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109A -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0109A
CN112660109A CN202011564003.XA CN202011564003A CN112660109A CN 112660109 A CN112660109 A CN 112660109A CN 202011564003 A CN202011564003 A CN 202011564003A CN 112660109 A CN112660109 A CN 112660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on coefficient
force
vehicle
tir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0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0109B (zh
Inventor
丁少兵
延仲毅
张荡
刘国瑞
张国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40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0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0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ECM预控制通过轮胎本身纵向与侧向力极限特性,主动限制驱动扭矩,使车辆自身所能达到的纵向与侧向力极限不被超越,保证车辆的稳定性。ECM限扭功能可以给TCS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扭矩,且降低了姿态调整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矩限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企主要利用博世的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TCS)对车辆的牵引力进行控制,TCS是一种根据车辆行驶行为,通过抑制驱动轮打滑使车辆产生最佳驱动力的主动控制系统,它能够提高车辆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使得汽车在附着状况不好的路面上能顺利起步和行驶,当车辆行驶状态异常后进行制动扭矩的干预,并通过驱动扭矩的变化调整驾驶姿态,保证车辆的安全稳定。然而,TCS介入存在通讯延迟等情况,只能在车辆出现失稳的情况下进行反馈控制以修正车辆姿态和操纵的稳定,不能针对性进行预测控制,实现预测降扭保护,且TCS失效后,整车无稳定性控制措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在四驱车辆动态性能达到极限后,TCS降扭期间存在通讯延迟等问题,加快姿态控制介入时间,提高车辆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四驱车辆动态性能达到极限后,全靠底盘TCS介入降扭及施加制动,进行车辆姿态的矫正,期间存在通讯延迟等情况,造成姿态控制滞后,车辆稳定性大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包括:
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
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包括:
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垂向载荷、滑移率、侧偏角和外倾角;
所述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包括:
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
进一步地、所述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是基于魔术公式建立的,所述魔术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60038140000021
其中,Y(x)为轮胎的整车横向力或整车纵向力;x为轮胎的侧偏角或滑移率;D为峰值因子;C为形状因子;B为刚度系数;E为曲率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包括:
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和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
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纵向力;
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横向力。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包括:
根据整车参考速度、车速变化率、整车纵向加速度和整车横向加速度确定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权重值对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和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装置,包括:
力矩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允许加速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
扭矩限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融合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轮胎模型提取轮胎纵向与侧向的极限,针对纵向与侧向两种极限通过引擎控制设备(ECM,Engine Control Module)来限制车辆前后轴的扭矩,使ECM限扭功能与博世TCS限扭功能互相配合,当车辆失稳时,快速调整车辆姿态。并且,通过轮胎模型可以在车辆没有出现打滑时就能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并通过摩擦圆原理进行扭矩限制;
ECM预控制通过轮胎本身纵向与侧向力极限特性,主动限制驱动扭矩,使车辆自身所能达到的纵向与侧向力极限不被超越,保证车辆的稳定性。ECM限扭功能可以给TCS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扭矩,且降低了姿态调整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710-力矩确定模块,720-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730-允许加速度确定模块,740-扭矩限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提出的:底盘TCS介入存在通信延迟。TCS限扭制动力较大,会引起动力丢失。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本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四驱纯电动汽车的行车电脑(ECU,Electrokic Coktrol Ukit)包括:
S102、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垂向载荷、滑移率、侧偏角和外倾角;
其中,垂向载荷可以表示车辆轮胎的受力并转换到车辆质心的载荷。滑移率可以表征车辆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比例;侧偏角可以表征轮胎垂直地面并在行驶,同时受到横向力时,车轮印记中心线与车轮中心不再平行,产生的角度是侧偏角;外倾角为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及施力点,直接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及磨损状况。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析,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荷重后,悬吊系统机件变形及活动面间隙所产生的角度变化。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的纵向允许加速度和横向允许加速度,包括:
S1022、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搭建是基于轮胎状态参数与车辆状态参数搭建的,用于求取轮胎纵向力Fx与轮胎横向力Fy;
在计算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时,可以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以输出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可以理解的是,整车纵向力和纵向允许加速度相同,整车横向力和横向允许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整车纵向力表征车辆在纵向的牵引力,整车横向力表征车辆在纵向的牵引力。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是基于魔术公式建立的,魔术公式是用三角函数的组合公式来拟合轮胎试验数据,用一套相同的公式就可以完整地表达轮胎的纵向力Fx和横向力Fy,所述魔术公式为:
Y(x)=D sin[C arctan{Bx-E(Bx-arctan(Bx))}]
其中,Y(x)为轮胎的整车横向力或整车纵向力;x为轮胎的侧偏角或滑移率;D为峰值因子;C为形状因子;B为刚度系数;E为曲率因子。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Y(x)为轮胎的横向力、纵向力或者回正力矩;x为轮胎的侧偏角或者纵向滑移率;公式中的B、C、D和E可由轮胎参数求得,D为确定曲线特征的峰值,称为峰值因子;C为决定正弦使用的部分,主要影响正弦的形状曲线,称为形状因子;B为拉伸曲线因子,称为刚度系数;E为修改曲线峰值周围的特征,称为曲率因子。PAC2002轮胎模型搭建是在不同的路面附着系数路况下搭建的。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包括:
S502、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和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
S504、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纵向力;
S506、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横向力。
示例地、当车辆设置有四个车轮时,车辆可以实时获取四个车轮的垂向载荷、滑移率、侧偏角和外倾角,并将四个车轮的状态参数依次输入至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中,并得到四组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和四组轮胎对应的横向力。而后将四组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和四组轮胎对应的横向力依次相加可以得到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S104、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可以包括:
S1042、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可以是预先建立的,其存储有多组关联或对应的轮端牵引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第一路面附着系数。其中,轮端牵引力可以由扭矩计算出。
S1044、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还存储有多组关联或对应的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横向力和第二路面附着系数。其中,轮端侧向力可以由整车加速度和整车质量计算得出。
示例地、在不同的路面附着系数路况下,基于轮胎的状态参数与车辆状态参数搭建轮胎模型,求取轮胎纵向力Fx与轮胎侧向力Fy;实时计算轮端牵引力Fxact与轮胎纵向力Fx,轮端侧向力Fyact与轮胎侧向力Fy的差值,通过纵向差值与Fx,侧向差值与Fy查表获取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第二路面附着系数。
S1046、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包括:
根据整车参考速度、车速变化率、整车纵向加速度和整车横向加速度确定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的权重值。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整车参考车速与车速变化率Δv查表得到分配系数rt1,通过整车纵向加速度与横向加速度查表得到分配系数rt2,两个匹配系数的乘积即为最终的权重值,继而得到最终的路面附着系数μ。权重值可以通过车速与轮速,各车轮加速度与整车加速度求取。
基于所述权重值对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和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示例地、当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μmax1、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μmax2、第一分配系数rt1和第二分配系数rt2时。当前路面附着系数μ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出:
μ=μmax1*(rt1*rt2)+μmax2(1-rt1*rt2)
或、μ=μmax1*(1-rt1*rt2)+μmax2(rt1*rt2)
S106、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摩擦圆理论:
Figure BDA0002860038140000081
可以求得最终的axmax,其中,ax为纵向加速度,ay为侧向加速度。
S108、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行车电脑可以基于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ECM发送给电机的请求扭矩。在TCS功能失效的情况下,车辆失稳时,可以依靠ECM限扭功能来调整车辆姿态;在TCS功能正常的情况下,ECM限扭功能可以给TCS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扭矩,降低姿态调整时间。
本发明通过轮胎模型提取轮胎纵向与侧向的极限,针对纵向与侧向两种极限通过引擎控制设备(ECM,Engine Control Module)来限制车辆前后轴的扭矩,使ECM限扭功能与博世TCS限扭功能互相配合,当车辆失稳时,快速调整车辆姿态。并且,通过轮胎模型可以在车辆没有出现打滑时就能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并通过摩擦圆原理进行扭矩限制;
ECM预控制通过轮胎本身纵向与侧向力极限特性,主动限制驱动扭矩,使车辆自身所能达到的纵向与侧向力极限不被超越,保证车辆的稳定性。ECM限扭功能可以给TCS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扭矩,且降低了姿态调整时间。
ECM限扭功能是在内部计算,直接降低对电机的请求扭矩,不存在通讯延迟。该功能可以给TCS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扭矩,降低了姿态调整时间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装置,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轮速修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对获取到的当前时间周期车辆各个轮胎对应的第一轮速进行修正得到各个轮胎的第二轮速;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全部所述第二轮速、上一时间周期估算的车速确定加速度车速和加速度方差;
第二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上一时间周期各个轮胎的第二轮速及修正后的整车加速度确定轮速车速和轮速方差;
车速估算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加速度车速、所述加速度方差、所述轮速车速和所述轮速方差得到当前周期估算的车速。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融合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测试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系统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k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k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810、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射频(RadioFrequekcy,RF)电路85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860以及电源87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8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所述存储器81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820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1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10内的数据,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8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8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820对存储器810的访问。
所述处理器820是电子设备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1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1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800进行整体监控。所述处理器82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ktral Processikg Uk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k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k SpecificIk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830可包括图像输入设备8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32。图像输入设备831可以是摄像头,也可以是光电扫描设备。除了图像输入设备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kic Light-Emittik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41。
所述RF电路85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82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85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Koise Amplifier,LK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85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kicatiok,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k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k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kd Code Divisiok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kg Term Evolutiok,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kg Service,SMS)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800通过WiFi模块86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86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电子设备8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所述电子设备8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7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87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任一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k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k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
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包括:
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垂向载荷、滑移率、侧偏角和外倾角;
所述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包括:
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是基于魔术公式建立的,所述魔术公式为:
Y(x)=D sin[C arctan{Bx-E(Bx-arctan(Bx))}]
其中,Y(x)为轮胎的整车横向力或整车纵向力;x为轮胎的侧偏角或滑移率;D为峰值因子;C为形状因子;B为刚度系数;E为曲率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包括:
将各个轮胎的所述垂向载荷、所述滑移率、所述侧偏角和所述外倾角输入PAC2002轮胎模型组件,输出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和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
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纵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纵向力;
将全部所述各个轮胎对应的横向力叠加得到所述整车横向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包括:
根据整车参考速度、车速变化率、整车纵向加速度和整车横向加速度确定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权重值对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和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7.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力矩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车辆各个轮胎的状态参数确定整车纵向力和整车横向力;
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轮端牵引力、轮端侧向力、所述整车纵向力和所述整车横向力确定与车辆行进方向对应的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允许加速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利用轮胎摩擦圆理论对所述路面附着系数解算得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
扭矩限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最大允许纵向加速度限制发动机扭矩对前后轴扭矩输出以调整车辆姿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牵引力与所述整车纵向力在预先建立的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为纵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第二路面附着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轮端侧向力与所述整车横向力在所述路面附着系数对照表中查询得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为侧向最大路面附着系数;
融合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第一路面附着系数与所述第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得到所述当前路面附着系数。
9.一种四驱扭矩限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者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四驱扭矩限制方法。
CN202011564003.X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60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003.XA CN1126601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003.XA CN1126601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109A true CN112660109A (zh) 2021-04-16
CN112660109B CN112660109B (zh) 2022-08-30

Family

ID=7540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003.XA Active CN1126601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01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575A (zh) * 2021-08-31 2021-11-1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时四驱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954841A (zh) * 2021-09-28 2022-01-21 武汉理工大学 实时监测轮端牵引力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368385A (zh) * 2022-03-21 2022-04-19 北京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巡航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35029A (zh) * 2022-02-28 2022-05-06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
WO2023029711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工况的底盘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124A1 (de) * 2002-09-11 2004-03-2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s Motormoments eines einspurigen Kraftfahrzeugs
DE102007003756A1 (de) * 2007-01-19 2008-07-31 Fev Motoren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dynamischen Ausgleich eines zeitlich schwankenden Drehmomentangebots
CN101657345A (zh) * 2007-04-17 2010-02-2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车轮的接地面摩擦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KR20160069526A (ko) * 2014-12-01 2016-06-17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타이어 트랙션 서클 학습 지능형 트랙션 컨트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476804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速控制系统
CN107640062A (zh) * 2017-08-17 2018-01-30 广州领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前后轴驱动扭矩分配控制方法
CN107685733A (zh) * 2017-08-14 2018-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方法
CN10823795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8501944A (zh) * 2018-05-14 2018-09-07 吕杉 汽车爆胎安全稳定控制方法
CN109094425A (zh) * 2018-09-04 2018-12-2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扭矩系数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204317A (zh) * 2018-07-24 2019-01-15 吉林大学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纵、横和垂向力集成控制优化方法
CN109421552A (zh) * 2017-09-04 2019-03-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路面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9010020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iving force of vehicle
CN10991061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失效故障的诊断方法
CN110395120A (zh) * 2019-08-14 2019-11-01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分布式驱动客车的横摆运动控制方法
CN110466359A (zh) * 2019-08-05 2019-11-1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轮毂四驱纯电动汽车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667586A (zh) * 2018-06-18 2020-01-1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CN111559378A (zh) * 2020-04-22 2020-08-2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四轮独驱电动车动力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124A1 (de) * 2002-09-11 2004-03-2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s Motormoments eines einspurigen Kraftfahrzeugs
DE102007003756A1 (de) * 2007-01-19 2008-07-31 Fev Motoren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dynamischen Ausgleich eines zeitlich schwankenden Drehmomentangebots
CN101657345A (zh) * 2007-04-17 2010-02-2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车轮的接地面摩擦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KR20160069526A (ko) * 2014-12-01 2016-06-17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타이어 트랙션 서클 학습 지능형 트랙션 컨트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476804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速控制系统
CN10823795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7685733A (zh) * 2017-08-14 2018-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方法
CN107640062A (zh) * 2017-08-17 2018-01-30 广州领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前后轴驱动扭矩分配控制方法
CN109421552A (zh) * 2017-09-04 2019-03-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路面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9010020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iving force of vehicle
CN108501944A (zh) * 2018-05-14 2018-09-07 吕杉 汽车爆胎安全稳定控制方法
CN110667586A (zh) * 2018-06-18 2020-01-1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CN109204317A (zh) * 2018-07-24 2019-01-15 吉林大学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纵、横和垂向力集成控制优化方法
CN109094425A (zh) * 2018-09-04 2018-12-2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扭矩系数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91061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失效故障的诊断方法
CN110466359A (zh) * 2019-08-05 2019-11-1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轮毂四驱纯电动汽车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395120A (zh) * 2019-08-14 2019-11-01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分布式驱动客车的横摆运动控制方法
CN111559378A (zh) * 2020-04-22 2020-08-2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四轮独驱电动车动力学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711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工况的底盘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65575A (zh) * 2021-08-31 2021-11-1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时四驱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954841A (zh) * 2021-09-28 2022-01-21 武汉理工大学 实时监测轮端牵引力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954841B (zh) * 2021-09-28 2024-01-30 武汉理工大学 实时监测轮端牵引力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435029A (zh) * 2022-02-28 2022-05-06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
CN114368385A (zh) * 2022-03-21 2022-04-19 北京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巡航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68385B (zh) * 2022-03-21 2022-07-15 北京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巡航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109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0109B (zh) 一种四驱扭矩限制方法及装置
US110078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achines
CN112660143B (zh) 一种纵向车速估算方法及装置
JP6191644B2 (ja) 車速制限装置
JP2016147555A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制御方法
JP6616158B2 (ja) スリップ制御装置
KR20150040428A (ko) 자동차의 회생제동허용량 결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660134A (zh) 一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3085869B (zh) 一种车载路面纵向坡度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2660110B (zh) 一种扭矩限制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816281B (zh) 用于车辆回收式制动控制的控制单元、装置和方法
MX2021002925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controlar una velocidad maxima de un vehiculo para un vehiculo industrial con base en una carga calculada.
CN112660108B (zh) 一种四驱扭矩预控方法及装置
CN113085874B (zh) 基于俯仰角与纵向坡度确定侧向加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71856B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00116797A1 (en) Derivation device, deriv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82385A1 (en) Braking force control device
JP2014124085A (ja)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KR101856364B1 (ko) 변속 이질감 제어 방법을 적용한 사륜구동차량
CN112660135B (zh) 一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方法及装置
JP200711219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モータ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CN107298035A (zh) 整车驱动扭矩计算方法
CN103895647A (zh) 用于直驱电动车的主动减震系统及方法
CN113085569B (zh) 一种基于纵向坡度角的陡坡缓降预控方法及装置
JP2005354762A (ja) 車両の旋回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3

Address after: 315899 room 1031, building 1, Liaohe Road business building, Xinqi stree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krypt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