸12、副支臂翻转油缸13、抓斗翻转油缸15、抓斗开合油缸16和液压马达20连接,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25、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分别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且分别控制多路换向阀24中一条油路的通断;上推或下压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控制车厢举升油缸3伸出带动车厢18倾斜排除非固态污染源,或控制车厢举升油缸3缩回,车厢18回到水平位置;上推或下压齿轮转盘操纵杆25控制齿轮转盘7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换向;上推或下压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控制主支臂举升油缸12的伸出或缩回进而控制主支臂11的运动状态;上推或下压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控制副支臂翻转油缸13伸出或缩回进而控制副支臂14的运动状态;上推或下压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控制抓斗翻转油缸15的伸出或缩回进而控制抓斗17的运动状态;上推或下压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控制抓斗开合油缸16的伸出或缩回进而控制抓斗17的开合动作;上推或下压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控制车架支撑油缸5的伸出或缩回进而控制车架支撑油缸5的支撑状态。
所述液压站10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顶部,液压站10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顶部,液压站10包括进油管31、液压油箱32、齿轮泵33、齿轮泵驱动电机34、出油管35以及散热器36,所述进油管31通过管卡连接在液压油箱32上,同时进油管31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所述液压油箱32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上;所述齿轮泵33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32连通;所述齿轮泵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齿轮泵33的主动轴连接;所述散热器36通过螺栓连接在液压油箱32上,散热器36的一端通过出油管35与液压油箱32连接,散热器36的另一端通过出油管35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液压站10作为液压动力源,提供液压系统动力,开启齿轮泵33,齿轮泵33内两齿轮相对作用旋转将液压油从出油管35压出,液压油从多路换向阀24的P口进入,T口流出,然后经进油管31回到液压油箱32形成主液压回路。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即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和各动作液压油缸,各动作液压油缸即为车厢举升油缸3、车架支撑油缸5、主支臂举升油缸12、副支臂翻转油缸13、抓斗翻转油缸15以及抓斗开合油缸16,液压系统执行元件进、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多路换向阀24上各个AB通道连接,每个通道都有一个进油管和回油管,组成本通道控制液压回路。通过上推或下压以及中间空位操作多路换向阀24上各控制手柄,此处的控制手柄即为前文所述的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25、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使得各控制回路阀芯在多路换向阀24内部上下移动和中停,进而完成对液压回路的换向和中停操作,从而控制各个执行元件运动。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流经散热器36,散热器36能够使液压油降温,避免液压油温度过高影响作用效果。
所述多路阀换向阀24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并与折叠座椅23相对,驾驶员操作时打开折叠座椅23,坐在折叠座椅23上面对多路换向阀24,对其进行操作完成各种动作。
所述车厢举升油缸3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2上,车厢举升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厢18底部,车厢举升油缸3用于车厢18举升卸料;所述车架支撑油缸5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2上,车架支撑油缸5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板上,车架支撑油缸5用于将车架2稳固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主支臂11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主支臂11的中部通过铰链与主支臂举升油缸12的活塞杆端部相连,主支臂11的上端通过铰链与副支臂14中部连接;所述主支臂举升油缸12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所述副支臂翻转油缸13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主支臂11的中上部,副支臂翻转油缸1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副支臂14的上端;所述副支臂14的下端通过铰链与抓斗17连接;所述抓斗翻转油缸15的缸筒通过铰链与副支臂14中部连接,抓斗翻转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与抓斗17连接;所述抓斗17采用两半对开结构,抓斗17由两个半壳对称组合构成,两个半壳一侧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部,另一侧互相背离形成开口部,两个半壳分别为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所述抓斗开合油缸16位于两个半壳之间,抓斗开合油缸16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第一半壳上,抓斗开合油缸1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第二半壳上;所述车厢18的一侧通过铰链与车架2连接;所述拖钩19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上。
所述折叠座椅23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中间位置,是操作者驾驶位。
运行时首先由牵引车通过拖钩19将本发明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牵引至作业点,启动齿轮泵驱动电机34,齿轮泵驱动电机34带动齿轮泵33运转,使得液压油通过散热器36进入出油管35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高压油,待液压系统预热运行稳定后开始下一部动作操作。通过上推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使车架支撑油缸5伸出,将车架2牢牢支撑在地面上,上推或下压齿轮转盘操纵杆25控制齿轮转盘7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换向进而使得主支臂11在圆周向旋转对准所要抓取非固态污染源,协同上推或下压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控制主支臂举升油缸12,以及上推或下压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控制副支臂翻转油缸13的伸缩来控制主支臂11和副支臂14的上下方向上的形态,上推或下压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控制抓斗翻转油缸15的伸缩来控制抓斗17在垂直圆周方向上的移动,上推或下压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控制抓斗开合油缸16的伸缩来控制抓斗17抓取和释放非固态污染源,抓取非固态污染源后将其放入车厢18内;车厢18满载以后由牵引设备将本发明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转移置非固态污染源堆放点,控制车厢举升油缸3伸出带动车厢18倾斜排除非固态污染源,控制车厢举升油缸3缩回,车厢18回到水平位置,继续下一个工作过程,如此循环。

Claims (5)

1.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包括车桥(1)、车架(2)、车厢举升油缸(3)、工作平台(4)、操作系统(9)和车厢(18),所述车桥(1)与车架(2)相连接,车桥(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车桥(1)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工作平台(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2)上;所述车厢举升油缸(3)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2)上,车厢举升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厢(18)底部;所述车厢(18)的一侧通过铰链与车架(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支撑油缸(5)、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液压站(10)、主支臂(11)、主支臂举升油缸(12)、副支臂翻转油缸(13)、副支臂(14)、抓斗翻转油缸(15)、抓斗开合油缸(16)以及抓斗(17);所述液压转向驱动系统(8)包括固定齿轮(6)、齿轮转盘(7)、液压马达(20)、减速器(21)和驱动小齿轮(22),所述固定齿轮(6)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2)上;所述齿轮转盘(7)与固定齿轮(6)同轴设置,齿轮转盘(7)通过铰链固定在固定齿轮(6)的正上方,同时齿轮转盘(7)通过驱动小齿轮(22)与固定齿轮(6)啮合;所述液压马达(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21)连接,减速器(21)的转轴与驱动小齿轮(22)连接;所述操作系统(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操作系统(9)包括多路换向阀(24)、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25)、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多路换向阀(24)的P口通过进油路与液压站(10)连接,多路换向阀(24)的T口通过回油路与液压站(10)连通,多路换向阀(2)的工作口分别与车厢举升油缸(3)、车架支撑油缸(5)、主支臂举升油缸(12)、副支臂翻转油缸(13)、抓斗翻转油缸(15)、抓斗开合油缸(16)和液压马达(20)连接,车厢举升油缸操作杆、齿轮转盘操纵杆(25)、主支臂举升油缸操纵杆(26)、副支臂翻转油缸操纵杆(27)、抓斗翻转油缸操纵杆(28)、抓斗开合油缸操纵杆(29)和车架支撑油缸操纵杆(30)分别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且分别控制多路换向阀(24)中一条油路的通断;所述车架支撑油缸(5)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车架(2)上,车架支撑油缸(5)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主支臂(11)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主支臂(11)的中部通过铰链与主支臂举升油缸(12)的活塞杆端部相连,主支臂(11)的上端通过铰链与副支臂(14)中部连接;所述主支臂举升油缸(12)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所述副支臂翻转油缸(13)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主支臂(11)的中上部,副支臂翻转油缸(1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连接在副支臂(14)的上端;所述副支臂(14)的下端通过铰链与抓斗(17)连接;所述抓斗翻转油缸(15)的缸筒通过铰链与副支臂(14)中部连接,抓斗翻转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铰链与抓斗(17)连接;所述抓斗(17)采用两半对开结构,抓斗(17)由两个半壳对称组合构成,两个半壳一侧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部,另一侧互相背离形成开口部,两个半壳分别为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所述抓斗开合油缸(16)位于两个半壳之间,抓斗开合油缸(16)的缸筒通过铰链连接在第一半壳上,抓斗开合油缸(1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第二半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10)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顶部,液压站(10)包括进油管(31)、液压油箱(32)、齿轮泵(33)、齿轮泵驱动电机(34)、出油管(35)以及散热器(36),所述进油管(31)通过管卡连接在液压油箱(32)上,同时进油管(31)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所述液压油箱(32)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2)上;所述齿轮泵(33)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32)连通;所述齿轮泵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齿轮泵(33)的主动轴连接;所述散热器(36)通过螺栓连接在液压油箱(32)上,散热器(36)的一端通过出油管(35)与液压油箱(32)连接,散热器(36)的另一端通过出油管(35)与多路换向阀(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座椅(23),所述折叠座椅(23)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换向阀(24)通过螺栓连接在齿轮转盘(7)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拖钩(19)。
CN202011575677.X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Pending CN112663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77.XA CN11266369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77.XA CN11266369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3698A true CN112663698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5677.XA Pending CN11266369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36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807A (zh) * 2021-12-29 2022-08-30 常熟市翼天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合铲土及挖土功能的多用途拖拉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56352A1 (fr) * 2003-06-18 2004-12-24 Tpj Sarl Dispositif de prise et de transport d'une benne amovible
CN102923584A (zh) * 2011-08-08 2013-02-13 长沙桑尼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操作控制系统的智能随车起重机
CN202730807U (zh) * 2012-06-07 2013-02-13 淮安市苏通市政机械有限公司 大型秸秆沼气池出料机
CN203960933U (zh) * 2014-07-16 2014-11-26 临颍县颍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农用折臂整体机架四驱后转向抓草机
CN106275110A (zh) * 2016-08-26 2017-01-04 第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
CN110185008A (zh) * 2019-06-13 2019-08-30 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清污门机
CN111098770A (zh) * 2020-01-16 2020-05-05 青州大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抓运专用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56352A1 (fr) * 2003-06-18 2004-12-24 Tpj Sarl Dispositif de prise et de transport d'une benne amovible
CN102923584A (zh) * 2011-08-08 2013-02-13 长沙桑尼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操作控制系统的智能随车起重机
CN202730807U (zh) * 2012-06-07 2013-02-13 淮安市苏通市政机械有限公司 大型秸秆沼气池出料机
CN203960933U (zh) * 2014-07-16 2014-11-26 临颍县颍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农用折臂整体机架四驱后转向抓草机
CN106275110A (zh) * 2016-08-26 2017-01-04 第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
CN110185008A (zh) * 2019-06-13 2019-08-30 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清污门机
CN111098770A (zh) * 2020-01-16 2020-05-05 青州大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抓运专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807A (zh) * 2021-12-29 2022-08-30 常熟市翼天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合铲土及挖土功能的多用途拖拉机
CN114960807B (zh) * 2021-12-29 2024-04-05 常熟市翼天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合铲土及挖土功能的多用途拖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166B (zh) 液压悬挂重载运输车
CN106476666B (zh) 铰接式双向驾驶自装卸胶轮运输车
CN205524880U (zh) 一种三自由度数控液压船台小车
CN112663698A (zh)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CN206155260U (zh) 铰接式双向驾驶自装卸胶轮运输车
CN201941081U (zh) 龙门式模具翻转回传机
CN101058373B (zh) 半自动全液压耙平机
CN216586713U (zh) 一种非固态污染源回收转运装置
CN201140436Y (zh) 全自动液压整体拆装式箱梁钢制内模
KR20210031598A (ko) 클램핑 아암, 이 클램핑 아암을 구비하는 지능형 주차 로봇 및 이 클램핑 아암의 클램핑 방법
CN204370261U (zh)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CN201102823Y (zh) 煤矿装车外运平煤设备
CN204344013U (zh) 一种油田用机械化油管排管机
CN102877856A (zh) 一种混凝土湿喷台车用双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凝土湿喷台车
CN206584180U (zh) 红外遥控的搬运机器人自走式底盘的控制系统
CN201447055U (zh) 一种液压船台小车
CN112982488A (zh) 一种穿行式管廊衬砌系统
CN208981385U (zh) 一种小型电驱动四驱式装载机
CN101716956B (zh) 一种汽车横移装置
CN215796518U (zh) 一种管模平移车平移定位系统
CN201495463U (zh) 一种全液压铁路道岔换铺设备
CN206898677U (zh) 一种变位机上的新型液压夹紧装置
CN215594110U (zh) 一种穿行式管廊衬砌系统
CN202428168U (zh) 矿车扒轮机
CN111911084B (zh) 一种地源热水井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