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5945A -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945A
CN112655945A CN202011539828.6A CN202011539828A CN112655945A CN 112655945 A CN112655945 A CN 112655945A CN 202011539828 A CN202011539828 A CN 202011539828A CN 112655945 A CN112655945 A CN 112655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salt
grade
potato
calc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98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泰华
马梦梅
王相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20115398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5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5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o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薯类全粉20~60份、薯泥10~30份、薯类淀粉10~20份、矿物质盐0.05~2.5份和水;所述水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为20~50:100;所述矿物质盐选自食品级钙盐、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薯类粉丝粉条在不添加明矾的前提下,具有拉伸强度高、煮断时间长等特点,并且该薯类粉丝粉条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

Description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薯类作物作为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淀粉是薯类干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约占其干重的50~80%,在食品工业中主要被用于制作粉丝粉条等产品。由于纯薯类粉丝粉条易断条、不耐煮、蒸煮损失大,在传统制作工艺中常添加明矾来提高其蒸煮品质。然而,明矾的过量添加易导致粉条中铝超标,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老年痴呆等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研发具有良好劲道感和耐煮性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CN106616911A公开了无明矾全营养鲜食粉条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在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中添加甘薯粉、甘薯泥后,以柠檬酸、瓜儿豆胶、魔芋精粉、聚葡萄糖为改良剂,经和面、成型、低温老化等工艺制备无明矾全营养鲜食粉条。CN111802626A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无明矾粉条的方法,该方法是向淀粉中添加榆树皮或杨桃树皮制备交联淀粉,进而以该交联淀粉为原料经制芡、调浆、压制、老化、干燥等工序制备无明矾粉条。然而,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法均存在操作繁琐、改良剂种类多、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生产企业的实际操作。
目前,关于利用全薯成分制作工艺简单、改良剂种类少及成本低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尚无报道。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该薯类粉丝粉条在不添加明矾的前提下,具有拉伸强度高、煮断时间长等特点,并且该薯类粉丝粉条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薯类全粉20~60份、薯泥10~30份、薯类淀粉10~20份、矿物质盐0.05~2.5份和水;
所述水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为20~50:100;
所述矿物质盐选自食品级钙盐、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有技术中,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不耐煮、易断条,且成本高、加工繁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拉伸强度高、煮断时间长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为研发目的,尝试了大量的具备絮凝作用的单体以及复配方式,在研发过程中发现,采用矿物质盐替代明矾,所得薯类粉丝粉条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耐煮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品质,本发明对矿物质盐进行了优化,具体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钙盐为选自氯化钙、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硅酸钙、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酸式焦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钙、碳酸钙、硫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钾盐为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焦磷酸四钾、焦亚硫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钾、硬脂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镁盐为选自氯化镁、碳酸镁、硫酸镁、硬脂酸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镁、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采用上述食品级钙盐、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矿物质盐,与其他原料复配后制得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各方面性能(尤其是拉伸强度和耐煮性)较佳。
本发明还发现,当所述矿物质盐为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时,所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拉伸强度和耐煮性更佳;具体而言: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的重量比为1:0.5~1:5;优选为1:0.5~1: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和食品级钾盐按比例混合均匀,溶于500~700mL(600~650mL尤为理想)水中,在25~45℃(25~30℃尤为理想)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镁盐的重量比为1:0.5~1:5;优选为1:1~1: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和食品级镁盐按比例混合均匀,溶于500~700mL(550~650mL尤为理想)水中,在25~45℃(25~30℃尤为理想)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的重量比为1:0.2:0.2~1:5:5;优选为1:0.3:0.3~1:3: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按比例混匀均匀,然后将混合物与水按g:mL=1:500~700的比例混匀(优选将混合物溶于600~650mL水中),在25~45℃(25~30℃尤为理想)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矿物质盐选自食品级硫酸钙、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薯类为选自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马铃薯、甘薯、木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薯类全粉25~50份、薯泥10~25份、薯类淀粉10~15份、矿物质盐0.2~2份和水;
所述水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为25~40:100。
本发明所采用的的特定矿物质盐具有如下作用:①作为絮凝剂,提高了淀粉分子之间的聚集能力,加速了淀粉颗粒的凝聚沉淀速率,改善了淀粉的凝胶特性,有助于粉丝粉条拉伸强度的提高;②作为表面活性剂,在粉丝粉条表面形成一种分子膜,有利于粉丝粉条松散开粉,降低了粉丝粉条的粘性;③作为凝固剂,其与淀粉分子之间会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或发生物理交联反应,增大淀粉分子链侧基间空间位阻,提高了淀粉凝胶空间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增强了粉丝粉条的劲道口感。
此外,与现有技术中的粉丝粉条相比,采用上述原料制得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等多种营养与功能成分,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水调成粉浆,在90~100℃下搅拌,得淀粉糊;
(2)向矿物质盐中加入水(室温),搅拌至全完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0~60℃后,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薯类全粉、薯泥、剩余部分的薯类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进行挤压成型。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薯类淀粉的5~15倍,且所述水的温度为50~80℃。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矿物质盐的1~5倍。
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后处理的步骤:将挤压成型后的粉丝粉条在沸水中煮制0.5~3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0~4℃冷藏24~48h,经或不经过干燥,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向薯类全薯、薯泥与淀粉混合物中添加食品级钙盐、钾盐、镁盐及其复合盐类来提高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拉伸强度及耐煮性,克服了传统粉丝粉条需要添加明矾来提高其耐煮性及品质的缺陷,具有拉伸强度高、煮断时间长的特点。
(2)本发明提供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增加了传统薯类粉丝粉条中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含量,满足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
(3)本发明提供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薯全粉50份、甘薯泥25份、甘薯淀粉10份、食品级硫酸钙0.5份和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7%的甘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硫酸钙,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甘薯全粉、甘薯泥、剩余部分的甘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薯全粉50份、甘薯泥25份、甘薯淀粉10份、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0.6份和水;
其中,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硫酸钙与食品级磷酸氢二钾按w:w=1:1的比例混合均匀,溶于650mL水中,在25℃下搅拌24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7%的甘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甘薯全粉、甘薯泥、剩余部分的甘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薯全粉50份、甘薯泥25份、甘薯淀粉10份、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0.6份和水;
其中,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硫酸钙、食品级磷酸氢二钾与食品级氯化镁按w:w:w=1:1:0.3的比例混合均匀,溶于650mL水中,在25℃下搅拌24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7%的甘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甘薯全粉、甘薯泥、剩余部分的甘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马铃薯全粉50份、马铃薯泥25份、马铃薯淀粉10份、食品级硫酸钙0.6份和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8%的马铃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硫酸钙,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马铃薯全粉50份、马铃薯泥25份、马铃薯淀粉10份、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0.7份和水;
其中,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硫酸钙与食品级磷酸二氢钾按w:w=1:2的比例混合均匀,溶于650mL水中,在25℃下搅拌24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8%的马铃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马铃薯全粉50份、马铃薯泥25份、马铃薯淀粉10份、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0.6份和水;
其中,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硫酸钙、食品级磷酸氢二钾与食品级硫酸镁按w:w:w=1:1.5:0.4的比例混合均匀,溶于650mL水中,在25℃下搅拌24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8%的马铃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称取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加入其质量5倍的温度为室温的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薯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薯全粉50份、甘薯泥25份、甘薯淀粉10份、明矾0.2份和水。
本对比例还提供上述全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7%的甘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明矾、甘薯全粉、甘薯泥、剩余部分的甘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3)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全薯粉条成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薯粉丝粉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马铃薯全粉50份、马铃薯泥25份、马铃薯淀粉10份、明矾0.2份和水。
本对比例还提供上述全薯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8%的马铃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与明矾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3)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全薯粉丝粉条成品。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薯粉条,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不包含食品级硫酸钙。
本对比例还提供上述全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7%的甘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甘薯全粉、甘薯泥、剩余部分的甘薯淀粉和水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3)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薯粉条,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不包含食品级硫酸钙。
本对比例还提供上述全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取8%的马铃薯淀粉,加入其质量10倍的温度为65℃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5℃的水浴中不断搅拌后形成淀粉糊;
(2)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5℃,将其与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淀粉和水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3)将所述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1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4℃冷藏36h,经过干燥后,即得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
试验例1
本试验例测定实施例1~6、对比例1~4所制得产品的质构指标以及煮断时间(耐煮性),具体操作如下:
(1)质构指标
各粉丝粉条产品的质构指标通过TA-XT2I型物性测试仪测定,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拉伸形变、剪切应力、剪切形变;
拉伸参数的测定条件为:探头间距离10cm,感应力2g,拉伸距离120.00mm;测试前、中、后的速度分别为2.0、0.8和2.0mm/s;
计算公式如下:
拉伸强度=最大拉力(g)/粉条横截面积(mm2)
拉伸形变=拉伸距离(mm)/粉条长度(mm)×100。
剪切参数的测定条件为:感应力20g,测试形变90%,测试速度1.7mm/s,测试前后速度均为2.0mm/s;计算公式如下:
剪切应力=最大剪切力(g)/粉条横截面积(mm2)
剪切形变=最大力所在距离(mm)/粉条直径(mm)×100。
(2)煮断时间
随机抽取20根约10cm长的粉丝粉条产品,放入含有约800mL蒸馏水的1000mL烧杯中煮沸,在微沸状态下记录煮制时间。
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6与对比例1~4的粉丝粉条产品的质构特性和煮断时间
Figure BDA000285458185000012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6的粉丝粉条产品的各项质构指标以及断条时间相当于甚至更优于对比例1~2,且远远优于对比例3~4,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粉丝粉条产品的品质相当于或更优于添加明矾后的全薯粉条,且使用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可以明显提高薯类粉丝粉条的煮断时间(耐煮性)。
综上,通过向原料中添加食品级钙盐、钾盐、镁盐或其复合物,能够显著改善薯类粉丝粉条的品质,且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高,适宜产业化推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薯类全粉20~60份、薯泥10~30份、薯类淀粉10~20份、矿物质盐0.05~2.5份和水;
所述水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为20~50:100;
所述矿物质盐选自食品级钙盐、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钙盐为选自氯化钙、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硅酸钙、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酸式焦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钙、碳酸钙、硫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食品级钾盐为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焦磷酸四钾、焦亚硫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钾、硬脂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食品级镁盐为选自氯化镁、碳酸镁、硫酸镁、硬脂酸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镁、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盐为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的重量比为1:0.5~1:5;优选为1:0.5~1: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和食品级钾盐按比例混合均匀,溶于500~700mL水中,在25~45℃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镁盐的重量比为1:0.5~1:5;优选为1:1~1: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和食品级镁盐按比例混合均匀,溶于500~700mL水中,在25~45℃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中,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的重量比为1:0.2:0.2~1:5:5;优选为1:0.3:0.3~1:3:3;
更优选所述食品级钙钾镁盐复合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食品级钙盐与食品级钾盐、食品级镁盐按比例混匀均匀,然后将混合物与水按g:mL=1:500~700的比例混匀,在25~45℃下搅拌20~36h后,抽滤,取沉淀物,烘干至恒重,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为选自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马铃薯、甘薯、木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薯类全粉25~50份、薯泥10~25份、薯类淀粉10~15份、矿物质盐0.2~2份和水;
所述水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为25~40:10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水调成粉浆,在90~100℃下搅拌,得淀粉糊;
(2)向矿物质盐中加入水,搅拌至全完溶解,得矿物质盐水溶液;
(3)待所述淀粉糊降温至40~60℃后,将其与所述矿物质盐水溶液、薯类全粉、薯泥、剩余部分的薯类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粉团;
(4)将所述粉团进行挤压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薯类淀粉的5~15倍,且所述水的温度为50~80℃;
和/或,步骤(2)中,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矿物质盐的1~5倍。
CN202011539828.6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655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828.6A CN112655945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828.6A CN112655945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945A true CN112655945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9828.6A Pending CN112655945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5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134A (zh) * 2022-03-22 2022-06-10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红薯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11431A1 (en) * 2005-06-07 2006-12-14 Mgp Ingredients, Inc. Mineral-bound starch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136216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安徽三兄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即食红薯调味粉丝
CN107173790A (zh) * 2017-05-16 2017-09-19 陈忠礼 一种土豆粉条的制备方法
CN108157750A (zh) * 2018-01-12 2018-06-15 延安大学 一种无矾淀粉粉条及制作方法
CN109662251A (zh) * 2019-03-01 2019-04-23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一种薯类方便米粉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11431A1 (en) * 2005-06-07 2006-12-14 Mgp Ingredients, Inc. Mineral-bound starch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136216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安徽三兄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即食红薯调味粉丝
CN107173790A (zh) * 2017-05-16 2017-09-19 陈忠礼 一种土豆粉条的制备方法
CN108157750A (zh) * 2018-01-12 2018-06-15 延安大学 一种无矾淀粉粉条及制作方法
CN109662251A (zh) * 2019-03-01 2019-04-23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一种薯类方便米粉及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甲元等: "无明矾甘薯粉条的研制", 《粮食与饲料工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134A (zh) * 2022-03-22 2022-06-10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红薯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5945A (zh) 一种无明矾薯类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4219B (zh) 一种无明矾薯类鲜湿粉丝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5317A (zh) 一种魔芋复配胶及其制作魔芋珍珠的方法
CN101744095B (zh) 纤维化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244273A (zh) 高拉伸强度紫薯营养鲜湿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688A (zh) 一种pvd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244270A (zh) 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601C (zh) 一种淀粉粉丝及其加工方法
CN111171344A (zh) 一种醇致低碱魔芋凝胶的制备方法
JP2005513176A (ja) 改善されたゲル化特性を有するカラゲナン含有組成物
CN1947558A (zh) 一种用于制备可以吸的果冻的新型复合食品胶
CN113712109A (zh) 植物基即食鸡胸肉及其高水分挤压制备方法
CN101926474A (zh) 用海带、魔芋制作海带魔芋豆腐的方法
CN111838607B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大米淀粉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9765A (zh) 一种无食品添加剂非油炸方便面皮及其制备方法
CN1740202A (zh) 一种具有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变性淀粉——抗阻淀粉(prs)的制造方法
CN113974136A (zh) 利用无机盐和胶体结合湿热处理制备无明矾芡糊的方法
CN110679914A (zh) 一种复合食品胶及其在无矾粉条中的应用
CN111165794A (zh) 一种无明矾红薯粉的制作工艺
CN112120107A (zh) 一种胶状板陈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446472A (zh) 一种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JP2912270B2 (ja) 植物性蛋白質食品
CN114702701B (zh) 一种黄原胶琼胶复合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24883B (zh) 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680C (zh) 钙、锌营养保健淀粉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