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323B -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0323B
CN112660323B CN202110013037.8A CN202110013037A CN112660323B CN 112660323 B CN112660323 B CN 112660323B CN 202110013037 A CN202110013037 A CN 202110013037A CN 112660323 B CN112660323 B CN 112660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dule
oil cylinder
model
s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3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0323A (zh
Inventor
吴世海
王永军
张�浩
卞如冈
潘广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100130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0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0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0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包括设备基础,所述设备基础的上表面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基础预埋板上通过紧固件安装自动装填装置,所述自动装填装置与卧式压力筒筒体对接,自动装填装置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所述设备基础的上表面还通过滑移机构安装有筒帽托车,所述筒帽托车上安装有筒帽;还包括卡箍启闭机构,卡箍启闭机构安装在卧式压力筒筒体的端部,所述卡箍启闭机构控制筒帽与卧式压力筒筒体的贴合或分离。满足大型耐压结构试验模型尺度大,重量大、移送距离长特点,同时又具备较高自动化程度,工作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试验压力筒通常为立式布置,受厂房高度、地坑深度及地基承载等的约束,立式压力筒开口直径小、有效试验段短,可容纳的耐压结构模型尺度小,重量较轻。由于压力筒立式布置,模型垂直进出压力筒,通过起重机吊放,进出压力筒方便。
与立式压力筒相比较,卧式压力试验筒对厂房高度、地基、承载力等的要求较低,开口直径大、有效试验段长,可容纳的耐压结构模型尺度大,但模型需水平进出压力筒,距离长,同时模型尺度大(直径、长度等)、重量大,无法通过起重机吊放的方式进出压力筒。如何在既保证有效试验空间,又不增大压力筒开口直径的情况下,顺畅、便捷地将模型长距离的移入、移出压力试验筒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从而可以满足大型耐压结构试验模型尺度大,重量大、移送距离长特点,同时又具备较高自动化程度,工作可靠性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包括设备基础,所述设备基础的上表面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基础预埋板上通过紧固件安装自动装填装置,所述自动装填装置与卧式压力筒筒体对接,自动装填装置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所述设备基础的上表面还通过滑移机构安装有筒帽托车,所述筒帽托车上安装有筒帽;
还包括卡箍启闭机构,卡箍启闭机构安装在卧式压力筒筒体的端部,所述卡箍启闭机构控制筒帽与卧式压力筒筒体的贴合或分离;
所述自动装填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基础预埋板上的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结构,所述圆弧形内凹结构上安装有滑板模块,所述滑板模块上配合安装有模型托车模块,所述模型托车模块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所述支撑模块上表面一端还安装有动力牵引模块,所述动力牵引模块上安装有软件控制模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模型托车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在长度方向互相连接的若干个托车车架,所述托车车架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焊接有内螺纹块,单个托车车架的一端间隔安装有多个周向重载低摩擦板,单个托车车架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向重载低摩擦板;
位于首端和尾端的托车车架上布置有接合器托架,尾端的接合器托架外端面安装有艉部牵引座,艉部牵引座的两头设置有牵引插销。
所述托车车架按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规格。
所述周向重载低摩擦板和侧向重载低摩擦板采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并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内充填聚四氟乙烯材料。
所述滑板模块间隔分布在支撑模块上,每个滑板模块通过若干个滑板本体连接而成,若干个滑板本体在长度方向连接成一长条形结构,相邻两个滑板本体之间通过滑板安装板固定。
所述支撑模块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筒体端支撑框架和地面支撑框架,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和地面支撑框架均成圆弧形桁架结构,与模型托车模块匹配,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和地面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安装有防坠蒙皮,防坠蒙皮上安装有反力轨道。
所述动力牵引模块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布置的艏框架和艉框架,所述艏框架和艉框架之间的两侧通过牵引油缸连接,所述艏框架和艉框架之间还安装有牵引油缸托架,所述牵引油缸托架和艉框架之间安装有泵站安装框架,所述泵站安装框架的上部安装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和平台盖板;所述艏框架、牵引油缸托架和艉框架的截面均成半圆形结构,所述艏框架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艏框架外侧安装有艏部插拔油缸,所述牵引油缸的外侧安装有牵引油缸缸体插销,艉框架的外侧安装有艉部插拔油缸。
牵引油缸、艏部插拔油缸、艉部插拔油缸内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软件控制模块是自动装填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模块,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动力牵引模块的运行方向和距离,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的填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自动装填装置的工作区域清理、准备,
卡箍启闭机构开启,筒帽与卧式压力筒筒体分离,筒帽托车将筒帽移出卡箍启闭机构,至装填装置001工作区域外;
步骤二:装填装置吊装、安装,
将自动装填装置筒外所有模块组装成一体,整体吊装至基础预埋板上,通过高强螺栓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上,检查动力牵引模块的运行状态、检查自动装填装置各机构间的连接,完成作业前的全部安全检查工作;
步骤三:耐压结构模型吊放、就位,
将耐压结构模型吊放在自动装填装置的模型托车模块上,模型接合器摆放在接合器托架上;
步骤四:艉框架固定、模型托车模块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回缩到底,艏框架为活动状态艉部插拔油缸伸出,插入反力轨道对应孔内,艉框架与反力轨道间为固定状态,牵引油缸伸出,推动艏框架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模型托车模块和耐压结构模型同步向前运移,直至牵引油缸完全伸出;
步骤五:模型托车模块固定、艉框架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伸出,插入反力轨道对应孔内,艏框架与反力轨道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回缩到底,艉框架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回缩,带动艉框架向前运行,直至牵引油缸回缩到底;
步骤六:模型托车模块进入压力筒内,
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模型托车模块及耐压结构模型部进入卧式压力筒筒体内;
步骤七:模型托车模块与动力牵引模块分离,
拆除模型托车模块与动力牵引模块之间的牵引插销;
步骤八:艏框架固定、艉框架向后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伸出到底,艏框架与反力轨道之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回缩到底,艉框架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伸出,推动艉框架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完全伸出;
步骤九:艉框架固定、艏框架向后滑移,
艉部插拔油缸伸出到底,艉框架与反力轨道间为固定状态,艏部插拔油缸回缩到底,艏框架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回缩,带动艏框架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回缩到底;
步骤十:动力牵引模块归位,
重复步骤七、步骤八,直至动力牵引模块后撤到底;
步骤十一:装填装置起吊、撤出工作区域,
解除支撑框架与基础预埋板间的高强螺栓,将自动装填装置整体吊离工作区域;
步骤十二:耐压结构模型移入过程全部结束后,筒帽托车开始工作,将筒帽移入卡箍启闭机构内,卡箍启闭机构闭合,筒帽与筒体完全贴合,进入耐压试验阶段;
步骤十二:耐压试验结束,耐压结构模型移出压力筒的步骤次序,与移入压力筒的步骤次序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针对大型卧式压力试验筒对模型装填的需求,采用滑动移送模式替代常规的滚动移送模式,由重载低摩擦板与不锈钢滑板两者组成滑动副。另外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具备自行走功能的动力牵引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装填装置具备:承载大,与压力筒对接方便,能够保证有效试验空间最大化,移送距离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顺畅、便捷地实现大型耐压试验模型的长距离送入与送出。
本发明通过采用重载低摩擦板替代滚动轴承,将常规的滚动移送模式,改为滑动移送模式,具有尺寸小、承载大、无需润滑等优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模型托车模块对压力筒试验空间的占用,使有效试验空间、模型尺度、模型重量等最大化。动力牵引模块具备自行走功能,在软件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可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解决了大型耐压结构模型自动移入、移出卧式压力筒内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应用于模拟深海环境的卧式大型外压试验系统(压力筒),该装置可将试验模型自动移入和移出压力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装填装置在外压试验系统中安装位置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装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装填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模型托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模型托车模块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装填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滑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滑板模块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滑板本体和滑板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支撑模块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动力牵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动力牵引模块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四进一步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五进一步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装填方法步骤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01、自动装填装置;002、耐压结构模型;003、卧式压力筒筒体;004、卡箍启闭机构;005、筒帽;006、筒帽托车;007、基础预埋板;008、设备基础;
1、模型托车模块;2、滑板模块;3、支撑模块;4、动力牵引模块;5、软件控制模块;
101、托车车架;102、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3、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4、牵引插销;105、艉部牵引座;106、接合器托架;107、内螺纹块;
201、滑板本体;202、滑板安装板;
301、筒体端支撑框架;302、地面支撑框架;303、反力轨道;304、防坠蒙皮;
401、艏框架;402、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403、艏部插拔油缸;404、牵引油缸托架;405、牵引油缸;406、牵引油缸缸体插销;407、艉部插拔油缸;408、艉框架;409、泵站安装框架;410、液压泵站;411、平台盖板;412、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包括设备基础008,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007,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紧固件安装自动装填装置001,自动装填装置001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对接,自动装填装置00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还通过滑移机构安装有筒帽托车006,筒帽托车006上安装有筒帽005;
还包括卡箍启闭机构004,卡箍启闭机构004安装在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端部,卡箍启闭机构004控制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贴合或分离;
自动装填装置001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基础预埋板007上的支撑模块3,支撑模块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结构,圆弧形内凹结构上安装有滑板模块2,滑板模块2上配合安装有模型托车模块1,模型托车模块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支撑模块3上表面一端还安装有动力牵引模块4,动力牵引模块4上安装有软件控制模块5。
模型托车模块1的结构为:包括在长度方向互相连接的若干个托车车架101,托车车架101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焊接有内螺纹块107,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间隔安装有多个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
位于首端和尾端的托车车架101上布置有接合器托架106,尾端的接合器托架106外端面安装有艉部牵引座105,艉部牵引座105的两头设置有牵引插销104。
托车车架101按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规格。
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和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采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并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内充填聚四氟乙烯材料。
滑板模块2间隔分布在支撑模块3上,每个滑板模块2通过若干个滑板本体201连接而成,若干个滑板本体201在长度方向连接成一长条形结构,相邻两个滑板本体201之间通过滑板安装板202固定。
支撑模块3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均成圆弧形桁架结构,与模型托车模块1匹配,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的上表面安装有防坠蒙皮304,防坠蒙皮304上安装有反力轨道303。
动力牵引模块4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布置的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的两侧通过牵引油缸405连接,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还安装有牵引油缸托架404,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之间安装有泵站安装框架409,泵站安装框架409的上部安装液压泵站410,液压泵站410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412和平台盖板411;艏框架401、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的截面均成半圆形结构,艏框架40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402,艏框架401外侧安装有艏部插拔油缸403,牵引油缸405的外侧安装有牵引油缸缸体插销406,艉框架408的外侧安装有艉部插拔油缸407。
牵引油缸405、艏部插拔油缸403、艉部插拔油缸407内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软件控制模块5是自动装填装置001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模块,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方向和距离,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
本实施例的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的填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清理、准备,
卡箍启闭机构004开启,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分离,筒帽托车006将筒帽005移出卡箍启闭机构004,至装填装置001工作区域外;
步骤二:装填装置吊装、安装,
将自动装填装置001筒外所有模块组装成一体,整体吊装至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高强螺栓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007上,检查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状态、检查自动装填装置001各机构间的连接,完成作业前的全部安全检查工作;
步骤三: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就位,
将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在自动装填装置001的模型托车模块1上,模型接合器摆放在接合器托架106上;
步骤四:艉框架408固定、模型托车模块1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艏框架401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模型托车模块1和耐压结构模型002同步向前运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五:模型托车模块1固定、艉框架408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艉框架408向前运行,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六:模型托车模块1进入压力筒内,
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模型托车模块1及耐压结构模型002部进入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内;
步骤七: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分离,
拆除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之间的牵引插销104;
步骤八:艏框架401固定、艉框架408向后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到底,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之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艉框架408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九:艉框架408固定、艏框架401向后滑移,
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到底,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艏框架401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十:动力牵引模块4归位,
重复步骤七、步骤八,直至动力牵引模块4后撤到底;
步骤十一:装填装置起吊、撤出工作区域,
解除支撑框架与基础预埋板007间的高强螺栓,将自动装填装置001整体吊离工作区域;
步骤十二:耐压结构模型移入过程全部结束后,筒帽托车006开始工作,将筒帽005移入卡箍启闭机构004内,卡箍启闭机构004闭合,筒帽005与筒体完全贴合,进入耐压试验阶段;
步骤十二:耐压试验结束,耐压结构模型移出压力筒的步骤次序,与移入压力筒的步骤次序相反。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如下:
(一)自动装填装置在外压试验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为自动装填装置在外压试验系统中安装位置图:主要包括自动装填装置001、耐压结构模型002、卧式压力筒体003、卡箍启闭机构004、筒帽005、托车006、基础预埋板007、设备基础008。
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为一长方形区域,工作区域内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007。
自动装填装置001底部的支撑框架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基础预埋板007上,并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对接。
耐压结构模型002放置在自动装填装置001的模型托车上。
筒帽005固定在筒帽托车006上,随其运动,可将筒帽005移送至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之外。卡箍启闭机构004控制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贴合或分离。
设备的组成:
如附图2和图3所示,自动装填装置001由:模型托车模块1、滑板模块2、支撑模块3、动力牵引模块4、软件控制模块5等组成。
模型托车模块1:
如附图4和图5所示,模型托车模块1由:托车车架101,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牵引插销104,艉部牵引座105,接合器托架106、内螺纹块107等组成。
托车车架101是试验模型的摆放基础和直接承载件,重载低摩擦板是模型托车模块1的滑移副。
托车车架101按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规格,两者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可组装成多种长度规格的托车车架101。
在托车车架101左右两侧的上表面位置,各焊接有一组内螺纹块107,可为仪器仪表、模型捆扎等提供安装或固定基础。
如附图4所示,为方便试验模型放置,托车车架101设计成圆弧形结构,在托车车架101左、右两侧面各固定有一条重载低摩擦板,既起导向作用,又可防止模型托车左右偏转。在托车车架圆弧形结构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五条重载低摩擦板,用于承受模型等的重量。
接合器托架106布置于模型托车模块的首尾两端,用于放置耐压结构模型的接合器部分。
艉部牵引座105位于模型托车模块的尾部,通过牵引插销与动力牵引模块的艏框架相连接。
模型托车模块1的核心零件为重载低摩擦板。
该重载低摩擦板为增强纤维复合材料,材料间充填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高强度、低摩擦、自润滑等特性。这类材料能适应面接触、紧配合的干摩擦而保持很低的摩擦系数,不需要添加任何润滑脂,杂质不易进入,从而大大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维修和更换方便。其抗压能力达到铸钢水平,并且具有明显提高的韧性,耐磨损能力达到铜的10-20倍。成熟度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造船龙门起重机和桥梁施工等行业、水利水电工程的船闸、食品机械用轴承、风力发电设备、飞机起落架、大型船舶的舱口盖和船体间支承构件等中。
滑板模块2:
滑板模块2由:滑板201,滑板安装板202等组成。
滑板安装板202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在支撑模块上和压力筒内。滑板分筒内滑板与筒外滑板两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为重载低摩擦板提供高光洁度的滑移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板安装板上。
筒内滑板与筒外滑板无缝对接,其截面布置形式同模型托车模块。
支撑模块3
支撑模块3由: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地面支撑框架302,反力轨道303,防坠蒙皮304。
支撑模块3的支撑框架有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地面支撑框架302两部分组成,是装填装置的承力基础,横向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
模型装填时,通过起重机将支撑框架整体吊放在基础预埋板上,并通过高强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上。
模型装填结束后,通过起重机将支撑框架整体吊离。
支撑框架为内圆弧形桁架结构,与模型托车互为同心圆,为模型托车提供稳定的装配条件,方便筒内滑板与筒外滑板的准确对接。
反力导向轨道303共两条,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反力导向轨道303根据牵引油缸的行程,开有若干个圆孔,与动力牵引模块上的插拔油缸同心,为牵引油缸缸体和活塞杆交替运动提供约束位置及反力基础。
另外,模型托车模块的托车车架、动力牵引模块的框架,其两侧面各固定有一条重载低摩擦板,反力导向轨道可为其提供导向作用,可防止模型托车左右偏转,限制模型托车的径向位移,控制模型托车的滑移轨迹,实现模型托车的精确入筒。
防坠蒙皮304布置在支撑框架镂空处,为作业人员提供无缝隙的作业空间,防止人员坠落。
动力牵引模块4:
动力牵引模块4由:艏框架401,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402,艏部插拔油缸403,牵引油缸托架404,牵引油缸405,牵引油缸缸体插销406,艉部插拔油缸407,艉框架408,泵站安装框架409,液压泵站410,平台盖板411,操作平台412。
牵引油缸405、艏部插拔油缸403、艉部插拔油缸407均内置有位移传感器。
艏框架401、牵引油缸托架404、艉框架408为圆弧形框架结构,均布置有重载低摩擦板,其布置方式与模型托车车架完全相同:左、右两侧面各固定有一条重载低摩擦板,起导向作用;在圆弧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五条重载低摩擦板,用于承受重量。
动力牵引模块4采用液压驱动,液压泵站安装在其上,随其一起运动。
动力牵引模块4的反力框架分艏框架、艉框架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牵引油缸相连接(艏框架连接活塞杆、艉框架连接缸体)。牵引油缸为运动部件提供水平推力或拉力。
艏框架通过牵引插销与模型托车模块的艉部牵引座相连接。
在艏框架及艉框架上分别安装有艏部插拔油缸、艉部插拔油缸,与牵引油缸轴向水平垂直,可插入支撑模块对应孔内。艏框架及艉框架通过各自的插拔油缸,可与支撑模块相固定,根据作业需要分别为牵引油缸提供约束反力。
两组插拔油缸在软件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交替工作,与之对应的艏框架或艉框架亦交替固定,结合牵引油缸的伸出或回缩,可使其艏框架、艉框架在滑板模块上交替滑动。从而使得动力牵引模块具有自行走功能,可带动模型托车模块长距离运动。
软件控制模块5:
软件控制模块是装填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模块,通过特定的程序,控制动力牵引模块的运行方向和距离,从而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
软件控制模块主要用于液压泵站、油缸和位移传感器等的控制,实现2组反力插销的交替拔插以及牵引油缸的伸出和缩回动作,同时兼顾可视化显示功能以及紧急停车控制功能等。
软件控制模块安装在动力牵引模块的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平台上对装填装置进行实时跟随控制。
实际使用过程中:
针对所设计的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设计一套合理的工作步骤,用于更好更加安全的发挥自动装填装置的具体功能。
步骤一: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清理、准备(如图14所示),
卡箍启闭机构004开启,筒帽005与筒体003分离,筒帽托车006将筒帽005移出卡箍启闭机构004,至装填装置001工作区域外。
步骤二:装填装置吊装、安装(如图15所示),
将自动装填装置001筒外所有模块组装成一体,整体吊装至基础预埋板007上,保证自动装填装置001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同心、对接良好。通过高强螺栓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007上。检查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状态、检查自动装填装置001各机构间的连接,完成作业前的全部安全检查工作。
步骤三:耐压结构模型吊放、就位(如图16所示),
将耐压结构模型003吊放在自动装填装置001的模型托车模块1上,模型接合器摆放在接合器托架106上。
步骤四:艉框架固定、模型托车向前滑移(如图17和图18所示),
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艏框架401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模型托车模块1和耐压结构模型002同步向前运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五:模型托车固定、艉框架向前滑移(如图19和图20所示),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艉框架408向前运行,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六:模型托车进入压力筒内(如图21所示),
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模型托车模块1及耐压结构模型002全部进入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内。
步骤七:模型托车模块与动力牵引模块分离(如图22所示),
拆除模型托车模块与动力牵引模块之间的牵引插销104。
步骤八:艏框架401固定、艉框架408向后滑移(如图23所示),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到底,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之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艉框架408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九:艉框架固定、艏框架向后滑移(如图24所示),
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到底,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艏框架401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十:动力牵引模块归位(如图25所示),
重复步骤七、步骤八,直至动力牵引模块4后撤到底。
步骤十一:装填装置起吊、撤出工作区域(如图26所示),
解除支撑框架与基础预埋板007间的高强螺栓,将自动装填装置001整体吊离工作区域。
以上为耐压结构模型移入压力筒的全部过程。
步骤十二:如图27所示,耐压结构模型移入过程全部结束后,筒帽托车006开始工作,将筒帽005移入卡箍启闭机构004内,卡箍启闭机构004闭合,筒帽005与筒体完全贴合,进入耐压试验阶段。
耐压试验结束,耐压结构模型移出压力筒的步骤次序,与移入压力筒的步骤次序相反。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4)

1.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基础(008),所述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007),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紧固件安装自动装填装置(001),所述自动装填装置(001)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对接,自动装填装置(00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所述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还通过滑移机构安装有筒帽托车(006),所述筒帽托车(006)上安装有筒帽(005);
还包括卡箍启闭机构(004),卡箍启闭机构(004)安装在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端部,所述卡箍启闭机构(004)控制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贴合或分离;
所述自动装填装置(001)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基础预埋板(007)上的支撑模块(3),所述支撑模块(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结构,所述圆弧形内凹结构上安装有滑板模块(2),所述滑板模块(2)上配合安装有模型托车模块(1),所述模型托车模块(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所述支撑模块(3)上表面一端还安装有动力牵引模块(4),所述动力牵引模块(4)上安装有软件控制模块(5);所述模型托车模块(1)的结构为:包括在长度方向互相连接的若干个托车车架(101),所述托车车架(101)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焊接有内螺纹块(107),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间隔安装有多个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
位于首端和尾端的托车车架(101)上布置有接合器托架(106),尾端的接合器托架(106)外端面安装有艉部牵引座(105),艉部牵引座(105)的两头设置有牵引插销(104);
所述滑板模块(2)间隔分布在支撑模块(3)上,每个滑板模块(2)通过若干个滑板本体(201)连接而成,若干个滑板本体(201)在长度方向连接成一长条形结构,相邻两个滑板本体(201)之间通过滑板安装板(202)固定,滑板模块(2)分筒内滑板与筒外滑板两部分;
所述支撑模块(3)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均成圆弧形桁架结构,与模型托车模块(1)匹配,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的上表面安装有防坠蒙皮(304),防坠蒙皮(304)上安装有反力轨道(303);
所述动力牵引模块(4)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布置的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所述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的两侧通过牵引油缸(405)连接,所述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还安装有牵引油缸托架(404),所述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之间安装有泵站安装框架(409),所述泵站安装框架(409)的上部安装液压泵站(410),所述液压泵站(410)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412)和平台盖板(411);所述艏框架(401)、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的截面均成半圆形结构,所述艏框架(40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402),艏框架(401)外侧安装有艏部插拔油缸(403),所述牵引油缸(405)的外侧安装有牵引油缸缸体插销(406),艉框架(408)的外侧安装有艉部插拔油缸(407);牵引油缸(405)、艏部插拔油缸(403)、艉部插拔油缸(407)内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软件控制模块(5)是自动装填装置(001)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模块,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方向和距离,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车架(101)按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规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和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采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并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内充填聚四氟乙烯材料。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的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清理、准备,
卡箍启闭机构(004)开启,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分离,筒帽托车(006)将筒帽(005)移出卡箍启闭机构(004),至自动装填装置(001)工作区域外;
步骤二:装填装置吊装、安装,
将自动装填装置(001)筒外所有模块组装成一体,整体吊装至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高强螺栓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007)上,检查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状态、检查自动装填装置(001)各机构间的连接,完成作业前的全部安全检查工作;
步骤三: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就位,
将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在自动装填装置(001)的模型托车模块(1)上,模型接合器摆放在接合器托架(106)上;
步骤四:艉框架(408)固定、模型托车模块(1)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艏框架(401)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模型托车模块(1)和耐压结构模型(002)同步向前运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五:模型托车模块(1)固定、艉框架(408)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艉框架(408)向前运行,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六:模型托车模块(1)进入压力筒内,
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模型托车模块(1)及耐压结构模型(002)部进入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内;
步骤七: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分离,
拆除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之间的牵引插销(104);
步骤八:艏框架(401)固定、艉框架(408)向后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到底,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之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艉框架(408)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九:艉框架(408)固定、艏框架(401)向后滑移,
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到底, 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艏框架(401)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十:动力牵引模块(4)归位,
重复步骤七、步骤八,直至动力牵引模块(4)后撤到底;
步骤十一:装填装置起吊、撤出工作区域,
解除支撑框架与基础预埋板(007)间的高强螺栓,将自动装填装置(001)整体吊离工作区域;
步骤十二:耐压结构模型移入过程全部结束后,筒帽托车(006)开始工作,将筒帽(005)移入卡箍启闭机构(004)内,卡箍启闭机构(004)闭合,筒帽(005)与筒体完全贴合,进入耐压试验阶段;
步骤十二:耐压试验结束,耐压结构模型移出压力筒的步骤次序,与移入压力筒的步骤次序相反。
CN202110013037.8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Active CN112660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3037.8A CN11266032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3037.8A CN11266032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323A CN112660323A (zh) 2021-04-16
CN112660323B true CN112660323B (zh) 2022-06-14

Family

ID=7541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3037.8A Active CN11266032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0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3643B (zh) * 2023-05-11 2023-07-21 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刚体的水平装填测控系统以及水平装填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9298A (ja) * 2002-08-01 2004-03-04 Kubota Corp 内圧付加試験装置
JP2004181726A (ja) * 2002-12-02 2004-07-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202614469U (zh) * 2012-04-01 2012-12-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卧式外压试验装置
CN108730517A (zh) * 2018-06-25 2018-11-02 孙菊萍 一种安全性高的压力储罐
CN110274832A (zh) * 2019-07-18 2019-09-24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深海外压试验的压力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9298A (ja) * 2002-08-01 2004-03-04 Kubota Corp 内圧付加試験装置
JP2004181726A (ja) * 2002-12-02 2004-07-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202614469U (zh) * 2012-04-01 2012-12-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卧式外压试验装置
CN108730517A (zh) * 2018-06-25 2018-11-02 孙菊萍 一种安全性高的压力储罐
CN110274832A (zh) * 2019-07-18 2019-09-24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深海外压试验的压力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323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9757B (zh) 修造船大型高空作业平台
CN112660323B (zh) 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
WO2012103743A1 (zh) 吊臂组装系统及组装方法
CN110668318B (zh) 组装式的室内gis运输安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75194B (zh) 一种自动多节水平升降伸缩操作平台
CN219670055U (zh) 一种液压升降卸猪装置
CN113605448A (zh) 一种轨交车站底层结构的拼装机及拼装工艺
CN201825652U (zh) 提梁机大车运行转向机构
CN106703031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机
CN217404014U (zh) 卧式拉力机
CN201090137Y (zh) 一种航道钻机
CN2711385Y (zh) 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
CN207999221U (zh) 一种海洋浮式平台用游车一体式补偿装置
CN114808994B (zh) 单仓预制管廊拼装车及管廊安装方法
DE4109578A1 (de) Flexibles fluidtransportsystem mit hydraulischem pallungslastausgleichssystem, insbesondere fuer den schiffstransport mit einer gleichmaessigen lastaufnahme unter wasser
CN214879839U (zh) 一种顶升滑移系统
CN217972282U (zh) 供水管道运输安装用台车
CN117185109B (zh) 多功能组合式吊装平衡装置
CN219547745U (zh) 一种船舶通过升船机的牵引系统
CN216946049U (zh) 一种液压升降作业平台防下沉装置
CN217945378U (zh) 电塔井筒拆装运输用的平板挂车
CN110877796B (zh) 垃圾转运站的换箱装置
CN219619951U (zh) 一种具有滑动推拉升降机构的设备方舱
CN115285873B (zh) 一种海洋工程勘察倍速加压长行程给进系统
CN218201754U (zh) 方舱内箱体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