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0261U -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0261U
CN204370261U CN201420797918.9U CN201420797918U CN204370261U CN 204370261 U CN204370261 U CN 204370261U CN 201420797918 U CN201420797918 U CN 201420797918U CN 204370261 U CN204370261 U CN 204370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ervo support
relayer
vehicle fram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79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勇
贺正祥
邓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79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0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0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0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顶升装置和旧轨抓轨装置,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随动装置包括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通过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使得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两个油口均与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本实用新型能避免发生掉道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轨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属于钢轨更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更换新轨前,需先将旧轨拆除。目前,在旧轨拆除作业时,如图1所示,作业方式一般采用的是将新轨1摆放于旧轨2旁的碎碴石3上并拆除旧轨2的大部分扣件后,通过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行走在新轨1上,从而将旧轨2逐段连续的从轨枕5上的承轨槽6内搬离出去,在这种作业方式中,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在新轨1上走行,此时的新轨1处于未被扣件紧固状态,虽然在较小的新轨1长度范围内,新轨1还是呈直线状,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新轨1自身属性的影响,从整段新轨1来看,如图2所示从俯视看,新轨1在沿轨道长度方向上是处于左右波动的曲线形状的,并不是直线状,这样,在实际作业时,当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行走在新轨1上时,经常会发生掉道现象,即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会从新轨1上掉落下来。当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发生掉道现象后,后续处理工作极其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换轨作业的工作效率。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旧轨换轨车,使其能避免发生掉道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510526Y,授权公告日为2002年9月1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换轨车,包括带行走轮的车架,车架左右两侧主梁上面设有钢轨吊装机构,车架主梁前部上面安装有新轨入口,车架主梁前部上面、新轨入口前安装有丁字摇台,有一两端部上下面安装有新旧轨龙口的横梁通过升降装置与摇台联接。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1620315 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施工机械护轨器,它设置于铁路施工机械行走机构的车体 下,它包括垂直于车体 行进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支撑体、将支撑体 固定悬置于车体下的护轨吊架和控制支撑体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支撑体下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用于夹持钢轨的护轨组件,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使支撑体相对于车体上下运动的两个可伸缩护轨竖向油缸、使支撑体 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运动的可伸缩的护轨整体摆动油缸,所述的护轨整体摆动油缸一端固定于护轨吊架
的支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护轨吊架设置有两根下伸支柱分别由二根护轨撑杆与支撑体的两端铰接。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装置,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掉道现象的发生,但是其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其能保证在换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且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的旧轨抓轨装置,所述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所述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所述随动油缸一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一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一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所述随动油缸二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二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二上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
优选的,所述随动支架一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一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的车轮支架一,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一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所述随动支架二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二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的车轮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二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二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
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
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包括两侧的侧边一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一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一;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一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铰接;
所述车轮支架二包括两侧的侧边二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二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二;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铰接。
优选的,所述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均采用手动四位六通的多路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油缸一和顶升油缸二、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均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且其能沿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下来回移动,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一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一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一铰接,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二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二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二铰接。
优选的,所述旧轨抓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上的抓取机构一和抓取机构二;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优选的,在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上均设置有驱动所述车轮走行的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使得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是随着新轨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波动曲线形状来左右移动的,从而通过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的随动状态,保证了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多路换向阀和随动油缸的配合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旧轨换轨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使之与不同新轨之间的宽度相对应,实用性强,另外,通过多路换向阀可以使随动油缸在主动工作状态和随动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操作简单;通过将所述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设置成转动结构,使得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处于一种能随着新轨在沿轨道高度方向上的上下波动曲线形状一起动作的随动状态从而保证了多个车轮在工作过程中都能始终与新轨相接触,这样保证了旧轨换轨车车身不会发生倾斜,保证了作业时的安全性,当操作人员站在旧轨换轨车车上进行工作时,也会比较舒适,不会有颠簸的感觉;通过导向杆和顶升油缸均与支撑板铰接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支撑起来后整个旧轨换轨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旧轨换轨车进行换轨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轨时摆放在碎碴石上的单根新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随动油缸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随动油缸一处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位于支撑板一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抓轨移动支架一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抓轨移动支架一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处于随动支架一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处于随动支架一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换轨时摆放在碎碴石上的单根新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新轨,2. 旧轨,3. 碎碴石,4. 现有的旧轨换轨车,5. 轨枕,6. 承轨槽,7. 换轨车车架,71. 主横梁,72. 纵梁,8. 动力控制系统,9. 顶升装置,91. 顶升油缸一,92. 顶升油缸二,93. 导向杆一,94. 导向杆二,95. 支撑板一,96. 支撑板二,10. 旧轨抓轨装置,101. 抓轨移动油缸一,102. 抓轨移动油缸二,103. 抓轨移动支架一,1031. 上部导向轮,1032. 下部导向轮,104. 抓轨移动支架二,105. 抓取机构一,1051. 抓轨油缸,1052. 固定轴,1053. 抓钩片,1054. 销轴一,1055. 销轴二,106. 抓取机构二,11. 随动油缸一,12. 随动油缸二,13. 随动支架一,131. 随动支架本体一,1311. 上部导向轮,1312.下部导向轮,132. 车轮支架一,1321. 侧边一,1322. 限位板一,14. 随动支架二,15. 车轮,16. 多路换向阀一,17. 多路换向阀二,18. 油箱,19. 液压泵,20. 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一,21. 油缸活塞杆锁定位,22. 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二,23. 油缸活塞杆随动位,24. 液压马达,25. 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7、动力控制系统8、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7上的顶升装置9和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7上且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7来回移动的旧轨抓轨装置10,所述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其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在水平面上,轨道宽度方向与轨道长度方向相垂直)设置在换轨车车架7上的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分别与所述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的活塞杆连接的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所述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均转动连接有车轮15,所述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7来回移动,所述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16和多路换向阀二17,所述随动油缸一11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一16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一11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8中的油箱18相连通,所述随动油缸二12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二17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二12上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8的油箱18相连通,从而实现所述随动支架一13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14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1移动的随动状态。
   所述换轨车车架7包括两侧的主横梁71和焊接在所述两侧的主横梁71之间的两个纵梁72,主横梁71的长度方向即为轨道宽度方向,纵梁72的长度方向即为轨道长度方向。动力控制系统8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两侧主横梁71的中间位置上,其包括油箱18和液压泵19等。所述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72上且其均位于两侧主横梁71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呈对称状态设置。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位于两个纵梁72的外侧位置,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主横梁71的两端上。所述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的活塞杆分别与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铰接,通过所述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的活塞杆伸缩动作,能带动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沿两侧主横梁71来回移动。工作时,由于通过多路换向阀一16和多路换向阀二17使得随动油缸一11的两个油口以及随动油缸二12的两个油口均与油箱18连通,此时,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是处于随动状态,当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的车轮沿着新轨1移动时,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的活塞杆分别随着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的左右移动做伸缩运动,而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的左右移动主要是取决于新轨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波动曲线形状,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是处于随动状态的,即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是随着新轨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波动曲线形状来左右移动的,从而通过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的随动状态,保证了在换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随动支架一13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一131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下部的车轮支架一132,所述随动支架一132的车轮15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一132的两端,随动支架本体一131的纵截面为T型,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1311和下部导向轮1312,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的上部导向轮1311和下部导向轮1312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7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一13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7来回移动。所述上部导向轮1311和下部导向轮1312分别设置有四个,其分为两组,每组均有两个上部导向轮1311和两个下部导向轮1312,两组导向轮分别与两侧主横梁71的顶面和底面滚动接触。所述随动支架二14的结构与随动支架一的结构一样(图中未示出),其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二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的车轮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二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二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多路换向阀一16和多路换向阀二17均采用手动四位六通的多路换向阀。手动四位六通的多路换向阀设置有四个工作位,在图中从上往下依次是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一20、油缸活塞杆锁定位21、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二22和油缸活塞杆随动位23,其中,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一20和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二22是控制随动油缸进行主动工作的工作位置。工作前,根据两根新轨1的一端之间在沿轨道宽度上实际的宽度,通过将多路换向阀打到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一20或油缸活塞杆移动位二22使得随动油缸活塞杆动作,带动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左右来回移动,从而调整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上的车轮之间的宽度,使之与两根新轨1的一端之间的实际宽度相对应;当调整好后,将多路换向阀打到油缸活塞杆锁定位21,使得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停止移动调整并固定相对之间的位置,再将换旧轨换轨车放置到两根新轨1的一端上;最后,将多路换向阀打到油缸活塞杆随动位23,控制旧轨换轨车沿新轨移动进行换轨作业,使得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处于随动状态,从而保证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路换向阀和随动油缸的配合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旧轨换轨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使之与不同新轨之间的宽度相对应,实用性强,另外,通过多路换向阀可以使随动油缸在主动工作状态和随动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操作简单,从这方面来说,也极大的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实用性。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所述顶升装置9包括沿轨道高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两个纵梁72上的顶升油缸一91和顶升油缸二92、沿轨道高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两个纵梁72上的导向杆一93和导向杆二94、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一95和支撑板二96;所述导向杆一93和导向杆二94均穿过所述纵梁72且其能沿所述纵梁72上下来回移动,穿过所述纵梁72的导向杆一93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一91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一95铰接,穿过所述纵梁的导向杆二94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二92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二96铰接。当顶升装置9进行顶升时,顶升油缸一91和顶升油缸二9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导向杆一93和导向杆二94一起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一95与支撑板二96支撑在轨枕5上,从而将整个旧轨换轨车顶升支撑起来。由于支撑板一95与支撑板二96是与轨枕5直接接触的,当轨枕5的表面不平时,如为倾斜面时,就会对被支撑起来后的整个旧轨换轨车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能保证顶升支撑起来后整个旧轨换轨车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将导向杆一的一端以及顶升油缸一的活塞杆端均与支撑板一铰接,将导向杆二的一端以及顶升油缸二的活塞杆端均与支撑板二铰接。
如图3、图4、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旧轨抓轨装置10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两个纵梁72上的抓轨移动油缸一101和抓轨移动油缸二102、分别与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101和抓轨移动油缸二102的活塞杆铰接的抓轨移动支架一103和抓轨移动支架二104、分别设置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和抓轨移动支架二104上的用于抓取旧轨的抓取机构一105和抓取机构二106;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和抓轨移动支架二104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主横梁71来回移动。
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101和抓轨移动油缸二10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72上且其均位于两侧主横梁71之间的位置,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101和抓轨移动油缸二102呈对称状态设置。抓轨移动支架一103和抓轨移动支架二104位于两个纵梁72的内侧位置,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主横梁71上。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1031和下部导向轮1032,通过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的上部导向轮1031和下部导向轮1032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主横梁71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主横梁71来回移动。所述上部导向轮1031和下部导向轮1032分别设置有四个,其分为两组,每组均有两个上部导向轮1031和两个下部导向轮1032,两组导向轮分别与两侧主横梁71的顶面和底面滚动接触。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二104的结构和抓轨移动支架一103的结构是一样的。
抓取机构一105包括沿轨道高度方向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上固定连接的抓轨油缸1051,在所述抓轨油缸1051的活塞杆端部上设置有固定轴1052,在抓轨移动支架一103的下部铰接有两对抓轨用的抓钩,每对抓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抓钩片1053,每对抓钩中的一个抓钩片1053通过销轴一1054铰接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上,每对抓钩中的另外一个抓钩片1053通过销轴二1055也铰接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103上,在两对抓钩的抓钩片1053上均开有腰型孔,通过所述固定轴1052的两端分别穿过每对抓钩的抓钩片1053上的腰型孔从而将抓轨油缸1051的活塞杆与两对抓钩配合连接起来,通过抓轨油缸1051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每对抓钩的抓钩片1053围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每对抓钩的抓钩片1053的开闭,通过每对抓钩的抓钩片的开闭动作对旧轨进行抓取。抓取机构二106的结构与抓取机构一105的结构是一样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上均设置有驱动所述车轮走行的液压马达24。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上各设置有一个液压马达24,液压马达24可以利用动力控制系统中原有的液压泵等液压系统来驱动,不需另外设置专门用于驱动车轮走行的动力机构,简化了整个旧轨换轨车的结构,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设置有液压马达的旧轨换轨车既能由其他设备带动行走,也可以实现自行行走,实现了作业方式的多样化。
工作前,根据两根新轨1的一端之间在沿轨道宽度上实际的宽度,通过多路换向阀控制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来调整随动支架一13和随动支架二14上的车轮之间的宽度,使之与两根新轨1的一端之间实际的宽度相对应,此时,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处于主动的工作状态;当调整好后,通过多路换向阀将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锁定,再将换旧轨换轨车放置到两根新轨1的一端上;然后,通过多路换向阀使得随动油缸一11和随动油缸二12处于被动的随动状态,再通过动力控制系统驱动液压马达24使得旧轨换轨车沿两根新轨1移动到需更换的旧轨2上方,再控制抓取机构一105和抓取机构二106的两对抓钩闭合以夹住两根旧轨2,夹住两根旧轨2后控制顶升装置的顶升油缸一91和顶升油缸二9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导向杆一93和导向杆二94一起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一95与支撑板二96支撑在轨枕5上,从而将整个旧轨换轨车以及两根旧轨顶升支撑起来;再通过抓轨移动油缸一101和抓轨移动油缸二102控制抓轨移动支架一103和抓轨移动支架二104向轨枕中间的上方位置移动,移动到位后,控制顶升装置的顶升油缸一91和顶升油缸二92的活塞杆回缩,从而将整个旧轨换轨车以及两根旧轨放下来,其中旧轨换轨车的车轮仍然放置在两根新轨1上,而两根旧轨放置在轨枕的中间位置上,再控制控制抓取机构一105和抓取机构二106的两对抓钩打开,松开对两根旧轨2的夹持,完成本段旧轨的拆除作业。
实施例2:如图11至图1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轮支架一132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一132包括两侧的侧边一1321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一1321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一1322;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的纵截面为T型,其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1321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一1322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131的下部通过销轴25铰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1321之间。
和所述车轮支架一132一样,所述车轮支架二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图中未示出)。所述车轮支架二包括两侧的侧边二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二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二;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纵截面为T型,其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之间。
上述设置,使得所述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均能围绕铰接点转动,当转动到车轮支架的限位板与随动支架本体的下部相接触时就不能再继续转动了,从而通过随动支架本体的下部与限位板相配合来形成转动时的限位结构,使得车轮支架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如图1所示,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工作时,新轨是摆放在旧轨旁的碎碴石上的,而碎碴石的表面呈现一种高低不平的状态,此时新轨处于未被扣件紧固状态,受到碎碴石的作用,从整段新轨来看,如图14所示从侧向看,其在沿轨道长度方向上也是处于上下波动的曲线形状的,并不是直线状。本实施例将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设置成转动状态的,是为了使得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处于随动状态,即通过车轮与新轨的配合,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处于一种能随着新轨在沿轨道长度方向上的上下波动曲线形状一起动作的随动状态,从而使得多个车轮在换轨工作过程中都能始终与新轨相接触,这样保证了换轨车车身不会发生倾斜,保证了换轨作业时的安全性,当操作人员站在车上时进行工作时,会比较舒适,不会有颠簸的感觉。而在本文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一种铁路施工机械护轨器,其多个车轮在沿轨道高度方向上是整体上下移动的,即多个车轮是通过支撑体上下移动带动一起整体移动的,这样的话,车轮不能始终与新轨接触,必然会有一个车轮或几个车轮在某段距离上接触不到新轨,这样就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使得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是随着新轨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波动曲线形状来左右移动的,从而通过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的随动状态,保证了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多路换向阀和随动油缸的配合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旧轨换轨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使之与不同新轨之间的宽度相对应,实用性强,另外,通过多路换向阀可以使随动油缸在主动工作状态和随动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操作简单;通过将所述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设置成转动结构,使得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处于一种能随着新轨在沿轨道高度方向上的上下波动曲线形状一起动作的随动状态从而保证了多个车轮在工作过程中都能始终与新轨相接触,这样保证了旧轨换轨车车身不会发生倾斜,保证了作业时的安全性,当操作人员站在旧轨换轨车车上进行工作时,也会比较舒适,不会有颠簸的感觉;通过导向杆和顶升油缸均与支撑板铰接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支撑起来后整个旧轨换轨车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之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且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的旧轨抓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所述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所述随动油缸一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一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一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所述随动油缸二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二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二上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架一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一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的车轮支架一,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一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所述随动支架二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二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的车轮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二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二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一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一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一包括两侧的侧边一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一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一;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一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铰接;
所述车轮支架二包括两侧的侧边二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二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二;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均采用手动四位六通的多路换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油缸一和顶升油缸二、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均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且其能沿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下来回移动,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一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一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一铰接,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二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二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二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轨抓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上的抓取机构一和抓取机构二;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旧轨换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上均设置有驱动所述车轮走行的液压马达。
CN201420797918.9U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Active CN204370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918.9U CN20437026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918.9U CN20437026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0261U true CN204370261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7918.9U Active CN20437026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02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576A (zh) * 2016-08-08 2016-10-26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行及轮行组合式隧道铺轨起重机及施工方法
CN108468257A (zh) * 2018-04-09 2018-08-31 浙江鑫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调整装置及轨道调整方法
CN110936976A (zh) * 2019-12-31 2020-03-3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576A (zh) * 2016-08-08 2016-10-26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行及轮行组合式隧道铺轨起重机及施工方法
CN106044576B (zh) * 2016-08-08 2017-10-17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行及轮行组合式隧道铺轨起重机及施工方法
CN108468257A (zh) * 2018-04-09 2018-08-31 浙江鑫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调整装置及轨道调整方法
CN110936976A (zh) * 2019-12-31 2020-03-3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CN110936976B (zh) * 2019-12-31 2021-06-0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9912U (zh) 一种可折叠的龙门吊
CN202624176U (zh) 车辆和移动式工程机械辅助支撑装置
CN106337329A (zh) 一种轮胎式地铁铺轨车
CN204370261U (zh)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
CN108910753B (zh) 一种双级升降式履带泵车
CN102296971A (zh) 一种隧道紧急避车带的衬砌方法及隧道衬砌台车
CN102230381B (zh) 一种空心针梁衬砌台车
CN110158460A (zh) 跨电气化铁路桥梁梁下施工作业移动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EP0396578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wechseln von radsätzen an schienenfahrzeugen.
CN110789280A (zh) 隧道车辆轮胎行走和轨道行走的转换方法
CN206693069U (zh) 移梁台车
CN110360381B (zh) 应急排水免停泵管路续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RU207201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ладки и замены элементо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ути и способ замены элементо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ути
CN204370262U (zh)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新轨换轨车
CN201678918U (zh) 无缝线路快速换轨作业车的钢轨收放装置
CN115417342B (zh) 一种便于悬挂式单轨车辆检修的检修作业平台及检修方法
CN207313030U (zh) 双向伸缩升降平台及隧道清洁车
CN110937555A (zh) 轨道检修车
CN106087763B (zh) 一种过隧型双主梁轮胎式铁路t梁架桥机及架桥方法
CN204370260U (zh) 一种用于换轨车上的随动装置
CN215748970U (zh) 一种动车底仓设备拆装装置
CN214656048U (zh) 双侧支撑移动液压换轨机
CN112897353B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工具快速提升装置
CN213740374U (zh) 一种自行走轨道铺设装置
CN201362255Y (zh) 一种双向轨道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